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山猪 安徽皖南杨山黑猪

1.产地与分布

杨山猪主要产在宁国县的杨山、中村、狮桥、三元等乡,泾县也有分布。

2,类型与特征

杨山猪全身被毛黑色,主要有两种类型。

(1)短嘴筒型:体格较大,偏于脂肉兼用型。额部较宽,皱纹深,呈靠公字或八卦形。嘴短微翘,耳大下垂。背窄,腰凹,腹大。骨粗皮厚,飞节及体侧常有23条又粗又深的皮肤皱褶。

(2)长嘴筒型:体型稍长而高,体质细致紧凑,偏于肉脂兼用型。额部皱纹较浅,多呈菱形。嘴筒长直,耳小稍向前倾。背腰宽平,臀部丰满。皮肤很少有皱褶。

此外,还有一种额部皱纹深、嘴筒较长,或者嘴短而身腰较长的中间类型,数量很少。

杨山猪的主要特征是:额部皱纹多呈八力字形,群众俗称八卦头猪,四蹄为白色,俗称四蹄踏雪力,但四白不全,也有三蹄或两蹄为白色的。

成年杨山猪的体尺、体重。公猪平均体长145厘米,胸围120厘米,体高70厘米,体重135公斤,母猪平均体长133厘米,胸围120厘米,体高60厘米,体重150公斤。

3.饲养管理特点

具有山区养猪的共同特点,以青粗饲料为主,终生舍饲。猪只的抗逆性能很强。

4.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

小公猪33.5月龄时即有爬跨现象,群众习惯在6月龄左右开始配种。小母猪3月龄左右出现发情现象,群众习惯在4月龄时,即在第二或第三个发情期给予第一次配种。据30头初产母猪观察统计/,每次发情持续时间34天,经产母猪一般为45天。适时配种为在发情后的2430小时。发情周期平均为19天。宁国县猪场对127窝统计,平均怀孕期为115.3天。

杨山母猪的产仔、泌乳、哺育性能非常好。在宁国县猪场,初产母猪平均每窝产活仔9.14头,经产母猪12.1头,有效奶头78对,泌乳力为29.17公斤,哺育率84.3%(见表17)。仔猪45日龄断奶。母猪断奶后45天就可发情,如能及时给予配种,可以争取3年产仔7窝。

(2)育肥性能:

在农村以青粗饲料为主,很少搭配精料的条件下,饲养一年约增重80公斤左右,平均日增重为250克。在一些饲料条件较好的养猪户,饲养一年能长到100公斤左右,平均日增重为317克。据宁国县猪场试验,平均日增重为303.5克,每增重1公斤消耗麸皮3.15公斤,三七糠1.89公斤,青饲料1.31公斤。

5.杂交利用

宁国县猪场曾用杨山母猪与荣昌、上海白、巴克夏等良种公猪杂交,都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繁殖性能以与荣昌公猪的杂交效果最好,平均窝产活仔13.1头,比纯种杨山猪提高1.o头(见表18)。育肥性能,在麸皮占25%、三七糠占30%、糠饼占24%、碎米占3%和青饲料占18%的相同日粮饲养条件下,也以荣昌的杂交猜增重效果最好,其平均日增重达503.7克,比纯种杨山猪提高200.2克。

相关阅读

杨德智:“野猪大王”的致富路


杨德智是雷山县方祥乡雀鸟村的一名农民党员,初中毕业后就到外省打工学技术,凭着山里人勤劳吃苦、刚毅果敢的精神品质,走出了一条“领头雁”的致富之路。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了年产值超100万的奇新特种猪饲养基地,并带动全村66户230人养殖野猪、黑毛猪,给村里人找到了一条致富路子。

谋于心,化于学—“山与城年复又一年”

“记得那年家里喂养了四头黑毛猪,没想到却感染猪肺疫,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被阻断了,徒劳了一整年。”谈起从打工到创业当老板的经历,杨德智感慨万分。“走南闯北,学技术谋创业,一路走来的辛酸苦辣无人能知。”

多年的积累让杨德智对回乡创业充满了信心,很快,他在家乡建起了10亩多的产业基地。“我回乡建产业基地是先解决饲养原料的问题,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资金有限,必须稳扎稳打”杨德智回忆道。产业基地步入正轨后,他又外出跑了好几个省市,学习野猪的饲养技术以及研究市场发展,在他心里早就盘算着野猪饲养的经济账、创业账。“野猪市场价高,虽然饲养周期以及技术要求稍微长点、高点,但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来说,经济效益还是要比饲养普通猪要高很多。”

勤于劳,溶于干—“多少昼夜挑灯流汗”

2011年开始回乡创业时,杨德智与妹夫沈佐新两人一共投入30万元,在雀鸟村建起了野猪养殖场,从最开始的38头野猪到现在年出栏野猪600头、黑毛猪300余头,圈舍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保温产仔室150平方米、存料房100平方米,散放基地120余亩。看着日益壮大的产业,杨德智说道:“脸颊上的汗水和多少昼夜的辛苦,才有今天的成效。”

“勤是井泉水,俭是聚宝盆。”虽然有这么大的产业,但他仍吃住在基地简易平房,白天照料猪仔,晚上接线亮灯砌猪圈和围栏,卯足了劲,边总结边干。

小智慧,带致富—“抱团合作长远发展”

勤劳朴实、踏实苦干的创业精神终于转化成了财富,杨德智成了名副其实的“野猪大王”。富起来的他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扶持,开始想着带领村里人致富。“村里人想要致富,就必须抱团合作,这样,致富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杨德智将心思放在了合作经济上。“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养猪行业投入大,风险也大,许多农户想干却不敢干,有的想干,却缺少资金。为了打消村里人的顾虑,杨德智带头成立了新科野猪林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奇新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免费给社员发放猪仔、提供技术,并按市场价收购,还经常到农户家中进行养殖指导,手把手教农户猪病防治技术。给农户们吃下了“定心丸”,也大大提高了雀鸟村人的养殖积极性和脱贫致富信心。建社至今,带动农户66户,参与社员230人。2015年,雀鸟村出栏黑毛猪1200余头,野猪600余头,实现产值340万元,户均增收5800元。

杨爱武:皖南黄牛散养在大山,一头牛利润6000元


本报记者刘刚

杨爱武的皖南黄牛养殖场就在太平湖上游黄山区乌石镇一座山的山腰上,环境优美,这里出栏的皖南黄牛,由于散养在大山深处,颇受都市消费者追捧。

回乡创办养殖场

6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黄山市黄山区乌石镇的大山里皖南黄牛养殖场,这里四周是大山,大山下是草地,旁边是太平湖。在大山里走了约十分钟,记者看到一大群黄牛正在草地边的树荫下乘凉,与皖北黄牛相比,皖南黄牛要小得多。“我这里养殖的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皖南黄牛,这种牛体格小,出栏后每头黄牛产肉量也就200—300斤,但是味道相当棒。”今年48岁的杨爱武正是这家养殖场的主人,杨爱武告诉记者,他1991年就走出家门到浙江温州,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1997年公司派他到湖北省宜昌工作,任分公司经理。几年的磨练让他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行业知识和人脉,1999年他辞职自己注册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尔后几年公司稳步发展。

2005年他决定回家乡进军农业。当年9月,流转了几百亩荒山,开始修路、通水、通电、建猪场。

生态散养环境好

他的生猪事业发展很快,但风险也很大。一次,他购进的300多头苗猪因病死了,损失几十万元;而猪肉价格波动大,市场更是难以把握,为此他决定第二次转行。

2012年,省内一位畜牧业专家对他说:“皖南黄牛是牛肉中的上品,目前数量越来越少,养殖前景看好。”一席话,让他决定开始皖南黄牛养殖。他当年投资40多万元,购买了38头黄牛,此后逐年扩大养殖规模。

杨爱武注册成立了大山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兴建了2000平方米的牛舍、20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150立方米干粪储窖以及兽医室、消毒间和仓库等。2015年,建了两口中型沼气池,用于废料循环利用。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为养牛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杨爱武和安农大等单位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注册了“山里牛”产品商标等。

杨爱武说,他养殖皖南黄牛不圈养,完全是散养在大山里。“如果采用圈养黄牛,虽然生长速度快,但是黄牛肉质差,疾病多。”乌石镇这里的草滩、草坡特别多,过去都浪费了,而这正是养牛的好地方。“目前可用草场有5500亩,存栏皖南黄牛500多头。”对于很多养牛户头痛的牛粪处理问题,杨爱武告诉记者,牛粪在这里可是宝,他种植了几百亩苗木和100多亩牧草、200亩徽州大黄菊,牛粪恰好是优质的有机肥。“由于草场资源丰富,我这里养牛成本不高,一头牛三年出栏,成本约4000元,一头牛的利润可以达到6000元。”

在大城市建直销店

杨爱武说,他养的皖南小黄牛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无污染的青草,牛肉品质非常好,,颇受江浙沪消费者好评。“我在杭州和南京,投资100万建了两个牛肉直销店,虽然价格高达每斤80元,但还是供不应求。”他还多次组织杭州、南京、上海等地的消费者来到乌石镇的养殖场,体验这里的好环境。仅2015年,他就销售出3万斤牛肉。

谈到今年的新打算,杨爱武计划以他的牛场做示范,带动周边农户投入到养殖皖南黄牛的队伍中来,然后以“公司+农户”的方式,把总养殖数量扩大到10000头以上,并最终形成以牛肉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产品目标瞄准中高端市场,打响自己的绿色农业品牌。

杨新华养猪念“循环经”成状元


淮南市焦岗湖新华种猪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华,因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当地有名的养猪女状元。

11月5日,刚走进杨新华位于焦岗湖畔的养殖基地的大门,她就指着空地上晒着的稻谷说:这些刚收的稻子,施肥用的全是养殖场的沼渣、沼液,不打农药也不生虫。了解到,杨新华自2009年扩大养殖规模后,开始利用猪粪生产沼气,拉开了生态循环、无公害养殖的序幕。当时建了一个50立方米的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烧水做饭、冬天给猪圈加温。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净化了环境。杨新华尝到甜头后,开始在扩大沼气利用范围上做文章。

2012年,她申请了国家大型沼气利用项目,新建了600立方米的沼气发酵罐,每天产生沼气300多立方米、发电200多千瓦时,一年仅电费就节约15万多元。在杨新华的养猪场里,猪粪通过雨污分离沟流进沼气池,经过酸化变成液态,再用高压泵抽进发酵罐发酵,只要10天就变成了沼气。而沼渣、沼液则被用作农作物的肥料。沼气的开发利用,一年可节约各类成本30多万元。杨新华在基地内还建了一个饲料加工场,将自己出产的绿色作物加工成饲料。杨新华告诉记者,她的养猪场出栏的商品猪,吃的都是天然饲料;公司培育的种猪,因体型健硕优美,曾经在省里的种猪评比中,获得过专家的好评。

如今,养猪场的存栏母猪已发展到1800多头,年出栏2万多头。今年,她还想通过土地流转,大规模生产生态稻米。焦岗湖是一个生态宝地。我想让我的循环生态农业理念,在这块土地上结出更多的果实!杨新华说。

贫困户杨元刚养猪脱贫记


杨元刚是重庆彭水县双龙乡马岭村的贫困户,一家4口人,因病致贫,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杨元刚转变思路,发展起了生猪产业,历经重重困难,夫妻俩终于通过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走进杨元刚的生猪养殖场,有活蹦乱跳的小猪仔,也有长得膘肥体壮即将出栏的大肥猪,杨元刚说,现在养猪场存栏50多头,今年生猪的市场行情还可以,猪价一直保持在每斤10元,这样算来今年的纯利润达10多万元,不仅能够脱贫,还成了当地致富的楷模。

从贫困到致富,并不只有一步之遥。杨元刚说,“勤劳”才是他脱贫致富的法宝,2012年,当时杨元刚和妻子都接近50岁,一家人主要靠务农为生,因家中孩子常年生病吃药,杨元刚不得不比别人更努力,就连种粮食都比别人种得多。为了增加收入,杨元刚不得不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家还要打着手电筒耕地。

回忆起那段艰辛的日子,杨元刚一脸愁容,随着年龄增大,那样不分白天黑夜都在劳动的日子,杨元刚渐渐吃不消。

2012年,杨元刚与妻子商议,决定养殖生猪。万事开头难,杨元刚和妻子拿着手里仅有的2万元,不知道怎么开头。

为了节约成本,夫妻俩决定自己建圈。“圈舍是我们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每一块转都是自己用水泥和石沙做出来的。”就这样,夫妻俩花了整整一年,才算把猪圈全部完成。

起初一两年,生猪市场并不是很景气,辛辛苦苦建起的圈舍,没能够给他们带来效益,还让整个家庭变得更加拮据。“几十头猪每天都要吃东西,自己喂的粮食远远不够,还得花钱买粮食,那时候每头猪喂出栏还不够成本。”

一直坚持到2015年,生猪市场才逐渐好转,开始盈利,今年,杨元刚迎来了他的第一个丰收年,养殖场逐渐走上正轨,周边的农户也前来“取经”,杨元刚也不吝赐教,在他的带动下,马岭村三组的村民唐华今年也建起了养殖场,存栏120头。

杨祖坚养鲟鱼 带动人民致富


北流市山围镇丰垌村大垌角组坐落在大容山脚下,由于背靠大容山林场,这里常年山清水秀,溪水长流。3年前,北流市一位普通村民杨祖坚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率先在北流搞起鲟鱼养殖,从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成长为北流远近闻名的鲟鱼养殖大王。现在,他拥有10个鲟鱼养殖场和1个鲟鱼孵化场,养殖面积达到了5000平方米,养殖鲟鱼数量达到30万余条。

坚定创业,养殖鲟鱼初获成功

未走上鲟鱼养殖路之前,杨祖坚是一位货车司机,在广东跑长途运输,一跑就是17年。随着年岁的增长,杨祖坚觉得长年累月跑长途身体有些吃不消,于是萌生了另谋出路的想法。2011年初杨祖坚回到家乡,谋划创业。但要做什么呢?杨祖坚家附近的一位干部给杨祖坚提出了可以尝试养殖鲟鱼的建议,让杨祖坚眼前一亮。

这位干部告诉我,他在出差的时候,见过很多酒店都有鲟鱼出售,并且价格昂贵,有时候一斤售价就超过80元,但还是很受顾客欢迎。杨祖坚回忆说,当时并没有听说北流周边有人养殖鲟鱼,想到大垌角的山好水美,水温经常维持在10℃~20℃之间,且没有受到农药和化肥污染,正适合鲟鱼养殖,这么好的自然条件不去尝试一下实在是太可惜了。杨祖坚越想越觉得依山傍水养殖鲟鱼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决定去尝试一番。然而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和父母时,家人一致反对,说他曾经在家养了点草鱼都没有成功,何况是价格昂贵的鲟鱼。但杨祖坚并不气馁,而是多方了解鲟鱼的习性和鲟鱼养殖的情况。在获悉鲟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和适应能力强的特征后,杨祖坚远赴桂林、河池的鲟鱼养殖基地考察学习了两三个月,在基本掌握了鲟鱼养殖技术要领后,信心满满地回到家,开始了他的鲟鱼养殖之路。

2011年5月,杨祖坚耗资5000元在自家门口搭建了第一个养殖场,通过管道把山泉溪水引到池塘里,并从桂林购进鲟鱼苗10000尾。经过半年时间的精心养殖和管理,第一批近9000条鲟鱼于当年年底全部销往南宁水产批发市场,每条鲟鱼重量在一斤半左右,售价20元/斤,收入27万余元。第一批鲟鱼养殖比较顺利,鱼苗成活率达到了90%,获利数万元,家人看到养殖鲟鱼经济效益好,对我当初的选择也由反对转变为支持,并鼓励我扩大养殖规模。杨祖坚笑呵呵地说道。

示范带动,鲟鱼养殖热起来

杨祖坚养殖鲟鱼一炮打响后,他的朋友和当地村民纷纷来他的养殖场参观了解,并对他欲扩大养殖规模的打算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2012年上半年,杨祖坚和他的一个林姓朋友共同出资修建了第二个鲟鱼养殖场,养殖鲟鱼2万余条。后来,他又陆续在本村修建了2个养殖池塘,养殖规模达到了近10万条。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鲟鱼养殖基地逐渐形成,名声也越来越大,前来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随着鲟鱼养殖规模的扩大,杨祖坚有了自己孵化鲟鱼苗的想法。他说:当时购进鱼苗要6~7元/尾,这样我们每年花在买鱼苗上的钱就达几十万元。所以我就想自己孵化鱼苗,不但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出售鱼苗给养殖户,可谓一举两得。有了这个想法,杨祖坚说干就干。2012年底,他和一位朋友在大容山投资50万元建立了一个面积2000平方米的鲟鱼苗孵化基地,从大连某公司购进了100万余个鱼卵到大容山孵化基地,并在公司派来的技术专家为期一个月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孵化出鱼苗近70万尾。同时,与该公司协商,运来40条每条重达50公斤的鲟鱼供基地参观,让前来参观的客户对养殖鲟鱼充满好奇和信心。2013年,民乐、新圩、西埌等镇先后有4人搞起了鲟鱼养殖,杨祖坚给他们提供鱼苗、饲料、鱼药和技术指导,并按照市场价负责回收。这样,北流鲟鱼养殖产业渐渐形成了。

现在,杨祖坚的鲟鱼养殖基地养殖规模达到了30万余条,产品销往南宁和广州的水产批发市场,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当地工商部门的建议下,下一步他打算成立一家公司,培育自己的商标,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让当地的农民加入到鲟鱼养殖行业中来,把北流的鲟鱼养殖产业做大做强,也让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

杨兴祥养獭兔,换个时间出栏多赚三十万


近年,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獭兔养殖很有规模,当地居民半数以上都养獭兔,杨兴祥也是其中之一。杨兴祥不是养得最多的,但却是赚钱最多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杨兴祥发现了一个规律:光把兔子养肥养胖不成,还得掌握好出栏的时间;只要掌握好出栏的时间,一只獭兔就能多卖30多元钱。

发现质好量少黄金点在冬季

养了六七年兔子的杨兴祥,这些年也经历了一些风风雨雨,然而,在2005年的11月,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前大兔子卖出去都难,现在连三个月的小兔子都成了收购商争抢的对象。还有,以前价格都是收购商说了算,现在自己竟然能给兔子定价。杨兴祥越想越觉得这事蹊跷,他决定将剩下的兔子都不卖了,看看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经过这件事以后,杨兴祥特别留意向不同的经销商询问市场价格,一来二去杨兴祥看透了其中的奥妙。獭兔出栏的时间如果赶上夏季,皮张价格通常很低:如果赶在八九月份,恰逢销售旺季,价格一般;如果能赶在冬季出栏,皮张质量既好,销售的人又少,准能卖个好价钱。

秘诀两种方法控制出栏时间

为了能赶上冬季出售獭兔,杨兴祥决定人为地控制獭兔出栏的时间。

首先,算好配种时间。以前獭兔配种都是按照自然规律,为了让獭兔在冬季出栏,杨兴祥通常在2~5月给獭兔配种,这样就能保证在11月份以后出栏。

其次,延缓獭兔生长。人为配种适合少量养殖,如果獭兔数量很多,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难度也大,所以,对于那些正常饲养在夏季出栏的獭兔,杨兴祥从4月份开始减少饲料的用量,每天给獭兔少喂20克饲料,以延缓獭兔的生长速度。

利润每年多赚二三十万元

杨兴祥接着这个办法饲养管理獭兔,每只就能比别人多赚几十元钱。从最初的每张獭兔皮48元,到每张可以卖到七八十元。正因为杨兴祥总能赶到点上,所以同样养1万只獭兔,他每年都能比别人多赚二三十万元

杨秀勋科学养猪建万头种猪场


杨秀勋,男,40岁,新乡市凤泉区鲁堡种猪场场长;目前,杨秀勋所领导的该场生产管理水平和国内大型养猪场接近,核心种猪群已基本上和国内最新品种同步,理念和国内最新管理理念接轨。他加强了和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的依托和合作。在河南农大、河南农科院蓄病研究所、河南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教授、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步步为赢、薄利生金。他在养猪同行业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受到了同行业的好评。

目前,该种猪场已成为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实习基地,他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300多户养殖户走上了致富之路。该种猪场存栏达8000余头,销售价格在豫北地区同行业中名列榜首,成为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一面致富旗帜。该场的种猪和商品猪由于猪瘦肉率和产肉率高而畅销全国各地。

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河南省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五好家庭、新乡市劳动模范、新乡市杰出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新乡市优秀乡土人才、新乡市市级农民致富能手。

全国养猪行业近来陷入低谷,然而,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鲁堡种猪场场长杨秀勋却独树一帜,把养猪事业搞得红红火火。

杨秀勋1996年以养殖3头母猪起家,经过几年打拼,养殖规模达到50头时,开始创建猪场,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技术贫乏,一度亏损。但他没有气馁,从新华书店买来了大量养猪方面的科技书籍和教学光盘,学习钻研,打地铺住猪舍,边干边细心观察,注意积累经验,终于掌握了基本的养猪技术。

2001年,杨秀勋去北京一个大型猪场参观,在与该猪场场长探讨饲料调配技术问题时,对方说他配制的饲料能量不够,蛋白质不均衡,并给了他一份资料,资料上显示了每个时期猪的营养需求。由于自己配制的饲料与资料上的配方要求差得太多,而且成本昂贵,杨秀勋当时难以接受,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按照资料的说明去做了。结果他发现效果挺好,虽然饲料价格高,但是饲料报酬提高了,猪的体质好了,成活率提高了,医药成本也降低了,每只猪平均比原来增加100~130元的收入,猪场当年实现赢利5万元。

2002年春,杨秀勋先后到北京顺鑫农业种猪选育场等知名的优秀种猪场,引进美系大白、美系长白、台系杜洛克等优良品种猪60头,并扩建了标准猪舍,使猪场的总资产达到150万元。由于对新品种和新技术掌握不够,种猪场当年亏损近10万元。杨秀勋进一步感到学习科学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他再次到北京种猪场学习、求教,较全面地掌握了新品种猪的养殖技术。随后,他又多次参加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及国内知名饲料公司举办的技术讲座,娴熟地掌握了饲料配制技术。

由于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杨秀勋的养猪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他先后到广东、湖北等地调查,又引进部分名优种猪,使养猪场能繁母猪达到200多头,存栏猪达到2000余头。2004年,他投资50万元,引进了一批养猪新设备。2005年,创办猪沼一体化良性农业生态发展的新模式,建设了1000米3的沼气池,使猪场和附近村民都用上了沼气。2006年,猪场发展壮大到拥有能繁母猪500头,总资产达600万元。

就在杨秀勋的养猪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国内养猪行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生猪高热病的发生和猪价的低落,造成了养猪行业普遍亏损。对此,杨秀勋并没有太大的思想压力,他深深地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杨秀勋积极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合作,将他们的科技成果变为自己的优势,从省畜牧局种猪中心引进了价值6000元1头的优良品种猪8头,起到了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效果,养殖的种猪畅销到周边多个地区,在同行业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007年,杨秀勋又到国内几家著名的种猪育种单位学习、引种,扩大生猪优良基因的培育,增加了养猪的科技含量,猪场发展到存栏生猪6500头的规模,年销售优质种猪和商品猪达到7000头。

2008年8月,杨秀勋又从上海祥欣种猪场引进9头价值7万元的优良美系种猪,为他的种猪群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他不断学习先进的养猪技术,每当国内有召开养猪方面的论坛会他都争取参加,跟同行交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指导自己的养猪实践。

杨秀勋致富不忘乡亲,坚持为附近购买他种猪的养殖户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系列化服务,带动他们共同致富。西鲁堡村村民常福平是被他带动起来的养殖户之一,他说,自己一开始养猪就是在杨秀勋的指导下进行的,有了带路人,管理方面很快就上了路,不仅节省了开支,而且少走了很多弯道。2005年10月,获嘉县沙窝营村村民张永升在杨秀勋的种猪场购买了两头价值1万元的种猪,在返回途中,由于发生意外,1头种猪死亡。张永升当时流着眼泪给杨秀勋打电话说:我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了1万块钱,结果5千块钱一下没了,一家人还要靠种猪挣钱生活呢!看到客户的不幸,杨秀勋当即决定,无偿再送给张永升1头种猪。

目前,杨秀勋的种猪场存栏生猪近万头,成为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实习基地。他养猪致富影响一方,带动了周边地区400多个养殖户走上了致富路。他的猪场出栏的生猪由于瘦肉率和产肉率高而畅销全国各地。杨秀勋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依靠科学技术,增加养殖收益,带领更多的养猪户致富。

杨刘养公鸡更划算一只多赚15元


同样是养鸡,是公鸡赚钱还是母鸡划算?岳池县天平镇胜利村养鸡大户杨刘用多年的养鸡经验告诉你,养公鸡更赚钱。

杨刘今年30岁,却有11年养鸡经历,他2003年去温州打工,帮人养鸡5年。2008年,他和爱人回乡创业,发展养鸡事业,6年来,他出栏公鸡30多万只,利润达50多万元。

我现在进的鸡苗都是公鸡苗,纯度达95%以上。11月7日,杨刘告诉记者,养鸡要赚钱,有四点得注意:一是种苗要选好,二是防疫不能少,三是合伙买饲料,四是一周把鸡销。

同样养3个月,母鸡一般重3.5斤,公鸡可达5斤以上,价格上来看,公鸡比母鸡贵2元左右。杨刘说,现在公鸡批发价在10元以上,母鸡才8、9元,所以算下来,同样养一只鸡,养公鸡能多赚15元。

今年行情好,目前已卖了3万多只鸡,纯收入在6万元以上,现存栏有1.3万只,过10天又有一批鸡上市。杨刘说,他养的三黄鸡,养殖88天就能卖,一般在一周内可以销售完,这种鸡养上3个月就不长了,多养1天,一只鸡要多贴4-5角。

杨刘说,今年年底他准备扩大养殖场地,增添治污设备,联系养殖大户合作采购饲料;同时在全镇发展村民开展寄养,自己供种苗、饲料、包技术和销售,带领更多百姓一起养鸡致富。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2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