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措施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肉牛钩端螺旋体病也叫做细螺旋体病、钩体病,是一种复杂且重要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具有广泛分布、感染谱广的特点。病牛的主要症状是发热、黄疸、出血性素质、血红蛋白尿以及流产,皮肤和黏膜发生水肿、黄染、坏死等,但通常呈隐性感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和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

病原特性。钩端螺旋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生物,呈有规则的细密、纤细的螺旋状结构,长度为6~20μm,宽度为0.1-0.3μm,一端或者两端呈钩状弯曲,没有鞭毛,但能够自行运动,往往会沿着菌体中轴不断转动。该菌经过姬姆萨氏液染色,菌体会被染成淡紫红色,但使用其他的普通染料较难着色。该菌是一种需氧菌,且对培养基营养没有严格要求。该菌最适宜生长在28-30℃温度下,pH最适为7.2~7.4。另外,该菌对温热比较敏感,如在50℃温度下经过10min或者在60℃或者70℃温度下经过1min,都能够被杀死;在阳光直射下2h即可被杀死。此外,该菌对酸和强碱非常敏感,且大多数消毒药液以及各种抗生素(如土霉素、键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和青霉素等)都可将其杀死。

发病机理。钩端螺旋体可经由动物的消化道、皮肤、黏膜或者生殖道侵人体内,并不断在体内繁殖,接着快速侵入到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各个组织脏器,导致机体出现溶血、出血,并损害生殖系统、肾脏以及肝脏。

流行特点。任何年龄的牛都能够感染发病,尤其是幼龄牛具有更高的发病率。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以及其他各种带菌动物排出的尿液。该病主要经由消化道、皮肤和黏膜传播,还能够通过公、母牛自然交配或者人工授精而传播。另外,该病还能够通过吸血昆虫传播。病牛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导致土壤、水源、饲草料、厩舍以及各种用具被污染,从而传播该病,有时甚至还能够经由空气传播。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温暖、多雨、潮湿以鼠类旺盛活动的季节比较容易发生,即每年的7~9月份为发病高峰,而其他时期往往呈散发。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急性型,病牛一般突然出现高热,皮肤发生干裂、坏死以及溃疡,黏膜发生黄染。排出色泽非常暗的尿液,含有大量的胆色素、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通常发病经过3-7天就发生死亡,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亚急性型,.般是母牛容易发生,病牛体温有所升高,但程度不同,食欲不振,黏膜出现黄疸,泌乳量减少或者完全停止,且排出的乳汁变黄,类似初乳状且混杂血凝块。但病牛基本不会发生死亡,发病2星期后逐渐恢复。另外,母牛患病后的一个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有时甚至暴发该病的牛群只表现出流产这一个症状。

剖检病死牛,发现有败血症病变,主要特征是出血、黄疸以及严重贫血,鼻镜、唇、舌面、齿龈、腋下、耳颈部、外生殖器的黏膜或者皮肤的多处发生坏死或者形成溃疡。可视黏膜、皮下组织以及浆膜发生黄染,皮下、胸腹下、肌间以及肾周围组织呈现弥漫性胶样水肿,并散布有点状出血;心外膜存在点状出血;肝脏发生肿大,切面结构模糊;肺脏发生水肿,呈苍白色,肺小叶间质增宽;肾脏发生肿大,且表面存在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发生肿大,切面多汁;膀胱内含有大量的血性混浊尿液。

3、实验室检验

直接镜检。在死亡30min的病牛内取肾组织进行涂片,经过姬姆萨染色后使用100倍显微镜在暗视野下进行观察,能够看到大量的一端或者两端呈钩状弯曲的病原体,呈螺旋状,且体型纤细。

分离培养。在出现发病、没有治疗且处于发热期病牛上采取静脉血,在捷氏培养基上接种,置于25-30℃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在第10天观察时能够看到弯曲、纤细、钩状的病原体,与直接镜检所见的病原体一致。

血清学检查。采集发病经过10天病牛的静脉血,制成血清,经过800倍稀释后进行凝集溶解试验,能够发现其发生明显的凝溶现象,结果呈阳性。

4、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在牛群中发现病牛时,要立即将其隔离,并采取相应治疗。同时,对病牛污染的饲养用具以及牛舍使用3%石灰乳进行消毒,清除积粪、淤泥、污水,并捕杀可能生活在饲料库内的老鼠。对于疑似感染的牛,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5g土霉素,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大约1星期。另外,牛群也可紧急预防接种钩端螺旋体病多价菌苗,一般在2星期内就能够控制住疫情,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容易消化且富含纤维素的饲料,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药物治疗。使用链霉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症状严重的病牛,同时还要静脉注射000-lO00mL25%葡萄糖、1000-2000ml_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0-20mL_10%安钠咖、20-40mL25%维生素C注射液,每天1次。也可取50g马齿苋、50g忍冬藤、30g金银花、50g板蓝根、40g陈皮、50g黄芩,加水煎煮,取药液冲调50g石膏,每天1剂,连续使用5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钩端螺旋体病病因
致病性钩体为本病的病原。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旋,规则而紧密,状如未拉开弹簧表带样。钩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或S字形。菌体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6~10μm,直径平均为0.1~0.2μm。钩体运动活泼,沿长轴旋转运动,菌体中央部分较僵直,两端柔软,有较强的穿透力。
临床表现
潜伏期2~20天。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可直接影响其临床表现。
1.早期(钩体血症期)
多在起病后3天内,本期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本期还可同时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呆、腹泻;呼吸系统症状如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部分患者可有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极少数患者有中毒精神症状。
2.中期(器官损伤期)
在起病后3~14日,此期患者经过了早期的感染中毒败血症之后,出现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肾功能不全、脑膜脑炎等。
此期的临床表现是划分以下各型的主要依据,分为: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
3.恢复期或后发症期
患者热退后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也有少数患者退热后经几日到3个月左右再次发热,出现症状,称后发症。表现为后发热、眼后发症、神经系统后发症、胫前热等症状。
检查
1.常规检查与血液生化检查
无黄疸病例的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黄疸病例的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尿常规检查中多数患者有轻度蛋白尿、白细胞、红细胞或管型出现,黄疸病例有胆红素增高。一般在病期第1~2周内持续上升,第3周逐渐下降,可持续到一个月以后,血清转氨酶可以升高,但增高的幅度与病情的轻重并不平行,不能以转氨酶增高的幅度作为肝脏受损的直接指标。半数病例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平均值是正常值的5倍)。
2.特异性检测
有病原体分离和血清学试验两种方法。均是用已知钩体抗原检测血中出现的相应抗体,不能做到早期诊断。近年来开展了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与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试验等可以测出血中早期存在的钩体,已取得了早期诊断的初步成果。
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加以诊断。
yz023.Com

治疗
1.一般治疗
强调早期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保持体液与电解质的平衡,如体温过高,应反复进行物理降温至38℃左右。在患者家中、门诊或入院24小时内特别在6~24小时内密切观察病情,警惕青霉素治疗后的雅-赫反应与肺弥漫性出血的出现。患者尿应采用石灰、含氯石灰等消毒处理。
2.早期及钩体血症型的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镇静药物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3.肺弥漫性出血型的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镇静药物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4)输液。
(5)强心药物治疗。
4.黄疸出血型的治疗
对轻、中度患者,在抗菌疗法的基础上,适当对症治疗即可,对重症患者,应加强下述疗法。
(1)出血处理。
(2)精心护理。
(3)保护肝脏。
5.肾衰竭型的治疗
对轻症患者,在抗菌疗法的基础上,适当对症治疗,肾脏损害大多可自行恢复。对重症患者,需进行透析治疗,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6.脑膜脑炎型的治疗
7.后发症的治疗
后发热、反应性脑膜炎等后发症,一般仅采取对症治疗,短期即可缓解。必要时,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恢复更快。
预后
因临床类型不同,各地报告本病的预后有很大的差别。轻型病例或亚临床型病例预后良好,而重型病例或住院病例病死率则较高。
预防
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和管理需采取综合的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动物宿主的消灭和管理,疫水的管理、消毒和个人防护等方面。

相关阅读

蜜蜂螺旋体病的防冶方法


1.蜜蜂螺旋体病的病原

蜜蜂螺旋体是一种呈螺旋状,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菌体直径0.17微米。

2.症状

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面上蹦跳、爬行,失去飞翔能力,三五只蜜蜂集聚在一起,行动缓慢,不久死亡。死蜂大多双翅展开,吻伸出,发病严重时,不仅青壮年蜂死亡,而且刚出房不久的幼年蜂也爬出箱外死亡,蜂群群势下降很快。患病蜜蜂消化道变化不尽相同、有的中肠膨大呈灰白色,有的缩小呈褐色,后肠有的充满稀黄色粪便,有的充满混浊水状液。

3.诊断方法

显微镜诊断,取病蜂10只加蒸馏水10毫升,研磨,制备病蜂悬浮液,5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少许涂片,置暗视野显微镜下1500倍即可观察到螺旋体的形态及运动状态,若发现晃动的小亮点并拖有一条丝状体,即为蜜蜂螺旋体,从而可确诊此病。

4.流行特点

蜜蜂螺旋体病分布较为广泛。转地放蜂的蜂场,发病率高,病情严重,而定地饲养的蜂场,发病率低,病情较轻。

该病原是通过消化道侵入蜂体引起发病的。在蜂群内,被污染的饲料和蜂具是该病的传染源。

本病常与其他病害如孢子虫病、麻痹病等混合发生,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蜂群群势下降严重。因此,在防治时,应采用综合措施。

5.防治方法

蜜蜂螺旋体对抗生素类药物敏感,但由于该病通常与孢子虫病、病毒病混合感染,因此单用抗生素防治效果较差,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①药物防治

春季在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时,加入保蜂健、抗病毒一号和磺胺类药物预防。发病初期,根据有否混合感染而应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单一感染可用青霉素糖水饲喂数次,或青霉素、链霉素各300万单位溶于糖水中饲喂数天。

②加强饲养管理

经常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饲料贮备,越冬饲料要求优质、量足。春季注意对蜂群保温并做到通气良好,以防止巢内湿度过大,秋季对巢脾和蜂具进行消毒(4%甲醛溶液消毒)或5%漂白粉浸泡蜂箱消毒。

③选育抗病蜂种淘汰抗病力差的蜂种,选育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新蜂王,保持蜂群群势,增强抗病力,更换陈旧巢脾和老弱蜂王。

螺旋体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螺旋体病是由鹅包柔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发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由蜱(波斯隐喙蝉)所传播,在自然条件下,禽只经蜱咬伤而感染。本病的临床特征是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厌食、贫血及腹泻。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螺旋体的致病力极强。人工感染的潜伏期2天。由波斯隐喙蜱刺螫感染的潜伏期为4~6天。此后螺旋体在血液内大量增殖,至鹅只患病的后期,螺旋体的数量虽然显著下降,但鹅只不久濒于死亡。

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的病状而突然死亡。

急性病例:在传染性的蜱咬伤后经4~10天,病鹅体温升高到42~43℃,同时在血液中发现螺旋体。然后病鹅出现食欲消失,但渴感增加,迅速消瘦,衰弱,精神沮丧。贫血,嗜眠,对外界的刺激因子反应不灵,一旦惊醒,就懒洋洋地站起来,向另一地方移动,然后又蹲下,眼睛又重新闭合起来。患鹅血液中螺旋体增加时,患鹅羽毛松乱,下痢,并出现神经症状,走路摇摆,时而这只脚跛,时而另一只脚跛,以至逐渐软瘫,或背部翻倒腹朝天,要用很大气力才能恢复正常的姿态。患鹅常抖动着头部。最后体温降至常温以下而死亡。病程为2~3周,有些病例可以慢慢康复。在康复的鹅只的血液中,一般找不到螺旋体。

鹅的螺旋体病常常继发或并发曲霉菌病、大肠杆菌病以及其他败血病。患鹅的死亡率为80%左右。

二、病理变化尸体消瘦,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排泄物玷污,干涸后粘在一起。肝肿大,表面散布针头大至粟粒大、黄白色的坏死灶。脾肿大,比正常大1~3倍。呈暗紫色或棕红色,表面也有坏死病灶。肾肿大,呈暗淡黄色。小肠黏膜充血,出血。心包有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小肠黏膜充血,肠内含有绿色黏液样物。

三、流行病学资料自然感染是通过蜱的刺螫而传播。当蜱刺螫病鹅而吸血时,螺旋体则随血液进入蜱体内,在其消化道中停留3~4天,然后经过蜱的肠及体液而到达其唾液腺及其出口管。此时如再次刺螫健鹅,即可造成病原的传播。螺旋体在蜱体内存在时间长短不等。如果反复螫病鹅时,其传播病原的能力可维持6~7个月之久。螺旋体也可以通过蜱的卵传播。此外,本病也可不需要其他动物作媒介而传播,同群的鹅则可以互相传染,粪便可成为主要的传染来源。

本病的流行季节与蜱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每年的8~9月份严重流行时,常造成很大的损失。幼鹅及维生素缺乏的鹅只,患病较重,死亡率也高。

四、病原诊断本病的病原体是鹅螺旋体,其形态呈螺旋状,末端尖锐。从鹅体内分离到的螺旋体,其大小为6~30微米0.2~0.4微米,具有6~15个螺旋,运动灵活,呈螺旋式前进。菌体活体悬滴标本需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如果pH适宜,只用蒸馏水加5%~10%的兔血清,螺旋体就可以生长,也可以在鸡胚中繁殖。螺旋体在蜱和家禽体内繁殖继代,会迅速增强其致病力,结果鹅的螺旋体与鸭的螺旋体之间的种的界限也就可能消除。

鹅对螺旋体的易感性极强,鸭也可以感染发病。鸡的螺旋体可感染鹅和鸭。

螺旋体病的诊断只能在病的最极期采血制成血涂片(不染色),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当显微镜检查结果为可疑时,可采取病鹅的心血或用脏器(或骨髓)制成悬液,感染约两个日龄以下的鹅,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如被检材料含有螺旋体时,鹅只在接种后4~7天发病。在鹅只的末梢血管采血制成血片,容易发现螺旋体。

防治策略

一、预防设法消灭螺旋体的传播者波斯隐喙蜱,是防止发生本病的最重要的措施。可用5%的克辽林消毒鹅舍,然后再用石灰乳剂喷洒墙壁及地板。0.5%马拉硫磷水溶液或粉剂喷洒,消灭草地的蜱可用3%粉剂喷洒,用量为50~100克/米2;若用0.2%~0.5%乳剂喷洒,用量为1克/米2。对鹅只喷洒,用1.25%乳剂或4%粉剂,以驱除体外寄生虫。

在有螺旋体病发生的地区,防蜱的工作不仅在有病发生时进行,而且应在早春蜱复活的季节之前进行。

二、治疗(1)九一四治疗本病有效。大部分病鹅注射1~2次后即可痊愈。一次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用蒸馏水溶解注射。

(2)病初可肌注大量青霉素可迅速治愈本病,并可预防新的传染。成鹅每只肌注10万国际单位,每天1次,每两天为一疗程。

(3)对氨苯胂酸钠,成鹅每千克体重为0.05克、幼鹅为0.03克,肌内注射。

据报道,土霉素也是治疗螺旋体病的高效药物。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实验室检验及防治措施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牛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牛、羊、猪、人等多种动物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溶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消瘦。病原是一种寄生于血浆和红细胞的血液寄生虫。油镜下可以看到单个、数个寄生在红细胞表面和血浆内。血液抹片,经姬姆萨染色,红细胞呈粉红色,附红细胞体呈淡蓝色,多数为半月状。牛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物抵抗力较弱,耐低温,一般常见消毒药均可将其杀灭。该病常发生于夏秋温暖季节,寒冷季节较少发生。这种病是由蚊虫及吸血昆虫传播的,牛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死亡。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实验室检验及防治措施。

1、宰前症状

病牛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顿,食欲不振或者停止采食,机体日渐消瘦,症状严重时体温会明显升高,往往可超过40℃,且持续较长时间。反刍减弱或者完全停止,四肢无力,行走不稳,且往往卧在地上,眼角膜潮红,并不停流泪,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发生黄染,腰背及四肢末端存在淤血。初期发生便秘,后期发生腹泻或者交替出现,排出混杂黏液或者呈血红色的粪便。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初期排出绿黄色或者浓黄色的尿液,频繁排尿,但不会排出血尿。发病后期,病牛眼睑、尾根等处形成不同大小的血斑,且发生血红蛋白尿,排出棕色或红棕色尿液。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生殖力能力降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在发病后经过1~2月会发生死亡。妊娠母牛患病后容易发生流产、早产以及胎衣不下等。

2、宰后病变

病牛血液如水样稀薄,不容易凝固,伴有弥漫性血管炎。胸腹腔存在积液,淋巴结发生肿大。浆膜、黏膜发生黄染。肝脏明显肿大,达到正常大小的1~2倍,质地如泥样柔软,发生脂肪变性,并出现实质性炎性变化以及坏死。胆囊也发生肿大,含有质地浓稠的胆汁。脾脏发生肿大,被膜存在结节,结构不清晰。心脏、肺脏、肾脏发生程度不同的炎性变化。胃肠黏膜局部发生水肿。皮下组织以及肌间发生水肿、黄疸。

3、实验室检验

细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牛的肝脏、肾脏、脾脏以及淋巴用于检查微生物,无论是涂片镜检还是接种培养,都没有发现细菌。

染色镜检。取耳尖血制成血液涂片,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后滴加几滴甲醇进行2~3min的固定,再添加足量的姬姆萨染色液进行30~60min染色,用清水清洗,吸干后进行镜检,能够在红细胞内看到圆形以及变形虫样的虫体。通过瑞氏染色,放在1000倍油镜下进行镜检,能够发现红细胞中有60%~70%发生变形,呈锯齿状、星芒状,且红细胞表面存在大量淡蓝色虫体,呈椭圆形、圆形、月牙状。

浓集法。也叫做离心血涂片法,即从病牛静脉处取1.OmL血液,添加2倍比例的1%盐酸,完全混合均匀后在500r/min的速度下进行5min离心,然后取上清液在2500r/min的速度下进行10min离心,取沉淀物使用pH值6.2的PBS液进行3次洗涤离心,接着稀释到0.5mL,用于涂片染色和压片法检查。该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碘制动试验。在病牛静脉处取一滴血液滴加在载玻片上,再添加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在看到作运动(如摆动、翻滚、扭转、下降、上升等)的附红体细胞时,滴加适量的0.1%碘溶液,就能够使其停止活动。之后使用生理盐水或者PBS液进行洗涤,发现附红细胞体无法恢复活动力,也没有被碘着色。这也是附红细胞体具有的能够用于与其他血液寄生病原微生物区别的特征,能够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动物接种试验。取l头健康无病的牛(确保经过检验呈附红细胞体感染阴性)和3头病牛各2mL血液,都添加1000万IU青霉素和1000万IU链霉素,混合均匀后分别给2只2~3月龄健康兔(附红细胞体阴性)接种,进行2周的观察。发现兔接种病牛血液经过4天,表现出精神萎靡,被毛松乱,减少活动,经过7天进行血检,发现有虫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且大小、形态以及运动性都与以上病牛血片中所见一致,红细胞中有60%~80%发生感染,经过10天可视黏膜苍白,机体明显消瘦,红细胞中超过80%发生感染;兔接种健康牛血液后,没有表现出临床表现,进行血检也没有发现附红细胞体。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牛可使用贝尼尔、黄色素,并配合中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疗效。病牛可静脉注射由1500mL10%葡萄糖生理盐水、100mL5%黄色素、50mL10%维生素C组成的混合药液;取120g金银花,90g葛根,45g常山,90g柴胡,60g大白,30g苦参,120g生地,120g党参,60g元参,150g青蒿,30g甘草,加水煎煮后灌服,每天1剂。经过3天治疗,病牛症状逐渐好转,体温降低到正常水平,食欲有所恢复,此时要停止使用上述药物,改成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片混饲,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然后随机抽血进行检查,如果没有发现附红细胞体,且精神、食欲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即表明痊愈。

加强饲养管理。牛舍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合理饲养。夏秋季节,要定期喷洒消毒药,用于将环境中生存的蜱消灭,避免其叮咬牛体。对于在牛体上寄生的蜱,要采取人工捕捉或者人工擦药、药浴,每天5~7次,以将圈舍内寄生的蜱完全消灭。

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发病情况
河北省巨鹿县官厅镇张某饲养7头黄牛。2006年8月26日,一头8月龄的母牛发病,以后又有3头牛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黄疸、贫血、消瘦等症状。当地兽医用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治疗,不见疗效。最后全部发病,遂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经临床诊疗,剖检病变,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病。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只有第一头发病早的牛由于治疗不及时,抢救无效死亡。其他牛均治愈。
临床症状
病牛最初为食欲减少,反刍减弱,行走无力,双眼流泪,随着病情发展,病牛体温高达41℃左右,呈稽留热,呼吸加快,心律快,瘤胃蠕动音减弱,病牛出现便秘,继而腹泻,排出稀软或水样带血的粪便,尿量减少,尿中带血,眼结膜苍白。病牛逐渐消瘦,四肢无力。病后期体温下降至常温,可视黏膜苍白、黄疸,严重者卧地不起至死亡。
剖检病变
尸体消瘦,可视黏膜苍白;血液稀薄、色淡,凝固不良;皮下、浆膜下及全身脏器有出血点;腹水多呈淡黄色;肝肿大、边缘钝圆、质软,呈土黄色;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肿大出血,呈土黄色;心肌扩张、质软;皱胃及小肠黏膜呈弥漫性出血、水肿。
实验室检验
1.取抗凝血1滴于载玻片上,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稀释混匀,在600倍显微镜下镜检,红细胞呈月牙状、星芒状等多形性,细胞边缘附着球形、短杆状、星状和闪光状的小体,有的附着于红细胞表面,有的游离于血浆中摇摆游动。
2.采病牛的耳尖血涂片,(1)瑞氏染色,在1000倍油镜下镜检,可见70%左右的红细胞变形,呈锯齿状、星状,红细胞表面附有大量圆形、椭圆形、短杆状、月牙状等紫蓝色虫体,亮晶发光,最多的一个红细胞表面附有十几个虫体。一般为3个~7个,血浆中也有,但量少。(2)姬姆萨染色,镜检,红细胞呈粉红色,附红体呈淡蓝色,多数为半月状。
3.无菌操作,取病死牛的心血、肝、脾、肾、淋巴结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发现细菌。将以上病料接种于普通肉汤、普通琼脂、鲜血琼脂培养基中,未见细菌生长。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病。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隔离病牛,圈舍及周围环境用绿威霸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用溴氢菊酯消灭吸血昆虫。
2.对病牛进行有效的治疗。(1)应用美达欣(主要成分为贝尼尔等)按每公斤体重0.1毫升,肌肉注射,两天1次,连用2次~3次。(2)肌肉注射红净(主要成分为土霉素),每公斤体重0.2毫升,每天1次,连用3天~5天。(3)病重牛辅助治疗: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毫升~2000毫升,10%葡萄糖酸钙100毫升~200毫升,10%碳酸氢钠100毫升,维生素B120毫升,维生素C20毫升,1次静脉滴注,上下午各1次,连用3天。(4)粪便、尿液呈潜血,1次肌肉注射止血敏20毫升。(5)饲草与饲料内混合0.05%四环素,连用3天,并增加多种维生素。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的防治措施,5天后除一头病情比较严重的牛死亡外,其他牛全部痊愈。
小结
1.本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牛附红细胞体病,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使病牛很快康复。
2.牛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经过吸血昆虫传播,特别是夏秋季,是各种昆虫活动的高峰期,吸血昆虫叮咬,促使本病发生与流行。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增加多种维生素,增强机体的抗病力。消灭吸血昆虫,经常消毒,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
3.牛发病后,要早诊断,早治疗,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避免滥用药。选用特效药物,才能使疫情尽快得到控制。

猪螺旋体性结肠炎的防治


猪螺旋体性结肠炎是由多毛短螺旋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新发生的传染病,以结肠炎和下痢为特征。本病在许多养猪场猪群中感染率很高,发病率逐年增高,已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应对其高度关注,加强检疫、注意防控。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控技术进行了简要叙述。
1病原体
猪螺旋体性结肠炎的病原体为多毛短螺旋体。猪痢疾短螺旋体为猪痢疾的病原体,多毛短螺旋体为猪肠道螺旋体病的病原体。多毛短螺旋体有4~6个弯曲,两端尖锐,呈缓慢旋转的螺丝线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多毛短螺旋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室温下可存活数天,在4℃下可在粪便中与污染的土壤和新鲜的水中存活数月。对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死。
2流行情况
据有关报道,各地的部分猪场都发生过病。猪群感染本病后,导致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下降、生长速度参差不齐、达到上市体重的时间延长、饲料成本增加、饲料利用效率下降,降低了猪场的利润,破坏了猪场的正常生产流程。
3流行特点
3.1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带菌动物为本病的传染源。病菌有广泛的宿主,包括猪、犬、鸡、野生水禽、多种家鸟、野鸟与人类等(人的菌株可感染实验鸡和猪,该病可能为人畜共患病)。病菌从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的粪便中排出,经消化道而感染,主要为害10~16周龄、体重在20kg以上处于育肥期的猪只,感染率可达80%,其中发生下痢的占33%~67%,无症状感染率为30%~50%。该病的感染持续期一般为2周,最长可达6周。
3.2应激因素的影响
混群饲养,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温度变化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卫生条件差;长途运输,拥挤等,以上各种应激因素都能诱发该病。
3.3混合感染的影响
多花短螺旋体常与猪痢疾短螺旋体、胞内劳森氏菌和沙门氏菌等发生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死亡率增加,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3.4药物的影响
保育期饲粮中添加了抗菌药物的猪群发病率较低,没有添加药物的猪群发病率较高。
4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4.1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3~20d,主要引起猪发生结肠炎和腹泻。发病猪排出呈湿水泥样粪便,含有黏液,通常无血。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逐渐消瘦,弓腰缩腹,起立无力,病程7~10d。结肠炎主要表现为增生性及弥漫性卡他性至黏液性结肠炎症状。
4.2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盲肠和结肠充气膨胀,内容物含有大量的黏液。组织学变化为大肠表现典型的卡他性结肠炎、肠腺变长,并伴随上皮细胞坏死的结肠增生及肠腔上皮细胞上有大量的多毛短螺旋体附着。
5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做初步诊断。确诊与监测目前尚无敏感与特异的血清学方法,但国外使用PCR技术诊断猪肠道螺旋体病获得成功;核酸原位杂交可用于确定螺旋体在肠道黏膜上的定居部位和鉴定混合感染;ELISA可用于检测带菌猪粪便中的抗体等。
6防控措施
6.1平时的预防措施
(1)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引种时必须检疫并隔离观察1个月,认定为健康猪方可进入生产区饲养。
(2)自繁自养,生产中实行产仔舍、保育舍和育肥舍的全进全出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3)严格消毒制度,定期用0.3%过氧乙酸或0.1%次氯酸钠进行带猪消毒,猪舍每周消毒1次,周围环境每月消毒1次。
(4)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做好各项生物安全工作。坚持灭鼠、杀虫、驱虫与防鸟;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保温防寒、通风透光、饲养密度适中,不混群饲养;场区内不准饲养其他动物;禁止饲喂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饮用水要清洁,要符合饮用水标准;尽可能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等。
(5)管理好粪便与污染物,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6)进行药物预防,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每头口服硫酸庆大霉素4万IU,10日龄时每头再口服8万IU。仔猪断奶时可按以下方案用药:磷酸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1∶1),每吨饲粮中添加100g,连喂7d;新霉素,每吨饲粮中添加140g,连喂7d;痢立清,每吨饲粮中添加50g,连喂7d;四环素族抗生素,每吨饲粮中加药200g,连喂7d;痢菌净,每吨饲粮中添加50g,连喂7d;二甲硝基咪唑,0.025%水溶液饮水,连饮7d。
6.2发生疫情时的防治措施
(1)发病后,要立即隔离病猪,种猪应清群淘汰,育肥猪单独饲养,并用上述预防药物进行治疗。没有发病猪群可用药物进行预防,通过用药物净化的办法来控制该病。
(2)猪场要彻底清扫、全面消毒,死亡猪只、粪便、污物等要全部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发病猪舍经彻底消毒,空舍2个月后方可引进新猪群。
(4)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消除各种不良诱因,确保猪场的生产正常进行。

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临床症状 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


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导致肉牛和奶犊牛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牛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犊牛、育肥肉牛以及奶牛容易发生,对全世界养牛业的健康发展都会带来严重危害,主要特点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且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临床症状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

1、病因:

牛、山羊、绵羊等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牛对该病毒的易感性有所不同,主要是集约化饲养的青年牛及刚断奶犊牛(小于6月龄)容易发生,使其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但成年牛也能够发生。该病的暴发可能只局限在犊牛,或者只局限在成年母牛,也可能是整个牛场牛都出现发病,发病率可超过90%,而死亡率只有1%~3%。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通常在秋冬季节发生,此时病毒能够快速传播,可能经由呼吸道分泌物或者气雾进行传播,不管是母源抗体还是免疫接种后形成的抗体都无法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分泌,但当抗体水平较高时能够减轻病症。

2.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

该病具有2~7天潜伏期。病牛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可达到39.5~41.9℃,并持续4~5天左右。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停止采食。大部分病牛呼吸加速,严重能够听到喘鸣声。一般为湿性咳嗽,还会咳出黏稠的脓性痰液,经过大约10天会逐渐消失。流涎,嘴角通常流出泡沫状液体。两侧鼻孑L都会流出混杂血液的浆液性、黏液性、脓性鼻液。眼结膜明显充血,大量流泪。最终俯卧在地上,且无法站起。妊娠母牛患病后会发生流产,泌乳母牛患病后泌乳量减少或者完全停止。

对病死牛进行剖检,可发现支气管间质性肺炎,肺脏质地坚实,小支气管和支气管内渗出黏液脓性液体,支气管、气管以及纵隔淋巴结发生水肿、肿大,有时还会发生出血。如果同时感染细菌,会导致肺实质更加坚实,并存在纤维性蛋白渗出,同时可见化脓性支气管肺炎。主要显微病变是发生渗出性细支气管炎,同时肺泡逐渐萎陷,细支气管附近浸润有单核细胞。对上皮细胞进行观察,发现其发生凋亡和坏死,且被周围的巨噬细胞吞噬。肺泡、细支气管管腔和支气管内存在多种细胞的碎片,且在固有层能够看到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3、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鉴定。取病死牛发生病变的肺脏组织或者气管黏膜,也可取脾脏器官或者血液用于样本采集。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是一种能够在呼吸系统的细胞培养物上充分生存的病毒,尤其是牛鼻甲细胞最非常适合用于病毒的分离培养,细胞接种病毒后主要是发生融合现象,晚期往往发生肿胀、变成圆缩,并逐渐聚集,且容易出现多个合胞体,最终细胞发生死亡并脱落。病变的细胞进行HE染色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可见核内包涵体。但是,由于病毒滴度往往无法保持稳定,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无法有效生存的现象,导致其敏感度减弱,因此要求病料在运输时必须快速且严格,并确保及早接种到细胞,以确保检测效果较好。

血清学诊断技术。主要是指病毒中和试验,该法能够将病毒特异性抗体直接检测出来,并使用1倍量200~500TCID50常量病毒和经过1倍比例稀释处理的血清进行th作用,之后在其中添加适量的指示细胞,放在37℃恒温条件下进行4~5天培养,然后进行读数,能够促使接种病毒的细胞所发生的50%病变血清高稀释倍数受到抑制,从而能够直接对病毒的细胞病变状况进行观察,进而能够判定是否存在能够抑制病毒活性的中和抗体。

4、防治措施

免疫预防。该病可使用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一般来说,犊牛可使用灭活疫苗免疫接种,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但无法使全部免疫牛都免于感染该病,甚至会导致部分病牛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加重。减毒活疫苗一般采取鼻腔免疫,但由于该疫苗无法在免疫原性和毒力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尽管目前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牛接种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发病,避免牛场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损害。

治疗措施。牛发病后通常可采取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一般来说,使用广谱抗生素能够减弱或者抵抗细菌性支气管炎,因此在分离得到实际病原微生物前,病牛可选择使用庆大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等进行治疗,接着选择使用特异性抗生素进行治疗。在病牛表现出呼吸困难的症状时,不仅要使用广谱抗生素,还要配合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如选择使用10~20mg地塞米松,每天1次。还要使用抗组胺药,如按体重使用1mg/kg盐酸扑敏宁,每天2次;按体重使用0.048mg/kg阿托品,每天2次;使用15.5~31.Og阿司匹林,每天2次。

鸭瘟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及病理变化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染迅速,常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两腿发软无力,下痢,口渴,流泪和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本病痛原为鸭瘟病毒.剖检病变以全身性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鸭瘟主要传染方式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主要传染源是病鸭和带毒鸭.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故应以预防为主.除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外,采用鸭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鸭瘟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及病理变化。

1、潜伏期

人工感染成年鸭的潜伏期一般为48-96h(最短36h,最长192h),其潜伏期的长短,依不同毒株毒力的强弱而有差异。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4天。根据对2000多只病鸭的观察,人工感染的潜伏期普遍为36-48h,部分有长达3-4天的。自然流行的潜伏期约在2-5天。

2、症状

病初体温急剧升高,呈现稽留热,多数病鸭体温稽留在43-43.8℃,持续达44℃以上。体温升高,并稽留至中后期是该病非常明确的发病特征。在体温升高的前一天,病鸭精神不振但仍然可以戏水,食欲开始减少而多饮水,排泄物稀薄呈黄色或灰白色。体温升高后.渴欲增加,食欲明显下降,继而完全废绝,精神极度萎顿,羽毛松乱,不饮水,不戏水,静卧于地上或躲于一角,不愿走动,强行驱赶时步态不稳,或以翅扑地匍匐向前,严重的病鸭两脚不能站立,或完全麻痹,翅膀下垂,体重迅速减轻。流泪,眼周围羽毛被沾湿,眼睑水肿,甚至外翻,黏膜充血或有小点出血,有些病鸭的上下眼睑黏连,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漏。在体温升高稽留期间,病鸭下痢,排泄物呈草绿色,腥臭,泄殖腔周围被排泄物沾污,泄殖腔黏膜充血、水肿、外翻,黏膜上用绿色假膜,剥离后留下溃疡。

发病后期呼吸次数稍有增加,头颈肿胀的病鸭则有呼吸困难,个别病鸭有咳嗽,病鸭叫声嘶哑。倒提病鸭时,从口腔流出褐色液体。张开口腔,拉出舌头,可见喉头黏膜上有黄色假膜,剥离后留下的出血面。

血液学变化:病鸭的红、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杆核粒细胞。

3、流行特点

一般呈现急性经过,病程一般为2-5天,也有的病程急骤、死亡极快。尸体剖检时可见泄殖腔中有外形完整而未及产出的鸭蛋,少数病例呈亚急性过程,拖延多天。

慢性多由急性和亚急性转变而来,开始表现慢性经过的病例常见于流行后期(不到1%)。这种类型表现消瘦,生长发育不良,最突出的是角膜混浊,严重者出现溃疡,多为一侧性;常因采食困难而引起消瘦或死亡。病程多在2周以上,而剖检变化不够典型。

据报道,有人曾观察了鸭群的完整发病过程:当病传人易感鸭群,经过3-7天开始出现零星病例,再过3-5天进入流行发展期和流行盛期,大批病例出现,根据鸭群的大小和饲养管理方式不同,每天发病自十多只至百余只,持续发病时间自3-5天至1个月左右不等。整个流行过程为2-6周,该病的发病率平均在9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100%,发病鸭几乎全部死亡,成年鸭死亡比幼鸭还要高些。

4、病理变化

病鸭眼中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下眼睑结膜常有出血斑点,以泪管口的周围最为明显。少数见头部皮下水肿,形成头部肿大,拔去毛后皮肤有出血斑点,严重者变成坏死病灶。鸭瘟病理反应因品种、年龄、性别、易感性、感染阶段、病毒的毒力和感染量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鸭瘟的特异性病变是血管损伤,胃肠道黏膜面的某些特定部位有疹性损害、淋巴样器官病变和实质器官的退行性变化。

组织出血可见于心肌、其他内脏器官及其支持结构,包括肠系膜和浆膜出现出血点、出血斑和较大的血液外渗。在心包膜的脏面上,特别是在心冠沟内,有密集的出血点,使之呈红色油漆状,这在成熟的种鸭较为常见。心内膜壁和瓣部有出血。肝、胰、肠、肺和肾的表面可能被出血点所覆盖。产蛋母鸭的卵泡,因出血而变色和变形,卵巢渗出大量血液,充满腹腔。食道与腺胃之间的括约肌可见环状出血。

据报道,心外膜、冠状沟和心内膜常见有出血点,胰腺有散在出血点。肾间有轻度充血或出血,卵巢卵泡膜充血和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的黏膜常见有出血带。肠道浆膜及肠系膜偶尔也有小出血点。肠道黏膜有充血或不同程度的出血性卡他,自然病例尤以十二指肠和直肠出血显著,泄殖腔黏膜及周围皮肤肿胀、出血和溃烂。

有资料表明,部分病例在心冠沟脂肪有小出血点,但心外膜出血较为多见,肝脏有时见到在少数坏死灶中间有小点出血或其外围有环状出血带。口腔和食道有小点出血,腺胃黏膜上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有时与食道膨大部的交界处有一环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肌胃角质层下充血、出血。整个肠黏膜充血、出血,尤以十二指肠及直肠最为严重。泄殖腔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卵巢出血、充血和卵泡变形、变色、变质。输卵管胰见充血、出血,少数胰腺有针头大的出血点。

肉牛焦虫病的临床症状 肉牛焦虫病的防治措施


牛焦虫也叫做血孢子虫病,是由于牛淋巴球、红血球等处寄生有多种无色素血孢子虫而引起,这类虫体体型非常小,需要借助蜱虫传播,因此也叫做蜱热。病牛的典型症状是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停止反当,往往卧地不起,且后期体温急剧升高,体质逐渐消瘦,呈现高热稽留,最终发生死亡,应加以防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肉牛焦虫病的临床症状肉牛焦虫病的防治措施。

1、病原体

肉牛焦虫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导致,这两种虫体相比较,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具有更大的体型,且其呈现多种形态,如环形、有犁形、椭圆形等,且两个梨形虫体往往以尖端相连形成锐角,这也是虫体典型形态,通常处于红细胞的中部,且虫体直径要明显比红细胞半径大;牛巴贝斯焦虫也呈现多种形态,通常处于红细胞边缘,且两个虫体呈尖端或者锐角相连,个别处于红细胞中央。该病可通过多种蜱虫进行传播。焦虫通常寄生在牛、羊的红细胞内,有些猪、犬以及马属动物也能够感染焦虫,但主要是对牛、羊造成较大危害。红细胞内寄生的焦虫,能够经由血液循环侵入到牛体各处,并大量繁殖。在病牛体内,以虫卵的形式在唾液细胞中发育,并具有感染性。

2、临床症状

该病一般具有8~15天的潜伏期。成年肉牛通常呈急性经过,发病初期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0~42℃,呈现稽留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反刍减少或者彻底停止,呼吸加速,鼻镜过于干燥且发生出血,肌肉震颤。经过3~4天,病牛开始排出血红蛋白尿,尿液颜色从浅色逐渐变成深红色,且尿液中所含的蛋白质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该病的典型性临床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牛逐渐表现出更加严重的贫血,可视黏膜呈苍白色或者白色,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喘息。体质衰弱、消瘦,起卧和行走都比较困难,或者只能够卧地不起,并伴有黄疸、水肿,且先便秘后腹泻或者二者交替出现,往往排出混杂黏液及血液的粪便,部分甚至会排出覆盖有黑褐色黏液膜的粪便,并散发恶臭味,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病牛最终往往由于严重缺氧、缺乏营养或者肝脏功能障碍而发生死亡,妊娠母牛患病后通常会发生流产。

3、实验室检查

无菌条件下在病牛耳缘静脉处采血,制作血抹片,经过染色后进行镜检,能够发现红细胞大小不同,且细胞内存在呈逗点状、环状、杆状的虫体,一般同一个细胞中存在1~4个虫体,染虫率一般能够达到70%左右。

在诊断过程中,还要对虫体形态进行细致鉴别,并仔细观察虫体大小、数目、位置以及排列状态,尤其要注意查找典型虫体所具有的特异性构造,从而准确判断是由何种虫体引起发病。牛瑟氏泰勒焦虫,虫体呈竹芽状或者杆状,长度要比红细胞的半径小;牛双芽巴贝斯焦虫,虫体呈双梨子状,且其尖端相连形成锐角,长度要比红细胞的半径大,具有团块状的染色质;牛巴贝斯焦虫,虫体呈双梨子状,虫体尖端相连形成钝角,长度要比红细胞的半径小,往往处于红细胞的边缘,有时处于偏中部。另外,如果焦虫正处在感染高峰期,在镜检时也能够发现红细胞外存在少数的虫体,此时就需要对逐个视野、逐个细胞进行检查,并注意对其他虫体、杂质、边虫、附红体细胞等进行鉴别,禁止随意做出结论,防止发生漏诊、误诊。边虫,虫体呈圆形,边缘整齐,体型较小,通常处于红细胞的边缘,一个红细胞内能够同时附着有1~16个虫体,进入繁殖阶段,虫体则具有多种形状,如三角形或者圆形等,成虫通常呈圆形。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牛症状较轻或者发病初期,可按体重使用3.5~7mg/kg三氮脒,配制成5%~7%的注射液,并将其置于50℃温水中进行至少10min的水浴,待温度适宜后在臀部进行肌肉注射,通常用药1次就能够见效。如果病牛症状严重,也只能够采取少于3次用药治疗,且每次需要间隔48h,治疗效果较好。病牛也可使用锥黄素进行治疗,每次添加适量的生理盐水配制成0.5%~1%的注射剂,按体重注射3~4mL/kg,通常用药1~2次就能够见效,每次具有24~48h间隔时间,治疗效果也较好。但要注意的是,注射锥黄素时,注射速度不能过快。病牛也可使用锥蓝素进行治疗,添加适量的0.4%的生理盐水配制成1%的注射剂,按体重肌肉注射5mL/kg,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要确保缓慢注射。对于症状严重的病牛,可将1次用量分成2次注射,每次具有24~48h的间隔。在使用以上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还要根据临床病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症治疗。如发生贫血等体弱症状时,可静脉注射由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B12、维生素C组成的混合溶液;如果心脏衰弱,可注射适量的强心剂;如果食欲减退,可投服适量的健胃剂。

灭蜱。牛体可使用按1∶(200~250)倍稀释的2.5%敌杀死油乳剂进行喷雾,每半个月进行1次。圈舍墙面、缝隙等要定期喷洒灭蜱药物。同时,可配合采取人工种草、深翻土地或者改良土壤改良等方式来破坏蜱虫的生存条件。另外,还可对肉牛配合注射大环内醋类抗生素,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以及多拉菌素等用于控制或者消灭蜱虫。

牛焦虫病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焦虫寄生于红细胞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蜱叮咬而感染的。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简介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焦虫寄生于黄牛、水牛和奶牛的红细胞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蜱叮咬而感染的。此病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有病区当地牛发病率较低,死亡率约为40%;由无病区运进有病区的牛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60%—92%。
牛巴贝西焦虫病和牛环形泰勒焦虫病
引起牛焦虫病的焦虫可分为牛巴贝西焦虫病和牛环形泰勒焦虫病两种。
(一)牛巴贝西焦虫病该病潜伏期为9—15天,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以上,呈稽留热。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消失,反刍停止,呼吸和心跳增快,可视黏膜黄染,有点状出血,初期拉稀,后期便秘,尿呈红色乃至酱油色。红细胞减少,血红素指数下降,急性病例可在2—6天内死亡。轻症病畜几天后体温下降,恢复较慢。
(二)牛泰勒焦虫病该病潜伏期14—20天,病初体表淋巴结肿痛,体温升高到40.5—41.7℃,呈稽留热,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精神萎顿,结膜潮红。中期体表淋巴结显著肿大,为正常的2—5倍。反刍停止,先便秘后腹泻,粪中带血丝。可视黏膜有出血斑点。步态蹒跚,起立困难。后期结膜苍白,黄染,在眼睑和尾部皮肤较薄的部位出现粟粒至扁豆大的深红色出血斑点,病牛卧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患病牛要及早治疗,扑灭体表的蜱。良好的饲养管理和护理对愈后有良好的效果。

防治方法如下
治疗
(1)贝尼尔,每公斤体重用3.5-3.8毫克,配成5%—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轻症1次即可,必要时每天1次,连注2—3次。水牛对此药较敏感,一般用药1次较安全,连续使用,易出现毒性反应,甚至死亡;黄牛偶尔出现起卧不安、肌肉震颤等副作用,可很快消失。
(2)黄色素,每公斤体重3—4毫克,配成0.5%—1%溶液静脉注射,症状未减轻时,24小时后再注射1次。病牛在治疗后的数日内须避免烈日照射。注射时,切忌将药液漏到血管外。
(3)阿卡普林,每公斤体重用0.6—1毫克,配成5%溶液皮下注射。有时注射后数分钟出现起卧不安,肌肉震颤,流涎、出汗、呼吸困难等副作用(孕牛可能流产),一般于1—4小时后自行消失。若不消失,可皮下注射阿托品,每公斤体重10毫克,能迅速解除副作用。
(4)咪唑苯脲,每公斤体重2毫克,配成10%溶液,分2次肌肉注射。
(5)在选用以上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采用对症疗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用维生素B12治疗贫血,中等个体的牛1次皮下注射1—1.5毫升(80—120毫克),有条件的,可应用输血疗法,效果更好。
预防
(1)有蜱的地区应定期灭蜱,牛舍内1米以下的墙壁,要用杀虫药涂抹,杀灭残留蜱。
(2)对牛体表的蜱要定期喷药或药浴,以便杀灭之。
(3)不要到有蜱的牧场放牧,对在不安全牧场放牧的牛群,于发病季节前,定期药物预防,以防发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977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