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稚鳖培育的日常管理技术


日常管理要注意巡塘,在高温、高湿季节的7、8月份,要特别注意保持水质新鲜,以防池底有机物质分解而产生沼气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要到池边进行检查,了解水质是否正常和稚鳖的摄食情况等。特别注意稚鳖时有相互咬伤或发生水霉病的情况,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利用日光温室或普通温室养殖中华鳖,水温最好保持在28~30℃,池水透明度为25~30厘米,溶氧量为3~5毫克/升或以上,其他水质理化因子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日投喂配合饲料为鳖体重的5%左右,日常管理应注意调控水温和水质,同时掌握室内或塑料栅架内的气体交换。
稚鳖如果进行池塘常温越冬,越冬前应投足量营养丰富的饲料,使鳖体储积脂肪,用于越冬的消耗,做好防风防冻的准备,池底再添加5~30厘米厚的细沙,上面覆盖一层杂草,完善塘顶棚架,稚鳖的抗寒能力较弱,室外养殖时,当气温在10℃左右时,应将稚鱼转入室内培育。将稚鳖转入室内后要集中放在填有30厘米厚度细沙箱槽或池中,让其自动钻入沙中,上面覆盖一层杂草,室温要保持在10~15℃,并严防鼠害,为稚鳖越冬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相关阅读

中华鳖稚鳖培育条件及稚鳖放养技术



稚鳖由于个体娇嫩,需要精心饲养,所以稚鱼池的要求也较高,可以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建设要求背风向阳,光线明亮,易于控制温度。稚鳖培育一般用较小的水泥池,室内池的面积为2~10平方米,池壁0.5米,池底铺5~10厘米厚细沙,池内水深20~30厘米,在水面设台供稚鳖休息,约占池面积1/5。也可以在三合土池底上铺设5厘米厚的细沙。室外培育用池要尽量营造仿自然的养殖生态环境,建池面积一般20~50平方米,可以是水泥池或土池。供稚鳖休息的台子可以直接做成斜坡式的。要做好稚鳖培育的准备工作,首先将蓄水池和养殖池彻底消毒,同时做好养殖池施肥培水,水泥池中水深保持在30~50厘米,放置占水面约1/3的凤眼莲等植物,可以用拉绳固定植物位置。
稚鳖阶段暂养2天左右就可以转入培育池,这时密度以每平方米50~150只为宜,以后随着生长可减小密度。下塘时先将装有鳖的盆子放入水中,然后从一边掀起,缓缓地将鳖倒入水中。要分点放入使分布均匀。养殖当中要特别注意水质的变化,每天适量换水,定期泼洒10~15克/平方米的生石灰防病,决不可出现水质恶化现象。

稚鳖培育的越冬管理技术



由于稚鳖出壳的时间先后不一,个体差异较大(3~10克),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少,在漫长的冬眠中,因需要消耗体内贮存的物质,出壳不久的稚鳖又非常娇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稚鳖经过一个冬季体质衰弱易患疾病,如越冬管理不善,稚鳖越冬期的成活率就很低,有时仅有20%~30%,甚至死亡率更高。所以,越冬管理是稚鳖饲养管理的重要关键之一。因此,越冬前要加强对稚鳖的饲养,以优质的饵料,让稚鳖吃好吃饱,有利于越冬。越冬前将室内越冬池水排干,加30~40厘米厚的细沙,再加水5~10厘米深,以备越冬用。当气温降至15℃左右时,稚鳖停食,即可集中起来转入室内越冬池准备越冬。当水温降至10℃时,稚鳖便钻入泥沙中冬眠,此时可将池水灌满,池上放竹帘或大小相当的苇箔,上面再铺一层20~30厘米厚稻草或干草保温。翌年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可将池水放干再注新水,越冬后的稚鳖便会自己爬出沙层。如在室外越冬,就要移入深水池,水位1.2~1.5米,越冬池水温最好是3~4℃。越冬期间每0.5~1个月换新水1次。根据稚鳖越冬有钻入沙内不食不动的习性,越冬池要增铺15厘米左右的细沙,同时要做好保温防冻的工作,使稚鳖能安全越冬。

中华鳖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除稚鳖外,幼鳖、商品用鳖和亲鳖均可采取鱼、鳖混养的方式,能与鲢鱼、鳙鱼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为主体的食用鱼同池混养。
鳖从出壳到体重50克左右,是养殖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时期,要加强稚鳖越冬管理,达到提高成活率和加速鳖生长缩短养殖周期的目的。
冬季提温养殖是加速鳖生长的有效方法。当10月中下旬水温下降时,将中华鳖从室外转入室内加温养殖,可以用塑料大棚,也可以用房屋,养殖用水一般是在池中直接加入温水,但水温较高的热水源,应先与凉水混合调节适宜再加,尽可能使池水稳定在30℃左右。越冬提温养殖池处于封闭状态,鳖放养量大,吃食也多,池水极易恶化,所以水质管理尤为重要。夜间气温低,要做好夜间调温管理,加水的次数和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和池中水温灵活掌握,总的原则是一定要使水质保持良好状态。
冬季改良水质时主要是和调温结合进行更换池水,是池中养殖凤眼莲等来净化水质。定期用10~2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5毫克/升漂白粉泼洒消毒,起到防病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冬季室内提高水温养殖,个体生长大小有别,为了避免相互损伤,要对加温池饲养的鳖挑选后分级放养,要求同一个养殖池放养规格基本一致,放养密度按照体重情况而定。
夏、秋季水温比较稳定,自然水体水温很适合鳖生长,是生长最快的阶段。为了保持水质清新,成鳖养殖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使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池塘周围要保证安静的环境,使成鳖正常进食和“晒背”,促进生长和防止疾病。夏季预防疾病,一般用10~2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1~2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洒泼,对于寄生虫病用0.5毫克/升的敌百虫全池洒泼。
日常管理巡塘要注意塘里水生植物情况,观察塘里的水位和水色,决定是否需要进、排水。检查塘埂和防逃设施是否完好,记载巡塘情况及处理情况。

黄沙鳖养殖之稚幼鳖的培育技术



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品系,原产于广西西江水系,江河及其支流亦有分布。目前在广东、广西等地有大量的人工养殖,本文介绍了该鳖的稚幼鳖培育技术。
1、稚鳖暂养
刚出壳稚鳖体质较弱,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选用塑料大盆进行室内暂养。用经曝气消毒后的清洁水,蓄水深5~10厘米,暂养密度80只/平方米。稚鳖暂养前,先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促进肚脐愈合,增强抗病能力。经2~3天暂养,卵黄完全吸收后,投喂熟鸡蛋黄作为开口饲料,日投喂鳖体重的5%~7%,暂养1周后,逐步转入投喂小杂鱼虾肉糜。
2、二级育养
稚鳖经2~3周暂养,活动能力增强,放入稚鳖池培育。刚入池稚鳖游泳能力相对较弱,水深控制在15~20厘米,放养密度40只/平方米,饲料投喂蝇蛆、蚯蚓、小杂鱼虾、禽类肝脏等,日投喂2次,投喂鳖体重的7%~10%。定期10天泼洒20~30毫克/升生石灰,调节水质,增加水中钙含量,杀灭池水有害生物,预防鳖病。随着稚鳖体重的增长,游泳能力增强,逐步将池水加深至40~50厘米。稚鳖池设立晒背台,池面向阳一方斜放小杉木板,供鳖晒背及供饵,鳖池水面固定框养水葫芦,约占池面1/4~1/5,净化水质,提供稚鳖休息躲藏场所,池底铺垫1毫米粒径细河沙8~10厘米。
3、三级育养
稚鳖经100天培育后个体重可达40~60克,这时进入幼鳖培育,进行第2次分池。将大小不同规格的幼鳖分池培育,避免弱肉强食。放养密度20只/平方米,此时已近10月,水温仅25~28℃,为了防止水温骤降,将池水加深至80厘米。10月中旬后,水温低于25℃,鳖池加盖双层塑料薄膜保温。实践证明,采取保温措施比不保温多20~30天摄食生长时间,11月底才进行休眠。
翌年清明前后,幼鳖开始苏醒活动,为促进池水快速升温,将池水降至50~60厘米,同时泼洒20~30毫克/升生石灰预防鳖病,调节水质。幼鳖开始摄食后,及时投喂蚯蚓、小杂鱼虾,加速因长期休眠体质瘦弱的恢复。育养至清明前后,气温、水温趋于平稳,昼夜温差较小,将幼鳖出池转入大塘进行成鳖饲养。

中华鳖的亲鳖选择和培育技术介绍



中华鳖育种首先要选好亲鳖。从外表看,鳖雌、雄个体的体形、颜色差异不大,一般同龄雄鳖略长于雌鳖,雄鳖尾柄露出裙边外。一般4龄时性腺可以发育成熟。
选择亲鳖雌雄比例为3:1或4:1。亲鳖应注意选择鳖体健康、体壮无伤的。要求雌性体重在1千克或以上,雄性为1.5千克或以上。能用野生的最好。识别鳖的健康状况可以将鳖腹部朝上,背部朝下放置,数秒钟内立即翻正,视为体质健壮,否则体质软弱,或者用手拉鳖的后腿,有力回缩的视为体质健壮,否则视为体质软弱。
在放亲鳖之前,必须先对亲鳖池进行检查,保证围墙没有破损,产卵场的细沙松软。用生石灰对亲鳖池全池彻底消毒,放养量一般为1亩放300~400只。最适宜水温为15~17℃之间。为了使鳖的产卵期提前,可采用使水增温的各种方法提高水温。
使鳖的产卵期提前,还要进行强化培育和加强管理,采用高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以利于鳖的性腺很快地发育,同时注意水质的管理,增强亲鳖的体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鳖的产卵率。

稚鳖和幼鳖的越冬管理



鳖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摄氏度-32摄氏度,温度降到16摄氏度以下时停止摄食,温度降到12摄氏度以下即进入冬眠状态。为保证稚、幼鳖安全越冬,必须抓好管理。
1、加强越冬前的饲养工作。
越冬前水温在16摄氏度以上时多投喂一些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动物肝脏、鱼虾及螺蚌肉等,以促鳖长得膘肥体壮,体内积累贮存一定的能量,保证越冬期间体内物质的消耗而顺利过冬。
2、稚鳖的越冬。
稚鳖指当年孵化的小鳖,其个体较小,适应能力较差,不耐寒冷。因此,最好将稚鳖移入室内或搭建简易温棚越冬。先将池水排干后加泥沙30厘米-40厘米厚,注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方放入稚鳖150只-200只,当气温下降至12摄氏度时,稚鳖便钻入泥沙中冬眠,此时再将池水灌满。在稚鳖越冬期间要做好防冻工作,最好将室内温度保持在0摄氏度以上,防止池水结冰而冻伤稚鳖。但也应避免水温过高,若不是温水养殖越冬,水温越过12摄氏度时,鳖会停止冬眠,醒后活动,会消耗体力,降低越冬成活率。
3、幼鳖的越冬。
幼鳖指饲养了一年的未成年鳖,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提高,一般可以在池内自然越冬。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也要采取科学的越冬方法。越冬池宜选择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且避风的地方,池中泥沙较少,面积以100-300平方米为宜。越冬前要选晴天将越冬池曝晒3-5天,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在池边堆放适量有机肥,每100平米用25-40公斤,注水50-60厘米。当水温降至15摄氏度-18摄氏度时将幼鳖放入越冬池,每平方米100只左右。幼鳖入池后,要加强管理,水温在16摄氏度以上时,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适口饲料,以保体膘,同时要注意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4、加强越冬管理。
稚、幼鳖越冬期间的管理,主要是控制水温和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缺氧。因此,要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一般稚鳖池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4至1/3;幼鳖池20-30天换水1次,每次20-30厘米。越冬期间也要坚持巡池,注意观察稚、幼鳖的活动和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死亡。

中华鳖稚鳖养殖的水质调控



对于稚鳖期的水质控制,主要是保持水质清新勤于换水。这是因为稚鳖体质幼嫩,活动力不强,养殖的重点是提高稚鳖的成活率,所以水体必须每3~5天更换1次,并清除投喂时余下的残渣,保持水质清新。夏天气温高,要做好防暑工作,水温在35℃以上时,应及时加深水位,并在池塘水面放养风眼莲、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以遮阳,也可以在四周加遮阳设备。
要准备大小稚鳖池,因为稚鳖要分池饲养。因鳖的繁殖期长,前后期孵化相差几个月,大小不齐,合养会影响摄食及生长。所以各期孵化出的稚鳖要分开池饲养,以提高其成活率。为了提高越冬稚鳖的成活率,在越冬期间继续生长,当气温降到15℃以下时,要将稚鳖移入室内饲养,最好保持室温在25℃左右,水温15℃以上为好。采用的方法为:加温养殖,或在稚鳖越冬前提前加温1个月,经过越冬后再提前1个月加温,如有工厂余热、温泉、地下热水井等水量有保证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提高水温。
稚鳖的抗寒能力较弱,在池塘越冬室外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将稚鳖转入室内越冬。包括稚鳖在内的各种规格的中华鳖都可以进行温室加温养殖。在冬春低温季节,应用地热水或工厂余热水,在室内或塑料大棚内进行人工控温饲养,模拟自然生态条件,可以解除稚鳖冬眠,实现不受季节限制的全年性养殖。人工控温饲养的技术要求水温保持范围为26~32℃,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考虑到中华鳖的生长适宜条件,水体的主要指标溶解氧不低于2~5毫克/升,最佳水温在28~30℃,透明度适宜在25厘米以上。同时放养占1/5~1/3水面的凤眼莲以保持净化水质。

稚山瑞鳖的培育技术介绍



一、稚鳖的暂养
经过80天左右,稚山瑞鳖便可孵出。刚孵出的稚山瑞鳖重6~7克,卵黄尚未吸收完毕。这时不宜捉动,以免损伤稚山瑞鳖,让其在孵化器内自由爬动,无需喂食。2天后移到另一木盆或胶盆中暂养,盆底铺3~4厘米厚的沙,注水2厘米深,使稚鳖能将头露出水面呼吸。直径40厘米的盆可放稚鳖20只左右。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的饵料为红虫、切碎的蚯蚓、鱼肉、禽畜肝脏等。投喂量为山瑞鳖群体总重的10%左右,也可投喂甲鱼配合饲料。
暂养阶段,因为盆小水少,易受气温影响,温差变化较大,宜放在室内饲养。注意保温。每天应换水1~2次,换水时温差不要超过5℃。稚山瑞鳖经20天左右暂养就可转入稚鳖池培育。
二、稚鳖池的建造
稚鳖池一般为水泥池结构,面积不需很大,5~10平方米即可,池深50~60厘米,水深30厘米,池上方需拉遮阳布降温。池的一边设休息台,面积约为池的1/5~1/4。休息台以25度斜面与水面相接,方便稚鳖上岸休息。池底铺沙5厘米。
三、稚鳖的培育
1.稚鳖放养密度
稚山瑞鳖经暂养后转入稚鳖池培育。入池前,用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5分钟。初始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40~50只为宜。稚鳖池最好放养些水浮莲,一则降低水温,净化水质,再则还能充当附着物。随着稚鳖的生长,根据生长规格,养殖密度要及时调整。当生长到40~60克,每平方米水池放养30~40只;生长到100克以上,每平方米放养20~30只。通常每隔2~3个月分疏一次。
2.饲养管理
在饵料投喂上应坚持定时、定位、定量、定质,使稚鳖养成定点定时摄食的习惯。高温季节投喂两次,上、下午各一次。秋后投喂一次。饵料放食台上。食台用木板或水泥板架在水下2厘米处。根据稚鳖数量架设多个食台。投饵量以投喂后2小时吃完为准。在水温25~30℃下,日投饵量占稚鳖总体重的10%~20%。每天清扫食台,防止污染水质。
因稚鳖池较小,水也浅,蓄水深度仅20~30厘米。高密度养殖时,水质极易变坏,应每2~3天换水一次。饲养稚鳖的水以绿色为好,便于稚鳖的隐蔽,减轻相互咬伤,提高成活率。
在广州,稚山瑞鳖经140天饲养,平均体重可达50克,这种规格可以安全越冬。

稚鳖的饲养管理技术



1、稚鳖投放:刚出壳的稚鳖,体质娇嫩,应让其在砂上自由爬行,不宜直接入池。出壳三小时后的稚鳖,应放在有水、又湿润的细砂中暂养,经3~5天的精心管理,方可放入稚鳖池中暂养。早期即7~8月左右出壳的稚鳖,外界气温高,不能直接投放到室外的鳖池饲养,晚期即10月前后出壳的稚鳖,昼夜温差较大,也不能放入室外稚鳖池中饲养,早、晚期出壳的稚鳖都应放在室内稚鳖池内暂养,中期即9月份左右出壳的稚鳖可以在室外稚鳖池中饲养。
2、投放密度:稚鳖放养密度为一般每平方米10只左右。早期出壳的稚鳖经过室内饲养,到8~9月上旬时,已度过夏季高温季节,体重在10~15克左右,再转入室外饲养的,每平方米放30只左右为宜。
3、饵料:稚鳖的饵料比幼鳖要求严格,要达到细、软、精、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一般投喂蚯蚓、小鱼虾、奶粉,鱼肉和动物肝脏。
4、水质管理:稚鳖池蓄水深度为25厘米,水呈绿色,透明度40~50厘米。做到消除残食,常换清水,可在池中放少量小鱼苗吃掉浮游动物。
5、日常管理:稚鳖在夏季高温季节要适当加深水位,如池内水温达35℃以上时要在池上面搭凉棚遮荫。发现病鳖要及时隔离治疗,及时换池水,消毒,以防相互感染。另外,在日常管理中还要注意对稚鳖不能纯喂动物性饵料,可喂混合饲料。
6、越冬管理:稚鳖的越冬管理要求较严,如不做好越冬防冻管理,就会导致稚鳖被冻死。当气温下降到14℃左右时,就可将稚鳖转入室内越冬,在越冬池内铺20厘米厚的砂子,砂层上水深40厘米。越冬池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00~150只为宜。池内温度一般要保持在0~8℃之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85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