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霉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等

春末至夏季正值雨季,鹅舍使用的锯末垫料,会因堆放过久,且又不经常翻晒时,容易潮湿致使霉菌生长,从而使雏鹅患上曲霉菌病。雏鹅发病后,因体质衰弱,抗病力下降,大肠杆菌又会乘机侵入体内大量生长繁殖而造成并发感染大肠杆菌病。
1发病症状:病鹅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缩头呆立,闭眼似睡,呼吸困难,拉白色或黄色稀粪。后期病鹅食欲废绝、消瘦,且步态不稳、瘫痪,至昏睡而死。
2防治措施:①努力创造一个适于雏鹅生长发育的良好饲养环境,切实做好环境消毒,选择新鲜干燥、无污染的垫料,不使用发霉变质的垫料,并注意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干燥,可有效杜绝以上两种病的发生。②在发病初期,全群应投服抗菌药物,可有效防治大肠杆菌,减少经济损失。③全群鹅用恩诺沙星饮水,每天2次,连用5天,同时用制霉菌素口服,100万国际单位/千克饲料拌服,连用5天。
271500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局高级兽医师郑延平
初夏管理蛋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立夏到杨梅红是霉蒸季节,气温有时30℃左右,有时20℃左右,鸭棚内很潮湿。由于气温低,鸭舍内气味很重。此时鸭棚内密封的设备要拆除,前后要开窗。()最好饲养员在鸭棚中住,可以按照人的感觉搞好管理,冷了做好保温,热了要做好通风。鸭棚内要干燥。
霉蒸天天气潮湿,除了做好饲喂中的卫生外,还要做好饲料和垫草的保管,一般的养鸭户都把饲料和垫草放在鸭棚中,饲料一次又买得很多,这样越加容易出问题。这时鸭棚内的湿度最适宜霉菌生长,饲料购进放上五六天就要生霉结饼,一结饼,鸭子吃下去就要产生霉菌中毒。
防止方法是:用20%的石灰水消毒鸭棚,定期用0.01%硫酸铜溶液饮水,进料可少一些,可以几户人家合起来进料,既省运输费,饲料又新鲜。有条件的饲料间要单独造。另外,这时鸭还容易发生禽出血性败血病(即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鸡、鸭、鹅和火鸡都易得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要经常注意观察鸭群。
此外,高产鸭子还容易啃食鸭棚内的烂污泥草。鸭子出现这种情况,多属于钙质等矿物质缺乏所致。所以对产蛋鸭钙的补充非常重要。用量要占到日粮总量的4%~6%。另外,在补钙的同时,还要补充维生素D。产蛋鸭所补的钙以细颗粒状为最经济,因为鸭的肌胃有消化颗粒钙的能力。螺蛳壳含有蛋白质1.74%,钙37.1%,盐分4.22%,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很好的补充饲料。但是加工中要彻底消毒,否则易传染疾病。另外,沸石粉(商品名也叫单飞粉)效果也很好。沸石粉平时占到日粮中的2%~4%。要由饲养员自己看鸭、看蛋壳而定,缺了放多些,不缺放少点。但也不要添加过多,钙过多又要影响鸭的机能代谢,要消耗能量。
354200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汪志铮
电话:0599-562071

相关阅读

鸭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鸭大肠杆菌病是禽类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具有败血性传染特点。某鸭业有限公司合作农户的养殖规模较小、环境条件较差、专业饲养与疾病防治技能有限,多种细菌病的发病率较高。大肠杆菌与传染性浆膜炎两种细菌病的发病率最高,而且两种病在症状、剖检变化等方面又较难鉴别诊断。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鸭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1、发病机理

大肠杆菌存在于肠道内,基本上可分成两大类,即有害菌群、有益菌群。该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两端钝圆,周身生有鞭毛,能够自行运动,还有部分能够生成荚膜,存在菌毛,但无法形成芽孢。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垢等地,当条件适宜时,如在温度在37℃、湿度60%以及适量营养的条件下就能够大量繁殖,也叫做条件性致病菌。

在适宜的环境中,大肠杆菌能够经由耳、眼、鼻、喉、消化道黏膜或者空气进入鸭体内定植,通过口腔进入的病菌能够抵抗消化道内消化液的溶解,从而可侵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移植到肠系膜、肝脏、肺脏、脾脏或者脚爪垫、眼结膜等器官内,并在该处进行定居繁殖,并分泌内毒素损害组织细胞,使其出现增生、膨胀,还能够结合食物,对肠上皮细胞造成刺激,从而使病变加重,还可结合到病菌上的菌毛附着因子K88ab、K987、K99抗原、黏性胶样物质以及小肠上皮细胞上,激活环腺甙酶而导致细胞内积聚CAMP(环磷酸腺甙),导致更多的重碳酸与钠交换,促使细胞内水分渗入到肠腔,从而引发腹泻和脱水,甚至由于严重脱水发生死亡。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患病雏鸭主要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但增加饮水,排出混杂气泡的糊状灰白色稀粪,接着发生水样腹泻,粪便粘污肛门周围的羽毛,一侧或者双侧的眼睑发生肿胀,流泪,畏光,甚至黏性分泌物将眼睑黏连在一起,部分会具有神经症状,如扭颈、打转等,还有些关节会发生肿胀,出现跛行,触诊存在波动感,且局部温度有所升高,病程通常能够持续1—3天。对病死鸭进行剖检,特征性病变是败血症。肝脏呈胆汁状的铜绿色或者青铜色,发生肿大,表面有一层乳白色或者浅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非常容易被剥离,质地变脆;胆囊发生肿胀,含有大量胆汁;肺脏存在淤血或者发生水肿;心包膜有所增厚,呈不透明的乳白色,心包积液、混浊;气囊膜有所增厚,且变得混浊,附着有黄色的干酪样渗出物;脾脏呈黑色斑纹状,发生肿大,存在出血点;腹膜发生渗出性炎症,存在淡黄色的腹水,肠壁发生肿胀,黏膜存在充血或者出血,有时卵巢也发生出血,甚至卵黄破裂。

3、实验室诊断

病料采集。在无菌条件下取自然死亡和扑杀病鸭的血液、心脏、肝脏和脾脏等作为病料,送到上级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制成涂片后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能够在肝脏涂片中发现两极着色较深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往往单个分布或者散在。

细菌分离。在无菌条件下取典型病鸭的肝脏组织在肉汤中接种,置于37℃温度下进行24h培养,之后转移到SS培养基上接种,置于37℃温度下进行24h培养,能够长出圆形的红色菌落,表面湿润,边缘整齐。挑取典型菌落涂片后进行染色镜检,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生化试验。挑取病菌接种在三糖铁斜面上,置于37℃温度下进行24h培养,发现斜面和底部颜色变黄,并产生气体,能够使乳糖、葡萄糖以及麦芽糖发酵,产气产酸,不能够使蔗糖发酵,MP实验呈阴性,能够还原硝酸盐,生成靛基质。

动物实验。取以上分离得到的菌株18h培养液,给5只小白鼠进行腹腔接种,每只注射0.5mL.或者给相同体重的健康鸭接种,每羽1~2mL,注意设置对照组,发现接种细菌培养液的小白鼠或者鸭都在24—72h内发生死亡,并能够得到病菌,而对照组没有出现病菌。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由于大肠杆菌容易形成耐药性,因此治疗前最好进行药敏实验,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并定期更换其他药物或者交替使用几种不同的药物,确保治疗效果良好。病鸭可按体重内服20mg/kg氟甲砜霉素,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也可按体重肌肉注射15~20mg/kg氟甲砜霉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也可使用硫酸卡那霉素进行全群饮水,按每升饮水添加30~50mg药物,完全溶解后任其自由饮用,连续使用3~4天。还可使用氟哌酸进行全群饲喂,每千克饲料添加0.5g药物,连续使用4天,停止用药2天,再连续使用4天。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快速控制住病情,鸭群没有出现发病和死亡,精神、食欲状态以及排粪等逐渐恢复正常。

加强雏期管理。雏鸭人舍前,要对料槽、水槽、用具进行彻底洗刷,之后在自然条件下晾干,接着在按1:2000比例稀释的百毒杀溶液中浸泡th,鸭舍在进雏前l天采取熏蒸法进行l遍全面消毒,并确保地面温度适宜,一般距离地面20cm内的温度适宜控制在32~35℃左右,创造温暖舒适的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发生该病。育雏第一周的前3天,要采取饮水消毒,即供给0.1%高锰酸钾液,每天1次;经过2周,在供给按1:3000比例稀释的双碘霸王饮水2h。

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各个日龄的鸭均可发生,尤以2周龄~6周龄的小鸭或中鸭多发,发病以冬春潮湿季节多见。
病变
雏鸭或小鸭的败血型大肠杆菌病常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继发或混合感染。本病的解剖变化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极为相似,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只是鸭传染性浆膜炎在病鸭肝脏上形成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更干燥、较薄,更易剥离,而大肠杆菌形成的则相反,大肠杆菌病的肠道病变表现得更明显一些,并且产蛋鸭还表现坠卵性腹膜炎。母鸭的卵黄性腹膜炎主要发生在开产前的母鸭或正在产蛋的母鸭,其主要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为:母鸭腹部膨大,拉白色带有蛋白碎片的粪便,剖检腹腔内充满蛋黄碎片或干酪样物。从患鸭的心血、肝、脾中容易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
临床症状
本病多呈急性败血症经过,新出壳的雏鸭发病后体质软弱,合眼缩颈,腹围较大,常有下痢,多因败血症死亡;较大的雏鸭发病后精神委靡,食欲减退,两翅下垂,站立一旁,头向下弯曲,嘴角触地,两眼和鼻孔处常附黏分泌物,有的病鸭拉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常因败血症或体质衰竭、脱水死亡;成年病鸭喜卧,不愿走动,站立时腹围膨大下垂呈企鹅状,触诊腹部有液体波动感,穿刺流腹水。剖检见肝脏肿大,呈青铜色或胆汁状的铜绿色、质脆;脾脏肿大,呈紫黑色斑纹状;卵巢出血,肺充血、出血和水肿;全身浆膜呈急性渗出性炎症,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表面附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腹膜有渗出性炎症,腹水为淡黄色;肠道黏膜呈卡他性或坏死性炎症;有些病鸭卵黄破裂,腹腔内混有卵黄物质;有些雏鸭卵黄吸收不全,有脐炎等病理变化。确诊需送实验室做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防治措施
1.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严格防疫卫生管理制度,从无大肠杆菌病的种鸭场引进种蛋或雏鸭。种蛋、孵化室和有关器具可用0.1%强力消毒灵或0.03%百毒杀液等消毒。日常可定期用牛至油预混剂按1.25克/100公斤饲料混饲,做好预防工作。
2.养鸭场可根据情况,接种多价大肠杆菌灭活苗。
治疗
肌肉注射国浩高科--杆浆金抗;未经免疫的雏鸭可用鸭浆膜炎-大肠杆菌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预防时,每只雏鸭皮下注射血清0.5毫升;治疗时,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重复1次;成鸭0.5ml/kg体重,1次/天,重症连用2~3次,或遵医嘱。

雏鹅曲霉菌病的诊治报告


曲霉菌病是禽类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主要特征是呼吸系统发生炎症,临床上雏鸡发生较多,雏鹅发生较少报道。建宁县某养鹅专业户2012年2月初从浙江省江山市某种鹅场购进雏鹅 1200羽,从15日龄起陆续有少量雏鹅发病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鹅曲霉菌病。

1饲养管理及发病情况

该批雏鹅2012年2月10日从浙江省江山市调入, i E{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蛋黄,育雏方式为地面垫料平养,垫料为干稻草;采用保温灯进行保温,饲喂肉雏鸭配合料及青菜丝,i周后天晴时进行近距离放牧饲养。至 12日龄,因饲养密度过大(每m 15羽左右),通风不良,室内温度偏低,室内积存大量刺鼻氨气,致雏鹅抵抗力迅速下降。饮水器数量不足(每100羽才1个),更因给水不当,导致垫料潮湿。可见雏鹅绒毛脏污、粘结,部分雏鹅精神不振、减食。垫料变质后从未更换,只是在湿垫料上再添干稻草,掀开垫料可见垫草已明显霉变。至l7 日龄时,发病鹅40多羽,其中死亡17羽。

2 病原

烟曲霉菌是主要的病原菌。霉菌及其产生的孢子,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广泛存在于稻草、谷物、木屑、发霉的饲料乃至空气中。

3 临床症状

发病鹅精神不振,缩头闭眼,嗜睡,体温略升,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病鹅独立舍内一隅,张口呼吸、喘气,流鼻液,流泪,眼结膜发炎,肿胀明显;症状严重的可在胸腔入口处周围皮下摸到粒状结节。少数病鹅有神经症状,头向后仰,站立不稳。雏鹅发病后迅速消瘦,腹泻,病程i周左右。

4 剖检变化

患鹅呼吸系统和浆膜的病理变化最明显,可见肺充血、出血,肺表面粗糙不平、质地变硬,切面上流出灰红色泡沫液。肺、气囊和胸腹膜上有针头至黄豆大小的坏死肉芽肿结节,严重的可相互融合成大的团块,直径可达3~4mm。结节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柔软有弹性,内容物呈干酪样。在肺、气囊、气管或腹腔常可见到成团的霉菌斑。肝肿大,质脆。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特别是剖检特征性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取病鹅肺或气囊上的结节病灶,涂片后镜检,见到有分隔的曲霉菌丝和孢子,可确诊为雏鹅曲霉菌病。直接涂片看不到霉菌时,应取结节病灶的内容物做霉菌分离培养。

6 防治

改善饲养环境,彻底消毒。彻底清除鹅舍内潮湿发霉的垫草及粪便,冲洗地面,后用百毒杀消毒。对已污染的鹅舍每Tn2用甲醛溶液42 mL和高锰酸钾21 g熏蒸消毒。最后用硫酸铜溶液(1:500)对鹅舍及场地进行喷洒。对鹅群及时分群,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室内温度时高时低。同时要供给全价配合饲料,提高鹅群抵抗力。及时隔离病鹅。

鹅发病后,可用l:1500硫酸铜饮水,连用3d。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制霉菌素有一定治疗效果。发病后全群灌服制霉菌素,剂量为每100只雏鹅一次用50万IU,每天2次,连用2~3 d。也可用克霉唑,剂量为每100只雏鹅用1 g,混饲。

经采取以上措施,5 d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见新发病和死亡病例,鹅群精神、食欲逐渐恢复正常。发病期间共死亡雏鹅83羽,死亡率约为7%。

7 讨论

搞好饲养管理是防止本病的重要措施。本病例发生主要由于育雏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加上育雏温度不稳定,经及时改善育雏条件,采取分群、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较快地控制了病情,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防止垫料发霉、不使用发霉饲料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注意保持垫料干燥,不使用发霉、不洁、潮湿的垫料。经常检查垫料,发现霉变要及时更换,防止霉菌生长繁殖。经常检查饲料,凡霉变饲料一律不得使用。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技术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某些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主要经由消化道发生感染,如羔羊直接接触病羊或者饲养环境不卫生、吸吮不清洁的母羊乳头都会引起发病。患病羔羊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口鼻流沫,且伴有胸膜肺炎。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羔羊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特性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呈中等大小,周围生有鞭毛,无法形成芽胞,能够很好的发酵碳水化合物。该菌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在60℃温度下经过15min就会被杀死,且普遍使用的消毒剂处理也容易被杀死。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形态、染色、培养特性以及生化反应等方面基本类似于正常寄居在动物肠道内的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但具有不同的抗原结构。大肠杆菌主要有三种抗原,即表面抗原(K)、菌体抗原(O)以及鞭毛抗原(H),且大量引起腹泻的致病菌株还具有菌毛抗原,也称为定居因子抗原或者黏着素抗原。根据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不同,可将其分成多个不同的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菌株通常能够分泌13种肠毒素和1种内毒素。其中内毒素具有耐高热性,需要在100℃高温下处理30min才能够被破坏。肠毒素可分成两类,一类不耐热(LT),分子量大,具有抗原性,在60℃下作用10min即可被破坏;另一种耐热(ST),分子量小,不具有抗原性,在超过60℃温度下作用较长时间才能够被破坏。

2、临床症状

败血型。通常是2-4周龄羔羊容易发生,病羊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可达到41-42℃,精神萎靡,机体快速虚脱,发生轻度腹泻。部分会具有神经症状,运动障碍,视力减弱,磨牙;部分会发生胸膜炎;部分会发生关节炎;部分在临死前有稀粪从肛门流出。该类型呈急性经过,通常在4-12h内发生死亡,死亡率能够超过80%。

肠炎型。通常是2-8日龄的羔羊容易发生,病羊初期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0-41℃,排出稀薄的半液状粪便,其中含有气泡,并散发恶臭味,开始呈黄色,之后变成淡白色,并混杂凝乳块,严重时甚至混杂血液,且后躯以及腿部会黏附粪便。病羊后期表现出弓背、腹痛,体质虚弱,明显脱水、衰竭,往往只能够卧地不起,有时还会发生痉挛。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在24-36h内发生死亡。

3、实验室检查

病原菌分离。涂片镜检,即在无菌条件下取肝脏、心脏、脾脏、肾脏、肺脏等病料组织,分别制成涂片,接着分别进行碱性美蓝染色和革兰氏染色,然后镜检,发现肝脏、肺脏等组织的涂片中存在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菌培养,即将病料组织分别在肉汤中接种,置于37℃的厌氧条件下进行24h培养,通过观察发现肉汤明显浑浊,且产生少量气体,出现轻度浑浊。挑取培养物分别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分离鉴定,即取处于旺盛生长期的肝脏组织培养物分别以划线方式在普通琼脂和鲜血琼脂上接种置于37℃条件下进行纯分离,一般培养24h即可,发现两种培养基上都生长有白色或者黄色的圆形菌落,呈半透明状,明显凸起,表面湿润、光滑,且没有发生溶血;另外,鲜血琼脂培养基上还生长有淡灰白色的闪光菌落,明显隆起,呈针尖大小,但也没有发生溶血。挑取以上两种细菌的单个菌落制成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相当单一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挑取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单个菌落分别在肉汤培养基和SS琼脂上接种,置于37℃条件下进行24h培养,发现SS琼脂上生长红色菌落,再结合肉汤培养物染色、镜检结果,对分离得到的纯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判断。

动物实验。取2只健康无病且体重在16-18g小白鼠,分别通过腹泻注射o.3mL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纯培养物,对其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发现2只小鼠在16h内都发生死亡。对病死小白鼠进行剖检,发现小肠存在出血,肠道内容物呈黄色,肺脏发生出血性环死,肝脾有所肿大,且存在条状坏死灶。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小白鼠的肝脏、心脏、脾脏、肾脏、肺脏等组织制成涂片,再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与注射菌株一致的细菌。

4、防治措施

患病羔羊可按体重肌肉注射o.2mLjkg新华君杜(有效成分为环丙沙星),同时配合注射o.2mLjkg复方止泻灵(有效成分为穿心连),每天2次。也可口服5-8g磺胺脒、10-20g复方大黄苏打散。如果患病羔羊症状严重,可静脉注射30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补液,并配合注射20mL5%碳酸氢钠溶液,同时使用中药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取15g白术、10g黄连、30g生山药、10g白芍、10g茯苓、12g山萸肉、12g秦皮、10g诃子肉、10g白头翁、6g甘草、Sg干姜,添加是适量水煎煮至300mL药液,每只每次灌服10mL,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另外,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百病消,在饲料内添加0.05%的氟派酸原粉,同时提高多种维生素添加量,促使机体抗病力增强。

羔羊大肠杆菌病发病特点症状及防治方法
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幼羔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泻和败血症。
1、发病特点多发生于数日至6周龄的羔羊,呈地方性流行,也有散发的。气候不良、营养不足、场地潮湿污秽等,易造成发病;主要在冬春舍饲期间发生;经消化道感染。
2、症状潜伏期1-2天,分为败血型和下痢型两型。败血型多发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羊体温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有轻微的腹泻或不腹泻,有的有神经症状,运步失调,磨牙,视力障碍,有的出现关节炎;多于病后4-12小时死亡。胸、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内有纤维素;关节肿大,内含混浊液体或脓性絮片;脑膜充血,有很多小出血点。下痢型多发于2-8日龄的新生羔。病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呈半液体状,带气泡,有时混有血液,羔羊表现腹痛,虚弱,严重脱水,不能起立;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36小时死亡。
3、防治方法
①大肠杆菌对土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都具有敏感,但必须配合护理和其他对症疗法。土霉素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2次肌肉注射。呋喃唑酮,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分2-3次内服,新生羔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对心脏衰弱的,皮下注射25%安钠咖0.5-1毫升;对脱水严重的,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毫升;对于有兴奋症状的病羔,用水合氯醛0.1-0.2克加水灌服。
②母羊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母羊的抓膘、保膘工作,保证新产羔羊健壮、抗病力强。同时应注意羊的保暖。对病羔要立即隔离,及早治疗。对污染的环境、用具要用3-5%来苏儿液消毒。

蛋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蛋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鸡大肠杆菌病是目前对蛋鸡养殖危害较大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以及动物的体内,不良的饲养管理方法和恶劣的养殖环境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蛋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

该病虽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但是以冬季和夏季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各阶段的鸡均可患病。该病常与其他类疾病发生混合感染,产生较大危害。因大肠杆菌存在于自然环境、饲料、饮水以及鸡的体内和体表,在养殖全程受到大肠杆菌的威胁,如果蛋鸡的抗病能力较差,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当,养殖环境过于恶劣,卫生条件较差时蛋鸡就易发病。该病的发病急、死亡率高。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可经蛋鸡的呼吸道以及消化道进行传播还可经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蛋鸡在患有大肠杆菌病后没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因该病为多发性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类型,临床症状与鸡的发病日龄、病程长短、受侵害的位置以及有没发生其他继发感染或者混合感染等而表现了不同的临床症状。病鸡在发病时共同的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减退,严重时甚至会食欲废绝、渴欲增强、闭目缩颈、羽毛蓬乱、常呆立一隅或者蹲伏于笼中,有腹泻的现象发生。目前蛋鸡养殖生产中常见的大肠菌病的类型主要有急性败血症型、脐炎型、气囊炎型、卵黄性腹膜炎型。

急性败血症型。该类型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极高,常与腹水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混合感染,病鸡表现为呼吸困难,排泄白色或者黄绿色的稀粪。病理变化主要是在腹腔内可见黄色块渗出物。肝脏肿大,颜色为紫红色或铜绿色,表现有白色的坏死灶。心包炎、心包腔内有淡黄色液体,心膜上有白色纤维蛋白附物,严重时会出现弥漫性出血。肾脏出血、肿大,肠管为紫红色。

脐炎型主要发生在雏鸡,病鸡的脐周红肿,脐环闭合不全,有的病鸡皮肤破溃,脐周变为红色或紫黑色,腹部肿大,为红色或青紫色,排泄物为黄白色或者黄绿色稀便,带有腥臭味。病理变化表现为脐孔张开,卵黄囊吸收不良,卵黄液为黄绿色,肿脏肿大,肠胀气,盲肠扩张,内有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

气囊炎型。该类型为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病情较为严重。病鸡多表现为呼吸道疾病,死亡率较高。病理变化表现为气囊浑浊,囊壁增厚,其中有黄色纤维性渗出物,有的为干酪样。有的病例还发生肺水肿、心包炎或肝周炎。

卵黄性腹膜炎型。该类型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鸡腹部膨大而下垂,鸡冠为红色或暗红色。病理变化主要为腹腔内有大量破裂的卵黄液,有腥臭味。肠管、腹腔发炎,发生黏连。卵泡变形,输卵管黏膜发炎,有出血点。

3、实验室检验

进行实验室诊断时方法为取病死鸡的病料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淡红色、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菌;利用细菌分离法可得两边钝圆的革兰氏阴性菌;生化试验结果也可确定为大肠杆菌。因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为了确定最佳的治疗药物,可进行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采用药敏纸片进行试验,结果可见其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土霉素、强力霉素不敏感。

4、防治措施

因该病的主要是由于蛋鸡的抗病能力较差,饲养管理不到位,养殖环境过于恶劣,因此要想预防该病的发生就要加强对蛋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合理饲喂以增强蛋鸡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及时的清扫粪污,勤换垫料,定期对鸡舍、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另外,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将鸡群的饲养密度调整到适宜的范围,控制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免疫接种的工作,在免疫时要选择适合本场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可以使用本场的大肠杆菌菌株来制作疫苗,可以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治疗。如果发现病鸡要及时的确诊,并进行隔离饲养与治疗。对于急性发病死亡或者无治疗价值的病死鸡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在选择用药物治疗时不可盲目的使用抗生素,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然后选择高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时不可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抗生素,要交替的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目前对于大肠杆菌的治疗选择使用中药治疗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

蛋鸡大肠杆菌病发病情况与治疗方法
一、发病情况
本县马坝镇某蛋鸡场饲养一批蛋鸡,共12500只。200日龄时,蛋鸡开始出现零星死亡,此时鸡群产蛋率已达90%,部分病鸡主要表现为闭目发呆、缩颈、偶有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粘稠稀便,畜主使用土霉素拌料饲喂后,死亡有所减少,但停药后死亡数又恢复。
二、临床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减少,精神沉郁,闭目发呆,缩颈,羽毛松乱,喜蹲于笼内,肛门突出外翻,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粘稠稀便,部分病鸡有轻微呼吸道症状。
三、病理剖检
病死鸡腹腔腹水呈黄绿色,并伴有纤维素样物流出,心包炎,肝脏肿大、质脆,表面覆盖一层黄白色纤维性渗出物,气囊壁浑浊、增厚,附有片状黄白色干酪样物,有的卵泡破碎,粘附在肠管浆膜面,有鸭卵样大小不等的球状物,质地硬,有的卵黄凝固,在输卵管内形成栓塞。肠系膜上附有大量黄色干酪样渗出物,肠粘膜有出血点或呈弥漫性出血性炎症变化。
四、实验室检查
无菌操作取病死鸡的心血、肝脏、脾脏,作组织涂片,采取革兰氏染色,用高倍镜检查可见大量呈淡红色、两端钝圆、无芽胞的阴性球杆菌。无菌操作取3只病死鸡的心血、肝脏、脾脏等病变组织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同时接种于LB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平板,置37℃温箱中,18小时后观察,普通肉汤培养基变为浑浊;在LB培养基上可见一个个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直径2~3mm的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呈鲜桃红色或微红色,圆形扁平,边缘整齐。无菌操作分别取肉汤培养基和LB及麦康凯培养基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呈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无芽胞的球杆菌。将纯培养物接种于葡萄糖、乳糖、蔗糖等生化培养管中,置37℃温箱中观察24~72小时,结果葡萄糖、乳糖、蔗糖都产酸产气,甲基红试验呈阳性。
取3株大肠杆菌的纯培养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表明,3株鸡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噻肟均高敏,对卡那霉素中敏,对青霉素、链霉素低敏。
五、综合防治
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对该群鸡进行药物治疗。使用强力水溶氟苯尼考(氟苯尼考)1g拌料2.5kg、奥奇多(盐酸多西环素)1g拌料1kg、重症毒抗(扶正解毒散)100克拌料125kg,混合拌料饲喂,连用4天。鸡群从用药的第二天死亡数便减少为2只,到第三天便停止死亡。同时强化环境消毒,每天清除一次鸡舍粪便,每隔3天对鸡舍内外作一次彻底全面消毒,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更换消毒药。
六、讨论
产蛋鸡舍适宜的温度为13℃~23℃,湿度65%左右,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清理鸡粪,防止氨气浓度升高,造成鸡呼吸道黏膜损伤;夏季天气炎热应采用湿帘降温,定期对鸡群、鸡舍内外道路及用具等消毒。
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日粮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与否,都是引发大肠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营养不足,鸡群的抵抗力便会下降。此外,如果鸡群饮用了受污染的水源,鸡群感染大肠杆菌的患病率更高,症状更明显。蛋鸡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定期给予高效价廉无残留或低残留的中西药拌料或饮水预防细菌性疾病,每隔15天左右给予2~3天的多种维生素,在鸡群饲料中长期拌入微生态添加剂,以维持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同时,降低鸡舍内氨气浓度,也是养好蛋鸡的关键措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947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