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几个方法

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仔猪阶段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哺乳仔猪的培育可分为依靠母猪乳生活阶段和过渡到独立生活的断奶阶段,因此要提高仔猪断奶窝重应该从哺乳母猪做起。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几个方法。

1、确保品种质量

优良的品种是确保猪较高生产性能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猪的生产性能、饲料利用率、养殖周期等,最终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优良的母猪再加上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饲料利用率也有所提高,如目前生产上常使用的品种长白猪、大约克猪等,与我国本地品种的猪相比,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可显著的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因此,在生猪养殖时可引入优良的品种,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窝重。

2、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

母猪泌乳性能与仔数的断奶窝重的影响较大,因仔猪在出生后到断奶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以吮吸母乳来获取营养,母猪泌乳量的高低,以及乳汁的质量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增重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母猪泌乳性能是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重要措施。

母猪在妊娠后期就要加强泌乳性能,一方面可以促进胎儿的生长,保证较大的初生重,另一方面可以为产后的泌乳营养做贮备。在母猪分娩后,也要人为的控制好母猪的采食量,只有使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充足,才能提高泌乳量。母猪在刚分娩后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少,一般在2天后食欲开始增强,采食量逐渐的增加,并在产后的2~3周达到高峰,母猪越早达到采食量的高峰期,泌乳量就越高,仔猪获得的营养也就越多,生长速度也就越快。因此,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给产后母猪提供营养全面、配比合理的全价饲料。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潮拌料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强食欲,提高采食量,每天饲喂3次,在喂料时要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饮水。

加强哺乳母猪的保健工作,防止母猪发生乳房炎,影响泌乳水平的发挥。母猪产后l周内在饲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抗生素,防止母猪产后发生感染。

3、提高仔猪的初生重

要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在妊娠前期,虽然胎儿的生长发育较为缓慢,但是也要注重母猪的饲养管理,在配种前可适当的优饲,以促进母猪的排卵数,提高产仔数,同时还可提高卵子的质量。在配种后进入妊娠早期,要进行适当的限饲,防止母猪体况过肥而发生早期流产,同时也可以避免母猪发生分娩时难产和产后母猪采食量减少,而影响健康和泌乳水平的现象发生。母猪妊娠后期是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此时为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要加强饲养管理,营养的供给要满足母猪自身的需求、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产后泌乳的营养需求。因此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可在分娩前1个月左右补喂饲用脂肪,提高产后的泌乳量和乳汁的质量,还可以增加胎儿体内能量的贮存量,对提高胎儿的初生重和成活率有利。

4、加强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在出生后即进入哺乳期,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生长力是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关键。首先要科学助产,在接产时要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将身上以及口鼻内的黏液清理干净,并让仔猪尽快的吃上初乳,以及早获得免疫力,可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仔猪在哺乳前要训练其在固定的奶头吃奶,原则是将体质较弱的仔猪放在靠前的乳头,体质相对较强的放在靠后的乳头,以提高整体的均匀度。对于母猪少乳或者无乳的仔猪则要做好寄养的工作。

加强哺乳仔猪环境的管理工作。因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还未发育完全,适应力较差,因此要做好环境的管理工作,给仔猪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初生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随着日龄的增加则可逐渐的降低舍温。做好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和定期的消毒工作,防止仔猪受病原菌的侵袭。

及时补饲。在仔猪7日龄时即可训练其采食饲料,避免仔猪因母乳生理性下降而出现生长发育受阻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促进仔猪肠胃功能的成熟,为早期断奶做好准备。补饲的饲料要求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在最初饲喂时以让仔猪熟悉饲料为主,不要求过多的采食,待适应饲料后则可以逐渐增加饲料的喂量。

5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哺乳仔猪的抵抗力较差,易患病,因此要做好仔猪的疾病预防工作。在出生后第3天进行补铁。7日龄时根据情况补硒,在2周龄时母源抗体开始下降时可以注射长效抗菌素减少腹泻、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发生。

给仔猪舍进行定期的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质量。另外,还要根据本场制定的免疫程序严格的进行免疫接种。做好日常的观察工作,以便于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仔猪患病影响生长发育和增重,进而影响到仔猪的断奶窝重。

如何提高仔猪的断奶窝重

断奶窝重,指断奶时全窝仔猪总重量,包括寄养和并窝过来的仔猪的重量。断奶窝重与母猪的泌乳力、开食和补料的早晚、猪料的质量、窝产仔数、初生窝重、仔猪的成活率、断奶头数、母猪品质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
1、妊娠母猪的管理
妊娠母猪膘情应控制在八层膘左右,产前达到九层膘,科学的配合日粮,满足妊娠母猪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不能饲喂劣质饲料,应注意添加各种矿物质及维生素,妊娠母猪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仔猪的初生重、产后泌乳和出生仔猪的头数。

2、应加强初生仔猪的护理和养育
2.1应让仔猪尽早的吃上初乳,以便获得较多的免疫物质,使仔猪少得病,健康的生长发育。仔猪出生后的3~5d内将乳头固定好,体力弱小的放在前边的乳头,体大力强的放在后边,中等体重的放在中间的位置。
2.2采取好的保暖措施,第1周温度控制在32~34℃,第2周应在33~32℃,以后每周降2~3℃。
2.3防止挤压仔猪,出生后第1周应安排看护人员,要设有防压栏,做好寄养和并窝工作,两窝相差不能超过3d,最好是吃过初乳的。

3、仔猪的开食补料
仔猪的开食补料,时间一般是在仔猪生后7~12d,注意的问题是必须有充足的饮水设施,水要清洁爽口,距地面15cm左右,在喂量上最初1周喂多了会引起腹泻,在换料的过程中不要换环境,这样容易发生水肿病,同时也应该防止饲料的浪费。同时在仔猪下痢这方面更应该严格管理,引起仔猪下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细菌、寄生虫、环境等各方面因素。

4、泌乳母猪的管理
首先应合理的配合饲粮,为了保证母猪充分的发挥泌乳的潜力,应按照饲养标准科学的配制泌乳母猪的饲粮,满足泌乳母猪所需要的各种能量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保证母猪能泌乳良好,又不至于身体受损,影响以后的繁殖能力。多喂些优质豆粕,如果蛋白质水平过低,则会导致仔猪易患下痢,再有应该满足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同时要保证泌乳母猪正常清洁饮水,注意管理,防治多种疾病的产生,在母猪产后1周以内注意观察母猪是否有异常变化,防止发生疾病,影响母猪的泌乳,从而引发仔猪疾病,一旦发现疾病应及早治疗。

5、饲养环境的管理
注意环境的控制,湿度应控制在50%~70%,注意粪尿及时清除,经常消毒、加强通风,另外在母猪产前3周左右,应该注射些预防下痢的药物,缺硒的地区及时补硒,如母猪得病应及时治疗。同时也应该注意防止僵猪的产生,仔猪应及时开食,饲料营养要全面,注意对病僵猪应及时治疗。

相关知识

断奶仔猪应注意的几个饲养方法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断奶仔猪指从断奶到四月龄的猪。仔猪出生后四月龄到配种前准备留作种用的猪是后备猪。养好断奶仔猪的目标是全活、全壮并获得较高的目标增重,为后备猪和育肥猪打好基础。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断奶仔猪应注意的几个饲养方法及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1、应激反应

初生仔猪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畜舍内温差较大易引起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因此仔猪出生后应立即放在保温箱中,保温箱温度应保持在32℃左右,以后每周降低2℃。保温可通过使用加热灯或加铺干燥干净垫草来实现。应注意的是不宜采用煤炉对初生仔猪舍进行加热,因为畜舍内CO2含量较高,同时也会影响母猪的采食量。防止畜舍潮湿是保温工作的一个重点,潮湿的地面不仅容易使仔猪受寒,而且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场所,二者均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除此之外,仔猪剪齿、断尾、打耳号、补铁针、断奶、转群、换料、天气变化,以及免疫程序等刺激因素都可以引起应激反应。其中仔猪的断奶应激是猪只从出生到出栏最大的应激反应,应特别注意,可以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来降低应激反应。

2、日粮组成

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仔猪胰蛋白酶含量在5周龄前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到6周龄才开始增加,因此在5周龄前仔猪对饲料蛋白尤其是植物性蛋白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断奶后营养源从母乳转向固体饲料,饲粮中高蛋白质水平往往导致仔猪腹泻和生长抑制,因此确定仔猪饲粮适宜的蛋白质水平尤为重要。仔猪出生后,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很快,必须提供充足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钙、磷、铁代谢等比成年猪高得多。仔猪在补饲饲料中可通过添加豆粕来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含量。

在仔猪的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可有效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仔猪的生产性能,促进仔猪新陈代谢。柠檬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释放出的三磷酸腺苷(ATP)能起到日粮组分的作用。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可减少仔猪因糖元异生和脂质水解造成的损耗,在体内合成ATP时对电子传递系统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对ATP的形成和生物总量的积累起到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仔猪的新陈代谢,增强仔猪对能量和氨基酸的利用率。防止饲料氧化,减轻仔猪断奶应激。柠檬酸是饲料抗氧化剂的增效剂,其作用机理是对饲料中的金属离子有封锁作用,使其不能起催化氧化反应的作用。同时,由于早期断奶仔猪采食量较少,对糖类及蛋白质饲料利用率较低,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饲料中的柠檬酸可以促进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有效地克服仔猪的断奶应激。乳糖是仔猪日粮配方中又一种主要的成分,即便是最便宜的仔猪日粮也含有乳糖。因为仔猪的生长需要乳糖,然而,这种重要成分的确切功能及作用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识,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合理利用这种营养成分。

仔猪采食酸碱度过高的配合饲料,该类饲料后进入仔猪的胃肠,中和了大量胃酸,使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大量营养物质未经充分消化而直接进入肠道,使大肠杆菌迅速增殖,导致肠道菌群区系平衡被打破,易诱发仔猪水肿病。因此,应该在配合日粮中减少酸度较高原料的使用量。

3、饲养管理

仔猪代谢旺盛,一定要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仔猪1日龄时开始补水。补料的目的是促进仔猪胃肠发育成熟。补料时间一般在5~7日龄开始,在断奶之前采食600g饲料,7~14日龄用易消化、含乳清粉5%~20%的仔猪诱食料进行诱食,使仔猪对饲料抗原获得免疫耐受性。补料时要尽量少喂勤添,防止饲料浪费,饲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

仔猪要从已经习惯的液体乳汁改变为固体饲料,对断奶后饲料的形态就很重要。喂干粉料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均比喂稀粥料好,在自由采食自动饮水条件下,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圈栏的利用率。仔猪喜欢采食粉料、小而软的颗粒料,而不愿意采食大而硬的颗粒料。若采用干喂,易浪费粉料。饲喂干粉料时,体重30kg以下的猪,粉料的颗粒直径在0.5~1.0mm为宜;体重30kg以上的猪,颗粒直径以2~3mm为宜,过细的粉料易粘于口腔上难咽下,影响采食量。畜主有时习惯一次性将一天甚至几天采食量的颗粒饲料投入料槽,让猪自由采食。为了防止水肿病,要坚决纠正上述做法,做到少给勤添,每餐让猪吃到八成饱即可,尤其是注意控制刚断奶仔猪因饥饿而暴食和好强仔猪的抢食、暴食行为。很多农户给仔猪换料的随意性很大,应逐渐减少原来的饲料,逐渐增加另一种饲料,使换料在5~7d完成,便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仔猪水肿病。

为减缓仔猪断奶后受到的刺激,在饲养管理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饲料过度:仔猪断奶后来1—2周内应继续喂给哺乳期的补料,并添加适量的抗生素、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减轻应激反应,之后逐渐过渡到吃断奶仔猪料。

(2)环境过渡:为避免转圈对仔猪所产生的应激,可采用圈饲养的方式。原圈培育到一定的时间,再转圈分群。为避免并圈分群后的不安和相互的咬斗,应在分群前3—5天让仔猪同槽进食,一起活动,然后根据仔猪的性别、个体大小、吃食快慢等特点进行分群,同时注意保持适宜的圈舍温度(22℃左右),通风良好,干净卫生,重视运动和日光浴。

(3)饲养制度过渡;仔猪断奶后15天内,应按哺乳期的饲喂方法和饲喂次数进行饲喂,避免停食过长,使仔猪下次采食过量而影响消化,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

(4)调教管理:刚断奶转群的仔猪,吃食、卧位、饮水、排泄的区域都未形成固定位置,应加强调教训练,使其形成固定的卧位和排泄区域,保持栏内卫生。训练的方法:排泄区的粪便暂不清理,诱导仔猪来排泄,其他区域的粪便及时打扫干净。对不到排泄区内排泄的仔猪进行哄赶,坚持5—7天即可建立起固定的吃、睡、泄的位置。

(5)可添加绿叶公司护仔康系列产品,减少断乳腹泻。断奶仔猪由于饲料补给和环境的突然变化,仔猪肠道中的大肠杆菌的数量加导致腹泻,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另外,刚断奶的仔猪开始拒绝采食,饿急了又过量采食而言导致腹泻,为避免可断奶的几天内采用少喂勤添的办法避免腹泻。


断奶仔猪育成技术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保育阶段的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仔猪自身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都比较低,加之转群、环境、饲料变化等不同程度的应激,给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确保仔猪正常生长发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断奶仔猪育成技术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断奶仔猪育成技术

一、提早断奶

仔猪应在35日龄断奶,断奶过晚不但延长了母猪哺乳期,降低了母猪的繁殖率,而且会干扰仔猪胰脂肪酶的分泌,影响仔猪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从而阻碍其生长。因此,提早到35日龄断奶,于母猪和仔猪都有利。

二、阉割

仔公猪在15~20日龄阉割较为适宜,仔母猪在30~40日龄阉割较为适宜。

三、断奶仔猪的饲养技术

仔猪断奶后的15天内,会因为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而出现食欲不振,甚至体重减轻或患病,尤其是哺乳期开食晚、吃料少的仔猪更明显。所以,对断奶仔猪的饲养要做到“两维持,三过渡”:即维持原栏管理和维持原饲料饲养,并逐渐做好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过渡。

四、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措施

为充分挖掘断奶仔猪的生长潜力,可采取一定措施:喂给全价的仔猪料和配合饲料;增加抗生素及化学物质(如土霉素,杆菌肽锌、喹乙醇)等用量,均匀拌入饲料中喂给;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每100千克饲料添加(硫酸亚铁40克、硫酸锌35克、硫酸锰1克、硫酸铜2克、碘化钾0.018克,加骨粉或石粉921.982克,共1千克)微量元素1%,均匀混合加入乳料中喂给;可在饲料中添加0.1%~0.3%赖氨酸和0.05%~0.15%蛋氨酸,拌匀后喂给断奶仔猪。

五、仔猪断奶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有相当数量的断奶仔猪会出现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抗病力下降、精神欠佳等为主要特征的断奶综合征,生产中要做好对此病的预防。

1.合理搭配营养。适当减少断奶仔猪料中蛋白质的用量,注意氨基酸的补足与平衡。

2.尽量少用碱性饲料。不要用小苏打喂断奶仔猪,用磷酸二氢钙替代石膏作为钙源,用花生麸替代部分鱼粉。

3.加入酸化剂。在仔猪饲料加入1%柠檬酸或1.5%延胡索酸,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1、全价营养日粮
1.1适当提高饲粮能量浓度据生产实践,仔猪断奶后会出现暂时性的断奶应激,引起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可能会导致仔猪因日粮摄人能量不足而影响生长。因此,要适当提高饲粮能量浓度,一般可通过添加高能量的油脂使日粮消化能不低于l4.65MJ/kg,同时根据仔猪对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和短链饱和脂肪酸消化率较高的特点,常在日粮中添加椰子油、豆油等来满足仔猪的能量需要。
1.2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应注意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以消除蛋白质对整个日粮组成的不利影响。对植物性蛋白源可进行膨化、浓缩等处理以除去或减少抗营养因子。适当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可使肠道中的蛋白质腐败作用降低,减少消化道疾病。
1.3合理使用添加剂1.3.1添加有机酸仔猪断奶前胃内的酸性环境主要依靠母乳中乳糖发酵产生乳酸维持的。断奶后因形成乳酸的乳糖来源不足,添加酸化剂则有助于保持胃肠道内的酸度,激活消化酶,有利于有益细菌(乳酸杆菌)的繁殖,提高消化能力。目前国内外应用的有机酸以柠檬酸、延胡索酸效果最好,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添加量一般为1.5%~2.0%。
1.3.2应用酶制剂酶制剂可弥补早期断奶仔猪体内各种消化酶的缺乏,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保证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降低仔猪的腹泻发病率,将
外源酶与抗生素结合使用,将是养猪业中的重要发展趋势。
1.3.3添加益生素益生素是从畜禽肠道正常菌群分离培养而得的有益菌种,其主要作用是能够抑制病原菌及有害微生物在肠道中的生长繁殖,形成肠道内良性微生态环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Pottm~(1993)报道,仔猪从出生后1~2d开始直接饲喂益生素,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可提高4%~5%。
1.3.4补充硒和维生素E硒和维生素E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降低断奶仔猪的死亡率,预防仔猪水肿病和肝营养不良的发生,减轻仔猪断奶应激。实际应用时,饲料中亚硒酸钠的添加量为0.3g/t,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40~6og/t。
1.3.5应用调味剂调味剂可改善饲料中的不良气味和滋味,促进唾液、胰液和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和提高采食量。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调味剂有乳猪宝、乳猪香等,但其功效只体现在断奶后2~3周以内。1.3.6添加抗生素生产实践证明:添加抗生素药物能有效抑制和杀灭进入仔猪消化道的病原微生物,增强抵抗力,促进仔猪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汪明等(1997)报道:在仔猪饲料中添加lOOmg/kg泰乐菌素可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34.4%,料重比降低12.7%。
2、科学饲养技术
2.1哺乳仔猪进行强制性补料仔猪出生后7日龄开始进行早期强制性补料则有利于锻炼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和促进生长发育,方法是饲料必须为易消化吸收具有特殊香味的颗粒饲料,每天强制补喂2~3次,5~7d后一般都能自由采食,为断奶打好基础。
2.2哺乳母猪采取限饲措施哺乳母猪断奶前1周开始应逐渐减料,饲喂量为原来的6o%一80%.断奶前3d饲喂量减至50%,断奶前1d只供给1/3的饲喂量,断奶当天停喂饲料,只供给饮水和少量青饲料,以防母猪乳房炎。
2.3断奶仔猪逐渐换料仔猪断奶2周内应保持饲料不变,仍以饲喂乳猪料为主,饮水中可适当添加抗生素、维生素等。由乳猪料转为育成料时,应采取逐渐过渡的方法,一般以每天更换5%一20%为宜,注意乳猪料和育成料必须拌和均匀,一般1周后可完全过渡到育成仔猪料。
2.4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后应保证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一般来说,每头猪每天需水量约为其体重的10%左右,饮水不足则会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2.5流食应用研究证明,为仔猪提供流食,可提高其生产性能。主要表现为增加采食量,有助肠道健康,减少绒毛萎缩,满足断奶仔猪对水分和营养的双重需求。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05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