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生猪养殖过剩缓解 四季度猪市向好

为及时掌握市场主体对当前及未来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的定性判断,2014年第三季生猪市场预测预警项目组对生猪养殖企业、批发零售企业开展了定期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一季度以来,生猪市场供给过剩局面逐季改观,三季度母猪存栏水平由偏高逐季趋于正常,生猪价格由过低转为偏低,行业景气度转为正常,补栏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预计四季度生猪供给过多的局面继续缓解。

一、生猪供给仍然过剩,预计四季度继续缓解

预计四季度生猪供给偏多情况进一步缓解。调查结果显示,四季度认为生猪供给适当的养殖企业比例进一步降至52.7%,较上季度下降4.4个百分点;偏高比例降至35.7%,较上季度下降1.8个百分点。从得分情况看,养殖企业对四季度生猪供给的预期得分为3.27分,较上季度减少0.08分,仍处于正常较高水平。

二、母猪存栏偏高有所缓解,预计四季度继续好转

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以来,母猪存栏水平偏高情况逐季缓解,三季度母猪存栏量调查得分为3.29分,较上季度下降0.05分,同比仍高0.18分,处于偏高水平。从样本分布看,认为三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偏多或过多的养殖企业,由49%降为38%,大幅下降1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仔猪市场供给偏多情况随之改善。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三季度,认为仔猪供给量偏多或过多的养殖企业,由上季度的42%降为34%,减少8个百分点。从得分情况看,三季度仔猪供给调查得分为3.23分,较上季度提高0.02分,预计四季度仔猪供给量得分下降至3.16分,仔猪供给偏高情况逐渐缓解。

三、猪肉需求依然偏低,预计四季度转为正常

对猪肉销售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92%的企业认为三季度猪肉需求量适当或偏低,与上季度基本持平;从得分情况看,三季度猪肉需求调查得分为2.93分,较上季度提高0.17分,预计四季度猪肉需求转为正常。调查结果显示,四季度销售企业猪肉需求预期得分为3.21分,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

四、生猪及猪肉价格向好,预计四季度继续好转

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三季度各环节企业对价格的整体评价有所好转,其中,养殖企业的育肥猪价格由过低转为偏低,销售企业的鲜猪肉批发价格转为正常。

从调查样本分布看,养殖企业认为育肥猪价格偏低或过低的比例,由上季度的92.3%大幅降至59.9%,认为正常的比例由上季度的7.7%大幅提高至40.2%;销售企业认为鲜猪肉批发价格偏低或过低的比例,由上季度的20.9%大幅降至6.7%,认为正常的比例由上季度的65.8%提高至70.2%.从得分情况来看,2014年以来养殖企业育肥猪价格调查得分由过低逐季好转,三季度得分为2.35分,较上季度提高0.61分,较上年同期下降0.59分,处于偏低水平;同期销售企业鲜猪肉批发价格调查得分为3.17分,较上季度提高0.25分,由偏低转为正常。

养殖和销售企业对四季度的预期好于三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四季度养殖企业育肥猪价格预期得分为2.64分,较三季度上升0.29分,向正常水平靠近;销售企业鲜猪肉批发价格预期得分为3.23分,上升0.06分,处于正常偏高水平。

五、养殖和销售企业经营好转,预计四季度继续向好

调查结果显示,生猪产业各环节企业经营效益逐渐好转。2014年三季度,被调查企业中,经营情况较差或很差的养殖企业、销售企业比例分别为9.8%、6.2%,分别较上季度大幅下降32.9个百分点、3.5个百分点。从调查得分看,三季度养殖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得分为3.06分,较上季度提高0.41分,企业经营由偏差转为正常;销售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得分为3.33分,较上季度提高0.07分,经营状况继续向好。

养殖和销售企业对四季度经营情况的预期均好于三季度。调查显示,四季度上述企业经营情况预期得分分别为3.25分、3.44分,分别较三季度上升0.19分、0.11分。

六、生猪补栏积极性提高,预计四季度继续淘汰母猪

后备母猪和淘汰母猪价格继续回升,补栏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调查显示,三季度认为后备母猪价格偏低或过低的养殖企业比例为54.6%,较上季度下降10.6个百分点;认为淘汰母猪价格偏低或过低的养殖企业比例降至62.5%,较上季度下降10.7个百分点。

从得分情况看,三季度后备母猪价格、淘汰母猪价格调查得分分别为2.82分、2.2分,分别较上季度提高0.32、0.05分,均处于偏低水平。

预计四季度养殖企业母猪补栏积极性将继续回升,母猪淘汰力度进一步减弱,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调查显示,四季度后备母猪和淘汰母猪价格预期得分分别为2.88分、2.33分,分别较上季度提高0.06分、0.13分,依然处于偏低水平。

从仔猪补栏情况看,三季度仔猪市场需求调查得分为2.51分,与上季度持平,预计四季度小幅上升至2.69分,逐渐趋于正常水平,但仍偏低。

相关知识

蜜蜂四季养殖技术要点


1.春季及时饲喂,保温降湿

早春季节尚无供蜜蜂采食的植物性花粉等天然的食物来源,因此,及时为蜂群提供合理的食物来源是保证蜂群生存和复壮的必要条件。供蜂群采食的食物来源可以是糖类、奶类、蛋类或含糖量较高的薯类块茎等,在饲喂时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搭配,每脾蜂每次喂给80~150克。同时,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这样可以降低食物的消耗量,减少蜂群病害的发生率。在正常情况下,蜜蜂所处的环境温度应高于10℃,天气冷时不要开箱检查蜂群。要经常保持蜂群环境的清洁干燥。

2.夏季防暑降温,防螨,适当补饲

夏季气温较高,病虫害加重(主要是蜂螨),蜜蜂体力消耗加大,繁殖率明显下降,死亡率大幅提高,因此,气温较高时应将蜂群转移到有树荫通风较好的地方,天气过热时,可在箱外泼洒冷水,饲喂凉开水,同时要防止蜂群过于拥挤,及时分群。将硫磺粉用纱布包好,撒在蜂箱挺梁上,防止蜂螨侵害。夏季如自然环境中的花粉来源充足,可以靠其采食来维持蜂群的生长和繁殖。当自然界中的花粉来源不充足时,就要靠人工补食。为保证蜂群的正常食物供应,在夏初应将蜂群度夏的食物准备好。每蜂箱留足5~8公斤越夏蜜,与其他食物搭配饲喂。

3.秋季做好越冬准备

在最后一个采蜜期,可用新王替换产卵差的老王。在大流蜜期要采去子脾上的贮蜜,选用适合产卵的新脾等办法,尽量扩大产卵区。流蜜结束时,抽出多余的蜜脾,适当补给空脾,保持蜂脾相称,加强巢内保温和奖励饲养,促进蜂王产卵。要将弱蜂并箱,以增强越冬群势。还要贮备足量的供蜂群越冬的食物,选好对蜂群越冬无危害的过冬场所,做好气温突然下降的应急准备。

4.冬季保温,喂食充足

气温下降到0℃以下需进行保温,越冬相对湿度为75%~85%,越冬后期,蜂群需维持34~35℃的巢温;防惊动与强光刺激,保蜂群安静,以减小体力消耗。为保证安全越冬,还要定期添加一定的食物供蜜蜂采食,补充能量。

5.流蜜期的管理

每年的4~6月进入流蜜季节,从流蜜期前的1个半月开始,到流蜜期结束前的1个月内,要抓紧做好适龄蜂群的培育工作。在主要采蜜期前,必须利用辅助蜜源为每群蜂造好10~15个巢脾,以供其繁殖、贮蜜之用。选择不爱分蜂和其他性能较好的蜂群养王,及时换王,避免出现王老群强的现象。在管理上要提高蜂王产卵力,及时扩大蜂巢,繁殖期要进行强弱互补,以保持中等群势。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放蜂地点和路线,保证蜂群有足够的蜜源,提高蜂群的生产能力。

蛋鸡四季管理要点


1.春季气温渐暖,注重防病

(1)加强管理春季天气逐渐转暖,日照时间增长,是一年中产蛋率最高的季节。蛋鸡最宜室温为12~20℃,尤以13~17℃时产蛋率最高。应注意鸡舍通风换气,保持合理密度;做好夜间的防寒保温工作。

(2)调整饲料产蛋率达50%时,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达到15.5%。此后,产蛋率每提高10%,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提高0.5%,直至达到18.5%为止。饲料缺钙,可导致软壳蛋或无壳蛋,饲料中的含钙量应达到3%~4%,含磷量由0.5%提高到0.6%。

(3)预防疾病早春气候多变,各种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天气转暖前,应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和消毒,要加强对鸡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病的监测和免疫预防工作。

2.夏季高温高湿,防暑降温

(1)防暑降温夏季日照时间增长,气温上升,管理的重点应是防暑降温。鸡舍周围应种植遮荫作物,减少鸡舍热辐射和热反射;及时排除污水、积水,避免雨后高温高湿状况的出现。

(2)通风换气加强通风换气,改善鸡舍环境。有条件者可在进风口安装湿帘,排气口安装排气扇,鸡舍内的通风速度以1.8~2.4米/秒为宜。

(3)早晚喂料夏季气温高,鸡的采食量减少,可将喂料时间改在早、晚较凉爽时进行,做到少喂勤添。

(4)供足饮水供给充足、卫生、清凉饮水,保证鸡群健康和正常生产。一般可在饮水中加入欧福~SP等消毒剂,以净化饮水,防止呼吸道疾病。

3.秋季日照渐短,补充光照

(1)补充光照秋季日照时间逐渐缩短,需按光照程序补充光照。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3瓦为宜。补充光照时间第1次可在早晨4~5时开灯至天亮关灯,第2次天黑时开灯至20~21时关灯。

(2)预防应激秋季,养鸡户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保持鸡舍及周围环境安静,尽量减少惊吓、转群、捉鸡等应激因素,防止猫、狗等进入鸡舍,减少通风与保温之间的矛盾。

(3)卫生防疫新母鸡开产前,可实施免疫接种或驱虫等卫生防疫措施。鸡舍墙壁、地面、用具等要定期用2%~3%烧碱水溶液、2%~4%来苏儿溶液、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

(4)防寒准备晚秋,对蛋鸡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维修,预备好过冬使用的薄膜、草帘,做好供暖设施等防寒保暖准备,特别要防止贼风侵袭。

4.冬季气候严寒,防寒保暖

(1)防寒保暖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应加强防寒保暖工作。如设置挡风障,粉刷抹墙,增大饲养密度,加设门帘,或覆加草帘等。

(2)通风换气在保证舍温前提下,舍内湿度控制在50%~60%。定时进行通风换气,以减少舍内尘埃及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污染。

(3)喂饮温水禁止饮用冰水或任鸡啄食冰雪。有条件的鸡场可用温水拌料或喂饮温水。

(4)科学喂料冬季鸡体散热量加大,在饲粮中适当增加玉米数量,以使饲料能提供更多的能量,维持蛋鸡正常代谢消耗。

(5)补充光照鸡的产蛋需长日照,因此从19周龄起每日光照应达10小时,而后每周增加半小时,至31周龄达16小时。鸡舍天棚前后左右可每3米设60W白炽灯泡1个,灯高2米,灯泡要经常擦拭保证清洁。

塑料大棚四季肉鸭养殖技术


1. 塑料大棚的建造

(1) 选择河水清澈并无污染的河滩地,要求河滩面积较大,可建四个大棚,要求在涨水季节都不被水淹的地方建棚。(2) 用楠竹片或树木筑成圆形棚顶或房屋形状的框架,上面和两边墙用塑料薄膜盖严,棚的地面宽度和高度以2米为宜。有的可建4米宽,棚的长度以养鸭多少而定,一般在5~10米。注意在覆盖塑料薄膜时两边一定要用沙石压严,并在两边挖一条V字形的小沟以备流水。棚的两头(出入口处)也要盖上塑料薄膜,晚上盖严,白天敞开。(3) 大棚之间用竹篱笆隔开,每个大棚也要用竹篱笆围一定的面积,一部分是干地,另一部分是水面,干地作喂料和鸭休息用,水面作鸭漂水、饮水用。竹篱笆的高度和缝隙大小以鸭出不去为标准。2. 饲养管理技术(1) 育雏饲养技术① 大棚育雏一般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可用大棚育雏。棚内应备有足够数量的竹栏,底部垫上干燥洁净的垫草,晚上把雏鸭分装在里面,每栏10~15只为宜。白天把雏鸭敞放在棚内喂食、饮水。这样饲养7天后可转棚放养,也可下水游泳。② 温室育雏在寒冷的冬季必须进行温室育雏。修建一个小型烟道育雏舍,用煤炭加温,使舍温达到雏鸭所需温度。育雏时间冬季在10~14天,以后可转入大棚饲养。(2) 育雏温度要求一日龄鸭舍(棚)温度保持在32~34℃,2~3日龄后逐渐降低,每日降1℃,第一周维持在25~27℃,第二周20~24℃,以后雏鸭就能适应外界温度了。为防止雏鸭因怕冷而挤堆,育雏舍(棚)应保持干燥,勤换垫草。喂水后,饲养员应手拿谷草轻轻驱赶雏鸭,让其身上的水尽快干。(3) 开食在育雏舍或育雏棚内铺好垫料后,将万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液(用冷开水稀释)倒入水槽,让其自由饮水,以利胃肠消毒和胎粪排泄。再用拌湿的雏鸭配合料,均匀地撒在塑料薄膜上或放入饲槽,让雏鸭自由采食,边食边加饲料。在80%的雏鸭吃饱后,才放置水槽,让雏鸭饮水。开食二三天后,应将配合料放入食槽或干净的塑料薄膜上,以免搞脏饲料。一般第一周龄的雏鸭每天喂5~6次,晚上2~3次,第二周白天喂食4~5次,晚上1次,以后晚上可不喂,若有10%~20%的雏鸭开始吵闹,即可喂食。(4) 游泳鸭喜游泳,可增强体质,增加食欲,但天府肉鸭绒毛多,绒毛湿后不易干,若管理不当,雏鸭易患感冒,因此应注意雏鸭下水时间安排。当气温暖和时7日龄后可第一次下水,气温较冷的冬季一般要10~14日龄后才可第一次下水。每一次下水时间在5~10分钟,若雏鸭绒毛发湿,应及时将雏鸭赶入垫草上,轻轻驱赶,勤换谷草,让雏鸭尽快身干,以后随日龄增加,每天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5) 养鸭规模以自身经济实力而定,一般以年出栏肉鸭1~5万只为宜。在春、夏、秋三个季节,按每七天进一批雏鸭,一个月四批;冬季每十天一批,一个月三批,每批以500~1000只为宜,这样就保证每个月都有肉鸭出售,出售时体重以2千克左右最佳。3.注意事项(1) 育雏舍(棚)、食槽、水槽等用具,在进雏鸭前应用新鲜石灰水或3%的烧碱溶液彻底消毒晾干备用。(2) 配合饲料应达雏鸭营养标准。饲料新鲜无霉变,前三天喂配合料应拌湿喂,当天拌湿的饲料当天喂。(3) 在喂食供水时,应细心观察,若发现病鸭、弱鸭要及时隔离饲养。同时注意布足放匀饲槽和水槽。(4) 注意踩死、压死雏鸭,防止鼠、狗、蛇等对雏鸭的侵害。(5) 在育雏时期每日应保持23小时的光照。

湖南醴陵市生猪收购价“跌得都要哭了”


生猪市场持续低迷两年,这次的猪周期实在太长了,我都撑不住了。”2月28日,醴陵市栗山坝镇茶溪村生猪养殖户杨俊武,向株洲日报记者诉苦。10天前,他以每公斤12.2元的价格,卖掉了30头生猪,减少存栏。尽管如此,这批生猪还是让他亏损近6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受产能过剩、外销受阻、养殖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生猪养殖正经历最困难的时期。

收购价跌破盈亏点

2011年,从醴陵某乡镇企业转岗的杨俊武,投资80多万元,新建了一处规模养殖场。该养殖场有猪栏60个,年出栏生猪达500头。

在此之前,生猪收购价持续走高,卖一头猪的纯收入达到800元。杨俊武寻思,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2年内就可收回养殖成本。

不过,从2013年春节开始,生猪收购价持续走低。数据显示,猪价从最初的15元/每公斤一路狂跌,价格最低迷时仅9.6元/每公斤左右。

“一头猪辛辛苦苦养四五个月才出栏,最后一算账,即使不算人工成本,每头猪平均亏损200多元。”杨俊武说,接下来,他起码要淘汰30%的存栏,看能否熬过这次漫长的猪周期。

生猪收购价跌破盈亏点,养殖效益大幅缩水,波及的不只养殖散户。全省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养猪场——茶陵龙华牧业,也不堪重负。“去年全年售出生猪18万头,8成销往上海等地,均价每公斤13.2元左右,但也只有‘微利’。”龙华牧业负责人龙秋华说,若非大型养殖场有订单养殖,低迷的猪价会让企业举步维艰。

多重因素致使猪价低迷

生猪养殖“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的周期,养殖户早就见怪不怪,只是这一轮的价格颓势丝毫收不住脚。

据了解,受生猪产能偏高、集中出栏增多,而消费需求增长、偏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另一方面,添乱的定点屠宰,也加速了生猪养殖进入“微利”时代。

目前,全市年出栏生猪452万头,按照每3个人每年消费一头生猪计算,我市还有300多万头生猪要向外找市场。“以往,我市一半以上生猪都销往两广地区,但近年来当地生猪养殖业发展较快,明显减少了从我市进口的生猪。”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生猪流通环节,全市4个县共17个乡镇建立了定点屠宰点,而这些乡镇的猪肉价格普遍比周边乡镇高出10%左右。“定点屠宰为弥补上缴的资质份子钱,以垄断手段牟取暴利,杀一头猪可赚600多元,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知情人士向株洲日报记者透露。

拓展产业链或是出路

在持续低迷的行情下,一些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生猪养殖场通过改良品种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益。与此同时,部分养殖户纷纷淘汰母猪,在市场倒逼下退出生猪养殖行业。

“我们打算在养殖环节压缩成本,提高产能,拓展生猪养殖产业链。”龙秋华表示,该公司计划开发猪肉深加工产品,以抵御市场风险。

杨俊武也流转了一些荒地,种植草类、红薯、萝卜等绿色食品,走生态养殖之路。

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减缓或避免猪价周期性剧烈波动,就必须加强养殖产业化建设,并尽快建立起包括生猪存栏量、肉价实时监测在内的信息系统,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11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