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蛇饲养的经验

俗语云:秋风起,三蛇肥。此话准确反映了蛇类生长的情况,秋冬季节,蛇场应注意如下环节:

1、9~10月是蛇类的捕食旺季,蛇类借以储备大量的脂肪,安全度过严寒的冬天,并维持至翌年出洞时的营养需要,故要投喂大量的食物。

2、对健康状况比较差的蛇,可先期上市卖掉,勿留至越冬。

3、秋季蛇类忙于觅食,出洞的机会较多,在野外较容易被捕获,应注意防范敌害。

4、11月抓紧建好蛇的越冬室(或窝)。

5、预先做好越冬室的消毒工作。

6、越冬室内忌放稻草。

7、越冬期温度控制在蛇可耐受的范围内,宜适当偏低,且波动幅度应该小,以免消耗蛇体内储备的营养物质。

8、越冬室温度宜低,过高则务必降低。

9、蛇类越冬时易患急性肺炎、口腔炎等,应加强预防,一旦发现应迅速隔离治疗,适当处置,以防感染其它蛇群。

10、越冬期应定期检查,并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切忌骚扰蛇群。

延伸阅读

【养殖经验】种蛇饲养及管理技术要点


对种蛇饲养管理的好与坏,关系到种蛇的繁殖率、卵的孵化率、成活率、抗病能力、生长速度及毒蛇的毒液量大小等方面。下面讲一讲种蛇饲养及管理技术要点。

一、繁殖期内的饲养管理

按生理特点抓好下面几项措施:

1、在蛇园内安排一定的隔离区,或养在蛇房、蛇池、蛇箱中,将雌雄蛇放在一起饲养,这样利于配种。每群中雌雄蛇的比例一般为5:1-8:1,这样的比例既可以保证雌蛇能配上种,而且不会浪费雄蛇。至于雌蛇的多少取决于雄蛇的身体状况及配种的能力。因为一条雄蛇先后可以与数条雌蛇交配,而一条雌蛇交配一次后就不再交配了,且连续2―3年内还可以产出受精卵,但这种受精卵的质量比较差。配种前雌雄蛇都不太摄食,这期间可投放它们喜欢吃的食物,但数量不宜太多。这个期间不能缺水,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饮水中最好添加0.5%的少许食盐水。同时要保持室内的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50%―60%,而且要保持安静,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配种。

2、交配过后,将雌雄蛇分开饲养,因为雄蛇一般比雌蛇的个体大,性情凶猛,此时雌雄蛇还共养的话,雄蛇不但与雌蛇争食,有时还会吃掉雌蛇。另外,还会干扰怀孕雌蛇的休息,甚至还会将产下的蛇卵吃掉。这时应把雄蛇放入另外的未交配但已发情的雌蛇池(或箱)内,让雄蛇和另一条雌蛇交配,配够种后将雄蛇放回蛇园。

3、交配受孕的雌蛇最好单独在蛇箱、蛇池内饲养,避免互相干扰。每天供给其最喜欢吃的饲料,提供充足的营养,人工配合饲料特别要增加动物蛋白质、钙和维生素,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饲料一定要无污染、清洁、干净、不发霉、不腐败等,保持环境安静,以便胚胎有良好的发育条件,不至于发生早产。

4、当年交配怀孕的雌蛇,到第2年才能产出受精卵。怀孕蛇随着胚胎的发育而腹部开始膨大,受精卵不断向泄殖腔的方向移动,这时按其腹部可以摸到凹凸不平的卵粒,当卵粒离泄殖腔2―3厘米时,日内则可产下卵。此时应注意观察雌蛇产卵的情况,不必投料,但要喂水,也不得随便干扰雌蛇。

产完蛋的雌蛇有护卵习性,一般在此期间不进食,这样消耗的体力大,而且影响体力恢复。这时应该把产下的卵捡起来,集中进行人工孵化,等雌蛇经过一段精心饲养管理后才把雌蛇放入蛇园。

二、非繁殖期间的饲养管理

种蛇应该按不同品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进行分群饲养,这样可以减少种蛇互相咬伤或互相吞食,因为有些蛇种互相残食的现象甚为严重。

在此期间应多投喂蛇爱吃的小动物,让蛇吃饱、吃好,补充因产卵所消耗的营养物质,尽快恢复体力,为下次繁殖做好准备。同时,还要按种蛇的繁殖能力、体质、年龄进行淘汰工作,把那些年老、体弱、繁殖力低的种蛇作肉用或药用处理,增补年轻力壮的种蛇,确保蛇群有旺盛的种蛇。

一般的饲养管理工作可按成蛇饲养管理的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蛇的档案特别重要,因为只有建立了健全的档案,才能具体了解种蛇,才能有计划地做好繁殖和选育种工作。

养蛇蛇场的四季管理经验


蛇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变化,管理好蛇场可以保证蛇类正常生长繁殖,提高蛇的产量和质量。

春季管理

养殖用的蛇一般以春季引进最合适,运输途中不用担心天气太冷或太热,而产卵期也在此时。引蛇放入蛇场前,应事先打扫卫生,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刚出蛰的蛇,前2周~3周基本不食,到了4月份才开始吃少量的食物,5月份食量大增,要定期投放充足而卫生的饲料,蛇场要有清洁的饮水。同时养蛇者要经常观察蛇的活动,及时记录蛇的捕食、饮水、蜕皮、追偶、交配、繁殖、病虫害和死亡情况。

夏季管理

夏季是蛇类的主要交配繁殖季节,也是捕食、活动和生长的旺季,应照顾好母蛇,及时收集蛇卵,并做好繁殖、孵化的准备工作。要把雌蛇和雄蛇分开单养,并保证食物的充足和多样化。要对产卵的母蛇细心观察,注意收集蛇卵,做好人工孵化幼蛇的工作。盛夏酷暑应做好蛇窝的降温工作,蛇场要有清洁的饮水,及时清扫粪便。

秋季管理

秋季是蛇类的捕食旺季,因此秋季供应蛇的饲料要求质优量大,使蛇体内储存大量的脂肪,以供冬季越冬和来年出蛰期的身体消耗。这时应对个别食量小的蛇,进行人工填喂使其安全过冬。由于秋季野生蛇类捕食量大,经常出洞觅食,因此也是捕捉种蛇的好时机。

冬季管理

冬季是人工养殖的关键季节,关系到蛇能否安全越冬。尤其越冬前取毒或体质较弱的蛇越冬期更要加强管理,越冬前应让蛇吃饱喝足,饲料质优量大且多样化,以便能积蓄足够的脂肪供给越冬的需要。蛇越冬期应保持适当温度(稚蛇越冬要求室内温度2℃~6℃),严防室内温度时高时低,以免造成稚蛇在冬眠中醒来,不利越冬。冬季应定期检查蛇场的温度和湿度,蛇越冬池盖上塑料薄膜,当气温回升后应掀开塑料薄膜,让蛇出洞到蛇场内有充足阳光处活动,对病蛇要及时隔离或处死,以防止感染全群。因为蛇越冬时特别集中,传染病容易流行传播,其危害性很大。

蛇怎么养殖?建造蛇房,幼蛇饲养方法


建造蛇房:建一个楼房型的多层立体地下蛇房,地下深度1-2m。秋冬寄养:挖池子并堆上土或用玉米秸杆覆盖,帮助蛇越冬。繁殖和孵化:每年的6月初到8月底繁殖,孵化温度控制在20℃-27℃左右,湿度为74%-95%,孵化25-55天左右。幼蛇饲养:幼蛇只需喂水,5天后可喂食昆虫、蚯蚓等食物。

蛇的肉质非常鲜美而且还是一道名贵的菜肴,蛇肉还具有滋补健胃的作用,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以及追求相应提高,近今年养蛇成为了一种不错的特种养殖项目。

一、建造立体蛇房

1、蛇需要一个安全、舒适的蛇窝,所以要给蛇建造一个楼房型的多层立体地下蛇房,蛇房的深度要在地下1m-2m,用普通的砖块有规律的进行层叠在一起,形成一个9-14层的地下蛇房,能够给蛇提供自由选择居住的层次房。

2、蛇是一种吃饱一顿后,会连续几天一直盘蜷在居住的窝中,有时候十几天都不会动,直到蛇腹中的食物完全消化后,才会再次活动,爬出蛇窝进行觅食和饮水。

3、建造的蛇房能扩大养植的面积,还能增加蛇的数量,更加能够在早春和隆冬的时候,随时的抓蛇去市场上进行销售。

二、秋冬寄养

1、在秋季和冬季蛇进入冬眠期的时候,把蛇收集起来寄养在来年未出蛰之前进行出售,每年在2月和3月蛇价是最高的,相较于平时高了2-3倍。

2、先挖一个长6m,宽2.5m,深1m的池子,在池字的两侧分别挖几个深度为0.3m的正方形小池子,再在小池子中间挖一条深度为0.4m的沟,再在池子上面横放一些木板,堆上1.5m的土或用玉米秸杆把池子进行覆盖,蛇池中的蛇就能安然度过冬天,还能更加便捷的供饲养员的进出或在投食时进行观察。

三、蛇的繁殖和孵化

1、蛇类的性成熟后,一般是在每年冬眠初醒后进行第一次蜕皮时就能开始交配。

2、母蛇一生最多需要进行交配3-4次,是因为雄蛇的精子能够在母蛇的体内存活很多年,母蛇在每年的6月初到8月底进行产卵,大约有几枚到二十几枚。

3、若是人工进行孵化,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0℃-27℃,孵化的相对湿度要在74%-95%,要注意蛇的品种很多,所以蛇孵化的时间都不一样,一般最短的孵化时间为25天,最长也要55天左右。

四、幼蛇的饲养

对幼蛇进行饲养时,只需要进行投放饮用水,不需要进行喂食,是因为幼蛇腹中有卵黄能够维持幼蛇5天左右,若卵黄消耗完后,幼蛇的活动能力就会逐渐的增加,就能进行喂食一些小昆虫、蚯蚓或小土蛙,等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能和大蛇一起喂食。

五、防治蛇病

霉斑病:用浓度为2%碘酊在蛇腹鳞长霉斑的部位进行涂擦,每天擦拭两次,擦拭一星期后就能痊愈。

口腔炎:用生理盐水对病蛇口腔进行冲洗,再用龙胆紫溶液擦拭两颌,每天分别冲洗、涂擦一次,一直到蛇口腔消炎消肿后就停止冲洗和擦拭。

急性肺炎:用粉剂80万单位的链霉分8次包于青蛙皮内,再进行投喂病蛇,接着用清水冲下,每天喂养病蛇1-2次,喂养3-4天后就能痊愈。

六、混合用药

蛇有很强的抗性,但人工饲养的蛇时,所提供的生活面积并不大,为了利益有时进行饲养蛇的密度较大,所以要进行注射20万单位的庆大霉素10支、左旋咪唑2支、地塞米松5支、维生素B121支。

注射用水量为100ml,能够给体重在1kg左右的50条蛇进行注射,要连续注射2次,能够预防疾病、驱虫,还能给蛇提供营养。

还要在每年的初夏和深秋都要对蛇进行两次驱虫,可以在水池中投入肠虫清或四环素,让蛇进行饮用和洗澡,都能达到驱虫的效果。

养殖鲤鱼的秋季人工繁殖经验


鲤鱼在春、秋季均可繁殖,但在常规生产过程中主要以春季繁殖为主。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模式的改变,仅仅在春季繁殖鱼苗现远远不能满足渔业生产需要,因此我场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春、秋季鲤鱼苗繁殖工作,均获得较好效果,下面介绍秋季鲤鱼苗繁殖技术供大家参考。

秋季利用家庭凼仔流水养鱼池进行人工繁殖鲤鱼苗,能适应春季放养的需要,缩短鱼苗养殖周期,提高产量。秋季人工繁殖鲤鱼苗有五技巧:

一、种鱼选择要选择成熟,重500克以上的种鱼。雌鲤鱼要腹部膨大柔软,肛门和生殖孔周围红肿,充血;雄鲤鱼挤其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而且肛门附近无红肿。

二、雌雄搭配选择好雌雄种鱼后,以1:5~7的比例进行搭配。若多放雄鲤鱼,能加速雌鲤鱼的发情。

三、吊水产卵把雌雄种鱼放在鱼篓里进行吊水,并放置鱼巢,鱼背约低于水面3厘米,以利用差温刺激和微流水刺激,达到其产卵。若在每尾雌鲤鱼胸鳍基部无鳞处注射50%葡萄糖2毫升,产卵的效果更好。

四、孵化须知①产卵池和孵化池水不要过肥。若水较肥会造成种鱼浮头,不产卵或产卵粒因肥水缺氧影响形成孵不出稚苗,产卵池和孵化池要注入新水,保持微流水为好。水温以18~22℃为宜。②产卵巢用根须通爽,不带混浆的假水仙为好,要剪去茎叶,以免粘住鱼卵被阳光晒死。③防止雄鱼吃卵粒,提高孵化率。

五、人工催情给鲤鱼进行人工催情,能使鲤鱼按时产卵,提高卵量。

饲养管理蛤蚧的经验


大小蛤蚧分开饲养,一般体长在90毫米左右时目口可放人大蛤蚧房内饲养,太小的蛤蚧如果与大蛤蚧同房饲养易被吞食。在气温1820℃时,蛤蚧开始活动和摄食。,蛤蚧于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幼虫。在晚间天黑以后,蛤蚧沿房顶缝隙进入活动场。此时将黑光诱虫灯开启,有趋光性的昆虫即迎光扑来,落入活动场内,蛤蚧即可捕食。一盏20瓦的黑光诱虫灯,诱捕昆虫的范围为200多米,一夜可诱捕上万只昆虫,计重500克以上,这些昆虫足够供400多条蛤蚧食用。如遇饲料不足时,可补充家蚕、蓖麻蚕、蟑螂和上鳖虫等。蛤蚧的耐寒性较差,也不抗热,一般存活的温度需在8℃以上,15℃以上才能活动,1718℃以上才能摄食,2232℃左右才最活跃。由于个体之间有体质强弱之差,因此耐寒性也各不相同。

健壮的个体即便在室温5℃时也不致死亡,而瘦弱的个体在10一13℃却能被冻死,幼小的蛤蚧耐寒力则更差,一般不能忍受低于13℃的气温。因此在冬季和早春气温变.化较剧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此时将门窗关严,使寒风不能侵入:蛤蚧栖息的地方可挂麻袋片,必要时可烧木炭火盆增温,以保持室温不低于13℃。这样的温度,蛤蚧不致冻死。一直到惊蛰或春分,蛤蚧才再度开始活动。如果冬季室温提高到20℃以上时,可喂蚕虫、蟑螂和土鳖虫等,如果不给饲料,蛤蚧消耗体内营养,将会很快消瘦,抗寒能力也会随之降低,且易死亡。小蛤蚧抗寒能力弱,;管理中更应特别注意。夏季,当室温上升到32℃以,:时,除应泼水降温,增加遮阴设备外,还应在饲养房内增设饮水用具,供给饮水,或结合降温,在蛤蚧身上洒水。热天,蛤蚧喜欢湿润的环境,这时室内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7090%之间,如果相对湿度降到50%以下,应在室内洒水以增加湿度。除上述工作外,还应经常打扫室内卫生,清洗饮水用具,换饮用水,检查房内有无洞隙:检查蛤蚧是否健康。发现有病的应及时隔离。一般有病的蛤蚧主要表现在脚的吸附力差,喜欢单独在有光处或低处停留。

饲养管理蚂蚱的经验


一)蚂蚱的生物学特性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科共有859种蚂蚱,但能入药供食用的只有两种,即东亚飞蝗蚂蚱和水稻飞蝗蚂蚱。蚂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元素。蚂蚱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蚂蚱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等。蚂蚱雌雄异体,自然交配,卵生,自然条件下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二)蚂蚱养殖棚的建造

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左右便于排水,土壤最好是砂壤土便于产取蚂蚱卵,在养殖棚地面上种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以备让蚂蚱食用。建造面积要按蚂蚱的多少来确定,每1万只蚂蚱约需15平方米,用角铁、木棍等建造棚的支架,再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拉锁,以防止蚂蚱跑出和人进出棚之用。棚高以1.5~2米为宜,为保温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自然条件下养殖蚂蚱,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成。

三)蚂蚱的饲养管理

蚂蚱的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量15%~18%,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蚱逐渐停食死亡。在气温达到28~30℃时,蚂蚱卵开始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粉按1∶2搅拌,含水量为20%~30%,铺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然后将蚂蚱卵布于土上,盖上约1厘米厚的混合土。最后,器皿上再罩上一层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蚱后,用软毛刷将其刷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0~15天孵化出小蚂蚱。刚出土的小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小。1~3龄的蚂蚱应注意防雨,蚂蚱从出土到成虫约需27~35天,这期间每5~7天蜕1次皮,共蜕5次;5龄以后的蚂蚱逐渐开始交配产卵,每只蚂蚱约产卵70~100粒。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蚂蚱有喜欢群居和迁飞性,所以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干扰,令其迁飞,以便提高产卵数量和质量。产下的卵在上冻前应在产卵区加盖一些麦糠、杂草等保温、保湿,防止冻裂。生长期的成年蚂蚱如果不做种要及时出售。

养殖鸵鸟雏鸟的饲养经验


育雏是养殖鸵鸟成败关键的一环。雏鸟的好坏直接关系鸵鸟的生长发育,甚至影响到鸵鸟的生产性能。雏鸟的培育是鸵鸟养殖中难度最大的一环。所以,必须全面的了解雏鸟的生理特点,决定饲养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雏鸟创造一系列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环境和营养条件。

1.雏鸟的生理特点

(l)温度初生雏鸟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全身着生绒毛状的羽毛,缺乏御寒能力,既怕冷又怕热。因此,对温度反应敏感。到4月龄以上,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所以,育雏期要严格掌握育雏温度。

(2)消化初生雏鸟消化系统不健全,其营养来源于体内残留的卵黄,雏鸟在破壳前由脐带吸收卵黄。卵黄重量达孵化出壳雏鸟体重的1/3,吸收于胃的卵黄可供给雏鸟出壳后4天的营养,但如果这段时间不供给饲料以补允营养,会造成雏鸟体重的减轻。初生雏鸟消化功能不健全,如果让其自由采食采食,很容易患卵黄囊炎,引起便秘或腹泄。所以,开食料应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

(3)外界环境雏鸟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胆小,喜群居,缺乏自卫能力。如遇外界刺激便精神不安,奔叫不止。所以,在雏鸟的饲养过程中,要创造安静的环境,防止外界刺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抗病力雏鸟娇嫩,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如饲养管理不当,容易患病。所以,对雏鸟应精心饲养管理,提高雏鸟体质,并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2.雏鸟的甸养

从出雏至3个月龄的鸵鸟称为雏鸟。

刚孵出的雏鸟在最初的24-72小时内,可通过本身卵黄囊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营养。但72小时后,卵黄囊营养逐渐耗尽,雏鸟开始进食。此时,理想的饲料是配合营养丰富的育雏料。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要高,需18%-20%,能量适中,易于消化。当缺乏专用的雏鸟料时,也可用嫩绿的菜叶、多汁的青草、煮熟切碎的鸡蛋等作为开食料。雏鸟达6周龄后,可在饲粮中补充压碎的谷实塑料、大白菜、萝卜等。

雏鸟生长发育快,初生鸵鸟一般重0.8一0.9千克,1月龄体重达4一5千克,为初生重的4-5倍;2月龄为11一15千克,3月龄体重达25千克左右,为初生体重的25倍。雏鸟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在日粮配合时,除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须满足外,应特别注意钙、磷的比例供给,以满足雏鸟对无机盐的需要,防止发生腿病。

(l)饮水雏鸟出壳后,其腹中卵黄残留较多,卵黄中水分占到2/3,所以出壳后48-72小时不会感到缺水。随着雏鸟的呼吸和排泄粪便等损失水分,使体重不断下降,这时就需补充水分。在雏鸟开食前,先给雏鸟饮水,这样可促进雏鸟的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利于开食。初次饮水,水温应在24℃左右,可在水中加B族维生素、葡萄糖等配制成营养液,效果更好。雏鸟一旦开始饮水后,就应保持经常供给清洁饮水,不能断水。以后每天至少要更换水2-3次。每次换水要清洗饮水器,在以后的雏鸟饮水中,每周要加1次0.01%高锰酸钾水,对预防雏鸟的消化道疾病有好处。要注意不让雏鸟饮用雨水。

(2)雏鸟的饲喂刚出壳的雏鸟并不饥俄,也不采食,所以不应强迫其采食,雏鸟腹中的卵黄提供的营养可以满足48一72小时的营养需要。在卵黄基本吸收后雏鸟才有饥饿感,试图采食,过早开食有害于消化器官,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不利。过晚开食会消耗雏鸟的体力,使体重减轻,变虚弱,影响以后的生长和成活。开食应在雏鸟孵出2-3天后,喂给混合精料。开食饲料要湿喂,不能干喂,要用水把粉料拌成湿料,在雏鸟群中放人1-2周龄的雏鸟,引导雏鸟开食,雏鸟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可很快学会采食。开食时要注意使每只雏鸟都吃到食料。开食1周以后混合精料可不再拌湿,因长期喂湿料容易导致雏鸟消化不良,可喂给于而破碎的颗粒饲料。颗粒饲料的饲喂要定时定量,不能让其自由采食,否则会诱发雏鸟的卵黄囊炎,引起便秘或腹泻。一般雏鸟每天精饲料的喂量应占体重的1.5%-3.0%,以后随着雏鸟的生长而逐渐增加。混合精料每天喂3次,每次的饲喂量为全天喂量的1/3,一般以雏鸟在半小时内采食完为宜。除喂给精饲料外,雏鸟还需喂给切碎的白菜叶、莴苣叶、苜蓿戈或三叶草叶、胡萝卜丝等。但要特别注意,青饲料在饲喂前要用清水洗净,展好用清水附泡5一10分钟,以防青饲料沾有农药,待水干后切碎饲喂。不能喂给茎秆,因雏鸟饲喂茎秆容易造成胃阻塞,可把新鲜的苜蓿扎成捆,叶朝下吊在运动场或鸟舍内,高度与雏鸟的头等高,让雏鸟采食叶子,这样会留下茎秆。饲喂的青饲料一定要新鲜,枯萎的饲料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晚上雏鸟休息后,可以不喂饲料。青饲料一般每日喂4一5次,每次饲喂前要把食槽中剩余的饲草饲料清除干净。要对雏鸟的饲喂量、采食量、食槽中的剩余量称重记录。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喂量,以防供给精料过多,雏鸟超速生长,引起腿的疾病。

冬季恒温养蛇法的饲养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养蛇的经济效益,可以让蛇不冬眠,让它如同春、夏、秋季一样生长发育,应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需解决好温度问题,并且要求是整个冬季恒定温度,简称恒温,一般来说,蛇类活动较为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5℃之间,其活动的最佳状态温度为23-32℃,这样蛇房内的恒定温度就不能低于23℃,最好用温度计控制在23-30℃。

冬季的养蛇房最好建成半地下,半地上式的,这样比较容易保持恒温,因地下室本身就具备冬暖夏凉的自然优势;另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好控制湿度,冬季蛇房湿度一般控制在40-45%之间即可,房内最好放置一块温湿两用表(医疗器械门市有售),这样蛇房所需的温湿度就可一目了然。蛇在恒温状态下就可活动自如,正常地蜕皮增重,为养蛇者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为一年四季中,唯冬季的蛇价最高,约是平时季节的二到三倍。

冬季蛇所需的食物比较缺乏,但是不能因此而不让蛇吃饱,只有让蛇吃饱喝足,才能保证蛇的正常消耗。冬季的蛇食一般以人工养殖鹌鹑、鸡雏、小白鼠、泥鳅、鸟类、蛋类等为主,尽可能供给蛇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获取较全面的营养,维持良好的长势。

另外,还应搞好养蛇房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疫,定期更换饮用水,在天气暖和的中午适当通风换气,保持蛇房的空气清新和流通,人为地给蛇创造出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才是冬季恒温养蛇的基本保证。

养殖蛇之蛇的引种


养蛇引种的好坏关系到蛇的存活率和生产能力。获取蛇种可经有关管理部门的批准后自己到野外捕蛇,如果本地蛇资源缺乏就需要引进种蛇。

1.引种的最佳季节是在春、秋两季

春季天气适宜,引种后养殖不久便可进入产卵期或产仔期,对初养者尤为适宜。秋季也是引种的好季节,因为秋季天气不太冷也不太热,而且是蛇类捕食的旺季,同时也是其一年中最强壮的时候。路途稍远的养殖户,可在这一季节引进种蛇。初养者从半大蛇(青年蛇)养起比较适宜。因半大蛇在长势、抗病、吃食方面好于小蛇苗,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能较快适应。

2.人工饲养的蛇场引种

种蛇应从有养殖规模的蛇场引进,且蛇种应来自异地,尽量防止近亲交配。不要买蛇市或农贸市场蛇贩卖的蛇,以防买到刚强行填喂或灌沙、注水的劣质蛇,或已被拔掉毒牙的毒蛇。

3.捕捉或购买种蛇

选择亲本一定要体长、健壮。选购引进种蛇的规格大小为:一般小型品种宜在100~200克,中型品种每条150~350克,大型品种以250~600克为宜。活泼好动、伸缩弹性好、凶猛有神、肌肉丰满呈圆筒状、体表油光发亮、皮肤花纹色彩鲜艳明亮、无伤无病者为佳。暂时难以判定有无病伤者,可先隔离试养。

检查蛇有无内伤时可将蛇放在地上爬行,观察其是否灵活自然;或是以两手捉住头尾自然拉直后,蛇的蜷缩能力强,说明无内伤,反之不能作种蛇。如表皮略伤而无内伤,只要涂擦碘酊不久治愈也可作种蛇。其次,检查有无胆囊。有的捕蛇者用利刃划开蛇胆后,用针缝起来,再拿到市场上出售,这种无胆囊的蛇仍可存活一些时日,但不能选留作种。再次,检查毒牙是否完整,对于选购毒蛇作种的,还需打开蛇的口腔检查有无完整的毒牙。因为有的捕蛇者在捕到蛇后,为了免受毒牙的伤害,打开蛇的口腔用利器粗暴地把毒牙拔掉,这种无毒牙的蛇以后多难养活,故不能选购留种。如发现蛇的神情呆滞,不爱伸舌头,身体瘦弱,鳞片出现干枯松散,颜色失去光泽,这种蛇可能染上疾病,也不宜选留种用。引种蛇苗要注意雌雄合理搭配。一般雌雄比为5:1。

饲养管理黑豚的经验


黑豚鼠的食性很广,青料以新鲜嫩草为主,如皇竹草、象草、黑麦草、玉米叶、甘蔗叶、树叶、青菜、果皮、胡萝卜和红薯等。对粗纤维消化率较高,如长期不供给青料或干草等植物,就会发生脱皮现象。一般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每只每餐150克左右。

为促进黑豚鼠生长,也要配合喂给一些全价混合饲料,其成分与兔饲料相近,重点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如自制混合饲料(精料),其原料比例为:玉米粉40%、谷粉10%、麸皮30%、花生壳粉15%、鱼粉2%、骨粉2%及食盐1%。将饲料做成颗粒或拌水做成湿料投喂。配合饲料最好随配随喂,颗粒饲料直接投喂时,应放干净水供饮,或拌饲料喂,少食多餐,每只成豚日粮40克左右,每天喂2次,保持食槽清洁卫生。

喂精料后,同时放入新鲜青料,青料最好当天割当天喂,每日每只成豚喂青料量为250克左右,防止饲喂被农药等污染的青料。饲养室要保持清静,每天清理粪便,用具经常刷洗干净。室温最好能保持在18℃-25℃,相对温度45%-55%,冬天做好工作。防止鼠类、蛇类进入养殖室,为黑豚鼠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养殖画眉的饲养管理经验


画眉饲养雏鸟或成鸟皆可,只是成鸟较难驯化、调教,所以大部分爱好者宁愿饲养雏鸟。画眉根据年龄不同分为窝雏、软毛、齐毛、老毛四种。窝雏是孵化不久还未离巢的雏鸟;等窝雏的羽毛长齐后称软毛;软毛鸟至翌年换羽后称齐毛,二岁以后的成鸟称老毛。窝雏、软毛、齐毛都属幼鸟。

如选成鸟饲养,可选择好斗者,一般善斗者亦善鸣。对姿态要求是;不趴笼底、不钻栖杠、不仰头;呜叫时抓栖杠有力,身体竖立,尾勾杠,雄姿英发。羽色有青、黄、红之分。羽毛紧贴身体,尾呈棒锤状的较好。有选鸟口诀日t身似葫芦尾似琴,颈如削竹嘴如钉,再添一对牛筋腿,一笼打尽九笼赢。画眉成鸟体型较大,央不可两只雄鸟同笼饲养笼子定要坚固,笼条要粗。新捕的野生画眉野性甚大,乱扑乱撞,需放入板笼中。并在笼外罩上一层深色笼衣,这样可尽快使其安定下来。待驯服后再换入亮笼。若驯养得法,开叫后除了换羽期外,能四季常鸣,且呜叫激昂动听。

一般幼鸟性情比较温和,容易饲养,但鸣叫时间短,鸣声亦不够悠扬。最好选三月龄的雏鸟饲养。

画眉喜欢水浴,最好有专门水浴笼,夏日每日一浴,冬季根据气候条件适当减少次数。画眉粪便稀软,笼底应为亮底,下设托粪板。

画眉的饲料,主要是蛋米(鸡蛋小米或鸡蛋大米),鸡蛋的比例应比雀科的稍大(每500克米4个鸡蛋)。经常喂些面粉虫、皮虫、蝗虫、蚱蜢或鲜牛羊肉沫、水果等。虫类饲料应用手拿着喂,作为诱饵,每日10只即可。

常备饲料,用鸡的混合料搓熟鸡蛋(每500克混合料3个鸡蛋)制成,或用玉米面、花生米粉、熟鸡蛋按6.2:2的比例搓制而成。在常备料中宜掺些干净砂粒,以助消化,否则需把托粪板去掉,把笼放在草地上让其自由啄食。

画眉的大叫期从4月至7月,以后逐渐落情,开始换羽,经40天后新羽长成,又开始呜叫,但这时鸣声不及大叫期嘹亮,故称为小叫。好的画眉从小叫可直鸣到翌年大叫。

大叫期的画眉性极好斗,故两只雄鸟不能相对呜叫,否则竞叫失败一方可能从此就羞开其口了,或累极致死。

【调教】画眉天性口灵,极善模仿,让其听欲模仿的呜音和录音即能学会。但画眉忘性也大,时间久了会忘掉,尤其是经过换羽期后,常把学会的发音忘了,需重新学。画眉的叫口顺序也不像百灵那样稳定,常即兴发挥。

平时调教主要是遛鸟,其方法是每日清晨或傍晚将画眉带至空旷的田野、园圃处游散一番,让其接触自然界的景色和清新的空气,这个过程俗称冲。遛鸟时要把托粪板去掉,人的步子迈得要均匀,使劲要平均,笼子的倾斜要适度。遛完后将鸟笼挂在环境幽静的地方,听其它鸟的鸣声或让其自鸣。

藏獒夏季的饲养管理经验


在藏獒原产地,夏季的草原,大地葱绿,天空碧蓝,天气凉爽,食物丰富,是藏獒恢复体况与器官机能最有利的时机。在夏季的草原上,藏族牧民正忙于奶品生产,提取酥油后的奶水可以任由藏獒自由饮用。夏季又是草原上最繁忙的季节,喜马拉雅雪兔、高原鼠兔、旱獭、高原鼢鼠都在忙于繁殖,聪明机警又擅长捕猎的藏獒随时可以获得鲜美的野味和兽肉。

此时高原上的藏獒,成年藏獒犬体况会得到迅速恢复,被毛光亮,精神欢畅,正处于强烈生长的藏獒幼犬也开始表现出藏獒的品种特征和气质禀性。小藏獒互相追逐,厮咬嬉戏,极快地增长着体能和技能,向英俊、挺拔的青年犬阶段发展,但在青藏高原以外的的省、市、自治区,炎热的夏季对藏獒来说,是十分艰难的阶段。进入暑夏以后,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30℃左右,甚至更高,对一向喜爱凉爽的藏獒,高热环境几乎是一种折磨,只要有少许的阴凉,藏獒都会利用。在高热下,藏獒显得无神而懒散,没有食欲,不思饮食,步态蹒跚。所以,在我国内地,夏季对藏獒的饲养管理始终以减缓暑热对犬只的影响为主。有条件的饲养场可以采取搭建凉棚、捉草栽树,向犬舍内洒水和加强通风等措施,为藏獒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在我国台湾省,犬主人多在犬舍内安装空调设备,使藏獒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受到良好培育。在甘肃农业大学藏獒繁育中心,夏季对成年藏獒采取每日饲喂2次的制度,每只成年藏獒每天食物的干物质仅0.4千克,保证充足饮水,使繁育中心的成年藏獒膘情保持在中等水平,至夏末秋初时再开始加强饲喂,取得了理想的饲养效果。夏季蚊蝇孳生,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饲喂藏獒时一定要坚持定时、定量、定质、定温的四定原则。坚持每天上午8~9时,下午5~6时时喂食。此时天气较凉爽,犬只食欲较好。要严格把握每只藏獒的食量,坚持少给勤添,每次喂给的饲料在3~5分钟内吃完,吃到八成饱即可。所给饲料一定要清洁、卫生、品质好、营养全面,不要太热。在我国中原至南方各省、市、自治区,现在都有藏獒饲养。在这些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对藏獒的饲养要坚持做到单犬独喂,不给剩食,食盘不混用或共用,否则,不仅容易传染疾病,而且也违背了藏獒犬的习性,影响藏獒的食欲。夏季藏獒的疾病多为消化道疾病。因饲养管理不当,犬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所致。如发现藏獒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请兽医诊治。在夏季,大多数藏獒幼犬处在5月龄左右,正处在生长发育最强烈的阶段。对藏獒幼犬的饲养管理除加强营养外,应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日饲喂3~4次,每次饲喂量以犬在3~4分钟内吃完为好。藏獒幼犬的食料应保证充足的钙和磷的供给,以满足骨骼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藏獒幼犬贪食,如果任其自由采食,容易出现暴食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所以,饲喂藏獒幼犬也应严格执行四定原则。每天按时观察记录和进行刷拭。每天给藏獒幼犬刷拭,不仅利于保持藏獒幼犬体的清洁和健康,提高犬的食欲,更能加强其对主人的认识、了解和服从。藏獒幼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机能旺盛,时时发生争斗、咬架、争宠等现象。所以,对藏獒幼犬的管理应格外加强,防止不测发生。幼年犬又正处于性格养成的最初阶段,调教也是夏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藏族牧民为了使藏獒的性格得到一定控制,以免日后难以驾驭,通常在2月龄以后即开始拴系,使仔犬懂得服从主人。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秋季蛇饲养的经验》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秋季养鸭技术”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51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