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奶牛夜间饲养与管理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奶牛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差,易产生热应激反应,患牛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安静发情,发情紊乱,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管理一定要精心.把握投料方式和饲喂时间,夏季白天气温高,奶牛的食欲差,晚上凉爽,食欲比白天旺盛,晚间和清晨多投放些饲料,也可增加夜间的补饲次数,使奶牛在夜间采食量占全天干物质采食量的2/3,利用昼夜温差变化来维持奶牛最大干物质的采食量.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夏季奶牛夜间饲养与管理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1、加强夜间的饲喂工作

因奶牛是反刍动物,采食量较其他动物大,并且其特殊的消化系统决定着奶牛的消化较快,因此要给奶牛提供充足的饲料,除了在白天饲喂足量的草料外,在夜间也要适当增加夜食,可以在晚上10点左右饲喂适量的饲草饲料,但是要注意饲喂时不可让奶牛吃的过饱,否则不但会造成奶牛消化不良,还会影响奶牛休息。在奶牛吃完料后要让其饮足水,这样才能满足奶牛的身体的需求,才可提高产奶量。

充足的饮水也是奶牛获得较高产奶量的基础。奶牛必须要全天不断水,如果水的供应不足会直接导致产奶量下降,严重时还会使其他功能发生紊乱。因此,即使在夜间也要保持充足且清洁的饮水。在寒冷季节要让奶牛饮用温水,以免发生腹泻,或者引发孕牛流产。夏季则要让奶牛饮用清凉的饮水,可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奶牛在产犊后因分娩会导致水分损失严重,奶牛会出现口渴、体温降低的现象,此时应给奶牛及时饮用麸皮水,温度要略高于体温1~2℃。

2、夜间提供适宜的环境

因夜间温度较白天低,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昼夜的温差较大,因此要注意夜间的保暖工作。通常奶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8—25℃,其中妊娠母牛和泌乳奶牛的最适温度应保持在6~200C,犊牛要求的温度要高一些,应保持在35~38℃,因此,要根据不同阶段奶牛对温度的要求做好夜间温度的调控工作,在冬春季节夜间较为寒冷,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夏季则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这样有利于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

保持夜间牛舍的安静。奶牛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尤其是在夜间,奶牛害怕受到惊扰,如果夜间噪音过大,不但会影响到奶牛的休息,还会影响产奶量,当奶牛在夜间受到突然性的惊吓时,奶牛的产奶量会急剧的下降,牛奶的质量也会发生改变,并且很难恢复正常。因此,在夜间应避免在牛舍附近发出较大的声响,如燃放鞭炮、开动机器、汽车鸣笛以及高声喊叫等。要保持牛场以及牛舍的安静。

良好的光照可提高奶牛的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因此产奶量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可适当的延长奶牛舍光照的时间,在夜间可以使用白色的荧光灯照明,光照时间可保持在13~14h,以加强奶牛的新陈代谢,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奶牛在夜间多为趴卧的状态,因此睡床的舒适度非常的重要,目前奶牛养殖场多为水泥地面,如果奶牛长期趴卧在潮湿、坚硬的地面上,不但会影响产奶量,还容易受凉,并且还会引发多种疾病,如乳房炎、肢蹄病等。因此,要在奶牛常趴卧的地方垫上软草,并且要勤换垫草,以保持睡床干燥、舒适。奶牛喜欢较为温暖、干燥的环境,但是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如果牛舍内过于潮湿,奶牛会因调节体温而损耗大量的能量,降低了饲料利用率,还会出现冷应激,使产奶量下降,因此要保持牛舍内适宜的湿度,夜间在每次挤完奶后也要将舍内的粪便清理干净,并在舍内潮湿的地方撒上生石灰,不但可以保持舍内清洁干燥,还可以提高奶牛夜间的舒适度,对于提高产奶量十分有利。

3、加强夜间的管理工作

在夜间也不可忽略刷拭牛体的工作,可以在每晚的10点左右,用刷子将牛体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仔细的刷拭1次,以保持牛体的清洁,还可以促进奶牛的新陈代谢,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调节好体温,提高奶牛夜间的舒适度,让其舒服的过夜。

很多奶牛场都有夜间挤奶的习惯,但在夜间挤奶前也不可忽略按摩乳房的工作,在挤奶时坚持用温水按摩乳房,有助于奶牛乳房膨胀、乳头胀大、乳房扩约肌松弛、乳静脉扩张而产生放乳反射,此时再进行挤奶的工作,可以使产奶量大幅度的提高。

虽然通常情况下夜间都是动物休息的时间,但是对于有条件的养殖场或者养殖户,可以在晚上12点左右,让奶牛在户外或者室内运动th左右,这样可以增强奶牛的体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与消化率,增强食欲。经研究表明,夜间适当的运动并不会妨碍奶牛的休息,反而会使产奶量提高9%左右。

4、做好夜间的观察工作

奶牛夜间的观察工作主要是要观察奶牛的发情情况,以防止错过最佳的配种期,这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非常重要。因大多数奶牛都是在夜间发情,养殖人员需要关键时刻,尤其是后半夜到天亮的这一段时间认真的观察和检查母牛的发情症状,以免因错过奶牛夜间发情而引起奶牛空怀期延长,影响产奶量和奶牛的繁殖力。除此之外,夜间的观察内容还包括奶牛的休息、反刍、排泄与精神状态等。要及时的发现并解决问题。

相关推荐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蛋鸡育成期的体重、健康水平和鸡群的均匀度对产蛋期的产蛋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蛋鸡育成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在育成前期主要以肌肉、骨骼和内脏生长为主,在后期以脂肪沉积为主,为了控制好蛋鸡的体重,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和均匀度要加强饲养管理。下面我们将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须注意的几个方面介绍给大家。

1、控制好鸡的体重

蛋鸡育成期的体重是评价育成鸡品质的最直观指标,育成期蛋鸡的体重达到标准或者处于标准体重与上限值之间,则日后的产蛋成绩一般都较好,因此要做好育成期蛋鸡体重的监测与控制工作。

要定期对育成期蛋鸡的体重进行测定,方法是随机测量100只鸡个体的体重,将测量的结果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然后再确定最佳的饲养管理方法。如果所测量的平均值处于标准体重与上限体重之间,则说明体重适宜,如果测定的结果在标准值以下,就要找出导致体重偏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通过增加饲喂量、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增加饲喂次数、调整水槽和料槽的位置等对策来使体重达到标准;如果测量结果体重高于最上限体重则要进行限制饲喂来控制适宜的体重。另外,控制好育成鸡的体重的目的还包括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对于蛋鸡开产一致、产蛋高峰期一致、高峰期持续时间长都非常的重要。

2、科学合理的饲养

育成期要给蛋鸡提供适宜的营养,在配制日粮时要注意不宜提供过高的蛋白质水平,但要做到使必需氨基酸达到平衡。因育成鸡蛋鸡对钙的需求量仅用于维持所需,因此要控制好日粮中钙的含量,如果钙量过高会使饲料的适口性下降,采食量减少,另外还会降低机体内保留钙的能力而使产蛋性能下降。从18周龄以后蛋鸡开始产蛋,对钙的需求量增加,此时要增加日粮中钙的含量,并且要保持适宜的钙磷比,还要注意其他类矿物质的含量也要充足,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比例也要适当。

育成期蛋鸡的饲养方式为限制饲养,采用此法不但可以节省饲料,还可以有效的将蛋鸡体重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对于防止蛋鸡性成熟提前,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对保持高产的体况有利。一般从8~17周开始进行限制饲养。方法包括限质和限量,限质法是根据育成鸡的营养需求提供低能、低蛋白、低赖氨酸的日粮。限量则又分为每日限饲、隔日限饲等。在限制饲养的过程中要每隔1~2周随机测重,并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根据测量的结果及时的调整,如果80%以上的鸡体重达到标准则说明整齐度较好,生长发育较为均匀,如果高于或者低于标准体重,则要减少或者增加饲喂量以调整鸡群的体重。

3、加强饲养管理

确定适宜的饲养密度。育成鸡的饲养密度对鸡的品质影响较大,育成鸡的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活动量大,如果饲养密度过大会导致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鸡采食困难,并且饲养面积狭小还会影响育成期鸡的生长发育,使整齐度受到影响。因此要根据日龄、季节、饲养环境等及时的调整饲养密度。

提供适宜的环境。鸡舍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0-25℃,在育雏结束后要进行脱温,在脱温的过程中要防止温度骤降,否则会影响鸡群的健康。舍温的调整要结合外界的气温变化以及鸡群的动态变化。另外还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以00%-60%为最佳。加强通风换气工作,其目的是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并且可调节温度,控制湿度。通风时要注意不可让风直接吹向鸡体,还要避免贼风入侵。冬季要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

及时的更换产蛋料。育成鸡在18周龄时就会有部分母鸡开始产蛋,因此为了满足鸡的营养需求和产蛋需求要及时更换产蛋饲料,一般在17周龄未见产蛋时就要换料,以增加体内钙的储备,换料要逐步的进行,以免产生换料应激。

加强光照管理。育成期合理的光照管理可控制蛋鸡在适宜的日龄达到性成熟。如果鸡性成熟过早则会开产过早,影响产蛋性能,一般表现为蛋重过小,还会导致产蛋后期产蛋下降严重,甚至会停产。根据养殖场的饲养方式来选择合适的光照管理程序,无论选择何种光照程度都要注意控制好光照时间,在变化光照时要平稳进行,光照强度不宜过高,否则易引发啄癖。

4、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做好育成期产蛋鸡的疾病预防工作,加强日常的卫生清扫和消毒,每周进行1次环境消毒,每2周进行1次带鸡消毒和饮水消毒。还要定期对用具以及设备进行消毒,在发病期间要增加消毒的次数。可在鸡的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一些预防性的药物,以增强鸡体的抵抗力。在育成期按照本场的免疫程度进行免疫接种可很好的预防疾病发生。要选择质量过关的疫苗,同时使用正确的接种方法。接种时要注意减少免疫应激的发生,接种后要注意观察鸡群的情况。最好在免疫后进行抗体检测,以确保免疫效果。育成期要做好鸡群日常的观察工作,包括采食量、精神状态、排泄情况,以便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保持鸡群的健康。

作者简介:于恒巍(197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奶牛养殖夜间管理要注意的几点


1.适量加喂夜食:

奶牛是反刍动物,采食量大,消化快,除白天喂给足量的草料之外,夜间10时左右还应喂给适量的草料,但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其消化不良。喂后要让其饮足清水,饮水做到冬暖夏凉。这样,不仅能满足奶牛体能消耗需要,而且能增强奶牛的抗逆能力,使产奶量明显提高。

2.夜间刷拭牛体:

每晚10时左右,在挤奶之前,用刷子将牛体自上而下、从前到后细致地刷拭一次。这样,既能保持牛体皮毛清洁光亮,又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体温,使奶牛舒适过夜,从而提高产奶量。

3.延长光照时间:

可采用白色荧光灯照明,使光照时间由原来的9~10小时延长到13~14小时。这样,可提高奶牛的饲料利用率,产奶量也会随之增加。

4.保持夜间安静:

奶牛喜欢安静的环境,尤其是在夜间害怕惊扰。如果在夜间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吓,会导致其产奶量下降和牛奶酸度增加。

5.注意夜间冷暖:

奶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8~21℃。冬季夜间应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6.加强乳房***:

不少奶牛场有在晚上挤一次奶的习惯,如果坚持在挤奶前用温水***奶牛的乳房,则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7.要将睡床垫好:

奶牛在夜间趴卧时间较长,如果让其整夜趴卧在又湿又硬的地面上,则不仅会影响其产奶量,而且容易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因此,每晚在给奶牛挤奶后,应把牛舍的粪便清扫干净,然后在奶牛趴卧的地方垫上一层软草,使其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舒适睡眠。

8.增加夜间活动:

有条件的养牛户,可在夜间12时左右把奶牛赶到户外场地上活动1小时左右(在恶劣的天气不要出去),这样能提高奶牛的消化能力,增加食欲,提高产奶量。

9.做好夜间观察:

多数奶牛都是在夜间开始发情,饲养人员应抓住下半夜这一关键时刻,认真检查母牛的发情、休息、呼吸、精神状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防止因观察不力而造成奶牛空怀期延长,影响产奶量。

(黑龙江杜毅)

肉鸡养殖过程中需注意哪几个方面?


目前肉鸡养殖的难度越来越大,常出现不能正常出栏或生产成本较高的现象,使得养殖户、养殖场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肉鸡的养殖中,为了提高养殖效益,达到生产出优质禽肉产口的目的,在饲养管程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肉鸡养殖过程中需注意哪几个方面?

1、选择高品质的鸡苗

在养殖前选择品质优良的鸡苗是肉鸡养殖的基础,优质、健康的鸡苗是养殖效益的根本,选用高品质的鸡苗,加上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才可确保肉鸡能顺利出栏。在购买鸡苗前要选择正规的厂家,一些不正规的种鸡厂或者孵化厂常出现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而在种鸡的引进、培育,种蛋的消毒、病原的净化、疫苗的接种方面做的不够到位,从而使孵化出来的鸡苗品质较差。养殖户在选择鸡苗时不可以贪图一时的便宜而选择这类质量不佳的鸡苗,这类鸡苗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生死亡,成活率较低,同时也给饲养管理增加了难度,增加了饲养成本,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另外,在选购鸡苗时要注意疫苗质量,否则会导致多种疾病传播人本场,易导致肉鸡大规模的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提供优质的饲料

饲料是保证肉鸡健康生长发育以及增重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营养成分是否充足以及配比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肉鸡养殖的效果。因此,在采购饲料时要注意饲料的全价性。一些饲料厂家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在生产加工鸡饲料时会偷工减料,所生产的饲料常出现营养物质、预防性药物等的种类或者添加量不足,从而使得肉鸡在使用后出现营养不良,而使机能发育不良的现象。有的饲料质量较差.如果带有霉菌毒素还会造成肉鸡的各免疫器官受损,致使的免疫力下降,易患多种继发性或并发性的疾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选择优良且全价的饲料是养殖效益的基础。要选择满足肉鸡各生长发育阶段的饲料,以保证肉鸡正常健康的生长发育以及增重。

3、加强环境管理

肉鸡天性较为敏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常表现的极为敏感,尤其是对不良环境的反应更大,会导致肉鸡发生较为严重的环境应激。引起环境应激的因素主要包括不正常的舍内温度、湿度、通风、饲养密度、光照、饲养方式以及饲养设备等。另外气候的变化,如高温、低温、大风、雷雨、沙尘等也会导致肉鸡发生应激反应。所以要加强肉鸡生活环境的管理工作,首先要给肉鸡提供适宜的温度,尤其是雏鸡阶段更要加强舍内温度的调控工作,结合肉鸡的状态来及时的调整舍温,保持舍内温度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温度忽高忽低的现象,做好夏季的防暑,冬季的防寒工作。因肉鸡的饲养密度通常较大,鸡只呼吸,粪便的发酵易导致舍内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深度过大而对鸡群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及时清理舍内的粪便,并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注意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要掌握到通风与保暖之间的关系,在通风时要避免风直接吹向鸡体,防止肉鸡发生感冒。保持舍内环境的卫生,定期对鸡舍内的环境以及设备进行清洗以及消毒,另外还要定期的带鸡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4、进行科学的管理

随着肉鸡品种的不断改良,对饲养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并且肉鸡养殖业本身就对饲养管理的日程要求的较为细致和严格,所以在肉鸡养殖的过程中要加强肉鸡的管理工作。做好肉鸡饲料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饲料的贮存工作,饲料的贮存环境要求适宜,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对于霉变的饲料严禁用来饲喂肉鸡。做好光照的管理工作,根据肉鸡各阶段对光照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光照制度,以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做好肉鸡饮水的供应工作,注意不可突然的断水,保证饮水的卫生。另外,还要保持舍内空气的清新,给肉鸡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饲养环境。严格按照本场的饲养管理程序进行操作,不可随意的变更,否则易导致肉鸡产生应激反应。通过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使肉鸡的生产性能充分的发挥,这是肉鸡养殖的核心。

5、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疾病因素是导致肉鸡无法顺利出栏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要做好肉鸡群的疾病预防工作,这是养殖效益的重要保障。预防疾病的根本是加强肉鸡的抗病能力,这就要求在养殖肉鸡时提供全面且均衡的营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减少病原菌的侵害,同时可以在肉鸡的饲料以及饮水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药物以提高鸡群的抵抗力。做好鸡群的免疫接种工作,在选择疫苗时要注意不可以盲目免疫,如果过多的接种疫苗会造成鸡体内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要根据本地区以及本场疫病流行的情况来选择接种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以使鸡群形成一定的抵抗力。如果肉鸡患病,在对肉鸡的疾病进行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用药的剂量,不可以大剂量以及长时间的使用抗生素,否则会引起机体免疫抑制,产生耐药性,还会造成浪费,增加了养殖成本。

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温度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夏季因环境温度高,若饲养管理不当,往往造成奶牛流产增多,死亡率增高,肢蹄疾病发生多,特别是产奶量大幅下降(约为25%-60%)。因此在夏季如何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养殖场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1、降低牛舍环境温度

采用遮阳、通风、喷水、洗牛等方法为奶牛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以减少高温对牛的危害。在夏季高温时节,天气炎热、温度较高、光照较强,加上奶牛汗腺不发达,当牛舍内温度高于30℃时,就会使其体表热量散发受到阻碍,影响新陈代谢。因此,夏季要经常打开门窗或通风孔,使空气流通顺畅,牛舍温度降低。牛棚可以采用淋浴和安装排风扇的方式进行降温,也可以选择二者同时交替使用,这样能有效减少奶牛发生热应激,并保持较高的产奶量。对于封闭式牛舍,如果饲养条件允许可采用建立冷隧道或中央空调等比较先进的方式进行牛舍降温。对于开放式牛舍,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则选择采用喷淋降温的方式,同时将排风扇安装在自动化挤奶厅,另外建设专用的空调房供弱牛和病牛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天气炎热时,可在每天下午挤奶后使用清水给牛体喷雾降温,以使奶牛食欲增加。

2、合理搭配日粮和饲喂

夏季,要适当调整奶牛日粮组成,减少粗纤维的比例,精饲料的种类要多样化,还要通过增加饼类饲料使日粮中蛋白质水平提高到19%左右,同时多饲喂一些优质青草、瓜类、菜类等青绿饲料,以提高日粮的适口性,从而满足奶牛的泌乳需要,使其保持较高的泌乳量。但要注意不要饲喂过多青贮饲料,奶牛日产奶量为32kg时,青贮饲料的饲喂量应限制在22kg以下。夏季高温时节,要注意多给奶牛饲喂青绿多汁饲料,这类饲料富含水分和碳水化合物,不仅适口性较好,还能够解渴,起到防暑降温和缓解奶牛热应激的作用。此外,精饲料中可多添加一些豆粕、麸皮等适口性好的饲料。另外,将喂干料改为多喂稀粥料,可将部分精料改为粥料,例如在1.Skg精饲料和1.25~2.50kg胡萝卜中加58kg水,煮成粥状,待温度下降后浇在青贮饲料上饲喂,能够使奶牛排尿量加大,从而带走体内更多的热量。对于有条件的养殖场户,应该让奶牛在夏季每天饮用1次绿豆汤,其具有清热解毒和防暑降温的作用。用1.0~1.5kg新鲜绿豆,加入4~5kg水,煮沸1~2h,再混入40kg清洁饮水中,供奶牛1次饮服。此外,为提高奶牛食欲,还可以每天喂给奶牛盐水麸皮汤,能够保证饮水量,调节代谢,有效防止产奶量降低。一般来讲,每次每头牛喂50kg水,在其中加入1.0~1.5kg麸皮和50g食盐。夏季,要选在早晨、晚上较为凉爽的时间饲喂奶牛,可以使采食量提高,如果在夜间12时左右能够加喂1次精料,效果更好。

3、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奶牛的饮水与其年龄、品种、泌乳量和外界环境温度有直接关系,一般泌乳奶牛夏季日饮水量在lookg左右,要保证供给充足、新鲜、清洁的凉水,若是井水更好,水温最好在15.5~26.5℃,奶牛饮用凉水有利于增进食欲和降低体温。一般每20~25头奶牛至少提供一个饮水区,如果条件允许,建议牛舍内至少保证平均每头奶牛的饮水槽长度在3.1~9.2cm、宽30cm、深lOcm。在挤奶厅的返回过道要供应饮水,但是不要在出口处设置水槽。奶牛每天至少需饮水5~7次,以增加尿液排泄量,带走体内多余的体热,避免由于大量出汗而损失体液,可同时在饮水中加入0.5%的食盐,以促进奶牛消化。

4、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病原微生物在夏季生长与繁殖十分旺盛,为此必须做好牛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定期对牛舍内外环境,包括场地、栏舍、排水道、器械、用具以及牛体表面等进行消毒,还应注意对食槽、储水池、污水沟等场所、设施的一些卫生死角进行消毒。牛舍每天都要进行彻底清扫和用水冲洗,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并喷洒消毒药液,防止滋生病菌。夏季,要经常刷拭牛体,以增加体表散热。料槽保证全天有料,并确保料槽清洁卫生。要及时清除粪便,牛舍每星期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或5%的来苏儿进行1次消毒,也可经常在牛舍里撒些石灰粉或草木灰来达到消毒、除潮、除臭的目的,从而减少发生疾病。

夏季,苍蝇、蚊子较多,不仅叮咬牛体,影响其休息,导致产奶量降低,还会通过蚊蝇传播疾病,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尽可能消除蚊蝇的滋生,清除奶牛场内角落的杂草、污水和积水,及时清除运动场周围的牛粪,牛舍安装纱门、纱窗,并在牛舍和运动场周围放置灭虫药等。在蚊蝇集中的地方可以喷洒高效无毒杀虫剂,用药时注意防止药液渗入饲料,以防奶牛食入发生中毒。

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

进入六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最高气温可达35℃-36℃。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奶牛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安静发情,发情紊乱、日射病、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搞好奶牛的营养调控
入夏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天气炎热,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影响,采食量明显减少,产奶量也随之下降。高产奶牛饲养管理问题更突出一些。往往是日粮搭配不合理,忽视粗饲料或粗饲料单一。有些养殖户为了追求产奶量,不是调整日粮的组合,以玉米青贮为主,而是盲目加大精补料的饲喂量,这样容易导致奶牛急慢性瘤胃酸中毒。奶牛拒绝采食精补料,只采食少量的青贮或干草,产奶量大幅度下降,并发代谢疾病——蹄叶炎等。因此进入暑季后,泌乳牛必须喂干草,每头每天至少保证饲喂3公斤,优质苜蓿最好。青贮饲喂量每天每头成年母牛最好不超过15公斤。也可以提高日粮的浓度,在奶牛饲养标准的基础上提高10%的营养水平,也可弥补采食量减少而造成的营养不足。采食量的减少,同样出现能量供应的负平衡,这是导致产奶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2%的过瘤胃脂肪-脂肪酸钙可减少或减轻因热应激所带来的后果。
二、调整投料方式和饲喂的时间
在炎热的夏季白天气温高,奶牛的食欲差,到了晚上天气凉爽许多,奶牛的食欲比白天旺盛。把以往每天三次均衡投料饲喂方式改为晚间和清晨多投放些日粮;也可增加夜间的补饲次数,使奶牛在夜间采食量占全天干物质采食量的三分之二。
三、饮水
夏季奶牛的饮水量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泌乳牛每天约饮水130-170升。而热应激使奶牛的饮水量增加1.2-2倍。所以应准备充足新鲜水供奶牛自由饮用。如果条件许可,使水槽中的水与井水循环,把水温控制在25℃以下,奶牛饮后可达到物理降温的作用。
四、减少暑季高温季节奶牛分娩的头数
奶牛围产期体内新陈代谢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容易发生代谢疾病。奶牛产犊后6——8周瘤胃机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个阶段奶牛的体质弱,抗病力差。如果产犊时再赶上暑季,热应激、产犊应激同时发生,奶牛的健康会受严重的损害,也会激发产后并发疾病,往往会给养牛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在奶牛的发情配种上,做好配种繁育计划,通过预产期的推算,有计划的选配。也就是说,每年在10月,11月两个月尽量减少配种的头数,这样能避开或减少七、八月份暑季产犊的头数。
五、舍内应设有通风换气的设施。
奶牛舍的设计有封闭式和前开式,两种各有千秋。封闭式的奶牛舍要安装通风换气设施,屋顶应安装换气扇和排气天窗。一是可以排出氨气等有害气体,保持牛舍的空气新鲜;二是有利热空气的排出,使牛舍温度降低。前开式的奶牛舍也安装吊扇,每4-5头牛设一个吊扇,当天气炎热,牛进舍时,打开风扇,空气流通,带走奶牛体表的热量,使奶牛感到凉爽舒适而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和泌乳机能。
六、注意饲料的霉变和新鲜程度
夏季温度高,雨水多,青贮饲料容易发霉,颗粒饲料贮存过程中也容易变质。

夏季奶牛饲养管理的调整策略


摘要:夏季温度高,而奶牛汗腺不发达,因此在高温环境下会对自身的体况和产奶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夏季要及时调整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策略,以保持奶牛稳定、高产。现主要从饲料的饲喂方面、饮水和添加剂方面、通风方面及防暑降温和防湿方面加以介绍。

夏季环境温度高,加上奶牛的汗腺不发达,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因此奶牛在高温环境下极易产生不良的反应,会导致体况下降,产奶量下降。因此,在夏季应及时的调整饲养管理方法,将饲养管理的重点工作放在降低奶牛的饲养环境温度上。降低奶牛饲养环境的温度是提高奶牛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最安全、有效且不投入成本的饲养管理措施。

1饲料的饲喂方面

在夏季高温季节,奶牛的食欲会发生减退,采食量下降,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影响产奶性能的发挥,严重者会导致所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保证维持所需,而使奶牛体质下降,易患病。因此,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以便使奶牛在采食到较少的饲料时也可以摄入充足的营养。另外,在夏季饲喂奶牛时,除了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外,最重要的是想办法促进奶牛的食欲,可以饲喂一些适口性较好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甜菜以及青菜等,起到消暑降温的作用。减少能量饲料的饲喂量,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脂肪类饲料,保持日粮中的脂肪含量为5%~7%。因夏季饲料易发生腐败变质,所以在饲喂时要少喂勤添,减少料槽的剩料量,并要及时的将剩料清理干净。

奶牛在高温下不愿采食,而夏季白天气温较高,奶牛食欲减退,夜间的温度相对较低,所以可以在夏季调整饲喂时间,选择一天中温度较低的时段饲喂,可适当的增加饲喂量,并在夜间补饲,早上可将饲喂时间提前,以增加奶牛的采食量。保证奶牛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的早上8点,饲喂量达到整个日粮中的60%~70%,以使奶牛可以摄取到充足的营养物质,确保其在炎热的夏季,仍然可以充分的发挥产奶潜能。

2.饮水和添加剂方面

夏季天气炎热,加上奶牛散发体热,排汗量增加,水分流失导致所需的水分较多,因此奶牛的饮水量较大,要保证奶牛水槽中的供水不间断,并且要保持饮水的清洁、新鲜、卫生以及清凉,可以在饮水中适量的添加一些食盐。夏季奶牛的饮水温度以10~15℃为最好,可以提供干净清凉的井水,并增加饮水的次数,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暑降温的作用。

夏季呼吸和排汗会导致奶牛流失大量的矿物质,而导致体内矿物质不足,所以应该在日粮中添加矿物质钙、钾、镁、钠、磷等。添加量要适当的增加,一般要求日粮中钾占干物质的0.8%~1.3%,钠占0.5%,镁占0.3%。另外,在夏季添加适量的矿物质还可以缓解热应激,增加产奶量。在夏季,可以使用一些饲料添加剂,以起到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以及提高产奶量的作用。如,在夏季奶牛的日粮中添加碘化钾,可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的不良影响;在奶牛的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可以提高产奶量,同时饲料转化率可提高100%;在饲料中使用促进剂磷酸脲,可以使日产奶量、日增重以及饲料转化率都有所提高;在奶牛的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维生素等抗热应激类的药物,可以有效的缓解夏季高温引起的热应激反应。

3通风方面

加强通风换气工作是夏季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夏季为了给奶牛提供一个凉爽、舒适的生活环境,要加强通风,以保证牛舍内凉爽、干燥,可以在舍内安装电风扇吹风,以降低牛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了降低舍内的温度,可以在圈舍的屋顶安装喷雾或喷水装置,同时加大通风力度,可以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在水的选择上要选择水温较低的井水,这样降温效果更好。当外界环境的温度超过34℃时,可以在中午用凉水冲刷牛体,降低奶牛体表的温度,但是在冲刷时要注意,不可用冷水冲刷奶牛的头部,否则会导致奶牛头部的血管剧烈收缩,供血不足而发生死亡。另外,夏季,舍内的粪污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加强通风换气还可以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给奶牛提供一个空气新鲜的环境。

4防暑、防湿工作

夏季温度过高,如果再赶上雨季,或者舍内为了降温,而用水过量,会导致牛舍内温度高,湿度大,奶牛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出现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如果此时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引发多种疾病。夏季由于气温高,在奶年养殖过程中人们常用电风扇直吹牛体以给奶牛降温,或者会将奶牛拴系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暑,如果风扇的风速太大,或者拴系的地方有穿堂风,就容易导致风邪侵入牛体而引发疾病,奶牛会发现出皮肤瘙痒、脱毛,有的还会出现高热、恶寒、咳嗽、流涕、肢体疼痛等症状。

如果夏季高温又遇高湿,对奶牛的危害更大,导致夏季舍内高湿的主要原因有多雨季节,对奶牛进行喷水、淋水降温等,这都会使牛舍潮湿、泥泞。如果奶牛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湿邪会侵入牛体,使奶牛出现关节肿痛、肌肉麻木、下痢等症状,如果湿邪伴有风邪,病情会更重。因此,在选择给奶牛防暑降温时,方法要得当,不可太过,以免奶牛受风邪和湿邪的侵害。

断奶仔猪应注意的几个饲养方法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断奶仔猪指从断奶到四月龄的猪。仔猪出生后四月龄到配种前准备留作种用的猪是后备猪。养好断奶仔猪的目标是全活、全壮并获得较高的目标增重,为后备猪和育肥猪打好基础。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断奶仔猪应注意的几个饲养方法及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1、应激反应

初生仔猪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畜舍内温差较大易引起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因此仔猪出生后应立即放在保温箱中,保温箱温度应保持在32℃左右,以后每周降低2℃。保温可通过使用加热灯或加铺干燥干净垫草来实现。应注意的是不宜采用煤炉对初生仔猪舍进行加热,因为畜舍内CO2含量较高,同时也会影响母猪的采食量。防止畜舍潮湿是保温工作的一个重点,潮湿的地面不仅容易使仔猪受寒,而且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场所,二者均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除此之外,仔猪剪齿、断尾、打耳号、补铁针、断奶、转群、换料、天气变化,以及免疫程序等刺激因素都可以引起应激反应。其中仔猪的断奶应激是猪只从出生到出栏最大的应激反应,应特别注意,可以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来降低应激反应。

2、日粮组成

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仔猪胰蛋白酶含量在5周龄前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到6周龄才开始增加,因此在5周龄前仔猪对饲料蛋白尤其是植物性蛋白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断奶后营养源从母乳转向固体饲料,饲粮中高蛋白质水平往往导致仔猪腹泻和生长抑制,因此确定仔猪饲粮适宜的蛋白质水平尤为重要。仔猪出生后,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很快,必须提供充足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钙、磷、铁代谢等比成年猪高得多。仔猪在补饲饲料中可通过添加豆粕来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含量。

在仔猪的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可有效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仔猪的生产性能,促进仔猪新陈代谢。柠檬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释放出的三磷酸腺苷(ATP)能起到日粮组分的作用。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可减少仔猪因糖元异生和脂质水解造成的损耗,在体内合成ATP时对电子传递系统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对ATP的形成和生物总量的积累起到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仔猪的新陈代谢,增强仔猪对能量和氨基酸的利用率。防止饲料氧化,减轻仔猪断奶应激。柠檬酸是饲料抗氧化剂的增效剂,其作用机理是对饲料中的金属离子有封锁作用,使其不能起催化氧化反应的作用。同时,由于早期断奶仔猪采食量较少,对糖类及蛋白质饲料利用率较低,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饲料中的柠檬酸可以促进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有效地克服仔猪的断奶应激。乳糖是仔猪日粮配方中又一种主要的成分,即便是最便宜的仔猪日粮也含有乳糖。因为仔猪的生长需要乳糖,然而,这种重要成分的确切功能及作用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识,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合理利用这种营养成分。

仔猪采食酸碱度过高的配合饲料,该类饲料后进入仔猪的胃肠,中和了大量胃酸,使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大量营养物质未经充分消化而直接进入肠道,使大肠杆菌迅速增殖,导致肠道菌群区系平衡被打破,易诱发仔猪水肿病。因此,应该在配合日粮中减少酸度较高原料的使用量。

3、饲养管理

仔猪代谢旺盛,一定要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仔猪1日龄时开始补水。补料的目的是促进仔猪胃肠发育成熟。补料时间一般在5~7日龄开始,在断奶之前采食600g饲料,7~14日龄用易消化、含乳清粉5%~20%的仔猪诱食料进行诱食,使仔猪对饲料抗原获得免疫耐受性。补料时要尽量少喂勤添,防止饲料浪费,饲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

仔猪要从已经习惯的液体乳汁改变为固体饲料,对断奶后饲料的形态就很重要。喂干粉料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均比喂稀粥料好,在自由采食自动饮水条件下,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圈栏的利用率。仔猪喜欢采食粉料、小而软的颗粒料,而不愿意采食大而硬的颗粒料。若采用干喂,易浪费粉料。饲喂干粉料时,体重30kg以下的猪,粉料的颗粒直径在0.5~1.0mm为宜;体重30kg以上的猪,颗粒直径以2~3mm为宜,过细的粉料易粘于口腔上难咽下,影响采食量。畜主有时习惯一次性将一天甚至几天采食量的颗粒饲料投入料槽,让猪自由采食。为了防止水肿病,要坚决纠正上述做法,做到少给勤添,每餐让猪吃到八成饱即可,尤其是注意控制刚断奶仔猪因饥饿而暴食和好强仔猪的抢食、暴食行为。很多农户给仔猪换料的随意性很大,应逐渐减少原来的饲料,逐渐增加另一种饲料,使换料在5~7d完成,便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仔猪水肿病。

为减缓仔猪断奶后受到的刺激,在饲养管理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饲料过度:仔猪断奶后来1—2周内应继续喂给哺乳期的补料,并添加适量的抗生素、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减轻应激反应,之后逐渐过渡到吃断奶仔猪料。

(2)环境过渡:为避免转圈对仔猪所产生的应激,可采用圈饲养的方式。原圈培育到一定的时间,再转圈分群。为避免并圈分群后的不安和相互的咬斗,应在分群前3—5天让仔猪同槽进食,一起活动,然后根据仔猪的性别、个体大小、吃食快慢等特点进行分群,同时注意保持适宜的圈舍温度(22℃左右),通风良好,干净卫生,重视运动和日光浴。

(3)饲养制度过渡;仔猪断奶后15天内,应按哺乳期的饲喂方法和饲喂次数进行饲喂,避免停食过长,使仔猪下次采食过量而影响消化,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

(4)调教管理:刚断奶转群的仔猪,吃食、卧位、饮水、排泄的区域都未形成固定位置,应加强调教训练,使其形成固定的卧位和排泄区域,保持栏内卫生。训练的方法:排泄区的粪便暂不清理,诱导仔猪来排泄,其他区域的粪便及时打扫干净。对不到排泄区内排泄的仔猪进行哄赶,坚持5—7天即可建立起固定的吃、睡、泄的位置。

(5)可添加绿叶公司护仔康系列产品,减少断乳腹泻。断奶仔猪由于饲料补给和环境的突然变化,仔猪肠道中的大肠杆菌的数量加导致腹泻,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另外,刚断奶的仔猪开始拒绝采食,饿急了又过量采食而言导致腹泻,为避免可断奶的几天内采用少喂勤添的办法避免腹泻。


种公猪的引种 种公猪饲养管理的几个方面


种公猪在生猪生产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品质直接影响着母猪的产仔数、后代仔猪的体型外貌和生长速度,从而直接影响生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种公猪对于生猪生产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然而,种公猪(尤其是优秀种公猪)大都为纯种,并且经常采情,因而体质不及杂交猪,对于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对于饲养管理的要求也较高,饲养管理方面稍有疏忽,就会造成种公猪的体质下降,影响种公猪的健康,影响种公猪的精液质量。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种公猪的引种种公猪饲养管理的几个方面。

1、合理引种

养猪场在引种前,需要对所引种猪场当地疫病发生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如果在当地有疫情发生,或疑似有疫情发生时则严禁在该地引种。所引种的猪场必须是正规的猪场,在确定了引种猪场无疫情后,还要了解猪场的饲养管理情况、防疫情况、品种的纯度,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猪场的的疫病发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注意,所引进的种公猪必须要有种猪合理证、防疫合理证、产地疫证等,并且要求系谱健全,以从根本上保证种公猪的质量。在选择种公猪的个体时,要注意选择符合该品种外貌特征的种公猪,并且要求所选择的种公猪肌肉饱满、步态稳健、肢蹄健康、双眼明亮有神、生殖器官发育完好,睾丸饱满对称。在选择时尤其要注意种公猪的步态,这点不仅代表了种公猪的肢蹄健康,也代表了种公猪的健康状况。

2、合理饲养

对于种公猪,为了使其维持良好的体况,保持较旺盛的性欲和繁殖性能,在饲养要尤其注意,目前市场一些饲料的营养价值虽然较高,但是并不能完全的满足所有种公猪的营养需求,因此种公猪的饲料在原则上是建议实行自配,这样不但可以在质量上有所保证,还可以根据种公猪的实际营养需求合理供应。饲料原料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因此在饲喂种公猪时要控制好饲料原料的质量,这是生产出优质饲料的关键。因饲料在储存、加工过程中质量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采购原料时要保证原料的渠道相对的稳定,采购时要注意挑选优质的原料,严禁为了贪图便宜而采购发生霉变的饲料。在贮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做好饲料的保存工作,防止发生霉变和维生素氧化。加工饲料时要合理加工,使用正确的加工方法,注意在加工时不可图方便大批量的加工,尤其在夏季,每批饲料的使用时间不可超过1周。

在设计种公猪日粮时要尤其考虑日粮中蛋白质的水平和质量。其中蛋白质的质量对猪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要确保种公猪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在16%-17%。在提高蛋白质饲料时要注意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供应,因动物性饲料的氨基酸的比例对种公猪的精液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种公猪的饲料中要注意补充一定量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首选的就是鱼粉,但是市面上鱼粉的质量良莠不齐,要注意鱼粉的质量,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合理的使用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种公猪的生产性能,但是在添加时要慎重选择。一般添加剂中可能会含有促生长的重金属,有的甚至还含有激素,这对种公猪的繁殖性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使用饲料添加剂时要注意从正规的厂家购买,并合理的使用,以补充种公猪日粮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如维生素A、D、E以及维生素C。

3、科学管理

种公猪适宜进行单圈饲养,但是建议使用大栏饲养,这样可保证种公猪的活动空间,对猪的运动有利,可以保证种公猪良好的肉质和旺盛的性欲。但是如果养殖条件有限,圈舍的面积较小,也不可忽略种公猪的运动,可以建设种公猪的运动场,每天定期的让其在运动场内运动,但是注意运动场的地面不宜为水泥地或者沙地,以泥地为宜,以免影响肢蹄健康。

定期刷拭种公猪的体表,并定期的修蹄,不但可以保持猪体的清洁卫生,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性欲,保证种公猪的健康。另外,夏季使用凉水刷拭猪体还可以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但是切忌不可使用冷么水直冲头部。保持种公猪生活环境舒适,通常种公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0℃,最怕高温,种公猪持续的生活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性欲下降,精液的质量下降,甚至会失去种用价值,因此要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和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以确保种公猪的健康,维持较高的繁殖性能。

4、预防疾病

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因种公猪引种的价格以及饲养的成本较高,如果因为饲养管理不当或者疾病因素而感染疾病淘汰,会给生猪养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除了要合理的引种,加强饲养管理外,还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加强日常的管理,合理的饲喂,以增强种公猪的体质,做好日常的卫生清理和定期的消毒工作。根据本地区以及本场疫病的发生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并按免疫程序接种相关的疫苗。在接种疫苗时尤其是要注意会引起种公猪繁殖性能的一些疫苗,及时的进行免疫。在免疫接种时要注意观察种公猪的变化,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的处理,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1、猪舍建设
种公猪猪舍建筑要坚固,如果是公、母猪同舍的要用较高的间壁墙,一般为110厘米。种公猪舍的长为3.6米,宽为2.7米。门要结实坚固且锁门,以防种公猪拱开。运动场面积为猪舍的2~4倍,从猪舍到运动场的出口的高度设计为最低110厘米。运动场地面为水泥地面,且有水浴场或淋浴器为宜。
2、种公猪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品种,如长白猪、大约克猪和杜洛克猪等国外引进品种。他们体型匀称,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和瘦肉率较高,对后代有改良效果。一般不用地方品种的公猪,因为其生长缓慢,瘦肉率低。种公猪的选择,一般要求眼大有神,皮薄毛稀有光泽,体质结实,身长背宽,前躯开阔,后腿丰满,四肢粗壮有力,睾丸大小一致、排列对称,雄性特征明显。
3、营养要求
良好的营养状况是维持种公猪活动和精子质量及保持旺盛的配种能力的基础。因此,饲喂的日粮要合理化,影响种公猪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日粮要以精料为主,搭配10%左右青绿饲料。在配制饲料时,要重点考虑蛋白质的特殊需要,因蛋白质是精液干物质中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对增加种公猪的射精量、提高精液品质和延长精子寿命都有很大作用。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是种公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时,会导致种公猪生殖器官上皮细胞角质化。青绿饲料、胡萝卜和南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时,会影响机体对钙、磷的吸收,间接影响精液的品质。矿物质对种公猪的精液品质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钙和磷。如果种公猪缺乏钙,性腺会发生病理变化,精液中出现发育不全、活力不强的精子。因此,在日粮中添加适量骨粉、石粉、贝壳粉、食盐等矿物质饲料,以满足种公猪配种的需要。日粮中钙的含量为0.65%~0.90%,磷0.6%~0.7%。
4、合理运动
公猪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型过肥,性欲和精液的品质下降。因此,必须让种公猪合理的运动,以增强其体质,提高精子的活力及配种性能。所以,可在圈舍外配有相应面积的运动场,以方便种公猪的运动。另外,除在运动场自由活动外,还应进行适度的驱赶运动,上下午各1次,每次行程以2千米左右,夏季可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冬季应在中午运动1次。
5、配种
种公猪的初配月龄不得少于9个月,体重在100千克左右。国外的引进品种一般为10~12月龄,体重在120千克以上。配种次数也不宜过多,过多会影响公猪的健康,降低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就直接影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量,但如果长时间不配,不采精,也会影响精液的质量。因此,必须合理配种,一般成年公猪以每星期4~5次,后备种公猪以每星期配种3~4次为宜,每次配后要适当的休息后再配。配种时一般选择气温适宜的时间,冬天在天气暖和的时间进行,避开早、晚较为寒冷的时间,夏季要避开炎热的中午。配种尽量在早饲前1小时或晚饲前1小时,以避免饱腹影响配种效果。配种选择在专门的场地,地面要平坦并且适度粗糙,以防止配种时滑倒。公、母猪交配完毕,要先赶走母猪,让公猪留在原地自由活动半小时后再赶进圈舍。如果公、母猪个体差异悬殊时,可采用配种架,并加以人工辅助配种。若公猪包皮内积尿,应在配种前先将其挤出后再配种。公猪是多次射精的家畜,一次交配时间可长达15~20分钟,射精时间约为6分钟,本交配种时每次交配的射精次数应控制在2次为宜。在母猪发情期内,应让其交配2次,2次时间间隔以8~12小时。
6、防疫
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并按时实施。特别要做好春、秋2次预防接种,每年春、秋各注射1次猪瘟、猪丹毒、猪伪狂犬病疫苗。3~4月份肌肉注射乙型脑炎疫苗1次,3年后可不注射。每年肌肉注射2次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疫苗,并注意检查疫苗质量,注意更换针头,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舍内外环境,经常观察种猪健康状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加强猪舍卫生消毒和通风换气,及时清理粪便,更换垫料,使舍内保持清洁、干燥。重点对地面及粪池冲洗,不少于每天2次,保持猪舍内清洁。另外,要注意消毒,可用“百毒杀”(癸甲溴铵溶液)进行喷洒消毒。猪舍窗与天窗夏季要经常打开。最好两侧墙壁有地窗,使舍内通风无阻,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夏季奶牛及犊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犊牛的饲养方法


奶牛耐寒不耐热,特别是高产奶牛对温度更敏感。奶牛的理想温度范围为5~25℃,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食入的营养不能满足产乳需要,导致奶牛体重减轻,体况下降。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夏季奶牛及犊牛的饲养管理奶牛犊牛的饲养方法。

1、调整饲料配方及饲喂时间

夏季炎热,为缓解热应激,可适当调整饲料配方。

第一,将粗精饲料比例控制在1:1,降低消化和代谢中产热较多的高纤维饲料比例,将精饲料比例提高10%,并可以适当添加脂肪酸钙、棉籽等,保证脂肪含量不低于5%。如用水浸泡精饲料,制备成粥样后饲喂,效果更佳。每日补充150g碳酸氢钠,有缓解应激的作用。

第二,夏季天气炎热,动物机体出汗量较大,因此应注意钾、镁、钠、磷、钙这五种元素的补充。

第三,上午饲喂时间提前到7点之前温度尚低时完成,下午推迟到6点日落时。除调整饲喂时间外还可以增加饲喂次数,如增加至每日4次,也可以在夜间增加饲喂1次。总之,应保证奶牛能在每天温度较低时采食,避免高温饲喂。

第四,在饲料管理方面也应注意,防止饲料、饲草霉变。应做到其放置位置通风、清凉,有专人负责看管,每日观察是否有腐烂,及时处理问题饲料,防止因误食霉变饲料引起的机体功能下降,甚至死亡的发生。

2、夏季牛舍的防暑、降温

牛舍应既要有利于冬季保温,又要有利于夏季通风降温。炎热酷暑季节,奶牛饲养在在通风良好、宽敞的牛舍内、阴凉的棚或树荫下,可减少20%左右以上的太阳辐射热。家庭散养户可因地制宜的搭建简易凉棚,或在屋顶堆放草,以达到降温的效果。若采用拴系饲养,宜拴系在树荫下,不可让牛长时间暴晒在太阳下。

加强对流通风的常用方法是牛舍内安装风扇,加强机械通风,加速空气流动可多带走奶牛身体的热量,有利于降低热应激。应注意风扇安装高度以距牛背2m左右并与地面呈20~30度的斜坡。风速控制在120~180m/min。

养殖场及周边加强绿化,有利于净化空气和降低环境温度。条件允许,在中午温度最高时,可使用高压喷雾器将凉水喷洒在牛舍内,也可以选择市场销售的喷雾设备,安装在奶牛运动场、牛舍人口,最佳喷淋地点是水泥地面,同时防止湿滑、摔倒。当温度在30℃以上时,每隔4天喷雾1次,每次喷雾30~45min左右为宜。喷雾后室内温度降低5~10℃。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运输奶牛,保证运输前饮水、饲喂适当,运输车通风良好,距离不应过长。孕期奶牛不适应长途运输。

3、卫生管理与疾病防控

夏季,气温升高,容易滋生细菌。腐败及变质的饲料、粪便有益于细菌的繁殖,夏季也是病毒性疾病暴发的时节。因此,应首先从饲养管理方面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夏季尽量控制奶牛的产犊,才能减少产科疾病与孕期热应激的发生。保持牛舍、运动场的清洁卫生是管理要点之一。

做好定期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勤刷洗饲料槽和水槽、储水池、污水沟。定期更换、轮换使用牛舍消毒剂,防止蚊虫蝇滋生。最好在牛舍人口处铺洒石灰粉,既能进行消毒,又可以起到除潮的作用。奶牛饲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减少乳房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急性乳房炎,要做到采集牛奶前,用温热、消毒过(0.Ol%高锰酸钾溶液)的毛巾擦拭乳房,同时仔细观察是否有乳房、乳头红肿、破损等情况,及时治疗。定期削蹄,清除运动场上的石子等异物,减少腐蹄病的发生。

4、夏季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出生后用20%碘酒在距离脐带10cm处消毒,细绳系好,剪断,注意断面处仍需要用碘酒消毒,擦拭干净后运输到犊牛舍,脱落前应每天用碘酒消毒1~2次。如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脐带炎,治疗方法是,首先用160万IU青霉毒、0.5%普鲁卡因20mL,封闭脐带孔周围;再次,用5%碘酊消毒脓肿部位,清除坏疽或排除脓汁;最后,如病情严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犊牛舍温度不宜过高,最好保持在25℃左右。对于大规模性养殖场,可以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让犊牛在出生后th内吃上38℃的初乳,也可以采用人工配方代替:鱼肝油20mL,鲜牛奶500mL,盐10g,鸡蛋3~4个,加热后饲喂,每天3次。3天后,增加使用量至900mL。勤更换犊牛舍的垫草、保持干燥,保证牛舍无穿堂风或贼风进入。

奶牛犊牛的饲养方法
1.尽早饲喂初乳
犊牛生后30~60分钟必须喂上第一次初乳。新生犊牛胃空虚,胃壁无黏液,对细菌的抵抗力很弱,而母牛产后一小时的初乳,免疫球蛋白含量较高,初乳替代胃黏液粘在胃肠壁上,阻止细菌进入血液。研究证明,初乳营养丰富,干物质含量比常奶高1倍,矿物质比常奶多1倍,蛋白质是常奶的4~5倍,维生素A、胡萝卜素、溶酶体和抗体等含量也比较高,对犊牛的胃肠有保护、轻泻、杀菌之作用。尽管初乳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定的限制,一般第1天初乳喂量为犊牛初生重的1/6,以后每天增加0.1千克至第3天或第5天,此后可用部分人工乳或代乳料替代,初乳不宜喂得过多,以防下痢。一般犊牛生后5天可喂常乳或初乳与常乳混合乳,如仍喂初乳需按2:1与水稀释,喂混合乳时常乳与初乳比为1:2。喂奶时要做到定量、定温、定时和定人。每天的喂量约为犊牛体重的10%。随日龄增加,每天增加奶量0.1千克(20~30日龄),至断奶时日喂奶量约5千克,每日分3~4次喂给,每次喂奶间隔时间都要相等,做到“到点就喂,不到点不喂”,如感奶量不足,可补充白开水,千万不可吃得过饱。夏季取奶汁后可立即饲喂不必加温,寒冷季节将奶桶置于开水锅中加温,不要直接用火炉加温,奶温以38~40℃为宜。在做到定温、定量的基础上,应注意牛奶的质量,首先避免在母牛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用以预防疾病,或饲喂禁用饲料添加剂及动物性饲料;其次注意挤奶时的卫生,对感染乳房炎及传染病等的牛所产的奶,控制其上市和喂给犊牛。
2.人工乳及粗饲料的饲喂
为了节省鲜奶,国外已广泛用人工乳喂犊牛,10日龄左右便用人工乳替代牛奶,一般人工乳中含脱脂乳、动物脂肪、乳糖及其他必需矿物质和维生素。人工乳的生产在国外已商品化和规模化,它们生产针对不同生产阶段犊牛的代乳品,至于加水的多少也需根据说明配制。人工乳中蛋白质由脱脂奶粉提供,成本昂贵,因此也可用大豆蛋白质替代,但犊牛对植物蛋白的消化能力较低。组成代乳品的所有原料必须质量良好,劣质代乳品不仅易造成犊牛疾病,而且阻碍犊牛采食以致造成生长滞缓,严重地引起犊牛腹泻、致死。奶温是喂人工乳时必须注意的一个环节,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犊牛的消化和利用,过凉易造成犊牛下痢,过高易烫伤犊牛,造成下次拒食。
尽快训练犊牛吃草料可促进瘤胃的发育,犊牛瘤胃的活动随着吃青草或干草量的增多而增强,一般犊牛出生后第2周便可训练开食优质青干草,撒少量优质青干草在牛栏前,犊牛会尝试着吃一点,渐渐地它便会随着身体发育的需要而逐渐增加采食量。也有将优质干草粉混入牛奶或代乳料中喂给犊牛,但过细的干草粉不利于瘤胃的发育和消化。像荷兰等发达国家将刚刈割回来的青草立即送往青草加工厂,以最快速度烘干,仅损失很少量的营养物质,喂给小犊牛。当犊牛满3周龄后,可消化部分非奶蛋白质时,可适当配制一些开食精料,如蛋粉、豆饼细粉、胶化玉米和谷物糖类等的混合物。
开食料的喂量一般第一天为一把,然后渐渐增加。犊牛开食料不能磨得过细,否则不利于犊牛瘤胃的健康发育,甚至会损害犊牛的消化道。应把开食料磨得粗一点,最好与干草制成优质混合料,干草能提供“碾磨”作用。开食料是为了使犊牛适应以吃奶为主向完全采食精料和草料的过渡,因此关系到犊牛早期断奶的成败。国外一般在犊牛30~45日龄断奶。英国和荷兰的做法是:犊牛生后一周内喂初乳,一周后喂人工乳及少量优质青干草,约2周后喂开食料至能吃1千克时断奶。犊牛断奶后的饲料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补给一定数量精料。犊牛断奶时,精料日喂量为1~1.3千克,以后缓慢增加精料喂量,至6月龄时精料日喂量达2.8千克。每天饲喂3次,先精料后多汁饲料,再次是青贮饲料,然后是优质干草,最后饮水。断奶时犊牛瘤胃尚未完全发育,补充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和异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过瘤胃保护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复合酶、无公害饲用微生物(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活性酵母等),将有助于犊牛的生长,而低聚糖作为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近来在国外也被广泛地运用于饲料工业。上述饲料添加剂不仅能提高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而且不会残留。另外,小母牛的粗饲料中,秸秆饲料不能喂得过多、过早,对于有条件饲喂干草和青贮的牛场来说,秸秆仅为应急饲料,此时应确保饲料质量。而且此时正值犊牛消化、吸收、循环器官系统生长发育旺盛期,养分需要量大,要多喂优质或中等质量粗料,按干物质计算,粗料约高于精料的50%,养成多吃粗料的习惯,可促进瘤胃的发育。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28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