中华鳖的电恒温箱孵化


鳖卵重3~6克,取卵时间为每天清晨,可以按鳖足迹,确定好产卵地方,做好标记,估算一下时间,在产卵后8~30小时后取出为好。孵化箱底部铺有2~4厘米厚的细沙,将取出的卵动物极(白色圆点)朝上,整齐地放好,送去孵化。
在恒温箱或恒温室内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温度控制在32~33℃,湿度可保持为80%~85%,要经常洒水,防止恒温箱内沙粒干燥。孵化盘内铺垫4~5厘米厚的细沙,将受精卵动物极朝上整齐地埋植在沙中,再在卵粒上撒上1~2厘米厚的细沙即可放入恒温箱孵化。因鳖卵没有蛋白系带,在孵化过程中不得翻动,否则会因更动位置或受压导致胚胎致伤或中途死亡。
经过50天左右的36000℃?时积温,鳖就会出壳,快出壳时,同普通室内孵化一样,将卵放在盆中,注入清水淹没卵,几分钟后鳖可出壳。将刚出壳的稚鳖放入磁盘中自由活动2小时,让其自然摆脱胚胎时期形成的胚外组织浆膜或附属物等,然后转入大盆中,用10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0~15分钟,然后再转入暂养或投入稚鳖池直接培育。

相关阅读

中华鳖恒温孵化温室内设施建设



1.水泥池:长方形,长1.2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池底铺5厘米厚的细沙。池内进水口、排污口、出水口都有,而且都要绑上网布,防止稚鳖顺管爬出。
2.孵化架和孵化盘:孵化架用木头或三角铁制成框架,分好多层,每层间距依孵化盘厚度而定。支架上每层可并排放置多个孵化盘。
孵化盘可用木头或塑料制作。现在使用的,大多是塑料盘,重量轻,易于搬运。孵化盘一般为正方形,规格45厘米×45厘米×15厘米四周和盘底排列着孔径0.8~1.2厘米的小孔。孵化盘里装上沙子或海绵,鳖卵就放在沙子和海绵中。
3.湿度调节系统:在中华鳖卵孵化期间,保持温室内一定湿度是十分重要的。甲鱼卵孵化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所以在温室内必须安装特殊装置人为加湿。目前,温室内人工加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提高水温使水汽化的自然现象,在孵化室内安装2~3台电热恒温水浴箱或在孵化室内的水泥池中安装电加热棒加热池水,使孵化室内的湿度提高,注意电加热棒需要控温仪来控制;二是在温室内安装人工喷雾设备,这种设备通过水泵与管道系统连接水池,将水通过管道送到雾化喷嘴。人工喷雾设备的探测装置是毛发湿度计,它的测量范围固定在要求的湿度范围内,一旦低于该范围,湿度计就会连通继电器,自动打开喷雾水泵的开关,向孵化室内喷雾提高空气湿度,而当湿度过高时,湿度计又会连通继电器,打开通风装置,向室外排气。
1.温度调节系统:温室内温度是靠加温系统和散热系统两大部分施行调节的。加温方式主要有屋顶采光,锅炉加温或电加温。散热和降温方式有四种:一是通过排气扇和屋顶玻璃窗的开启将室内高温空气送出,送入室外清新的低温空气;二是通过遮荫方式降低阳光的光照强度,遮荫物是玻璃温室屋顶的白色活动遮阳布;三是喷水降温,喷水设备设在温室外屋顶脊两侧,各有一个多喷孔的管道,连接水泵可抽取地下水。在夏季高温季节,可抽取地下水直接喷洒到温室屋顶,直接降低玻璃温度,水又顺屋脊、墙壁流下,进入温室周围的水渠流走;四是在温室中安装空调机,但空调的冷空气需经一个管道系统送入室内分散的塑料管,管道均匀分布在温室中,上有等距离排列的小孔,将冷空气均匀柔和地释放在室内。
这样,在春、秋两季,白天主要靠玻璃采光和电加热提高温室内温度,在阳光灿烂时,仅靠采光温室内就能保持很高的温度,温度超过35℃时,要及时开排风扇和通风扇散热;在夏季,玻璃采光会使室内温度很高,因此即要遮阳,又要抽水喷洒玻璃,必要时开启空调;冬季,晴天要全面采光,锅炉加热,夜晚,放下草帘保温。对于养殖场来说,使用锅炉全天候旺热加温很不经济,所以许多养鳖场都采取每天定时加压加温,晴天少加压几次,充分利用太阳光,阴天多加压几次,每夜至少加压2次,每次0.5小时。
2.通风装置:孵化室内通风系统主要是为了通风换气以保证室内空气经常新鲜,排出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等,送入含氧气量高的空气,以满足胚胎发育中所需的新鲜空气;另外,在温室内温度或湿度过高时,也要通过通风换气来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
通风换气系统主要由四周墙壁上安装的排风扇和屋顶可以开闭的两列玻璃窗组成。这些排风扇和玻璃窗的开关都与湿度计和温度计的继电器相连,自动开启或关闭,玻璃窗排出室内空气,排风扇送入新鲜空气,室内气流由底层向高层扩散。温室内另装有空气混合扇,可使室内空气混合均匀。

中华鳖的室内和室外孵化



鳖卵重3~6克,取卵时间为每天清晨,可以按鳖足迹,确定好产卵地方,做好标记,估算一下时间,在产卵后8~30小时后取出为好。孵化箱底部铺有2~4厘米厚的细沙,将取出的卵动物极(白色圆点)朝上,整齐地放好,送去孵化。
孵化条件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温度要人工控制,孵化温度在30~34℃,不可以达到37℃,因为37~38℃是鳖胚的致死温度,同时,当温度低于22℃时,发育也会停止。
孵化时要细心将经过鉴别的受精卵分层成排整齐地埋藏在含水量适当的沙盘之中。因鳖卵没有蛋白系带,在孵化过程中不得翻动,否则会因更动位置或受压导致胚胎致伤或中途死亡。
从鳖卵产出到稚鳖出壳的整个过程,在33~34℃条件下,历时35~50天。孵化率可达70%以上。孵化既可以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内进行。
1.室外孵化场孵化:应选择地势高、避风向阳的地方建孵化场地,墙角设排水孔,墙面设气孔。孵化场地面要有5~10度倾斜。孵化床的底部铺垫20~30厘米厚的粗沙,以增强孵化床的滤水性能,在粗沙的上面再铺设10~20厘米厚的细沙。孵化时,温度应控制在25~35℃,以27~33℃就为室外孵化场孵化的适宜温度了。湿度为80%~85%,细沙要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孵化场最低处设盆,供收集小鳖。孵化场必须加简易盖顶遮阳挡雨,以免烈日曝晒或雨天淋雨。受精卵可按产卵时间排列,卵间距1~2厘米。排列时必须注意将卵壳有极点的一端朝上,并盖1厘米细沙。要尽可能避免翻动卵。要及时洒水,以控制沙床湿度,但又要防止沙床积水。
2.普通室内孵化:沙土温度保持在30℃,沙床要保持一定含水量,手握沙可成团,放松后可分散。沙土的厚度10~30厘米。在孵化期间3~5天洒水1次。当卵多时,可以制作多层孵化设备。孵化时将卵装在平扁的木箱做成的沙槽中孵化。箱底钻若干个滤水孔,再铺上1层3~5厘米厚细沙,将卵动物极朝上,以1厘米的间距排列在沙层上再盖1层沙。每箱可放2~3层。为了使稚鳖同时出壳,当卵壳由红色转变为黑色,黑色再进一步消失时,表明孵化接近完成,这时将卵取出,放入盆中,倒入30℃的清水,完全浸没卵壳,稚鳖破壳而出之后直接在盆中饲养1~2天,待卵黄吸收后再转池饲养。等待10~20分钟稚鳖还不出壳,要立即捞出,放入沙中再孵,同时注意观察。

鳖卵的室内孵化器孵化



室内孵化器孵化无特殊设备,木箱、盆、桶等均可利用。一般室内孵化多用孵化木箱,木箱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40厘米,或用现成的肥皂箱,或用大小规格相仿的其它木箱。孵化器为增加采光面积可使顶面呈前低后高的倾斜面。为了保温和便于观察,在箱的前侧和上顶装镶玻璃,或透明度好的塑料薄膜。在箱的底部打好若干滤水孔。箱底部铺上5~19厘米厚的细沙,然后将受精卵的动物极朝上依次排列于沙中,卵与卵之间保持1~2厘米的间隔,排好后覆盖2~5厘米厚的细沙,使所有的卵都埋在沙中。排好的卵尽量不要翻动,以免影响鳖卵胚胎发育。接近孵化末期将孵化箱置于水池上方,以便稚鳖的采集。
为使稚鳖出壳相对集中,便于收集、饲养管理,所以同批孵化的鳖卵,产出日期不要相隔时间太长,一般以3~5天内产出的卵,同批孵化为宜。
人工孵化温度和湿度要保持恒定,孵化器内的温度最好是保持30~34℃,含水量保持在7%~8%,室内湿度保持在81%~84%,孵化期间每隔1~2天要洒水1次;使沙内既不积水又保持一定湿度。
室内人工孵化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能控制调节孵化温度和湿度,所以孵化效果较好,孵化率一般都在70%~80%。特别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如采用电热恒温箱或孵化器,保持33℃的孵化恒温,效果更好。其孵化量大,孵化率高,平均孵化率在30%以上,最高可达95%,而且孵化速度快,经42~44天即可孵出稚鳖,能缩短孵化时间近1/3,这对稚鳖的早出、早育、健壮越冬有重要意义。

中华鳖的产卵管理



中华鳖的产卵一般在春秋之间。要在水温回升至20℃以上时进行交配产卵。平均每只雌鳖产卵3~4批,总共50个左右。交配时间大都在晴天傍晚,产卵雌鳖一般在寂静的深夜出水上岸,爬进人工设置的产卵场地或沙盘中产卵,产卵时间一般多在半夜到天亮。卵产出8~30小时后,可看到卵上出现小白点,也就是动物极明显时才可收卵孵化。收卵时间是在每天早上,从卵窝挖出卵后将沙窝填平,以使雌鳖在产卵场地再产卵。在产卵季节,如遇气候恶劣多雨或产卵沙地、沙盘的水分大量蒸发,可能导致雌鳖作穴困难,所以要人工控制,一定要使产卵沙体保持湿润至7%~8%的含水量。
产卵季节,管理人员应每天早晨巡视产卵场所,仔细寻找卵窝。卵窝的特征有雌鳖爪迹印或雌鳖造成灰沙松动,窝口处泥土光滑的迹象。发现卵窝后,用手拨开洞口泥土,收集鳖卵,要轻放于底部垫有松软衬垫物的容器内,避免鳖卵损伤。
收集鳖卵后要仔细区别鳖卵是否受精。一般情况下,卵子的受精率在95%左右,受精卵卵壳上有不透明的呈乳白色的小圆点,此圆点作为卵的动物极点标志。未受精卵经过48小时后仍然没有此动物极的小白点标志。这个从外观看到的圆形白色亮区,就是胚胎发育所在区域,随着胚胎发育的进展和胚胎区的增长,圆形白色亮区也将逐步扩大,如果产出后的卵子白色亮区若暗若明,又不继续扩大,也可以认为是质量不好的卵或未受精卵。

中华鳖稚鳖培育的饲养管理技术



投喂初期,每日按稚鳖体重的10%喂水蚤、丝蚯蚓和其他浮游动物,接着可以投喂蛋黄、粉碎的鱼、螺肉和新鲜的下脚料,按照体重的15%~20%投喂,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按稚鳖体重5%的饲料量1天2次投给。投喂稚鳖饲料时要做到精、细、软、嫩,容易消化。第五天后,可掺入鳗鱼的配合饲料投喂。每天投饲量为鳖体重的5%左右。投喂要求做到“四定”,即“定位、定时、定质、定量”投喂,将饲料投放在被水淹没的一端饲料台槽内。投喂人工混合饲料主要原料应是鱼粉等,应避免过量投喂脂肪性饲料。
3月龄前,稚鱼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差,体质幼嫩,是生长的敏感期,稚鳖期由于活动力不强,养殖的重点是提高稚鳖的成活率。要加强管理工作,一定要保持池水清洁。这个阶段稚鱼池密度大,池水浅,加上残饵及稚鱼的粪便,很容易使水质恶化。因此,水体必须每3~5天更换1次,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并清除摄食余下的残渣,保持水质清新。夏天气温高,要做好防暑工作,水温在35℃以上,应加深水位,并在水面放养凤眼莲、浮萍等以遮阴。在池塘一处或两处栽种葡萄或丝瓜、南瓜,设遮盖太阳的棚架,起到在炎热季节遮阳的作用。
因亲鳖的繁殖期长,前后期孵化时间有时会相差几个月,孵出的稚鳖大小不齐,大小稚鳖要分池饲养才能提高成活率。为了加长养殖期,也可以采用缩短产卵季节和孵化时间的方法,这样养殖期长就使大部分稚鳖在当年可以长到10克以上。
当外界气温降到15℃以下,早期孵出的稚鳖其体重也不过10~20克,而晚期孵出的仅3~5克,对不良环境适应力较差。再经数月的室外越冬,往往会造成损伤,稚鳖常温越冬要小心管理,因为常温养殖生长期太短,密度不宜过大。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00只左右。稚鳖常温越冬结束到第二年底可达50~100克。为了使鳖避开不良环境,凡是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不采用常温越冬,同时在越冬期间继续快速生长,可以将稚鳖移入室内饲养,用提温的办法解除冬眠,延长生长期。

鳖卵的室外孵化房和孵化场孵化



1.孵化房孵化:在目前情况下,要保持恒温、恒湿条件下的孵化比较困难,不易普及。故可因陋就简,根据孵化的三项条件在室外建造简易的孵化场所孵化房进行孵化。
建造孵化房,应选择地势较高、向阳背风、排水条件良好,且离产卵场近、便于管理的地方。面积根据孵化鳖卵的数量而定,一般4~10平方米为宜。孵化房坐北朝南,墙高1.5米左右,屋顶架设钢筋棚架或木质檀条,上盖塑料薄膜、帆布或苇席的活动天棚。室内地面向南倾斜5~10度,以利采光、吸温和排水。最底层铺10厘米厚的碎石或粗沙做滤水层,上铺30~50厘米厚的细沙。在最低处设一个或数个水缸,缸口与细沙面相平,缸内装2/3的清水,以备后期采集稚鳖。房内留出人行道,以便进行管理。四壁要有窗口和通气孔,墙基要设有排水孔。孵化房按要求准备好后,即可进行孵化。将采集的受精卵动物极朝上,按2厘米左右的间隙在沙面上排放好,上面覆盖2厘米厚的细沙,按上法依次排列第2层、第3层,最多可排放3层,最上面覆盖2~5厘米厚的细沙。
2.室外孵化场孵化:根据孵化所需要的三项基本条件,在室外应选择比较安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方便管理的地方建立简易孵化场。面积根据孵化卵的数量而定。孵化场要建成半地上、半地下,池壁高35厘米、池底向滤水孔的一端倾斜(防积水),为南北长、东西宽的长方形水泥池,也可直接用砖砌成。池壁上边要高出地平面5~10厘米。池周围设5~10厘米宽的小水沟,以防蚂蚁进入孵化场。滤水孔要建于孵化场底部最低的一端,并向外部倾斜。在东西两端的池壁上用木板或用砖石水泥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人字形山墙状,或北高南低的斜墙状,顶部用木料架一东西向的横梁,两边用木架框镶玻璃做成窗户状,向南北两侧倾斜或只向南倾斜,并以活页将玻璃窗和木梁连接起来,可上下打开关闭。也可在木梁上方搭塑料薄膜。
这种小屋形孵化场结构,关闭时既可防雨,又可保温保湿,打开时又可通风降温。其面积不宜过大,面积过大不便操作管理。也可建成长方形孵化池。
孵化池建成后,底部铺3厘米厚、粒径为0.5~1厘米不规则的圆形小卵石;其上铺1~2厘米厚、粒径为2~3毫米的粗沙;第三层再铺1~2厘米厚、粒径为0.5~0.6毫米的细沙,含水量10%左右。以上所铺的沙子,铺前都要用2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消毒或煮沸消毒,以防细菌感染而影响孵化率。把采来经检查过的受精卵,动物极朝上依次排列在细沙上,在卵上盖一层厚1~2厘米、粒径2~3毫米的粗沙,粗沙上再盖一层5~7厘米厚、粒径为0.6毫米的细沙,沙子含水量为10%~15%(即手捏成团、松手散开)。排卵时每天的卵排在一起,插上标签,写上日期和卵的个数。

中华鳖的亲鳖选择和培育技术介绍



中华鳖育种首先要选好亲鳖。从外表看,鳖雌、雄个体的体形、颜色差异不大,一般同龄雄鳖略长于雌鳖,雄鳖尾柄露出裙边外。一般4龄时性腺可以发育成熟。
选择亲鳖雌雄比例为3:1或4:1。亲鳖应注意选择鳖体健康、体壮无伤的。要求雌性体重在1千克或以上,雄性为1.5千克或以上。能用野生的最好。识别鳖的健康状况可以将鳖腹部朝上,背部朝下放置,数秒钟内立即翻正,视为体质健壮,否则体质软弱,或者用手拉鳖的后腿,有力回缩的视为体质健壮,否则视为体质软弱。
在放亲鳖之前,必须先对亲鳖池进行检查,保证围墙没有破损,产卵场的细沙松软。用生石灰对亲鳖池全池彻底消毒,放养量一般为1亩放300~400只。最适宜水温为15~17℃之间。为了使鳖的产卵期提前,可采用使水增温的各种方法提高水温。
使鳖的产卵期提前,还要进行强化培育和加强管理,采用高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以利于鳖的性腺很快地发育,同时注意水质的管理,增强亲鳖的体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鳖的产卵率。

中华鳖稚鳖养殖的水质调控



对于稚鳖期的水质控制,主要是保持水质清新勤于换水。这是因为稚鳖体质幼嫩,活动力不强,养殖的重点是提高稚鳖的成活率,所以水体必须每3~5天更换1次,并清除投喂时余下的残渣,保持水质清新。夏天气温高,要做好防暑工作,水温在35℃以上时,应及时加深水位,并在池塘水面放养风眼莲、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以遮阳,也可以在四周加遮阳设备。
要准备大小稚鳖池,因为稚鳖要分池饲养。因鳖的繁殖期长,前后期孵化相差几个月,大小不齐,合养会影响摄食及生长。所以各期孵化出的稚鳖要分开池饲养,以提高其成活率。为了提高越冬稚鳖的成活率,在越冬期间继续生长,当气温降到15℃以下时,要将稚鳖移入室内饲养,最好保持室温在25℃左右,水温15℃以上为好。采用的方法为:加温养殖,或在稚鳖越冬前提前加温1个月,经过越冬后再提前1个月加温,如有工厂余热、温泉、地下热水井等水量有保证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提高水温。
稚鳖的抗寒能力较弱,在池塘越冬室外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将稚鳖转入室内越冬。包括稚鳖在内的各种规格的中华鳖都可以进行温室加温养殖。在冬春低温季节,应用地热水或工厂余热水,在室内或塑料大棚内进行人工控温饲养,模拟自然生态条件,可以解除稚鳖冬眠,实现不受季节限制的全年性养殖。人工控温饲养的技术要求水温保持范围为26~32℃,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考虑到中华鳖的生长适宜条件,水体的主要指标溶解氧不低于2~5毫克/升,最佳水温在28~30℃,透明度适宜在25厘米以上。同时放养占1/5~1/3水面的凤眼莲以保持净化水质。

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区分



中华鳖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等地,这些地区为古代中原一带,中国亦称中原、中华,故得名中华鳖。中华鳖有其固有特征:
一、外部形态 中华鳖扁平,呈椭圆形,体表覆盖有柔软的革质皮肤,有背、腹二甲。背甲中央凸起,周缘内凹,两侧具有厚实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腹甲较少,发育不完整,背部和腹甲之间有韧带相连。头部有很多黑色细纹,鳖头的前端呈三角形,吻长而突出,中央隔开的外鼻孔在吻的前端。眼小,生于头的两侧,视觉不发达。口宽,上下颚有角质齿板,可压碎坚硬的螺、蚌类。四肢偏平且短,前后各有5趾,内侧3趾有锐利如钩的爪,趾间有发达的蹼膜,既适于陆地爬行,又善于水路游泳。尾呈扁锥形,背面暗绿色或褐色,随栖息环境而异。腹面一般呈乳白色或略带微红,个别有黄点。
二、摄食特点 中华鳖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自然界的鳖以小鱼、小虾、蚯蚓、螺、蚌类以及动物内脏等为取食对象,少量的水生植物嫩茎和蔬菜、瓜、果是辅助食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养鳖专用饲料。
三、生理特性 中华鳖有冬眠的特点。它是变温动物,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体温的高低直接涉及它的活动能力和摄食程度。它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28℃~32℃。水温降至20℃时进入冬眠,冬眠一般在水深2米~3米左右的水底沙泥中度过。当鳖选好越冬场所时,使用四肢旋转身躯,使全身进入沙中。入泥深度随着体型的大小而异,最深不会超过30厘米。鳖冬眠期间,不吃不动,呈假死状态,依靠咽喉部的鳃状组织吸取水中的溶解氧,以维持冬眠期最低微的生命活动。此外在盛夏水温超过35℃时,鳖亦有伏暑现象,常群居于阴凉处或深水中。
四、种质资源 几千年来,中华鳖主要衍生在长江、黄河流域。特别是湖南洞庭湖和浙江一带。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中华鳖的生长。这两个地区河流湖泊多,且春夏秋冬季节明朗,较适合中华鳖春苏、夏产、秋休、冬眠的生理特点。人们曾称这里是中华鳖之乡。
中华鳖和泰鳖相比较而言,内地中华鳖苗腹甲表面没有黑点,而中国台湾及泰国等地鳖苗腹甲表面呈蓝黑色的斑点;内地中华鳖苗“裙边”稍宽,而中国台湾及泰国等地鳖苗“裙边”稍窄。(完)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35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