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新品种】莫荷罗非鱼“广福1 号”


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品种登记号为GS-02-002-20xx)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经多年培育而成的耐盐新品种,并于20xx年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

该科研团队以20xx年从美国引进的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分别经8代群体选育的后代为母本和父本,杂交获得的子一代。即为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
优良特性
适盐范围广,耐盐能力强。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可在盐度0~30的水域正常生长。不需驯化,可直接从淡水中移至盐度为15的水体中养殖,减少了驯化时间。

生长速度快。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生长速度与亲本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相比存在显著杂种优势,其生长速度比未选育莫荷罗非鱼快19%以上。

适应性强。适宜在我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咸淡水水体中养殖,可采用池塘、网箱等多种养殖模式。
养殖要点
在冬季水温超过18℃的地区可以常年养殖,而在冬季水温低于18℃的海洋渔业地区,需有保温越冬设施才可进行养殖。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应避免养殖个体进入天然开放性水体。
池塘主养,华南地区通常在3月底到4月初放种。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游动活泼,并且一次放足。通常全长8~10厘米的越冬鱼种每亩放1000~1500尾,全长4~6厘米的夏花鱼种每亩放1500~2000尾,可配养少量草鱼、鳙鱼等。

与凡纳滨对虾混养,在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20℃以上时,每亩用75~100千克的生石灰进行干法池塘消毒。经过5~7天毒性消失后,开始放养凡纳滨对虾苗,每亩放养规格为1.5~2厘米的虾苗3.5万尾。20天后放养罗非鱼种,每亩放养体长4~6厘米罗非鱼种1500~2000尾。
养殖前景
罗非鱼具有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耐粗食、抗病力强、肉味鲜美等优点,被广泛移植到世界各地。养殖地区目前已遍及大约1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性的养殖鱼类。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目前主要在淡水水体中进行养殖。

我国咸、海水资源非常丰富,有近6亿亩盐碱荒地以及大量的废弃虾池和丰富的海水资源;因此,耐盐新品种“广福1号”的成功培育为我国咸淡水、海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养殖生产提供新的养殖鱼类,有利于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知识

肉鸡新品种:鲁禽1号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


山东省农科院以地方优质鸡种和国外高产肉鸡品系为育种素材,综合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传统的育种技术,培育出了遗传稳定的两个优质肉鸡——“鲁禽1号麻鸡”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鸡新品种:鲁禽1号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

这两个配套系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山东省乃至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禽新品种(配套系)。6月19日,农业部向媒体发布了这一消息。
这两个配套系解决了地方鸡种肉质好而生产性能差,引进品种生产性能高而肉质差的矛盾,已形成适合我国北方市场的优质肉鸡配套系。专家鉴定认为,该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不仅为地方鸡种保种、产业化开发和创新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同时对调整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东省曾是三黄鸡“北繁南养”环节中“北繁”的重要基地。地方良种鸡虽然肌肉品质好、体型外貌符合市场需求,但由于繁殖性能差、早期增重慢、耗料多和育肥效果差,不利于现代产业化开发。1978年诸城外贸引进美国爱拔益加肉鸡,建立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祖代种鸡场。从此,国外高产品种很快占领了山东市场。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山东省肉鸡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肉鸡品种,其肉质差,体型外貌已不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在国际市场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山东省农科院培育出的“鲁禽1号麻鸡”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他们还分别研究制定了配套系父母代、商品代的品种标准、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形成了完善的配套技术体系,为该品种的安全、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该项目研究负责人逯岩介绍,2003年迄今,他们已推广父母代种鸡27.7万套,商品代3300多万只,为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2亿元,新增纯收益1.34亿元。

体型外貌:鲁禽1号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是以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琅琊鸡为育种素材培育而成,保持了地方优良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公鸡红羽黑尾,尾羽间有黑色翎闪绿色光泽;母鸡分黑麻(占80%以上)和黄麻两种,颈羽有浅黄色镶边,尾羽黑色。公鸡适应我国北方市场需求,母鸡适应苏南等长江以南地区市场需求。
生产性能:国家家禽测定中心(北京)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鲁禽1号10周龄公鸡体重2.05公斤,料肉比2.3∶1,母鸡体重1.68公斤,料肉比2.5∶1。鲁禽3号13周龄公鸡体重2.1公斤,料肉比3.1∶1,母鸡体重1.61公斤,料肉比3.5∶1。
肌肉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艾拔益加肉鸡等快大型肉鸡品种。风味物质肌苷酸含量高于国内其他品种和引进的快大型肉鸡品种。肌纤维直径低于快大型肉鸡和地方品种,肌纤维密度高于快大型肉鸡,肌肉嫩度适中。
适宜地区:适宜华中、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饲养,适宜笼养、地面平养等多种方式饲养。另外,鲁禽3号还可在山地(果园、速生林地等)放养,经济效益显著。

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2号”


“南太湖2号”是以2002年从缅甸引进的罗氏沼虾群体后代、浙江省1976年引进的群体(日本群体)和广西1976年引进的群体(日本群体)后代作为基础群体,采用巢式交配方法建立家系,应用标记技术对100多个家系进行同塘生长测试,以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经连续4代选育得到的品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2号”。

特征特性:罗氏沼虾食性广,病害少,易生存,生长快,营养好,是世界性大型热带淡水虾之一,适温范围为18~34℃,不耐低氧,pH值要求在7~9之间,适宜在淡水或盐度在3‰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且要求连续90天在水温22℃以上的水体中生活。幼体喜集群生活,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虾有明显的负趋光性。生长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南太湖2号”选育群体平均个体增重比市售苗种提高36.87%,养殖成活率提高7.76%。在同等条件下,选育群体生长速度快,可提早起捕;生长的同步性较好;商品虾加工虾仁的出肉率也高。
产量表现:江、浙、沪大塘试验表明,以锅炉增温提早放养苗种、分批起捕的销售模式,相对于商品苗种的成活率来说,“南太湖2号”选育苗种出大棚的成活率为60%~80%,比商品苗种提高10%以上;首批起捕销售时间可提早5~7天,平均亩产400~450公斤,每亩经济效益可达3000元以上。
适宜区域:适宜水温连续90天达22℃以上的地区养殖。要求养殖用水为淡水或盐度在3‰以内的咸淡水。并要求在人工可控制的水体中养殖。

水产前沿:能否介绍一下“南太湖2号”的选育情况?
陈雪峰: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早在2002年就开始进行罗氏沼虾育种工作,2006年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员黄海水产研究所孔杰研究员团队联合攻关罗氏沼虾育种及配套技术。期间,先后突破人工选育、疫病防控技术,培育出“南太湖2号”国家新品种。
可以说,“南太湖2号”新品种是我所举全所之力、多方合作,历经15年持续选育而成。经团队多年攻关研究,我们主要获得了以下成果:
(一)国内唯一的罗氏沼虾国家新品种。我们通过群体选育技术,培育出罗氏沼虾“南太湖1号”,由于群体选育性状不稳定,我们没有申报国家新品种。2006年开始,育种团队采用家系选育,复合生长速度、存活率2个选育指标,经连续4代选育,于2009年培育出性状优良的第一个罗氏沼虾国家新品种“南太湖2号”,与市场同类苗种相比,生长速度提高36.87%,成活率提高7.76%。之后我所在“南太湖2号”的基础上,持续进行了8代家系选育,生长速度、存活率等性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稳固。
(二)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发了罗氏沼虾SPF良种培育技术。2010年前后,罗氏沼虾产业暴发新的疫病,俗称“铁虾”病。为此,我所组建了由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联合攻关,研发出无特定病原(SPF)良种培育技术体系,通过SPF良种培育技术结合家系选育,成功的选育出SPF级“南太湖2号”种虾,通过推广良种亲本,避免了产业中“育苗成活率低”与养殖“铁虾”等产业突出问题。
水产前沿:目前做罗氏沼虾育苗的企业很多,也包括从国外进口种虾做为育苗亲本,淡水所在育种方面有哪些优势?

陈雪峰:(一)我所拥有世界最大的罗氏沼虾SPF活体种质资源库。为确保罗氏沼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农业部批准,我所在长兴建成国家级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目前中心保有育种核心群、孟加拉野生群体、缅甸野生群体、假雌群体(用于生产全雄苗种)、高饲料利用群体等种质资源。其中核心育种群体连续选育了12代,育种持续时间之长、家系规模之大、系谱之全全世界绝无仅有。12代的持续选育使得优良性状得到最大化的富集,这也是我所种虾性状优良、稳定的关键所在。
(二)我所拥有国内一流的罗氏沼虾育种团队和基础设施条件。
第一,一流的团队建设。为了保证我所罗氏沼虾育种科研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十三五”期间,我们联合了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水科院黄海所等4家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9家企业建成育繁推一体化联合攻关协作体系。同时,我所也通过从全所各科室中择优选入、从外引进高学历人才等措施,围绕罗氏沼虾打造包括育种、病害、养殖模式和营养、水处理等领域全产业链科研团队,现有成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硕士5人,技术人员5人,将确保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罗氏沼虾的育种及推广工作。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必然是成体系设计、多方协同创新,单打独斗是难有作为的。近期,个别原团队成员因个人发展需求,调离本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我所与离职人员签订了技术保密协议。
第二,一流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平台是开展育种工作的硬件基础。“十二五”期间,我所先后投资近千万,建成了国家级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及国家级罗氏沼虾良种场(即“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这为我国罗氏沼虾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在今后三年,我所将投资4000万元,按照无疫化、生态化和数字化的标准,提升改造罗氏沼虾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与此同时,在安吉建立种质资源备份库,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为罗氏沼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优良肉牛新品种云岭牛


云岭牛是建国以来,我国科学家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个肉牛新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采用三元杂交方式培育成的肉用牛品种,第一个适应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肉牛新品种。云岭牛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性能优良且能生产出优质高档雪花肉等显著特点。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优良肉牛新品种云岭牛。

云岭牛是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院历经31年通过杂交、横交等方式培育而成的肉牛新品种,其血缘由二分之一婆罗门牛、四分之一莫累灰牛、四分之一云南黄牛组成,改变了云南黄牛体型较小、生长速度慢、个体产品率低等缺陷;改变了莫累灰牛抗蜱能力差、不耐热、不耐粗饲等缺陷;改变了婆罗门牛产肉率低、肉质差的缺陷。同时保留了云南黄牛适应性强、耐粗饲、牛肉风味好,莫累灰牛生长快、繁殖性能高、肉质好,婆罗门牛耐热、抗蜱易饲养管理等优良特性。云岭牛适应性强、早熟、育肥效果好,并能生产高档雪花牛肉,打破了我国只有引入日本和牛血缘才能生产雪花牛肉的技术瓶颈。为我国南方肉牛生产注入了新鲜血液。

云岭牛以黄色、黑色为主,被毛短、细、密,体型中等,各部结合良好,细致紧凑,肌肉丰厚;头稍小,眼明有神,多数无角;耳稍大,横向舒张;颈中等长;公牛肩峰明显,颈垂、胸垂和腹垂较发达,体躯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和臀部发育丰满;母牛肩峰稍有隆起,胸垂明显,四肢较长,蹄质结实,尾细长。具有典型热带牛的特征。

在一般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云岭牛有较好的生长性能。如在放牧加补饲的饲养管理条件下12~24月龄日增重可达1.2公斤。

云岭牛经普通育肥后,有很好的胴体性能和较好的肉质,24月龄的云岭公、母牛表现出很好的产肉性能,如能育肥到30月龄,则产肉及高档牛肉的比例更高;云岭牛活重为(738.2±58.65)公斤,屠宰率为(65.81±6.05)%,净肉率(41.07±2.40)%,眼肌面积(85.7±8.8)平方厘米,肉骨比4.7∶1。高档肉块(牛柳、上脑、眼肉、四冷)占活重的7.4%,按照日本和牛的分割与定级标准,70%个体的肉质达到A3级以上,其口感好,可与日本和牛相媲美。

云岭牛母牛母性极强,繁殖性能好,初情期8~10月龄,适配月龄12个月或体重250公斤以上,发情周期为21天,发情持续时间为12~27小时,妊娠期为278~289天,产后发情时间为60~90天,难产率低于1%,繁殖成活率高于80%;公牛18月龄或体重300公斤以上可配种。

培育过程
云岭牛育种前期工作始于改革开放初,澳大利亚外交部国际发展援助局对中国提供的援助项目。1983年由国家外经贸部牵头,云南省政府与澳大利亚国际发展援助局签署协议,共同在云南省昆明市小哨乡开展中澳技术合作计划“云南草场与牲畜改良发展项目”。
1985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2008年更名为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承担中澳合作项目的具体工作。
项目初期,从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引进700多个牧草品种(涉及53个属94个种),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占地400余公顷的全放牧示范牧场。1983年,从云南文山州引进云南黄牛母牛99头,1984年澳大利亚政府无偿援助中国墨累灰牛87头,项目组专家先用这两种进行杂交,产生莫云杂(MY)群体。但是,墨累灰牛属温带牛品种,对牛蜱抵抗能力较差,死亡率高。
为解决这一难题,1987年,经过课题组专家严密论证,反复琢磨,多次试验,不断总结,决定引入瘤牛品种—婆罗门牛。结果,抗蜱能力明显好转。之后,云岭牛选育课题组首席科学家、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必志研究员带领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克服试验条件不利等情况,完成了云岭牛的杂交创新,经过长达三十余年的科技攻关,破除重重困难,终于选育出了耐热、耐粗饲、抗蜱、育肥和繁殖性能优良的肉牛新品种—云岭牛

外貌特征及适应性
云岭牛以黄色、黑色为主,被毛短而细密;体型中等,各部结合良好,细致紧凑,肌肉丰厚;头稍小,眼明有神;多数无角,耳稍大,横向舒张;颈中等长;公牛肩峰明显,颈垂、胸垂和腹垂较发达,体躯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和臀部发育丰满;母牛肩峰稍有隆起,胸垂明显,四肢较长,蹄质结实;尾细长。成年公牛体高148.92±4.25cm、体斜长162.15±7.67cm、体重813.08±112.30kg,成年母牛体高129.57±4.8cm、体斜长149.07±6.51cm、体重517.40±60.81kg。
云岭牛是国内肉牛品种中对自然生态环境适应性最强的肉牛品种之一,能够适应热带亚热带的气候环境,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繁殖能力和生长速度,同时对南方冬春季的冰雪天气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云岭牛有较强的耐粗饲能力,适宜于全放牧、放牧加补饲、全舍饲等饲养方式,对体内外寄生虫等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云岭牛、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短角牛和婆罗门牛的血液组胺浓度与牛蜱感染量、TLR(Toll样受体)基因多态与血液组胺浓度的关系、TLR基因多态性与牛抗蜱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云岭牛有极强的耐热抗蜱能力,与婆罗门牛相当。

生产性能
生长性能
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云岭牛公牛初生重30.24±2.78kg,断奶重182.48±54.81kg,12月龄体重284.41±33.71kg,18月龄体重416.81±43.84kg,24月龄体重515.86±76.27kg,成年体重813.08±112.30kg;在放牧+补饲的饲养管理条件下,12~24月龄日增重可达1060±190g。母牛初生重28.17±2.98kg,断奶重176.79±42.59kg,12月龄体重280.97±45.22kg,18月龄体重388.52±35.36kg,24月龄体重415.79±31.34kg,成年体重517.40±60.81kg;相比于较大型肉牛品种,云岭牛的饲料报酬较高。

胴体性能与肉质
经普通育肥,至24月龄公、母牛活重分别为为508.2±15.4kg和430.8±38.0kg,屠宰率为59.56±5.31%与59.28±6.70%,净肉率为49.62±3.94%与48.64±5.51%,眼肌面积(12~13肋)为85.2±7.5cm2与70.4±8.2cm,优质肉切块率可达39.4±6.1%。
云岭牛高档雪花牛肉生产试验表明,至30月龄活重(阉牛)为738.02±58.65kg,屠宰率65.81±6.05%,净肉率41.07±2.40%(除去脂肪重),眼肌面积(12~13肋)85.7±8.8cm,肉骨比4.71±0.59;高档肉块(牛柳、上脑、眼肉、西冷)占活重的7.4%。按照日本和牛肉分割与定级标准,70%个体的肉品质达到A3以上等级,口感惬意、多汁、滋味好,可与日本神户牛肉媲美。

繁殖性能
母牛初情期8~10月龄,适配年龄12月龄或体重在250kg以上;发情周期为21d(17~23d),发情持续时间为12~27h,妊娠期为278~289d;产后发情时间为60~90d;难产率低于1%(为0.86%),小哨核心群的繁殖成活率历年在80%以上。繁殖成活率高于80%。公牛18月龄或体重在300kg以上可配种或采精。
泌乳性能
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初产牛的初乳期为4~5d,泌乳期为259.7±20.4d(245~305d),产乳量为752.23±133.22kg(490.3~979.1kg),3~4胎时到达泌乳高峰,整个泌乳期的产乳量可达1200~1500kg。在整个泌乳期中,乳的酸度为11.58±1.84T,乳脂率为4.78±0.74%,乳蛋白为4.17±0.46%。
主要特色
适应性强
云岭牛适应于温带、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且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表现出较好的繁殖能力和生长速度;耐粗饲,适宜于全放牧、放牧加补饲、全舍饲等饲养方式,对体内外寄生虫的抵抗能力明显强于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短角牛等温带品种。
早熟
云岭牛青年母牛适配年龄为12~14月龄,14月龄妊娠率为90~95%,因初产年龄较早,增加了能繁母牛的利用年限,缩短肉牛的生产周期。云岭牛为热带牛品种,具有早期增重快、脂肪沉积好的特点,用于生产大理石纹较好的优质牛肉,于6月龄阉割,只需育肥至2岁,出栏平均体重可达600kg左右;用于生产高档雪花牛肉,于4月龄阉割,只需育肥至30月龄,出栏平均体重可达750kg左右。
具有生产雪花牛肉的潜力
按照日本和牛肉分割和定级标准,生产雪花牛肉的育肥牛70%以上个体肉品质达到A3以上等级,牛肉口感惬意、多汁、滋味好,可与日本神户牛肉媲美。

淡水养殖新品种康乐蚌


康乐蚌是以从日本引进的池蝶蚌选育群体为母本,鄱阳湖三角帆蚌选育群体为父本,杂交而获得的子一代。该品种比父、母亲本有显著的杂种优势,具有壳间距大、贝壳厚、成活率高、育珠周期短、优质珠比例高等优点。2006年康乐蚌通过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淡水养殖区域养殖。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淡水养殖新品种康乐蚌。

一、康乐蚌的来源
康乐蚌是上海水产大学和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珍珠养殖场2000年至2006年历经7年时间共同培育而成,2007年1月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适宜在全国推广养殖的优良杂交种,它是以池蝶蚌选育群体为母本,三角帆蚌鄱阳湖选育群体为父本,杂交而获得。母本池蝶蚌从日本引进,取回后吊养于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珍珠养殖场的池塘进行保种,并进行群体选育,培育杂交配套系;父本三角帆蚌选用鄱阳湖群体,并进行群体选育,培育杂交配套系。鄱阳湖群体三角帆蚌是目前国内五大淡水湖中生长最快、遗传性状最好的群体。
二、康乐蚌的形态特征
1.外部形态:康乐蚌在2龄前形态与三角帆蚌较为接近,至2龄后形态与池蝶蚌较为接近;其贝壳大型,壳间距较大,外形呈不规则的长椭圆形,前端钝圆,后端尖长;背缘向上扩展成三角形;壳质较厚、坚硬;前后有轻微的沟痕,后脊发达,略呈双角形;后背翼弱,2龄以上由此向后背壳呈斜截形;壳面青褐色或黄褐色,具有同心环状生长轮脉,轮脉在壳顶部较粗糙且排列间距也较小。
2.内部特征:珍珠层呈青灰色、乳白色,富有珍珠光泽,通常具有深色的大色斑。韧带较长,位于三角形翼部的前半段,外部不能发现。贝壳前端的一小块珍珠层比其余部分的珍珠层厚很多。壳顶腔浅,具有一排朝向贝壳前端的小坑。闭壳肌痕显著,前闭壳肌痕明显,贝壳前部的外套痕深且明显。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浅而光滑,后上侧有前伸足肌痕,略呈方形,下方有一前缩足肌痕,略深,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大而浅,略呈三角形。外套膜结缔组织发达,内脏大,晶杆体粗长。

三、康乐蚌的生长
康乐蚌主要生态习性同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为杂食性,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当年4—5月繁殖的康乐蚌,9月可进行插片手术。
四、康乐蚌的养殖性能和育珠性能
试验表明,康乐蚌插片3年后形成的商品珠较母本池蝶蚌平均产珠量增加15%,直径8毫米以上的大规格优质珍珠比例提高50%以上;康乐蚌插片3年后形成的商品珠较父本三角帆蚌平均产珠量增加32%,大规格优质珍珠比例提高3倍以上;康乐蚌养殖成活率比父本三角帆蚌提高18%。康乐蚌具有显著的杂交优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27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