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鸾:南丹普通农妇养鸡年收入30万

陈秀鸾是南丹县城关镇关上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自2002年开始养鸡,从最初的300只发展到养殖场面积10多亩,每年养殖瑶鸡上万羽,收入近30万元的规模。富裕不忘乡邻,在她的带动下,关上村的妇女们也搞起了瑶鸡养殖,如今的关上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陈秀鸾的养殖之路并没有常人想的那样简单。刚开始尝试养鸡的时候,由于不懂防疫技术,小鸡生病后,怎么治也治不好,一年下来,300只鸡只剩下80多只。后来又遭遇了鸡被偷、禽流感等诸多波折,但是,陈秀鸾还是在挫折中坚持下来。说起当年创业的艰难,陈秀鸾回忆说,最大的困难是2008年下大雪,鸡棚、鸡全部被冰雪毁了。当时建一个鸡棚要花1万多块钱,被冰雪毁坏3个鸡棚就损失了几万块钱。后来,在政府及畜牧局的鼓励下,她向银行贷款3万元,又重新把鸡棚建起来,一直坚持养到现在。

陈秀鸾早期的养鸡之路充满艰辛,她的坚持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陈秀鸾的老伴说:我支持我们家养鸡,再苦再累我也支持她。

从2009年开始,陈秀鸾的养鸡场开始有了起色。随着养鸡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手需求也相应增加,于是,陈秀鸾把平时在家里闲着的妇女组织到她的养鸡场上班。对于想养瑶鸡前来请教的村民,陈秀鸾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教给他们,还把多年积累下来的饲养配方、防疫技术等无偿提供给村民。在陈秀鸾的带动下,如今,关上村瑶鸡养殖户已发展到106户,户均养殖3000羽以上,到2007年,全村养殖瑶鸡55.6万羽。农民人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近年来,作为关上村妇女主任的陈秀鸾获得了不少荣誉,如国家星火科技二传手、自治区农村技术二传手、南丹县优秀共产党员等。

相关推荐

陈秋生养生态鸡年赚十万


大家知道,野外养的鸡自然好,喝万木林流下来的水、在万木林里生态环境下饲养的生态鸡,那自然更不一般。福建建瓯市房道镇上庠村陈秋生、朱家斌、魏振泉3位村民是平常干农活、过生活的好搭挡、好朋友,别具一格组成三人帮,走上生态养鸡致富路。

上庠村与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毗邻,处在万木林下游,万木林溪水流经上庠村,村里山好、水好、生态好。退伍军人陈秋生、朱家斌与魏振泉去年年初合计,决定利用这良好的生态环境,合伙在村庄不远的阔叶林、杉木林、柑橘林及田野、溪河放养鸡,打造纯天然品牌生态鸡。

由于野外虫子等食物多、营养高,鸡胃口好,长得靓丽健壮,即使补充食料,也是喂玉米、稻谷等。去年养了4批,年底饲养的1800多只,到10月就订出500多只。

这种纯生态土鸡肉质佳、口感好,类似野鸡,深受青睐。陈秋生站在山林中指着空气清新的山林和漂亮的生态鸡说,我这鸡主要是利用这里的生态环境养的,这阔叶树叶子落下来,长出白蚁、虫子,还有山上的一些矿物质,以及本地的米珠(种子)落下来非常多。鸡吃了长得非常好,整天几乎都在树林里跑,运动得比较多,肉质也就更好。这沾有万木林灵气的生态鸡,销路很好,知晓此鸡真谛的人闻讯纷纷来购买和预订,甚至有的远在上海经商和做月子的村民也都让亲戚从这里带上十几二十只鸡。

陈秋生介绍,一位在厦门经营酒家姓杨的老总一次就订购500只。在福州经商与宾馆有业务往来的上庠村籍的魏春荣也订购400多只。生态鸡售价每千克50~60元,三人帮养鸡获纯收入近10万元。朱家斌满怀信心地说:照此下去,今年我们要大干一番,养上上万只。

■作者(福建建瓯市房道镇政府353105范小辉)

生态养牛当老板 美女年赚30万


黄丽蓉的肉牛养殖场一年出栏肉牛近100头

穿着时尚、长得清秀,且有份不错的生意,然而这位美女老板还“不安分”,居然下乡养起了牛。

从卫校毕业后,泸州人黄丽蓉选择创业,从事白酒等批发零售生意。2013年,已经小有成就的她作出让朋友不解的决定:放弃收入稳定的白酒生意,投资养牛!如今,这位美女老板在朋友圈又成了焦点,她经营的肉牛养殖场一年“淘金”30万元。

初入“牛市”

新买5头牛成“学费”

红光村大小山头上百个,山头土质肥沃,水草丰富,尤其近两年村民大多烧上天然气,村民种植的稻草、玉米等秸秆,都任其腐烂在田间。面对如此清幽的环境和丰富的饲草资源,2013年7月,黄丽蓉毅然斥资40余万元建标准化牛场,并于8月从山东拉回30头鲁西黄牛,开始自己的“牛倌”之旅。

当牛犊买回来不久,问题也跟着来了。由于小牛长途颠簸、气温高、水土不服等问题,小牛陆续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这可急坏了对养牛没经验的黄丽蓉。

那段时间,她吃住牛棚,每天在专家指导下,给牛打针挂水、喂精饲料、饮红糖水,就像照料生病的小孩一样,不敢有丝毫懈怠,但最终还是有5头牛不治而亡。

摸爬滚打

亲力亲为积累宝贵经验

吃一堑长一智,黄丽蓉从头学起。从给牛治病开始,驱虫、健胃、防疫、喂料、打扫牛粪每个环节,她全部亲力亲为。在磕磕绊绊、摸爬滚打中,2014年10月第一批肉牛开始陆续出栏。

算算账,除了购牛、饲料、场地租金等成本外,基本持平。“虽然头批牛没有赚多少钱,但从中积累了一定养牛经验,算是花钱买技术吧。”黄丽蓉说。

从一开始,黄丽蓉就打定主意走生态饲养之路。“原生态的环境不养生态牛,那简直就是浪费资源。”黄丽蓉说,一年四季,肉牛除了吃充足的青草、稻草和秸秆外,就是辅以玉米粉、麦麸皮和菜籽饼等精料。“虽然每天1头牛增加了近4元的成本,但却保证了肉质的健康。”

由于黄丽蓉养殖的肉牛绿色生态,她的活肉牛一上市批发价就卖到26元/公斤,鲜牛肉更是达到60元/公斤,比普通饲料催肥的肉牛要高出8元/公斤。今年上半年,她就卖了35头,每头获利都在3000元以上。

收获成功

源头控成本赚得欢

在黄丽蓉的肉牛饲料库房里,堆放的粮食除了玉米、麦麸皮,更多的是高粱酒糟。“用小米高粱酒糟添加到肉牛精饲料中,既保生态肉牛品质,也让降低养殖成本。”黄丽蓉说,她的养殖场近邻就有一家高粱酿酒企业,该企业虽每天只产几百斤白酒,其剩下的酒糟足够她的近百头肉牛享用。

在解决肉牛的草料上,黄丽蓉也有独特的“路子”。她除了割草外,用养殖场的牛粪肥与村民置换谷草、玉米秸秆。村民种植水稻、玉米等使用牛粪肥,黄丽蓉的养殖场全部免费提供;而村民水稻、玉米收获后,其留下的谷草、玉米秸秆。

由于红光村大多村民都烧上天然气,秋收后的谷草、玉米秸秆已无用武之地,都交给黄丽蓉喂牛。牛粪肥与村民置换谷草、玉米秸秆这种开源节流方式,既让村民减少种地化肥支出,黄丽蓉也减少了肉牛养殖成本,带来的利润自然就水涨船高。

眼下,黄丽蓉的肉牛养殖场一年出栏肉牛近100头,年获利达30万元。

杨秀勋科学养猪建万头种猪场


杨秀勋,男,40岁,新乡市凤泉区鲁堡种猪场场长;目前,杨秀勋所领导的该场生产管理水平和国内大型养猪场接近,核心种猪群已基本上和国内最新品种同步,理念和国内最新管理理念接轨。他加强了和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的依托和合作。在河南农大、河南农科院蓄病研究所、河南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教授、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步步为赢、薄利生金。他在养猪同行业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受到了同行业的好评。

目前,该种猪场已成为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实习基地,他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300多户养殖户走上了致富之路。该种猪场存栏达8000余头,销售价格在豫北地区同行业中名列榜首,成为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一面致富旗帜。该场的种猪和商品猪由于猪瘦肉率和产肉率高而畅销全国各地。

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河南省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五好家庭、新乡市劳动模范、新乡市杰出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新乡市优秀乡土人才、新乡市市级农民致富能手。

全国养猪行业近来陷入低谷,然而,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鲁堡种猪场场长杨秀勋却独树一帜,把养猪事业搞得红红火火。

杨秀勋1996年以养殖3头母猪起家,经过几年打拼,养殖规模达到50头时,开始创建猪场,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技术贫乏,一度亏损。但他没有气馁,从新华书店买来了大量养猪方面的科技书籍和教学光盘,学习钻研,打地铺住猪舍,边干边细心观察,注意积累经验,终于掌握了基本的养猪技术。

2001年,杨秀勋去北京一个大型猪场参观,在与该猪场场长探讨饲料调配技术问题时,对方说他配制的饲料能量不够,蛋白质不均衡,并给了他一份资料,资料上显示了每个时期猪的营养需求。由于自己配制的饲料与资料上的配方要求差得太多,而且成本昂贵,杨秀勋当时难以接受,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按照资料的说明去做了。结果他发现效果挺好,虽然饲料价格高,但是饲料报酬提高了,猪的体质好了,成活率提高了,医药成本也降低了,每只猪平均比原来增加100~130元的收入,猪场当年实现赢利5万元。

2002年春,杨秀勋先后到北京顺鑫农业种猪选育场等知名的优秀种猪场,引进美系大白、美系长白、台系杜洛克等优良品种猪60头,并扩建了标准猪舍,使猪场的总资产达到150万元。由于对新品种和新技术掌握不够,种猪场当年亏损近10万元。杨秀勋进一步感到学习科学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他再次到北京种猪场学习、求教,较全面地掌握了新品种猪的养殖技术。随后,他又多次参加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及国内知名饲料公司举办的技术讲座,娴熟地掌握了饲料配制技术。

由于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杨秀勋的养猪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他先后到广东、湖北等地调查,又引进部分名优种猪,使养猪场能繁母猪达到200多头,存栏猪达到2000余头。2004年,他投资50万元,引进了一批养猪新设备。2005年,创办猪沼一体化良性农业生态发展的新模式,建设了1000米3的沼气池,使猪场和附近村民都用上了沼气。2006年,猪场发展壮大到拥有能繁母猪500头,总资产达600万元。

就在杨秀勋的养猪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国内养猪行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生猪高热病的发生和猪价的低落,造成了养猪行业普遍亏损。对此,杨秀勋并没有太大的思想压力,他深深地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杨秀勋积极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合作,将他们的科技成果变为自己的优势,从省畜牧局种猪中心引进了价值6000元1头的优良品种猪8头,起到了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效果,养殖的种猪畅销到周边多个地区,在同行业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007年,杨秀勋又到国内几家著名的种猪育种单位学习、引种,扩大生猪优良基因的培育,增加了养猪的科技含量,猪场发展到存栏生猪6500头的规模,年销售优质种猪和商品猪达到7000头。

2008年8月,杨秀勋又从上海祥欣种猪场引进9头价值7万元的优良美系种猪,为他的种猪群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他不断学习先进的养猪技术,每当国内有召开养猪方面的论坛会他都争取参加,跟同行交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指导自己的养猪实践。

杨秀勋致富不忘乡亲,坚持为附近购买他种猪的养殖户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系列化服务,带动他们共同致富。西鲁堡村村民常福平是被他带动起来的养殖户之一,他说,自己一开始养猪就是在杨秀勋的指导下进行的,有了带路人,管理方面很快就上了路,不仅节省了开支,而且少走了很多弯道。2005年10月,获嘉县沙窝营村村民张永升在杨秀勋的种猪场购买了两头价值1万元的种猪,在返回途中,由于发生意外,1头种猪死亡。张永升当时流着眼泪给杨秀勋打电话说:我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了1万块钱,结果5千块钱一下没了,一家人还要靠种猪挣钱生活呢!看到客户的不幸,杨秀勋当即决定,无偿再送给张永升1头种猪。

目前,杨秀勋的种猪场存栏生猪近万头,成为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实习基地。他养猪致富影响一方,带动了周边地区400多个养殖户走上了致富路。他的猪场出栏的生猪由于瘦肉率和产肉率高而畅销全国各地。杨秀勋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依靠科学技术,增加养殖收益,带领更多的养猪户致富。

南丹牛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南丹牛中心产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境内,以中堡、月里、里湖、八圩4个乡、镇为主。在该县的其他13个乡、镇及相邻的环江县、天峨县、东兰县、金城江区等地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南丹县位于北纬24o42~25o37、东经107o1~107o55,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地势为高原至丘陵过渡地带,海拔800~1000m。南丹县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9℃,无霜期291天;年降水量1477mm,每年夏季为雨季,相对湿度81.9%;年平均日照时数1243h,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土壤以黄壤土、红壤土、石灰土和紫色土为主,土质属火山沉积灰层土,地下蕴藏丰富的有色金属矿土。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夏季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冬季北部乡镇种有少量小麦、油菜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南丹牛原产于广西西北部石山区的南丹县境内,是广西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南丹、天峨、环江等县的壮、瑶、苗、彝、仫佬等民族,历代都有饲养牛的习惯,并有杀牛办红白喜事的民族风俗。因此,南丹牛的形成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形成了爬坡能力强、适应性好、易于饲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独特地方品种。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南丹牛1985年底存栏7.75万头;2004年总存栏量15.27万头,主产区南丹县存栏5万头,其中用于配种的成年公牛1.33万头、小公牛6697头,能繁母牛2.02万头、小母牛1.10万头,根据产区3县1区统计,20年来养牛业得到较大发展,特别1994年后牛群数量增加迅速,存栏最高时期分别在1998年和2004年,存栏总数达15万头以上。当地历来以混群放牧、本品种自然繁殖为主,加上饲养方式原始、管理粗放,南丹牛各项生产性能没有得到提高,与1985年相比,牛个体的体重、体型稍有下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地农民市场经济观念有所改变,开始把体型大、膘情好的牛(特别是公牛)投放到市场进行交易,留下的仅为一般的牛,造成该品种整体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个体体型偏小。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南丹牛基础毛色以黄褐色或枣红色为主,多数牛全身毛色一致。据39头公牛和153头母牛统计,公牛黄褐色或枣红色占73%,其他占27%;母牛黄褐色或枣红色占92%,其他占8%。四肢下部为浅黄色或黑褐色,少量牛有背线,特别是年长的公牛较多见。尾帚毛多为黑色,间有蜡黄色,毛细短而直、有光泽,少量有晕毛和局部淡化。尾梢颜色以黑褐色和蜡黄色为主。鼻镜多为黑褐色,其次为肉粉色,其中公牛黑褐色占73%,肉粉色占22%,其他占5%;母牛黑褐色占88%,肉粉色占11%,其他占1%。眼睑、乳房为肉粉色。南丹牛体型中等,结构较好,背腰平直,四肢健壮,体躯紧凑,体质结实,全身结构匀称,性情温驯,爬山灵活而有力。角以倒八字形居多,公牛颈粗、厚重,母牛颈部较轻薄,头颈与躯干部结合良好。耳平直、耳壳薄。前躯特征公牛鬐甲高厚,肩峰高达10~15cm,肩长而平;母牛肩峰不明显或较低而平薄。胸部较深宽,公、母牛颈垂都较发达,胸垂较小。中后躯特征表现为背腰平直、略短,腰角突出,尻形短斜,臀中等宽。母牛乳房较小、质地柔软,乳头呈圆柱状,长约3~4cm,乳静脉不够显露,少数母牛乳房上着生稀毛。公牛阴囊颈短,生殖器官顶端周围长有长度2~5cm不等的阴毛。肢势正直,前腿间距较宽,但后腿间距窄,少数牛后肢外弧。蹄质细致坚固。蹄色以黑褐和蜡黄色为主。尻短斜,臀中等宽。尾根中等粗、大小适中,尾端长过后肢飞节。

2.体重和体尺1985年随机抽样测量自然放牧、不补充任何精饲料的3岁以上南丹牛,其体重和体尺见表1。2005年南丹县畜牧水产局对南丹牛肌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3。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2005年南宁市肉联厂对不同性别和膘度的南丹牛进行的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

2.产奶性能用最高日产奶法粗略估测的南丹牛年泌乳量大约为初产牛285kg、经产牛305kg,泌乳期170天左右。

3.役用性能南丹牛一般只作耕地使用

,适宜在山坡、平地、旱地耕作,役用能力持久,用当地的公、母牛各5头,犁沙质壤土,每小时耕地公牛433m2、母牛273m2。在山区泥土平路上拉木胶轮车,车重约120kg,公牛可载重300~500kg,母牛可载重300~450kg。役牛经常攀登坡度大于45o的崎岖乱石山路。

4.繁殖性能南丹牛性成熟稍晚,繁殖力强,利用年限长,泌乳性能差。初情期母牛为30月龄,公牛为18~24月龄。初配年龄母牛为34月龄,公牛为24~30月龄。南丹牛全年均可繁殖配种,但多集中在4~10月份。发情周期(19.61.4)天,妊娠期(279.91.7)天。初生重公犊15.7kg,母犊15.3kg;6月龄断奶重公犊75kg,母犊68kg。犊牛成活率96.0%。

四、饲养管理

南丹牛饲养比较粗放,有终年自由放养不收牧的习惯。即将牛群(一般一村或一屯混群合牧)放牛于水、草比较好的深山草场内,长年不收牧。农忙时一部分黄牛收牧后用于农耕,这部分牛以牵养及圈养相结合为主,舍饲情况下,一般以农作物秸秆及各种藤蔓植物饲喂为主,条件好的农户补喂米糠等少量精饲料。近年来,由于封山育林,终年放养不收牧的习惯已逐年减少,转为几户混牧放养、傍晚收牧的饲养方式。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取保种场保护。1970年南丹县政府建立了有300头南丹牛的品种资源保护场,开始进行南丹牛的保种选育工作,但由于牛场科研和生产环境条件比较差,保种工作进展缓慢。1977年根据河池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南丹牛选育任务,选育工作正式列入计划,历时4年,到1981年选育工作结束,取得了初步选育效果。在南丹县,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村级种公牛档案,以便掌握全县种公牛分布情况,2004年全县共登记优秀种公牛120头,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及纯繁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南丹牛1987年收录于《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200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了《南丹黄牛》地方标准(DB45/T482002)。

六、品种评价

南丹牛产于温湿山地,经当地人民长期选育和风土驯化,具有性格温驯、耐粗饲、耐热、耐寒,疾病少、适应性好,体形紧凑、攀爬能力强、役用能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等优点。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但其体躯短狭、生长较慢、产奶性能低,亟待改良。应通过开展本品种选育,实行种公牛异地交换,防止近亲交配,以逐步提高南丹牛的各项生产性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80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波尔山羊(Boer)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