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的室内和室外孵化


鳖卵重3~6克,取卵时间为每天清晨,可以按鳖足迹,确定好产卵地方,做好标记,估算一下时间,在产卵后8~30小时后取出为好。孵化箱底部铺有2~4厘米厚的细沙,将取出的卵动物极(白色圆点)朝上,整齐地放好,送去孵化。
孵化条件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温度要人工控制,孵化温度在30~34℃,不可以达到37℃,因为37~38℃是鳖胚的致死温度,同时,当温度低于22℃时,发育也会停止。
孵化时要细心将经过鉴别的受精卵分层成排整齐地埋藏在含水量适当的沙盘之中。因鳖卵没有蛋白系带,在孵化过程中不得翻动,否则会因更动位置或受压导致胚胎致伤或中途死亡。
从鳖卵产出到稚鳖出壳的整个过程,在33~34℃条件下,历时35~50天。孵化率可达70%以上。孵化既可以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内进行。
1.室外孵化场孵化:应选择地势高、避风向阳的地方建孵化场地,墙角设排水孔,墙面设气孔。孵化场地面要有5~10度倾斜。孵化床的底部铺垫20~30厘米厚的粗沙,以增强孵化床的滤水性能,在粗沙的上面再铺设10~20厘米厚的细沙。孵化时,温度应控制在25~35℃,以27~33℃就为室外孵化场孵化的适宜温度了。湿度为80%~85%,细沙要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孵化场最低处设盆,供收集小鳖。孵化场必须加简易盖顶遮阳挡雨,以免烈日曝晒或雨天淋雨。受精卵可按产卵时间排列,卵间距1~2厘米。排列时必须注意将卵壳有极点的一端朝上,并盖1厘米细沙。要尽可能避免翻动卵。要及时洒水,以控制沙床湿度,但又要防止沙床积水。
2.普通室内孵化:沙土温度保持在30℃,沙床要保持一定含水量,手握沙可成团,放松后可分散。沙土的厚度10~30厘米。在孵化期间3~5天洒水1次。当卵多时,可以制作多层孵化设备。孵化时将卵装在平扁的木箱做成的沙槽中孵化。箱底钻若干个滤水孔,再铺上1层3~5厘米厚细沙,将卵动物极朝上,以1厘米的间距排列在沙层上再盖1层沙。每箱可放2~3层。为了使稚鳖同时出壳,当卵壳由红色转变为黑色,黑色再进一步消失时,表明孵化接近完成,这时将卵取出,放入盆中,倒入30℃的清水,完全浸没卵壳,稚鳖破壳而出之后直接在盆中饲养1~2天,待卵黄吸收后再转池饲养。等待10~20分钟稚鳖还不出壳,要立即捞出,放入沙中再孵,同时注意观察。

相关知识

中华鳖恒温孵化温室内设施建设



1.水泥池:长方形,长1.2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池底铺5厘米厚的细沙。池内进水口、排污口、出水口都有,而且都要绑上网布,防止稚鳖顺管爬出。
2.孵化架和孵化盘:孵化架用木头或三角铁制成框架,分好多层,每层间距依孵化盘厚度而定。支架上每层可并排放置多个孵化盘。
孵化盘可用木头或塑料制作。现在使用的,大多是塑料盘,重量轻,易于搬运。孵化盘一般为正方形,规格45厘米×45厘米×15厘米四周和盘底排列着孔径0.8~1.2厘米的小孔。孵化盘里装上沙子或海绵,鳖卵就放在沙子和海绵中。
3.湿度调节系统:在中华鳖卵孵化期间,保持温室内一定湿度是十分重要的。甲鱼卵孵化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所以在温室内必须安装特殊装置人为加湿。目前,温室内人工加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提高水温使水汽化的自然现象,在孵化室内安装2~3台电热恒温水浴箱或在孵化室内的水泥池中安装电加热棒加热池水,使孵化室内的湿度提高,注意电加热棒需要控温仪来控制;二是在温室内安装人工喷雾设备,这种设备通过水泵与管道系统连接水池,将水通过管道送到雾化喷嘴。人工喷雾设备的探测装置是毛发湿度计,它的测量范围固定在要求的湿度范围内,一旦低于该范围,湿度计就会连通继电器,自动打开喷雾水泵的开关,向孵化室内喷雾提高空气湿度,而当湿度过高时,湿度计又会连通继电器,打开通风装置,向室外排气。
1.温度调节系统:温室内温度是靠加温系统和散热系统两大部分施行调节的。加温方式主要有屋顶采光,锅炉加温或电加温。散热和降温方式有四种:一是通过排气扇和屋顶玻璃窗的开启将室内高温空气送出,送入室外清新的低温空气;二是通过遮荫方式降低阳光的光照强度,遮荫物是玻璃温室屋顶的白色活动遮阳布;三是喷水降温,喷水设备设在温室外屋顶脊两侧,各有一个多喷孔的管道,连接水泵可抽取地下水。在夏季高温季节,可抽取地下水直接喷洒到温室屋顶,直接降低玻璃温度,水又顺屋脊、墙壁流下,进入温室周围的水渠流走;四是在温室中安装空调机,但空调的冷空气需经一个管道系统送入室内分散的塑料管,管道均匀分布在温室中,上有等距离排列的小孔,将冷空气均匀柔和地释放在室内。
这样,在春、秋两季,白天主要靠玻璃采光和电加热提高温室内温度,在阳光灿烂时,仅靠采光温室内就能保持很高的温度,温度超过35℃时,要及时开排风扇和通风扇散热;在夏季,玻璃采光会使室内温度很高,因此即要遮阳,又要抽水喷洒玻璃,必要时开启空调;冬季,晴天要全面采光,锅炉加热,夜晚,放下草帘保温。对于养殖场来说,使用锅炉全天候旺热加温很不经济,所以许多养鳖场都采取每天定时加压加温,晴天少加压几次,充分利用太阳光,阴天多加压几次,每夜至少加压2次,每次0.5小时。
2.通风装置:孵化室内通风系统主要是为了通风换气以保证室内空气经常新鲜,排出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等,送入含氧气量高的空气,以满足胚胎发育中所需的新鲜空气;另外,在温室内温度或湿度过高时,也要通过通风换气来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
通风换气系统主要由四周墙壁上安装的排风扇和屋顶可以开闭的两列玻璃窗组成。这些排风扇和玻璃窗的开关都与湿度计和温度计的继电器相连,自动开启或关闭,玻璃窗排出室内空气,排风扇送入新鲜空气,室内气流由底层向高层扩散。温室内另装有空气混合扇,可使室内空气混合均匀。

鳖卵的室内孵化器孵化



室内孵化器孵化无特殊设备,木箱、盆、桶等均可利用。一般室内孵化多用孵化木箱,木箱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40厘米,或用现成的肥皂箱,或用大小规格相仿的其它木箱。孵化器为增加采光面积可使顶面呈前低后高的倾斜面。为了保温和便于观察,在箱的前侧和上顶装镶玻璃,或透明度好的塑料薄膜。在箱的底部打好若干滤水孔。箱底部铺上5~19厘米厚的细沙,然后将受精卵的动物极朝上依次排列于沙中,卵与卵之间保持1~2厘米的间隔,排好后覆盖2~5厘米厚的细沙,使所有的卵都埋在沙中。排好的卵尽量不要翻动,以免影响鳖卵胚胎发育。接近孵化末期将孵化箱置于水池上方,以便稚鳖的采集。
为使稚鳖出壳相对集中,便于收集、饲养管理,所以同批孵化的鳖卵,产出日期不要相隔时间太长,一般以3~5天内产出的卵,同批孵化为宜。
人工孵化温度和湿度要保持恒定,孵化器内的温度最好是保持30~34℃,含水量保持在7%~8%,室内湿度保持在81%~84%,孵化期间每隔1~2天要洒水1次;使沙内既不积水又保持一定湿度。
室内人工孵化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能控制调节孵化温度和湿度,所以孵化效果较好,孵化率一般都在70%~80%。特别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如采用电热恒温箱或孵化器,保持33℃的孵化恒温,效果更好。其孵化量大,孵化率高,平均孵化率在30%以上,最高可达95%,而且孵化速度快,经42~44天即可孵出稚鳖,能缩短孵化时间近1/3,这对稚鳖的早出、早育、健壮越冬有重要意义。

中华鳖恒温孵化的环境要求



影响鳖卵正常孵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和氧气。
1.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胚胎发育越快,出壳也越早。但由于鳖卵内的蛋白质含量比其它生物的卵少,加之卵中无蛋白系带和气室,所以温度太高,卵蛋白会失水过快,使蛋壳和卵膜之间形成空隙,胚胎会因干燥而死亡。根据鳖卵的这一生物学特点,恒温孵化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31~33℃。这样鳖卵只需50天左右,总积温达34000℃以上时即可孵出稚鳖。
另外,经研究证明,鳖卵的孵化温度会影响稚鳖出生的性别比例。当孵化温度调节在33~35℃之间时,雌性所占比例较大,可达65%~76%,当孵化温度在24~25℃时,雄性占比例较大,往往在45%~57%之间,而生产中,在同样饲养条件下,同一群体中,雄鳖比雌鳖有生长优势。养殖单位可根据需要调控孵化温度。
2.湿度:孵化中的湿度包括孵化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和孵化盘中沙或海绵的含水量。经研究证明,孵化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2%~88%为好,前期最好85%~88%,后期保持82%~85%。沙中或海绵中含水量经常保持在8%~12%之间最理想。
3.氧气:孵化中,胚胎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氧气。在通风换气的同时,要注意孵化盘中的空气流通,海绵不要压得太实,层次不要太多,用沙孵化,沙不能太细,以直径0.6毫米的沙较为理想。

中华鳖的电恒温箱孵化



鳖卵重3~6克,取卵时间为每天清晨,可以按鳖足迹,确定好产卵地方,做好标记,估算一下时间,在产卵后8~30小时后取出为好。孵化箱底部铺有2~4厘米厚的细沙,将取出的卵动物极(白色圆点)朝上,整齐地放好,送去孵化。
在恒温箱或恒温室内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温度控制在32~33℃,湿度可保持为80%~85%,要经常洒水,防止恒温箱内沙粒干燥。孵化盘内铺垫4~5厘米厚的细沙,将受精卵动物极朝上整齐地埋植在沙中,再在卵粒上撒上1~2厘米厚的细沙即可放入恒温箱孵化。因鳖卵没有蛋白系带,在孵化过程中不得翻动,否则会因更动位置或受压导致胚胎致伤或中途死亡。
经过50天左右的36000℃?时积温,鳖就会出壳,快出壳时,同普通室内孵化一样,将卵放在盆中,注入清水淹没卵,几分钟后鳖可出壳。将刚出壳的稚鳖放入磁盘中自由活动2小时,让其自然摆脱胚胎时期形成的胚外组织浆膜或附属物等,然后转入大盆中,用10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0~15分钟,然后再转入暂养或投入稚鳖池直接培育。

中华鳖的亲鳖选择和培育技术介绍



中华鳖育种首先要选好亲鳖。从外表看,鳖雌、雄个体的体形、颜色差异不大,一般同龄雄鳖略长于雌鳖,雄鳖尾柄露出裙边外。一般4龄时性腺可以发育成熟。
选择亲鳖雌雄比例为3:1或4:1。亲鳖应注意选择鳖体健康、体壮无伤的。要求雌性体重在1千克或以上,雄性为1.5千克或以上。能用野生的最好。识别鳖的健康状况可以将鳖腹部朝上,背部朝下放置,数秒钟内立即翻正,视为体质健壮,否则体质软弱,或者用手拉鳖的后腿,有力回缩的视为体质健壮,否则视为体质软弱。
在放亲鳖之前,必须先对亲鳖池进行检查,保证围墙没有破损,产卵场的细沙松软。用生石灰对亲鳖池全池彻底消毒,放养量一般为1亩放300~400只。最适宜水温为15~17℃之间。为了使鳖的产卵期提前,可采用使水增温的各种方法提高水温。
使鳖的产卵期提前,还要进行强化培育和加强管理,采用高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以利于鳖的性腺很快地发育,同时注意水质的管理,增强亲鳖的体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鳖的产卵率。

鳖卵的常温简易池孵化和海绵孵化



1.常温简易池孵化
孵化池面积可大可小,一般为4~10平方米,长宽比为(2~3):1,周围砌50~60厘米的砖墙,砖墙不必抹面,孔隙作为排水孔和透气孔,围墙四周设一水沟以防蚂蚁,孵化池地面先铺10厘米厚的沙砾和粗沙,再铺10~20厘米厚的细沙,将卵放入后,再盖10~15厘米的细沙,平沙面埋一盛水的容器,以利收集孵出的稚鳖。孵化池顶部一般加盖一层铁丝网和塑料薄膜,白日晴天时卷起薄膜,夜晚盖薄膜以保温。夏季晴天时水分蒸发较快,须每天洒水以保持沙质湿润。实践表明,这种孵化方式简便有效,孵化率可达80%左右。
2.海绵孵化
海绵孵化即以海绵作为鳖卵的孵化介质。其方法是:孵化盘采用搪瓷或塑料盘,深度5厘米即可(如为了使小鳖出壳后集中从一洞口爬出,盘高就要加深,像沙盘样两端留出洞口),内放与孵化盘大小相等的海绵(厚度1厘米)3块,中间1块打上直径1.2~1.4厘米的孔洞,底层海绵全泡在水中,中层海绵打湿,存放鳖卵,上层海绵作为覆盖保湿用。
此法的优点是:轻便,清洁,便于消毒;便于观察鳖卵的发育,可随时剔除中途停止发育的鳖卵;便于管理,每天只在上层海绵上喷一次水即可;孵化率高(孵化率可达95%以上),出壳整齐。
应注意事项:一定要保持上层海绵既潮湿又透气,既要保持潮湿又不要含水分太多;最下面的一层海绵一定要浸泡在水里,水分不足时要加水;放鳖卵的海绵,卵孔不要太大,以卵粒下面2/5在孔内为宜,即不要让鳖卵接触到下层海绵,只要掌握得法,孵化率很高。

鳖卵孵化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鳖卵的孵化一般是将卵埋在含水量适当的沙中进行的,即可以维持温度和湿度的相对恒定,其孔隙又可进行必需的气体交换,保证胚胎发育的进行,因此,温度、湿度和沙质是影响鳖卵孵化的三个主要因素。以下介绍温度和湿度条件。
1.温度:是指孵化环境中的空气和直接接触鳖卵的沙子(即孵化沙床)的温度。根据不同温度孵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最高不超过36℃,最低不低于23℃,最适孵化温度为30~34℃。在最适温度下,胚胎发育速度与温度成正比,受精卵只需37~42天即可孵出稚鳖。在30℃左右时,孵化积温为36000℃左右,需40~50天可孵出稚鳖;当孵化温度低时,所需积温稍大于该值,低于22℃时,胚胎发育停止;温度高时,所需积温稍小于该值,孵化用沙子的温度如超过36℃,鳖卵几小时后即死亡;如果沙子的温度在25℃以下时,胚胎发育缓慢,孵化时间过长;室外孵化时,由于昼夜温差很大,需要60~70天才能孵出稚鳖,常导致较低的孵化率。因此,人工孵化时,控制温度在32℃±2℃,孵化时间45~50天是比较合理可行的。
从受精卵到稚鳖破壳,需36000~38000℃孵化积温,温度高时低于此值而温度低时则高于此值。因此,孵化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孵化温度,如孵化期间按每小时平均孵化温度为30℃,则孵化期为36000÷(30×24)=56天。在自然条件下要达到36000℃孵化积温,需50~70天。而在人工孵化条件下,可大大缩短孵化期,从而增加当年稚鳖的饲养时间。
2.湿度:湿度是指孵化用沙含水量和空气的相对湿度两个方面。鳖卵抗低湿度的能力较强,抗高湿度的能力较弱。所以,接触卵的沙子(即孵化沙床)的含水量以8%~1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81%~84%。新产的鳖卵表面被覆一层薄膜,可防止卵内水分蒸发散失和细菌的侵入。当胚胎开始发育后,卵表薄膜逐渐消失,显露出卵壳上密集的小通气孔。通过这些小孔进行内外气体交换,以满足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这时如洒水过多,孵化沙床含水量高于25%,卵壳上的小通气孔即被淹没,妨碍卵内外气体交换,易引起胚胎窒息死亡。因此越接近孵化后期,越要注意严格控制洒水量,在允许的湿度范围内宁干勿湿。但如果孵化沙床的含水量低于3%,则因卵内水分蒸发而影响卵的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沙子的湿度。检查沙子的含水量以“捏之成团,落地散开”为适度,即把沙子握在手中能成团,松开手,沙团即散开;如沙子握在手中不能成团,说明湿度小,应洒水。空气的湿度对鳖卵孵化影响不大,主要是为了容易保持孵化用沙的湿度的稳定。
在生产中也可用湿麻袋片覆盖孵化箱,每天向麻袋片上洒少量水,保持麻袋片湿润即可。
由上可见,鳖卵孵化最佳条件是:温度30~34℃,环境相对湿度81%~84%。

蜈蚣饲养场场址选择与室内、室外规划


蜈蚣饲养可以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采取室外饲养或采取室内饲养。室内饲养可以根据自己的房屋情况,采取缸养、箱养或池养等方法,这里首先介绍室外规模饲养的场地建设。

室外饲养场的建设蜈蚣最适宜的生长发育的温度是25-38℃,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最快。在中原大部分地区,4-10月地表温度均能达到这一温度范围。室外饲养正规的方法是分群隔离饲养。即将蜈蚣按一定用途、一定大小分群隔离饲养,同一规格的蜈蚣群便于投食、便于管理,可以提高成活率。

蜈蚣饲养场场址选择与规划

室外饲养蜈蚣,建场前首先要选好场址,以便安排饲养池的建设。在场址选择上,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求背风向阳,在山地、丘陵区一定要在山的南坡向阳面上建场,同时要避开风口,切忌在山口迎风处建场;平原地区建场一定要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比较干燥的地方建场。

其次,要考虑建场的环境条件,山区要选择梯田或相对平坦的山场,周围林木要离开饲养场围墙10米以外.避免遮荫或树根扎入场区影响修造饲养池。平原地区除选择地势高燥的地形外,还要考虑周围有无产生有害气体的工厂。

蜈蚣饲养场选场时还要特别注意从空间上要避开蜈蚣的天敌,如蚂蚁、老鼠、蛇等,以免敌害猖獗影响饲养蜈蚣的经济效益。

场地的土质应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好,以满足蜈蚣对温、湿度的要求。土壤的pH值以微酸性至微碱性为好,中性最好,即pH值6.5-7.5为宜。平原地区场地不能低洼且排水性能良好,场地周围不能有积水,以免暴雨骤降时淹没饲养池,造成严重损失。

蜈蚣饲养场场地的形状与大小可以灵活掌握,不拘一格。如果场地小,以后的发展会受到一定限制;场地选得大,则有一定发展余地,可以得心应手地安排饲养池的建设,达到比较理想的规划状态。

蜈蚣饲养场场址选择好以后,要进行场地的平整与划区布置,使其能达到建场标准。

平原地区建蜈蚣饲养场时,只要将场地垫平,清除小树和杂草,建起围墙就可以规划饲养池。而山区建场时最主要是把场地精耕细作。即将山地翻耕30厘米左右,将30厘米土层中的石头拣出,并将土层整细,将杂草及树根清理干净,以免缠结耕层,影响建池;或者来年杂草、树根复发,影响地表接收太阳的光和热,影响地表的温度。

蜈蚣饲养场场地平整好、围墙建好后,即可进行场地划区。场地划区的目的是将大场地划成小场地,便于按小区营建排灌渠道,以利排水及管理,同时还便于在小区内进行规范化的修建饲养池。

小区的划分应以场地的大小、形状来定,尽量布置得对称、形状规范。小区划分大的场地可按10米5米,小的场地则可按10米3米或6米5米、5米5米的规格安排。对不规则的可以切割取齐,在切去的部分上建造配套设施,也可以再划分成特别小区,以节约用地,尽量保持最大限度的规模饲养。

对方形的蜈蚣饲养场,布局简单、容易,且整齐美观,可以规划出矩形小区依次排列;场地面积大,可以分几排排列,排与排之间留有道路,路旁都要安排排水沟,道路宽度1米左右,而排内小区町以直接相连。

场地若为三角形或是梯形,则设计相对复杂,可采用品字形方式设计小区,即每排小区各占一角,呈现对称鼎立之式。这种规划形式,便于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有利饲养管理。

蜈蚣饲养场场地若为不规则形状,小区规划就显得更复杂,更难于规范化,很可能给道路修建、排水渠道的开挖等带来混乱,也可能给以后的饲养臂理带来不便。遇到这样的场地,如果以地形而设计小区,尽量做到整齐、简明、集中、合理,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79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