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保云:生态黑猪养殖“拱”出致富样本

河南林州东岗镇八寨沟,万亩荒坡种上了2万多株核桃树、30多万棵杨树,曾经杂草丛生之地,如今变成了散养黑猪的繁育场。经过几年发展,该场不仅带活了一方经济,其散养黑猪的品牌效益已辐射周边省市,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谁让昔日的荒坡变成了绿林,使成群的黑猪在乱石山上刨出一块又一块金砖?近日,记者前往林州,采访了林州市大野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保云。

全市生猪养殖户发愁,她却笑了

在林州市区一间挂着大野牧生态散养黑猪肉招牌门店前,购买猪肉的市民络绎不绝。店员们忙里忙外,分割、称重、收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如果是节假日,买肉的人更多。魏保云对记者自信地说。记者看到店前的销售牌上写着:五花肉25元/斤、全瘦肉45元/斤、后腿肉38元/斤其价格比一些超市或农贸市场的猪肉贵出许多。

啥肉这么贵?记者疑惑。

老魏家散养的黑猪肉那是在咱林州出了名的,别看价格贵,这里面的含金量高着呢。林州市畜牧兽医局总畜牧师程海庆在一旁打趣道。

哪有啥含金量,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土猪呗。魏保云抢过程海庆的话。

记者了解到,魏保云口中的土猪其实是山上散养的黑猪,吃的都是些纯天然粮食和野草,不喂任何饲料添加剂。一头黑猪需养殖12个多月才能出栏,体重可达200斤左右,基本上属于原生态养殖。

采访过程中,魏保云的电话频频响起。她每次挂断电话后总是抱歉地笑道:又有外地客户跟我下订单。她说,像这种订单电话,她每天不知道要接到多少个,这也是她最近犯愁的事儿。订单太多了,有点儿供不应求,我计划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才行。

现在生猪价格如此低迷,扩大养殖规模恐怕有风险吧。记者惊诧。

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生猪价格一直下跌,生猪养殖户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唯独魏保云养的黑猪没赔钱反而赚了不少。程海庆说,恐怕全市的生猪养殖户都在愁,就她一个人偷着乐吧。

听完程海庆的话,记者对魏保云的散养黑猪渐渐着了迷,决定前往她的养殖基地破谜团。

打着坡地的算盘,养出生态黑猪

东岗镇八寨沟,一条蜿蜒的水泥小道依山而建,车在山间七绕八拐地前行了十多分钟,便隐约看见山间里黑猪活动的踪影。

刚一下车,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好多黑猪三五成群的分散在一片坡地上,有的在水池边饮水,有的在嬉戏打闹,有的躺在坡地上晒太阳。那间母猪舍是黑猪的繁育场,这几天刚好有几十头小猪仔出生。魏保云指向坡地旁的一栋猪舍说。

走进母猪舍,舍内通道一边的栏外放有一个保育箱,箱底与栏内相通,箱顶挂有保温灯,出生后的小猪仔们便躺在里面。当人靠近时,这些小家伙要么紧张得挤成一团,要么就从箱底逃回栏内的母猪身旁躲藏起来。

母黑猪一窝能产10多头小猪崽,出生25天左右便可断奶,断奶前后可饲喂一些乳猪料。魏保云介绍,当小猪崽体重达到一定标准时,就可放在坡地上散养了。

咻、咻。一阵嘹亮的口哨声在猪舍外响起。记者寻声奔去,只见一名饲养员口含哨子,一手提着塑料桶,一手拿着勺子,在猪舍外一块坡地处来回泼洒着勺里的食物。而坡地上几十头黑猪听见哨声,发疯似地从四面八方往哨声处蜂拥而至,不停争抢着地上的食物。

喂食为何还要吹口哨?记者不解道。

这是一种驯养黑猪的方法,喂食时增加口哨声,长期训练能让黑猪产生条件反射。魏保云解释道,散养的黑猪在山坡上每天自由活动,傍晚时分,饲养员便骑着摩托车在山间小道上来回吹哨,被驯化好的黑猪听见哨声便可自行回到驻地。魏保云顺手指了指猪舍后面的坡地上那些大大小小的人造山洞,那便是猪窝,冬暖夏凉,比猪舍舒服多了。

不怕黑猪跑远了回不来,或被别人偷走了?记者问。

想在坡地上逮住这些家伙,难着呢!魏保云笑呵呵地说,别看这些家伙呆头呆脑的,跑起来比兔子还快。

每年4月份~10月份,基地周边的1万多亩坡地上长满的野草为黑猪提供了丰富食源。到了秋冬季节,野草枯竭时,才把黑猪圈在固定坡地进行人工喂养。魏保云说,有了大自然提供的丰富食源,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而且山坡里的泥土和野草含有黑猪体内所需的特殊物质,可使黑猪少生病。每天傍晚,黑猪回住地时,再饲喂一些玉米、麦麸、豆粕等打磨成的纯天然饲料,以增加营养。

魏保云所养的黑猪之所以受市场热捧,除了饲喂的食材不同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在于长时间生活在太阳下。通过太阳光照,不仅能杀灭黑猪皮肤上的病菌,还能大大增强其免疫力,就算有一些小感冒,也能自己痊愈。她说,曾经有许多兽药厂家希望卖一些产品给我,但都没成功。不是我不想跟他们合作,而是这些黑猪根本都用不着药。

塑品牌闯市场,广纳八方宾客

有了好产品,但想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拥有一席之地,没有品牌支撑,闯市场确实不易。

魏保云2009年开始养殖黑猪时,她心中已有了品牌的意识。养殖过程中,她也在不断摸索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品牌,让客户一听便能牢牢记得住。

打造自己品牌的同时,我们对于品种的选择也费了一番周折。魏保云感叹道,全国的黑猪品种很多,各地环境不同,黑猪的品质也会不一样。为了找到能适应林州地区气候、土壤、水源等条件的黑猪,她反复在各地调研,在基地内做实验,最终确定了豫南黑猪和北京黑猪这两个品种进行养殖。当第一批猪出栏投入市场后,客户的反应非常好,我的辛苦总算没白费。自从第一批黑猪销售出去以后,魏保云心中的一根弦却一直紧绷着。市场反应太好,但紧缺的货源让我有点儿力不从心。魏保云长叹一声,不少外地客户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我这里,有些客户看完养殖基地的黑猪后,立马想跟我签订单,少的几十头,多的上百头。这些客户中大部分是从事餐馆、酒店等行业。

从去年年底,全国生猪价格走低时,仍有许多老客户早早地把订黑猪的钱汇了过来,就算是没货他们也愿意等。魏保云很无奈地说。

目前,魏保云的大野牧黑猪肉品牌不仅在林州当地吃香,其产品已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当记者问起经济效益时,她很含蓄地说:前期的投入不少,成本还没回来呢。

由于客户的抢购,现如今,魏保云的黑猪养殖基地只剩下60多头存栏母猪和100多头育肥猪。她计划再引进300多头豫南母猪、1200多头30公斤左右的仔猪,以扩大养殖规模。另外,她也逐步带动了周边一些有养殖条件的农户加入她的公司,以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农户自行养殖,公司统一回收销售。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抱团发展才是硬道理。魏保云微微一笑。

万亩荒山,万株核桃,万头黑猪满山跑。魏保云每当想起未来的规划场景,都笑得很甜

相关知识

马云生态养猪养出年猪“老味道”


虽然年越来越近,可是农村传统“宰年猪”的却越来越少,随之消失的不仅是那热闹的场面,更是那记忆中传统猪肉香的味道。春节前夕,北京延庆县生猪养殖大户马云粗饲慢养的100多头“年猪”陆续出栏,供应节日市场,让很多市民找回那久违的老口味。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缙阳山下的延庆县旧县镇大柏老村的北京金睿龙腾养殖基地,发现这里与其它养猪场有所不同。这里远离城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猪的生活空间比较大、也比较舒适。正值冬日中午,我们看到有的猪正在“运动场”里悠闲地散步、有的则卧在墙角懒懒地晒着太阳。马云说,之所以称这批猪为“年猪”,一是它们生长周期长,正好一年,在春节前“宰年猪”时节出栏;二是这些猪是按照以前农村的“年猪”传统的饲养方式喂养的,不吃精饲料,主要食物是玉米和蔬菜等,饲料中不含有任何添加剂。这些猪还有很多特别的优待,比如它们有专有的运动场,每天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到了夏季,它们还有游泳池,用于防暑降温。马云说,他养的这些猪与那些精饲快养的催肥猪有着天壤之别。

马云经过对市场分析和调研后,从2013年就开始逐渐转变为以这种生态养殖的方式养殖生猪。最初,猪肉上市由于价格略高于普通猪肉,很多人不认可,马云就采取送猪肉免费尝的方式,去打开市场。吃了后大家一致评价猪肉口感好、吃着香,有的老人甚至说这就是他们寻找的那种老味道。有了顾客的肯定,马云的信心更足了,去年,他在延庆县城开了一家肉店,取名“好肉道”,店面不大,每周只供应两三头猪。随着市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这种生态猪肉逐渐被消费者所认可。马云利用延庆优良的生态环境,采取生态养殖的方式,不仅为市民找回了记忆中的老味道,也为自己增收开辟了一片天空。

罗贵云养殖甲鱼带领村民致富


技术员在育苗房内挑选有问题的甲鱼卵

中午12时,笔者一行冒着似火的骄阳赶往双凤镇塘湾村,目的只为一睹甲鱼在塘边晒背的风景。

一到甲鱼基地,笔者便见到一位皮肤黝黑、面容干瘦、干事果敢的男主人,他就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罗贵云。当笔者一行说明来意,老罗便带大家来到了种鱼池。透过门缝我们惊喜的看见一大群甲鱼正在塘边悠闲的沐着阳光浴。大家迫不及待的叫老罗打开房门,呵,好家伙,一群刚还整齐划一排在岸边的鱼兵,一溜烟的潜入了水中。

老罗说:这些家伙警惕得很,没人的时候他们悠闲得很,只要一听见开门的声音就会立马跑入水中,你莫看它们警惕,但是它们却没有天敌哦!最怕的就是生病,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甲鱼就很好养。

在老罗的陪同下,大家一起参观了他的甲鱼育苗房,只见几十只育种箱内,一枚枚甲鱼卵想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老罗告诉笔者,他现在养了500只种甲鱼,这种子甲鱼每年要产4次卵,每只每次产卵10多枚到30枚不等。目前,他的甲鱼已经进入第二季产卵期,第一批小甲鱼1000多只已经投放到养鱼池中,每只已经有3到4两重了。现正在产房中孵化的有7000多枚甲鱼卵,预计今年年底,甲鱼苗将达到10000只以上。

当笔者一行来到幼苗池,远远的看见一只只小黑点贴在岸边,饲养员告诉大家,那就是刚下塘才一个多月的幼甲鱼,大只的足足有4两了。

老罗说:我目前养甲鱼,主要是探索仿野生饲养,不喂任何饲料和添加剂,主食为鱼、猪血、猪肺及水中的微生物,这样养殖虽然成本高、见效慢,但甲鱼的品质好,一旦出产,价钱也高。因为,现在大家追求的就是一个健康生活的理念,只要我们的甲鱼品质好,就不怕没人来买。

当笔者询问他经后的打算时,罗贵云说:我目前有6个梯形的甲鱼池,总面积也不过200亩,要说三年内还没问题,但到了后年我的种苗将超过30000只,我一个人饲养起来就有点困难了。我是这么想的:三年之后,我的甲鱼也开始见效益了,周边的村民看到也有信心了,我准备动员他们一起来饲养,我给他们提供种苗和技术,他们养出来的甲鱼我负责收购,这样既降低了他们养殖的风险,也为大家增添了收入。我还准备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提高大家抗风险的能力,带领全村人致富,让我们这个山弯弯变成名副其实的甲鱼村、富裕村。

山林“飞”出“致富鸡”


装有24小时监控的鸡棚掩映山坡,一群群毛色光亮的“珍珠鸡”遍布整个山头丛林中,不时上下翻飞,“咯咯咯”的叫声响成一片。10月22日,在彭德怀元帅故里——湘潭县乌石镇四美村“丽平养鸡专业合作社”,60多岁的农民理事长潘建光看着眼前的一幕笑开了花。

“珍珠鸡本来营养价值就高,加上在林中跑养,吃的是青草、虫子,市场十分俏销,今年又没有禽流感,30多万只鸡,再加上附带养的牛、鱼,估计毛收入将近800万元。”潘建光一脸自豪地介绍。6年前,他作为四美村村主任,看到村民一到农闲就打麻将,十分痛心。刚好当时湘潭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以“林权流转规范化、合作组织社会化”的模式。在政府引导下,潘建光和同村周桂双承包村里1000多亩山林发展“林下养殖”,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

“一开始非常艰难,尤其是资金筹集上,附近每户村民我都去借过钱。早几年碰上禽流感,亏得一塌糊涂。”潘建光说,他身上有股“凡事只能向前冲,不能后退”的蛮劲,和周桂双两人将一砖一瓦挑上山,建鸡舍、选鸡苗……硬是在千亩山林里建了14个鸡棚,修了进山的水泥路。“在合作社最困难的时候,乌石镇、县林业局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帮我们做林权抵押贷款、打开市场销路……”

经过6年的努力,潘建光闯出了一条林下养殖经济发展的新路,在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农民致富。现在,合作社吸纳5家农户理事,带动林农200余户。每年土鸡、黄牛产品销到长沙、株洲、娄底,年产值达800万元。

乌石镇党委书记赵龙江介绍,镇里以元帅故里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采用“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已着力培育乌石黄花菜、乌石乌鸡绿壳蛋、乌石茶油等一系列特色产品。

豪猪“拱”开致富门 养殖豪猪的惊喜和财富


对于豪猪大家都不陌生,近年来,很多农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特色养殖,闯出一条致富新路。那就是养殖豪猪。豪猪“拱”开致富门养殖豪猪的惊喜和财富,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形似刺猬,声如猪叫,全身呈棕褐色,背部披着利箭般黑白相间的棘刺……10月23日,笔者来到江州区石景林街道卜利村卜利屯胡传庆的养殖场,看到了这些可爱的豪猪。
胡传庆告诉我们,豪猪又名箭猪,是一种濒临灭绝动物,食用、药用价值高。国家林业部门已将豪猪列入禁捕的保护物种,人工养殖豪猪,在我国还刚刚起步。
“我发展豪猪养殖,也是一次机缘巧合。”胡传庆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中央七套播出的节目中,看到了养殖豪猪发家致富的报道,电视里养殖豪猪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他心动。
后来,他多方打听,不远千里到湖南考察学习,并于2012年引进了几只豪猪试养。
“刚开始是6只,后来看见它们比较好养,一个月以后,马上发展到40只。”胡传庆告诉我们,豪猪养殖比较简单,它吃得少,品种却很广泛,除了辣椒和苦瓜之外,玉米、南瓜等五谷杂粮都可以拿来喂,所以饲养成本比较低,每只豪猪每个月只需10块钱左右,可以增长两斤多重。
“一般的家猪刚刚卖得七八块钱一斤,我这个豪猪投资少效益却很高。”胡传庆高兴地说,豪猪的刺、胃、肝、胆都是宝。其中,刺可作为药用,也可加工成工艺品,每根可卖到0.8至1.2元;胃经提炼后,可制成治疗胃病的良药,目前市场上的豪猪胃价格为每个100元。豪猪目前的市场价约为每公斤160元,每只豪猪可长至15到25公斤,保守估计,一只豪猪价格也在2500元左右,但是养殖成本却很低,仅400元左右。
经过两年的发展,胡传庆的豪猪养殖场已经可以自己繁育猪苗,并且卖出了104只小豪猪,获得利润13万多元。目前,胡传庆还存栏豪猪100多只。
胡传庆介绍说,豪猪的性情非常凶猛,瞧它背上的刺,足足有40厘米长,当它背上的刺张开时,就说明它心情很不好,而一只成年豪猪,最多也只能长到20公斤。别看豪猪貌不惊人,但在餐桌上,却是一道美食,高蛋白、低脂肪,富含钙磷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份,素有“动物人参”之美称,无论蒸、煮、炸、炖、炒都美味。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豪猪养殖,形成养殖规模后,我们就可以成立一个合作社了。”谈起未来的打算,胡传庆心中充满期待。

家住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红色村三乐塘村小组的谢善阳在技校毕业后,他曾在海口、广州等地打过工,摆过地摊,卖过烧腊,开过文具店……虽然没取得多大成就,最后,他仍然坚持最初的创业梦,返回家乡海南琼海,率先规模养殖豪猪成功,并且向村民及全省多地农民输送豪猪苗和养殖技术,带领越来越多村民致富。

琼海小伙迷上豪猪辗转几年重归养豪猪创业
谢善阳在2007年从海口的某技校毕业后,他现在海口一家公司实习,接着又到广州学习电动工具维修,后来又到了某企业当业务员。正是在广州的学习、打工中,谢善阳偶然发现市场上有卖豪猪刺,好奇下,他了解得知,安徽有豪猪养殖基地,2008年就到安徽考察。
“最早我是在电视上的健康栏目了解豪猪刺用途广泛,而且还发现市场很少有卖豪猪刺的。”2009年,谢善阳回乡决定养殖豪猪创业。
谢善阳把想法和父母交流后,父母没有同意,而是投资10万元让他到海口桂林洋大学城经营文具店,但最终以亏本告终。后来几年在父母的支持下,谢善阳先后在海口、广州等地打过工,摆过地摊,卖过烧腊,开过文具店,虽然未能坚持,但“业虽败、心还在”用谢善阳的话说“就算交了学费”。
2011年谢善阳在海口当酒类业务员,这时他认识了如今的妻子,当时妻子在海口某公司当会计。受母亲启发,谢善阳决定先开始销售豪猪刺,于是他摆起了地摊,有时候一天最高销售1000元。
“如果把豪猪肉一起卖,生意肯定会更好。”2012年,谢善阳重新回到养殖豪猪的创业初衷,并得到妻子的支持,他瞒着父母家人,辞去海口当时月薪5000多元的稳定工作,夫妻两人回阳江乡村养豪猪创业。
像娘家借钱引进豪猪养殖努力克服“四道关”
经历多次创业失败,还先后花去父母几十万元的储蓄,但谢善阳志更坚、心不灭,2012年下半年他向娘家借5万元作为本金,到安徽学习并引进15头共5组(每组1公2母),每头3700元。
当时由于没有经验,所引进的豪猪因安徽、海南两地气候条件差异,水土不服,导致一下子死了6头。谢善阳没有消极更没有后悔,他积极向市、镇畜牧兽医部门技术员请教,还与当地养殖专业户交流探讨,针对豪猪生长问题,利用食盐防治,同时改善生长环境,在饲料中添加本地沙黄土等,经过半年摸索实践,终于控制疾病,母猪也开始产仔。
第一道“水土适应关”过了,又来了“母咬仔”难题。2013年豪猪共产仔18头,其中有10头被母猪咬死。谢善阳经过学习得知,一旦母猪受到惊吓,它们为保护仔猪不受侵犯,最好的办法就是咬死仔猪。
原因找到后,2014年谢善阳再次借了6万元到安徽引进30头(10组),重新改造修建猪舍,达到母、仔隔离饲养、改良生长环境。
第三道关是“防病治病关”,豪猪常见病为猪脚瘫痪、感冒、痢疾等,谢善阳经常向当地专家行家学习请教,逐渐从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为豪猪养殖的行家里手。
面对最后“销路关”,由于豪猪肉质生性有一股膻味,推出市场一时难以接受,谢善阳研究发现,豪猪臀部生长着一种自我防护的特殊器脏,遇到攻击时,发放膻味以防护。只要在屠宰时除掉,膻味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多方学习养殖豪猪年出栏商品豪猪200多头
创业之路的跌跌撞撞,使谢善阳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他意识到创业不能单凭一股热情,要尊重科学,掌握相关技术技能。
在豪猪养殖过程中,谢善阳将海南与内地的温度、湿度作比较,做好猪舍通风透气,安装电灯、风扇等防暑防寒的装置,确保豪猪有健康成长的环境。

谢善阳还根据野生动物的特性,向当地中草药医生请教,了解“双黄连”、板兰根等中草药的作用,用于豪猪的防病治病。以黄豆、玉米作为主料,到河边和山野中,采摘本地植物的叶茎根来搭配饲料,并按豪猪的大小,体质强弱的配比进行饲养。
同时他起早贪黑,专注母猪发情期所需的营养、温度、湿度,落实防病防疫的举措,守在生育期母猪的身旁,配好饲料里蛋白质与青饲料的比例,抓好复配繁殖,加快豪猪的繁殖。
由于科学管理饲养得当,后来引进的豪猪安然无羔、生长正常,因为在当地喂了盐水,回来又喂盐水又控制食量,让豪猪逐渐适应水土;豪猪生长过程,决不喂含激素的饲料,而是以当地玉米等为主料;防疫则主要使用中药不使用抗生素……谢善阳终于成功了!
目前,谢善阳家的豪猪存栏量达到了600头,其中母豪猪110多头。豪猪生长期一般10个月至1年,1头商品豪猪20至25斤,市场价每斤95元左右。年出栏商品豪猪200多头,赢利20余万元。
除了学习养殖技术外,谢善阳还报名参加海南电大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习,积极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学习,参加团省委举办的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暨农村合作组织负责人培训,还积极参加省、市创业致富大赛,并以《野生豪猪驯养繁殖养殖基地》项目获省创业大赛初创企业组优秀奖,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创业创富能力。
牵头成立三乐豪猪合作社开发豪猪产业链
谢善阳在海南率先规模养殖豪猪成功。为使产业不断做强做大,让人们接受,扩大市场效应,他邀请村内外对豪猪饲养感兴趣的村民前来参观,接受村民们咨询,并向他们提供种苗与技术。
2014年底,谢善阳牵头成立了阳江镇“三乐豪猪合作社”,向来访者提供资料信息,共同研究,共同开发,共同进步。所有社员的豪猪苗、养殖技术和防病防疫技术由他负责,待豪猪出栏时,他又以市场价格将其收购,实现社员、顾客和自己共赢。
除了周边乡亲,三亚、儋州、白沙等地农民纷纷慕名而来购买豪猪苗和学习养殖技术。合作社与岛内外52户养殖户合作,年出栏豪猪3000头以上,发展势头良好。
如今,谢善阳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正在自家承包地中增建二幢豪猪场,还筹划合资100万元,在村外建设存栏1000头的豪猪基地。
谢善阳希望经过扩大养殖规模向深加工进军,他还加紧引进技术及人才,开发豪猪药用及工艺品项目,使豪猪养殖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简东联用“生态水”养出“生态鲇鱼”


11月14日,从福建省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近年来,南靖养鱼户简东联在南靖书洋镇田中村开辟了15个香鱼养殖池,规模从最初的4万只鱼苗发展到存池量100万条。

香鱼又称环保鱼,对水质的要求近乎苛刻,一开始我压根不信可以人工养殖。简东联说,养香鱼十分讲究,要通过海水育苗、淡水养殖。水质清度要求1米见底,不能有任何污染,否则香鱼根本无法存活。

十几年前,每到春天,九龙江入海口经常能看到幼年香鱼成群结队逆流而上,但后来水质有所下降,香鱼也就不见踪影了。简东联介绍说。

据介绍,香鱼又名鲇鱼,属入海口洄游性鱼类,喜欢栖息在与海相通的溪流之中,以粘附在岩石上的底栖藻类为食。它的背脊上生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因能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而被称为香鱼。香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被称为河鱼之王,深受市场欢迎。

香鱼经济效益很好,一斤批发价可达30元,但由于对水质要坚持高标准,前几年我只敢在南一水库小规模饲养。简东联高兴地说。

作为国家生态县的南靖是养殖香鱼的风水宝地,尤其近年来,南靖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对畜禽养殖、工业污染、生活垃圾、农业污染等方面进行重点治理,水质得到很大的改善。他才有了扩大规模的信心,把新增15亩的香鱼养殖基地落户在书洋镇田中村山脚下,引用九龙江支流白鹭溪清澈无污染的水来饲养香鱼。

从鱼苗的投放到养成卖出,最短仅需4个月。目前,简东联的香鱼养殖基地平均每年能卖出60吨香鱼,主要销往厦、漳、泉及深圳,产品供不应求,已占据当地香鱼市场80%~90%的份额。

山沟里“游”出致富鱼


建昌县老大杖子乡青龙源村山泉水四季长流,而且冬季不结冰,水温常年保持在14度左右。村民们抓住这一宝贵资源,成立合作社发展冷水鱼养殖。经过5年的发展,合作社的养殖技术日渐成熟,已发展成为省内规模较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合作社养出的鱼被认定为辽宁省无公害农产品。

青山碧水间,四五十个小型鱼池错落有致,顺着从青龙河源头的“龙口”中流出的泉水连成一片。

走近鱼池一看,一群群虹鳟、三文鱼在池底游弋,几条金色的金鳟鱼在水中穿梭。恰巧,饲养员往池里投放鱼食,鱼儿立刻成群结队地活跃起来,有的跃出水面,溅起朵朵水花。

6月17日,记者到建昌县老大杖子乡青龙源村桐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访时看到这番景象。

老大杖子乡位于建昌县西南部,东与要路沟乡毗邻,西与河北省青龙县接壤,多山、少平地,是地地道道的大山沟。

青龙源村地处老大杖子乡西部,四面环山,因山多地少,靠土里刨食的村民们,生活并不富裕。

穷则思变。村主任吴飞堂开始为村民谋出路。“以前我们光看到大山沟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等劣势,却忽略了大自然的馈赠。”吴飞堂说,因为海拔高,气候温差大的特殊环境,让青龙源村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冷水。村内有3处泉眼,是青龙河的源头,泉水一年四季长流不歇,而且冬季不结冰,水温常年保持在14度左右。“山泉水每天这么白白地流走,实在是对资源的浪费。”吴飞堂通过到北京、青岛等地学习考察后,决定发展冷水鱼养殖,带领村民致富,“冷水性鱼类,属于高蛋白高脂肪鱼类,这种脂肪是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软化作用,属于保健食品,市场潜力很大。”

更让吴飞堂坚定养殖冷水鱼的是:我国适合冷水养鱼的地方很有限。因为养殖冷水鱼,水质必须是四季长流,不结冰的山洞溪流或泉水。“这正是我们的优势!”

于是,吴飞堂请来专家论证,考察了这里的水资源。专家认为这里的水资源得天独厚,完全是山泉水,没有任何污染,非常适合养冷水鱼。这给他和全村老百姓吃了颗定心丸。他决定带领村民甩开膀子大干一场,让这大山沟里“游”出村民致富鱼。

说干就干。他组织几户对冷水养殖有积极性的村民,先后到北京、青岛等国家海洋养殖基地考察学习,基本上学会了冷水鱼消毒、防疫、喂食等管理方法,取到了“真经”。他还邀请市海洋与渔业局的专家,进村手把手地给村民技术指导。

2010年12月15日,在吴飞堂的努力下,建昌县桐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地点就设在老大杖子乡西部青龙源村,注册资金1000万元。合作社由40户养殖户组成,有员工56人。

短短几年时间,合作社的养殖技术日渐成熟,已发展成为省内规模较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并被省、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确定为建昌县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示范基地。“因为我们被认定为辽宁省无公害农产品,所以非常受市场欢迎。”合作社社员吴秘堂望着即将上市的5万尾虹鳟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成功打入北京市场,并成为指定供货商。

吴秘堂随后又带记者来到合作社的鱼苗孵化基地。“从外引进鱼苗价格很高,为了节省养殖成本,我们就琢磨着自己动手。”吴秘堂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条鱼苗进价5元左右,如果自己有孵化场,一个鱼卵0.7元,成活率为85%左右,孵化成鱼苗成本为2元左右,比进价低了3元,“一尾鱼苗节省3元,10万尾就节省30万元,100万尾呢?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通过5年的发展,吴飞堂实现了当初的“梦想”,几十户村民通过加入合作社实现了致富,还安排了很多村民就业。更重要的是养鱼让家乡多少年白白流走的地下泉水发挥了作用,成为村民的“致富泉”。

吴飞堂和社员们并没有满足,他们又有了新的发展规划:打造“建昌冷水鱼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再建1200米的鱼池。这又将带动当地冷水鱼养殖户50户,增加农民收入,预计户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

吴飞堂说,他们还将发展水产苗种繁育,水产饲料,鱼药、养殖设施和水产品加工,储运物流等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建昌县冷水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辐射和带动区域水产养殖发展。

美丽松原蛋鸡养殖“生”出致富经


全封闭式的鸡舍内,上万只蛋鸡正在吃食。在这个全封闭式的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饲养都有严格的规定。喂食、喂水,只需要饲养员在外面按下按钮,鸡舍内严禁外人进入。

这个机械化养殖场位于长岭县新安镇长发村,养殖场场长赵显中完成了从最初的散养蛋鸡到如今规模化养殖的跨越。经过多年的打拼和磨砺,赵显中将当初的几百只蛋鸡场,采取滚雪球的方法逐步扩张,发展到现在上万只鸡的现代化养殖场,赵显中也摸索总结出了自己的“致富经”。

借钱建鸡舍走出一条致富路

赵显中是新安镇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在地里为生计忙碌着。多年前,他看到外地农民靠蛋鸡养殖发了财,到外地走访蛋鸡养殖户,求取蛋鸡养殖的经验和技术。他暗暗地下定决心,走上了蛋鸡养殖这条致富路。当时,赵显中家里并没有足够的资金,他跑遍亲戚家,凑了几万元钱。建了规模不大的鸡舍,剩下的钱购买苗鸡、养殖蛋鸡技术的资料、饲料和防疫药剂。赵显中起早贪黑,喂鸡、定期清洁鸡舍、给生病的鸡喂药,一边养鸡,一边刻苦钻研养殖技术。

前几年,鸡蛋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一年下来,赵显中赔了近百万元钱。这给养殖场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赵显中从未想过放弃,硬是咬牙坚持下来。去年,养殖场迎来了新的生机。赵显中几经考察,决定建全封闭式鸡舍,采取现代化养殖技术。养殖场选了新场址,建起了两栋鸡舍,可容纳两万多只蛋鸡。养殖规模扩大了,销售渠道就打开了。没到鸡蛋出舍的时候,就会有批发商上门取货,销往全国各地。养殖场走上了正轨,但赵显中却不敢放松。他每天起早贪黑,细心观察鸡的生长状况、采食量、产蛋量,以及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并认真做好记录。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创业。

扩大规模带动乡亲奔富路

“一人富了不算富,咱要带动农民都走上富裕路。这是赵显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养殖场的二期扩建已经在他的计划中,他的目标是要达到七万只蛋鸡的养殖规模。

预计明年,将会有更多的全封闭鸡舍投入使用。赵显中说,他要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养殖蛋鸡致富,将新鸡舍提供给村民使用,并提供技术指导。周边村民无论哪家想走养鸡致富这条路,都可以来他家学习,他会手把手传授,耐心细致地讲解。

江苏:生态养殖致富的“金钥匙”


江苏省不少农户利用资源优势,运用科技手段,突出生态特色,打造出一批具有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锻造出一把把养殖致富的金钥匙。
草鸡醉拳打得好
靖江市生祠镇新丰村生态园内,有一群喝酒长大的鸡。
让鸡喝酒,这不但在全国独一无二,而且还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12年度国家星火计划攻关项目。
乍一看,这些醉鸡和普通散养草鸡长得差不多,再细一瞧,却发现它们精神头十足,尤其是那鸡冠,红艳饱满,像是要滴出血来。醉鸡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靖江市义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义昌说。冬天寒冷,一般的鸡必须到鸡舍取暖,否则会冻死,醉鸡不需要,基本是在生态园内露宿。他还透露,这是安徽农业大学某教授的专利。这项专利使得醉鸡自身的免疫能力大大提高,生长过程中基本上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我们的醉鸡白天吃虫、吃草,晚上吃食葡萄酒浸泡过的玉米等杂粮。吃普通饲料的鸡,三个多月就能长到1千克甚至1.5千克,我们园里的醉鸡长得很不着急,半年也就0.75千克的样子。陆义昌介绍说,去年初,义昌牌醉鸡在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产品展销会上卖到180元/只,被国家食品检测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的数据显示,醉鸡鸡肉有低脂肪、高蛋白、高氨基酸等优点。
目前,靖江市场上有5家义昌牌醉鸡直营店。虽然醉鸡价格较贵,但市场上依然供不应求。陆义昌说,醉鸡被列入2012年度国家星火计划攻关项目,让他信心大增:将来,我要把直营店开到全国各地。
蝎子王住进贵宾房
一对长长的钳子,黄黑色的脊背,高高翘起的尾巴,毒刺随时准备出击看起来令人胆战心惊的蝎子,却成了靖江市西来镇见龙村村民鞠军华的赚钱宝贝。日前,鞠军华注册成立鑫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吸引了当地二十多名村民前来学习蝎子养殖技术。
鞠军华介绍:养蝎子要赚钱,全靠技术过关,而温度和湿度的适当控制是蝎子养殖技术的关键,养蝎房温度要保持在26~39℃之间,湿度应保持在55%~75%之间。在这种环境下,蝎子活动最旺,食欲最强,生长最快。
为了让蝎子住得舒适,鞠军华在养殖房内还安装了空调和加湿器。此外,由于这些小动物的嗅觉和触觉十分灵敏,所以不能在蝎房周围20米内放置农药、油漆、汽油、卫生球等刺激性较强的物品,也不能有强烈震动和较大声响。
笔者看到,养殖房两侧的架子上爬满了黄粉虫,鞠军华解释说,()蝎子喜爱吃含高蛋白、低脂肪且体软多汁的昆虫,黄粉虫繁殖快、生长周期短、营养丰富,是蝎子的最佳饲料。
在养殖池里,笔者还意外发现了一些状如指甲盖的灰黑色昆虫,鞠军华说,那也是蝎子爱吃的食物地鳖虫。地鳖虫幼虫可以作为蝎子的食物,而蝎子蜕下的皮和吃剩的黄粉虫残体又被地鳖虫吃掉,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鞠军华还说,蝎子除药用价值外,还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在苏南一些大酒店里,一小盘只有60只的油炸蝎子就卖到了200元。现在的市场行情是每千克1500~1600元,每1千克约有800只成年蝎。鞠军华粗略地算了一笔账,每养1万只蝎子,就可带来近两万元的收益。
鱼不吃药身价更高
生态养殖不用抗生素、激素,成本不太高,经济效益却很好。常熟市金唐水产品有限公司张建龙用生态养殖方法给公司带来每年近一千万元的收入。
笔者见到张建龙时,他一脸喜色。原来他所在的金唐市水产品有限公司迎来了大丰收,每天捕捞上来的草鱼、青鱼达一吨以上。这些鱼从来没有吃过药,销路根本不用愁。
张建龙今年51岁,养鱼虾却有28个年头。刚开始,鱼一出现问题,我就给它们吃药,甚至还将抗生素、农药当成养鱼成功的法宝。但看着鱼的排泄物聚积在池底,池水水质越来越差,有时候甚至还有臭味,心里也觉得有问题。
有一次,农业专家到常熟来介绍养殖新技术,一种不给鱼吃药的新型生态养殖方法为他打开了思路。这是一次大转变,以前是治疗有病的鱼,而现在是做好防病工作,让鱼不得病。张建龙说。
生态养鱼并不复杂,先用生石灰、漂白粉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再用有机肥给水草以营养,最后加入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放入鱼苗后,每隔十天半月再往水中施放一次有益菌。
如今,张建龙不仅养鱼虾,还在阳澄湖里养起了螃蟹。多年来,相关部门先后抽检了他养殖的460个批次的水产品,未发现有不合格的情况,他的水产品还远销到了日本、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地区。张建龙算了一笔账,生态养殖和用药养殖,成本差不多,但生态养殖水产品的价位却高出普通水产品20%左右。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滨海市玉龙路276号邮编:224500)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54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