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角牛

(一)引入历史

短角牛原产子英格兰的达勒姆、约克等地,有肉用和乳肉兼用两种类型。它是在十八世纪,用当地的提兹河牛、达勒姆牛与荷兰牛等品种杂交育成的。我国自1974年以来约引入100余头。

短角牛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的巴林右旗短角牛场、翁牛特旗海金山种牛场、阿鲁科尔沁旗的道德牧场:乌兰察布盟的江岸牧场;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奶牛场等地。其中以昭乌达盟头数较多,占全区总数的72.4%。吉林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张家口等地区亦有分布。

(二)体型外貌

短角牛(公)

1.外貌特征

被毛卷曲,多数呈紫红色,红白花其次,沙毛较少,个别全白。大部分都有角,角型外伸、、稍向内弯、大小不二,母牛较细,公牛头短瓣宽,颈短粗厚。胸宽而深,垂皮发达。乳房发育适度,乳头分布较均匀,偏向乳肉兼用型,性情温驯。

2.体尺与体重

表1成年牛的体尺与体重

(单位:cm、kg)

短角牛(母)

各地饲养的短角牛的体尺和体重增长情况不完全一致,据昭乌达盟短角牛场资料分析,母牛一般达到5岁时基本停止发育,体高达124cm,体长153cm,胸围200cm,体重达607.14kg;公牛(3岁),体高131.1cm,体重可达847.8kg(见表1)。又据该场资料,短角牛四肢较短,胸宽而深,躯干长,胸围大,属兼甩类型。其体尺指数见表2。

表2体尺指数(%)

(三)生产性能

1.泌乳性能

以内蒙古自治区的短角牛为例,绝大部分依靠天然牧场放牧为主,冬春枯草期酌情补饲,所以母牛的产乳量因牧草生长好坏、饲养水平高低而变化,并随母牛的产次增加而提高,一般在第六产时达到高峰,第七产时开始下降。据对母牛产后泌乳情况观察,出现两次高峰,第一次在产后3个月时出现,第二次在7~8月份的青草盛期。据昭乌达盟短角牛场1961~1973年对一至十一产母牛的435个泌乳期统计,平均泌乳天数为194d,平均产乳量1413.3k岛最高的个体年产7243kg,最高日产38.5kg。其中,年产2000kg以上的85头,占19.5%,第一泌乳期平均为1190.3301kg,第三泌乳期平均为1586532.4kg,第五泌乳期平均为1683.5501.2kg,变异系数为33.57%,说明短角牛产乳潜力还很大。另外,据大黑河奶牛场1956年统计,三产母牛平均产乳量达3810.6kg,最高达4483.4kg。乳脂率为2.72%~5.03%,平均为3.93%。

2.产肉性能

由于短角牛性情温驯,不爱活动,尤其放牧吃饱以后,常卧地休息,因此,上膘较快,如喂精料,则易肥育,肉质较好。据昭乌达盟海金山种牛场于1979年9月中旬对4头18月龄肥育牛屠宰测定,平均R增重614g,每公斤增重耗燕麦单位7.25个,每个燕麦单位中含可消化蛋白748.85g,宰前体重为396.1226.4kg,胴体重206.357.42kg,屠宰率55.90%,净肉重171.256.8kg,净肉率46.39%,骨重占活重的,9.51%。眼肌面积82cm2,形状指数为54.2%,肉层厚度2.2cm,背部皮下脂肪厚摩乎均为0.65cm。

(四)繁殖性能

短角牛性成熟在6~10月龄,平均8个月龄时即开始发情,发情周期为19~23d,平均21.9d,其中,青年母牛较短,多为19~21,d;成年母牛较长,多为21~23d。

母牛发情持续对间,随年龄与季节丽不同,老龄母牛长达30~41h,平坶为35.6h;青母牛较短,多为18~30h,平均为26h;从季节观察,冬季持续时间较短,夏天比冬天约长1~4h。

青年母牛发情时,体重为成年母牛的75%~80%(约350kg)即可授精。据昭乌达盟短角牛场1959~1973年对场内母牛的2158头次统计,配种率为96.8%,受胎率为92%,成活率为90.9%,繁殖成活率为80.4%,其中产双犊占产犊母牛数的9.52%,母牛终生产犊最多的达16头。母牛妊娠时间为282.6d,其中,公犊283.4d,母犊282.2d。

(五)适应性能

我国的短角牛,除城镇郊区舍饲外,一般都在21~23℃、最高42.5℃的炎热夏天和-12~-24℃、最低-45.5℃的严寒冬季条件下放牧,仅在枯草期重点补喂羊草、青贮饲料和少部分精料,且精料的品种很单纯,豆饼很缺、麦麸不足。短角牛不仅对不同的风土、气候较易适应,耐粗饲,且发育较快,成熟较早,抗瘸力强,繁殖率高,达91.93%。

(六)杂交效果

利用短角牛公牛与吉林、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的蒙古母牛进行杂交,在产、肉、产乳性能以及体格增大方面都已得到显著效果,并在杂交的基础上,培育成草原红牛新品种。

(七)评价与展望

短角牛是世界上著名的古老品种之一。输入我国后,无论在农村或牧区,杂交改良蒙古牛后,不仅毛色70%以上变为红色,且产乳、产肉性能有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突出,很受群众欢迎。1973年农业部在天津召开北方十三省、自治区、直辖市黑白花奶牛育种座谈会上,确定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古四省、自治区成立协作组,共同培育草原红牛新品种后,协作组组织有关人员,联合进行了调查,制订了育种方案和有关文件,促进了各地发展短角牛的积极性,为大面积开展牛的改良,培育草原红牛新品种奠定了基础。今后,必须加强短角牛的保种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引进优良乳肉兼用公牛或冷冻精液,认真开展选种选配?建设草原,不断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搞好培育和疫病防治工作,不断提高短角牛的质量,以便更好地发挥在我国的改良利用效果。

相关推荐

角鳂


中文名称角鳂

拉丁名称Adiorys cornutus (Bleeker)

英文名称Cornered squirrel 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须鳂目

拉丁目名Polymixiiformes

中文亚目名金眼鲷亚目

拉丁亚目名Berycoidei

中文科名发光金眼鲷科

拉丁科名Anomalopidae

中文属名棘鳂属

拉丁属名Adior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和中部暖水水域。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被强栉鳞,侧线上鳞3。前鳃盖后下角的棘较宽扁,其长短于眼径。后鼻孔后缘具2枚或更多的小棘。体具多条黄色纵带,背鳍、臀鳍和尾鳍基部各有1黑色或暗红色斑块。

生活习性
暖水性鱼类。生活于珊瑚礁海区。

海(洋)生。

短鳐


中文名称短鳐

拉丁名称Breviraja tobitukai Hiyama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鳐目

拉丁目名Raj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鳐亚目

拉丁亚目名Rajoidea

中文科名鳐科

拉丁科名Rajidae

中文属名短鳐属

拉丁属名Breviraj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海,日本。

形态特征
吻柔软易弯,吻软骨细长,具翼突并向后延伸,其后部游离不与吻软骨相连。胸鳍辐状软骨与翼突相距颇 近,尾长等于或长于体盘长,整个背部密布小刺或较大结刺。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短鮣


中文名称短鮣

拉丁名称Remora remora (Linnaeu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鮣科

拉丁科名Echeneidae

中文属名短鮣属

拉丁属名Remor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各大洋的暖热海域中,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较粗短,前端稍平扁,向后渐侧扁,尾部短于吻端至肛门之距,尾柄侧扁,背鳍吸盘较短,其后缘未超过胸鳍末端,横软骨板14-20对。第2背鳍22-34鳍条,臀鳍22-30鳍条。尾鳍凹形或截形,椎骨12+15。

生活习性
时常吸附在大鱼身上,喜吸附在鲨鱼身上和鳃腔内。

暖热海域海(洋)生。

短滨螺


中文名称短滨螺


拉丁名称Littorina brevicula

异名玉黍螺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中腹足目

拉丁目名Mesogastropoda

中文科名滨螺科

拉丁科名Littorinidae

中文属名滨螺属

拉丁属名Littorin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生活在潮间带高潮区的上区岩石间,潮水退后常聚集在一起,暴露在岩石上或在夹缝内,为中国沿海很常见的贝类之一,向南可分布倒广东沿海但数量比较少了。此外,朝鲜半岛沿岸和日本(北海道至九州)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贝壳较小,球形,高13毫米,宽11毫米,壳质结实。螺层约6层,缝合线细,明显。螺旋部短小,呈圆锥状,体螺层膨大。螺层中部扩张形成一明显肩部。壳面生长纹细密,具有粗、细距离不等的螺肋,肋间有数目不等的细肋纹。体螺层的螺肋约10条,其中3-4条较强。壳顶紫褐色,壳面黄绿色,杂有褐、白、黄色云状斑和斑点,壳的颜色有变化。壳口圆,简单,内面褐色,有光泽,外唇有一褐、白色相间的镶边。内唇厚,宽大,下端前方扩张反折面,内中凹,无脐。厣角质,褐色,少旋,核近中央靠内侧。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角蝾螺


中文名称 角蝾螺
拉丁名称 Turbo cornutus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pda
中文目名 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 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蝾螺科
拉丁科名 Turbinidae
中文属名 蝾螺属
拉丁属名 Turbo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体中型,圆锥形,壳高54mm,壳宽53mm,壳质坚厚,周缘隆圆。壳体灰褐色。螺层6层,壳顶圆突,螺层粗肋与细肋相间,均由细薄鳞片组成,粗肋上长出一些中空的棘突,棘突环行排列,在螺旋部最大螺层中部和偏上方大多为2行,一般前者大,后者小;在体螺层中部和偏下方大多为2行,一般前者较大,后者较小。多数个体棘突朝上,少数个体棘突偏左向;在我所采到的12号57个标本中,棘突有较长、较短和中长型,较长型为较短型的5、6倍,为中长型的2、3倍。我所的标本中,以中长型居多,著者1960年6月在浙北外侧的青滨岛-盐度较高海域采到的大个体角蝾螺(壳高98mm,壳宽95mm),其棘突即为中长型。由于只是面上采集,标签记录极为简略,我们从标本鉴察中,还看不出生活于浪大高盐外海的角蝾螺为长棘,型或有棘型,生活于波静低盐内海的角蝶螺为短棘型或无棘型(吉良,1954;大岛等,1965)。角蝶螺的底面隆突,肋条变粗,中央者更粗,结构与壳面同,但未生棘突。螺轴平滑,轴唇向下略伸,形成半圆头突起;外唇有缺刻,内壁光滑,有虹彩亮泽。脐部为宽厚的内12缘覆盖,无脐孔。厣略呈椭圆形,浅黄色,厚重坚实,内凹面少旋,外凸面具一螺旋,密生许多大小不均的圆头短柄突起。
分布 中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日本北海道南部至九州;朝鲜半岛南部海域。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于亚热带海区,栖息范围广,在浙江岛屿架和广东潮下带海域种群丰厚。生活区多位于较高盐度、水质澄清和海藻繁茂的外侧海域。据尤仲杰等(1990)报道,在浙江沿海,角蝾螺仅分布于30等盐线左右,全年海水透明度1m以上的外岛屿附近,大陆沿岸一带未见其踪迹,成体栖息水深以0-3m处最多;郭金富等(1994)报道,广东沿海的角蝾螺栖息区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1Om; Son et al.(1992)报道,角蝾螺在朝鲜半岛南部的采捕水深为1-3m;大岛等(1965)报道,角蝾螺在日本沿海的栖息区从潮间带至15m水深左右,以2-5m处最多。关于角蝾螺的适温分布,其分布北限止于31oN左右,即从嵊泗列岛向北,不再发现角蝾螺的踪迹,而其南限却远至西、南沙海域,特别是在海南岛海域形成断续分布,确甚特殊。角蝾螺在西、南沙的记录,著者系根据熊大仁(1949)的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等5个单位调查),虽较简略并缺少引证,但非名录体式,学名全称正确,种的描述和图均较标准,符合角蝾螺性状特征,著者认同他的记录;至于是否其标本来源有问题,还是我们采集不够细,开拓海域不够深,还是海南海域确实不生角蝾螺这些问题希望通过南海贝类资源专题调查加以解决;即使今后海南岛南部和西沙、南沙海域发现少数角蝾螺,分布中心律也表明,角蝾螺仍是一个亚热带种类。据浙江水产学院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浙江沿海潮间带调查,角蝾螺白天潜伏于岩礁下的洞穴和岩缝隙中,日落黄昏时开始活动,20-24时左右达最高峰,以后活动减慢,在日出前1-2小时再处于静止状态。角蝾螺以褐藻类和红藻类为食,摄食嫩海带和粗枝软骨藻最多,摄食活动主要在夜间进行。角蝾螺以5龄前生长较快,最大年龄为8龄。据广东海岛综合调查(1989-1994),1989年8月至1994年10月的潜水调查中,汕头海域和红海湾-碣石湾海域角蝾螺的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68%和45%;生物最和栖息密度以南澳岛海域和南澎列岛海域最高,前者的平均生物量为420g/m2,平均栖息密度为5.9ind/m2。

管角螺


[学名]: Hemifusus tuba
[资源名称]: 管角螺
[外文名]:
[别名]: 角螺、响螺、海螺
 
[形态特征]:
  贝壳较大,呈纺锤形或梨形,两端较尖,壳质坚厚。螺层约8.5层,每层的高度和宽度增加很快,缝合线深,呈不整齐的沟状。螺旋部较短,不及壳高1/3,呈圆锥形,体螺层相当膨大,前端尖长,无脐。每一螺层的壳面中部扩张形成肩角,肩角的上半部壳面倾斜,下半部相当直。在肩角上通常有10个发达的角状突起。整个壳面有不发达的螺肋,生长线明显,较粗糙,略呈皱褶。壳表肉色,被有带绒毛的褐色外皮。壳口长大,上方扩张,下方收窄,有相当长的水管沟。内面肉色,有光泽。外唇较厚,边缘有与壳面刻纹相应的缺刻。内唇很薄,紧贴于壳轴上,略扭曲。前沟较长。厣角质,梨形,棕色,核位于前端外侧。%73%%74%头小,触角基部粗,眼位于触角外侧,足大。齿3列,中央齿具有3个齿尖,,侧齿通常具2个长短不等的齿尖。
 
[原产国家]:中国和日本  [原产省份]:我国的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原产地区]:我国的东海、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日本和我国的东海、南海,浙江省主要分布在舟山、渔山,福建的连江,广东的南澳、汕尾、广海,广西北海,海南岛的北港。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分布在我国东海、南海,日本也有分布,属暖水性种类。它栖息于浅海水深10m至数10m砂泥质或泥质底质的海底。 管角螺为肉食性贝类,喜食双壳类,尤其是薄壳无足丝种类,如缢蛏、蓝蛤、杂色蛤等,以发达的足缠裹住贝壳,口吻伸入体内摄食。刚出膜的稚螺有摄食底栖硅藻的习性,对贝肉、虾鱼肉糜具明显的趋食性,并当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食。繁殖季节、交配产卵期间,摄食率明显下降。 水温在20~28℃生长最快,幼螺生长快,随着个体变大,生长速度逐渐下降。

角箱鲀


中文名称 角箱鲀
拉丁名称 lactoria cornutus(Linnae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鲀形目
拉丁目名 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科名 箱鲀科
拉丁科名 Ostraciontidae
中文属名 角箱鲀属
拉丁属名 lactoria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甲大致为五棱状,在背鳍及臀鳍后方闭合。背侧棱和腹侧棱发达,具低的背中棱,无侧中棱,眶前具1长棘,向前突出,腹侧棱后端有1长棘,向后突出。头较小,前端斜直或近垂直。口小,前位,上下颌齿各1行,细长柱状。鳃孔小,侧位,背鳍短小,具9鳍条。臀鳍与背鳍同形,具9鳍条,胸鳍下侧位,上部鳍条较长,尾鳍长,圆形。背中央棱嵴无棘,蔌有一瘤状突起,眶前棘及腰骨棘长而发达,尾鳍长,鳍条两叉状

短棘银鲈


[学名]: Gerres lucidus
[资源名称]: 短棘银鲈
[外文名]: Lucid mojarra、Saddleback silver-biddy
 
[形态特征]:
 
背鳍Ⅸ-10;臀鳍Ⅲ-7;胸鳍16;腹鳍I-5;尾鳍17。侧线32。 体卵圆形,侧扁;体长为体高2.2倍,为头长3.5倍;体背面狭窄,腹面钝圆,背腹缘均呈弓状弯曲,体高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尾柄侧扁而短,其长与高约相等。头中等大,头长为吻长3.3倍,为眼径2.9倍,背面微凹,两侧平坦。吻钝尖,吻长短于眼径。眼较大,侧位而高,距吻端与鳃盖后上角约相等。眼间隔宽,稍凹,其宽等于眼径。鼻孔二个,圆形,位于眼前上方,紧相邻,后鼻孔稍大,前鼻孔具鼻瓣。口较小,端位,前颌骨突起呈柄状,向后伸入额骨嵴间的凹陷中,口能活动向前下方伸出。眶前骨甚狭。上颌骨短小,两端游离,可自由活动。两颌牙棚小,呈绒毛带状,犁骨、腭骨及舌上无牙。前鳃盖骨边缘平滑,鳃盖骨无棘,假鳃不明显,鳃耙5+7,钝尖而短。 体被薄圆鳞,在颊部及后头部被鳞。背鳍及臀鳍基底具薄的鳞鞘。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 背鳍具9鳍棘,10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续,背鳍起点位于胸鳍基的上方稍后,背鳍鳍棘尖锐,以第3鳍棘为最长,较臀鳍第二鳍棘稍长,而短于头长;向后各鳍棘渐渐减短,相差不大;鳍棘部基底与鳍条部基底约等长,最长鳍条短于最长鳍棘。臀鳍具3鳍棘,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3~5+7~8。 体被薄圆鳞,头部除吻及前颌无鳞外,其余均被鳞。背鳍及臀鳍基底具有薄的鳞鞘,侧綫完全,与背缘平行。 背鳍具鳍棘10,鳍条9,鳍棘与鳍条部相连,背鳍起点于胸鳍基的上方稍后,鳍棘尖锐,以第三鳍棘为最长,其长约为臀鳍第二鳍棘的2倍,以第6~7鳍棘为最短,最后2鳍棘长于其前方者,背鳍鳍棘基底约等于鳍条部基底,最长鳍棘长于最长鳍条。臀鳍具鳍棘3,鳍条8,起点于背鳍第四鳍条的下方,第二鳍棘粗壮;第三鳍棘稍长于第二鳍棘,其长约等于眼径。胸鳍呈镰状,末端不达臀鳍起点。腹鳍位于胸鳍基后下方,具腋鳞,其末端达肛门。尾鳍分又。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福建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南海和东海南部,日本及其琉球群岛。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河口与很浅的沿岸水域的潮汐区域,非产卵性溯降河的河海两域洄游。 吃生活在泥-沙底部上的小的动物。

太湖短吻银鱼


中文名称 太湖短吻银鱼
拉丁名称 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鲑目
拉丁目名 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 银鱼科
拉丁科名 Salangidae
中文属名 新银鱼属
拉丁属名 Neosalanx Wakiya et Takakai,1937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13~14;臀鳍条Ⅲ,24~25;胸鳍条25~26;脊椎骨54~60。体长为体高的7.6~10.8倍,为头长的5.8~6.4倍,为尾柄长的15.5~20.1倍,为尾柄高的9.7~11.0倍。头长为吻长的3.4~4.0倍,为眼径的4.0~6.0倍,为眼间距的3.2~4.5倍。个体较小,吻短。吻的两侧稍向内凹,显得较狭。齿的分布和数量:前上颌骨1行1~7;上颌骨1行19~26;下颌骨1行6个。下颌长于上颌。胸鳍有肌肉基。背鳍位于臀鳍和腹鳍中间的上方。

短钩须鳎


中文名称短钩须鳎


拉丁名称Paraplagusia blochi (Bleeker,1851)

异名布氏髟鳎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鳎亚目

拉丁亚目名Soleoidei

中文科名舌鳎科

拉丁科名Cynoglossidae

中文属名须鳎属

拉丁属名Paraplagus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印度、西太平洋。

生活习性
栖息于水深80米左右的泥沙底海域。可食用鱼。肉食性,主要摄食底栖动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99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