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草鱼提高二龄草鱼鱼种成活率的措施

一、二龄草鱼鱼种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1.鱼种放养前未清塘或清塘不彻底清塘不彻底易造成池塘底质差,池底存有大量的病原菌,遇到今年气候变化无常,水质不稳定,就会引起鱼种的零星死亡。

2.在清塘后未进行肥水就放养鱼种经调查许多养殖户在池塘清塘后术边行肥水就放养鱼种,结果造成水质变化快,不稳定,使二龄草鱼鱼种产生新的应激。同时草鱼种下池后适口的人然饵料生物少,致使尘长较慢、体质差、易生犏,养成成活率低,造成断断续续死亡。

3.水体环境不良由于池塘水质不稳定,加上气候变化大,易导致草鱼患出血病、烂鲥病等疾病,从而成活率低。特别是投喂颗粒饲料的池塘,随着池塘鱼类负载量的加大以及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水质更难以控制,容易老化、恶化,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迅速上升,引起鱼种慢性中毒,造成二龄草龟鱼种断断续续死亡。

4.饲料投喂不合理许多养殖户喜欢投喂高蛋白质的饲料,认为高蛋白质的侧料会提高草鱼生长速度,忽视了草鱼白身的营养需求与营养平衡,加上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不足,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的不足,其结果往往导致鱼类营养性疾病(如脂肪肝、肝脏变性等)的发生。

5.防病措施不合理有的养殖户防病意识较差,且过分依赖、相信药物的作用,在养殖过程中,还足按照传统的防病方法来进行防病,绎常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内服抗菌药物来防病,而忽视了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作用以及约物的科学使用。其结果由于用药过多,导致了病原体产生强烈的抗药性,也对草鱼鱼种的内脏器官(如肝、肾、脾脏等)造成严重的损伤.使草鱼自身的消化、解毒、抗痫能力人大下降:

二、提高二龄草鱼鱼种养殖成活率的措施二龄草鱼鱼种的生长对水体环境要求较高,尤其是在池塘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必须抓好养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提倡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具休措施如卜:

1.彻底清塘消毒池塘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同时彻底清塘消毒足创造良好养殖生态环境的基础,底质好,水质自然好,而水质好,底质末必就好,因此,池塘清塘消毒至关重要,它是鱼类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养殖成功的最关键措施之一;清塘消毒,一是必须清除过多淤泥、彻底曝晒、改善底质、堵漏防渗(防止病毒串联传播),为鱼类健康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二是应用消毒药物杀灭池内敌害乍物。具体操作是在放养前10~15天进行药物清塘,塘底先留水10~20厘米,用生石灰150~200千克现对现泼。4~5天后将生石灰水冲洗掉,就可注入新水,注水口应设置过滤网,滤去有害生物和杂质。然后可全池泼洒溴氯海因200~300克/亩,迅速、彻底杀灭病原和有害生物。

2.科学的施肥管理鱼种放养前用生物发酵有机肥进行肥水,培养天然饵料生物,使水呈黄绿色或茶褐包,水要肥而爽,营造良好的藻相,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pH值在7.5~8.0,使其中有足够的活饵料,同时饵料生物特别足浮游生物对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稳定水质起到重要作用。藻类多,是水体净化能力增强的标志,只有丰富的藻类才能充分利用微生物降解的产物,因此藻类是水体中浮游生物的主体,而且藻类本身的寿命也只有10~15天,藻类(包括活菌)的正常生长需要如氮、辟、铁、锌、铜、钴、镁、钾等营养元素和多种维牛素,因此需定期泼洒生物肥水剂来补充营养。同时注意,不要大量换水,它会造成藻类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藻类会死亡得更快,藻类和活菌的繁殖不良会造成水体水质不稳定。因此应减少换水,并适当补充营养源,才能保持池塘中藻类稳定,维持池塘中的生态平衡。

3.鱼种放养前必须的防病措施二龄草鱼鱼种放养前一定要注射0.2~0.5毫于/尾经过10倍稀释的单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或采刖草鱼专用疫苗进行浸泡,方法是把鱼种置于用0.5%灭活疫苗加1.0毫克/升莨菪碱的溶液内浸泡2~3小时,以预防养殖过程中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发生。或用氨基酸碘溶液5~6毫克/升浸洗鱼种15~20分钟,以杀火鱼种本身可能携带的病毒和细菌,增强鱼种的免疫能力和抗病毒能力:

4.提高二龄草鱼鱼种的饲料营养投以高质量的饲料,合理投喂,保证鱼种吃匀、吃足、吃好。根据草鱼鱼种的营养需求配制合理的专用饲料,并添加优质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防止维生素的缺乏。同时存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根据草鱼鱼种的生活习性和发病特点,合理调整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并适当增加各种优质水早草的投喂量。在鱼病多发季节至:来之前,应尽量喂好,但不宜喂得过饱,八成饱即可:

5.加强增氧措施充足的氧气是水质稳定及鱼类生长的必要条件,在鱼类养殖过程中,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养殖池塘底层污物积累使池塘底部异养菌成为优势菌群,引起池塘底部严重缺氧,进而造成亚硝酸盐、氨氮因氧化不完全而蓄积(发生中毒);池底缺氧最严重的后果是致病的细菌如嗜水气单胞菌、弧菌的大龟增殖,兼之缺氧已经显著降低了龟类的免疫力,这样就极容易暴发疾病。因此为了把底部污物存量降至最低,溶氧必须达到足够高,以驱除、氧化分解污物,并为生物降解污物提2广泛接触的条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改善水体循环,消除底部缺氧,其方法是在天气闷热、下雨天及半时夜间24时至凌晨1时全池泼洒以过碳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增氧剂200~300克/亩,同时持续开动增氧机。

6.加强水质调控技术草鱼鱼种喜好生活在水质较清新的环境中,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水质的调控和管理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养殖中后期,由于投饵量增加、残饵增多、鱼类粪便以及小型生物尸体等长久积聚,底质进一步恶化,极易诱发暴发性疾病。囚此,采用定期、定量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和适量换水的方法来调控水质,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水质,改善溶解氧,稳定藻相,减少pH的波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使水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使水体中的有益菌种成为优势种群,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病菌的滋生。摔制水体氢氮含量在0.5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含量在0.05毫克/升以下,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

7.完善防病措施科学使用消毒药物,提高鱼类的免疫能力和抗病力。近年来许多应用表明,选择中草药或中草药提取物如黄芩多糖、人参皂甙免疫促长剂,对提高鱼类免疫能力和抗病力的效果都是确切的。针对二龄草鱼鱼种养殖过程中发生断断续续的死亡,可投喂由黄连、黄柏、黄芪、板蓝根、茵陈、甘单等组成的中草药药饵,并辅以Vc、VE等药物保肝、护肝,同时每亩可泼洒三宝高稳维生素c150~200克,提高鱼类的抗应激能力。使用消毒剂应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氨基酸碘、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防止滥用药物,破坏水质,给鱼类造成新的应激:以上是提高二龄草鱼鱼种成活率的一些基本措施。由于二龄草鱼鱼种在池塘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经常受到密度、环境条件、生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应充分利用有益生物制剂改善池水水质和池塘环境,加强池塘增氧措施和应激管理,使二龄草鱼鱼种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有利于其生长和提高二龄鱼种的成活率。

延伸阅读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措施


冬季气温较低,雏鸡因抗寒能力较差、日粮配备不合理、缺少育雏防卫设备、以及没有进行系统防疫等因素,造成成活率低下。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措施是:

1、做好育雏保温工作。雏鸡出壳后1周龄,育雏温度应为30-32℃,以小鸡均匀分布,不成堆为宜,注意保持空气新鲜,严防室内二氧化碳、氨气浓度上升,引起呼吸道疾病,同时育雏舍还应防潮湿。

2、加强育雏保护措施,杜绝鼠、狗等伤害。

3、合理配备育雏日粮,满足生长需求。蛋白质饲料(豆类、饼类、鱼粉)应占日粮的19%-20%。

4、严格实施计划免疫和药物预防:1日龄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7-10日龄接种鸡新城疫和鸡痘疫苗;15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10日龄以后可用磺胺类药物预防球虫病;3月龄预防禽霍乱。

提高小尾寒羊产羔成活率的措施


小尾寒羊繁殖能力十分强,但羊羔成活率就要看养殖户的养殖技术了,母羊在繁殖期间和繁殖后这两个阶段比较危险,有可能会因此丧命,刚出生的羊羔也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尾寒羊产羔成活率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相关措施。

提高小尾寒羊产羔成活率的措施

一、管护好母羊

小尾寒羊初情期早,一般母羊6月龄即可发情配种。它常年发情,以秋春季最为旺盛。发情羊表现为外阴唇充血红肿,有黏液从阴门流出及爬跨反射现象。此时为配种的最佳火候,要及时配种。处女羊发情不明显,且多拒绝爬跨,拒爬时要进行站立保定。发情周期一般为16天~21天,平均18天。一次配不上,可采取多情期配种。妊娠期150天左右。在母羊妊娠期,要加强管理,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或完全舍饲。在舍饲情况下,每日除满足妊娠母羊2.5千克~3千克优质鲜草外,还要补饲玉米、麸皮、豆粕等混合精料0.5千克和适量的矿物质及维生素。在缺乏优质青干草的冬春季节,补饲量要增加到0.8千克左右。管理上也要注意做到三稳三防:即入出羊舍要稳,防挤撞;放牧要稳,山区应避免在陡坡上放羊,防惊吓猛跑和爬沟坎,以防流产;饮水要稳,防跌倒,以免发生流产、死胎。冬季要给妊娠母羊饮温水,不可饮带冰碴儿的水。

二、护理好羔羊

分娩后,对初生羔羊,要及时清除口、鼻、耳内的黏液,躯体上的黏液让母羊舔干净,天冷时要生火取暖。对刚产下的羔羊,接产者要把食指伸入羔羊嘴中,让其吸吮一下,并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内含有丰富的抗体、镁等物质,能增强羔羊对疾病的免疫力,促进胎粪排出。如母羊一胎多羔,奶头和奶水相对不足时,人工哺养是最好的办法,即将鲜牛奶、奶粉、小米汤等装入奶瓶中喂给。羔羊生后15天左右,大部分有吃土吃毛的恶习,这时期容易诱发胃肠疾病。因此,羔羊生后,应保持圈舍干净卫生,防寒保暖。也可以在羔羊舍内或产房内放置食槽和饮水槽,让羔羊自由采食饮用,也可将优质青干菜绑成小把吊起,让羔羊戏吃,不仅可以减少羔羊吃土吃毛的机会,而且也可以让羔羊尽早吃到植物性饲料,促进瘤胃发育。

三、羔羊早断奶

早为羔羊断奶,需要人为训练羔羊的采食能力,在羔羊10日龄~15日龄时喂一些鲜嫩的青草、菜叶或细软易消化的干草、叶片,以刺激羔羊消化道消化机能的早期形成和向羔羊自主采食方向过渡。为使羔羊尽早吃料,开始时可将玉米和豆面混合煮粥喂食或拌入水中让羔羊饮食,也可将炒过的精料盛在盆内,让羔羊自己舔食,一般羔羊到20日龄~30日龄后即可正常采食。

四、防治羔羊疾病

羔羊常见的疾病有缺铁、缺硒等营养性拉稀和细菌性下痢等。对此,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应用升血铁制剂及加硒微量元素等,菌痢要用药物及时治疗。妊娠母羊在分娩前20天~30天和10天~20天时要及时预防注射羔羊痢疾菌苗,提高羔羊免疫能力。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可灌服土霉素15万单位~20万单位,每天1次,连续3天,具有良好预防痢疾效果。对发病羔羊,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粪便、垫草要销毁。羊舍要用生石灰水或3%~5%的来苏尔定期喷洒消毒,彻底切断疫病传播的媒介和途径,杜绝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只要养殖户做好以上四个措施,那么提高小尾寒羊产羔成活率便不是问题。希望以上内容对养殖户们有所帮助。

怎么有效提高仔兔的成活率?提高仔兔成活率的方法


从小兔子出生到断奶40天,这段时间被称为仔兔。这期间的仔兔身体非常抵抗力很差,容易出现各种疾病,死亡率也非常高,也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要避免损失就需要根据仔兔的生理特意进行针对性管理才能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一、温度适宜

新出生的仔兔经历的第一大变化是温度的突然下降。胎儿在母体内生活在39.5℃左右的子宫环境中,出生时身体无毛,而环境温度一般比体温低20℃左右,农村室外养兔温度更低,但此时仔兔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温度过低会被迅速冻死。因此,一方面要维持产房温度在10℃左右,另一方面还需控制产箱的小气候,冬季应铺垫草,协助用兔毛遮盖仔兔,或将产箱移至温度理想的仔兔哺育间,定时送母兔笼哺乳。现代化兔场有专用的空调器控温,应设法使产箱小环境经常保持在20℃~25℃,适宜的温度环境是保证仔兔成活的关键。

二、哺乳充足

充足的供乳是仔兔成活、幼兔茁壮成长的保障。出生后的仔兔,由母体供给营养突然变成靠乳汁营养,半个月后跳出巢箱,逐渐采食草料。此时的仔兔肠胃机能较差,稍有不适(如母兔乳汁不足或患乳房炎乳质不良)便会造成消瘦、拉稀、甚至死亡。因此,确保母兔的健康,使它有充足的乳汁,才能满足仔兔迅速生长的需要。

当仔兔皮肤皱缩,在窝内乱爬,皮毛枯燥无光,用手触碰吱吱叫常是吃奶不足的表现,应查明原因,进行催奶或寄养代哺。有的母兔护仔性差,尤其是初产母兔,虽有奶,但不喂仔兔,此时应用手固定母兔,强迫喂乳,一般经3~5天训练即可生效。高产长毛兔一般以5~6仔为宜,若产仔数太多,应进行调整。对于过多的仔兔可找产期相近的母兔寄养代哺(将仔兔放其产箱中半小时左右,再与母兔接触;也可用巢箱内的垫草涂擦仔兔后再放入箱内,一般都能寄养成功)。

当母兔乳汁不足时,还可出现吊乳现象,即仔兔咬住母兔乳头不放(力图多吸一些乳汁),当母兔跳出巢箱时,容易将仔兔带到箱外;也会因受惊母兔突然离开产箱,或产箱设计不当而将仔兔带到箱外。母兔没有将仔兔叼回巢箱的本能,掉到箱外的仔兔容易受冻死亡,应及时送回巢箱;若发现仔兔体表已发凉,可用手固定头部使其身体泡在40℃热水中,待仔兔四肢乱蹬复苏后擦干水放回原箱。

三、加强管护

进行经常细致的观察检查,看仔兔膘情是否正常,及时更换湿的褥草,清除死兔。冬季注意防寒,夏季注意防暑及蚊蝇;平时还应注意及时修理兔舍墙壁及笼具的漏洞,以防黄鼬狼、老鼠、猫、狗等侵害。长毛兔在产前应保持短毛,既有利于产后仔兔哺乳,又可防止母兔拉毛做窝,污染浪费大量长毛,并可防止毛长形成毛绳而勒住仔兔颈、脚致死。

仔兔生后12天左右睁开眼睛,半月时出巢采食草料。由吃乳汁转为吃草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此时仔兔胃肠消化草料的能力依然很差,需喂给易消化的青嫩草料。仔兔生活到40天左右便可断奶,断奶时最好将母兔移走,将仔兔留在原处,以防因改变仔兔环境而造成不安和病亡现象。断乳后还应经常检查仔兔的精神、食欲、粪便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如何提高泥鳅的成活率


泥鳅与黄鳝一样,在乡下的农田中随处可见,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产动物。在我国有各种不同的做法,可以炒着吃,炸着吃,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养殖泥鳅也成为了一种比较火热的养殖项目,但是很多朋友养殖的时候却发现泥鳅的成活率极低。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泥鳅的成活率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合理培育

在养殖的时候将产卵泥鳅放置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池的大小根据孵化数量而定,一般是长6米,宽4米左右。当孵化成功后不要着急将幼苗分塘,应该在孵化池将幼苗培育一段时间再将其下塘。在培育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投喂蛋黄,当幼苗长到1-2厘米的时候,抵抗能力与抗敌能力加强,这时便可分塘了。

2、清塘消毒

将放苗分塘之前,应该将池塘放干暴晒,然后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塘的工作。等待5-7天,池塘中的病菌、寄生虫以及各种有害物质差不多被消灭后便可放苗。在放苗前应该分批放养,第一批试水,放养5小时左右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时全部下塘。池塘的水不宜过深,不可超过50厘米。

3、培育浮游生物

在放苗前可以在池塘中培育适量的浮游生物,因为泥鳅可以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投放前在根据池塘面积投放适量的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通常是300kg/亩。一般在4天左右,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便繁殖到了很庞大的面积,这时我们就应该放苗了。浮游生长的培育可以降低大量的饲料成本。

4、饵料投喂

虽然池塘中有足够的浮游生物供给泥鳅生长,但是却没有充足营养,不利于你去的肉质增长和提高重量。所以我们还要根据泥鳅的生长适当的投喂饵料,饵料可以使用专门的泥鳅粉料或者也可以自己制作,大多数养殖户都会投放豆浆。豆浆虽然能够满足泥鳅的营养,但是会导致水质容易变肥,水质的管理变得比较困难。

5、及时注氧

泥鳅幼苗的生长对水体中的溶氧量含量要求较高,如果水体中溶氧量过低会导致幼苗窒息而亡。定期观察水质,发现溶氧量不足要及时注氧,尽量使用洒水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动静小,对幼苗的伤害较低。有条件的也可以购买增氧设备,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50%左右,能够随时观察泥鳅生长情况。

以上就是提高泥鳅成活率的管理方法了,想要提高成活率就得从小管起。幼苗时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时期,并且大部分养殖死亡都是在幼苗期发生的,在幼苗期增强了抵抗能力,对于后期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


【常见问题】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

【专家解答】

刚出生的羔羊体质弱,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较差,很难适应出生后的环境变化。因此,做好产后羔羊的护理对提高羔羊成活率和养羊效益意义重大。

1.母羊多补饲。补饲时间主要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时间约4个月左右。补饲要选择品质好的干草和精料,每天可补喂干草1.5公斤(以苜蓿或野干草为好)、青贮饲料1.5公斤、精料0.45公斤。产羔后3天内,如果母羊膘质好,可暂不喂精料,只喂优质干草,以防消化不良或发生乳房炎。

2.羔羊细呵护。羔羊出生后1天~3天要吃足初乳,对于弱小以及母性不好的羔羊,需要人工辅助喂奶。产后7日内,不要把母羊和羔羊牵到舍外有风的地方去;7日后,母羊可适当到舍外食草。羔羊在15日龄~20日龄时,要训练其吃草。半月龄时补饲混合料50克~75克/日;1月龄~2月龄补饲100克/日;2月龄~3月龄时补饲200克/日;3月龄~4月龄时补250克/日。混合料的组成以豆子、莜麦、玉米等为好。干草以苜蓿、青干草等为好。先喂精料,后喂粗料,还要适当加喂青饲料如胡萝卜,同时要保证足够的饮水。

3.疾病及时防。羔羊出生一周后,易患痢疾,羔羊痢疾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有剧烈腹泻及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母羊,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冬季及早春保膘工作,以保证所产羔羊健壮、奶水充足。羊舍冬春要保暖,舍内温度不能太低;并保持羊舍干燥。母羊哺乳前应剪去其乳房周围的污毛,并挤去几滴初乳再让羔羊吮乳。羔羊出生后要及时让其吮到母乳,以增强其免疫力。在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喂服土霉素,每只每次0.15克~0.2克,每日一次,连喂3日,可起到预防效果。对羔羊要及时观察,做到有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小编总结】

羔羊的存活率和养羊的效益挂钩,所以养殖户该如何提高羔羊的存活率至关重要。对于羔羊的来说,提高免疫力的办法是母乳,所以母羊乳多,则羔羊营养充足、抵抗力强、存活率高。因此,养殖户在母羊生产后,应多补充优质牧草,保证母羊乳汁的充足。以上是第一农经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一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肉鸽养殖:如何提高肉鸽的成活率


【常见问题】:如何提高肉鸽的成活率?

肉鸽如何才能提高成活率?为了我们在养殖中能够得到理想的养殖效益,我们在饲养过程中必须仔细而耐心,下面就由第一农经小编为你介绍如何提高肉鸽的成活率。

1、注意对鸽舍温度与湿度的调控:在寒冷的天气,要给鸽舍布置好防风保暖的设施;在多雨时节,要注意保持雏鸽巢盘垫料的干燥清爽;在炎热的夏天,要给鸽舍通风散热,防止雏鸽中暑。

2、避免相邻的雏鸽打斗,以免使其受伤或死亡。

3、要注意保持育雏巢盘与垫料的洁净,每天清除鸽子粪便,同时也要保持干燥。

4、注意肉鸽的卫生情况,如果发现鸽螨、鸽虱或鸽蝇幼虫的滋生,要及时消灭。

5、提供给肉鸽充足均衡的营养。雏鸽在8到24日龄的时候,生长发育很快,对于饲养的需求也加大。此时应该在饲料中增加绿豆和去壳小麦,饲料、保健砂与清洁饮水要不间断供应,晚上还要亮灯喂料喂水一次。

6、细心观察雏鸽有无生病情况,对于疫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小编总结】:以上就是提高肉鸽成活率的主要措施了,鸽子养殖户要得到好的收益,在饲养管理雏鸽阶段就不能掉以轻心,要耐心喂养、悉心照料,确保雏鸽不仅能够成活,而且健健康康。

河蟹养殖:怎样提高河蟹的成活率


【常见问题】:如何选择河蟹的苗和放苗 【专家解答】:

苗种选购,选苗放苗是养殖成功的基础。蟹苗质量不稳定,成活率不高是限制当前河蟹产量、规格的重要因素。选择优质的苗种参考标准:亲本优良;蟹苗退化程度小,背甲浅黄色,疣突明显,侧齿尖锐,额角突出,倒数第二步足超过眼前缘;蟹苗活动敏捷,附肢完整,磨爪少,肠道清晰可见,膘头好。扒开鳃丝呈淡黄色,肝胰脏呈橘黄色。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放苗时,先吐水2-3次,以适应池塘水环境。用激活+LY-生命素泡苗,快速恢复蟹苗体能,以适应环境。老水放苗,深水位放苗。 总结:选苗的时候应选择优质的,这样能够提高存活率,除了要选好苗,也还要注意密度和喂食,也还要注意水生生物的养殖,在放苗前要做好池塘的消毒工作,以免幼小的河蟹中毒而降低存活率。

怎么提高小鸵鸟成活率


【常见问题】怎么提高小鸵鸟成活率?提高鸵鸟成活率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专家解答】鸵鸟在育雏期时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会影响到整个鸵鸟养殖场的效益,因此要做好雏鸵鸟各方面的管理,有效提高雏鸵鸟的成活率,现将提高小鸵鸟成活率的五个措施和大家分享如下:

一、设计育雏场舍要科学

除达到常规设计要求外,育雏舍和给饲棚的地面都是用陶地板砖(别名楼板砖、防潮砖,用陶泥烧成)铺设的。陶地板砖具有优良的吸湿、防潮、隔热性能,能保持地面干爽,可有效地避免雏鸵鸟的内脏低热症,而且它又特别防滑,能减少因滑跌而导致的雏鸵鸟的腿部畸形,地面清扫、清洗、消毒也方便。运动场纵向长为20米~30米,宽4米~8米,纵向中部设计成一个低缓的斜坡,以锻炼雏鸟的腿力。运动场两头各1/4的部分铺以10厘米厚的细沙。沙是用网孔为0.2平方厘米的铁网筛呈40度~50度倾角筛过的。运动场中间的1/2的部分让草自然地从簿的细沙下面长出草皮,嫩草能满足雏鸵鸟好啄的嗜好。这样,可有效地克服雏鸟前胃的沙积。

二、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

消毒工作搞得好,就可以杜绝一切传染病源,是保证雏鸵鸟健康的重要条件。饲养人员必须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双手,换鞋、更衣后,再脚踩消毒池进入饲养场内。

青料洗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一会,白天和晚上饲喂雏鸵鸟用的水盘、料盘要轮换,每次用后须进行清洗,并浸泡消毒。及时清扫粪便,对饲养舍和给饲棚每天早晨、中午、傍晚应各清扫一遍。

地面和1米高的墙壁每天要用0.1%的消毒灵喷雾消毒一遍。育雏箱内作垫床用的麻包,暑天每日应更换2次,水稻,冷天每日应更换1次,洗净的麻包要用0.l%~0.2%菌毒净浸泡消毒30分钟。

三、疾病防治要仔细

日龄~3日龄的雏鸵鸟要用碘酒作脐部消毒,每天不得少于3次,对脐部收缩不良的雏鸟还应给脐部涂抹利福平软膏,以防脐炎。对雏鸵鸟畸形脚趾的纠正,在2日龄~3日龄就应开始,常用捆绑纠正法。为不影响雏鸟脚部血液流通和腿部发育,更换和放大脚环标记要及时。针对雏鸵鸟对新城疫易感。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细心观察雏鸵的活动情况、精神状况、饮食和粪尿情况,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使疫病尽快得到控制,病雏得到及时治疗。

四、提供生活条件要适宜

适宜的生活条件是育雏成功的保障。

1、温度:由于雏鸵鸟的保温能力和体温调节能力差,保育箱中的温度,在雏鸵鸟的头5日龄控制在35℃~32℃,以后每周递降2℃~3℃,到9周龄时大致降到18℃~20℃,保育室可以低保育箱6℃。

2、湿度:刚孵出的雏鸟肌体中含有大量水分,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消肿,又不至于造成脱水,一般湿度控制在60%~70%。在高温多雨时节要勤换麻包垫。

3、通风:大量的排泄物可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对雏鸵鸟的眼睛、呼吸道都有危害。

4、光照:为保证6周龄以下的雏鸵鸟在夜间采食活跃,照明灯泡最好用100瓦的白炽灯。2月龄后,如果雏鸵鸟发育正常,夜晚可不开照明灯。

五、饲养方法要恰当

1、开水开食:雏鸵鸟出壳后的头3天~5天可由卵黄提供营养,一般在雏鸵鸟3日龄开始供给饮水和饲料。如果同一批出壳的雏鸟有几只的话,一般其中会有雏鸟带头饮水采食。对某批只孵出一只的情况,有时需诱导采食。到5日龄时,新生雏鸵鸟可放出保育箱,采食饮水由大点的雏鸟来引导,开食的青料一定要细切,青料太干时,可用水润湿后再拌入精料中。最初的3天~5天给新生雏鸵鸟饮用3%~5%的多维葡萄糖水。

2、饲喂:饲料要少喂勤添,特别是高温潮湿季节,胡萝卜,更应勤添换。雏鸵喜吃青绿饲料,一般采用往精料中多次拌入青料的方式来提高雏鸵鸟的采食量。雏鸵鸟利用粗纤维的能力差,给2月龄以下的雏鸵鸟饲用苦荬菜、小白菜等;而不用禾本科牧草,怕引起消化不良。饲用雏鸵鸟的青料最好不用红薯叶,因红薯叶生风止气,对体质欠佳的个体不利。

【小编结语】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从鸵鸟的育雏场地到饲养方法和鸡病防范等,为您介绍了提高鸵鸟成活率的五个措施,想了解更多如《鸵鸟的寿命是多长?》《养鸵鸟如何选购良种?》的,可以关注我们网站的养殖技术和动物医学两个频道。

肉鸽如何才能提高成活率?


鸽子养殖作为现如今比较热门的养殖项目之一,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广受人们的欢迎。在在养殖中能够得到理想的养殖效益,我们在饲养过程中必须仔细而耐心,其中鸽子的成活率对今后能否取得一个较好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那么,肉鸽如何才能提高成活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肉鸽如何才能提高成活率?

1、注意对鸽舍温度与湿度的调控:在寒冷的天气,要给鸽舍布置好防风保暖的设施;在多雨时节,要注意保持雏鸽巢盘垫料的干燥清爽;在炎热的夏天,要给鸽舍通风散热,防止雏鸽中暑。

2、避免相邻的雏鸽打斗,以免使其受伤或死亡。

3、要注意保持育雏巢盘与垫料的洁净,每天清除鸽子粪便,同时也要保持干燥。

4、注意肉鸽的卫生情况,如果发现鸽螨、鸽虱或鸽蝇幼虫的滋生,要及时消灭。

5、提供给肉鸽充足均衡的营养。雏鸽在8到24日龄的时候,生长发育很快,对于饲养的需求也加大。此时应该在饲料中增加绿豆和去壳小麦,饲料、保健砂与清洁饮水要不间断供应,晚上还要亮灯喂料喂水一次。细心观察雏鸽有无生病情况,对于疫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以上五点就是提高肉鸽成活率的主要措施,鸽子养殖户要得到好的收益,在平时的饲养中,除了选择良好的鸽种外,还应该注意饲养环境的干净卫生,另外要及时灭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提高幼兔成活率的技术


幼兔断乳2周内,要从喂断乳前的仔兔料逐渐过渡到幼兔料。幼兔生长发育快,采食多,但其消化能力,特别是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弱。所以,幼兔的饲料应是营养丰富、易消化、体积较小、适口性好、能量和蛋白水平较高的饲料。但应注意营养含量不是越高越好,用大量的精饲料(高能量、高蛋白、低纤维)饲喂容易造成腹泻及肠炎。一定的粗饲料对调节消化系统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幼兔日粮粗纤维含量为12%左右即可。为了促进幼兔生长发育,混合料中应补加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酶制剂及抗生素。

幼兔食欲旺盛,易贪食。饲喂要定时定量,少喂勤添,每天饲喂4~5次为宜,一般每天喂混合精料2次,青绿饲料2~3次。饲料一定要清洁干净,青绿饲料要鲜嫩,带泥土的青草必须洗净晾干后再喂。喂量应随年龄的增长、体重增加逐渐增加。

同时,还应保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一般冬天每天饮水1次,其他季节每日2次,气温较高时应做到清水不断,饮水常换;最好每天保持2~3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以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促进钙磷吸收,提高幼兔抗病力。

养殖草鱼秋季促进草鱼增膘的措施


秋季是草鱼长膘的旺季,抓好这个时期的喂养,要比正常管理增产30%左右。具体地说,应抓好以下措施:

一、调节水质,水新增氧。一是加注新水,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每月加注新水7次~20次,每次加水时间1小时~2小时,加水量占全池的5%~10%为宜。二是泼洒生石灰,既能增钙质,又能消毒灭菌,一般10天~15天一次,每亩水深1米的池塘,用生石灰15公斤~20公斤融化成浆液分区域作两次泼洒。

二、培肥水质,改善环境。秋季气候是适宜草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应多追肥培育水质。一般每亩水面施猪牛粪300公斤~400公斤,或室尿素2.5公斤~3公斤,过磷酸钙4公斤~4.5公斤,保证鱼类有足够的生物饵料,以利于加速营养物质的积累,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投喂精料,长体增膘。秋季气温有明显下降,水中的浮游动物和生物减少,为了满足草鱼摄食需要,人为弥补不足精料(用余米分、米糠、麦麸、黄豆粉、花生麸等配成),日喂一次,日需精料占总投饲料的3%~4%。10月新开始应适当增加,要达到5%~9%0。

四、投喂青料,粗细搭配。喂精料前,应先投喂青料,即青草、蔬菜等,力求新鲜、嫩绿、无污染。做到定时、定量、定点。每次投喂3小食吃完纬度。为了增加食欲,可多种青料轮流喂,促进发育快长。

五、经常观察,防止浮头。进入秋天,对于精养密度大的鱼塘,因投喂施肥量过大,水中有机质含量多,耗氧因子增加,同时鱼类活动频繁。为避免发生缺氧浮头现象,每天上、下午,特别是晚间,要经常巡塘。

六、防治鱼病,快长育肥。秋季大规格的草鱼,暴食暴长,容易发生肠炎病和烂鳃病等,可在食场用漂白粉挂篓,每篓装漂白粉50克~100克,95%晶体敌百虫100克~150克,每亩水面挂2篓~3篓,连挂5天~7天,同时,及时捞出渣质,仅用变质饵料喂鱼。另外,还要注意消除塘中的蛇类、藻类等敌害生物以免造成损害,影响草鱼的长膘发育。

养殖扇贝如何提高扇贝保苗成活率


适宜保苗的池塘池塘以东西走向长方形结构、沙底或硬质底为宜,储水深度在1.5米以上,盐度在35以下,外海水源无污染;池塘进水前,要彻底清除池底污层,并进行充分曝晒;禁止在保苗池塘放养大规格底栖鱼类或其他需要大量投饵的品种,防止池水污染。

重视搞好水质调控扇贝入池前10天-15天进水60厘米-80厘米,进行施肥肥水,每立方米水体施氮肥量3.5克,磷肥施用量视情况而定,一般为氮肥的1/10左右,饵料密度控制在5万-20万个/毫升。入苗前4天-5天逐渐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透明度70厘米-80厘米为宜;若透明度过大,在中午前后温度较高时,采用投量少的方法及时追施无机肥料;若透明度太小,饵料密度过大,在扇贝苗入池前数日,应适当加大换水量,使水质清而不瘦,肥而不老。放苗前,要对保苗池水质各理化指标进行严格监测,确保各项指标在规定范围内;布苗以后,日换水量应达到20%以上,水色若发生突变为水质老化,就是贝苗发生死亡的预兆,此时应彻底大换水或及时换池保苗。

挑选优质稚贝保苗出库时,要仔细选择规格均匀、附着牢固、密度适宜、投附着基时间在15天以内的稚贝保苗。育苗场的水质条件与保苗池要基本相同,一般池塘水温稳定在13℃,可入池保苗;幼虫培育水温不得高于规定水温。育苗中单胞藻饵料品种搭配要合理,而且供应充足,确保规格均匀、健康体壮。

适当提高稚贝出库规格一般稚贝出库规格为500微米,将规格提高到700微米-800微米,可极大提高保苗率。

严格装、运苗操作规程装袋人员要进行岗前技术培训,操作时动作要熟练,尽可能缩短装袋时间,用聚乙烯线将附着基吊到袋口,避免多层卷叠和积压摩擦,导致伤苗。适宜在凌晨或晚上运苗,运输途中要注意密封、保湿和降温,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合理确定保苗密度一般每亩可利用水面保500微米稚贝不超过1亿粒,每袋装苗不超过3万粒。随着稚贝出库规格的增大,适当减少装苗粒数。

使用双层网袋和圆形网袋保苗

双层网袋保苗出库时将稚贝装入规格20目-30目聚乙烯网袋中,外罩40目-60目网袋。入池10天左右,袋内贝苗已长大,将外袋去掉,并将内袋外侧的稚贝装入40目网袋中暂养,既起到了清除附着物的作用,并可疏散贝苗。双层网袋保苗率一般可达30%以上。

圆形网袋保苗圆形网袋系20目和40目聚乙烯网片缝制成圆柱形,底部直径200毫米、高280毫米-300毫米,内置一个圆柱形塑料框架,直径185毫米、高60毫米。圆形网袋优点很多,在塑料框架支撑下,拥有较大的保苗空间,水流畅通,使贝苗能自由移动,增加摄食机率,避免稚贝因堆积、摩擦、相互咬合等引起的死亡,圆形网袋保苗率可高达40%以上。

强化日常监管措施充分拉紧浮绠,适当增加苗袋坠石,减少网袋摇摆,坚持巡池,防止网袋绞缠及断架、断绳、掉石现象发生,只要网孔堵塞不严重,不必刷网。必要洗刷时,可在水中摆提即可,以减少贝苗损伤。

适时分苗下海育成池塘保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保苗20天-25天,稚贝规格达到3毫米左右,即可分苗下海,转入中间育成阶段,下海时间应选择在风平浪静的天气,避免干燥和阳光直射,以早晨和傍晚进行为好。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养殖草鱼提高二龄草鱼鱼种成活率的措施》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青蛙的成活率”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38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