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健康检查与管理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掌握猪群健康检查技术,加强猪群日常健康检查与管理,能够及时发现、预防和控制猪场疫病,降低疫病风险,减少防疫成本,提高猪场效益。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群健康检查与管理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营造安全舒适的猪场环境

猪场场址在选择时涉及的方面较多,包括交通、水源、电源、面积、地势、防疫、排污与环保等。交通既要避开交通主干道,又要交通方便。水源规划猪场前先勘探,水源是选场址的先决条件。水源要充足,包括人畜用水,供电距电源近,节省输变电开支,供电稳定,少停电。选择地势高些并有植物覆盖的场所,防疫距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要尽量远一些,距居民区至少2km以上,既要考虑猪场本身防疫,又要考虑猪场对居民区的影响。猪场与其他牧场之间也需保持一定距离。排污与环保猪场周围有农田、果园,并便于自流,就地消耗大部或全部粪水是最理想的。否则需把排污处理和环境保护做重要问题规划。同阶段猪舍间距应不小于20m,应做成小单元全进全出,每单元养猪量200~300头。如果场区较大,断奶仔猪舍与种猪、中大猪舍相距100m以上,并在上风方向,这样能确保安全。猪场应适度规模,大型猪场5000~10000头,专业场户100~500头。种猪饲养管理方式,后备母猪与妊娠母猪适度群养,即每栏10~20头,每头占地不小于4m2。

产床应采用高低结合式,即产床高60~80cm,但母猪躺卧区应用天土填实,后部排粪区为架空的高床。饲料应防止霉菌毒素危害。

2、引进健康种猪

引种要认真考察,了解目标场生产管理状况与猪健康状态,要形成“健康第一,生产性能其次,体型外貌第三”的选种观念,严把选种关,杜绝外来病的引入,避免打破本场生态安全体系。引进健康种猪精液进行改良,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种,减少采精和精液处理过程中的污染,就可以减少疾病。猪群健康主要决定于引种时疾病控制与日常严格管理情况,引种时要隔离观察4~8周,发现不良猪立即淘汰。

3、重视弱仔管理

弱仔体质差,管理难度大,成活率低,饲养效益低,弱仔也常成为猪场疫病流行的始动因素。许多疾病多出自弱仔,特别是在规模化饲养场,弱仔成为流行病发生的易感动物。弱仔、霉菌毒素是猪场疫病流行的启动因子。弱仔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要尽量减少弱仔,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弱仔,应将弱仔隔离饲养,甚至淘汰。

4、做好猪场防疫

消毒剂选择季铵盐、戊二醛等消毒效果较好。干燥条件下清理污物和灰尘,湿条件下用酸或苛性钠溶液清洗污物,用水冲洗、干燥、消毒、再干燥。国家对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猪瘟实行全面免疫。疾病呈地方性或散发性发生,疫苗保护率不高,通过改善环境、加强管理、猪群同化等措施可控制,这些疫病并非必须免疫。结合当地饲养特点,猪场及所在地的疫病流行史,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病种的发病时间,疫苗免疫产生有效抗体所需时间,疫苗接种所需时间间隔及能否联合免疫。应及时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并根据免疫抗体消长情况调整免疫程序,以确保免疫质量。

5、猪传染性疾病净化

国际上疫病净化分三步。全群疫苗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全群停止疫苗免疫,建立疫情监控体系,感染猪全部扑杀,并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停止使用疫苗且无病例发生1年开始,再经1年仍无此疫病发生即宣布该病已经净化。我国疫病净化需具备两个条件,具有优质高效疫苗和具有鉴别健康猪与感染猪的检测方法。目前我国在规模化猪场开展净化的疫病主要是猪瘟和伪狂犬病等。

6、药物预防原则

为了避免耐药株出现,在预防用药时可使用治疗量,采用脉冲式给药方式。注重综合预防措施,做好隔离饲养、全进全出、消毒、免疫接种等工作。

7、疫病监测

猪场监测主要包括免疫监测、流行病监测、疾病与死因监测、消毒效果监测、猪健康与营养监测。有条件猪场要定期监测免疫抗体,通过了解抗体效价,评价免疫效果,为选择最佳免疫时机提供依据。每个季节至少监测1次,依群体大小和日龄决定采样数量,一般小群体不低于20份/次,大群体按0.5%左右采集。

1、猪身体部位检查
1.1皮肤。健康猪皮肤干净,皮毛顺滑光亮,具有弹性。若皮肤表面发生肿胀、溃疡、小结节,多处出现红斑,特别是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指压不褪时为病态。
1.2鼻镜。健康猪鼻镜湿润清洁;病猪鼻镜则干燥开裂,附有较多的浑浊黏液,鼻孔周围有分泌物和污物。
1.3耳朵。健康猪耳朵对外界音响反应灵活,手摸耳根有光滑湿润感,病猪耳根发热或有冷感,耳朵不灵活。
1.4肛门。病猪肛门周围不干净,并被许多稀粪污物污染。
1.5眼睛。健康猪眼睛清亮有神,眼周清洁干燥,无泪痕、泪斑、分泌物。
1.6尾巴。健康猪尾巴卷起,左右摆动,病猪尾巴下垂或不动。
2、猪精神状态检查
2.1精神。每次喂猪前,首先要查看猪的精神。如猪精神沉郁,两眼无神,有眼屎,呆立、不爱运动,常躺卧墙角落,行走缓慢、摇摆、不稳,四肢用力不均、疼痛、跛行均为可疑病态。
2.2呼吸。健康猪呼吸均匀,正常呼吸次数为10—20次/分,正常脉搏次数为60—80次/分;感冒发烧、中毒、患传染病等猪则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如猪群出现咳嗽、气喘、呼噜、犬坐、腹式呼吸等均为可疑病态。
2.3叫声。健康猪叫声清脆;病猪则叫声嘶哑、哀鸣、无力。
3、猪生理消化状态和生长发育情况检查
3.1食欲。健康猪食欲旺盛,吃食多而快,一般喂给正常采食量可在10—15分钟内吃光;若喂料时猪无反应或反应迟钝,不争不抢,少吃不吃,均为可疑病态。
3.2饮水。健康猪一般在采食后有规律地饮水,如出现无规律的饮水或饮水量过大及不饮水为可疑病态。
3.3是否异食。如猪经常啃食泥土、炭块、圈舍地面、墙壁及柵栏等异物为可疑病态。
3.4粪便。要经常查看猪的粪便,健康猪粪便松软成团;若粪便稀或干硬如串状,色泽异常或有腥臭、酸腐等异味为可疑病态。
3.5尿液。健康猪的尿液透明清亮;如浑浊、不透明等则为可疑病态。
3.6体温。猪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8℃-40℃,体温偏高偏低都为异常。
3.7生长发育情况。在饲养过程中,每隔30天左右,在猪群中挑选3%-5%具有代表性的适中体重猪称重、计算,检查猪群增重是否得到标准要求或预期目的,然后,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4、营养状况及环境条件检查
4.1猪营养状况。如果猪群普遍日增重低,说明猪营养水平低,必须加强营养,增强猪体质。
4.2猪群的饲养密度。猪群的饲养密度过大,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饲养密度过稀,降低圈舍利润率造成浪费。一般育肥猪以10—25头为一群,每头猪所占面积为0.8—1.0平方米为宜。
4.3猪舍温度。育肥猪适宜温度为15℃—23℃。猪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猪的生长发育都不利。温度适宜,猪表现食欲旺盛,四肢舒展,睡眠安静,增重快,饲料报酬高。
4.4猪场气味。猪场卫生状况差,猪圈及排污沟内长期积存粪便,易发酵发出异味,刺鼻、刺眼,影响猪食欲和生长发育,不利防疫,须及时清理消毒。
4.5圈舍设备。要经常检查猪舍夏季是否漏雨,冬季是否漏风,猪栏、猪床、饲槽、水管,降温、取暖设备等使用完好情况,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猪群的管理与发酵剂的选择


一、猪群的管理

发酵床养猪的饲养管理与传统养猪模式没有特殊的地方。与传统养猪一样,要按程序进行免疫,控制疾病的发生。

1进入发酵舍的猪大小应较为均衡、健康。

2.保证每头猪能正常自由采食和饮水,自由采食的猪群24 h不能断料,当猪饥饿时会吃垫料,过多采食垫料会导致胃溃疡,影响猪健康生长。

3.盛夏时可在饮水中添加抗应激的药物,如电解多维和赖氨酸等。应经常检查猪群生长情况,大小、强弱差异较大的猪需分开饲养。

4.控制猪的饲养密度。养猪的头数过多,发酵床的发酵效果就会降低,一般以每头猪占1 2~1 5 m 为宜,小猪可适当增加密度。

5.定期驱虫。入圈生猪应提前彻底清除体内寄生虫,避免感染。

6.饮水管避免太阳直射过高,导致猪的采食量下降。

二、发酵剂的选择

发酵剂的主要作用:一是降解猪粪尿,产生菌体蛋白,减少厌气性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臭味 二是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

猪粪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脂肪类、有机酸和各种无机盐,以及较多的氨化微生物。猪尿的成分多属水溶性,主要有尿素、尿酸、马尿酸及含磷、钾、钠、钙、镁等元素的无机盐类。猪粪尿臭味的主要成分为厌气性微生物分解猪粪尿所释放出的挥发性气体物质,如氨气、硫化氢、硫醇、三甲基胺、硫化甲基以及粪臭素等各种含氨或含硫的有机成分。

发酵剂的好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1.看垫料中的微生物菌对猪粪尿的降解速度。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以不同品牌的发酵剂对垫料进行发酵,取同样体积的不同发酵垫料放入编织袋,然后将5%猪粪装入袋中,比较哪一种让猪粪尿的臭味最先消失。好的发酵剂在1个多小时就可以去除臭味,说明能够将猪粪尿中的物质快速降解。

2.猪只健康状况、料肉比,能否达到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作用,这需要靠生产实践来检验。

3.选择正规的、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厂家产品。正规厂家的产品通过标准化生产,可以保证菌种功能明确,质量稳定,生物安全。

夏季热应激对猪群的危害与防制对策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热浪蒸腾,这是养猪场管理者们全年生产运作中最感头痛的时段。由于高温对猪群造成的危害,直接影响全年生产计划的完成和利润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养殖效益。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夏季热应激对猪群的危害与防制对策。

一、保证营养供给
夏季母猪饲粮中应多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每吨饲料内添加碳酸氢钠3~5公斤、维生素C100~200克、维生素E40~80克,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抗热应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饲料配制应采用新鲜、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原料,还可添加3%~5%的油脂及酶制剂,减少麸皮等高纤维原料配比,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饲粮能量浓度,改善适口性,来增加母猪能量摄入量,有效减少哺乳母猪因采食量不足而引起的体组织分解。改变饲粮成分可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对饲养于20~30℃环境下的泌乳母猪喂以基础饲粮、高纤维饲粮或高脂肪饲粮。在高温环境下,提高饲粮的能量含量,能够显著提高泌乳量,并且乳脂率也有提高的倾向;相反,在饲粮中添加纤维则降低了泌乳量,这是由于纤维在后段肠道中发生微生物发酵导致体热产生量增加而造成的。要选用品质较好的原料,并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储存饲料原料。
二、保证泌乳母猪的采食量
哺乳母猪适宜的温度在18~20℃,超过18℃,每增加1℃,每头母猪每天的饲料摄入量减少100克。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依靠母乳,而母乳是否充足需要通过采食量来保证。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不足会造成断奶失重大,影响断奶后的发情配种,同时仔猪断奶重也难达标。提高母猪采食量的方法有降温、少喂多餐、湿拌料、及时清理料槽等。少喂多餐是指一天饲喂4~5次,每次少喂,可保证母猪每次都吃完;湿拌料可以提高母猪的食欲,特别是在夏季;而及时清理料槽也可提高母猪的食欲。采用湿拌料,水料比为1∶1,可提高采食量10%左右。
三、保证充足饮水
夏季的饮水容易被大肠杆菌和原虫等污染,因此要做好对饮水的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是漂白粉、二氯异腈尿酸钠等。夏季母猪的饮水量增加,要保证充足供水,饮水器的水流速度越大,母猪的采食量会相应提高,而且不容易发生热应激或其他感染的问题。若饮水器流量不足,可以向食槽内供水饮用,饮水温度不应超过20℃。
四、冷水解热法
当舍内温度达到30℃,特别是32℃以上时是缓解热应激的关键时刻,需用水降温解热。气雾法和喷淋法仅适用于半开放式猪舍的猪群,对封闭式猪舍则不宜采用,以免舍内湿度过大加剧热应激。如能在房屋设计与建设时,在屋顶上建好喷淋装置,同时备好加压泵,则不仅可以通过屋顶的喷淋措施达到降温的目的,还可以避免高温高湿的现象。对单体限位栏饲养的母猪应采用滴水降温法,即在母猪颈肩部上方安装滴水器,每10分钟滴水一次,每次3~4分钟,滴水降温与通风相结合的效果更佳。公猪在非配种日或配种前每日淋浴1~2次,对睾丸和包皮通过冲洗可降温,利于精子产生。切勿用冷水猛浇头部,对配种后1小时以内的公猪禁止冲淋。
五、通过药物保健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
在炎热的夏、秋季,可利用一些中草药(清温败毒散等)来提高猪机体的免疫力,加强猪自身防御屏障的保护。母猪夏季的热应激反应,可诱发母猪体内的一些非特异性感染,引起发热和食欲降低等,特别是后备母猪,因此母猪配种前后各一周、产前产后各一周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维生素C、多维和电解质添加剂等,同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强力霉素、利高霉素、支原净和土霉素等,可控制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提高产仔数和受胎率。为了降低热应激对生产母猪的影响,可以采取产前注射氯前列烯醇,使母猪能够在凉爽的时间分娩,缩短产程,减少弱仔的比例,并可减少母猪子宫炎和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
六、加强通风
通风可增加猪体表的散热速度,达到猪体降温的目的。自然通风是充分利用前、后窗户的空气对流,降低猪舍温度。自然通风是最基本的降温方式,有些猪舍窗户偏小,尤其是后窗户小,影响通风效果,需改进。机械通风是利用风扇、吊扇进行通风换气,如果安装排风扇,除进气口外,所有窗户应全部关闭,采取纵向通风,但是应避免风直接吹在猪身上。

预防
改善饲养环境许多养殖户一般比较注重产房母猪和仔猪的保温,但对防热投入不够。一般简单的做法是在屋顶装喷头,具体距离要求整个屋顶无空白区。加强猪舍遮阳、通风、隔热设施,如搭凉棚、植树、种藤蔓植物;厚垫草屋顶、双层屋顶、屋顶涂白色;电扇、通气扇、天窗等,密闭式猪舍可采取湿帘纵向通风降温系统。
提供足够的饮水猪在超出体温10℃以上的环境中时,饮水量大增,若缺水或者饮水管在阳光下暴晒,导致猪饮水减少等都会加重热应激。饮水中可加1%的食盐。
合理调整饲料配比提高日粮营养浓度,特别是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在猪采食量减少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营养供应。日粮中添加5%以内的脂肪和赖氨酸,可有效减轻热应激的不良影响,获得较好的生产成绩。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也有明显的防制热应激的效果。在饲料两餐之余,提供一些新鲜西瓜皮等青饲料供猪食用。
做好保健预防工作①当温度超过34℃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或者在饮水中添加液体多维“维多利”饮水,能够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抗热应激能力,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②适量添加碳酸氢钠(小苏打)和微量元素钾的含量,也可缓解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③也有在饲料中添加大豆黄酮素或牛磺酸或300微克/千克铬(吡啶羧酸铬),铬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也可减轻热应激对肥育猪的影响。④中兽医一般采用清热解毒除湿,与生津止渴的中草药如山楂、苍术、陈皮、槟榔、黄芩、大曲、石膏等配合,提高免疫力的黄芪、甘草等制成饲料添加剂(抗病毒I号粉),可以缓解炎热环境对商品猪的影响,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在分娩后18天的经产母猪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黄芩、益母草、女贞子、陈皮、淫羊藿、生地、玄参)可有效改善高温产后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返情率均降低了20%,再发情的时间提前,产仔头数提高。
治疗
安全隔离患猪到阴凉通风处,头部和心区施冷敷,凉水反复灌肠。
采取断尾或耳静脉放血后输液。药方:清开灵10~20毫升+强效阿莫西林1~5克+地米10~15毫克+0.9%氯化钠500毫升静脉注射。维生素C5克,静脉注射或静脉推注。为减轻脑肺充血,可适当耳静脉放血,然后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或生理盐水,配以5%碳酸氢钠、安钠咖、维生素C等。
注射安钠咖、樟脑、尼可刹米,兴奋心肺功能。
尽量减少长途运输,必须运输时,装猪前用长效土霉素2~3毫升。中途喷雾降温。到达目的地后用强力霉素和维多利饮水。

猪群夏季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夏季应对猪群热应激的办法


热应激是指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作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如果猪发生热应激会导致生长缓慢或停滞,种猪发生热应激则会影响繁殖力,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以确保养殖效益的提高。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群夏季热应激的防治措施夏季应对猪群热应激的办法。

1.保证营养供给
夏季母猪饲粮中应多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每吨饲料内添加碳酸氢钠3~5公斤、维生素C100~200克、维生素E40~80克,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抗热应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饲料配制应采用新鲜、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原料,还可通过添加3%~5%的油脂及酶制剂,减少麸皮等高纤维原料配比,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饲粮能量浓度,改善适口性,来增加母猪能量摄入量,有效减少哺乳母猪因采食量不足而引起的机体组织分解。改变饲粮成分可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对饲养于20~30℃环境下的泌乳母猪喂以基础饲粮、高纤维饲粮或高脂肪饲粮。在高温环境下,提高饲粮的能量含量,能够显著提高泌乳量,并且乳脂率也有提高的倾向;相反,在饲粮中添加纤维则降低了泌乳量,这是由于纤维在后段肠道中发生微生物发酵导致体热产生量增加而造成的。选用品质较好的原料,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储存饲料原料。
2.保证泌乳母猪的采食量
哺乳母猪适宜的温度为18~20℃,超过适宜温度,每增加1℃,每头母猪每天的饲料摄入量减少100克。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依靠母乳,而母乳是否充足需要通过采食量来保证。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不足会造成断奶失重大,影响断奶后的发情配种,同时仔猪断奶重也不达标。提高母猪采食量的方法有降温、少喂多餐、湿拌料、及时清理料槽等。少喂多餐是指一天饲喂4~5次,每次少喂,可保证母猪每次都吃完;湿拌料可以提高母猪的食欲,特别是在夏季;而及时清理料槽也可提高母猪的食欲。采用湿拌料,水料比为1∶1,可提高采食量10%左右。
3.保证充足饮水
夏季的饮水容易被大肠杆菌和原虫等污染,因此要做好对饮水的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是漂白粉或二氯异腈尿酸钠。夏季母猪的饮水量增加,要保证充足供水,饮水器的水流速度越大,母猪的采食量会相应提高,而且不容易发生热应激或其他感染。若饮水器流量不足,可以向食槽内加水供猪饮用,饮水温度不应超过20℃。
4.冷水解热法
当舍内温度达到30℃,特别是32℃以上时是缓解热应激的关键时刻,需用水降温解热。气雾法和喷淋法仅适用于半开放式猪舍的猪群,否则舍内湿度过大会加剧热应激。如能在房屋设计与建设时,在屋顶上建好喷淋装置,同时备好加压泵,则不仅可以通过屋顶的喷淋措施达到降温的目的,还可以避免高温高湿的现象。对单体限位栏饲养的母猪应采用滴水降温法,即在母猪颈肩部上方安装滴水器,每10分钟滴水一次,每次3~4分钟,滴水降温与通风相结合的效果更佳。公猪在非配种日或配种前每日淋浴1~2次,对睾丸和包皮通过冲洗可降温,利于精子产生。切勿用冷水猛浇头部,对配种后1小时以内的公猪禁止冲淋。
5.通过药物保健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
在炎热的夏秋季节可利用一些中草药(清温败毒散等)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强猪只自身防御屏障的保护。母豬夏季的热应激反应,可诱发母猪体内的一些非特异性感染,引起发热和食欲降低等,特别是后备母猪。因此母猪在配种前后各一周、产前产后各一周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维生素C、多维和电解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强力霉素、利高霉素、支原净和土霉素等,可控制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提高产仔数和受胎率。为了降低热应激对生产母猪的影响,可以采取产前注射氯前列烯醇,使母猪能够在凉爽的时间分娩,缩短产程,减少弱仔的比例,并可减少母猪子宫炎和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
6.加强通风
通风可增加猪只体表的散热速度,达到猪体降温的目的。自然通风是充分利用前、后窗户的空气对流,降低猪舍温度。自然通风是最基本的降温方式,有些猪舍窗户偏小,尤其是后窗户小,影响通风效果,需改进。机械通风是利用风扇、吊扇进行通风换气,如果安装排风扇,除进气口外,所有窗户都应关闭,采取纵向通风,但是应避免风直接吹在猪身上。

夏季应对猪群热应激的办法
加强猪舍防暑降温
猪场和猪舍周围种植高大乔木。安装风扇或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舍温过高时可用胶管或喷雾器定时向猪体(分娩舍除外)和屋顶喷水降温或人工洒水降温,但要注意猪舍内的排湿工作。
保证充足的饮水
猪属恒温动物,存在一个等热区,在这个范围内,猪借助于物理调节维持正常体温,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得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正常的体温。猪以蒸发散热为主,保证充足而清凉的饮水,一方面是保障蒸发散热的水分需要,另一方面清凉饮水在消化道内升温也可使机体降温。夏季将暴露在阳光下的水管进行深埋处理,其深度最好达到20cm以上,保证送到猪舍中的饮水凉爽。
减少饲养密度
猪群过大和饲养密度过高,均可加重热应激,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饲养密度。调整饲料配方
选择适口性好、新鲜优质的原料配合饲粮,适当降低高纤维原料配比,降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控制饲料粗纤维水平,以减少体热产生;饲料中添加5%以内的油脂;增加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减轻高温季节猪的散热负担。适当添加青绿饲料,平衡营养,保证能量供应。
添加无药残的中兽药
适当的添加中兽药,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抗热应激能力,可以缓解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建议选用具有开胃健脾、清热消暑功能的中兽药裨卫建,缓解炎热环境对猪的影响,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防饲料霉变
猪对霉菌毒素、变质饲料敏感。在高温高湿季节,猪饲料中加入中兽药丙冬甘宁,可以保护肝脏,加快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的分解,减少对猪群的危害。饲养员每天晚上应对猪食槽的残留饲料进行清理,以防采食酸化变质饲料。
卫生消毒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增加了猪病的感染机会。因此,夏季必须重视猪舍内外及猪体表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尿、减少氨气。

猪群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注意以下五种


猪养殖是如今最为吃香的养殖项目之一,在我国各省市地区均有广泛的养殖场,可为广大养猪户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而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如若养猪场卫生做得不够好,就会滋生很多细菌以及病毒,猪群也就会染上各种皮肤病,严重的危害到猪群的养殖效益。那么,猪群中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与其来看看吧。

猪群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

1、渗出性皮炎

这时一种容易发生在仔猪身上的油皮病,发病率较好,很多的猪只要出现了粘性的皮肤病,建议养殖户首先清洗一下,因为不管是什么病原,都能清洗掉一部分。再进行药物治疗,效果会很好,渗出性皮炎可以打地米加青霉素,配温水冲洗效果较好。

2、面部坏死

这个疾病主要是因为咬伤和磨伤引起的,可以先清洗一下,再在患处撒上青霉素,如果伤口化脓或者脓肿了,硬的就打消炎针,如果是软的要将浓放出来,冲洗后干净后再涂抹药物或者打针即可。

3、链球菌

链球菌一般表现为败血症,猪丹毒是疹块型的,可以使用地米青霉素治疗,效果比较明显,需要注意的是,猪如果还发着高烧的话,就要引起重视了,必要时可以就医治疗。

4、胸膜肺炎、猪肺疫

这类疾病往往会引起猪的皮肤变色,猪的耳朵如果变色,主要原因可能是猪的心肺坏,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头孢和氟苯尼考治疗,而猪肺疫还会集中在脖子的上边,要注意观察。

5、水肿病

水肿病常见的有大肠杆菌和放线菌,一般会在在眼睛或者头部会发生水肿现象。一般要注意降低颅内压,同时到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肚子下边如果出现绿色或者肚子下边变色是,大多是有魏氏梭菌或者其他的个别的细菌引起的,要注意预防。

以上就是有关猪的知识介绍。渗出性皮炎、面部坏死、链球菌以及胸膜肺炎、猪肺疫和水肿病等都是在猪群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皮肤病,广大的养猪户们可以根据自身养殖的猪群实际发病症状,来进行合理的防治,这样才可以让猪群更好的生长,否则会影响到猪群的养殖效益,广大养猪户们要注意。

猪过敏几个常用的抢救方法


在养猪生产中进行疫苗防疫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猪过敏的情况,抢救不及时猪只往往会出现死亡的情况,其实猪对疫苗过敏抢救很简单,下面就列举几个常用的抢救方法。

1、肌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药物

每次打疫苗前选用一个注射器,事先把肾上腺素或者地塞米松抽好,当猪只出现过敏的情况时,立即对猪肌注3-5ml,然后把猪提到走道中,待猪稳定后在赶入原圈。

2、胸部按压

和抢救人时按压胸腔道理相同,当猪出现过敏反应时,迅速使猪侧躺,有节律的按压胸腔,切记不要用力过猛避免造成胸腔内器官破裂,这时也要注意按压的部位是胸腔即前腿到腹部的那一个区域,有的人按压猪腹部进行抢救,那是错误的。

3、对猪鼻子处进行针扎放血

这里同样要注意针扎的位置,有的人扎的是鼻吻,我个人认为不对,针扎的应该是鼻子上面有皱纹的地方,用手摸一下有个小凹槽,在此处进行针扎。也有人在鼻吻处猛扎一通直到出血,虽然这样也能抢救猪只,但是猪毕竟喜欢用鼻子拱地面,此处受伤会影响猪的采食和增加感染的几率。

4、耳尖放血

也可一用,不过用的时候大多是肥猪驱赶时出现的应激。

5、冷水冲头

猪出现过敏反应后,立即用冷水冲猪的头猪,大约3-5分钟即可恢复正常。

以上方法可以单用也可以搭配使用,我最常用的就是肌注地塞米松和按压猪胸腔搭配使用,还有当猪出现过敏的时候,尽量先把猪提出到走道或单独的圈舍中,待猪稳定后在放回原圈。另外要注意的就是,打疫苗前尤其是口蹄疫之前,尽量不要把猪喂的太饱!

猪病的病理学诊断 猪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所谓猪病诊断就是认识猪病的过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病理剖检微生物检验、血清学测定等手段,确定猪病的名称、性质,判断疾病的预后提出对疾病的处理意见,制定正确的防治方案,并建立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病的病理学诊断猪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1、病理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在实际的养猪生产工作中是对猪病进行诊断的重要方法。主要是将病死猪或者是濒死期致死的猪只进行病理剖检,通过肉眼和显微镜对各个器官及其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最终给出正确的诊断。有的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均能够观察到一定的具有特殊性的病理变化,比如猪瘟、副伤寒、喘气病等,对感染这些疾病致死的猪只进行剖检,观察到特殊性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中即可给出诊断结果。最急性的病例,通常不会具备特有的病理变化,所以,在临床工作中要尽量多检查几只病死猪只,然后整理多只病死猪的检查结果,一般会总结出某种疾病典型的病理变化特征,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而另外还有一些疾病,不仅要进行肉眼检查,而且必须将采集到的病料送实验室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综合结果以后才能最终给出确诊结论。

病理学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器材准备,包括胶皮手套、靴子、剖检器材、盛有10%福尔马林的广口玻璃瓶等。外观检查,指的是对病死猪只的眼、鼻、口、耳、肛门、皮肤和蹄等进行全方面的外观检查。尸体剖检的操作要点,将病死猪的尸体呈仰卧位姿势,先将肩胛骨内侧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切断,让其四肢呈摊开状态,随后沿腹壁中线向前至下颌骨切开,继续向后切直到肛门,将皮肤掀开,再把剑状软骨至肛门之间的腹壁切开,沿着左右的最后肋骨处将腹壁至脊柱部切开,将腹腔至肛门之间可以全部暴露。这时,应该检查腹腔脏器的位置正常与否。继续从横膈处将食管切断,由骨盆腔将直肠切断,按照肝、脾、肾、胃、肠等的次序,将其分别取出,然后进行具体的检查操作。胸腔剖检,首先是将膈膜沿着季肋部切断,用刀或者是骨剪将肋软骨和胸骨连接部切断,再将刀伸入到胸腔内,划断脊柱两侧的肋骨和胸椎连接部的胸膜以及肌肉,再用刀按压两侧的胸壁肋骨,使肋骨和胸椎连接处的关节自行折裂从而敞开胸腔。先对胸腔液的量和性状进行检查,还要观察胸膜的色泽和光滑度,出血、炎症或者粘连的情况是否存在,然后将心、肺等摘取再进行检查。病理检查,通常情况都是将尸体剖检和病理检验同步进行,剖检的同时进行检验,这样有助于观察新鲜的病理变化。而实质器官的检查,应该先观察其大小、色泽、光滑度、硬度和弹性,确定肿胀、结节、坏死、变性、出血、充血、淤血等常见病理变化是否存在,然后再将其切开,对切面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通常胃肠的检验要放在最后进行,首先观察浆膜的变化,随后将其切开进行检查。对于气管、膀胱、胆囊的检查方法和对于胃肠的检查方法一样。而脑和骨仅需要在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检验。除此之外,用肉眼进行观察的时候,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小块的病变组织大概2厘米×3厘米大小,放入装有10%福尔马林溶液的广口瓶内加以固定,对于采取病理组织学检查很有帮助。或者可以采集相关的病料送实验室进行有关的检验。

2、实验室检查

常规的实验室检验,主要是对病猪的血液、尿液、粪便、胃液以及胃内容物、脑脊髓液、渗出液及漏出液、血液生化检验等内容进行检查。借助实验室的特定设备、条件以及方法,对其物理性状进行测定,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或者是借助显微镜对其有形成分进行观察等,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治疗以及判断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病理组织学检查,送检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病料,通过对其进行修整、石蜡包埋、切片、固定、染色、封片等采取病理切片的方法制作成病理组织学切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学变化的过程,可以依据此结果,对猪只的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

病原体的检查,在实验室经常采用,尤其是常用在对猪病的诊断工作中。具体的检查工作主要包括普通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检查、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实验动物或者是鸡胚的接种实验等。

血清学检查,在实验室检查中同样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对于猪病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的调查非常实用。血清学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或者是测定送检病料中的抗原,包括沉淀实验、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免疫荧光试验、放射免疫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核酸探针、多聚酶链式反应以及核酸分析等现代化疫病检测方法等。

正确诊断猪病是控制猪病继续发生和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猪病的诊断是通过询问病史,了解猪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药物疗效等信息,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与实验室检验结果相结合,然后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综合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1)询问病史诊断猪病必须了解病史,了解病史对猪病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中毒性疾病。
(2)流行特点疾病的流行特点也是正确诊断猪病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主要掌握发病猪是群发还是散发,是急性还是慢性,疫病的发生与猪的日龄、性别、季节、所在区域是否有一定关系等。

(3)临床症状主要掌握以下信息:①外观体征,如精神、眼神、被毛、走路状态等;②体温变化,如体温升高或下降;③全身各个系统的变化。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4)病理变化病理变化是正确诊断猪病的重要线索,有些疾病发生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是发病后突然死亡,病程很短.来不及进行临床检查。因此,就需要通过对病死猪的尸体剖检,依据各个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结合疾病的流行情况与生前特征,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5)实验室检查某些猪病虽经过临床诊断和病理剖检,但对得出的诊断结果仍有疑问时,就需要进一步作出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病毒分离鉴定、细菌培养、血清学以及分子生物学试验等。
总之.通过上述检查、检验后,再进行系统的综合性分析,最后即可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82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