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养模式下高邮鸭的蛋品质及营养比较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迫切希望消费的禽产品安全、新鲜、质量可靠、无残留和无公害。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鸭后,虽采用全价饲料饲喂,但饲料种类还是十分有限的,生产出来的蛋品质量、口感、风味均不及放牧鸭的蛋品;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水土也不一样,生产出来的蛋品质量也不一样。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和市场的需求导向,遂进行了高邮鸭四种不同饲养环境下的蛋品质比较试验,以期找到生产安全、新鲜、高品质蛋品的有效途径,满足人们改善生活的需要,进而推动高邮鸭养殖业的发展。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鸭为同批出雏的高邮麻鸭,由高邮鸭良种繁育中心提供,分别安排在四种不同环境下饲养,营养、管理水平一致。
二、试验场所
1组:临泽大群半旱半水饲养基地。
2组:马棚湾鱼鸭混养基地。
3组:高邮湖自然放牧饲养基地。
4组:高邮鸭良种繁育中心家系保种原种场。
三、测定时间
260日龄时,分别从四个不同鸭群取得样品鲜蛋60个,进行蛋品测定分析。
四、测定结果
具体结果见图表。
五、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4个组间,在蛋壳强度值上,4组蛋壳强度值较低,()与1组和3组显著差异(P0.05),与2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蛋白高度值与哈氏单位值上,仅3组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而1、2和4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蛋黄重上,2组蛋黄重最高,与其他组均显著差异(P0.05);在蛋黄颜色上,4组的蛋黄色度值最大,与1组和2组差异显著(P0.05),与3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蛋壳厚度上,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蛋壳厚度值最高;在蛋重上,2组蛋重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中1组和4组蛋重值差异不显著(P0.05);在蛋形指数上,1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简言之,蛋壳强度值、蛋白高度值、哈氏单位、蛋壳厚度3组最大,蛋黄颜色4组颜色最红,蛋黄重和蛋重值最大的为2组,蛋形指数1组最低、4组最高,表明1组蛋较短粗、4组蛋较细长。
由此可见,放牧鸭是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觅食,能轻易获取小鱼、小虾、河蚌和螺蛳等天然动物性饵料,这样生产出来的蛋品营养、风味和色素等都较上乘,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售价比舍饲鸭的蛋品要高出1/3以上。此外,放牧鸭的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亦比舍饲鸭的要高。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高邮市城南经济新区高邮鸭良种繁育中心邮编:225600)

相关知识

绿壳鸭蛋品质与蛋壳色素分析


蛋壳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制约.具有明显的个体和品种特征.引起蛋壳着色的主要成分有3种:原卟啉-Ⅸ、胆绿素-Ⅸ、胆绿素的锌螯合物(2-4),原卟啉-Ⅸ形成黄色、粉红色、淡黄色或褐色。胆绿素及其锌螯合物引起蓝色和绿色。这3种色素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了从紫蓝色到橄榄绿等不同颜色[5]。所选取的山麻鸭为原产于福建的优良地方品种.部分鸭产绿壳蛋:飞鸭为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咔叽一康贝尔鸭与中国地方鸭种杂交选育而成.其中有绿壳蛋品系。为了更好地了解其种质特性.本研究对山麻鸭和飞鸭的绿壳蛋蛋品质及蛋壳色素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进一步选育以及鸭蛋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试验动物为35周龄的山麻鸭与飞鸭。所有试验鸭饲养管理条件相同,半舍饲方式饲养,自由采食、饮水。
日粮组成:以玉米、豆粕、进口鱼粉、磷酸氢钙、石粉、食盐、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等组成。主要营养水平:代谢能11.3 MJ/kg、粗蛋白质18.0%、钙3.70%、有效磷0.37%。随机抽取绿壳山麻鸭蛋、绿壳飞鸭蛋各50枚.产后24 h内进行蛋品测定。原卟啉-Ⅳ为Sigma公司产品、胆绿素为Frontier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蛋品质的测定采用Robotmation公司生产的EFG-0503蛋壳强度计与EMT-5200多功能蛋品测定仪测定蛋壳强度、蛋重、浓蛋白高度、蛋黄颜色以及哈氏单位:根据《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和杨宁等。所述方法测定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重、蛋白重、蛋黄重、蛋黄指数.

1.2.2 胆绿素与原卟啉标准曲线的制备参照刘敬寿等:的方法.称取原卟啉一Ⅳ0.36 nag.胆绿素0.26 mg.分别溶于6 mL混合溶剂(甲醇:浓盐酸=2:1,V/V)中,漩涡振荡,避光保存12 h,分别制备成原卟啉标准品原液和胆绿素标准品原液.用溶剂对原液逐级稀释2、4、8、16、32、64、128、256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从波长310~760 nm每10 nm测定吸光值.绘制光谱吸收曲线:同时测定412 nm和680nm处的吸光值.作回归方程以计算蛋壳色素的含量.1.2.3 蛋壳的溶解与测定参考Ito等=2的方法.将蛋壳80℃烘干12 h.然后研碎,称取约0.25 g,转移至10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6 nL混合溶剂(甲醇:浓盐酸=2:1.V/V),漩涡振荡,避光溶解12 h以上。将溶解的蛋壳溶液以3 500 r/min的速度离心45min.取上清液于比色杯中.从波长310~760 nm每10 nm测定吸光值.并测定412和680 Elm处的吸光值.绘制吸收曲线及计算色素含量.1.2.4统计分析用DP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 山麻鸭与飞鸭绿壳蛋的品质比较山麻鸭与飞鸭绿壳蛋的蛋品质测定结果见表
1.从表l可以看出两种鸭蛋的哈氏单位均达90以上.表明鸭蛋新鲜:飞鸭绿壳蛋不但明显重于山麻鸭(PO.05)。而且蛋壳强度差异较大(P0.01);山麻鸭绿壳蛋蛋黄颜色深于飞鸭绿壳蛋,差异极显著(P0.01):但两种鸭的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重、蛋白重、浓蛋白高度、蛋黄重、蛋黄指数以及哈氏单位差异均不显著(P0.05)-212 山麻鸭与飞鸭绿蛋壳色素吸收光谱与色素分析
对胆绿素与原卟啉标准液从波长310~760 nm进行扫描得出如图l所示的光谱图,胆绿素有2个吸收峰分别在380与680 l-lrll处.光谱的低谷在470~550 nm.原卟啉的吸收峰在412 Flm处i对山麻
鸭蛋壳与飞鸭蛋壳色素提取物从波长310~760 nm进行扫描.结果表明两个鸭种蛋壳色素提取物的吸收光谱基本一致,都有3个吸收峰,其最大吸收峰为412 nin.另外在380和680 nm处各有1个小的吸收峰.二者光谱的高峰和低谷在370~680 nm之间.与胆绿素的光谱相符:同时,光谱的高峰和低谷在410~550 nIn之间.又与原卟啉的光谱相符。由此说明山麻鸭与飞鸭的绿壳蛋蛋壳色素提取物吸收光谱与胆绿素、原卟啉的吸收光谱相符,二者的主要成分为胆绿素和原卟啉。

3小结与讨论
3.1 山麻鸭蛋与飞鸭蛋的蛋品质比较
从表1可知.山麻鸭与飞鸭在蛋重、蛋壳强度蛋壳色素成分主要由胆绿素和原卟啉组成。山麻鸭与飞鸭绿壳蛋蛋壳中胆绿素含量分别是原卟啉的4.08倍和5.1l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两种蛋壳色素中以胆绿素为主,从而使蛋壳表现为蓝绿色.这与王晓通等[9]、黎晓英等[10]研究绿壳鸡蛋蛋壳色素成分的结果基本一致。

高邮鸭


1.产地与分布

高邮鸭是我国优良的较大型的兼用型麻鸭品种,以产双黄蛋著称。主产于江苏省高邮、宝应、兴化等市、县,分布于江苏北部京杭运河沿岸的里下河地区。该品种觅食能力强,善潜水,适于放牧。目前在江苏省高邮市建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高邮鸭原种场。

2.外貌特征

高邮鸭发育匀称,具有典型的兼用型鸭的浑圆体形。公鸭体型较大,背肩宽,胸深。头颈上半部羽毛为深孑L雀色,背、腰、胸褐色芦花羽,尾羽黑色,腹部白色,喙青绿色,喙豆黑色,眼的虹彩深褐色,胫、蹼橘红色,爪黑色。有乌头白档,青嘴雄之称。母鸭的颈细长,羽毛紧密,胸宽深,后躯发达。全身为麻雀色羽,淡褐色,花纹细小,镜羽鲜艳。喙青色、喙豆黑色,眼的虹彩深褐色,爪黑色。雏鸭羽色为黑头星,黑线背,黑尾,青喙,胫、蹼黑色,爪黑色。

3.生产性能

(1)产蛋量

平均年产蛋量140~160个,高产群可达180个。平均蛋重769,双黄蛋约占0.3%。

(2)繁殖力

母鸭开产日龄110~120天,公鸭性成熟日龄100天左右。公、母配种比例1:(25~30)。受精率90%~93%,受精蛋孵化率85.92%。公鸭利用年限一般为1年、母鸭2~3年。

(3)产肉性能

成年公鸭体重2300~2400G,母鸭2600~2700G。初生雏鸭体重47G,4周龄体重0.5~0.56kg,2月龄体重1.10~1.20kg,3月龄体重1.40~1.50kg。放牧条件下70日龄体重达1500G左右,较好的饲养条件下可达1800~2000G。半净膛屠宰率80%以上,全净膛屠宰率70%左右。

高邮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高邮鸭是我国三大名鸭之一,是蛋肉兼用的一种大型麻鸭,故又称高邮麻鸭,具有潜水深、耐粗饲、觅食力强的特点,蛋肉品质俱佳,以善产双黄蛋而闻名于世。高邮鸭农多利用当地水生动植物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养鸭成本低,收益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更高,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高邮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育雏前期的准备及饲养管理
(1)进雏前准备。进雏前一周完成育雏室及用具的冲冼、维修、消毒工作,做好进雏准备。准备好饲料和药品、垫草等。
(2)雏鸭选择。雏鸭应来自有资质的种鸭场并符合高邮鸭外型特征。将初生雏鸭接到育雏室后,应根据雛鸭出壳时间的迟早、体质强弱和体重大小进行选择,将强雏与弱雏分开培育,保证雏鸭小群的整体度一致。
(3)雏鸭前期的饲养管理。在雏鸭孵出后12~24小时内饮服0.02%高锰酸钾水或添加有葡萄糖、电解质和多维添加剂的水溶液,采用自由饮水,应保持雏鸭羽毛干燥,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垫料和饲料霉变,饮水器应每天清洗、消毒。雏鸭初次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用破碎配合饲料为宜,撒在料盘、尼龙编织布或塑料膜上,自由采食,6日龄后,定时定量喂食,每隔4小时喂料一次。7日龄后每天保证上午、下午各一次下水洗浴,每次10~30分钟。
(4)育雏条件。温度、湿度、光照时间见表1。雏鸭饲养密度见表2。
雏鸭舍在注意保温的同时,应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和温度的一致,通风时应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雏鸭身上。
2.育雏后期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晚春以后育雏三周即可转群。
(2)转群前应减少对鸭群惊扰,使鸭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转群前2~3天应让鸭群随意采食,雏鸭转群前以空腹为宜。气温较高的季节,鸭群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转群;气温较低的寒冷季节,转群时间宜在10时至15时之间。捉放雏鸭动作要轻,以减少人为损伤。从育雏室转到育成鸭舍时,应将大小、强弱雏鸭分开,每个饲养小区雏鸭数量应基本一致。根据季节、鸭龄和鸭舍面积,确定育成鸭饲养密度:4周龄每平方米饲养8~10只;5周龄每平方米饲养7~8只;6周龄每平方米饲养6~7只;7~8周龄每平方米饲养5~6只。冬季寒冷时,饲养密度可适当增加;夏季炎热时,饲养密度可适当降低。
(3)放牧场地应尽量选择有野草、昆虫、螺蛳等食物的场所,放牧场所应无疫情、无污染;冬季、早春宜在无风、晴朗的中午,夏季宜在早晨、傍晚放牧。放牧时,应注意天气状况,避免在高温烈日、雨天或天气剧变时放牧;同时,应避免噪音、惊吓等产生的应激。应定时放牧和及时回舍,用固定的口令、牧杆、动作等信号进行训练,培养鸭群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放牧归来后,视鸭群的进食程度、食欲状况补喂饲料。
3.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密度。每平方米6只。
(2)温度。鸭舍内维持5~30℃,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人工调整措施。
(3)光照。舍内保持弱光照明,配有应急照明灯。
(4)喂料。可采用自由采食和定时饲喂,每昼夜饲喂3~4次。
(5)饲料。供给产蛋鸭螺蚬等动植物饲料,尽可能补充原粮。
(6)产蛋期管理要点。避免光照时间变化、惊群等应激,保持蛋鸭稳定的生活规律,营养供应充足,加强螺蚬类水生动植物的供给,及时淘汰不良个体。
4.种鸭的饲养管理
(1)种鸭舍的饲养管理卫生要求。种鸭进舍前应对鸭舍及设施实施清洗、消毒和灭虫、灭鼠。鸭舍消毒完毕到种鸭进舍前空舍至少一周。鸭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场人员及车辆应严格消毒。
(2)公鸭在育成后备期,公、母鸭应分群饲养,未到配种期的公鸭尽量减少下水活动,进入产蛋期即放入母鸭群中,此时要多下水,少关饲。
(3)公母配比以1︰(20~30)为宜。
(4)母鸭应适当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E和青饲料、螺蚬、蛆类水生动物,多下水,少关饲,以增加公鸭配种次数,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
(5)种蛋要及时收集,消毒入库。种蛋保存温度为16~18℃。相对湿度为65%~70%,保存期不超过7天。
5.观察、记录、建档
(1)观察。饲养员每天应观察高邮鸭的采食、饮水情况、分布情况,注意鸭群声音、动作、精神状态及鸭粪是否正常,检查鸭舍内温度及通风情况;发现病鸭后送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记录、建档。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入舍日期、入舍数量、转群日期及鸭舍情况;饲养员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日期、日龄、存栏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消毒记录、喂料量、鸭群健康状况、死亡数、死亡原因、出售日期、数量和购买单位;记录要保存两年以上。
6.出栏、检疫
(1)出栏。肉用仔鸭达到8周龄即可出栏,老鸭在产蛋结束后羽毛尚未脱落的情况下出售。
(2)检疫。出售应按《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49-1996)进行产地检疫,检疫合格后方可上市。

高邮鸭饲养技术规程
(一)养殖基本要求
1.水质质量。水质质量应符合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2.鸭舍环境要求。鸭舍环境书生应符合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3.饲料。饲料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要求。
4.兽药使用。兽药应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的要求。
5.防疫。防疫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GB1656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的要求。
6.病害肉尸的无害化处理。应符合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要求。
(二)育雏前期饲养管理
1.进雏前准备。进雏前1周完成育雏室及用具的冲冼、维修、消毒工作,做好进雏准备。准备好饲料和药品。
2.雏鸭选择。雏鸭应来自有资质的种鸭场并符合高邮鸭外形特征。
将初生雏接到育雏室后,应根据鸭出壳时间的迟早、体质强弱和体重大小进行选择,将强雏与弱雏分开培育,保证雏鸭小群的整体度一致。
3.开水。在雏鸭孵出后12~24小时内饮服0.02%高锰酸钾水或添加有葡萄粮、电解质和多维添加剂的水溶液,采用自由饮水,应保持雏鸭羽干燥,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垫料和饲料霉变,饮水器应每天清洗、消毒。
4.开食。雏鸭初次饮水后即开食,开食用破碎配合饲料为宜,撒在料盘、尼龙编织布或塑料膜上,自由采食。6日龄前每隔2~3小时喂料1次,保证每只雏鸭都吃到饲料;6日龄后,采用定时定量喂食,每隔4小时喂料1次。
5.洗浴与运动:7日龄后每天保证上、下午各1次下水洗浴,每次10~30分钟。
6.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应符合表1规定。
7.雏鸭饲养密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8.通风换气。雏鸭舍在注意保温的同时,应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的清新和温度的均匀,通风时应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雏鸭身上。
(三)育雏后期和育成期饲养管理
1.晚春以后育雏3周即可转群。
2.转群。转群前应减少惊扰,使鸭群保持良好健康状况,转群前2~3天应让鸭群随意采食。
雏鸭转群前空腹为宜,气温较高的季节,鸭群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气温较低的寒冷季节,转群时间宜在10-15时。
捉放雏鸭动作要轻,减少人为损伤。
从育雏室转到育成鸭舍时,应将大小、强弱雏鸭分开,每个饲养小区雏数量应基本相等。根据不同季节鸭龄和鸭舍面积,确定育成鸭饲养密度;4周龄:8~10只/平方米;5周龄:7~8只/平方米;6周龄:6~7只/平方米;7~8周龄:5~6只/平方米。
冬季寒冷密度可适当增加,夏季炎热可适当减少。
3.放牧。放牧场地应尽量选择有野草、昆虫、螺蛳等食物的场所放牧,放牧场所应无疫情、无污染。
放牧时间:冬季、早春宜在无风、晴朗的中午,夏季宜在早晨、傍晚。
放牧时,应注意天气状况,避免在高温烈日、雨天或剧变的天气放牧,同时,应避免噪音、惊吓等应激。
放牧做好鸭群调教,定时放牧和及时回舍,用固定的口令、牧杆、动作信号训练,培养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
此外,放牧前要喂料,放牧归来后,视鸭群的进食程度、食欲状况补喂饲料。

(四)产蛋期饲养管理
1.密度。每平方米6只。
2.温度。鸭舍内维持5~30℃,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人工调整措施。
3.光照。舍内保持弱光照明,配有应急照明灯。
4.喂料。可采用自由采食和定时饲喂,昼夜饲喂3~4次。
5.饲料。供给产蛋鸭螺蚬等动植物饲料,尽可能补充原粮。
6.产蛋期管理要点。避免光照时间变化、惊群等应激,保持蛋鸭稳定的生活规律,营养供应充足,加强螺蚬类水动植物的摄入,及时淘汰不良个体。
(五)种鸭饲养管理
1.种鸭舍饲养管理卫生要求。一是种鸭进舍前应对鸭舍及设施实施清洗、消毒和灭虫灭鼠;二是鸭舍消毒完毕到种鸭进舍前空舍至少1周;三是鸭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厂人员及车辆应严格消毒。
2.公鸭。在育成后备期,公、母鸭应分群饲养,未到配种期的公鸭尽量减少下水活动,进入产蛋期即放入母鸭群中,此时要多下水,少关饲。
3.公母配比。公母配比以1∶20~30为宜。
4.母鸭。母鸭应适当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E和青饲料、螺蚬、蛆类水生动物,多下水,少关饲,以增加公鸭配种次数,提高种蛋受精和孵化率。
5.种蛋管理。种蛋要及时收集,消毒入库,种蛋保存温度:16~18℃;相对湿度:65%~70%,种蛋保存期不超过7天。
(六)观察、记录、建档
1.观察。饲养员每天应观察高邮鸭的采食、饮水情况、分布情况,注意鸭群声音、动作、精神状态及鸭粪是否正常,检查鸭舍内温度及通风情况,发现病鸭后送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记录、建档。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入舍日期、入舍数量、转群日期及鸭舍情况、饲养员;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日期、日龄、存栏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消毒记录、喂料量、鸭群健康状况、死亡数、死亡原因、出售日期、数量和购买单位,记录保存两年以上。
(七)出栏、检疫
1.出栏。肉用仔鸭达到8周龄即可出栏,老鸭在产蛋结束后羽毛不脱落的情况下出售。
2.检疫。出售应按GB1654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进行产地检疫,检疫合格后方可上市。

稻鸭共作模式和传统稻田养鸭比较的思考


稻鸭共作生态系统是稻作区主要复合种养模式。稻田养鸭密度方式对稻田水层和土壤中温室效应气体分子含量和释放过程有明显的影响。稻鸭共作生态过程中发生的水层和土壤的温室效应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碳、甲烷、溶解氧含量最终将决定稻鸭共作模式下田间小气候的性质和温室效应减量化目标的实现。201 12012年笔者对上海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稻鸭共作生态和传统稻田养鸭研究现状进行比较,提出了崇明长江农场稻鸭共作规程,低碳化特征,为推广稻鸭共作模式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为丰富稻田养殖生态学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1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和传统稻田养鸭研究现状

稻鸭共作生态模式主要探讨的是在单元稻田里围网,圈养一定数量的鸭子,在稻田露天养殖的理论。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稻鸭共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稻鸭共作条件下的稻田生态模式,鸭与稻全天侯同生共长、互利共作,生产过程不施化肥、农药。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完善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传统稻田养鸭生产过程将鸭子早放晚归于稻田,流动放养;同时,水稻的种植主要依赖化肥、农药、人工和机械等进行生产。

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和传统稻田养鸭区别为现状不同。

(1)生产理念与目的: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充分利用空间与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以稻田养鸭,以鸭子种稻、以鸭子疫力代替人工和化学能的投入;传统稻田养鸭利用稻田解决鸭子的饲料、追求水稻高产、不重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2)实际功效:稻鸭共作生态模式,种稻与养鸭完全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生态系统功能和鸭子的役用功能、基本代替化肥、农药、除草剂、机械、人工等的投入、对环境无污染;另一种传统稻田养鸭,利用鸭子早出晚归、种稻与养鸭两个环节分离、未能充分发挥鸭子的功能、仍需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3)产品质量:稻鸭共
作生态模式,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利用传统稻田养鸭,不一定为健康食品。

1.1稻鸭共作生态模式技术的实施步骤

稻鸭在时间上的衔接是稻鸭共作生态方法的关键,是结构的主体。根据上海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水稻和鸭子的生长特点和规律确定放鸭时段。从稻鸭共作生态模式的整个过程来看,在鸭放入水田前,水稻育秧和鸭孵化育雏期是分开进行的。一旦小鸭(约8 Et龄)放入稻田,稻和鸭即结为一个互生共利、互利共作的整体,稻鸭共作的时间6090d。水稻秧苗移栽后一般需要lOd左右才能活蔸,秧苗活蔸后将雏鸭(7~17El龄)全天24h放人稻田,直至水稻灌浆后赶鸭上岸,待稻谷收割后,再把鸭子赶下田觅食遗落的稻穗(见图1 )

1.2 鸭子数目和水稻品种的筛选
鸭的品种选择双轨鸭,2011年7月15日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水田水层水检测:稻田最适宜的放鸭只数为300只/hm 土壤中溶解氧增加,促进活性有机还原物质氧化(放养密度300只/hm ,溶解氧4.6mg/L放养密度100只/hm ,溶解氧4.3mg/L放养密度200只/hm ,溶解氧3.8mg/L。lhm 放养密度300只鸭一氧化二氮(N 0)、二氧化碳(CO2)、甲烷(CH )分别为0.70、0.035%、1.80lhm 放养密度100只鸭一氧化二氮(N:O)、二氧化碳(CO:)、甲烷(CH )分别为0.68、0.024%、1.33lhm 放养密度200只鸭一氧化二氮(N 0)、二氧化碳(CO2)、甲烷(CH )分别为0.64、0.026%、1.48 [4-5]。201 1年8月14日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秸杆还田溶解氧高于非结杆还田1.3mg/L。同一放养密度,在7月17~24日放养,甲烷气最高,放养过早或过晚甲烷气较低。7月10日放养,二氧化碳释放最低,7月17日以后放养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到0.021%左右,并保持恒定。秸秆还田对土壤耕层甲烷气影响较明显,秸秆还田后甲烷气释放量下降0.85mg/m 。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略有下降,分别下降0.02mg/m 、0.03mg/m 。

水稻品种的选择银香18,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品质优、成穗率高、抗性强品种。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强调的是水稻和鸭子两者要共生效应、互惠互利,所以应优先选用体型小、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活力强、田问活动时间长、活动量大、嗜食各种昆虫、土壤生物和水生生物功能较强的役用鸭。

1.3 稻鸭共作生态模式的创新

自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取得成效以来,稻一鸭一萍一鱼模式、稻一鸭一蟹模式、稻一鸭一蛙模式、稻一鸭一生物模式等生态种养模式也相应地被提出。稻一鸭一生物模式是在稻鸭共作生态的基础上构成生态环保型的稻鸭共作生态体系,形成稻护鸭、鸭吃生物、鸭粪肥田的稻田生态食物链,不仅丰富了稻田物种结构,而且通过鸭群日夜不停的啄食和搅动,促进了水田养分物质(包括水体中的氧气)的流动,刺激了水稻的生长发育,为水稻生长起到除草、捕虫、施肥和中耕等作用。

鸭在稻间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能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同时排泄物又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使水稻健壮生育,具有明显的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生产出的稻米和鸭肉产品优质、无公害,每667m 净节支增收200元以上,成鸭价值30~40元/kg,约每只鸭35元。稻鸭米4~6元/kg,产375kg/667m ,收入6 000元/667m 左右,扣出稻鸭每667m 稻种14元,购鸭6元/只,人5E90元,不打1次农药。传统稻每667m 种子14元,化肥120元,农药100元,人工90元,机械损耗、水电总计450元左右。鸭稻共作使鸭子、水田、水稻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通过鸭群的活动使该系统活跃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多级食物链网结构和动物循环再生利用体系。

2稻鸭共作生态对系统生态学的影响

2.1稻鸭共作生态对水稻和鸭的影响
童泽霞、李彦利研究报道,稻田养鸭能充分发挥鸭好动,勤觅食、啄食、践踏杂草,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稻鸭共作生态技术由于不施农药,不施除草剂,化肥施用较少,显著提高了稻米的品质,降低穗颈稻瘟病害发生。稻鸭共作生态模式为鸭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双轨鸭放养稻间具有穿行活动灵活、觅食力、消化力强、合群、喜水、敏感、成本较低、露宿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成活率高等特点。稻田则为其提供了随时觅食水体饲料的自然环境、稻株为其创造了避免烈日暴晒和风雨龚击的栖身环境。

2.2稻鸭共作生态对水稻有害生物群落影响

稻鸭共作生态对稻田有害生物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2011年上海交大在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稻鸭33.3hm 示范区,不喷农药,减少化肥,可控病虫草危害,尤以对农田杂草和稻飞虱控制效果最好。不喷农药完全可以控制杂草和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鸭子对农田杂草的控制率98.8%,对稻飞虱的控制率其次,对二化螟和纹枯病控制率在50%左右。稻鸭共作区对稻飞虱、二化螟和纵卷叶螟的除虫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化防治区。

3 讨论
根据稻鸭的生长特点和规律确定放鸭时间60~80d,稻鸭放养雏鸭已300只/hm 为好。放鸭过多,过肥对秧苗损害较大,过少,达不到最佳的除草防病虫效果。7月24日放养稻鸭最佳。雏鸭选择体型小,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嗜食野生植物强,田间活动时间长的役用鸭。如江苏高邮鸭,江西红毛鸭,四川建昌鸭和浙江、湖南、江西的麻鸭等。水稻选用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抗性强,品质优的大穗型品种,以优质早熟晚粳或晚熟中粳为好。稻鸭共作生态具有防除杂草、病虫、刺激水稻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甲烷排放、增加稻米和稻鸭收入等优点,稻田禾苗滚滚,鸭声阵阵新景观。

稻鸭共育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放鸭密度过大不利于控制温室气体甲烷的释放,适当早或晚放鸭有利于减少甲烷气体的释放。

稻鸭共育田问条件下明确秸秆还田对温室气体释放的时间动态,秸秆还田不会增加环境中的甲烷、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释放。明确秸秆还田有利于水层中氨态的增加。

高邮鸭的健康生态养殖


1. 鸭场选址与修建

应选择在水质良好、水量充足、远离交通干线的湖荡、滩涂等地势较高、而积开阔、宽敞、运动场平坦有发展余地的地方。交通要方便。鸭舍宜座北朝南,四周设有排水沟。2. 场内规划要合理场区与场外要分开,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分开,饲料库、蛋库区既要方便生产取料、交蛋,又要便于送料进来和运走种蛋。消毒间更衣室的位置方便员工的进出。生产区内的育雏舍、育成鸭舍、产蛋鸭舍布局要合理。3. 供给无公害的饲料饲料作为家禽生长的物质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饲料原料,应选择具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原料。主要原料及执行的质量标准是,玉米(NY/T4182000)、大豆粕(NY/T285-2003)、小麦(NY-T4212000。饲料添加剂,按高标准严要求选择,不得使用激素类和农业部列入的违禁药品,更不能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因此,饲料质量标准须符合((NY/T4712000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必须安全、优质,无农药、无激素残留。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在健康养殖规化区域内自已种植饲料,采取传统、生态的方式,不施化肥、农药,让其自然生长,所种粮食收获后,自种自喂,这样的饲料既无污染,又安全健康。4. 科学的管理制度健康养殖应走规范生产、科学管理的路子。根据生物安全要求,制定日常工作的细则,并对工人和工作人员进行指导教育,结合管理制度和操作细则制定考核方案,确保各项制度、细则有效实施。限制外来参观者。所有进出场人员都要经过消毒或沐浴。进出场时要更换外套和靴子。确立清扫和消毒程序。根据木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保持必要的禽群间隔。规范原料及生产用具的堆放,做到物有其所,物归其所。定期对生产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在生产区适当的位置设置脚踏消毒盆,并保证消毒盆内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制定适当的病死鸭的处理方法,杜绝病死鸭乱扔乱放的现象。制定疾病暴发时的应急措施和技术方案,把疾病发生的危险降到最低。5. 疫病防控(1) 原则坚持综合性防治和防重于治的原则。鸭病综合性防治:一是,保持鸭场良好的通风换气,避免鸭舍产生环境应激;二是,鸭场环境净化。严格隔绝传染源,杜绝人、带菌动物在鸭场出现。完善切实可行的消毒卫生制度。强化消毒工作,建全消毒池、消毒室等消毒设施,定期对鸭舍、用具、环境、蓄水池、消毒池消毒,彻底消灭蚊、蝇、鼠害。对病死鸭及排泄物、粪便、垃圾等作无害化处理。(2) 防重于治就是以防为主,无论是在鸭场设计建造、鸭苗引入,还是在饲养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鸭的抵抗力三个环节着手,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做到不从疫区引种,对进出场区人员、车辆进行防疫消毒。(3) 疫病控制与免疫接种制订详细的疫病监测、控制方案和免疫程序。根据鸭群饲养周期的长短,确定免疫程序,通过监测鸭群抗体水平,确定是否再次进行免疫注射。一般产蛋鸭的防疫程序可按防疫部门推荐的防疫程序进行,雏鸭14日龄进行禽流感的首防,28日龄进行鸭瘟疫苗防疫,35日龄进行禽流感二防,开产前(大约150日龄)再进行一次加强防疫。(4) 合理使用兽药努力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鸭的抵抗力,尽可能使鸭少生病,不发病,以减少用药。若是用药,尽量使用无公害、无残留的抗生素替代,如中草药制剂、防御素、卵黄抗体等。同时,拟定科学的给药方案,严格按疗程正确用药,防止药物配伍禁忌,并建立药物使用档案。(5) 消毒剂的使用根据消毒目的选择消毒剂。应选择高效、低廉、使用方便、对人和家禽安全、无残留毒性,并且在禽体内不产生有害物质的消毒剂。鸭场消毒是正常工作,最好选用两种以上化学性质不同的消毒剂。(6) 环境卫生鸭场内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垃圾、粪便、病死鸭要及时清运到场外或作无害化处理。鸭舍内经常打扫,勤加垫料,保持干燥.保证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家禽、家畜,并做好防鼠灭鼠工作。

发酵床模式饲养肉鸭效果观察


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养鸭的规模化和工厂化程度不断提高,物价提高、疫病频繁、药物残留量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开始制约养鸭业的发展,如何降低成本并且生产绿色安全的肉制品成为当前养鸭业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而发酵床饲养动物技术能通过发酵床微生物发酵分解动物粪尿,达到养殖圈舍内无臭味,对环境少污染且少排放的环保型养殖要求。目前该技术在养猪业方面应用较多,养羊和养鸡方面也有所运用。据相关报道,该项技术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免疫水平,改善猪肉品质,但有关发酵床饲养肉鸭方面的研究报道尚少。试验主要探讨发酵床模式养鸭在中江地区是否可行。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通过对发酵床饲养模式下肉鸭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进行测定,并与传统网架饲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酵床模式饲养肉鸭的效果,为发酵床饲养模式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发酵床养鸭专用益生菌剂(由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组成)由四川农业大学微生态中心提供,肉鸭用全价颗粒饲料由中江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提供。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2试验动物
试验于2011年5月开始,试验共计使用1980只10日龄杂交花边鸭,试验周期28 d,试验结束后采样分析。

1.3养殖与饲养方式
试验组为发酵床模式,饲养990只试验鸭,3个重复,每重复330只肉鸭。发酵床垫料厚度约为30 cm。对照组饲养990只肉鸭,3个重复,每重复330只肉鸭,网架上常规饲养。在鸭全价颗粒料中添加发酵床养鸭专用益生菌剂,添加量为0.1%,即1t饲料中添加1 kg益生菌。发酵垫料由谷壳(40%)、锯末(40%)、秸秆(20%)和发酵菌剂(100~200 g/m3)组成。垫料层厚度为30 cm,试验肉鸭在28日龄后饲养密度由10只鸭/m2减至7只鸭/m2。网架组饲养粪便按照鸭场原来的方式清扫,发酵床组每周调整垫料1~2次。

1.4检测内容
生长性能的测定:饲料消耗及料重比等指标的测定。
屠宰性能:试验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每重复分别取9只肉鸭进行屠宰测定。其中包括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及有无囊肿出现。

出栏时,禁食12 h后,每栏各剖杀3只,进行称质量,胸腺、脾、法氏囊、心、肝、小肠和胃也称质量,同时,量取小肠长度。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器官指数。

器官指数=器官质量(g)/活体质量(kg)

1.5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版软件进行分析。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外观情况
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发酵垫料饲养的肉鸭比网架饲养的肉鸭羽毛整洁,均匀度好,屠宰后没有出现胸部囊肿的现象。网架组饲养的肉鸭羽毛凌乱,大小不均匀,屠宰后胸部出现囊肿。

2.2生产数据
2.2.1网架和发酵床饲养情况从表2可见: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日采食量差异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8%。其他生产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肉鸭末质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47%,平均日增质量降低1.50%,料重比提高1.21%,成活率降低0.46%。


2.2.2各组器官指数情况

从表3可见:试验组与对照相比较,活体质量提高0.7%,胸腺指数提高13%,脾指数提高7.6%,法氏囊指数提高0.3%,心指数提高6.94%,肝指数提高10.29%,肠指数提高4.67%,胃指数提高1.63%,肠长度提高3.17%。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各指标试验组占优势。

2.2.3屠宰性能比较
从表4可见: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囊肿率差异极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低60.52%,可能与饲养密度小和运动量大有关。其他各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屠宰率提高0.93%,半净膛率提高0.31%,全净膛率提高o.37%,胸肌率降低10.65%,腿肌率降低5.31%,腹脂率降低2.67%,对照组胸肌率和腿肌率高于试验组,可能是由于对照组的肉鸭长期站立于网架之中有关。

3讨论
3.1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发酵床饲养模式与网架饲养模式差异不显著,可能是与饲养试验是在四川地区夏季进行,气温较高影响有关。同时,由于发酵床内存在有益微生物,其在将粪便发酵分解为菌体蛋白质和
微量元素的同时,也释放大量的热量,因此中心发酵层温度基本维持在40~60℃,垫料的热毯子效应,肉鸭受到热应激较大,导致生长有所影响,但并不会严重影响肉鸭生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763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