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未来应用前景浅析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动物蛋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畜禽生产亦必须相应迅速发展。但由于蛋白质资源相当缺乏,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因此,目前许多国家将人工饲养昆虫作为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功方向。黄粉虫的开发即是突出代表之一:一方面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蛋白,另一方面作为蛋白饲料利用。

从60年代末开始,美国、德国、匈牙利、苏联、朝鲜等国家结合畜禽饲养,以其粪便饲养蝇蛆,提供高品位的动物蛋白。在养鸡场、养鱼场建立了饲养蝇蛆车间,已将粪便养蛆作为一项成功的技术应用于生产。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利用昆虫养家禽的报道,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果。尤其对家蝇、黄粉虫等大量繁殖的研究,其生产技术已可用于工厂化生产。目前各地对饲料资源昆虫利用较多的种类,主要有蝇蛆、黄粉虫、蝗虫、蚕蛹,其次有袋蛾、蛴螬、蚂蚁等。上述饲料资源昆虫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丰富全面,搭配合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微量元素。饲料资源昆虫繁殖快,生物量大,是可生性强的资源,生产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开发前景远大。

将昆虫作为饲料历史悠久,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此领域的开拓停滞不前,到目前为止,规模不大,所占比比例不高,亟待大力发展。当前,深入开展四饲用昆虫资料普查,筛选出一批更理想的虫种,通过一系列选育工作,使蛋白质含量提高到80%以上;深入进行生理学、生态学等一系列研究,大幅度提高繁殖系数和年饲养代数;改进饲养技术和设备,扩大生规模,提高工业化程度,改善生产流程,提高提取和深加工工艺以及自动化水平;生产多种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成本不高,深受欢迎的产品,等等,是白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昆虫种类繁多,其生物量可能超过陆地上所有动物的生物量,而且昆虫具有世代短,繁殖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更为可贵的是许多昆虫特别是腐食性昆虫能够利用人和其他畜禽不能利用的废物,因而据有关报道估计,在21世纪初,昆虫将成为仅次于维生素菌体、单细胞生物之后的第三大蛋白质来源。我国作为缺乏蛋白质来源的国家,积极开发利用昆虫蛋白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黄

粉虫养殖是一项低投入、高生产的新型养殖业,具有节地、节水、接能源、节空间、节人力的五节特点。应用前景很好YZ023.Com

相关知识

养殖黄粉虫的市场前景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原产北美洲,50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养殖黄粉虫的市场前景

1.黄粉虫养殖业利润不高导致没有大量的资金和人才进入,在餐饮方面的研发和销售人才缺口大。

2.关于黄粉虫菜肴消费定位的问题,作为普通食物材料的进入一些低档的餐馆,由于饮食习惯和餐馆小老板的思维有局限导致推广效果不理想,定位于高端餐饮的话黄粉虫幼虫的产量又比较大,蛹的活产、运输、保存都没有比较好的办法,倒是一些农家乐和一些以昆虫为主题的餐饮方式做的比较好。

3.黄粉虫富含这种Ento-蛋白质,可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的蛋白源来代替鱼粉,另一个问题,Ento-蛋白质由于脱敏过程复杂,人们大量食用后少数人后有轻微皮肤过敏现象,因此,它的选择性受到限制。现在黄粉虫做保健品仍不是最佳选项,我们试图找出影响脱敏Ento-蛋白基因点,如果去掉Ento过敏基因,食用黄粉虫蛋白粉将会形成巨大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动物蛋白质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畜禽生产亦必须相应迅速发展。但由于蛋白质资源相当缺乏,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因此,许多国家将人工饲养昆虫作为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黄粉虫的开发即是突出代表之一:一方面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蛋白,一方面作为蛋白饲利用。

昆虫种类繁多,其生物量可能超过陆地上所有动物的生物量,而且昆虫具有世代短,繁殖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更为可贵的是许多昆虫特别是腐食性昆虫能够利用人和其他畜禽不能利用的废物,因而据有关报道估计,在21世纪初,昆虫将成为仅次于微生物菌体、单细胞生物之后的第三大蛋白质来源。我国作为缺乏蛋白质来源的国家,积极开发利用昆虫蛋白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将昆虫作为饲料历史悠久,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此领域的开拓停滞不前,到目前为止,规模不大,所占比例不高,亟待大力发展。当前,深入开展饲用昆虫资源普查,筛选出一批更理想的虫种,通过一系列选育工作,使蛋白质含量提高到80%以上;深入进行生理学、生态学等一系列研究,大幅度提高繁殖系数和年饲养代数;改进饲养技术和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工业化程度,改善生产流程,提高提取和深加工工艺以及自动化水平;生产多种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成本不高,深受欢迎的产品。

实验室检测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场疫病未来防控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不断地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猪病防控形势的愈加严峻。面对当下“新病不断,老病新发”的趋势,养猪人到底该怎么办?!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实验室检测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猪场疫病未来防控趋势。

1、实验室检测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

当前猪场疫病复杂性程度。剖检观察不能断清病原,猪病病原的多重感染,新的疫病在不断出现,如博卡病毒、杯状病毒等;猪场老病新发,如猪伪狂犬病、蓝耳病等,实验室检测便于对猪场采取专业化服务,有利于食品安全。

实验室检测在猪场疫病防控的应用。通过检测能迅速发现猪场有没有新的病原存在,猪体是否潜伏携带某些病原、变异情况;通过对猪群抗体水平的实验室检测,抗体水平合不合格,为猪场提供科学的防控方法;对母源抗体的检测,为仔猪的防疫提供科学防疫程序。

猪场发病时的实验室检测。通过对病猪的检测,及时确定感染猪病毒病原的确定,是单病毒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原的基因分型、变异及毒力的测定,为猪场提供科学的控制措施;虽然发病猪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通过实验室检测到的可疑病毒却相对比较集中,如蓝耳病毒、圆环病毒检出率都很高,猪瘟病毒在发病群中的检出率超出30%,有的甚至更高,还有其他病毒的参与。而细菌感染则呈现多样化,同一地区的细菌感染情况也不一样,有时同一猪群就有多种细菌同时存在,细菌感染相对比较复杂,对发病猪感染时细菌病原的确定,确定其血清型及敏感药物的筛选,为猪场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

猪场购进药物和疫苗质量的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确定、药物效价的确定及药物在猪体内外的治疗效果;猪场购进疫苗,可对疫苗污染检测和含毒量测定,来确定疫苗质量;通过检测疫苗毒株型与流行毒株型的对比,购进疫苗是否适用猪场、免疫过的猪群,实验室可以对免疫效果测定,保证购进疫苗质量。

2、猪场疫病未来防控趋势

重视一些新的防控理念。重视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养重于防、养防并重、综合防治”,保证猪群“全进全出”,尽可能坚持多点饲养或分胎饲养的新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猪病发展,猪场疫病净化是未来疫病防控大势所趋,如猪伪狂犬病、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等。同时,要重视猪群的群体免疫水平,要大于70%,否则就要加强免疫。

要重视猪场的管理工作对疫病防控的影响,如风、水、温度、湿度、应激、护理、光照等。风:要注意保暖,注意冬天通风;水:要注意水质、水量、水温、饮水器安装、饮水消毒等;温度:要注意种公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仔猪的保暖、降温工作;湿度:猪的最适湿度是65%~80%,要特别注意产房的湿度;应激:应注意物理应激、生理应激、心理应激,以上日常管理工作都对疫病防控工作有直接影响。

猪场的引种工作对疫病防控的影响。首先,猪场应选择自繁自养,这样就杜绝引种时带来疫病的风险;其次,要从信誉好的种猪场引种,查看该场的疫病净化报告,这样就减少引种时带来疫病的风险,引种来的猪群要隔离观察6周。

猪场要重视消毒。猪场的环境卫生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不留死角,消毒剂的配比要恰当,消毒时间要充分,不能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要选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的消毒剂交替使用;带猪消毒时消毒剂使用要注意温湿度、腐蚀性、刺激性等;空舍消毒更要彻底。

要做好区域隔离和灭虫消鼠工作。封场是防止疫病传人猪场的重要方式,更要限制场内人员随意流动,禁止串岗;禁止猪跨栋饲养,发现病猪,及时挑出隔离治疗、饲养。鼠、犬、猫都携带伪狂犬病毒,鸟、鸡都能携带流感病毒,猪场要做好防护。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科学防控。免疫接种是养猪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免疫程序科学合理,从实际情况出发。仔猪体内母源抗体的水平,能对免疫接种造成干扰,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制定免疫程序必须考虑猪场及本地区以往的发病情况,确定疫苗的种类和免疫时间;接种疫苗的途径有注射、饮水、滴鼻等,应根据不同的免疫途径,确定免疫程序。根据季节变化增减疫苗种类,注意不同疫苗之间的干扰;疫苗的运输保存要符合冷链要求,注射疫苗时注射操作要规范,可使用免疫增强剂,如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等增加免疫效果。

疫病检测要制度化。主要疫病常规检测,根据本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和猪场的实际所决定哪些主要疫病的检测;每一次引种时都要疫病检测;生产性能变化时检测包括分娩率、流产率、发病率、死亡率、返情率等.制度化的检测是未来疫病防控趋势。

一、新病增加、病原变异增加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加之国内部分养殖场生产管理不到位、生物安全措施不严格,走私猪等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猪病防控越来越难,成为了养猪人面来临的一大难题。

蓝耳病、伪狂犬等疫病变异毒株也是不断涌现。蓝耳从经典蓝耳毒株到高致病性毒株,再到2015年出现在我国并不断受到重视的NADC-30毒株;伪狂犬从经典株到如今搞得人心惶惶的“变异株”,流行性腹泻变异毒株……病原变异的速度好像比我们想象的更快,对养猪业的危害也来得更猛!

二、发病方式由单一发病到混合感染居多

复杂的猪病,较大的养殖数量、对于很多养殖户而言不到位的饲养管理,给予了疫病更多侵害猪群的机会,也为动物疫病的广泛传播带来了有利条件。所以,当下猪群发病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所致,而往往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感染或由一种疾病引起另一种疾病继发等现象居多。

如蓝耳圆环混合感染、多种病毒性腹泻同时发生、蓝耳与猪流感并发等。在这种情形下,养猪人面临病猪之时,往往是看着什么病都像,仿佛“像雾像雨又像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也为疾病诊断和最终治疗结果带来了极大不便,有些时候因为误诊等因素,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发病症状由典型向非典型过度

一提起非典型,就不得不让人想起2003年那场“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没法做出准确判断,导致若干群众倒在了这场灾难中!而之于猪病,当下我们面临的情况也是大致一样。也来越多的猪病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发病形态。

由之前的发病症状明显,到现在的症状轻微、不易察觉;由之前的“烈性病”逐步转化为当下扑朔迷离的“温和型”(例如猪瘟、以及部分蓝耳带毒猪不表现症状),这对于一部分养猪人而言,往往不易引起重视,总是到最后已经病入膏肓,才发现猪群已经大面积发病或者病猪已经无药可救!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慢慢地将养猪人的经济效益偷走!

四、免疫抑制性疾病影响加剧

免疫抑制性疾病对于猪群而言,不仅仅是对其机体本身的损害,关键在于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消耗和损伤,带来免疫抑制——最终的结局就是疫苗免疫毫无效果!而免疫抑制也为各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进一步侵害机体提供便利,免疫力低下,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病情加重,最终致死。

当下危害养猪业严重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如圆环、猪瘟、蓝耳等,他们就宛如一个个“隐形杀手”,在无形之中威胁猪群健康,影响养殖生产成绩。当下,养猪人对该类疾病认知有限,导致的结果就是免疫抑制性疾病防控方面“迷雾重重”、争论不断,最终影响不断扩大!

如此严峻的疫病防控态势,导致单一的抗生素治疗已经无法满足养猪人的实际需求。而中药制剂,作为我国的国粹,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就显现了出来,并凭借其“辨证施治、系统诊疗”的优势以及无副作用、无耐药性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养猪人所接受,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发光发热!

但是,当下中兽药市场鱼龙混杂,产品琳琅满目,让养猪人应接不暇。并且,部分中兽药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让养猪人实在不敢恭维。农业部兽药抽检,每次都会有诸多不靠谱的中兽药产品及企业“上榜”!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有效成分含量不达标、中兽药中检出化药成分、化药成分超标以及有效成分含量直接为0!所以,养猪人在选择中兽药产品之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原料至真、工艺达到至纯的中兽药,才是值得养猪人信赖的靠谱产品!!!

未来的养猪行情


未来的养猪行情还是可观的。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一直在下跌,很多养猪户们承受不住压力,选择退出了养猪行业,导致生猪的数量减少。而每年的下半年,特别是接近年关的时候,猪肉的需求量都会增加,未来的养猪行情还是不错的。不过养殖业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养殖户们需要控制好养殖成本,合理科学的喂养。

生猪价格每年都会进行一定的波动,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而且国家对于养殖业有一个宏观的调控,生猪价格的波动是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

不过养猪户们也不能因为市场上猪肉价格上升,便一窝蜂的都去喂养生猪。每当猪肉价格上升的时候,仔猪的价格也会跟着上升,成本就比较高。而且生猪需要几个月的生长周期,等到生猪能出栏的时候,也许会因为生猪数量突然增多,导致市场行情有小幅的下降。已经长大的生猪也不能压栏很久,到时候反而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养猪不可以刻意的追求规模化,只能在自身有限的空间里面发展合适的规模。尽量利用本地低价饲料,降低饲养成本,进行生态循环养殖。加强日常的清洁消毒管理工作,注重生猪重大疾病的预防,进行科学的喂养才能带来好的收益。

黄粉虫的生活习性


黄粉虫属鞘翅目、拟步甲虫科、粉甲虫属昆虫,俗称面包虫,麸子虫。

黄粉虫原是一种仓库害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其营养价值高(幼虫含粗蛋白质51%,脂肪含量29%,还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幼虫金黄色,被人们美称为旱虾,常见于餐桌上。又其容易饲养,它可直接作为肉食性动物高蛋白鲜活饲料。1千克黄粉虫营养成分相当于20千克配合饲料的含量。用于饲养蛙、鳖、蝎子、蜈蚣、蛇、蚂蚁、优质鱼、观赏鸟、药用兽、珍贵毛皮动物和稀有畜禽等,能加快生长发育,增强抗病抗逆能力,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产出效益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黄粉虫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2厘米,扁平长椭圆形,深褐色,有光泽,触角近念珠状,端部膨大,呈棒状,体表密布刻点,鞘翅刻点密,排成9行。

卵:极小,rǔ白色,长椭圆形。

幼虫:外形极似金针虫与拟地甲,体细长,老熟幼虫长20-30毫米,体节明显,有3对胸足,在第9腹节有一双尾突。

蛹:是典型的裸蛹,蛹长15-20毫米,背中有淡色纵条,腹部侧面有rǔ状突,胸节大,侧面有雏形翅和附肢,头节也大,有一对黑眼点。

二、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活史

1年1代,很少发生2代,有时2年1代。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在杭州一年可发生2-3代。我国北部地区以幼虫越冬,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羽化为成虫;个体发育很不整齐,在各个时期可同时出现卵、幼虫、蛹和成虫。

(二)黄粉虫的生活习性

成虫://农村致富经网//

n成虫幼虫皆为杂食性,喜食麸皮、黄豆粉、菜叶、瓜皮、果皮等。

n成虫羽化的最适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70%。湿度过大蛹背裂线不易开口,成虫会死在蛹壳内。空气太干燥,也会造成成虫蜕壳困难、畸形或死亡。初羽化的成虫为rǔ白色,2d后逐渐变硬,为褐红。

n一般成虫羽化后3-5天开始交配、产卵。产卵量平均为260粒/头。卵散产于饲料、麦麸、米糠中或粘附于饲料下的饲养器板面上。雌虫排卵时应以纱网隔离卵,以防成虫取食卵粒。

n成虫后翅退化,不能飞行,爬行速度快。喜黑暗,怕光,夜间活动较多。有自相伤残习性。

卵:

n卵壳表面带有粘液,常10余粒粘成一团,或因表面沾满食料碎屑而难以发现。卵壳薄而软,易受机械损伤。

幼虫:

n幼虫12-15龄,平均生长期为120d。

n喜黑暗,喜群集,有时会自相残杀。

n幼虫蜕皮时常爬于食物表面,刚蜕皮时为rǔ白色,十分脆弱,易受伤害,约20h后逐渐变为黄褐色,体壁随之变硬。

n老熟幼虫在食物表面化蛹。

蛹:

n初化蛹时为rǔ白色,体壁较软,隔日后逐渐变为淡黄色。

n在密集混养情况下,蛹期较易受幼虫的危害,成虫和幼虫随时都可能将其作为饲料。只要蛹的体壁被咬伤极小一个伤口,就会死亡或羽化出畸型成虫。

三、黄粉虫的营养价值:

黄粉虫干粉蛋白质含量在48%-54%之间,脂肪含量在28%-41%之间。维生素E和B1、B2、各种无机盐含量均较高,但其各种元素的含量可随饲料中所含元素的含量变化而变化。如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亚硒酸钠,虫体吸收转化为生物态硒,因而可定量生产富硒食品。锌、铜、铁等有益元素比常规肉类食品含量都高得多

四、黄粉虫的开发与利用

(一)黄粉虫作为食品新资源的开发

1、全形黄粉虫食品

全形黄粉虫食品是指基本上保持其外形的加工食品,它是黄粉虫食用最普遍的方法,其一般加工流程为:虫体、预检、清洗、配料、加工。黄粉虫食品可以进一步加工制成罐头、半干制品、冷冻制品等。全形黄粉虫食品可以油炸、烧烤等。

2、黄粉虫蛋白质的提取和加工

由于黄粉虫直接作为食物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提取其蛋白质或制成其氨基酸用于食品、药品或化妆品将是一条有效的利用途径。提取蛋白质的工艺流程基本上包括以下步骤:幼虫、杀灭、烘干、脱色、脱臭、洗涤、破碎、提取、烘干。

黄粉虫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合理,可以加工利用来制取水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用于治疗一些由于氨基酸缺乏引起的疾病。也可用作加工保健食品或作为食品的强化剂。如将黄粉虫提取物制取酱粉、点心等。

3、黄粉黄粉虫外骨骼主要由壳多糖等组成,壳多糖的用途:

(1)冷冻食品和室温存放食品的增稠剂和稳定剂;

(2)医药上用它制作手术线,人造皮肤;

(3)可用于处理废水;

(4)化妆品添加剂,保护皮肤,固定发型;

(5)水果、蔬菜、农产品的保鲜剂;

(6)用于农药,防治植物病毒害;

在黄粉虫的养殖过程中,可以收集黄粉虫脱下的外皮,若养殖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可集中加工收集到的黄粉虫外皮,提取壳多糖。

4、黄粉虫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饲料工业中,正在开展利用甲壳素作为抗菌添加剂的研究,正逐步为行业所接受。黄粉虫粉中则天然含有5%左右的甲壳素,是理想的新型饲料蛋白。

黄粉虫其幼虫、蛹及成虫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1%、57%、和61%,脂肪含量30%,并含有磷、铁、钾、钙、钠等多种矿物质以及动物生长所需的16种氨基酸。是畜、禽、鱼、蝎、鳖、蛇等动物的上等食料。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诱食的作用。、

黄粉虫含有一种变态激素物质,除能够促进鳖加快生长外,还能够增强鳖抵抗疾病的能力,其繁殖能力是饲喂其它饲料的二倍。它还有不需任何工业添加剂的优点。

5、新型害虫的药效的试验,黄粉虫则是最常用的仓库害虫代表。由于虫源材料丰富,药效实验可做得详尽而可靠。

黄粉虫养殖技术入门


视频:黄粉虫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虫甲属。

原产北美洲,50年代从苏联引进我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据《中药科技报》报道)。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有人声称试验后:它是养殖蜘蛛、蜈蚣、蝎子、蛇以及家禽家畜的最佳饲料,用黄粉虫作饲料基本能够让它们生长发育和繁殖。

黄粉虫为完全变态虫,其生长过程和其他昆虫一样,要经过成虫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其全周期月4-6个月。

黄粉虫一年繁殖3-4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冬季仍能正常发育。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0-30℃,在20-25℃下,卵期7-8天,幼虫期122天,蛹期8天,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133天;在28-30℃下卵期3-6天,幼虫期100天,蛹期6天,卵发育至成虫只需110天。

由于黄粉虫体内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汁多体软、生活力强,极易饲养。故被国家的动物园以及各地养殖场选作上好饲料。

本期视频介绍了黄粉虫的形状特征、生活习性、食性及养殖黄粉虫需要注意些什么,是一个入门的初级养殖视频教程。

怎样防止蚂蚁危害黄粉虫 黄粉虫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黄粉虫是移动的“蛋白质库”,不仅可以充作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而且对于人体保健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养好黄粉虫可以获得良好效益,而要养好黄粉虫,就需要注意黄粉虫蚂蚁的危害与疾病的防治。怎样防止蚂蚁危害黄粉虫黄粉虫常见疾病防治方法,具体来了解一下:

一、清水隔离法:用箱、盆等用具饲养黄粉虫时,把支撑箱、盆的4条短腿各放入1个能盛水的容器内,再把容器加满清水。只要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水面,蚂蚁就不会侵染黄粉虫。
二、生石灰驱避法:可在养殖黄粉虫的缸、池、盆等器具四周,每平方米均匀撒施2-3公斤生石灰,并保持生石灰的环形宽度20-30厘米,利用生石灰的腐蚀性,对蚂蚁有驱避作用,并且蚂蚁触及生石灰后,体表会粘上生石灰而感到不适,使蚂蚁不敢去袭击黄粉虫。

三、毒饵诱杀法:取硼砂50克、白糖400克、水800克,充分溶解后,分装在小器皿内,并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蚂蚁闻到白糖味时,极喜欢前来吸吮白糖液,而导致中毒死亡。

黄粉虫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黄粉虫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螨害或病害。7-9月份螨害易发生,饲料带螨卵是螨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病害主要有干枯病和软腐病。饲养场所气温偏高、空气干燥、饲料中的青饲料太少易引起虫体大量失水导致干枯病,表现为虫体瘦小僵直,颜色和正常虫体无差异或呈现黄白色。当空气潮湿或虫体受到机械损伤容易感染软腐病和虫体之间的交叉感染,此病原菌很可能是一种细菌,先期染病虫体表现为活动迟缓、拒食,中期虫体变得柔软,颜色转为黑褐色,体内为褐色粘稠液体,后期体色逐渐由黑褐色变至黑色,虫体失水变硬。如果黄粉虫幼虫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刚脱皮的幼虫也会因表皮损伤失水死亡,表现为身体弯曲呈苍白色,并且表皮粗糙。
预防和防治:
1、主要措施是改善饲养条件:在高温干燥时要注意及时添加鲜饲料或喷水来预防干枯病,同时又要把当天没有吃完的鲜饲料捡出,防止饲料腐烂促进病菌的繁衍。对于天气潮湿的地区要适当增加筛粪次数,要1天或2天喂料一次,以养殖箱中略有剩余为好,这样也可以减轻黄粉虫发病。当每批次虫养殖结束后,进行场所消毒,养殖器皿消毒,可用0.5-1.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物体表面消毒。也可用漂白粉、福尔马林溶液等消毒药物。
2、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可减轻病害的发生,避免虫体密度过大相互残杀造成伤口,给病菌创造入侵机会。
3、对于螨虫发生较重地区,所用饲料要中午在阳光下摊薄曝晒20-30分钟,即可杀死虫螨,必要时用40%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喷洒进行养殖场所及器皿杀螨。
4、对于发病的虫体要及时捡出,同时用0.25克土霉素研碎拌玉米面200-300克投喂3-5天,痢特灵、氯霉素等也有较好疗效。

黄鳝养殖技术浅析



近年来黄鳝养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品种,黄鳝也是大众消费餐桌上常见的水产品,有着市场的基础,也使得黄鳝养殖技术和规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悉,目前主流的黄鳝养殖技术分为:网箱黄鳝养殖、水泥池黄鳝养殖、土池防渗膜养殖模式。其中由于黄鳝网箱养殖占用水体的空间小、利用率大、养殖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规模尤为突出,逐步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在养殖的效益方面,网箱养殖每亩的盈利可达18000元左右,遇到市场行情较佳的年份收益更高。

在黄鳝的养殖技术方面,养殖户最关心的还是黄鳝苗种、如何防病及如何提高黄鳝养殖的产量的问题。在网箱养殖黄鳝的模式下,产量跟黄鳝苗的质量、规格及放养的密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悉,黄鳝苗种规格以平均每条40g左右为佳,每平方米网箱面积投放1.1千克左右的黄鳝苗种。黄鳝苗种过小影响养殖的周期,苗种过大性价比较差。

在黄鳝养殖过程中的防病问题,需要做到提前预防,在黄鳝刚放入网箱的时候,就需要做好一些疾病的预防措施。另外黄鳝进入网箱后的15天内是尤为关键的时间,需要做好幼鳝的训食工作,黄鳝训食没有做好,黄鳝苗种的死亡率就相对较高,影响黄鳝的整体的产量,这一阶段就是做好幼鳝的环境适应。具体的驯化方法为:黄鳝苗种进入网箱之后的3天内不投喂饲料,使幼鳝体内的残留食物得以全部消化,空腹,然后黄鳝处于饥饿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夜间投喂黄鳝喜食的蚯蚓、小杂鱼及动物内脏等,投喂量为其体重的1%。然后投喂的时间逐步改为早上和傍晚各一次,投喂量也可以视具体的吃食情况逐步增加到黄鳝体重的4%。

怎样养殖黄粉虫?黄粉虫良种的选育与培育方法


现在很多人养殖蝎子、蜈蚣、牛蛙等动物,都是用黄粉虫作饲料的。黄粉虫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比麦麸的营养价值高几十倍。选育畜禽、昆虫新品种和繁育优良作物种子是发展农业生产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黄粉虫工厂化生产中,品种效应同样十分重要.为了促进黄粉虫的大规模生产,必须要有经过科学选育的优良品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怎样养殖黄粉虫?黄粉虫良种的选育与培育方法。

怎样养殖黄粉虫
一、养虫设备的要求
用纸箱、盆缸、水泥池等均可,要求内壁光滑,深15公分以上,以免虫子外爬。现在较理想饲养设备是用四方木盒饲养,我场用100/50/10厘米的木板钉成四方形木盒,底部用胶合板钉紧,四周用宽胶纸贴紧,使盒子内部四壁光滑,防止虫子外爬。另外,蛾子产卵时,可用木板钉成,底部用铁丝网51目钉紧,蛾子放在里面,产卵时把尾部伸出铁丝网产到产卵箱,产卵箱里可铺上一麸皮以免卵损坏,使用方法:把的方木盒放在底下,上面放上的铁筛子,里面放上产卵的蛾子,撒入麸皮、蔬菜叶、瓜果皮等,任其自由采食,在撒饲料时,不能超过l厘米,以免蛾子产卵时,尾部伸不出铁砂网。当蛾子产卵7天左右即换产卵箱,产卵箱要单独放,要注意不要使卵受到挤压,以免损坏。当卵孵出幼虫,这时不必添加饲料,原先产卵箱的麸皮够幼虫吃的,随着虫子的逐渐长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添加饲料,还要定期筛虫粪。
二、对饲料的要求
黄粉虫吃的食料来源广泛,在人工饲养中,不必过多的研究饲料,但为了尽快生产黄粉虫,应投麦麸、玉米面、豆饼、胡萝卜、蔬菜叶、瓜果皮等,也有喂鸡的配合饲料,以增加营养,但必须要有60%的麦麸为宜。我场用的配合饲料配比为:麦麸80%,玉米面10%,花生饼粉10%,各种食料搭配适当,对黄粉虫的生长发育有利,而且节省饲料。
三、温度的要求:黄粉虫较耐寒,越冬老熟幼虫可耐受-2℃,而低龄幼虫在0℃左右即大批死亡,2℃是它的生存界限,10℃是发育起点,8℃以上进行冬眠,25℃-30℃是适温范围,生长发育最快在32℃,但长期处于高温容易得病,超过32℃会热死。以上温度是指虫体内部温度。4龄以上幼虫,当气温在26℃时,饲料含水量在15%-18%时,群体温度会高出周围环境10℃,(也就是26℃气温)加群体温度10℃相当于36℃,应及时采取降温,防止超过38℃,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
四、对湿度的要求
黄粉虫耐干旱,能在含水量低于10%的饲料中生存,在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发育慢,虫体减轻,浪费大量饲料。理想的饲料含水量为15%。湿度为50%-80%。如饲料含水量超过18%,空气湿度超过85%,生长发育减慢,而且易生病,尤其蛾子最易生病。如养殖室内过于干燥,可撒清水,湿度过大要及时通风,黄粉虫虫体含水量为48%-50%。
五、光线的要求
黄粉虫原是仓库害虫,生性怕光,生性好动。而且昼夜都在活动,说明不需要阳光,雌性,成虫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比强光下产卵多。
六、黄粉虫饲养场
黄粉虫对饲养场地要求不高。室内养殖要能防鼠、防鸟、防壁虎、防蚂蚁、等等,并且要防阳光直接照射和空气污染与过重的噪音。还要注意通风,四季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度以上35度以下就可以了。最好是将大棚建在半地下为好,因为半地下式是大棚可有效保存温度,大大节约升温成本,半地下大棚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好建造,且有冬暖夏凉的效果。利用大棚养殖黄粉虫应该强调有害物质对黄粉虫的侵害,有害物质的主要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空气、涂料有害源,养殖车间的粉刷、油漆等涂料大多数含有挥发性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会间接的对黄粉虫养殖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虫子对这些有害气体特别敏感,虫子的生理构造很容易受到这些有害气体的伤害。

黄粉虫的食物
1、主要是麦麸,还有米糠、树叶、野草等。
2、采用配合饲料营养更完善,生产效果较好。配料:麦麸45%,米糠45%,鱼粉10%,或以麦麸为主,喂中添加少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B。
3、人工饲养黄粉虫一般以粗片麦麸作主食,每隔一天辅助多种蔬菜、瓜果皮(以白菜、苞菜、南瓜、黄瓜、西瓜皮为最好)。
4、喂幼虫的配方:麦麸40%、玉米粉24%、大豆粉5%、食盐0.5%、饲用复合维生素0.5%、虫粪沙30%、添加剂。
5、喂成虫的配方:麦麸45%、玉米粉35%、豆饼18%、食盐1.5%、饲用复合维生素0.5%、添加剂。
6、喂产卵成虫的配方:麦麸75%、鱼粉5%、玉米粉15%、食糖3%、食盐1.2%、饲用复合维生素0.8%、添加剂。
7、喂繁殖育种成虫的配方:纯麦粉95%、食糖2%、蜂王浆0.2%、食盐2.4%、饲用复合维生素0.4%、添加剂。

黄粉虫养殖市场行情
黄粉虫于2005年刚从国外引进试养,各地在生产养殖技术上,还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之中,所以在我国尚未形成规模产量,而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尤其是以金龙鱼、银龙鱼为代表的名贵大型捕食性观赏鱼的迅速发展,亟需黄粉虫这类个体较大、营养较为全面的活体饵料进入市场。
黄粉虫形态特征
黄粉虫为全变态昆虫,其一生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卵:椭圆形,乳白色,表面有斑纹。卵长(1.72±0.27)mm,卵宽(0.91±0.09)mm。8月份室内饲养所产卵的孵化率为88.24%。
幼虫:身体细长,呈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24~29)mm,初孵幼虫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各节背面前后缘淡褐色,节间及腹面为黄白色,各龄幼虫体长及头壳宽比较稳定,是幼虫分龄的主要依据。
蛹:幼虫长到50天后,长约2-3厘米,开始化蛹。蛹头大尾小,头部基本模样,两足(薄翅)向下紧贴胸部。蛹的两侧呈锯齿状,棱角。蛹初为白色半透明,体较软,渐变褐色后变硬。
成虫:扁平长椭圆形,体长(13.02±0.91)mm,体(4.11±0.33)mm刚羽化成虫的鞘翅为米黄色,前胸背板为褐色,3h后鞘翅变为红褐色,3~4d后,成虫鞘翅颜色变为黑褐色,触角念珠状,第3节长度短于第1、2节之和,末节长宽相等,且长于前一节,鞘翅表面刻点很密。成虫的产卵前期约为3~5d,卵多为散产,既可产在饲料中,也可产在饲料底层的纸上。成虫在经过20目筛的上层疏松麦麸饲料中产卵,有97.4%的卵都产于纸上,而在同等厚度(5cm)条件下,用面粉代替麦麸,只有21.4%卵产于纸上,没有饲料时成虫一般不产卵或产卵很少。
在任何养殖业或种植业中,品种对生产的效应都是巨大的。在黄粉虫生产中。品质效应同样十分重要。由于百年的民间人工分散饲养,大多数虫种已严重的退化。种群内部数十代,甚至进百代地近亲交配及人工饲养中的一些因素的影响,使部分种群失去活性,抗病能力变差,生长缓慢,取食量不断下降,个体越来越小。所以,人工饲养首先应该选择优良品种。
在饲养生产的初始阶段,应直接选择专业化培育的优质虫种。几年来笔者带领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黄粉虫研究课题组,经过艰苦努力,已培育出GH-1.GH-2HH-1几个黄粉虫优质品种,分别适宜于不同地区及饲料主料。以通过山东农业厅组织的专家坚定,并注册了“神虫”商标,可选择推广应用。在饲料生产过程中还应不断进行细致的选种和专门的管理。
优良品种应从幼虫期开始挑选,一般选择个体大.体壁光亮.行动快.食性强.食谱广的个体。应将优良品种的繁殖与生产繁殖分开。优良品种的繁殖温度应保持在24~30℃之间,相对湿度应在60~70%之间。成虫饲料应营养丰富,组份合理。要求蛋白质丰富,维生素.无机盐充足必要时还应加入蜂王浆,促进其性腺发育,延长成虫寿命,增加产卵量。成虫雌雄比以1:1为佳。成虫寿命一般为60~185天,诺管理良好,饲料配方合理,可延长成虫寿命,产卵量可增加650粒/头以上。

黄粉虫养殖饲料配方


为使黄粉虫能正常生长和繁殖,现提供几种饲料配方供参考。

1号饲料配方。

也叫麦麸饲料,即单用麦麸喂养。在冬季也可以麦麸为主,加适量玉米粉。

2号饲料配方。

麦麸40%,玉米鼓40%,豆饼18%,饲用复合维生素0.5%,饲用混合盐1.5%。加工方法同1号饲料配方。用于饲喂成虫和幼虫。

3号饲料配方。

麦麸70%,玉米粉25%,大豆4.5%,饲用复合维生素0.5%。将以上各成分拌匀,经过饲料颗粒机膨化成颗粒,或用16%的开水拌匀成团,压成小饼状,晾晒后使用。本饲料配方主要饲喂生产用黄粉虫幼虫。

4号伺料配方。

纯麦粉(为质量较差的麦子及麦芽等磨成的粉,含麦麸)95%,食糖2%,蜂王浆0.2%,饲用复合维生素0.4%,饲用混合盐2.4%。加工方法同1号饲料配方。主要用于饲喂繁殖育种的成虫。

5号饲料配方。

麦麸75%,鱼粉4%,玉米粉15%,食糖4%,饲用复合维生素0.8%,混合盐1.2%。加工方法同1号饲料配方。主要用于饲喂产卵期的成虫。喂此饲料可提高产卵量,延长成虫寿命。。

黄粉虫食性很杂,除了饲喂上述饲料外,尚需适量补充蔬菜叶或瓜果皮,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养殖中可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参考以上配方,适当调整饲料的组合比例。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60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