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养殖:绿头鸭育雏和饲养管理

和普通鸭子相比,绿头鸭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如今,在许多的农户里头都会养殖绿头鸭,那么绿头鸭的应该怎么养殖呢?有那些育雏方法?接下来就由第一农经为你介绍绿头鸭的饲养管理和育雏方式。

【育雏方式】

网箱平养育雏法。网箱尺寸为15080厘米。网底用11厘米电焊网或压膜塑料网,边网用1.51.5电焊网,箱体用40-60厘米高的支架架起。

地面平养育雏法。清洁地面撒上生石灰,再铺以8-12厘米厚的垫料,并用60厘米高的竹围子围成2平方米小圈。

供暖可采用多种热源,以达到雏鸭所要求的环境温度为原则。

【育雏环境】

1.温度。温度是育雏的关键。一周龄为30-28℃,二周龄为28-26℃,三周龄为26-24℃,三周龄以后可逐渐转为常温饲养。不论春季或夏季,均应保证夜间比白天温度高1-2℃。

2.湿度。育雏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湿度过高,羽毛潮湿,影响鸭体正常散热;湿度太低,室内易扬起灰尘,使雏鸭宜患呼吸道疾病。

3.通风。由于雏鸭体温较高,呼吸快,代谢旺盛,排泄物又多,加之室温较高,以致舍内空气污浊,所以应注意定时换气,使舍内空气新鲜、洁净。

4.光照。充足的光照可以提高雏鸭活力,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保持舍内温暖干燥。若白天光照时间不够,可以进行人工补光。1-3日龄育雏室应进行昼夜光照。

5.密度。一周龄,网箱饲养为50羽/平方米,地面平养30-40羽/平方米;二周龄分别为40和25羽。雏鸭以小群饲养成活率较高。一般以每群60-100羽为宜,随日龄增大可逐渐合并,大群饲养。

1.采食与饮水。雏鸭应先饮水后开食。雏鸭进入育雏舍以后,先喂以0.1%高锰酸钾水。经长途运输的雏鸭,则需喂5%蔗搪水,水温应与室温相近。

雏鸭进舍前,育雏舍地面应先用其10%石灰水冲洗消毒,再用1∶300的菌毒敌喷雾消毒。室内应提前1-2天进行升温。

开食可用经浸泡的米饭粒,也可用配合饲料。把饲料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诱食。投料要注意少喂勤添,以防饲料酸败变质影响适口性和营养价值。1周龄每天喂7-8次,2周龄喂6次,以后随日龄加大而逐渐减少。

2.调教放水。天气晴朗,室外环境温度20℃左右,应早给雏鸭放水,使野鸭从小适应驯养的生态环境,增强体质。夏季,1周龄就可放水,春秋季可推迟到2-3周龄。

放水在开食后进行。第一次放水时间稍短,一般为15-2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放水次数和放水时间。放水以后,让雏鸭在草地上理干羽毛,休息片刻后再赶回鸭舍。

以上就是绿头鸭的育雏方法和饲养方式,一定要进行科学的养殖方式才能够使得绿头鸭更好的生长,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编辑推荐

养殖蓝孔雀育雏后期的饲养管理


雏鸟出生后31~90日龄为育雏后期。雏孔雀30日龄后,在夏初季节可基本适应大自然的温度,随着机体防御体系的发育健全及羽毛的日益丰满,温度条件对幼雏生长发育的影响越来越不明显。此时由于雏鸟腹内母体卵黄已完全消化,雏鸟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增加了。

在育雏后期应采用地面育雏的方式。在地面育雏时,可按2:1的比例设计运动场与鸟舍的饲养面积。鸟舍应保持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地面垫以3~5厘米的细沙。距离地面1米处安装直径为4~5厘米的树干作为栖架,舍内配备照明装置,以补充夜间或雨天时的光照不足,适当增加幼雏活动及采食时间。运动场地面应高于鸟舍并向外侧有倾斜,以利于排水。运动场周围要用孔径为2厘米的铁丝网罩起,高度为2米。为利于接受太阳光照射,鸟舍和运动场要朝南,同时为了避免夏季强光直射,可在运动场内种植落叶乔木及灌木。

从育雏后期开始可停止人工供暖,但要防止雏鸟感冒。孔雀爱合群,要合理组群,一般每群以30~50只为宜。饲养密度随日龄的增加而改变,大致每平方米0.5~1只。自然光照时间也应随雏孔雀日龄的增加而有所延长,此时可完全采用自然光照,在阴雨天可补充人工光照。鸟舍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0%~60%,注意通风。

由于生长速度的加快,对各种营养物质需求总量逐渐增大。此时所使用的饲料形式主要有两种:多种饲料混合后制成的颗粒料和呈粉状的配合饲料。用颗粒料的不多;使用粉状料的,一般多选用鸡用育雏料。但孔雀与鸡毕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羽毛生长发育的需要,雏孔雀的日粮应比雏鸡饲料增加与羽毛生长发育有关的维生素饲料和无机盐等。

养殖肉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肉用仔鸭生长特别迅速,对饲养管理要求高,且对环境很敏感,又比较娇嫩,稍有不慎会引起生长迟缓,甚至导致死亡率增高,因此需要科学的饲养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雏鸭的选择。

肉用商品雏鸭必须来源于优良的健康母鸭群,种母鸭在产蛋前已经免疫接种过鸭瘟、禽霍乱、病毒性肝炎等疫苗,以保证雏鸭在育雏期不发病。所选购的雏鸭大小基本一致,体重在55~60克,活泼,无大肚脐,歪头拐脚等,毛色为蜡黄色,太深或太淡均淘汰。

2.分群。

雏鸭群过大不利于管理,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易出现惊群或挤压死亡,所以为了提高育雏率,进行分群管理,每群300~500只。

3.饮水。

水对雏鸭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雏鸭在开食前一定要饮水,饮水又叫开水或潮水。在雏鸭的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葡萄糖、抗生素,效果会更好,既增加营养又提高雏鸭的抗病力。提供的饮水器数量要充足,不能断水,也要防止水外溢。

4.开食。

雏鸭出壳12~24小时或雏鸭群中有1/3的雏鸭开始寻食时进行第一次投料,饲养肉用雏鸭用全价的小颗粒饲料效果较好,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也可用半生米加蛋黄饲喂,几天后改用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饲喂。

5.饲喂的方法。

第一周龄的雏鸭应让其自由采食,保持饲料盘中常有饲料,一次投喂不可太多,防止长时间吃不掉被污染而引起雏鸭生病或者浪费饲料。因此要少喂常添,第一周按每只鸭子35克饲喂,第二周105克,第三周165克。

6.严格注意预防疾病

肉鸭网上密集化饲养,群体大且集中,易发生疫病。因此,除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外,要特别做好防疫工作。饲养至20日龄左右,每只肌肉注射鸭瘟弱毒疫苗1毫升;30日龄左右,每只肌肉注射禽霍乱疫苗2毫升,平时可用0.01%~0.02%的高锰酸钾饮水,效果也很好。

乳鸽养殖怎么管理?肉鸽自然育雏的饲养管理要点


肉鸽是近年来新兴的养殖项目,有着很高的养殖价值。而在肉鸽的养殖过程中,育雏期可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由于乳鸽不能行走和自有采食,且体温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都很差,是一生最为危险的时期。因此,做好肉鸽育雏期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那么,乳鸽养殖怎么管理?现将肉鸽自然育雏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肉鸽自然育雏的饲养管理要点

1.细心观察:如果乳鸽出壳5-6小时,种鸽仍不喂它的话,要检查和寻找原因。如果是种鸽患病,除要将其隔离治疗外,还要把乳鸽调出并窝;如果是种鸽初次育雏,不会哺喂,应人工诱导哺喂。方法是:把初生乳鸽的嘴轻轻地放进种鸽的嘴里,经过几次诱导,种鸽就会了。

2.营养要充分:初生乳鸽一是不能行走与采食,完全靠亲鸽来哺育;二是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为此,对亲鸽必须给以营养丰富的饲料,尤其要增加蛋白质饲料,并要增加饲喂次数。

3.温度要适宜:初生乳鸽羽毛很短,御寒能力差,寒冬季节要作好防寒保温工作,当舍温低于6℃时,要增加保暖设施;炎夏季节要防暑,舍温高于26℃时,要作好防暑工作。

4.调换乳鸽位置:为避免一窝乳鸽一大一小,个体发育相差很大就要采取调换位置,平衡照顾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6-7日龄乳鸽会站立之前,每隔2-3天对同一窝的两只乳鸽调换一次位置,以便得到种鸽的平衡照顾。

5.调并乳鸽:一窝仅孵一只乳鸽或一对乳鸽中因中途死亡仅剩一只的,都可以合并到日龄相同或相近的其电它单雏或双雏窝里。这样做,可以避免因仅剩下一只乳鸽往往被亲鸽喂的过饱而引起嗉囊积食的现象。刚并窝时要注意观察亲鸽有没有拒喂和啄打新并入的乳鸽的现象。

6.疫病防治要细心:乳鸽长到7-9日龄,亲鸽哺喂乳鸽由全浆料开始转喂全粒料。此时乳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粒料,常会出现消化不良及嗉囊积食的现象。刚并窝时要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消化不良的乳鸽,每天可喂半片酵母片,1-2粒保健沙。在冬季可喂给桑菊感冒片,每日半片,以防感冒和眼炎病的发生。

7.加强网上喂养:有些亲鸽在乳鸽长到15天左右时又重新产蛋,这时可将乳鸽放到网上饲养。这些亲鸽有的会继续灌喂乳鸽,有的则无心喂养。因此,要细心观察,对无心喂养或喂养不及时的要进行人工或找保姆鸽喂养。

8.保持巢舍清洁干燥:被粪便污染和潮湿的巢盆和垫草要及时更换,舍内要定期消毒,并保持舍内清洁干燥,以离疫病发生。

9.注意投放保健沙:为保证乳鸽健康,提高乳鸽的出栏体重,要对乳鸽每天按时投放保健沙,以增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防止引起乳鸽消化不良。

10.及时带脚环:肉鸽的脚环用鸡翅号来代替,其中印有号码,以作出生时间和区分姐妹鸽的标志。

11.把握上市时间:按照市场需要,一般20-25日龄可以上市(或收购)。根据实践以23日龄左右上市的肉料比最合算。要留作种用的乳鸽必须到30日龄左右,乳鸽能独立生活时才能捉离亲鸽。

【小编结语】做好肉鸽育雏期的养殖管理工作,是肉鸽养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直接影响到肉鸽养殖的成功率。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肉鸽自然育雏的饲养管理要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殖孔雀育雏管理要点


1.种蛋要优先

大小适中、蛋形正常(平均90g),表面光滑清洁,无皱纹、裂痕、污点等,保存时间不超过15天,保存温度18℃,相对温度为70%~80%,通风良好,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2.雏雀要优选

挑选体质健壮的雏雀是养好孔雀的前提,所以对雏雀要进行严格的挑选。健康的雏雀表现为膘好毛光,挣扎有力。对那些体重过小,孱弱无力和畸形的雏雀,应剔除。

3.育雏分室内外

育雏间分为室内育雏和室外育雏。室内育雏,用角铁等材料先搭成架,每个架250cm120cm,底高80cm,四周高60cm,用1.5cm1.5cm的电焊网,也可用胶网或鱼网,可用于饲养20日龄前育雏。室外雏雀,栏舍面积为5m10m,室内外各一半,室内高4m,上盖石棉瓦,下面均匀搭上竹架,供孔雀栖息,可用于饲养20~60日龄雏雀。

4.密度要合理

20日龄以内的雏雀,每平方米15只左右为宜。20日龄至60日龄的雏雀,应从室内移到室外饲养,每平方米养5X8只为宜,同时还要根据气温变化灵活掌握防止高温挤堆雏雀闷热而死。

5.分群要适宜

在雏雀饲养中,由于雏雀体质、品质、雌雄差别,经常出现雏雀个体大小不一,强雀抢食,弱雀吃食不足,影响群体均衡增重现象。应及时把雌雄、强弱雏雀分群饲养,以便于饲养管理。

6.温湿度要适中

温度阴天宜高,晴天宜低,开始时为34℃,以后每天降温0.3℃。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看雏施温的原则是,雏雀表现活泼好动,分布均匀,食欲良好,饮水适度,雏毛匀整光滑,休息安宁。

7.喂食要科学

针对雏雀肠胃容积小,易饥饿的特点,饮水、食料供给应充足,必须配合全价料,每天喂食5~6次,喂给量以刚好吃完,不大量剩余为宜。以防残料污染变质。

8.空气要新鲜因雏雀代谢旺盛,产生二氧化碳、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多,室内育雏既要保温,又要通风,做到人进室不感觉闷。

9.光照饮水要卫生

育雏初期,以自然光为宜,1周龄后,在适宜的温度下,让其适当晒晒太阳,起到促进骨骼发育作用,饮水要先饮0.1%的高锰酸钾溶液,开食后供给清洁饮水,水温以25℃左右为宜。饮水要常换,每周喂给一次0.1%百病清等溶液。水具要常洗刷消毒。

水牛的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


水牛养殖技术

饲料类型:水牛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饲喂的草、料要充足,搭配合理,能满足水牛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平时有充足的青料即可,产奶时再补充-些精料。

饲料来源:水牛能采食大量粗料,饲养较粗放。-般在冬天喂干稻草,在春、夏、秋季喂青草。在放牧或舍饲情况下,青粗料-般可满足营养需要,重役须补喂精料,高产乳水牛则须多喂精料。

l、种植牧草:每饲养l头奶水牛需种植0.067公顷象草。

2、饲料青贮:将甘蔗尾、牧草等切成2-3公分长,压紧密封制成青贮料。

3、秸秆氨化:将秸秆切成2-3公分长,按l00千克秸秆50-60千克水和3-5千克尿素的比例进行氨化。

管理技术:讲究饲喂技术,管理周到细致。饲喂做到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饲料清洁新鲜,不混杂质,更换饲料要有l周的过渡时间,并保证充足的饮水。不喂腐败、霉坏或污染的饲料及污浊臭水。由于水牛的体温调节能力不强,故须特别注意防寒防暑。夏季宜给以充分浴水,由其在池塘中滚泥,身上的泥层既可防止日光直射,又能避免蚊虻叮咬。

水牛饲养管理

水牛能采食大量粗料,饲养较粗放。一般在冬天喂干稻草,在春、夏、秋季喂青草。在放牧或舍饲情况下,青粗料一般可满足营养需要,重役须补喂精料。高产乳水牛则须多喂精料。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不强,故须特别注意防寒防暑。夏季宜给以充分浴水,由其在池塘中滚泥,身上的泥层既可防止日光直射,又能避免蚊虻叮咬。

鸭子育雏 鸭子育雏的饲养方法


在养殖鸭子期间,最主要的还是对于育雏的时候了,只要把育雏工作做好了,在后期的养育就比较好养,接下来就由第一农经为你讲讲鸭子的育雏工作。

一、育雏前的准备

①检查棚舍、饮水、喂料等设备,确保能正常工作。

②准备温开水、葡萄糖、饲料、药品、疫苗。

③提前24h棚舍预温,确保鸭苗入棚时温暖。

二、环境条件的控制

①温度:采用保温伞育雏,1日龄伞下温度控制在30~32℃,育雏室内温度为24℃左右。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由高到低逐渐降低。根据雏鸭的活动表现来调节。

②湿度:舍内湿度第一周以60%为宜,随日龄的增加,逐步降低舍内湿度,3周以后相对湿度保持在50%左右。

③光照:育雏前3天,保持光照时间在23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到14日龄以后过渡到自然光照。

④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并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人进入育雏室不感到臭味和无刺眼的感觉,就可以。

三、饮水和开食

雏鸭进入育雏舍,应先饮水,补充运输途中损失的水分。3-4h后再开食喂料,发现体弱、病残雏鸭单独管理。

四、及时做好免疫工作。

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蜂胶苗、禽流感油乳苗等疫苗要根据雏鸭日龄、体质情况及时接种。

总结:以上就是育雏技术,在早期的时候,就要做好育雏工作,在后期鸭子才会更好的养殖,早期育雏阶段要注意预防疾病,避免疾病的产生。

鸵鸟育雏期养殖怎么管理


鸵鸟雏鸟的育雏期指的是出壳到3月龄这段时间,由于这段时期的雏鸟抵抗力低、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在饲养过程中稍有闪失便有可能造成损失,影响成活率。因此,在鸵鸟的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育雏成活率,减少淘汰率,做好鸵鸟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那么,鸵鸟育雏期养殖怎么管理?现将鸵鸟育雏期的养殖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舍:育雏舍专门用于饲养3月龄以内的雏鸟。要求干燥、卫生,保持良好通风。人雏前1周进行全面打扫和消毒,地面和墙壁用1%-2%的火碱喷洒消毒,然后关闭门窗,用甲醛溶液、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在育雏室门口设置火碱消毒池。入雏前1天,将育雏室的温度升至22-25℃,保持相对湿度50%-60%。

2.育雏器:具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育雏伞或红外线灯来育雏。育雏伞一般采用大型号的折叠式电热育雏伞,伞顶装有电子控温器,伞内用陶瓷远红外线加热板或U型红外铁管加热,功率1000瓦。入雏前对育雏伞或育雏箱进行彻底消毒。开启育雏伞上的温控器或育雏箱上的红外线灯,温度调至34-36℃。在伞和育雏箱四周加置防护网。食槽要求光滑平整,雏鸵鸟吃食方便,便于清洗和消毒。食槽要固定好,否则被雏鸟踩翻,既浪费饲料又可能压伤雏鸟。水槽一般使用水盆,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消毒。鸵鸟饮水的特点是嘴向前耍水,然后头向上抬。因此,要用宽阔的盆子盛水。

二、雏鸵鸟的饲养管理

1.入雏:雏鸟出壳后在出雏器内停留24小时,再转入育雏室内饲养。初生雏鸟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6只,随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密度,到3月龄时雏鸵鸟每只最少2平方米。按雏鸟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分群。

2.温度调节:育雏第一周温度控制在34-36℃,以后每周降低2℃,至第七周达到21-22℃即可。1周龄雏鸟抵抗力低,温度骤变、风吹或雨淋等,都会使雏鸟引起感冒、肺炎而死亡。要经常观察雏鸟,根据雏鸟的活动状态来调整温度。温度低时,雏鸟就会靠近热源,挤在一起,发出震颤的吱吱叫声,易造成挤压伤或压死。尤其在晚上或停电时更要注意。温度高时,雏鸟张口呼吸,饮水增加。如果温度适中,雏鸟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羽毛有光泽,休息和睡眠安静。2月龄时可以脱离人工保温,遇寒冷季节可适当推迟。

3.开食与饲喂:刚出壳的雏鸟并不饥饿,其腹内的卵黄提供的营养足以满足48-72小时的营养需要。开食过早会使卵黄吸收不完全,损伤消化器官,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雏鸟出壳后72小时开食为好。开食前应先给饮水,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饮水后2小时再喂给混合精饲料,精饲料以粉状拌湿喂给,也可用嫩绿的菜叶、多汁的青草、煮熟切碎的鸡蛋作为开食料。在这期间不能在育雏伞、育雏箱内使用垫草和其他垫料,因为此时雏鸟分不清什么东西可食与不可食,只要能吞咽进去的东西就吃,往往造成肠梗阻。1周龄雏鸟的饲料以少喂勤添为原则,每隔3小时投喂1次,以后逐渐减少到4小时喂1次。每次先喂青绿饲料,后喂精饲料,每次以不剩料为准。1周龄以后喂料可不用拌湿料,而改喂颗粒料。1-3月龄的雏鸟精料占日粮的60%,青饲料占40%。镁的缺乏可引起骨骼病变,从3周龄开始,可以在饮水中补充硫酸镁,添加剂量为每10升水中加5克。

4.光照与通风:1-8日龄每天光照20-24小时,2-12周龄每天光照16-18小时。1周龄以后,如果天气晴朗,外界气温高,可将雏鸟放到运动场上活动晒太阳。阳光对雏鸟的作用很大,它可使雏鸟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后者参与体内的钙磷代谢,防止腿病的发生。所以,应尽可能让雏鸟在阳光下活动。在我国的北方,冬季育雏,可建玻璃温室运动场或塑料大棚运动场。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换入新鲜空气,同时也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在炎热的夏季,育雏舍应打开窗户通风。冬季通风要避免对流,要使雏鸟远离风口,防止感冒。一般通风以闻不到氨味为准。如果鸵鸟饲养密度较大,室内排泄物多,产生的氨就多,会直接影响鸵鸟的生长发育。

【小编结语】做好鸵鸟育雏期的养殖管理工作,是鸵鸟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引起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鸵鸟育雏期的养殖管理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鸭种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经验


为打好后备鸭和种鸭良好的基础,一定要做好育雏期的饲养工作。父母代种鸭0-4周龄为育雏期。雏鸭出壳后,非常娇气,需要人工选择或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细心地饲养管理使其充分地适应外界条件,健康地生长发育,保持良好的体质和较高的成活率。要做好育雏期的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要做到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种鸭到场后,要让雏鸭及早饮水,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及抗生素等药物,连用3-5天,有助于增强雏鸭抵抗力。饮水15-30分钟即可开食,开食时采用小鸭料,小鸭料粒度应以适合雏鸭采食为宜。开食后任何时间都不可断水。2.其次要做好保温工作。雏鸭出雏后绒毛稀少,皮下脂肪很薄,保温能力较差,抵御外界寒冷能力弱,育雏室在一周龄内应保持30℃-35℃范围内,第二周龄内保持25℃-30℃范围内,第三周后慢慢减温到采用自然温度。3.要赶堆分群。由于雏鸭合群性强,即使育雏温度适宜,雏鸭休息时常常打堆而眠。若育雏温度偏低,打堆就更为严重,容易压死、伤雏鸭。因此必须经常观察雏鸭的情况,发现有打堆现象,立即要将其赶开,并适当分群及提高育雏室的温度,以减少雏鸭的死亡,提高成活率。4.保持合理的密度。鸭群的活动空间尽量放松,育雏期每只鸭所需面积比身体面积大3-5倍为宜,地面平养适宜的密度为:1周龄20-25只/平方米,2周龄10-15只/平方米,3周龄6-10只/平方米,4周龄4-6只/平方米。若场地较宽,可再降低密度。密度过大,鸭群拥挤,不利于饮水和采食,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也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并易引起鸭群躁动,出现啄毛,休息不好,生长缓慢,群体不整齐,鸭体污秽,死亡率增加。鸭群的密度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可视季节变化(冬季密度可大些,夏季密度应小些)及雏鸭生长情况和环境卫生状况调整。5、育雏期的饲养标准。在实际饲养中,应在标准基础上增加10%-15%的喂料量,否则很难达到体重标准。而我场一般采取0-28天自由采食的方式,到5周龄后才控制采食量。总之,育雏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也关系到养鸭成败,只要熟悉了雏鸭的特点,加强饲养管理,就能育好雏鸭。

冬季鱼的饲养和管理


起首,使用双节的年夜好机会将到达商品规格的鱼类尽早出售,以便回笼资金。若是水产物市场供年夜于求、价钱着实低迷的话,可举行囤塘暂养,以避开支售旺季。可是,在商品鱼发卖上,必定要控制好火候,不要犯刻舟求剑的惜售偏差,该脱手时就脱手,争夺卖个适合价钱。

其次,要使用春节前后的冬闲时光对一年的临盆本钱举行核算,并举行效益测算,弄好年度总结。要从年度总结中挑选出最好的养殖形式和临盆方法,总结出乐成的履历和掉败的经验,以便为新一年渔业临盆奠基坚实的物资基本。

别的,我们另有以下一些工作要做。

1.成鱼越冬治理

要增强对行将上市成鱼的豢养治理,特别是要做好防盗事情,万万不要因一时忽视而变成变乱,形成丰收不丰产。

2.鱼种越冬治理

要增强鱼种临盆的越冬期治理,加深池水,做好并塘越冬事情。

3.鱼池开挖及规化

要对新开挖的鱼池举行周全计划和设计,要选择进排水利便、水质优秀、交通方便的处所。

4.不误渔时,实时完成水池清淤整修事情

近年来,一些鱼池承包者只重视面前效益,在放种、投饲、施肥等方面下工夫,疏忽了须要的清淤事情,年复一年,池底淤泥越积越厚,一样平常的水池淤泥厚度在40cm阁下,有些精养水池和接近村镇的水池,淤积厚度更年夜,招致水池生态前提好转,其坏处重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水池变浅,载水量降低,鱼类生涯的水体空间变小,直接影响单元面积的鱼产量。

2)形成鱼池水体缺氧。因为淤泥中含有年夜量的无机质。在夏秋低温季候,无机质在细菌的感化下氧化剖析,不停消费水中年夜量的溶氧,常常使水池基层水体原来不多的溶氧消费殆尽,形成缺氧状况。在缺氧前提下,厌氧细菌年夜量滋生,发生对鱼类无害的氨、硫化氢、无机酸等,这些物资又激烈亲氧,使池水负氧债,夜间因高低层池水对流交流而惹起全部水池水体溶氧缺乏,池鱼缺氧浮头。若遇绵延阴雨、低气压闷热,雷阵雨或冬风崛起等不良气象,则鱼池缺氧更加严重,极易产生泛塘逝世鱼变乱。

3)淤泥中年夜量的含氮无机物,不管在亚硝化细菌的感化下举行好氧剖析,或是在硝化细菌的感化下举行厌氧剖析,二者的终究产品都是氨。氨的毒性很强,纵然浓度很低也会克制鱼类与其他水生生物的发展。

4)淤泥中存在着很多鱼类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在水池水量变坏、酸性增添、情况好转时,鱼类的抗病力降低,而致病微生物等却年夜量滋长伸张,招致鱼病的爆发与盛行,形成丧失。近年,水池小及水库鲢、鳙等鱼类爆发病的频发,与水池严重淤积有直接的关系。

据观察,养鱼水池的淤积一样平常以每一年5-10cm的速率增添,精养水池及接近村镇有生涯污水流入的水池,其淤积速率更快,水池淤积已成为限制水池养鱼产量的重要身分之一。水池养鱼要连续稳产高产,夏季清淤事情必需走在前头。

5.临盆摆设

要凭据市场需求,随机应变地选择养殖形式和养殖种类,公道摆设放养企图,实时投放鱼种。很多养殖户都习气在春节后放养,实在如许做其实不迷信。春季气温逐步上升,鱼体鳞片松懈,因拉网、运输、投放等缘故原由,鱼体轻易受伤,影响鱼种成活率。欲养殖草鱼的朋侪,可在此阶段为草鱼鱼种打针草鱼疫苗。

鹧鸪育雏的条件和方法


鹧鸪(学名:Francolinuspintadeanus)又名中华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多生活在丘陵、山地的草丛或灌木丛中。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有人拟其音为行不得也哥哥。鹧鸪以谷物、豆类和昆虫为食。3至6月间繁殖,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做巢,每窝产卵3至6个,多时七八个,卵呈梨形,白色或乳白色。鹧鸪肉味在雉鸡之上,是野味上品。此外,也可作斗禽。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鹧鸪的育雏很关键,饲养鹧鸪成功与否育雏是关键。那么鹧鸪的育雏怎么实行?要些什么条件呢?

鹧鸪育雏方式有哪些:

平育可选择背风向阳的房屋作育雏舍,最好是水泥地面,可防鼠、保暖,便于清扫、消毒,但要使用锯末屑、稻壳做垫料。

笼育可用普通养鸡笼,四周和笼顶用规格为1x1厘米的铁丝网,笼底用0.5x0.5厘米的铁丝网。

鹧鸪育雏的条件:

1、温度育雏期温度的调节宜缓降缓升,切忌忽高忽低,冷热不均。

l)温度对雏鹧鸪的发育影响:温度是鹧鸪育雏的关键条件。刚出壳的鹧鸪,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同时体小、采食量少、消化机能较弱、产热不多,而单位体重的表面散热量大,因此,鹧鸪育雏期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和关键环节,就是需要较高的育雏温度,而且要求保温时间长。雏鹧鸪出壳后即给适宜的温度,能促进卵黄的吸收,收脐良好,健壮地生长,有效地提高成活率。不适当的高温和低温,是导致鹧鸪发生疾病和死亡的诱因,甚至是致死的直接因素。尤其是鹧鸪出壳后的5天内,是幼雏的鬼门关,要特别重视保温工作,如果疏忽保温工作,很容易使雏鹧鸪发病,甚至死亡,死亡率可达50%,甚至全群覆没。

2)温度要求:鹧鸪幼雏在1~5日龄要求环境温度37~36℃,以后每4天降低1℃,至10日龄以后每3天降低1℃,满3周龄开始每两天降低1℃,满4周龄开始每天降低1℃,直至育雏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为止,即可脱温。或者育雏温度降至18℃以后,可以基本脱温,只在阴雨天等情况下气温低于18℃时,进行供暖保温。鹧鸪各周龄对温度的要求见表12。脱温的时间一般为5周,如果天气好,在夏天可适当提前,冬天可适当推迟。

3)温度判断:温度是否适合雏鹧鸪的生理需要。①看温度计:网床或立体笼育雏,温度计应挂在床网或底网以上5厘米处。立体笼则各层笼都应有温度计,各层笼间温差在士0.5℃以内。保温器育雏和其他地面育雏方式,温度计应距离热源50厘米和地上5厘米处。②看鹧鸪:温度适宜时,雏鹧鸪活泼好动,均匀地分布在育雏器等育雏环境中,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休息时安静地围绕在热源周围,互不挤压,头、颈和双腿舒展地相互依靠着休息,俯视时几只或十几只鹧鸪的头向热源中央围成梅花形。温度过高时,雏鹧鸪张口呼吸、喘气、张开翅膀,远离热源,精神沉郁,抢水喝,采食量减少,粪便变稀,易患呼吸道疾病或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如果育雏器狭窄,鹧鸪无处躲避,还易发生热射病,甚至造成死亡。如果温度过低,雏鹧鸪围聚在热源附近、缩颈、不大活动,活动也行动迟缓,羽毛竖起,食欲减退,饮水量减少;休息时,拥挤在热源附近、扎堆,外围的雏鹧鸪要往中间挤,挤、压而往往会使鹧鸪受伤或致死。

4)取暖工具①保温伞保暖:即育雏伞,由热源和伞组成。伞可用镀锌薄铁皮、纸皮板、木板做成,有吊式和立式,热源一般使用电热丝,也可用特制的红外线发热管或红外线灯泡。伞的作用是把热源散发到保暖区内,并能减少热量向四周空间散发,伞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伞的直径为1~15米。用1.6千瓦电热丝作热源可供300~500只小鹧鸪取暖,伞内要挂灯,吸引雏鹧鸪,使雏鹧鸪不远离暖区。②炕道保暖:用地下烟道育雏,是将烟道埋入地下,炕道与育雏室外的炉灶相通,育雏室内要注意空气对流,不能过于矮窄闷气,炕道散热慢,保温时间长,耗能少。热从地面上升,地面和垫草要暖、干燥,利于鹧鸪伏卧休息,球虫病发病率较低。燃料可用木柴、木屑、煤等,烟道设计要合理,否则易导致垫草燃烧而引起火灾。③红外线灯保暖:红外线灯散发的热量较大,能杀灭病原菌,有利于雏鹧鸪健康,简便适用,在南方地区,一般都采取红外线灯作取暖工具。使用时挂在离地面30厘米的高处,随雏鹧鸪日龄的增加逐步提高,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一般约管理300~400只雏鹧鸪,但红外线灯不耐用,最好两盏一组,24小时内轮换使用。注意不要在红外线灯下安装饮水槽,因小鹧鸪极顽皮,会通过拍翅、甩头等动作,将水珠溅到热源的红外线灯上,而引起爆裂。2、湿度鹧鸪幼雏的特点是怕湿不怕干,喜欢干燥环境。鹧鸪幼雏刚出壳时蛋黄未吸收尽,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幼雏对蛋黄的吸收利用。因此,鹧鸪在1~3日龄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70%一65%,4~7日龄为65%一60%,以后宜保持在55%一60%之间,使育雏环境较为干燥,以利于幼雏生长。3、光照光照的时间和强度不仅对雏鹧鸪,而且在其一生中都起很大作用(前面已多次涉及)。一般来说,雏鹧鸪在1~6天内可以每日连续光照23小时,或实行全日光照。日照不足可用人工补充光照(见图37),人工光照可以和保温灯结合。2~3周龄每天光照16~18小时,以后可逐步减少光照时间,直至仅利用自然光照,并配合早、晚开灯饲喂。光照不足,则推迟鹧鸪达到性成熟和开产的时间。光照强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3瓦灯泡。肉用鹧鸪可采用每日20小时光照,每平方米用2瓦灯泡。具体要求见表14。注意育雏舍内的光照强度要均匀一致,并注意控制光强。光照较弱时,雏鹧鸪安静、温驯、活动少、生长较快。光照较强时,雏鹧鸪显得神经质,敏感易惊群,活动量大,易发生互斗、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因此,育雏期既要有光照,又要注意光强不宜太大。此外,黄光、青光也易导致鹧鸪发生恶癖,而橙黄、红、绿光则不易使鹧鸪发生恶癖。因此,应注意光源发出的光线性质。4、密度鹧鸪育雏的适宜密度因其日龄和育雏方式等而异。一般地说,1~10日龄的鹧鸪每平方米可容纳80只,10日龄至4周龄的鹧鸪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只,4~13周龄的每平方米25只。日龄小可密一些,日龄大则宜疏些。冬季可密些,夏季及环境温度较高可疏些。室内地面平养育雏,如果用保温器取暖,则1周龄内的雏鹧鸪在保温伞下每平方米可容纳150只;如果用暖气、红外灯、地下烟道等供暖,则育雏室有效面积上每平方米可容纳40只。网上平养、育雏箱养殖,每平方米可容纳70~80只。笼养0~1周龄70只/平方米;1~4周50只/平方米;4~12周龄25只/平方米。5、通风换气育雏期室内温度高,饲养密度大,雏鹧鸪生长快,代谢旺盛,呼吸快,需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另外舍内粪便、垫料因潮湿发酵,常会散发出大量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污染室内空气。育雏时往往重视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尤其是无经验者,惟恐温度达不到而密闭育雏室、育雏箱,污浊的空气排不出去,新鲜空气换不进来,严重影响雏鹧鸪的健康,使之易于感染呼吸道疾病,以至造成死亡。所以,育雏时既要保温,又要注意通风换气以保持空气新鲜。在保证一定温度的前提下,应适当打开育雏室的门窗,通风换气增加室内新鲜空气,排出二氧化碳、氨气等不良气体。一般以人进入育雏舍内无闷气感觉,无刺鼻气味为宜。在冬天育雏和育雏前期(3周龄前),可在育雏舍安装风斗(上罩布帘)或纱布气窗等办法,使冷空气逐渐变暖和后流进室内,3周龄后,可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开窗通风透气。通风换气要注意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雏鹧鸪身上,而使其着凉感冒。也忌间隙风。育雏箱内的通气孔要经常打开换气,尤其在晚间要注意换气。6、良好的环境鹧鸪幼雏比家禽对环境刺激反应敏感,要注意育雏环境安静,管理工作要有规律。机械而有节奏的音响,雏鹧鸪容易习惯;不规律的音响会使鹧鸪受惊,影响采食与休息,甚至使雏群骚乱,相互挤压而引起死亡。育雏舍不允许参观和无关人员进入,否则既干扰雏鹧鸪休息,甚至引起骚乱,又容易带来传染病。

鹧鸪育雏的方法:

准备好育雏笼舍育雏室内外和用具在进雏前要彻底清扫、洗刷、消毒。铁具洗刷后用火燃喷灯消毒;房舍彻底打扫、冲洗干净后,用2%烧碱或百毒杀等溶液喷洒育雏室墙壁及地面;育雏室内小床网育的安排好床位,地面平育的应铺上细沙或铡短的稻草、秸秆,密封门窗,熏蒸消毒24小时,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0mL,加高锰酸钾14g;食具、饮具用0.5%高锰酸溶液洗刷、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放入育维室备用。育雏室进雏前要调试温度。最好采用煤炉和电热恒温控制系统相结合取暖。这样即节能又可避免温度波动。进雏前先把育雏室温度升到39-40℃,稳定3天,进雏时将温度调到35-36℃。育雏室同时移入多窝雏鹧鸪时,可将育雏室用纸板分隔为数间,每间放一窝。

适时饮水、开食

及时饮水

雏鹧鸪出壳后12~24小时内应先饮水后开食。水槽中放入色彩石子可引诱鹧鸪饮水。刚出壳的雏鸪许多不会饮水,需要调教,方法是抓住健壮的雏鸪,将其喙浸入水槽中,沾上水,训练几次后,就会自己饮水了。这样调教一部分雏鸪,其他雏鸪便效仿着饮水。饮水可结合防疫防病或补充营养进行,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3日龄内饮用36℃左右温开水,内加适量药物,如0.01%的高锰酸钾、0.02%的土霉素等;1-20日龄的雏鸪,饮水加入5%葡萄糖或红糖、少量的复合维生素B、鱼肝油、速补14或20等,自由饮用,全日供水。

雏鸪在开水后即可开食。头3天,用蒸熟的小米或玉米面拌熟蛋黄(按100只雏鸪2~3个鸡蛋黄)开食,最好加喂黄粉虫。将料撒在塑料布或纸垫上,让其自由采食,3日龄内不断料。雏鸪3天后均改喂配合饲料,并改用食槽喂料(食槽要放在灯光下,错开,相距不要超过1m)。配合料配方为:玉米粉35.5%、小麦粉26.5%、豆饼或花生仁饼粉28%、进口鱼粉8%、骨粉1%、微量元素0.5%、复合维生素0.3%、食盐0.2%。般雏可外加少量葡萄糖粉或奶粉等,补充营养;弱雏,还要加入鱼肝油。投料时,要少给勤添,每次添料时以上次料吃完为好,这即可避免饲料污染,也可防雏鸪挑食而造成营养不平衡。7日龄起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的大蒜碎末,连喂3-4天,停喂15天,再喂3-4天,直到出栏,有杀菌防病作用。4周龄后适当投些蔬菜。喂食次数10日龄内每天6次,上午2次,下午2次,上半夜1次,下半夜1次;11日龄至4周龄每天喂5次,减少下半夜的1次;4周龄后每天喂3-4次。注意开食后要强弱分群饲养,凡肚脐愈合好,腹部毛齐全的为健康雏;否则为弱雏。

有效预防防啄癖

鹧鸪育雏过程中,若饲养不当会发生啄癖,断喙可防止啄癖。断喙通常在6~9日龄进行,6周龄再断喙1次。一般用剪刀或断喙机断去其上喙1/4~1/3。断喙前后3天要加倍喂维生素K,并禁止疫苗接种。断喙后1周内要加量喂料、饮水,以减少断喙触到槽底,引起疼痛。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鹧鸪排粪不多,但要经常打扫。在打扫前最好先喷洒消毒杀菌液,避免粉尘飞扬,空气污浊。水槽、食槽和其它用具每天清洗2次,每2天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一次。室内每周消毒2次,夏季每周3次,一般用百毒杀(1:400)带鸪消毒。开水饮0.01%高锰酸钾水一次,可清理肠胃;3~7日龄料中拌0.04%的痢特灵,日喂2次,或饮0.02%的痢特灵水,可防白痢病;8~14日龄加适量青霉素或土霉素防球虫病。雏鸪15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滴鼻或气雾。28日龄进行新城疫Ⅰ系疫苗注射免疫。

鸵鸟养殖:育雏期鸵鸟的管理要点


【常见问题】鸵鸟养殖:育雏期鸵鸟的管理要点

【专家解答】

1、饲养密度

入雏雏鸟出壳后在出雏器内停留24小时,再转入育雏室内饲养。初生雏鸟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6只,随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密度,到3月龄时雏鸵鸟每只最少2平方米。按雏鸟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分群。

饲养密度按下列要求进行:1周龄:0.2平方米/只;2周龄:0.3平方米/只;3周龄:0.35平方米/只;4周龄:0.4平方米/只(舍内),室外运动场0.8平方米/只;5周龄:室内0.5平方米/只;室外1.0平方米/只;6周龄:室内0.6平方米/只;室外1.2平方米/只;7周龄:室内0.7平方米/只;室外1.5平方米/只;8周龄:室内0.8平方米/只;室外2平方米/只;以后至90日龄,室内2.5平方米/只;室外12平方米/只。

2、温度控制

温度调节育雏第一周温度控制在34―36℃,以后每周降低2℃,至第七周达到21―22℃即可。1周龄雏鸟抵抗力低,温度骤变、风吹或雨淋等,都会使雏鸟引起感冒、肺炎而死亡。要经常观察雏鸟,根据雏鸟的活动状态来调整温度。温度低时,雏鸟就会靠近热源,挤在一起,发出震颤的吱吱叫声,易造成挤压伤或压死。尤其在晚上或停电时更要注意。温度高时,雏鸟张口呼吸,饮水增加。如果温度适中,雏鸟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羽毛有光泽,休息和睡眠安静。2月龄时可以脱离人工保温,遇寒冷季节可适当推迟。

3、喂食

开食与饲喂刚出壳的雏鸟并不饥饿,其腹内的卵黄提供的营养足以满足48―72小时的营养需要。开食过早会使卵黄吸收不完全,损伤消化器官,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雏鸟出壳后72小时开食为好。开食前应先给饮水,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饮水后2小时再喂给混合精饲料,精饲料以粉状拌湿喂给,也可用嫩绿的菜叶、多汁的青草、煮熟切碎的鸡蛋作为开食料。在这期间不能在育雏伞、育雏箱内使用垫草和其他垫料,因为此时雏鸟分不清什么东西可食与不可食,只要能吞咽进去的东西就吃,往往造成肠梗阻。1周龄雏鸟的饲料以少喂勤添为原则,每隔3小时投喂1次,以后逐渐减少到4小时喂1次。每次先喂青绿饲料,后喂精饲料,每次以不剩料为准。1周龄以后喂料可不用拌湿料,而改喂颗粒料。1―3月龄的雏鸟精料占日粮的60%,青饲料占40%。镁的缺乏可引起骨骼病变,从3周龄开始,可以在饮水中补充硫酸镁,添加剂量为每10升水中加5克。

4、通风与光照

光照与通风1―8日龄每天光照20―24小时,2―12周龄每天光照16―18小时。1周龄以后,如果天气晴朗,外界气温高,可将雏鸟放到运动场上活动晒太阳。阳光对雏鸟的作用很大,它可使雏鸟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后者参与体内的钙磷代谢,防止腿病的发生。所以,应尽可能让雏鸟在阳光下活动。在我国的北方,冬季育雏,可建玻璃温室运动场或塑料大棚运动场。

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换入新鲜空气,同时也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在炎热的夏季,育雏舍应打开窗户通风。冬季通风要避免对流,要使雏鸟远离风口,防止感冒。一般通风以闻不到氨味为准。如果鸵鸟饲养密度较大,室内排泄物多,产生的氨就多,会直接影响鸵鸟的生长发育。

5、疾病防疫

综合防疫措施雏鸟机体抵抗力较差,容易患病,所以要采取综合防疫措施。除饲料要保证营养外,主要应加强卫生和消毒,饮水要保证清洁,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尤其是夏季喂给雏鸟的草和菜,切碎后应尽快喂,不要存放时间过长,否则极易腐烂和产生亚硝酸盐。环境卫生尤为重要,雏鸟有些疾病与环境卫生和饲养用具被污染有很大关系。如脐炎、卵黄囊感染、痢疾等,都是雏鸟常见病。主要是由于雏鸟脐部消毒不严或育雏室湿度太高,霉菌繁殖造成感染所致。运动场要经常清扫,不应存有树枝、砂砾、碎玻璃、铁丝或塑料袋等杂物,如果被鸵鸟吞食,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腺胃阻塞或创伤性胃炎。为预防疾病发生,对育雏舍、用具、工作服、鞋帽及周围环境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消毒。2月龄时,根据疫情,对雏鸟进行新城疫、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注射。

6、饲养方式

多采用地面平养,关键的问题是,所用的垫料应要求吸湿性能很强的材料,同时地面应质地松软。地面铺砂较理想,砂厚应不少于10厘米。运动场要选择吸湿性良好的小石块铺底,使鸵鸟走动时不至引起尘埃飞扬。及时进行疾病防治工作。

【小编总结】

鸵鸟育雏期的管理,对于鸵鸟养殖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鸵鸟在育雏期,抵抗力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会影响鸵鸟的存活率,管理到鸵鸟养殖者的经济效益。第一农经小编在本文中给您列举了育雏期鸵鸟的六个管理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黄牛种公牛的饲养和管理


黄牛是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其在中国的饲养头数在大家畜中或牛类中均居首位,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国。在农区主要作役用,半农半牧区役乳兼用,牧区则乳肉兼用。其体形和性能上因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可分为3大类型,北方黄牛、中原黄牛和南方黄牛。黄牛被毛以黄色为最多,品种可能因此而得名、但也有红棕色和黑色等。头部略粗重,角形不一,角根圆形。体质粗壮,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蹄质坚实。中国的黄牛大约有25种,排在前五名的有:南阳牛、秦川牛、鲁西牛、延边牛和晋南牛,合称为中国五大良种黄牛。

中国固有的普通黄牛种。在中国的饲养头数居大家畜或牛类的首位,黄牛饲养地区几遍全国。在农区主要作役用,半农半牧区役乳兼用,牧区则乳肉兼用。

黄牛种公牛的饲养:

种公牛营养需要的重点是蛋白质、胡萝卜和矿物质,生产中能量一般容易满足,有时还会超过,结果造成过肥。因此,精料应以蛋白质为重点,占总营养价值的40%~50%为宜,而能量饲料以大麦、麸皮等为主,少喂玉米以免造成公牛膘度过肥,影响种用性能,配种旺季还应酌情配给鸡蛋、牛乳、鱼粉等富含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粗料以优质豆科干草为主,控制玉米青贮料和根茎多汁类饲料的供给。

成年种公牛精、粗饲料的给量标准,可按每100千克体重每天约0.5千克精饲料和1千克粗饲料饲喂。生产实践可依据不同公牛的体况、性活动能力、精液质量和承担的配种任务酌情处理。此外,充足而清洁的饮水也是种公牛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配种前后半小时内不饮水。

黄牛种公牛的管理:

1、栓系种公牛生后满6个月带笼头,8~10个月穿鼻环,以便控制。

2、称重每2~3个月称体重一次,检查体重变化,以调整饲养管理,肉用种公牛应防止过肥。

3、运动运动不足是生产中常见的问题,每天应至少运动2次,共2小时左右。

4、刷拭和洗浴每天坚持定时刷拭,特别要注意角间、额部、颈部、肷部和尾根部等重点部位。夏季要进行洗浴,可起到消暑、清洁的作用。

5、护蹄春、秋两季集中修蹄,饲养员要随时注意蹄形不正等情形。

6、种公牛的使用适宜的采精次数对种公牛而言尤其重要,采精次数过多造成种公牛体质下降,精液品质低劣,而采精次数过少,又会影响公牛的性反射,使精液数量和活力下降。一般每周可采精2~3次,而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可每周采精1次,具体的使用还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绿头鸭养殖:绿头鸭育雏和饲养管理》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土鸡的饲养和管理”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66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