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链克菌-让塘里的罗非鱼简简单单过完整个夏天


1.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饲料成本计算:
2.结合漳州罗非鱼夏季高热病综合起来算细账:
目前市场收购价格:3.3元-3.5元
每天损失一斤鱼:3元
每天损失十斤鱼:30元
每天损失一百斤鱼:300元
每天损失五百斤鱼:1500元
高热病要持续到8月,接近60天,而这些还不算人工,水电,塘租!

3.行情不好的时候我们怎么赚钱?
只有保数量!控制住了高热病,塘里鱼都活下来了,我们才能赚大钱!
怎么能够提高鱼的成活率又能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了?
现在华扬动保集团针对这条鱼推出了效果好代谢快的产品:华扬链克菌
一包饲料拌一包链克菌,也就那么多钱,按每天损失10条鱼,早就超过药钱了!
用链克菌不光可以很好的控制高热病,还能保护肠道,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就是说:别人的鱼不喂药死了一文不值,我们不光不死鱼而且还在长鱼,用药还比别人便宜太多!

4.举例:20亩的鱼塘,每次喂两包饲料,一天一顿,连喂5天。(1包药拌1包饲料,碰到天气不好只喂一包料也是拌两包药),按鱼算就是1包4000斤鱼。每10天调水改底一次更好!

5.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抢损方案:(超过500到1000条死亡量的时候)
链克菌2包+华扬一号1包+应激宁3号1包=4000斤鱼
上午,中午不投,下午投一顿,连喂3-5天。

华扬动保集团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福建罗非鱼养殖技术服务中心

相关阅读

高温下河蟹塘里潜伏的“杀手”



在当前的河蟹养殖中,伊乐藻作为最为常见且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水草之一,深受各个养殖区朋友的青睐,但往往它们也是在高温期最让养殖户头疼的问题,疯长,封住水面,以及上浮和腐烂的现象。
进入高温期以后,伊乐藻最容易活力下降面临漂浮腐烂,一旦水草开始大面积腐烂,水体情况就绝对不容乐观,甚至会急剧恶化。这种塘开始时水体浓稠度会加重,通透性极差,水色呈墨绿色或浓绿色,同时可能伴随各种蓝藻的滋生繁殖,加上天气影响容易造成倒藻,大量蓝藻死亡,池塘环境急剧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水体溶氧稀少,大量河蟹因缺氧上岸上网,严重的更是会直接导致其死亡。
如果只是水草漂浮捞掉也就罢了,最怕的是会有一些表面附着大量杂质和丝状青苔的水草下沉在池底低氧发酵,此时池塘底部更容易滋生一些有害细菌,同时会造成水体亚硝酸盐,硫化氢,ph(过高会腐蚀河蟹鳃丝)等过高,给养殖带来致命的打击。而且在这段时间大多数养殖户会追求高营养高蛋白,喂料量大,导致池中营养过剩,水体富营养化,蛋白能量比不平衡造成脂肪酸败(脂肪酸败是导致肝脏萎缩糜烂的元凶)。
所以池塘内伊乐藻过密的要及时割掉一部分,但也要注意割草时避免在水体浓稠且混浊的时候进行(水浑时伊乐藻没法进行光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割草受损的伊乐藻就死定了)。
大量伊乐藻腐烂的塘口首先要及时换水,之后使用解毒应激精华液(2亩/瓶)处理因腐烂发酵造成的水体指标增高,同时干撒卫底(3亩/袋)分解底部残留抑制各类弧菌的滋生。同时在好天时Fs活力菌(3亩/袋)配合水金膏(10亩/桶)调节水质增强水草活力。

养殖户如何让罗非鱼顺利越冬



文/海泰水产技术服务部齐同俊

据笔者的观察,越冬期间罗非鱼的冻伤和水霉病,基本都是由于浮头和伤口真菌的感染引起,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浮头和真菌感染呢?

1、防风:对于面积小的罗非鱼苗种塘,可以搭棚挡风。

2、加深水位:保持2~2.5米水深,减缓寒冻对水温的影响。

3、营养保健:越冬前饲料的品质要好,能量不要太高,不要投喂过量,以免引起内脏疾病(如肠炎、肝胆综合症和内脏脂肪含量过高),内服胆汁酸、维生素和中草药,保肝护胆增强鱼体抵抗力。

4、防虫:对寄生虫要重视,越冬过程中可能因为水温低,细菌性疾病不易发现,但越冬后,寄生虫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会导致大面积死鱼,所以越冬期间需要例行杀虫。

5、改良底质:首先使用具有氧化和消毒性质的底改产品氧化底质中的有害物质和杀死有害菌,3天后使用海泰特肥(枯草芽孢杆菌)分解塘底的大分子有机物(鱼粪等),在越冬前提前减少这些耗氧因子,还可以避免因为底部缺氧产生的沼气和硫化氢,减轻对鱼类的毒害。

6、改良水体:使用海泰活力菌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培养合适的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群,提高水体自身净化能力。

7、水体解毒:抽地下水保温的鱼塘,因地下水中亚铁和氨氮比较高,其中亚铁在氧化成三价铁的过程中耗氧,同时也有毒性,可以泼洒有机酸解霸(柠檬酸)或优水葆(Na2S2O3)解毒,同时增强鱼体的抗应激力,另外使用康洁底净(过氧硫酸氢钾)加快亚铁的氧化沉淀。

8、降低放养密度:合理的密度,可以避免鱼体缺氧上浮引起的冻伤。

9、增氧增温:气温高的晴天中午开增氧机,把表层富氧水和高温水和底层水混合,增加底层水的含氧量和提高底层水温,表层水温低于底层水温时则不要开增氧机。

地下水质好并且充沛的,可以把加水设施准备好;有些区域因为地下水不够,加水保温的过程中断水,地下水中亚铁离子在被氧化的过程中消耗大量氧气,缺氧的地下水加入后后导致整个水体严重缺氧。同时鱼因缺氧上浮到水面后不能再潜入水体,表层水冷冻引起更多的死鱼,这种地下水缺乏的区域最好不要开水泵。

在严寒季节,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使用在鱼塘底部利用管道排气的充气式增氧泵。在最寒冻的几天,可以干洒粒粒氧(颗粒型增氧剂),增加底部溶氧,避免底部缺氧后鱼上浮。

10、减少拉网:以免拉网后引起鱼体机械损伤,感染水霉,干塘出鱼的例外。

11、防水霉病:最好使用五倍子末或水杨酸例行消毒,预防水霉的发生,并且对鱼不造成强烈应激。


养殖户如何让河蟹塘增收



河蟹养殖的利润是非常大的,但是风险一向也是最大的,那么如何在这么大的风险下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呢?套养模式,就是在养殖池塘中,套养部分鱼、虾品种,在不影响螃蟹规格与产量的前提下,让鱼、虾、蟹一起生活,以达到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现在我给大家介绍几种现在最常见的套养品种供大家参考参考。
一、青虾套养
青虾是一种纯淡水虾,具有繁殖力高,适应性强,食性广,肉味鲜美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
青虾的套养是在清明后在蟹塘放入抱卵青虾0.5斤/亩,一般是在5月份可以出虾到7、8月份可以出虾60-80斤左右。
注意事项:
1、在放入虾苗后慎重使用杀虫药物,以免造成青虾减产或绝产。
2、青虾容易导致螃蟹发病,所以青虾套养时要经常消毒,十天到半个月一次。
二、鳜鱼套养
鳜鱼可以摄食蟹塘里的野杂鱼,即提高了蟹塘饲料的利用率,又防止后期野杂鱼过多把蟹塘水搅浑。
鳜鱼的放养时间在5月底6月初,放养规格为4-5cm,放养密度为20尾/亩左右。
注意:
鳜鱼品种的鉴别,常见的有大眼鳜,翘嘴鳜,通常情况下翘嘴鳜比大眼鳜具有更强的生长优势,翘嘴鳜的下颚口伸至眼缘后端,大眼鳜则无法超过。
三、花白鲢
花白鲢在水体过浓或蓝藻过多时会滤食一部分藻类。
花白鲢的放养是在3月份左右,白鲢2尾/斤,3尾/亩,花鲢3尾/斤,10尾/亩。
四、龙虾套养
龙虾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管理容易等特点。
龙虾苗的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份左右,规格在3-4cm,密度为2000-2500尾/亩,7、8月份开始起捕。
注意事项:龙虾在高温期特别容易发病,要多注意做好消毒的工作。
五、南美白对虾套养
南美白对虾俗称白对虾,其个体大,生长快,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
白对虾的套养时间是在5月份左右,放对虾苗1万只每亩,8月份开始起捕,亩产可达100斤左右,规格在30-60头/亩。
注意事项:
1、白对虾苗种要淡化到双零的盐度才能放入蟹塘,否则会降低白对虾的回捕滤。
2、白对虾需要早上投料一次。
3、由于白对虾摄食速度比螃蟹快,所以最后是在下午喂料的时候使用螃蟹料加冰鲜鱼混合投喂。
4、下午喂料时间推迟到太阳下山以后。

酵素菌技术与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技术



华南三省持续发生的罗非鱼链球菌病震动业界。9月份《养殖宝典》刊登的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案受到大家关注,现推荐一篇利用微生态技术防治链球菌的文章,供养殖户参考。

罗非鱼链球菌病是广泛流行于咸、淡水的一种暴发性流行病,由于其症状也有出血或充血、眼球突出,故常与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也称暴发性出血病),混称为出血病。

一、主要症状及流行

感染链球菌的病鱼体色发黑,吻端发红,体表粘液增多,禁食,或离群于水面漫游,或作旋转游泳后再沉于水底,眼球突出,其周围充血,鳃盖内侧发红、充血,有的强烈充血。有时鳍条发红、充血或溃烂,局部尤其是尾柄往往溃烂严重;剖开鱼体检查,肝脏、脾脏、肠管可见点状充血,肝脏因出血而褪色,甚至破损,肠道上皮破损引起肠炎,腹腔积水,肠道充气,胆囊胀大。

链球菌是广西、广东、海南罗非鱼养殖最为严重的流行病,死亡率高,发病之后,往往“无药可医”,养殖户只能束手观望鱼死。链球菌病是广泛流行于海、淡水的传染性鱼病,夏、秋季水温20℃以上为主要流行季节,除主要危害罗非鱼外,牙鲆、真鲷、鳗鲡等也可感染。

二、链球菌病流行的生态环境

暴发链球菌病的罗非鱼养殖塘,其生态环境一般有如下特点:

1、放养密度大。要么罗非鱼放养密度大,要么混养品种放养密度大,由于密度大,生物好氧量(BOD)大,鱼发病传染机率也增大。

2、水体污染严重。有许多养殖户为鱼猪、鱼禽立体养殖模式,由于鱼的代谢产物和畜禽粪便大量入水,增加了化学好氧量(COD),给病原菌繁殖创造了条件。由于过高的BOD值和COD值,造成鱼经常性缺氧浮头。

3、水体有害化合物经常超标。大量有机质(粪便)和无机氮化合物入水又遇经常缺氧,造成水质经常性甲烷、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化合物超标。

有毒有害化合物超标,加上鱼经常性缺氧浮头,一方面使鱼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病原微生物乘机大量繁殖,迅速达到致病阈值,于是鱼病的暴发就产生了。特异性的致病菌便感染特定的对象,链球菌致使罗非鱼暴发性死亡。

三、罗非鱼链球菌的防治

实践证明,罗非鱼链球菌并非不治之症,应用酵素菌技术结合药物的综合防治,可以标本兼治罗非鱼链球菌病。

(一)药物治疗前的生态调控措施

水质环境恶化是链球菌病的主要诱因,所以改善水质,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药物治疗前的生态调控措施有:

1、加注新水,水源必须清新无污染,否则不加。加注新水可以稀释病原体及有害化合物浓度,增加水体溶氧,其弊端是使鱼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但利大于弊。

2、底改和增氧。水底底泥由于氧气不足往往形成还原层,是厌氧型致病菌繁殖的“温床”,用专用底改剂(如颗粒型增氧剂、聚合氯化铝、硫酸铝钾等)对塘底进行改善。

(二)药物治疗

由于链球菌是以感染罗非鱼内脏为主,因此药物治疗应内外结合。

1、外用药物。为增强杀菌效果,应以杀菌药物和增效剂结合对水体消毒,由于发病水体为污染型,所以用量要适当加大。

(1)杀菌药全池遍洒:复合酚:250毫升/亩?米,或者二溴海因(24%)300~350克/亩?米,或者溴氯海因(24%、30%)350~250克/亩?米,或者二氧化氯(8%)250克/亩?米等。

(2)增效剂全池遍洒:增效剂有专用增效剂、如百威广谱增效剂(按说明书剂量),硫酸亚铁、硫酸铜(0.3~0.5毫克/升)等。如果病情严重,上述外用药应于三天内连用二次,即第一次用药后,间隔一天再用一次,为避免浓度积累,可交替用药,外用消毒药应在晴天中午用。

2、内服药物

内服药物以中、西药结合为宜。

(1)中药:三黄粉,每百公斤鱼每日12~15克,每日分2次投喂,连喂5~7天。

(2)西药:氟苯尼考(10%)每百公斤鱼每天10~15克,每日分2次投喂,连喂5~7天;或者恩诺沙星(10%~15%)每百公斤鱼每天20克,每日分2次喂,连喂5~7天。

将中药、西药计算准用量后,均匀混合拌于饲料中投喂,西药为速效药,见效迅速;中药药效长久,无副作用,同时有增强鱼的免疫力的功效。在外用药的同日,便可内服投喂。

(三)酵素菌技术防治链球菌病

药物防治见效快,但是治标不治本,为防止链球菌病卷土重来,应用酵素菌技术是很好的选择。

在外用消毒药物药性消失后(用药后5天),便可选晴天上午施用酵素菌产品,如果水质肥,透明度小于25厘米,宜用酵素菌2号肥;如果水质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宜用酵素菌1号肥。用量为第一次8公斤/亩(不计水深),以后每次3~5公斤/亩,每月2~3次。

用肥时开启增氧机,促进溶解、扩散,用肥后3~5天内夜间多开增氧机,以保鱼不浮头为准。

应用酵素菌产品有如下作用:

1、改善水体环境,转化或分解水体中有毒有害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无害化作用),减少鱼的应激和中毒。

2、抑制致病菌滋生。

3、改善鱼的体内环境,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4、提高鱼对饵料的消化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有害排放。

5、消除药物的残留。


罗非鱼养殖技术之假单孢菌病防治方法




症状: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腹部膨胀,肾脾有白色结节状病灶。

治疗:一、全池泼洒“博灭”或“鱼菌清”系列消毒剂。

(一)博灭(名优鱼类,甲鱼,河蟹,蛙专用),本品为含碘消毒剂,与一般消毒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杀菌力强,且作用迅速,持续时间长达二周;

2.作用范围广,对病毒、细菌、霉菌、芽胞均有杀灭作用;

3.改良池塘水质,控制藻类,有效防止水体恶变。

适应症:品种病症

鱼类烂鳃,烂身,烂尾,赤皮,赤鳍,竖鳞,水霉以及鱼类病毒性疾病。

甲鱼腐皮,红底板,穿孔,红脖子,白底板,白点病,鳃腺炎。

河蟹水肿,黑鳃,烂鳃,甲壳病。

蛙红腿,出血,瞎眼,烂皮,肿腿病。

用法:将本品100倍稀释后全池泼洒。

用量:治疗:250一330毫升/亩?米,连用两天;预防:130一200毫升/亩?米,每半月一次,空池消毒:500毫升/亩?米。

贮存:存于阴凉避光处,保质期3年:

备注:1.用药期间,配合使用我厂生产的内服药[鱼能生、强克99、鳖必康、蛙必康等],疗效更佳;

2.甲鱼用量可适当增加,鳜鱼用量勿超过330毫升/亩?米;

3.禁止与生石灰等碱性物质同时使用。

(二)鱼菌清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消毒剂,对水中细菌、真菌、病毒等鱼类致病菌有杀灭作用,具有低毒、安全、杀菌速度快、药效长等特点。与我厂生产的内服药,对各种养殖鱼类的肠炎、烂鳃、出血、赤皮、打印、白头白嘴、水霉等多种常发的细菌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用法:用少量水溶解,1000倍稀释后全池泼洒。

用量:治疗:5市两/亩?米(0.38ppm),每天一次,连用两天;预防:2.8市两/亩?米(O.21ppm),每半月一次.

贮存:存于阴凉避光处,保质期2年。

备注:1.用药期间,配合使用我厂生产的内服药,疗效更佳;

2.用非金属容器装水溶解泼洒;

3.禁止在鱼浮头或浮头刚消失及中午前后阳光直射时使用;

4.准确计算池塘面积与水深,切勿擅自加大药量。

二、投喂“鱼疾宁3型”、“强克99”或“农福3型”。

(一)鱼疾宁3型是一种广谱抗菌特效药,尤其适用于名优鱼类和四大家鱼,疗效显著。

适应症:加州鲈、鳗鱼、斑点叉尾鮰、塘虱、罗非鱼,以及四大家鱼出现的溃疡病、赤鳍病、爱德华氏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出血病。

[性状]:白色粉末、无副作用、使用安全。

用法与用量:本品已含粘合剂,可直接与各种饲料粘合后投喂。

1、预防;每1000市斤鱼每天用药半包,每月1-2次,连服3天。

2、治疗:每1000市斤鱼每天用药一包,可分上、下午两次投喂,第2—5天药量可减半。

备注:1、上市前15天停止使用;2、结合泼洒“鱼博灭”系列消毒剂,疗效更佳。

贮藏:置于干燥阴凉处。

(二)强克99是根据科研成果而精心研制的内服抗菌特效药。

用途:用于防治鱼类细菌性出血,烂身,烂鳍,烂鳃、白皮、白头白嘴,肠炎、肝肾肿大,腹水等疾病。

用法:把饲料喷洒少量水,与药物拌匀后投喂。

用量:预防:每1000公斤鱼每次用药500克,每月2次。治疗:每500公斤鱼每天用药500克,连续3—5天(第一天用药量加倍)。

备注:1.上市前15天停止使用;2.结合泼洒“鱼菌清”系列消毒剂,疗效更佳。

贮存:阴凉干燥处保存,保存期二年。

(三)农福3型是根据科研成果而精心研制的内服中西复方抗菌药物,具抗菌力强,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等特点。

用途:用于防治鱼类细菌性出血,烂鳃、白皮、白头白嘴,肠炎、腹水等疾病。

用法:把饲料喷洒少量水,与药物拌匀后投喂。

用量:预防:每1000公斤鱼每次用药500克,每月2次。治疗:每500公斤鱼每天用药500克,连续3-5天(第一天用药量加倍)。

备注:1.上市前15天停止使用;2.结合泼洒“鱼菌清”系列消毒剂,疗效更佳。

贮存:阴凉干燥处保存,保存期二年。


论河蟹塘里虫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近温度渐渐升高,很多河蟹养殖户反应塘口的虫子越来越多了,严重的水体白混,有些水位高的塘口,阳光无法直射到草上,伊乐草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伊乐草长的缓慢,甚至长不起来。而且很多养殖户也都知道,虫子多的塘口水肥不起来,我遇到一个养殖户,环沟10亩地,水中虫子较多,水体白混,偏瘦。张口就要三桶肥水膏,我对他的想法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肥水要下三倍的量,那个养殖户的意思是一桶肥水膏水肥不起来。多出来的肥水成本大约为20元/亩。对于这多花的20元/亩,我简单的说下自己的看法,枝角类虫子以藻类为食,塘口的虫子过多的话,当塘口藻类不足时,就会显得较为清瘦,如果这个时候采取肥水措施,会导致虫子越肥越多,且水肥不起来,这位养殖户用了三倍的量,水是可以肥的起来,先不谈这个成本的高低,用三倍的量来肥水,不仅会造成虫子越来越多,而且会造成水中氮元素升高,水体富营养化,甚至会造成水中溶氧不足,发生“倒藻”等。
什么是枝角类?
身体短小(体长0.2~1mm,视具体种类而定,如大型溞可达到4.2mm左右),长圆形,分为头部和躯部,侧扁体节不明显。除头部裸露外,身体其余部分包被于透明的介形壳瓣内。头部有2对明显的触角,第1对触角较小,第2对特别发达,可分为内枝和外枝,能在水中划动,为运动器官。胸肢4~6对,摆动时可产生水流,上有长刚毛,可将食物过滤后送入口中。
枝角类的危害:
1、枝角类过多会造成水瘦,藻类生长受到影响。
2、枝角类过多会造成水体白浑,严重的会影响草的生长。
3、枝角类过多会在塘中耗氧,严重影响水中溶氧,导致水体中亚硝酸盐升高。
处理方案:
1、提到杀虫剂,大多数养殖户都会想到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杀虫剂,它们在价格上的确便宜,可是对螃蟹的伤害也的确不小,有些阿维伊维使用后,螃蟹出现上岸情况也屡见不鲜(加量用会造成鲢鱼的死亡),所以对杀虫,一定要谨慎,一定要小心。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可以选择一些植物性的杀虫剂来杀虫。可是植物性的杀虫剂杀虫普遍的时间为3-4天,所以在杀虫剂的选择上,要多加考量。
2、对于蜕壳正在高峰期的塘口,此时用药处理虫子肯定是不明智的措施,但也不是束手无策,可先通过灯光诱捕来缓解塘口中枝角类过多的情况,但根据观察表明,收效甚微。同时使用增氧底改来缓解亚硝酸盐高和水中溶氧不足的情况。

河蟹塘里两种常见虫类科普



一、枝角类:水溞,俗称红虫。
其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内陆半盐水中,可以作为鱼类的饵料。枝角类主要滤食水中的细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
枝角类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为18-25℃,随温度的升高,枝角类的性成熟时间会提前,缩短产卵周期,成龄生殖量会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一般来说,当外界水温适合,食物充足时(3-8月份),进行单性生殖,外界环境恶劣时,进行有性生殖,产冬卵。
适合枝角类实行无性生殖的水质条件如下:水温17-30℃,PH值6.6-8.5,溶氧1-5ppm,溶氧超过5ppm时,繁殖力会下降。所以,保持蟹塘溶氧充足可有效防止枝角类的爆发。
温度和食物浓度对它的生长繁殖有影响,枝角类每繁殖(产卵或产幼)一次,就脱皮一次,即为一龄。生殖量达到高峰前,生殖量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高峰过后,生殖数与年龄成反相关。
二、桡足类:哲水蚤、剑水蚤、猛水蚤
桡足类是小型甲壳动物,体长小于3mm,营浮游与寄生生活,桡足类活动迅速,世代周期相对较长,其广泛分布在海洋、湖泊、水库、池塘、稻田、沼泽、内陆盐水、井水、泉水、岩洞等地下水,特别是在湖泊、池塘等静水水域桡足类特别多。
三、轮虫:多数轮虫身体由头、躯干和足三部分组成。
轮虫广泛分布于各类淡水水体中,在海洋、内陆、盐水中也有其踪迹,但种量稀少。
其生活方式为,营浮游或兼性浮游生活,另一类营底栖,附着或固着生活。主要以其适口的细菌、单胞藻、腐屑等为食。
无性繁殖,在温度、食物丰富时,繁殖速度非常快。
四、虫子在蟹塘的危害
1、呼吸作用,使水体缺氧。
2、吃藻类,使得水肥不起来。
3、虫子在水中活动,把水搅浑。
4、虫子粪便增加耗氧,产生氨氮、亚盐。
五、防治
发现蟹塘有虫子以后,及时杀虫,然后肥水,不过要注意,螃蟹脱壳的时候特别脆弱,就不能杀了,就要加大剂量的肥水,培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47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