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快长季节甲鱼养殖要做好肝病防治工作


经历过前段时间的反常暴雨天气后,随着广东地区天气的好转,气温升高迅速,鳖的吃料进入高峰期,在此期间,一方面要掌握饲料投喂量,另一方面要控制鳖吃料的时间,在高温快速生长季节,做好保肝护肝工作。
人工养鳖,由于改变了鳖的自然生长环境,养殖密度较大,生长较快,鳖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病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发病原因主要是:药物中毒,营养代谢紊乱如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病原微生物感染,饵料变质,水体中的有毒物质,饵料中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添加量过高等均会引起脂肪肝。
1、预防
(1)水生环境的管理,定期泼洒消毒剂,如每星期使用一次杀毒先锋、溴氯海因、氯海因等,定期进行水质测定,必要时要改换水源或加大换水量。
(2)饵料中添加植物油或鱼油的比例可为1%~3%,而且饵料中应添加适量的VE以防鱼油氧化,添加比例为饵料的0.05%。饵料应尽量使用新鲜优质饵料。
(3)平时加强饲养管理,绝不投喂变质隔餐或超脂超蛋白标准的饲料。在商品鳖饲料基础上添加10%~20%的无公害的新鲜鱼、肉、蛋及无公害的瓜果菜草类鲜活饵料。
(4)投喂预防中草药:茶叶20%、蒲黄20%、荷叶25%、山楂20%、红枣15%合剂打成细粉(药粉细度要求80目过筛),以干饲料量1.5%~2%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每月连用10天。药粉添加前要求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后,再连药带水一起拌入饲料中。
(5)在养殖过程中,适当减缓鳖的生长速度,以减轻过剩的营养物质给肝脏带来的负担。
2、治疗
(1)如果鳖已发生了肝病,当务之急是寻找并消除致病因素。
(2)在水体中泼洒低毒消毒剂,以防继发感染,消除隐患,将损失降至最低。
(3)中草药投喂治疗,配方:绞股蓝15%、三七15%、虎杖20%、茵陈20%、泽泻15%、白术15%合剂打成80目细粉。以干饲料1.5%~2%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一个疗程7天,一般需三个疗程,疗程之间相隔6天。药粉添加前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连药带水一起拌入饲料中。
(4)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E、鳖用多维、蛋氨酸、保肝宁等解毒、保肝药物,以促进肝脏功能恢复。
(5)用保健类加中药类的组分进行治疗,保肝宁能保护肝,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和消化功能。金维素能补充病鳖因病而引起的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的增大和平衡紊乱的电解质代谢,提高抗应激能力。双黄连提高甲鱼抗病力,防止因非寄生性肝病造成鳖体下降引起继发性微生物感染。

相关推荐

高温蜕壳前河蟹养殖户要做好预防工作



小满开始,随着气温的升高,投饵量的增大,水中有害污染物不断积累,氨氮、亚硝酸盐等毒素开始蓄积,有害藻类、细菌大量繁殖,水色容易浑浊、变浓,往往导致河蟹第三壳、第四壳伤亡较大。因此,河蟹养殖户建议提前做好蜕壳前的预防工作,避免蜕壳期河蟹损伤。
1.蜕壳前解毒。高温期蓄积的毒素(氨氮、亚硝酸盐、药残等)会直接导致河蟹慢性中毒,吃食量减少、缺氧等一系列症状,使得河蟹蜕壳无力,出现蜕壳不遂、拉脚等现象。建议全池泼洒3倍解毒应激精华液(7亩/瓶),降解池塘毒素,缓解高温应激。
2.蜕壳前改底。在蜕壳前,建议使用一次卫底(2亩/瓶),改善池塘底质,减少毒素和有害菌滋生,防止高温期底质泛酸、发热。
3.蜕壳前强体。在每次蜕壳前,全池泼洒金维安(4亩/袋)+离子钙(2亩/瓶),提前补充营养,增强对高温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保证螃蟹蜕壳时体内储存足够的能量和钙质,预防软壳、顶壳、拉脚等不良现象。
4.蜕壳前调水。养殖中后期水质容易浓浊,导致水体溶氧不足,河蟹蜕壳过程中缺氧,造成伤亡,因此建议在蜕壳前,使用FS-活力菌(2亩/袋)调节水质,减少水中耗氧有机物,提高透明度。
5.蜕壳前拉草。伊乐藻生长过旺的塘口,在大量蜕壳前一定要打草头、拉草,保持水草间的空隙,防止河蟹缺氧和形成懒蟹。

甲鱼养殖常见病之肝病防治技术介绍


鳖的肝病也叫肿肝病、坏肝病,是一种综合性肝病。鳖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随着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害也越来越严重。人工养鳖,由于改变了鳖的自然生长环境,养殖密度较大,生长较快,故较易发生肝病。
1、发病主要原因
(1)在鳖病预防、治疗过程中,由于盲目用药、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常会引起肝病。例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四环素等均会造成肝脏损害。
(2)在鳖养殖过程中,强化摄食以及延长生长期的方法一方面使鳖快速生长,但另一方面却使肝脏长期负担过重,肝脏出现病变不可避免,饵料不新鲜、长期放置等引起饵料变质,变质饵料中的一些有毒物质对肝脏造成直接损伤。饵料中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添加量过高会引起脂肪肝。
(3)鳖因某种原因感染疾病后并发感染肝脏或影响肝脏正常机能而引发肝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白底板、鳃腺炎等疾病发病过程中,肝脏可发生变性和坏死。
(4)水体中的氨浓度过高会引起鳖氨中毒,氨中毒时肝脏受损。水体受农药污染引起鳖农药中毒水体受工业废水的污染引起铜、汞、锌等重金属中毒等。
2、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定期泼洒消毒剂。
(2)用药时,选副作用小的药物,不可盲目加大剂量,避免长期用药。用药治疗时,最好先做药敏试验,筛选出高敏药物,以缩短治疗时间和避免用药的盲目性。
(3)定期进行水质测定,必要时要改换水源或加大换水量。
(4)在养殖过程中,建议适当减缓鳖的生长速度,以减轻过剩的营养物质给肝脏带来的负担。
(5)饵料中添加植物油或鱼油的比例1~3%,应添0.05%VE以防鱼油氧化,饵料尽量用新鲜优质原料。饵料中除配合饲料外,要10~40%鲜活动物饲料和10%左右鲜嫩植物饲料,
(6)脂肪肝病用下中草药投喂预防:茶叶20%、蒲黄20%、荷叶25%、山植20%、红枣15%合剂打成80目细粉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后,以1.5~2%连药带水添到饲料中投喂,每月10天。
(7)感染性肝病添加中草药预防:黄芩20%、蒲公英15%、甘草15%、猪苓20%、黄芪15%、丹参15%合剂打成80目细粉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后,以1.5%连药带水添到饲料中投喂,每月10天。
3、治疗
如果鳖已发生了肝病,当务之急是寻找并消除致病因素。同时,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E、鳖用多维、蛋氨酸、保肝宁等解毒、保肝药物,并应在水体中泼洒低毒消毒剂。
鳖的肝病重在防,当病情发展到停食后,就很难治愈。

高温期河蟹池塘管理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6月水温升高、前期残饵粪便的积累,很多河蟹池塘的底质、水质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由于此阶段水温高、气候多变、投料量大、排泄物多污染快,极易导致河蟹体质下降、池塘水质及底质恶化加速、水草的净化作用减弱甚至死亡腐烂、疾病多发且传播迅速等问题出现。不少养殖户往往会因为高温期管理不善而影响河蟹生长,或因病害防治方法不当增加了河蟹死亡率,甚至有的养殖户由于用药不当加速了河蟹死亡或造成药害。即使是新开挖的池塘,也会因为这种因素出现问题,针对高温期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一、稳定好水草。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高温期水草的好坏,直接决定河蟹养殖的成败。进入高温期,河蟹的饲料由精转粗,水草在河蟹食物中的比例上升,同时,水草也起到调控水质,提供河蟹藏身、遮荫的场所等作用。这期间要做到:
1、控密度,水草的覆盖率占30%-40%。
2、控长度,尽可能使水草头保持在水下20cm左右,及时用剪草机修整,保持水草底层水流畅通,或者使用“富草素”,可以有效束缚水草的纵向生长,并有效促进生根和横向的生长。此方法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用来控制水草的生长。
3、对于水草过少的塘口应及时补种或移栽水花生,水草长势不好的塘口应根据塘口肥力适当采取施用“生物肥爽”。水草过多的塘口可以采取人工清除部分水草、缓慢加深池水、适量添加增氧药物底生氧或开启增氧机。及时清除漂浮的水草,防止腐烂而败坏水质。定期使用芽孢杆菌,如“利生素”可防止水草上积聚过多的污物。
二、增强好体质。
高温期河蟹摄食量大,残饵粪便较多,水质和底质易恶化,水温上升导致池塘水中有害菌较活跃,再加上6、7月份极端天气较多。假如河蟹体质下降,极易爆发疾病,所以在高温期必须增强河蟹的体质,提高其抗应激和抵抗病原的能力。
1、此阶段应适当降低颗粒饲料的蛋白含量,一般稳定在32%左右,动、植物性饵料比例应为45:55,同时因为摄食量的增加对河蟹的肠道负担增大,容易导致河蟹患肠炎。可在饲料中拌入“肽菌素”和“产酶益生素”预防肠炎,从而也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冰鲜鱼的投喂量,将鱼尽量剁成小块状,投喂时伴服一点食盐和“大蒜精华素”。
2、投饵遵循“四定”“四看”原则,根据吃食情况决定投喂量,总量不要超过河蟹体重的5%。
3、天气突然变化时,如暴雨、梅雨、雷雨等天气来临时,根据情况减少投喂量,甚至停止喂料。
4、通过兴化、常州、高淳、湖州等地的走访调查,长期在饲料中伴服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的增强河蟹体质,减少发病率。最受养殖户喜爱的套餐是“低聚糖863”搭配“强效EM”。也可添加“电解活性多维”或“速调速补”提供营养。
三、调控好水质。
1、注意消毒。高温期消毒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水质不良时用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强氯精、等刺激性强的药物时,会引起河蟹的应激反应,应尽量减少使用。可以使用温和型碘制剂,也可使用生物杀菌产品“菌克27”,高温期每15天使用一次,主要成分为噬菌蛭弧菌,在裂解水中有害菌的同时,不会对河蟹造成刺激,还可以改良水质,促进摄食。
2、由于高温期也是农作物病虫害高发期,因而农药用量也较平时多,下雨后,周围农田中的农药残留随着水流进池塘,或者进入河道,进水后都会引起池塘水中药残超标,建议换水后及时全池泼洒氨基酸类水质解毒剂如“氨基酸解霸”,降解有机磷类的农药、肥水。
3、池塘养殖要注意前期要养藻,中后期要养菌,菌相平衡,水质自然好,这就需要在平时定期添加一些有益菌,如芽孢杆菌、乳酸菌、EM菌,有益菌一是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机质和残饵粪便,也可以定植在河蟹肠道内,辅助消化,预防肠炎。
四、改良好底质
河蟹属于底栖生物,底质好坏对其有关键的作用。高温期的残饵粪便、死亡的藻类和原生动物,都会沉降在池底,腐败发酵,造成底热、底泥发黑发臭。在改底产品的选择上,建议不要一直使用氧化型改底,长时间的使用会造成底质板结,可以以芽孢杆菌为主的生物改底为主,如“底巧”,间隔使用氧化型改底。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增氧型底改,提高底部溶解氧。

高温季节黄鳝养殖池管理需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夏、秋季节气温偏高,鳝鱼精养池的管理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

一、水质管理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其他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状态,每隔1天-2天换水1次,保持水深25厘米-30厘米。成鳝池水质的pH值应严格控制在7-7.8之间,必须常用试纸测定,偏酸则施用生石灰液加以调节。

二、控制水温鳝鱼养殖的最佳水温为28℃以下。

夏秋时期气温很高,若阳光直射使水温快速上升,鳝鱼生长必受抑制,甚至染病死亡,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1.适时换水并加注新水。当气温升至38℃以上时,放掉表层1/3的水,加注清水。如果有条件则采用小流量注水,采用常流水效果最好。

2.鳝鱼池上空搭架,池周种植葡萄、扁豆、丝瓜等藤蔓作物,将藤蔓牵引于架上形成遮阳棚盖,其遮阳面积以占水面的1/3为宜,让池水保持一定的光照。

3.池中种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作物,抛置少量树桩让鳝鱼栖息、隐蔽,度过酷暑。但注意水生作物覆盖面积应控制在水面积的一半以下。

三、饲养管理

1.投喂鲜活的蝇蛆、蚯蚓、螺蚌等或新鲜的畜禽内脏,辅以麦麸、饼粕、面粉等植物性饲料,鲜料投喂量为鳝鱼总重的8%左右,干料投喂量折半。

2.严禁投喂被污染或腐败变质饲料。

3.坚持四定原则,掌握好投饵量,若遇恶劣气候鳝鱼摄食量减少应适当少投饵,一般掌握在当天吃完为度。若有残饵应及时清除,以免污染水质。

四、注意防逃若遇气候变化突然会使鳝鱼感到不适,焦噪不安,伺机逃走。特别在雷阵雨或夜间暴雨时外逃可能性最大,应经常检查池壁、池底有无裂缝,排水孔网罩是否完好,水深是否超标溢流,及时排除隐患,堵住鳝鱼外逃的途径。

五、疾病防治

1.预防感冒换水前后水温高低大于2℃时常会引发感冒,应在换水量及水温上严格控制,避免感冒发生。

2.防治发烧病本病由池水过线,水温过高引起,病鳝焦燥不安,常浮出水面或躺于水草上频频摆头,饥而不食,最后死亡。防治方法除遮阳降温、加注新水外,按每立方米用5毫升0.07%硫酸铜溶液全池均匀泼洒,效果很好。

3.出血病防治方法是按每千克鳝鱼用30毫克三氮唑核苷兑水0.5千克浸浴鳝鱼4小时-5小时,疗效很好。

4.黄斑病在鳝池内养几只蟾蜍(癞蛤蟆)预防效果好。如果已发生本病,可将蟾蜍剥皮后栓在细绳上在池中拖几圈,让蟾酥的有效成分溶于水中,基本可以治愈。


罗非鱼越冬养殖期间要做好哪些工作



罗非鱼越冬期较长,一般从10月中旬至翌年4月上旬,而且放养密度都比较高,必须十分重视越冬期间的管理,稍有疏忽就会出现鱼大批死亡,造成重大损失。越冬期内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水温控制、水质调节、增氧、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这必须由专人负责。

水温是影响罗非鱼越冬安全的重要因素,越冬期水温至少在15℃以上,低于15℃时罗非鱼不会马上死亡,但易发生水霉病。对可人工加热的越冬池,水温可保持在18℃左右。对于有便利的热源,水体较大的越冬池,可保持在20~25℃,这样,罗非鱼不仅能安全越冬,还能在冬季略有生长。越冬前期和后期水温保持高些,中期可低些。

越冬期间,应尽量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及时排污、换水。

一般50米2左右的越冬池,可配0.6千瓦增氧机1台,每3~4小时开机一次,每次开机30分钟左右。

在整个越冬期间,必须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需认真负责。越冬期要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做到每天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随时掌握水温变化情况,低温严寒期更要多关注。


甲鱼肿肝病中草药防治


甲鱼肿肝病也叫肝炎病、坏肝病,是一种综合性肝病,主要发生在规格200克以上的甲鱼,发病严重的死亡率可达20%左右。笔者在指导养殖户用中草药防治甲鱼肝炎病的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发病原因
甲鱼肿肝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脂肪肝性肝肿主要是长期投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或饲料蛋白质中缺乏蛋氨酸、胱氨酸所致。
药源性肿肝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化学药品防病,或在治疗甲鱼疾病时使用了对肝有损害的药物。最易引起甲鱼药源性肝炎的常见西药有四环素、苯唑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及雌雄激素等;中药有黄药子、苍耳子、草乌、五倍子等。
感染性肿肝甲鱼感染疾病后并发感染肝脏疾病引起。如由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呼肠孤病毒等感染所致的甲鱼白板病、鳃腺炎等都会引发肝炎。
症状和病变
脂肪肝性肿肝病甲鱼大多体厚裙薄,四肢肿胀,行动迟缓。成甲鱼后期生长慢,逐渐变成僵甲鱼;亲鱼产卵与受精率降低,有的甚至不产卵。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并有很多淡黄色脂肪小滴。
药源性肿肝发病甲鱼大多突然不吃食,行动失常,有的呈严重的神经症状在水面转圈,不久后死亡。剖检可见肝胆肿大。
感染性肿肝发病甲鱼除出现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各自特有的病症外,大多行动迟缓,吃食减少或不吃食。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大多数病甲鱼肝呈紫黑色。
中草药防治
脂肪肝性肿肝预防按茶叶20%、蒲黄20%、荷叶25%、山楂20%、红枣15%的比例,混合研成细粉,按1.5%~2%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每个月喂10天。药粉添加前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
治疗按绞股蓝15%、三七15%、虎杖20%、茵陈20%、泽泻15%、白术15%的比例,混合研成细粉,按1.5%~2%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6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相隔6天。药粉添加前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
药源性肿肝预防不用禁用药物,也不能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某种化学药物、抗生素和中草药防病。
治疗发现症状后在饲料中添加3%葡萄糖粉和0.3%维生素C投喂5天,尽快解毒。按甘草20%、五味子15%、垂盆草20%、生地黄25%、金银花20%的比例,混合研成细粉,按3%的比例煎汁拌入饲料中连喂6天。
感染性肿肝预防按黄岑20%、蒲公英15%、甘草15%、猪苓20%、黄芪15%、丹参15%的比例,混合研成细粉,按1.5%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每个月喂10天。药粉添加前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
治疗按黄岑20%、垂盆草10%、田基黄20%混合研成细粉,按2%的比例煎汁拌入饲料中投喂,6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天。治疗期间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0.5%、复合维生素B0.3%、氯化胆碱0.2%、维生素E0.2%。

高温季节甲鱼外塘养殖应对措施



外塘生态甲鱼养殖过程中,高温季节是关键阶段,高温期间甲鱼投饵量大,生长速度快,然而也是病害暴发的高峰期,如果管理不好,会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接失,因此如和做好高温季节管理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养殖户一年的收获。
夏季来临,温度升高,甲鱼饲料投喂量大,代谢旺盛,水体中的代谢产物、残剩饲料等容易引起水质变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容易超标,养殖户除了在日常的定期常规消毒外,往往忽略了水质的调理,只有经常的调节水质才能维持水体中水质因子的平衡。特别在高温天气,水质调理,底质改良尤为重要,因此建议养殖户定期调水,最好每15d调水一次,水质调理一般采用微生态制剂,如牙孢杆菌、EM菌、酵母菌等,使用生态制剂时,一般在晴天上午8~9点钟,加水活化1~2个h后泼洒,并提前一个小时打开增氧机。使用生态制剂3—5d内不能消毒和杀虫。常规消毒用无公害和无残留的药物如氨基酸碘、二氧化氯等降低病菌浓度,抑制甲鱼病菌感染。
在高温7~9月份,甲鱼活动性强,摄食量大,须保持合理水深,一般80~100公分水深,在天气闷热或阴雨天气应加长增氧时间,保证水面流动性,提供足够的溶解氧,另外,养殖户应根据甲鱼自身的情况控制饲料的投喂量,以免过量投喂败坏水体,一般成鳖阶段应控制在体重的3%左右。同时建议在饲料中添加保肝利胃和多维等保健品,这样对增强甲鱼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高温季节,白底板是外塘甲鱼养殖中比较容易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危害大,死亡率高,病鳖体表白底板,解剖可见局部肠道有坏死症状,肠空发白,肝脏充血或呈紫黑色。可以参考以下药方治疗:
l、发病池用二氧化氯以治疗量的2倍连泼3d。
2、内服中西药,用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各50%,以日投干料量的l%添加,同时加入保肝素+补血颗粒各50%以日投干料量的2%投喂一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85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