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中保证种猪繁育能力方法技术

夏季高温环境对于公猪来说是一种应激源,公猪长期处于热应激状态下,对公猪的生产性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可以影响公猪的采食量,使营养的摄入不足,影响精子的生成,导致精子质量下降,精子活力降低,密度变小,增加了精子的畸形率,使睾丸的生精机能发生障碍或者永久性丧失生精能力,有什么办法能使在高温的环境中种猪繁育能力能有所保证是养猪户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高温环境中保证种猪繁育能力方法技术。

1、合理配制饲料

高温会直接影响种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温条件下,种猪的食欲降低,采食速度下降,采食量减少,从而导致种猪饲料中的营养水平不够高,猪只摄人体内的能量和蛋白质比较少。所以,在夏季饲养者要将饲料配方进行合理的配制,保证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能够满足种猪的需要,确保符合种猪进行正常繁殖应该具备的营养水平。

调整饲料配比,具体做法介绍如下。在种公猪原有饲料的配方基础上,每天给每头种猪多饲喂2枚鸡蛋。如果猪只饲养场的条件允许,应该给其加喂适量的青绿饲料,或者直接采用2%~5%的脂肪替代等量能值的碳水化合物,这样能够缓解环境高温应激对于种猪的不利影响。分娩哺乳期的母猪,应该采食高营养水平的饲料,生产之前4周每天饲喂2.5~3.2kg、哺乳期每天饲喂4.5kg以上是必须得保证的。断奶后母猪或者是配种之前2~3周的后备母猪,应该饲喂哺乳料进行短期的优化饲养,对于其发情排卵具有促进作用,能够使母猪恢复长膘,并且贮备足够的营养,为配种以及胚胎的发育做准备,每天的饲喂量应该保证超过2.2~2.5kg。配种后的母猪应该尽量采食能量和蛋白水平都比较低的饲料,控制每天的饲喂量为1.8~2.2kg。饲喂过量会导致饲料浪费,同时给母猪的代谢增加负担,特别是高温时期更加明显,会导致母猪在哺乳期出现厌食或采食量下降,引起母猪失重过度,并且降低其泌乳能力,不利于母猪的繁殖和仔猪的发育。

2、调整饲喂、运动和配种时间

高温的环境中,应该充分的利用公猪效应,以防止母猪不孕的情况发生。每年进入炎热的季节,饲养场应该合理的调整饲喂时间,早餐应该提早些,一般在早上6时左右比较适宜;晚餐要适当的推迟一些,一般是在下午19时左右比较合适;而午餐尽量避开中午气温比较高的时间段进行饲喂,因为天气凉爽的时间段,猪只的食欲比较好,能够相应的多采食一些饲料。为了提高种猪的适口性,可以相应的加喂一些青绿饲料,以促进其采食。

合理的进行运动是提高种公猪健康水平和配种能力的必要方式。尤其是夏季温度比较高的季节,更应该坚持让其进行运动,可是运动也是要随着饲喂时间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调整的,即每日在种公猪早饲后和晚饲前分别进行0.5~1.Oh的驱赶运动。两次配种或者是采精时间可以安排在上、下午运动之后的0.5h左右进行,尽量保证种公猪在中午有较长的休息时间。

3、采取有力的降温措施

高温的环境中,应该给种猪提供足够的清洁凉水,水温一般应该控制在10~12℃以内,有利猪只体温的下降,同时能够刺激种猪采食,提高采食量。高温环境,猪主要依靠水分蒸发来散失体热。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会使猪的耐热性下降。有试验证明,猪饮水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为7~22℃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为(2.1~2.7):1;气温升高至30~33℃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提高至(2.8~5.O):1。饮水对猪在高温条件下的健康和繁殖是绝对必需的。保证充足的清洁凉水,有利于猪体降温并能刺激采食,提高采食量。

从畜牧气象学角度进行分析,夏季要切实落实防暑降温工作。但是,如果外界的环境温度高于29℃时,风速提高会加大通风量,降低畜舍的降温效果。目前,大部分的猪只饲养场一般都是采取自然通风的方式,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猪舍的温度。夏季的高温时期,应通过采取冷却降温的措施调节舍内的温度。对于工厂化饲养模式的猪场来说,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制喷雾滴水系统,饲养场也可以购买动力喷雾机,每天对地面、屋面及猪体喷淋降温3~4次,忌用冷水突然喷淋猪只头部。

4、科学利用种猪

一是控制配种频率,种公猪在夏季每周配种不超过5次;二是调整配种时间,将传统的夏季早晚配种调整为深夜配种,实践证明夏季深夜配种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明显提高受胎率10%左右。做好种猪保健工作。对种猪除做好常规的免疫外,在每年还应做好乙型脑炎等疫苗注射。每月使用1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能提高公猪精液活力和配种能力。加强种猪的运动,早晚分别对种公猪进行驱赶运动,每次th左右。控制好母猪膘情,及时淘汰有繁殖缺陷的种猪和老龄种猪。

相关知识

后备种猪选育方法 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和种猪场来说后备种猪的数量关系到整个猪场的扩大与生产,因此要做好后备种猪选育工作。一般情况下,处于正常生产状态的猪场每年淘汰种公猪与种母猪的数量占种猪群的1/3左右,为了保证种猪群的稳定,要及时补充青年种猪的数量,因此,后备猪的选育就尤其重要。后备猪选育工作的好坏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与日后的发展。现介绍后备种猪选育方法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

1、种猪的淘汰原则

种公猪的淘汰。种公猪的淘汰分为自然淘汰与异常淘汰,其中自然淘汰主要是指对老龄公猪进行淘汰,当种公猪达到一定的年龄后或者使用年限较长后,其配种能力衰弱,精液质量下降,种用价值降低,此时则应进行淘汰。另一方面根据生产上的需要,如生产计划改变、种群结构调整、品种更新,净化疫病、育种的需要等对公猪群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淘汰。种公猪的另一淘汰原则是异常淘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疾病因素,或者一些未能预见的因素而导致的青壮年公猪不能很好的被利用而被淘汰。在实际生产中异常淘汰一般包括公猪的体况不适宜,过肥或者过瘦,公猪过肥,体重过大,不利于爬跨,使得配种困难;过瘦则体质较差,配种效果不好,如果进行体重调整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则需要进行淘汰。公猪的性欲差、精液的质量不佳,主要是由于饲喂不合理,使用不当以及饲养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如果进行调整后精液的品质以及性欲都没有提高则应考虑淘汰。当种公猪患繁殖方面疾病后会表现为体质差,繁殖机能下降,如果不能治愈则要立即淘汰。另外,公猪患有肢蹄病无治疗价值以及形成恶癖的情况下也要及早的淘汰。

种母猪的淘汰。种母猪的淘汰同样也分为自然淘汰与异常淘汰。一般母猪的使用年限为7-8胎,有个别母猪可达到10胎,当母猪达到一定胎次后生殖器官的功能减退,繁殖性能下降,应及时的给予淘汰。另外,当后备母猪8月龄时还不发情或者发情症状不明显时要进行淘汰,经产母猪在断奶后30天仍不发情,即使进行催情也无效果时也要进行淘汰,对于配种后出现习惯性流产的母猪要进行淘汰。对于低产母猪,一般连产两胎,产活仔数均在7头以下的母猪要进行淘汰。连产两窝,仔猪成活率均低于70%的要进行淘汰。另外,当母猪发生肢蹄病、乳房炎、子宫炎等疾病后难以治愈时也要及时进行淘汰。

2、后备种猪的选择

窝选。在选择时要首先考虑其父母代的生产成绩,在生产性能优良的后代中选留,在选择时要注意保证同一窝中的仔猪中没有遗传缺陷。如果选择后备公猪,要保证同窝中母猪的数量不能太多,选择后备母猪时要注意公猪的数量不宜太多。

断奶时。在断奶时选择后备种猪要从产仔数多、哺乳率高、断奶窝重大,并且在同窝仔猪中要选择生长发育良好,整齐度高,长势好,体质健壮的仔猪,在初选时要尽量多留一些仔猪。

4月龄时。在选择后备公猪时要注意选择个体有典型的雄性特征,体型良好、体质结实、前胸发达、胸部紧凑、后躯的肌肉发达、肢蹄健康,肩部的宽度与后躯的宽度相似,并且要求要具有该品种的典型特征。选择的后备公猪要求性器官发育良好,睾丸大小适中,左右对称,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精液的品质好。另外,还要注意公猪无瞎奶头和翻转奶头,以防止这些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的母猪。在留种时还要注意观察公猪的行为动态,看其食欲、性欲以及有无恶癖。在选留后备母猪时要注意选择个体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骨骼均匀、四肢强健有力、站立及行走平稳、体况适宜、面目清秀的个体,其外貌体征要符合该品种的特征。在选择后备母猪时还要重点观察乳房的发育情况,要求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目要在7对以上,排列整齐、匀称、无瞎奶头和翻转奶头,另外,要注意观察是否有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的现象。

6月龄时。猪在6月龄时的生长发育已基本完成,体重也基本可以达到100kg左右,此时选留后备种猪可根据日增重、背膘厚等方面同时结合外貌、体型等性状进行选留。同时还要注意淘汰不合格的个体,如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患病、体况不适宜、背膘不理想等,以从后备猪群中选择出生产性能以及外貌特征都较为优良的个体留为种用。

配种前。在配前要对后备猪群进行淘汰、筛选的工作,将爬跨能力差、精液品质差以及因疾病因素而导致繁殖性能不良的后备公猪进行淘汰,选择体型好、健康、性欲旺盛的后备公猪。对于后备母猪则要将到了发情月龄仍不发情,或者发情症状不明显、发情不规律,患繁殖方面疾病或者其他传染病的个体母猪进行淘汰,留下那些发情症状明显,发情有规律,身体健康结实,抗应激能力强的个体。

如何做好对后备种猪的选育是获得更多效益的关键。

一、种猪的淘汰原则
很多养殖户舍不得将一些生产性能下降或者发病的种猪育肥淘汰,继续当作种用。其实,这种做法对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不能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一般情况下,有下列情况的种猪应考虑淘汰。
1、种公猪一是性欲低下,经调教和药物处理后仍无改善的公猪;二是睾丸发生器质性病变的公猪;三是精液品质低(精子活力在0.5以下,浓度为0.8亿以下,畸形率18%以上),配种受胎率低,与配母猪产仔数少的公猪;四是体质过瘦难以恢复,肢蹄疾病难以治愈或因其他疾患失去种用价值的公猪;五是老龄或连续使用3年以上的公猪。
2、种母猪母猪一般的利用期限是7—8胎。有下列情况的种母猪可以考虑淘汰:一是生殖性能过低,连续两产、产活仔数在8头以下的母猪;二是肢蹄病难以治愈或体质过瘦难以恢复的母猪;三是乳房炎、子宫炎、习惯性流产等其他疾患难以治愈,失去种用价值的母猪;四是连续几个情期不孕或不发情的母猪;五是子宫脱落或因难产做过剖腹手术的母猪。

二、后备种猪的具体选择
后备公猪选择时的重点突出个体生长快、背膘薄、饲料转化率高和肢蹄结实等特征;后备母猪选择时突出母性好、四肢结实、体态秀健的个体。
选择后备种猪时可分几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有各自选择的重点,根据猪只的生产性能、体型外貌和市场需求等信息,综合确定是否留种。
1、出生时后备种猪的选择(窝选):一是父母的生产成绩优良;二是同窝仔猪中无遗传缺陷。若选后备公猪,同窝中母猪所占比例过高不予选留;若选后备母猪则反之。
2、断奶时后备种猪的选择主要也是窝选。从产仔数多、哺育率高、断奶窝重大、同窝仔猪生长发育整齐的窝中选留长势好、身体健壮的仔猪,初选时尽量多留。

饲养管理
1、后备种猪的饲养后备种猪的饲养水平要与后备猪的培育结合起来,把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区别开来。后备种猪培育是选育具备蛋白质生长和沉积能力强、肉质优良且遗传性能稳定的种猪,这种遗传素质允许供给较高的饲养水平,因为随着蛋白质的大量沉积,同时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除控制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外,还应供给后备种猪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从而获得种用性能良好的后备种猪。
推荐饲养方案(供参考)。21-23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1.8-2.5kg,体重控制在70-80kg;25~26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2.2-2.5kg,体重控制在90-100kg;28~30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2.5kg,体重控制在110~120kg;配种前l0-14天,其饲喂量应增加到每天每头3-3.5kg(促进后备种母猪发情排卵)。
2、后备种猪的管理
(1)定期测量体长和体重后备种猪应逐月测量体长和体重,不同品种类型在不同月龄有一个相应的体长和体重范围。通过后备种猪各月龄体重变化,可间接判断其生长发育的优劣状况,并及时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使后备种猪生长符合其品种类型要求。
(2)调教后备种猪从一开始就应加强调教管理,使猪容易与人接近,为以后的采精、配种和接产等工作打下基础。饲养人员要经常触摸猪只,可对猪耳根、腹侧和乳房等敏感部位进行抚摸,既可使人、畜亲和,又可促进乳房充分发育。
(3)分群后备种猪在体重60kg以前,可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分成小群(4-6头/群)进行饲养。60kg以后,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再分成2-3头为一小群饲养。群养密度适中,后各种猪生长发育均匀;密度过高,则影响后备种猪生长发育速度,还会出现咬尾现象。后备种猪达到性成熟时,常出现爬跨行为,可能造成阴茎损伤,对生长发育不利,最好单栏饲养。
(4)日常管理后备种猪在冬季同样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要防暑降温,舍内通风换气良好,保持猪舍空气清新:猪舍地面及饲养设备和工具要定期消毒;经常刷拭猪体并定期驱虫;后备种公猪每天要有适当的运动,这样既可以使猪体格健壮,四肢灵活,并能接受日光浴和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防止自淫恶癖。后备种猪达到适配月龄和适配体重时,即可准备配种。
(5)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做好驱虫工作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进行口蹄疫、猪瘟、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的预防接种补免工作。每隔1~2个月驱虫1次,每隔l5天用1%敌百虫水溶液喷洒猪体1次,预防体内外寄生虫病。
(6)环境适应后备种母猪要在猪场内适应不同的猪舍环境,与老母猪一起饲养,与公猪隔栏相望或者直接接触,这样有利于促进母猪发情。
后备种猪饲养到一定月龄后,就会达到性成熟,公猪出现了性行为,母猪有周期性的发情表现。公猪有爬跨行为并有精液射出,称为性成熟。但这时身体发育尚未达到成熟时期,生殖器官和其他组织器官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

引进种猪的技术 种猪场选种的五大技术要点


对于广大养猪企业来说,及时保证本企业种猪更新是一件关系到各个企业的发展。种猪的更新率是衡量该企业生命力的重要标准。许多养殖户正是因为引种问题没有科学化的理论指导,盲目选种,导致养殖场内种猪质量下降。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引进种猪的技术种猪场选种的五大技术要点。

1、选种前注意问题

制定合理的引种计划。依据养殖场规模、养殖条件等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科学引进方案。包括引进品种,如大白、长白、杜洛克;引进种猪级别,如原种、祖代、父母代等;引进种猪数量。合理搭配各种引进比例,得出最适合本养殖场的方案。选择信誉度高的种猪公司,选择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的种猪。

刚引进的种猪要养殖在特定的远离猪群的隔离舍,引种前应该将猪舍进行全面消毒清理,并保持猪舍腾空至少1周以上,做好病原体实现预防工作。

一般建议母猪体重适中,一般不得超过60kg。本种特征明显,如毛色、头型、耳型等特征明显。一般选择头颈部轻盈者。乳头发育良好,排列整齐,间距合适,无效乳头数量少。通常选择外阴较大且明显下垂的个体,如外阴不明显或有上翘现象一般是生殖系统不健康的表现。

挑选公猪的一般要求是睾丸发育健康,有明显轮廓并左右对称。四肢粗壮有力,整体表现健康,没有单睾、包皮等生殖器发育不正常现象。

运送种猪的车辆要事先做好清理消毒工作。一般情况下使用2%~3%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彻底冲洗消毒,注意清洗完要用清水再冲洗1次,避免过强的碱性灼伤种猪皮肤。车上最好铺一些垫料,如锯木废料等,避免车内太滑。如果在夏季,还应适当准备一些可供种猪饮用的干净的水源,在上车前猪舍某些常见疾病的疫苗,以提高种猪的免疫力。

种猪刚到养殖场后,要使用温和的消毒液为种猪擦拭体表,再用清水清洗干净,进入隔离舍内饲养。种猪到达后12h以内不要喂食,要让种猪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要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防止暴饮暴食。水中可适当添加氯化钠以及电解多维。12h过后再少量的逐渐增加喂食量,3~5d后可以恢复正常喂食量。避免种猪到新环境后难以适应而引起腹泻等情况。

如若种猪到达养殖场后出现腹泻、便秘等消化性疾病或者皮肤上有红点、咳嗽、发热等症状一般都属于正常的适应性反应,此时不必要过度紧张或进行医学治疗。目前一般处理方法是在猪到场后,在饲料中加入一定的药物进行预防。通用支原净lOOppm、金霉素400ppm,持续2周饲喂。

种猪到达养殖场后,一般要根据当地猪群流行病情况,进行疫苗注射,并对于种猪进行简单的医学检查。必要时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大概15d之后,可以将原有猪群中的的母猪以及公猪的粪便适量搅拌在种猪饲料中,并放置适量在隔离舍内,使之适应并产生相同的微生物共生群。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后,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出现,则可以将种猪转入正常养殖舍内饲养。

2、注意事项

要了解种猪的健康状况。种猪的健康状况是整个引种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该环节出错,那么不但没有达到改善猪群质量的目的,反而对原有猪群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引种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防疫措施,严格按照引种程序进行,不得贪图便利。一般引种猪到达隔离区后要进行血液抽检,要当地农业部兽医监测站检测合格,并在引进1~2个月内要进行至少1次的复检。

选种猪时不能只关注外形。一些养殖户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一味地选择臀部大的种猪,忽略其他各项指标,如生产性能、产仔数、料肉比、瘦肉率等指标。目前,经过国内外专家的不断研究和考察得出结论:猪的臀部大小是与其品种有关的,部分种类的猪本身就有双肌现象,而与泌乳量无直接关系。有些双肌品种泌乳量甚至低于单肌5%~10%。更有研究表明,某些臀部大的品种猪容易发生难产现象,这将对猪场的养殖效益造成重要损失。

3、总结

体重过重的种猪一般都是脂肪储存量过大,可能有许多健康隐患,也有可能是某些种猪公司为了提高效益而使用非正常饲料,导致种猪体型的非正常发育。选择一定的种猪公司并长期合作,不要引进过多公司的种猪,或者经常更换引进公司。携带不同微生物区的不同种猪会使免疫工作难度增大。

种猪场选种的五大技术要点

种猪场的选择——决定猪场将来命运的一步
对于初次从事养猪行业的饲养场,后备种猪的引进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甚至可以说是决定猪场将来命运的一步。一般正规的种猪场都有种猪经营许可证,但很多私人猪场也销售种猪,却没有经营许可证,这种类型的种猪一般没有质量保证,种猪参差不齐,有的用商品猪充当父母代种猪或以父母代种猪充当祖代种猪,引种后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引进种猪要去信誉好、质量有保证的正规猪场,并目最好在同一个种猪场引种,从而避免不同猪场的不同抗体水平的种猪交叉感染。这类种猪一般整齐一致,防疫工作做得好,只要饲养管理方法正确,种猪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

引进的数量——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适比例
根据猪场自身的情况如分娩舍的多少、生产种猪更换的比例等确定引进后备母猪的数量,最好在逐步摸清其习性的基础上分批引进。有的养猪户比较急躁,新猪场一上马就将全部后备母猪引回去,也不管能否做得过来。这样做的弊端有几个:一是自身猪场生产周转容易出现问题,如资金、分娩舍、保育栏,由于栏舍不够,可能从一开始就形成恶性循环;二是配种工作比较困难,由于引进的公、母猪的比例已定,同一时间发情母猪太多时不够公猪或精液配种,为了不错过母猪的发情期而频繁配种,从而导致母猪的繁殖性能低;三是对所引进的猪只的习性还没有完全掌握和了解,加上自身技术水平不足,对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从而迁怒于引种猪场,对其种猪进行全盘否定,其实这种方法对种猪场很不公平。

引进种猪的体重——根据自具体情况而定,注重细节
一般来说,对于初次办猪场的饲养场,引进后备种猪的日龄越大越容易管理,特别是马上就可以配种的后备种猪,减少许多中间环节,但这样做可能会存在以下的不利因素:在正常的养猪环境条件下(不包括养猪低谷时的情况),大多数种猪的销售体重一般为50-60公斤/头,如果在80-90公斤/头时进行挑选,除事先定购或该种猪场专门销售客户买回去后马上可以配种的种猪外,这类型种猪很多都是别人挑剩的猪,质量要差一些。引进体重小(不得低于50公斤)的猪,虽然成本加大了,但可以将防疫方面的工作掌握好,为以后的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体重小于50公斤的种猪,由于体型还没有定型,生殖器官发育不明显,不容易挑选,最好不要选。当然,挑选体重多大的种猪,还要饲养场(户)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待引种猪的挑选——要符合各自品种的特征
种猪的挑选首先要符合各自品种的特征,如毛色、耳形等最基本的特征,不然容易造成品种间的混淆;其次要完全健康。健康的种猪精神状态好,皮毛光滑,大部分好动,尾巴摇来摇去。泪斑比较明显、无精打采、走路不正常的种猪不能要;再次,生殖器官要明显,外阴大,乳头大小适中、排列对称,有效乳头为6-7对;最后,后备种猪的体型也比较关键,有许多初次购买种猪的客户,挑选后备母猪时专门要后躯大、体型丰满的,而其它的却作为次要条件,他们认为这样的猪生产出来的后代体型也会好,将会受到客户的欢迎。其实不然,虽然公猪、母猪对后代的影响各占50%,作为母本,其关键作用是良好的繁殖性能,而后代的体型主要是靠公猪来改善,因此,挑选后备种猪一般要选腹部呈弧线、生殖器官正常的健康猪。

待引种猪健康状况——达到猪群健康水平
检测为了保持自身原有猪群的健康水平,对于初次引进或以后陆续增加的种猪,均要进行健康检测。最好是在供种场对已经挑选好的种猪进行抽血,根据自己需要了解的情况请有资格检测的部门进行检测,再根据结果进行取舍;时间紧急的话,也可以引进后在混群前自行抽血送检,但存在一定风险,比如若出现不符合自己要求的猪只,处理起来将会比较麻烦。

鹅的高效繁育方法


1 鹅的品种选育

与鸡鸭等家禽相比,鹅的相对繁殖性能较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采用现代高效的选育方法,提高繁殖效率。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选育方法主要有纯种选育和杂交选育两种。

1.1 纯种选育

是用同一个品种内的公母鹅进行配种繁殖。优点是较好地保持一个品种的优良性状,如果针对该品种的优良性状不断选育,就能够获得更加优良的性状。通俗地说就是:选优汰劣、留纯去杂。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出现近亲繁殖,使后代的体质变弱,发病率、死亡率增多,生产性能下降。特别是规模小的养鹅场,鹅群数量小,很容易近亲繁殖。为了避免近亲繁殖,主要措施有:①必须每隔几年从外地引进体质强健、生产性能优良的同品种种公鹅进行配种。即三年一换种、异地选公鹅,本地选母鹅 等;②严格淘汰出现生产性能下降、体质差的鹅,加强饲养管理。

1.2 杂交选育

不同品种间的公母鹅交配称为杂交。杂交之后得到的后代常常表现出生命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产蛋产肉多、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的优点,所以在生产中广泛运用。目前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杂交方法是简单杂交,即选用具有不同优良生产性能公母鹅进行交配获得后代。需要注意:①注意杂交公母鹅的选择。用来杂交的母鹅要求繁殖性能好,产蛋数量多,个体要相对较小,以便节约饲料,降低种鹅的生产成本。公鹅则要求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的品种。常用杂交母鹅有四川白鹅、豁眼鹅和太湖鹅;公鹅有莱茵鹅、皖西白鹅等。② 注意杂交后种蛋的受精率。杂交的目的不仅是子代生长快,也要获得大量的雏鹅,如果杂交后种蛋的受精率差,直接影响经济效果。如本交的情况下,父本的体型过大,受精率大幅降低。如使用我国的狮头鹅作为父本,与中小型鹅杂交,受精率很低。采用人工授精可以大幅度提高受精率。

2 鹅的繁殖技术
2.1 自然交配法

自然交配(图1)即在鹅的交配过程中没有人工的干预。鹅有水上交配的习性,其受精率比陆上交配高。掌握鹅的下水规律,使鹅能得到交配的机会,这是提高受精率的关键。因此,种鹅饲养场必须具备清洁的游水场地,或者,种鹅应饲养在水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如浅河、池塘或水池等地。单群饲养的公鹅应在多数母鹅产蛋后放入配种,并适当延长配种间隔时间(每羽母鹅每隔5 d配种一次为宜),以提高配种质量,减少公鹅饲养数,降低牛产成本。同时,要求种鹅每天有规律地下水3 4次。

2.2 人工授精技术

鹅的人工授精就足对公鹅进行人工采集公鹅精液.再用输精器注入坶鹅输卵管内的配种方法 .人工授精有提高种公鹅的利用率、减少公鹅饲养量、节省饲养成夺等优点.采精所用器械主要有集精杯、保温杯、卡介苗沣射器、65%酒精棉球、镊子、剪刀、瓷蕊等。

2.3 鹅反李节繁殖法

鹅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母鹅一般从每年的9-11月开产到次年5月停产。鹅随季节性变化的繁殖特性,导致鹅种供应不平衡,致使产销严重失调,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鹅的反季节繁殖技术,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种鹅不能繁殖的季节,通过人工调控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结合强制换羽使其持续高效地进行生产的一种技术。反季节繁殖的核心是控制环境温度。只要养鹅的环境温度不超过30℃ ,在此情况下通过人工光照、营养调控等其他配套技术措施的实施,种鹅是完全可以做到四季产蛋。首先,种鹅选择,要选择母鹅产蛋多、后代生长快的鹅种或杂交组合。推荐饲养四川白鹅或川府肉鹅、长白 2号等父母代。这些种鹅的母鹅年产蛋可达80~100枚,后代70日龄体质量可达3.5 kg左右,种鹅的繁殖性能和商品代增重速度二者兼优。其次,强制换羽,强制换羽是改变种鹅产蛋时段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强制换羽能有效调控种鹅的产蛋期,并将产蛋高峰集中在较理想的一段时间内。种鹅强制换羽全过程需60~90 d。如10月10日留的种苗,在2月份进行强制换羽,5月份开始产蛋,7月份进入产蛋高峰。然后,光照控制,每昼夜确保15 h的光照时间,自然光照不足的部分由早、晚2次加以补充。人工补充光照必须定时,否则将严重影响鹅的产蛋。适宜的光照强度是:每18 m 面积40 w,灯泡吊高2 m,并经常将其擦拭干净,带罩效果更好。同时,做好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适于种鹅产蛋的湿度是5%~25%。

采用鹅反季节繁殖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鹅棚舍的顶部加盖草毡或塑料膜,后墙、山墙封严,前墙只留鹅的进出口,其他部分用透明塑料蒙严。②棚舍内加铺5~8 cm 清洁干燥的垫料,并谨防其霉变。③ 严禁舍内带水作业,保护舍内湿度不超过65%,切忌高湿低温而对种鹅造成重大危害。④ 上午晚放鹅,下午早圈鹅,雨雪寒潮天不放鹅,并严防鹅吃雪。⑤严禁种鹅吃冰冻的料,饮冰冻的水,以防下痢。在进行反季节繁殖时,产蛋种鹅日粮的营养配方:粗蛋白16.0%~17.5%、粗纤维5%~6% 、钙2.2%~2.6% 、磷0.6%~0.7% 、赖氨酸0.69% 、蛋氨酸0.32% 、食盐0.2%。日粮饲喂3次,每只日喂量0.15~0.2 kg,晚上11:00左右喂 1次料效果更好。另外,还要经常供给20%~25%的青绿饲料,在舍内和运动场上设置料盆,并添加干净的贝壳粒让鹅自由采食,以满足种鹅对矿物质的需要。

保证奶牛高产、稳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掀起饲养奶牛的热潮,现已大面积的扩展到了乡村,奶牛养殖业正逐步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奶牛养殖的目的是达到高产、稳产效果,而在养殖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决定着奶牛的生产性能。针对这些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问题,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质量。现就从多方面入手,介绍保证奶牛高产、稳产的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1、选种与配种

优良的奶牛品种是保证良好生产性能的基础,因此在养殖前要做好奶牛品种的选择工作。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本场的养殖条件来选择最适宜的品种。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要调整奶牛群的结构,合理的控制牛群的年龄分布,要求奶牛群体中1-2胎的奶牛数量应占总数量的1/3以上,并且要保留一些高产奶牛,将老、弱、病、残、低产奶牛淘汰,并及时的补充青年奶牛,以保证奶牛群的结构合理。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青年奶牛的体重,不宜过肥也不宜过瘦,如果青牛奶牛达到18月龄时,体重不达标,此时配种会增加难产的几率,影响到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因此,要做到适龄配种,不宜过早。

2、合理饲喂

营养充足且配比合理的饲料是保证奶牛高产、稳产的关键。因此要给奶牛提供优质的饲料,保证饲料的多样性。在饲料的选择上根据需要可选择多饲喂一些青绿多汁的饲料,这类饲料易于消化吸收,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有利。因牛奶中大部分的成分为水分,并且水是奶牛一切生命活动不可缺乏的物质,充足的饮水可提高奶牛的采食量,因此可以说水是奶牛生存的基础,是奶牛高产、稳产必备条件,所以奶牛场水的质量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奶牛的产奶量,除了要保证采食足够的粗饲料外,还要饲喂一定量的精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可通过添加脂肪的方式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可有效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品质。另外,在日粮中添加非蛋白氮,如尿素,可以提高饲料中的营养,替代日粮中部分蛋白质,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质量。

根据不同的季节合理的调整饲喂时间,在炎热的夏季,奶牛的采食量下降,为提高采食量,保证营养的摄入,可将饲喂时间调整在较为凉爽的早上和傍晚,剩余时间则可让奶牛充分的休息和反刍。在冬季,由于天气较为寒冷,奶牛抵御寒冷需要一定的能量,为不影响产奶量,可在夜间适当的多喂一些饲料,从而增强奶牛的御寒能力,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加强奶牛的管理工作。每天都要坚持定时刷拭牛体,在保证奶牛清洁的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夏季可用凉水刷洗,还可起到降温的作用,冬季则要使用温水刷洗。加强奶牛的运动,以增强奶牛的体质,可让奶牛每天到运动场上运动,或者在舍内驱赶运动。奶牛在舍外运动的同时还可接受阳光的照射,起到杀菌以及促进维生素D吸收的作用。

定期修蹄,做好奶牛蹄部的护理工作,是奶牛养殖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环节,要定期进行修蹄,并同时做好体型的矫正工作,一般在春秋两季分别进行1次,以保证奶牛体型和站姿正确,利于健康和挤奶工作。如果遇到恶劣天气,要避免让奶牛在运动场上运动,否则易导致奶牛患蹄病。

做好奶牛乳房的护理工作。奶牛乳房的健康是保证奶牛高产、稳产的关键。因此要做好奶牛日常乳房的护理工作,防止发生乳房炎。每次挤奶前都要用温水将乳房及四周擦洗干净,并进行热敷和按摩。合理的控制好每天挤奶的次数,避免挤奶过度,同时也要避免长时间不挤奶。因我地区冬季较为寒冷,易出现乳房冻伤、冻坏的现象,因此在冬季可给奶牛带上防冻装置,并保持奶牛的乳房清洁。并且在每次挤奶后在乳头上涂抹凡士林,防止冻伤,还可以在夏季防止蚊虫叮咬。做好奶牛乳房日常的观察工作,如发现奶牛患有乳房炎要及时的治疗,以免病情发展严重,影响产奶性能。

4、调控环境

良好的养殖环境可提高奶牛的舒适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要加强养殖环境的调控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持牛舍的环境卫生,每天都要打扫圈舍,及时的清理粪污,勤换垫料,保持牛舍清洁、干燥。还要定期对牛舍的环境、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控制好牛舍的环境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在夏季较为炎热的天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舍内的温度,防止奶牛中暑,发生热应激,冬季则要适当的做好御寒工作。保证奶牛有充足的光照,争取做到每天保持有13h的光照时间,但是要注意避免夏季强光直接照射牛体。

5、防控疾病

疾病因素是导致奶牛产奶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非常重要。除了要加强日常卫生的清扫和定期的消毒工作外,还可适当使用一些保健类药物进行预防。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本场的免疫计划进行合理的疫苗接种,以提高奶牛的免疫。

奶牛高产稳产管理措施
饲料
1.饲料配合要多样化,多种搭配,日喂三餐,精料要以玉米面、豆饼、棉籽饼、麸皮为主,供足饮水。
2.保证青绿饲料,冬春两季青绿饲料缺乏,可将青草和作物秸秆切碎,制成青贮饲料,并适量搭配一些胡萝卜,使奶牛一年四季不断青料。
管理
定期梳体修蹄
每天定时梳刷牛体,可去除牛体上的尘土,促使牛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使奶牛多产奶。
定时挤奶
定时挤奶,可有效地防止奶牛乳腺炎的发生,促使奶牛乳汁分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一般以8小时挤一次奶为宜。
加强奶牛的产后管理
犊牛出生后,母子分离,进行人工饲养。为了防止母牛产后患病,可视母牛体况肌注适量的鱼腥草和青霉素、磺胺类等抗菌消炎药,以杜绝产科疾病的发生。
良法增乳
有些母牛产后乳房不饱满,乳汁分泌少或无乳汁,应给产后半小时的母牛喂饮麸盐红糖粥,制法:麸皮0.5公斤,食盐40克~50克,红糖0.5公斤~1.0千克,温水10升~15升,混合均匀,一次喂给。
讲卫生保健康
奶牛喜欢干燥凉爽的环境条件,因此,应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干燥。
细心观察奶牛活动状况
每次喂牛前,要细心观察牛的进食、排粪和日常活动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调整,并及时请兽医诊治。
防病
防止饲料带菌传染
饲料要注意清洁卫生,不喂变质和生霉的饲料,青饲料应洗干净,不得饲喂有毒的植物,更不得到疫区购买饲草和精料,以防发生中毒事故和传染病。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养牛户应结合转饲、转场,对牛舍、场地和用具进行全面大清扫、大消毒,每月小消毒一次,厩床要勤清粪、勤垫圈。产房每次产犊后都要消毒。尤其是在发生传染病时对病牛和疑似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污染的土壤、场地、圈舍、用具和饲养人员的衣服、鞋帽都要进行彻底消毒,做到随污染随消毒,而且要多次、反复进行。消毒时可用10%~20%石灰乳或2%~5%火碱(氢氧化钠)溶液或3%福尔马林溶液,还可用消毒碱、漂白粉、84消毒液、强力消毒精等进行喷洒消毒。
及时进行免疫注射
奶牛的疫病很多,为使预防接种取得预期效果,养牛户要根据本地区传染病的种类、流行规律,积极与当地兽医站合作,按需要适时进行免疫注射。
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
牛粪内常含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这些病菌和虫卵会在春季里随着气温升高而快速繁殖和传播。因此应集中无害化处理,可在其中掺入消毒药,也可采用堆积发酵的办法。

种猪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技术及注意事项


当前有很多养殖户对于种猪的饲养管理存在一定的误解,因此养殖户首先要意识到管理上的这些不足。首先,有一部分养殖户平日里不注意打扫猪圈的卫生。导致猪圈中的卫生环境很差。在猪圈内随意撒青粗饲料,同时料槽不能定期清洗。猪圈通常蚊蝇较多,而冬季猪圈内则容易结冰。除此之外,养殖户不注意给种猪进行皮肤的打刷等也会造成种猪出现自淫的坏习惯,进而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猪的质量。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种猪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技术及注意事项。

1、选择合理的饲养技术

首先必须选择血统非常纯正的母猪与公猪来作为种用,同时要配备科学合理的饲养制度。种公猪对于营养要求比较高,每天的粮食消化要达到14MJ,而蛋白质的含量则应该达到总食量的16%,包括5%~8%动物蛋白,例如肉骨粉以及优质鱼粉。同时,种猪的日粮里矿物质的含量要充足,各种营养的比例要合理。否则会导致种猪精液的质量下降,另外精子的死亡率会大大提升。配种期时种公猪的负担比较大,体力的消耗也大,同时射精时消耗的能量多。因此,在配种时期要另外在日粮中添加2个鸡蛋左右。饲养方式可以选用每天三餐,每天的饲喂量应该在3kg左右。除此之外,每天的采食量还要依据季节、个体以及温度的变化对其做适当的调整。饲料的喂养需要做到多样化,保证营养互补。饲喂的时间要定时定量,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种公猪繁殖时的体况。

对于空怀期的母猪,其膘情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母猪排卵的质量与数量。因此,养殖户要保证空怀母猪拥有一个适度的膘情与精力。这个时期也不能忽略母猪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一定要充足。一旦蛋白质供应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种猪的正常发育,而排卵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同时受胎率也会下降。应保证每天种母猪的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17%,除了蛋白质的供应要充足以外,每天维生素A与维生素D的量也要达到要求,这对于提升卵子的质量以及排卵数有很好的帮助。另外,在配种前14天左右,要适度增加其母猪的饲喂量,特别是青绿多汁的饲料,最好选用自由采食的方式。

2、选用精细的管理技术

保证猪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猪舍的湿度应该保持在65%~75%,而温度的控制应该依据种猪所处的时期、季节、周围的温度进行控制。一般哺乳期仔猪的舍温应该控制在30℃左右。当仔猪达到50kg以上,猪舍中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成年猪则在15℃左右即可。另外,猪舍要定期进行打扫,食槽最好每周清洗1次。种猪的饲料质量要有保障,一定要避免喂养发霉变质饲料。

种公猪需要进行单圈喂养,同时要对种公猪做定期的训练,包括吃食、睡觉与排泄。尽量保持种公猪拥有良好的作息习惯,若条件允许可以进行野外放牧,放牧时要避免严寒或烈日出现。经常给种公猪做体重的测量,检测其精液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要特别避免使公猪养成自淫的毛病。一旦形成自淫,就会导致种公猪的体质瘦弱,性欲也会降低,严重时甚至不能继续配种。

3、配种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配种的地点不能选在公猪圈内,避免留下配种的气味或者是母猪的气味。进而使得种公猪骚动不安。配种之后,不能允许公猪立刻趴卧在湿地中,因为很容易引起感冒进而影响其体质。与此同时,避免种公猪身上带着母猪的气味立刻回到公猪的圈内,不能立刻饮水和采食,否则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配种结束后,要给种公猪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利于体力的恢复。

采用科学合理的配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配种方式将决定其产仔的数量。通常情况下,两次配种都会比一次配种时产仔的数量要多,但是两次配种和三次配种没有太大的区别。若两次配种顺利,就没必要进行多次配种。这就需要养殖户能够根据其自己的条件与需求来选择最佳的配种方式,进而提高产仔数量。

配种的时间要合适,在母猪排卵的6h以内进行配种,其成活率是比较高的,而母猪通常是在发情的30h左右会进行排卵。因此,要选择最佳的配种时间,提高配种的效率。

种猪的饲养管理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完善的饲料营养能促进种公猪健康和提高配种利用能力。
(1)日粮和饲喂技术
对于采用季节性产仔和配种的猪场,在配种季节到来之前45天,要逐渐提高种公日粮的营养水平,最终达到配种期饲养标准。配种季节过后,要逐渐降低营养水平,供给仅能维持种用膘情的营养即可,以防止种公猪过肥。
(2)运动
运动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公猪体质,提高精子活力和锻炼四肢等功能,从而提高配种能力。
(3)单圈饲养种公猪
以单圈饲养为宜。猪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阳光要充足,按时清扫猪舍。对猪体进行皮毛刷拭,不仅有利于皮肤健康,防止皮肤病,还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4)防暑降温
高温可使种公猪精子活力降低、采精量减少、畸形精子率增加,导致受胎率下降、产仔数减少或不育。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热应激是非常必要的。
(5)合理利用
根据公猪的品种特性和性成熟的早晚,决定初配年龄。地方猪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培育品种则以8-10月龄为宜。后备公猪初配时的体重要达到该品种成年体重的50%-60%。配种频率要恰当,青年公猪配种每天2次,每周8次,每月25次;成年公猪配种每天3次,每周12次,每月40次。配种繁忙时,要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连续配种4~5天后,要休息1~2天,以恢复公猪体力。配种应在吃料前一小时或吃料后两小时进行。配种后不要立即饮水,要让其休闲十几分钟,然后关进圈内。
2.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根据种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实行空怀、妊娠、哺乳分阶段的饲养。
(1)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好管理工作:
①控制膘情,促使及时发情配种:俗话说“空怀母猪七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因此,应根据断奶母猪的体况及时调整日粮的喂给量。采用并窝饲养、公猪诱情、药物催情的办法,都可以促使空怀母猪及时发情排卵。
②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工作:
发倩母猪的典型表现:一是外阴部从出现红肿现象到红肿开始消退并出现皱缩,同时分泌由稀变稠的阴道粘液;二是精神出现由弱到强的不安情况,来回走动,试图跳圈,以寻求配偶;三是食欲减退,甚至不吃;四是从开始时的爬跨其他母猪,但不接受其他母猪的爬跨,到能接受其他母猪的爬跨;五是开始时按压其背部还出现逃避的现象,但随后则会变得安稳不动,出现“呆立反射”现象。一般认为,母猪出现“呆立反射”现象,适于首配,隔8~10小时再配一次,这样能做到情期受胎率高且产仔数也较多。
(2)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受精是妊娠的开始,分娩是妊娠的结束。饲养妊娠母猪的任务: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二是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的、生活力强的、初生重大的仔猪。三是保持母猪中上等体况,为哺乳期储备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我国群众养猪有“母猪怀孕抓两头”的经验,是很有道理的。母猪怀孕最初一个月有两个胚胎死亡高峰期,一个是在配种后的9~13天,是受精卵的着床期;另一个则是在受精后的第三周左右,为胚胎器官的形成分化期。所以妊娠后的第一个月,对于胎儿而言,营养水平并不一定要很高,但饲料的质量却要求很高。加强妊娠末期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提高初生体重的关键环节。
①选择适当的饲养方式:对于体况较瘦的经产母猪,从断奶到配种前可增加喂食量,日粮中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以尽快恢复繁殖体况,使母猪正常发情配种。对于膘情已达七成的经产母猪,妊娠前、中期只给予相对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到妊娠后期再给予营养丰富的日粮。
②掌握日粮体积:根据妊娠期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既要保持预定的日粮营养水平,又要适时调整精粗饲料比例,使日粮具有一定体积,让妊娠母猪不感到饥饿,又不压迫胎儿。
③注意饲料品质:妊娠期日粮中无论是精料还是粗料,都要特别注意品质优良,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和带有毒性或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会引起流产,造成损失。饲料种类也不宜经常变换。
④精心管理:妊娠前期母猪可合群饲养,但不可拥挤,后期应单圈饲养。妊娠第一个月,使母猪吃好,休息好,少运动。以后让母猪有足够的运动,夏季注意防暑,冬季雨雪天和严寒天气停止运动。妊娠中、后期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应停止运动。
(3)分娩毋猪的饲养管理
①正确计算预产期:算出预产期并用红、黄、黑分别标记产前3天、5天、8天,作好产前准备。
②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其主要工作有:一是灭除体外寄生虫。二是母猪产前10~15天,逐渐改变日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三是调整喂料量。四是适当运动。五是母猪临产前3~7天要迁入产房,使它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避免剧烈折腾,造成胎儿窒息死亡等。六是分娩前1周即应注意观察母猪状态,加强护理,防止提前产仔无人接产等意外事故。
③接产准备和接产: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相对湿度小于70%),环境温度在15~20度,空气新鲜。二是产房与产笼应彻底刷洗、消毒。三是妊娠母猪临产前进入产房。四是接产用具(碘酒、毛巾、来苏尔水、脸盆、耳号钳、秤)准备好,安排有经验的饲养员轮流昼夜值班,并尽量避免外人进入产房。五是接产员应剪短挫平指甲,用肥皂水将手洗净,产前用温来苏尔水擦洗母猪乳房、下腹部及外阴部。六是仔猪产出后用消毒过的干毛巾(每窝一条以上)擦干口鼻及全身粘液,然后断脐,脐带断端涂抹碘酒,然后迅速将仔猪移入装有红外线保温灯的护仔箱内(箱内温度保持在25~32度)。七是若母猪产程超过四小时,则应肌注新斯的明2~4毫升或催产素,以促进产出。八是对假死的仔猪需要进行及时处理、急救。吃初乳前每头小猪口服1毫升庆大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并在产后尽早安排仔猪吃足初乳。九是冬季产仔为改善仔猪吃乳时的环境温度,可在保温箱之外母猪上方再单独吊一只红外线灯,3天之后去掉。十是仔猪全部产完后,将产仔日期、产仔总数、产活仔数等及时填写在圈卡上,胎衣及污物及时清除。
④产后饲喂管理:产后当天只喂2~3次麸皮盐水汤(麸皮250克、食盐25克、水2千克);产后2~3天,喂状料,喂料量为哺乳期日饲料量的1/3~1/2;产后4~6天的喂料量增加到1/2~2/3;产后7天喂给哺乳期日粮全部定量并尽可能让母猪多吃。
⑤母猪白天产仔法:在母猪临产前的2~3天(即妊娠后的111~112天)上午8时左右,给母猪肌注125微克氯前列烯醇注射液,母猪即可在注射后的第二天白天产仔。
(4)哺乳毋猪的饲养管理
①合理饲养:合理饲养哺乳母猪是提高母猪泌乳力,增加仔猪断奶窝重的重要措施之一。
②充分供应饮水:水对哺乳母猪特别重要,乳中含水约80%左右,此外,代谢活动亦需要水。
③乳房护理:母猪产后即可用40度左右的温水擦洗乳房,可连续进行数天,这样既清洁了乳房,对母猪也是一种良好的刺激。
④舍外活动:母猪在产后3~4天,如果天气良好,就可到舍外活动几十分钟。

几种猪饲料的调制方法


1.花生秧。花生秧中营养物质丰富,鲜花生秧茎叶中含有12.9%粗蛋白质、2%粗脂肪、46.8%碳水化合物,其中花生叶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0%。就可消化蛋白质而言,1千克干花生秧含可消化蛋白质70克左右,还含有17克钙、7克磷。使用方法:晒干的花生秧粉碎成粉,发酵脱毒后即可喂食,饲喂添加量10%~30%。
2.豆秸。大豆、豌豆、蚕豆、豇豆等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和消化率都较高。在大豆籽粒成熟前约10天,采摘豆叶晒干,可作良好饲料,当大豆植株下部茎叶快要变黄时,把豆叶全部采摘下来并不影响产量,青刈的大豆秸叶,营养价值接近紫花苜蓿。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密植青刈大豆,以解决蛋白质饲料的不足。使用方法:晒干的豆秸粉碎成粉,发酵脱毒后即可喂食,饲喂添加量10%~30%。
3.甘薯秧。甘薯秧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和铁、铝等,每100克红薯茎含蛋白质2.7%,含钙74毫克,含铁为4毫克。鲜甘薯秧的纤维质地柔细,没有苦涩味,入口滑润,容易有饱足感。使用方法:鲜甘薯秧直接喂食,晒干粉碎成粉即可喂食,饲喂添加量10%~30%。此外香蕉茎叶、甘蔗稍、木薯渣也可替代猪饲料粮,养殖者可根据当地条件选择使用。
4.动物性粪便。鸡粪饲料。鸡粪是质优价廉的蛋白质补充料,干鸡粪中含粗蛋白质15%~30%,粗脂肪2.4%,粗纤维10%~16%,无氨浸出物30%,钙5.6%,亚油酸1%,各种氨基酸8%~10%。使用方法:一是烘干。将鲜鸡粪摊于水泥地面自然风干,在半干时加入0.5%~1%的硫酸或0.5%甲醛液,鸡粪风干后粉碎装袋备用,饲喂添加量5%~30%。二是发酵。在鸡粪中加入米糠、麸皮和草粉等,加入适量水,放入缸、窖或塑料袋内,压紧封严,发酵3~5天即可用。三是青贮。鸡粪60%+秸秆粉30%+麸皮10%,混匀,保持湿度60%,装窖青贮30~50天可用。鸡粪在仔猪口粮中添加5%~10%,育肥猪15%~30%,出栏前15天不喂。
5.牛粪饲料。干牛粪中含粗蛋白质10%~20%,粗脂肪1%~3%,粗纤维15%~30%,无氨浸出物20%~30%。使用方法:一是烘干。将鲜牛粪摊于水泥地面,在其上泼洒0.1%高锰酸钾,经风干后粉碎装袋备用。二是发酵。牛粪30%+统糠50%+麸皮20%混匀密封发酵,或取10千克鲜牛粪+食用发酵面200克,()或酒曲100克,夏天发酵6小时,冬天15℃发酵24小时以上。饲喂添加量10%~15%,仔猪料不添加。
6.兔粪饲料。兔粪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兔粪中含粗蛋白质18%~27%,粗脂肪3.9%~4.3%,粗纤维36%~46%,无氨浸出物40.6%,钙1.9%,磷1.4%,碳水化合物4.9%~8%。使用方法:一是烘干。将鲜兔粪摊于水泥地面晒3小时以上,风干后粉碎,按1千克干兔粪加甲醛溶液200毫升混匀,再晒干饲用。二是煮沸。在鲜兔粪中加入适量麸皮等饲料,经煮沸15~20分钟后饲用。三是浸泡。把干兔粪装入缸或盆等容器中,加入沸水搅拌,调成糊状饲用。四是发酵。将鲜兔粪搓碎,拌入青草和青菜,加入适量水,放入缸、窖或塑料袋内,发酵24~48小时后即可饲用。饲喂添加量:仔猪日粮10%~15%,育肥猪日粮15%~25%。添加量要以兔粪中加入米糠和麸皮等饲料的数量来确定,多加麸皮可适当增加喂量。育肥猪在出栏前20天应停喂。
7.蚕粪饲料。蚕粪中含干物质达29.2%,粗蛋白质13%~15.4%,粗脂肪2.6%,粗纤维10.1%~19.6%,可溶性无氮物36.2%。使用方法:将鲜蚕粪摊于水泥地面自然风干,经粉碎后再放入清水中浸泡3小时左右,捞出后将其拌入饲料中喂食,饲喂添加量:仔猪日粮5%,育肥猪日粮5%~10%。
王志国

黄鳝苗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1、亲鱼选择

用于繁育的鳝种,雌鳝宜选择体长35厘米以上,重50-150克,腹部膨大有透明带,生殖孔红肿的鳝种,有卵粒者最佳;雄鳝宜选长55厘米以上,重150克以上,腹面有血丝斑纹,挤压腹部能流出透明液,镜检可见精子的鳝种。以2-3条雌鳝搭配1条雄鳝为宜。

2、催产繁殖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充气,增大换水量,调整养殖密度以及提供优质饵料等措施,对种鳝自然催产,可明显提高其繁殖力。有条件者,还可一次性注射LRH-A,雌鳝每50克体重注射10微克,雄鳝每尾注射15-25毫克,雄鳝比雌鳝早24小时进行胸腔注射。注射时,深度不超过0.5厘米,注射量不超过1毫升,催产效果最佳。注射后放入水泥池或网箱中暂养,水深20-30厘米,日换水1次。水温25℃时,36小时后手摸雌鳝腹部,感到卵已游离时,即可进行人工授精。

3、人工授精

一手用毛巾握住雌鳝前部,另一手向后挤压腹部,如遇泄殖腔堵塞,可剪开泄殖腔,再进行挤卵,挤出的卵放入经过消毒处理的缸或面盆中。杀死选好的雄鳝,将精巢剪碎磨细,用100目筛网包住剪碎的精巢把精液挤入盛卵容器中,充分搅拌5分钟,用清水洗去精巢残余和血污,将受精卵放入可控温度的孵化器或室内进行孵化。不论卵子多少,至少要用2尾以上的雄鳝授精。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冬季种猪蹄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关于养猪人来讲,冬季往往是很考验养殖能力的,由于天气的原因,猪场的猪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说猪蹄裂病。猪蹄裂病是生猪蹄壳开裂或裂缝有轻微出血的一种肢蹄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跛行,不愿走动,使生长受阻,繁殖能力下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冬季种猪蹄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蹄裂原因
种猪蹄裂的原因主要包括营养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圈舍环境因素、猪品种因素及气候因素。营养因素包括钙、磷不足,缺硒、缺锌、缺锰、缺维生素H及缺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导致。饲养管理因素包括地面平养的饲养密度过低、活动空间过大及长期缺乏日照等。圈舍因素包括新建水泥地板、平养及限位栏饲养地面高低不平、地面粗糙、猪舍坡度过大等。猪的品种因素主要指以外二元种猪及外三元生长育肥猪为代表的体重快速增加与蹄慢速生长发育导致蹄单位面积支撑体重过大引起蹄破裂;此外,瘦肉型种猪的易破蹄遗传特性也是因素之一。气候因素主要包括不适宜的圈舍温度以及空气湿度。
二、种猪蹄破裂的综合防治措施
1.购买正规的大型饲料公司生产的全价颗粒饲料。保证营养平衡,注意补加亚油酸、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可在全价颗粒饲料基础上按200~500微克/公斤添加维生素H及蛋氨酸锌等。
2.保持圈舍内适宜的空气湿度。在保证圈舍温度适宜的前提下,通过喷水或其他方式保持圈舍内空气湿度在50%~75%。在猪场内不同位置配备干湿温度计,关注圈舍内环境变化。
3.改造、调整圈舍或转圈。针对可能是圈舍环境因素导致的种猪蹄裂,可以将种猪转移至圈舍无坡度或坡度适宜、地面粗糙度适宜的圈舍,或对圈舍进行针对性改造。
4.控制好各猪群饲养密度。每头种猪适宜的饲养面积为种公猪9~15平方米,空怀配种母猪2.5~3.0平方米,单体妊娠母猪1.3~1.5平方米,保育仔猪0.4~0.6平方米,育肥猪1.0~1.2平方米。
5.提供猪群日光浴。有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定期或不定期讓种猪直接接受日光照射一定时间。
6.治疗方案。对已破蹄的猪只,按一洗(清洗)、二消(消毒)、三涂(涂抹)的顺序对破裂的蹄部进行处理。清洗可用生理盐水或煮沸冷却至不烫手的白开水,用灭菌棉球擦拭,酒精棉球消毒,或0.02%高锰酸钾液浸泡10分钟左右,擦干后撒青霉素粉同时涂抹红霉素软膏,每天两次,连用3~5天。

引起猪蹄裂的原因:
1、季节原因
冬季由于天气寒冷,猪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蹄壳得不到韧性保护,弹性韧性减退,脆性增加,加上粗糙地面等碰撞摩擦,因而造成蹄壳出现裂缝。
2、猪的品种
国内外研究表明,此病主要发生在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中,如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和汉普夏等肢蹄纤细的猪最易患此病;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的品种更易得此病。我国地方品种及其外来品种的杂交后代猪极少发病。
3、猪圈地面过硬
一些用方砖与水泥铺设的现代化猪舍,由于地表面坚硬而粗糙,在干燥而寒冷的气候下,猪只长期在上面行走,往往容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迅速加重。
4、猪缺乏营养
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就容易造成蹄底裂;
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能导致蹄异常变形,且缺锰时多是横裂;缺锌时则呈蹄裂或侧裂;
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生长而发生软骨病、肢蹄不正和关节炎肿胀等,使种猪的肢蹄受力不均,导致裂蹄,特别是集约化密闭饲养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更易发生此病。
5、猪群发生口蹄疫后,常出现蹄裂现象。

防治措施
1、日常做好检查工作
对猪群中出现蹄壳干燥,弹性降低,脆性增强的蹄只表面进行及时的保养。保养的方法可给蹄壳涂抹油脂类药物,如植物油、凡士林油、鱼肝油等滋润蹄壳,每3~5天1次,对蹄壳不整、变形的要及时修蹄。
猪群多接受阳光照射,保持运动。
2、治疗方法
对有脓肿并破损的蹄壳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用氧化锌软膏对症治疗。
对有炎症的病例应进行局部消毒,视情况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河蟹在运输中保鲜工作的两个技术要点



河蟹上市后,部分地区要补放蟹种,为明年打好基础。此时蟹种或成蟹都涉及运输问题。这里介绍运输途中不仅保鲜而且保活的技巧。
一、成蟹由幼蟹经8次以上脱壳,达到性成熟,体色由浅灰色变为深绿色后即为成蟹。其规格为50~150克/只不等。
运输成蟹,要尽量保持原来温度,温差不应超过5℃(必要时用冰降温)。短途运输可用浸湿的蒲包,并注意在途中避免挤压;长途运输需尽量缩短时间,并采用通气良好的竹篓存装。装箱时先在篓子底部铺一层泥或蒲包,然后将活蟹一只一只摆平叠放。装满后再加盖扎紧,防止爬动。如在蟹群中放些吸水好的材料保湿,效果会更好。此外,为防止风吹失去水分,要用麻袋等物挡风,这样,24小时内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高的98%以上)。
如果运输抱卵亲蟹或性成熟的用来交配的雄蟹,则不应在容器中摆平叠放,而要每只蟹单独用毛巾包裹,严格防止操作不当而断其腿脚。
二、蟹种规格划分:一般蟹种规格为1~2万尾/公斤。
运输蟹种,人们习惯用尼龙丝袋盛放后装入竹篓或塑料泡沫箱中,缺少必要的事先排泄蟹种粪便的准备,因而降低了成活率。科学的方法是:一要在5~10℃时装运,温差不宜超过2℃,还需通风透气,保持潮湿和防止蟹种活动;二是在发运前将待运蟹种放在蟹笼中或可以密封的网箱内,然后把蟹笼或网箱放入河流或微流水中经4小时以上吊养,待其肠内粪便排空后才装运,这样,24小时内的运输成活率可达95%以上(高的可达98%以上)。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61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