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池塘养殖水上栅板条状投喂法


这是一种把饲料做成圆柱形长条状放在一块特制的带栅栏的食台板上投喂的方法,栅板的制作方法:取厚2厘米、宽25厘米、长根据投饵池边的长而定的木板,然后在离长边10厘米处顺长钻一排栅柱孔,孔距为1厘米(一般以稚鳖爬不进去为宜),栅柱可用普通竹筷子的一半粗,长15厘米钉于栅柱孔上即可。料板制好后呈30度斜置于鳖池墙边,其中栅下2厘米于水中,而板的底部则再顺一排水泥瓦,供鳖爬行吃食,饲料条的粗细根据鳖的大小而定。一般鳖苗阶段(3~5克)为1~3厘米直径粗,鳖种阶段(50~200克)为3~5厘米直径粗,成鳖阶段(200克以上)为5~8厘米直径粗即可。投喂时料条顺放在料板上,以后根据鳖的长大情况可逐渐抽掉部分栅钉以增大栅距,以便鳖能伸入头颈吃食,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饲料在水上食台中因有栅栏而掉不到水中,而鳖也不能随便爬到饲料板上抓坏饲料。由于饲料条较粗,即使有点湿度,饲料也不会糊烂,而鳖在吃食时也是咬多少吃多少,不会把饲料撒落到水中,从而减少浪费和对水质的污染。投喂3小时后,如有剩余饲料也易收起。饲料板也可用抹布擦净,由于在板上能掌握吃食量,也较容易调整投饲量。通过试验,用这种方法投饲可降低饵料系数0.5~1之间,同样换水次数也较在饲料台上撒颗料的方法减少1/3左右,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水上投饵法。这种方法也适用在室外的精养池塘。
室外精养池,也可采用上述方法,但也应具下列条件:一是在料板上搭一防雨遮阳棚;二是在水下投喂时,须先清除池中的野杂鱼类。

相关推荐

秋季甲鱼养殖投喂饲料很有讲究



 秋季是甲鱼一年中生长最快的时期,养殖户在给甲鱼投喂饲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简易投饲框为避免甲鱼摄食时来回爬动造成饲料落入水中,可采用简易投饲框投喂,框可用塑料或木材制成,框底板钉上竹钉或木钉,钉间距以甲鱼脖子能伸入而身体不能进去为宜。饲料放入投饲框内,使甲鱼只能将头伸入摄食。
 2.饲料颗粒大小要适宜甲鱼摄食时,首先咬住食物然后潜入水中吞咽,若饲料颗粒过大则不便摄取,因而制作的颗粒饲料大小要适宜。甲鱼体重不足10克时,要求饲料直径小于0.5厘米,长度小于1厘米;甲鱼体重10克~50克时,要求饲料直径小于0.7厘米,长度小于1.2厘米;甲鱼体重50克~150克时,要求饲料直径小于0.8厘米,长度小于1.4厘米;甲鱼体重150克以上,要求饲料直径小于1厘米,长度1.5厘米左右。按不同规格投喂适口饲料,饲料利用率可达90%以上。
 3.添加黏合剂在饲料中添加黏合剂,如面筋粉、藻胶、魔芋粉等,能增强饲料弹性和黏合性,遇水不易散开,可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
 4.按季节和规格确定投喂量稚甲鱼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左右,幼、成甲鱼为45%左右。春季和秋末投喂量少,夏季至秋初投喂量多,一般夏季至秋初占全年投喂量的70%~80%。每天投饲时间在上午8时和下午6时比较适宜。投喂量要合理,一般幼甲鱼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为其体重的5%~8%,成甲鱼为其体重的3%~5%。若投喂新鲜动物饲料,则投喂量应占甲鱼体重的10%~15%,以投喂后1小时内吃完为宜。
 5.摄食环境要安静投喂饲料后,大量的甲鱼会到食台上摄食,若此时遇惊扰甲鱼则会立即潜入水中,造成饲料大量散落池中而浪费掉。因此,为确保甲鱼能够吃饱吃好,减少饲料浪费,投喂饲料后一定要保持甲鱼池周围环境安静。

【淡水鱼专题】7-9月草鱼池塘投喂管理建议


每年的7-9月份高温期,草鱼发病较多,但此时又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所以如何投喂成为了一年收成好坏的关键点。那么7-9月投喂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呢?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下面给大家总结并分析。

问题一:加料后死鱼

进入高温期,草鱼发病造成的死亡量趋于稳定,很多养殖户为了加快草鱼生长会选择猛加料,但加料过快会使鱼体消化负荷太大,甚至出现肠炎、败血症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前期发病大量用药,草鱼内脏毒素积累以及肠道菌群失衡,导致消化功能变差,加料后出现死鱼加重现象。

如何防止加料后死鱼?

1、加料前及时内服“LY-生命素+利肠安+低聚糖-500”排除内脏毒素以及恢复肠道菌群;

2、加餐,改变大量加料的思路,由3餐变4餐,这样能降低鱼体消化负荷,同时还能降低饵料系数。

问题二:早上第一餐吃食差

温度升高后水中气体溶解度降低,夜间水体中总溶解氧含量降低,外加夜间温度高,草鱼活动增强,耗氧加大;以及底部耗氧加大,早上就容易出现草鱼不吃食或者吃食差的现象。

如何做到早上第一餐也能喂下去?

1、勤改底夜间池塘底部耗氧占整体池塘耗氧的大部分,所以要定期5-7天“福地安”改底一次,缓解底部耗氧;

2、调水解毒每7-10天检查池塘水质,水质较差时使用“碧水安”调水解毒,以免因水变或水质老化导致池塘溶氧低,鱼吃食变差;

3、降低池塘负荷在池塘负荷大时,鱼价合适时及时卖鱼,降低密度,加快小鱼生长速度;

4、保证食台区溶氧投喂前10分钟,开启微孔或者开启附近的增氧机,没有增氧机的池塘,喂料前在食台使用“氧速保”或者直接“氧速保”料台挂吊瓶,提高食台区域溶氧,促进吃食。

问题三:水质不稳定,草鱼生长慢

温度升高后,池塘中代谢产物增多,藻类生长繁殖速度加快,这个时期就容易出现“水华”即下风口常见的绿幔子。持续时间长会引起池塘缺氧,影响草鱼的生长速度。

如何稳定水质?

高温期大量投喂后,池塘中各种排泄物增多,水体自净能力有限,需要定期7-10天补充菌来稳定水质。高温期每7-10天推荐使用利洋“290活菌套餐”(2包“利苗多”+2瓶“利菌多”+1瓶“活力碳”),一套加100斤水发酵后可以泼洒100亩,性价比高,且调水稳水效果强。

池塘养殖草鱼的配合饲料投喂技术


在草鱼养殖生产中,饲料投喂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转化率及养殖效果,掌握运用好饲料的投喂技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养殖的经济效益。

1、投饵台选址及修建技术

投饵台位置一般选择在池岸相对中间部位,要求面向开阔水面,通风、日照时间长,池岸平坦,投饵水深在2-3米左右,底部相对平坦。投饵台应伸出水面2—3米,高出水面30—50厘米为宜,过短过高遇风吹容易将饲料碎粉料刮到岸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台柱可用砖砌、木桩、水泥杆等,台面可用木板、水泥板,做到因地制宜,坚实耐用。

2、投饵机配置技术

投饵机可分为池塘用和网箱用投饵机,合理配置投饵机不但能使鱼类均匀生长,还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节约生产成本。在配置池塘投饵机时一要根据池塘大小选择抛料距离相对应的投饵机;二要根据投饵量大小选用;三要选用抛料时饲料破碎率较低的投饵机;四要选用抛洒均匀,坚实耐用、质量较好的品牌投饵机;五要根据养殖量合理配备投饵机数量。

3、饲料选用技术

一选用性价比高的饲料:选用饲料时应多了解当地鱼饲料使用情况,不应单纯考虑价格因素,应着重考虑其性价比。二选用蛋白含量相适应的饲料:草鱼是草食性鱼类,高蛋白饲料易引起草鱼免疫率下降,患病率提高,选用时应结合鱼类规格及当地的气温情况。一般原则是规格小,饲料蛋白要求高,反之低,气温高的地方饲料蛋白低,反之高。三选用适口的饲料:鱼饲料颗粒讲究适口性,颗粒大小的选择可根据饲料使用说明,颗粒太大,易造成浪费,颗粒太小则增加鱼的摄食难度,延长投饵时间。四选用品质好的饲料:品质好的饲料不但可减少饲料投喂量,降低劳动强度,而且能减少排泄物对水体的污染,降低水体压力,保持较为良好的水域环境,从而提高鱼的抗病能力,达到较理想的养殖效果。五选用经微粉和水熔性好的饲料:草鱼属鲤科鱼类,鲤科鱼类没有胃,营养吸收主要靠前肠部位,饲料通过前肠的时间较短,经微粉的饲料易消化吸收,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六选用新鲜、未过期变质的饲料:选用饲料时要注意查看出厂日期及保质期,一般鱼饲料根据季节不同其保质期亦不相同,同时应检查饲料保管是否良好,是否有发霉变质的情况,一旦发现应拒绝使用。

4、驯食技术

在苗种投放二天后,用能浮于水面的竹木扎一个四方形或三角形框,用竹木桩或绳子固定于投饵场水面,投入少量青草或膨化饲料,觅食鱼达1/3时,即可使用投饵机投喂。

5、定量技术

定量,即一定的投饵量,投饵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其调整频率一般在7—10天,调整时的饲料增加量可根据上一周期饲料用量计算,其饵料系数一般在1.8—2.0之间。同时投饵量与天气、水温、鱼情、水质等息息相关,正常情况下,日各次投饵量视水温、溶氧及水体耗氧情况,掌握在早25%,中40%,晚35%之间。

6、定时技术

定时,即投饵时间相对固定,每日的投饵时间因气温、季节的差异而不同。投饵时间掌握原则是水面阳光照射2小时后或太阳下山2小时前的时间段内,每日每次投饵时间应相对固定。

池塘养殖大闸蟹如何掌握饲料投喂量



池塘养蟹饲料的投喂量对于河蟹的生长、水质的调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好饲料的投喂量,主要方法如下:
1、看池塘中水草的漂浮量。
在养殖过程中,水草在池塘养蟹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根据水草的漂浮量,可以确定饲料的投喂量,如果池塘中水草漂浮的越多,说明饲料的投喂量少,应增加饲料的投喂量。
2、看河蟹的活动情况掌握投喂量。
如果河蟹活动频繁,说明饲料投喂量少,如果河蟹活动稳定则说明饲料投喂正常或偏多。
3、看池塘的水质情况掌握投喂量。
池塘水质混浊,说明饲料投喂量少,如果水质清新,说明投喂的饲料正常或偏多。
4、看饵料台上饲料的剩余量。
饵料台上剩余饲料多,说明河蟹没有吃完,饵料投喂量过多,如果剩余甚至吃完,说明饲料投喂量不足。

养殖户如何适量投喂甲鱼的饲料


甲鱼饲料投喂是甲鱼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整个投喂管理过程是决定养殖是否成功的条件之一。根据调查,仍有许多养殖户存在着投喂不合理的现象,有时上午所投喂的饲料到下午投喂时还有许多没有被摄食。养殖户必须要知道,甲鱼饲料投喂的量直接影响甲鱼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如果投喂不足,甲鱼生长速度就会缓慢,耽误生长期;如果投喂过量,则容易引起甲鱼肠胃炎并引发其它疾病。
那么,应如何做到适量投喂甲鱼饲料呢?按季节和规格确定投喂量:稚甲鱼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左右,幼、成甲鱼为45%左右。春季和秋末投喂量少,夏季至秋初投喂量多,一般夏季至秋初占全年投喂量的70%~80%。每天投饲时间在上午8时和下午6时比较适宜。投喂量要合理,一般3-50克的稚甲,投饲率在5%左右,50-150克投饲率在3.5%-4%左右,150-300克的甲鱼投饲率在2.5%左右,300克以上的甲鱼投饲率在2%以下。
在上述基础上还应控制甲鱼的摄食时间,一般以1-1.5小时报摄食完为最好。因为,第一,如果时间过长,饲料流失会加大,不仅浪费饲料而且污染水质,影响甲鱼的生长环境。第二,如果饲料投放时间过长,饲料容易酸败变质,甲鱼摄食后容易发生病害。第三,如果投料时间过长,会影响甲鱼往后的摄食速度,有病害发生的前兆也不容易觉察,不便于管理。
除此之外,甲鱼摄食环境要安静。因为投喂饲料后,大量的甲鱼会到食台上摄食,若此时遇惊扰,甲鱼则会立即潜入水中,造成饲料大量浪费。因此,为确保甲鱼能够吃饱吃好,减少饲料浪费,投喂饲料后一定要保持甲鱼池周围环境安静。
如果摄食不完,应回收剩料,并且分析一下是由于天气、水质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再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处理。建议养殖户应根据天气变化而灵活确定当天的投喂量,从而避免多投饲料的现象。

甲鱼养殖过程中投喂模式的规范管理



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适宜的投喂模式方可使养殖效益最大化。投喂模式分为:投喂方式、投喂量、投喂间隔及次数。
饲料投喂方式包括:水上颗粒料投喂、水下团料投喂。水下团状料投喂方式,要求投料板距水面3-5厘米,以淹过小甲鱼背部1厘米为准。团状料制作料水比例多为1:1,制作成条形放置于食台凹槽处。由于添加水分比例较大,饲料粘性较高,个别地方养殖户为减少饲料粘手性多添加植物油,添加比例为2%左右。在试投喂时,使用水下团状料投喂方式,其厚度最好小于7.5px,利于小甲鱼摄食。水下团料投料,为甲鱼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投喂环境并为新瘦水体提供养分,实现快速培养水体的目的。随着甲鱼生长至100克以上,水中营养物质快速集聚,水体富营养化可转变水上软颗粒料投喂方式。水上软颗粒投喂模式,其颗粒直径随甲鱼大小调整,一般以四个等级划分,以饲料机上孔状模板控制等级大小。投料板设置为三分之一投料台露出水面,食台与水面呈30度倾斜。颗粒料投放于水面临界处的投料槽。水上颗粒投料可以避免剩余饵料污染水质,方便残饵的收集处理,利于甲鱼均衡生长。关于上述提及的食台,现在多使用石棉瓦进行设置,特点在于实用方便,具凹槽利于饲料的投放。
饲料投喂量的设定方法,本文讲述两种计算方式。第一种计算方式为假定甲鱼总体重依据下列公式换算:
投饵率=日基准投喂量÷甲鱼总体重×(100%);
当日基准投喂量=甲鱼总体重×投饵率;
餐投喂量=当日基准投喂量÷每天的餐数。
甲鱼总体重=甲鱼初体重+累计投饵量×饲料转化率
其中的投饵率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及养殖阶段设定,计算当日的基准投饵量,从而计算出餐投喂量。一般甲鱼的投饵率在2.5%-3%,根据甲鱼摄食情况及生长阶段,灵活掌握投喂量。而甲鱼总体重的计算一般是以饲料累计投饵量乘于往年各自的饲料转化率得出甲鱼现阶段的甲鱼总体重,而前期的转化率较后期好一点,一般多在1-1.1,时间可维持到养殖头三个月。第二类,按照每天甲鱼的摄食情况,参照甲鱼生长的阶段,决定甲鱼的投饵量。如果前一天甲鱼摄食良好,按照前一天的摄食量的2%-3.5%进行递增;如果前一天摄食略有残饵,按照前一天摄食量继续投喂;如果前一天剩料较多,当天投饵量可以按照前一天摄食量的80%进行试投喂。而外塘投喂量的设定除上述关键点外,还需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如遇暴雨天气食台上甲鱼基本未上台可适当延后投喂时间并减半甲鱼投喂量。甲鱼摄食时间的控制,水下团状投料摄食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水上颗粒投料摄食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
甲鱼投喂餐数及间隔时间段的设定。温室甲鱼养殖,在前期时可三餐投喂,投喂时间可以平均分配,例如将投喂时间确定在早上7点、下午3点、晚上11点。由于环境的限制,外塘养殖一天两餐的投喂方式,更加适合甲鱼的生长。由于早上水温及溶氧量较低,抑制了甲鱼的摄食欲望,一天的饲料投喂量一般可以按照晨少夕多的原则分配。外塘投喂时间,应根据池塘水温及环境来设定,在春季过冬后开食,水温并不是很高,开食温度通常在25摄氏度左右,选择中午12点前后按照一天一餐的方式进行投喂。盛夏时节,投喂时间一般选择在早上8点与下午6点左右投喂。从一天一餐到一天两餐的投喂过渡过程中,要求参照水温及天气的变化,逐渐的调整。

甲鱼养殖投喂不应采用八分饱



近来,一些养鳖户来信来电询问喂鳖可否采取八分饱,认为让其吃八分饱更能促进鳖的食欲和消化吸收。笔者认为不应采取。道理是鳖在养殖中采取的是群体集养方式,其每天的投喂量是根据当时养殖群体的总体重再结合其它具体情况来制定的,而不是按每个个体的实际吃食量来制定的。这与陆生动物的个体隔离饲养不同,如牛、猪、马等,可以根据其吃食方式或吃食量来人为单独控制,而群体水生动物在集养方式的摄食中,无法也不可能较精确地掌握每个个体的吃食情况和摄食量,因群体水生动物在吃食时某个个体绝不会像人想象那样只吃八分饱就让给其它个体吃,而是只要有饲料就要吃饱,通常是强的先吃,弱的后吃,所以养殖中常会出现个体规格差,而所谓八分饱,无非是在原来正常投食量的基础上减去20%。这样就会出现强的永远吃饱,弱的永远吃不着,有的甚至因吃不到足够的饲料而成为僵鳖,最后影响群体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喂鳖一定要让其吃饱吃好,不应采用八分饱。吃饱吃好的标准是投喂后2小时?3小时,食台上还剩少许饲料,一般为投食量的3%以内。如吃光或剩饵超过5%时就应调整下一餐的投食量,以达到大小规格都能吃饱吃好。

鲻鱼池塘养殖技术


放养前的准备。要求池塘面积0.3~0.7公顷,水深1.5~2.5米。池塘要做好出入水闸,严防鲻鱼苗逃逸和其他野杂鱼随水进入池塘。放养前,每公顷水面用茶饼225~300千克或鱼滕精7.5~15千克进行消毒,清除敌害。待毒性消失后施放磷肥、粪杂肥等培肥水质,然后才可放养鱼苗。
放养规格和密度。单养时,池塘水深1.5~2.5米条件下,每公顷放养从海区捕捞的鲻鱼苗(全长10~15毫米)60000尾,或全长7厘米的鱼种22500尾。混养时,根据池塘肥瘦决定放养量,一般每公顷投放数千至15000尾不等。
饲养管理。施肥。一般每公顷施放磷酸盐200千克和硫酸铵225千克,每两星期1次。此外,每次应另施适量的有机肥。在肥水条件下,经过120~170天的生长,鲻鱼能长到500克。投饵。通常投喂的饲料有花生饼、米糠、麦麸、酒糟、海苔等。防泛池。在天气闷热的夏、秋季节,常易发生泛池,养殖过程中应经常巡塘,发现浮头,及时注入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遮目鱼池塘条件


养殖遮目鱼多在海边建池养殖,鱼池面积由10多亩至300亩左右,而150亩以下则比较容易管理。池塘位置要有利于注排水,堤内最好用砖或石头砌65厘米高。池塘底部要比较平坦,底质最好是淤积肥泥与胶状煤炭土,有利于底栖藻类的生长和收获。尽量使池塘少漏水或不漏水。根据鱼的大小一般分为3种类型的池塘养殖。
(1) 鱼苗蓄养池:池较小,水深一般为15~30厘米,使阳光能照射到池底,利于底栖藻类的生长与繁殖。
(2) 养成池:池较大,水深一般为35~100厘米。
(3) 越冬池:一般在养成池的一角围一个越冬池,并挖一条2~3米深的沟,上面盖草棚,后面筑档风墙。

红鱼池塘养殖的放养


用于红鱼池塘养成的鱼种放养量一般在300~600尾/亩。据美国的养殖经验,若水质很好且稳定, 放养密度可大一些。池塘注水在鱼种放养前1~2周进行。放养的鱼种规格小于50毫米。池塘进水后应马 上施肥肥水。肥料的用量视种类和成分而定。一般池水深30厘米时施肥一次;待池水加满后再施肥一 次。投饵开始后,由于残饵及粪便具有一定的肥水作用,一般无需再施肥。

在美国,红鱼的小规格鱼种的养殖方法最早参照于斑点叉尾 的养殖技术。当池水深度达到30厘米 即行放养,然后每天加水深度15厘米,每天投饲3次。若放养的鱼种规格大于15厘米时,在2周内不能形 成合适的浮游生物种群,应立即补施肥料一次,浮游生物密度以水体透明度不超过90厘米为佳。放养时 的水温应在10度以上,红鱼在此温度下即可开口摄食。若寒流经过,使水温下降3~4度时,红鱼仍能存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54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