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饲粮中钙的获得尧利用情况及需要量

王小兵(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畜牧兽医站401220)

1禽体内分布及生理功能

钙是家禽机体灰分中的主要成分,也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一般一只来航鸡含钙35克,其中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喙里,其余的分布于血液、淋巴、唾液及其他消化液中。正常的骨骼灰分中钙约36%、磷18%、镁1%,且钙与磷在骨骼中保持着一定的比例,约为2∶1。骨骼中主要矿物质羟基磷灰石,这种化合物难溶于水,具有微晶体结构,常因扩大表面而易同外界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

钙的生理功能首先作为主要成分构成骨骼,并与肌肉一起完成运动的机能。钙还是形成蛋壳的主要物质。体液中分布的钙量少,但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细胞外液的钙可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维持正常的肌肉收缩和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参与正常的血液凝固。此外,钙还参与体内其他有关生理过程。

2家禽饲粮的钙来源

母鸡每产一枚蛋,随蛋壳排出2克左右的钙。蛋壳形成所需的钙约有25%是来自髓骨,如股骨、胫骨、龙骨、肋骨、尺骨、趾骨以及肩肝骨都是髓骨,约占母鸡全部骨骼重的12%,是产蛋用钙的临时仓库。75%其他的钙则需要取自饲料,如供应不足就会影响蛋壳质量,产薄壳蛋及软蛋。家禽所用饲粮中的钙有无机钙和有机结合钙两种形式。矿物质钙为无机钙,包括钙的磷酸盐和碳酸钙,家禽常用的钙源矿物质饲料还有石灰石粉、石膏粉、白云石粉、大理石粉等。骨粉中钙以羟基磷灰石形式存在,蛋壳以及贝、螺、虾、蟹等的壳则以碳酸钙形式存在。植物的籽实和根茎中钙含量很少,豆科牧草含钙丰富,苜蓿粉中的钙与碳酸钙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效价。动物副产品包括鱼粉、肉骨粉,含钙丰富,是家禽饲粮中极好的钙源。

3钙的吸收

钙以离子形式主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吸收。()钙的吸收方向是从小肠黏膜侧进入,再由浆膜侧排出。钙的吸收有三种途径:①主动穿越细胞的过程,包括钙离子通过绒毛膜扩散入细胞、胞浆内运动及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的排出3个环节。②钙离子细胞间转移,当小肠内钙离子浓度足够高时才能利用这一途径。③通过以细胞的胞饮、胞吐形式的钙离子转运。钙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靠电化学梯度而不需要能量。细胞内钙以钙结合蛋白、游离钙离子和钙离子小泡囊三种形式转运。钙离子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渗出时,钙结合蛋白中的钙通过钙泵排出,游离钙离子以钠-钾囊实现钙离子交换,以胞饮方式进入细胞的钙泡囊以胞吐的方式释放钙。钙的细胞间转移,取决于细胞膜间的连结程度,有些氨基酸如赖氨酸能使构成细胞间连结的细胞膜骨架脂蛋白收缩,减弱细胞间连结,增加细胞间钙离子转移。

4钙的需要量

产蛋鸡的钙需要量。一般来讲,在产蛋鸡到达产蛋高峰时,每天每只鸡至少食入3.75克钙。以后随着鸡周龄的增加,钙的利用率下降,蛋壳质量变差,对钙的食入量应相应提高。对于19~28周龄的蛋鸡,日粮中钙水平应为3.75%,尚未开产的后备鸡、已经开始产蛋的或产蛋率相当高的鸡,会通过控制各自的采食量满足对钙的摄取量,29~36周龄蛋鸡钙需要量为3.75克/天/只,37~52周龄钙需要量为4.00克/天/只,53周龄以上钙需要量为4.25克/天/只。

生长鸡的钙需要量。对于生长鸡建议日粮钙水平不能超过1.2%,如果含钙太高,则容易造成食欲减退,体重和饲料报酬下降,性成熟推迟,以及肾脏病,内脏痛风,输尿管尿酸沉积等钙过量引发的病变。在育成期末,骨骼需要沉积大量骨髓时,每天钙沉积量约为0.5克,同时内源钙排出也增加,这时增加日粮钙水平,有利于骨钙化和蛋壳质量的提高。18周龄至5%产蛋率阶段,可将日粮钙提高到2%。

钙不足和过量。家禽缺钙时的主要症状为骨骼病变。家禽食入的钙、量不足时,就会动用骨骼中的贮存,从而形成钙磷代谢失调症状,如生长停滞、食欲减退、异嗜、羽毛状态不良、软骨病、跛行瘫痪不起等症状。蛋鸡可造成蛋壳粗糙,脆弱易破,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翅骨易折断等症状。过多采食含钙丰富的日粮或饲喂过量的钙对家禽也是有害的。家禽对高钙日粮十分敏感,全日粮配合料中如钙量超过标准50%,即可产生不良后果。家禽过量供给钙时,脂肪消化率下降,脂肪酸和钙结合成钙皂的排出量增加,还会使体内磷、锰、锌、铁、铜、镁、碘等元素的代谢紊乱,同时还会因抑制鸡的采食量,造成产蛋量下降。

相关阅读

制定我国肉鹅营养需要量标准


有关鹅营养需要活的研究报告少见,一般都是参考鸡的营养需要量资料推算鹅的营养需要量数据,误差较大。目前,我国在鹅营养需要的研究方面,有价值的资料很少,无饲养标准可依,造成鹅饲料配侧块乏科学依据。我国农村传统养鹅和传统养鸡一样,以放牧散养为主。放牧鹅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饲料转化效率低。有人很据农村传统放牧养鹅,的习惯,称鹅为草食家禽。其实,鹅与鸡、鸭等单胃动物一样,具有相似的消化系统结构和消化生理,消化淀粉及其他糖类的能力也较强。再者,我国是世界养鹅中心,鹅饲养量占全世界总饲养的85%。因此,我国应该成为鹅遗传育种、生理生化、营养与饲养技术的研究中心,加强基础性研究,根据鹅的消化生理特点配制日粮,科学饲喂,能提高鹅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饲养成本。

蛋白质对鸡的营养作用及其需要量


肖林财1沈维力2

(1.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平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164100,2.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164100)

1蛋白质不足对鸡的影响

鸡饲料中蛋白质不足时,鸡生长受阻,食欲减退,羽毛长势和光泽不佳或换羽缓慢,免疫力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母鸡性成熟延迟,产蛋率(量)不高,蛋重小,受精率与孵化率也低。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的供应水平是影响蛋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蛋的干物质大约50%是蛋白质,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供给对于鸡蛋生产至关重要。当一种或几种氨基酸供给不足时,会影响鸡蛋蛋白质的合成或使其不能合成。在轻微缺乏时,蛋白质合成量可能减少;严重缺乏时,鸡蛋蛋白质合成可能完全停止。

2氨基酸平衡与蛋白质营养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动植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这些氨基酸以不同数量、比例和排列顺序构成动物体与植物体的各种蛋白质。植物可合成所有的氨基酸,而动物不同。动物在有足够氮源与能量供应情况,体内可合成一些种类的氨基酸,并能满足自身需要,不依赖从外界供应,称这些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有一些氨基酸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率不能满足需要的,必须依赖从外界获取,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对鸡而言,有13种必需氨基酸,即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胱氨酸和酪氨酸。用植物性的饲料喂鸡,常不能满足鸡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动物性饲料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较平衡、能较好地满足鸡的需要。喂鸡的饲料中最常缺乏的必需氨基酸依次为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常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他们的不足会限制其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利用,降低其利用效率,导致较多的氮从粪便中排出,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也严重污染环境。

3鸡对蛋白质与氨基酸需要量

维持需要。可将其产蛋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21~42周龄和42周龄以后。在前阶段的体重平均按1.5千克计,每天排出氮273毫克,折合粗蛋白质1.7克,产蛋鸡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以55%计,则每天维持需要摄入粗蛋白质3.1克,同法计算出产蛋后期维持需要采食粗蛋白质3.4克/天。

产蛋需要。若产蛋前期1枚蛋的重量为50克,后期为60克,其中所含蛋白质分别为6克和7.2克。饲料蛋白质沉积为鸡蛋蛋白质的效率,则产蛋前后阶段每产一枚蛋需要蛋白质12克和14.4克。

增重需要。若21周龄时蛋鸡的体重为1.35千克,体成熟时增长为1.8千克,此期间每天增重为4.3克,以55%的利用效率折算出每天增重的蛋白质需要为1.4克,后期增重很少,每天需要0.1克蛋白质。

蛋白质总需要量。将上述二项合计,即得出1只轻型蛋鸡每天的粗蛋白质总需要量。产蛋前期蛋白质总需要量16.5克,产蛋后期蛋白质总需要量17.9克。鸡对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量是一个绝对量,以克、毫克或微克表示。但因实际生产中蛋鸡和肉鸡都是群体饲养,不可能给每只鸡配餐,而是根据群体的营养素平均需要量和平均采食量换算成各营养素在饲料中的浓度(%或克/千克饲料、毫克/千克饲料、微克/千克饲料),并依此配成饲料。所以,鸡饲养标准中是以饲料中浓度(%)形式分别列出生长鸡与产蛋鸡对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的总需要量。

4蛋白-能量比

在配产蛋鸡的饲料配方时,产蛋鸡形成蛋壳需要大量钙,石灰石粉或贝壳粉在饲料中必须占有较高的比例在8%左右,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所占的比例限制在9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会不能同时使饲料的代谢能和蛋白质都达到标准要求。为使蛋白质达标,一些人宁愿代谢能低,但所得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鸡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分解与合成)过程与能量的利用相伴随,各种氨基酸相互结合形成蛋白质及过量蛋白质、氨基酸脱氨形成尿酸与排出的过程必须消耗能量。代谢能供应不足时必然影响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导致其利用率下降。正确的选择是使代谢能、蛋白质水平都低一些,但要保持两者间适宜的比例,或通过添加适量脂肪使代谢能与蛋白质水平都达到或接近标准。我国蛋用鸡饲养标准推荐0~6周龄生长鸡饲料中应含代谢能11.92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8%。

中草药在肉牛疾病防治中的使用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类食品的健康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内畜牧养殖专家以及养殖工作人员逐渐对动物的生命健康提高了重视程度。在肉牛养殖实践中,为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一方面,应了解并掌握相关疾病的免疫程序,及时防疫;另一方面,如发现普通牛病,应尽可能自己对其及时进行诊治,以节省用药支出,尽可能减少损失。大量科学研究和相关试验证明,中草药可有效调节动物的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和机体生长发育。此外,中草药还具有清热解毒、抗应激、驱虫、抗菌消炎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方面的作用。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中草药在肉牛疾病防治中的使用情况。

1.抗应激、增强牛体免疫力
黄连、菊花、石膏、柴胡、青蒿、紫草等中草药可有效调节体温中枢,其抗应激作用较为突出;地龙、蜈蚣则具有抗惊厥等作用;而五味子、朱砂等可镇静催眠;马兜铃、马鞭草和车前草可解暑降温等。将山楂、板蓝根、黄芪等中草药与电解质、多种维生素拌入肉牛饲料中可增强肉牛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同时具有抗应激和促生长等多种作用。此外,将黄芪、党参、当归、穿心莲和淫羊藿等加入饲料中饲喂也可增强肉牛的抗病力和免疫力。
2.防治牛细菌性传染病及其他疾病
在肉牛疾病防治实践中我们发现,黄连、黄柏、黄芪等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和清热解毒等作用,而栀子、知母、麻黄、防风、地骨皮等中草药可解表祛风、清热泻火,而应用车前子、大黄等药物可促进细菌内毒素排出,冰片、枳实等中草药则具有消肿止痛、健胃消食等作用。
3.防治肉牛瘤胃病、真胃病和腹泻
中草药在肉牛代谢消化类疾病的防治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中应用几个疗程的消食平胃散(由多味中草药合成)可促使肉牛瘤胃病好转甚至痊愈,而使用消积散可有效治疗牛真胃病,使用某些中草药制剂(例如白头翁散)可治愈牛腹泻病。
4.防治寄生虫病
某些中草药中含有酚类、多糖、生物碱、绿原酸等成分(具有驱虫、抗毒杀菌作用),其中苦参、大蒜、槟榔、使君子等可作为驱虫剂使用,其中苦参在牛球虫病和疥癣虫的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同时可灭杀多种病菌;使君子可有效驱除肉牛体内的蛲虫和蛔虫,而槟榔可驱除姜片虫、绦虫等寄生虫。

警惕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家禽疾病


钙和磷是家禽体内含量最多的两种矿物元素,对家禽的生长、发育、孵化、产蛋都有重要的作用。饲料的钙和磷必须成一定比例时才能发挥有益作用,雏禽、育成禽以1.5∶1~2.0∶1为宜,产蛋禽以5.0∶1~6.5∶1为宜,高于或低于这个比例都会引起疾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切不可掉以轻心。现将各地发病实例简介如下。

1高钙低磷饲料引起的家禽疾病

1.1引起雏鸡痛风:山东省泗水县某养鸡户,饲养巴布考克蛋鸡幼雏1000只,白21日龄起,误用蛋鸡饲料饲喂,68日龄开始发病,采食日渐减少,粪便稀薄,逐渐消瘦,生长缓慢,至80日龄累计死亡266只。剖检:肾脏肿大,输尿管肿胀变粗,肾脏和输尿管内有大量石灰样沉积物,诊断为雏鸡痛风。分析病因,认为系因雏鸡饲喂蛋鸡专用的高钙低磷饲料所致。采取措施:立即停喂蛋鸡饲料,改喂雏鸡饲料,并进行对症治疗,很快控制了病情。

1.2引起鸡尿石症:山东省泰安市某养鸡户,饲养京白904蛋鸡220只,160日龄起陆续发病,吃食减少,冠髯萎缩发紫,足爪干瘪,瘦弱无力,全群产蛋量迟迟不见上升。选一只病重鸡剖检,发现左右输尿管内各有一块巨大结石,右侧重1.05克、左侧重0.81克。了解饲养情况得知,鸡主使用矿物元素添加剂时,不精确称重,只用铁勺估计挖取,用量每每偏高;而且鸡群散养于一个钾盐矿附近,长久摄取高钙低磷,遂引起发病。纠正措施:改散养为圈养,调整饲料的钙磷比例,添加剂准确称重,两周后基本康复。

1.3引起雏鹅痛风:据杨成勇报道,黑龙江省铁力市某养鹅户,饲养雏鹅2000只,日粮含钙量高达3.16%,比正常量高3倍,而且钙磷比例严重失调,为7.8∶1(正常应为1∶0.7)。鹅群逐渐发病,食欲减退,饮水增加,排石灰样稀粪,肛门松弛;两腿关节肿胀,跛行。剖检:肾脏肿大,内有尿酸盐沉积,输尿管变粗,内有石灰沉积物/;心包、气囊表面有豆渣样尿酸盐沉着,诊断为雏鹅痛风。治疗:降低饲料中钙的含量,调整钙磷比例。在饮水中加入5%的碳酸氢钠,促进尿酸盐排出。肾宝按说明饮用,改善鹅舍环境,7天后基本康复。

1.4引起雏鸭瘫痪:据王桂宏报道,盐城市某养鸭户,饲养樱桃谷鸭1700只,140日龄起开始发病,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消瘦,拉稀粪,站立时跗关节着地,走路困难。剖检:泄殖腔蓄积大量白色石灰样稀粪。诊断为高钙低磷引起的雏鸭瘫痪症。治疗分2组:(1)17%的过磷酸钙饮水,浓度为第1日1%、第2日0.5%、第3日0.25%,治疗314只,全部康复。(2)磷酸二氢钠饮水,第1日5.0毫克/只、第2日2.5毫克/只、第3日1.25毫克/只,治疗314只,全部康复。

1.5引起鸡缺锰症:据罗国琦报道,豫东河碱地区数个县的养鸡户所养的鸡,都发生缺锰现象,主要症状为:胫跖关节肿大变形,站立不稳,严重跛行,肉成鸡发病较多。剖检:腿骨变粗,骨头肿大,趾骨、龙骨扭曲变形。分析发现饲料含钙量较高,鉴于高钙可影响锰的吸收利用,结合症状特点,诊断为高钙引起缺锰症。治疗:硫酸锰每100千克饲料20克,日粮添加0.1%的氯化胆碱;预防:雏鸡用高于饲养标准2倍的硫酸锰饮水,连用10天。

2高磷低钙饲料引起的家禽疾病

引起蛋鸡大量产软壳蛋、薄壳蛋。陕西省某养户,饲养成年蛋鸡1000只,已开始产蛋,不久,发现鸡群大量产软壳蛋和薄壳蛋,蛋品质量普遍下降。从饲料查找原因,发现饲料中所含钙磷比例为1∶4.4,与蛋鸡需求的5.0∶1~6.5∶1截然相反,含磷量比需求量超过24倍。由于磷代谢时可带走一定量的钙,引起钙缺乏,故导致产异常蛋。防治措施:重新调整饲料配方,使钙磷比例符合蛋鸡需求,情况逐渐好转。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环境对家禽饲养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养殖已由散养户向规模户发展,畜禽养殖的污染已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随着近年来养鸡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品种、营养、疾病控制和饲养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在环境控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环境是家禽健康的前提,是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环境对家禽饲养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

1、环境对家禽的影响

温度是对家禽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能够影响鸡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产蛋量等指标。对于幼禽来说,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无法为自身提供足够的热量,如果温度过低会对幼禽的采食和发育产生显著而持久的影响。适宜成年家禽的环境温度通常为18~31℃,过低的温度会对家禽的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饲料的浪费,甚至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家禽无法向周围环境散热,造成家禽体内温度过高,从而出现家禽萎靡不振甚至中暑死亡,当超过39℃时甚至会引起家禽出现大面积死亡,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温差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舍内温差过大不但可以引起家禽发病,而且可以加重患病家禽的病情,降低治疗效果,甚至会导致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家禽适宜的湿度范围为/40%~72%,最佳相对湿度为60%~65%。湿度主要通过与温度协同作用对家禽产生影响。低温时,湿度过大会加剧阴冷的影响,使鸡更感寒冷,造成冷应激;而高温时湿度能够明显影响家禽体温调节,会抑制家禽的蒸发散热。Lin等研究表明,35℃时高湿度显著提高肉鸡的腹背部皮肤温度以及直肠温度。其他研究也发现,高湿度在高温环境下快速降低家禽生产性能。如果环境湿度高易引起家禽羽毛黏连、粪便含水量大、垫料潮湿、病原微生物过度繁殖,诱发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而湿度过低时,禽舍内由于空气干燥造成粉尘飞扬,会损伤家禽呼吸道,进而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流感、新城疫等。

光照对性腺有刺激作用,会对家禽体内的激素水平产生影响,能够有效控制家禽的性成熟,凶此家禽良好的生产性能离不开适宜的光照。光强和光照持续时间对家禽影响最大。光照时间过短会使育成期家禽性成熟延迟,时间过长则使性成熟提前。凶此为了刺激家禽食欲,促进生长,提高产蛋率,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和增加光强。据Lewis研究,在最初的21日龄内光照时间每增加th,肉禽采食量约增加15g。但光照对家禽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王翠菊研究发现,光照能够通过影响鸡输卵管形态对鸡蛋品质产生影响。

饲养密度能够对鸡舍内的环境,如温、湿度,通风,尘埃等产生影响,也影响鸡的饮食、活动和休息。Nahashon等发现,笼养几内亚珍珠蛋鸡饲养密度与采食量、日产蛋率、日产蛋重等呈负相关,在平均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方面,高密度组也高于低密度组。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为了追求高利润,许多养殖场盲日加大饲养密度,而未增加家禽料位、水位,导致禽群出现强弱分化,抢食严重,死亡率、淘汰率增加,产蛋性能下降。同时密度过大,粪便增加,舍内空气污浊潮湿,垫料中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标,诱发各种疾病。禽流感在亚洲国家迅速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型集约化养鸡场中鸡笼环境狭窄,鸡的密度大造成的。

在养殖过程中,来自通风设备、清理设备、取暖设备、饲养人员的操作以及附近马路上的汽车的噪音会对家禽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当飞机在养鸡场上空盘旋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飞机强烈噪音的刺激,鸡群出现惊恐、炸群、冲撞鸡笼、停水停食等表现。而且飞机噪音还会减少蛋鸡产蛋量,增加软壳蛋和破壳蛋数量。潘琦等的研究也表明,噪音环境除了降低蛋鸡的产蛋率和产蛋质量之外,还会影响种蛋受精率。

2、养殖环境的控制

养殖场选址与疫病防控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根据经营管理方式和生产特点,注意当地地形地势、土壤、水源、气候、空气等自然条件和交通、能源、附近工厂和居民等社会环境凶素综合考虑,适宜建在远离城镇村屯的城市远郊,远离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距离公路铁路等交通主干线500m以上,选择地势高、向阳背风的地方。在布局上,养殖场周围应建立围墙,围墙外设置防疫沟,出人口设置消毒池,饲养区和办公区分开,饲养区和其他设施设备区域之间通过设置100m,左右的隔离设施进行有效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作为必备的T作程序,养殖场的消毒T作应该做到严格执行。要求车辆、人员进出生产区之前都要进行严格有效的消毒。消毒后的人员必须换上工作服和鞋帽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平时要做好环境卫生消毒,经常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并且每月使用2~3次消毒液进行消毒,定期灭蚊蝇和老鼠,场区内禁止饲养宠物。要加强饲料及水源的卫生质量检测,保证禽舍内清洁通风。合理处理粪尿污物,减少环境污染。另外可以通过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和微生物,并能够减轻噪音。

3、小结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饲养环境对养殖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凶此应加强饲养过程中环境的控制,改善饲养环境,实现健康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家禽养殖环境污染及措施
1、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
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满足了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并对发展我国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已造成我国新的环境污染问题。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粪便、污水和恶臭三个方面。畜禽粪便中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致病菌、寄生虫卵以及滋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菌量增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在某些地区发生禽流感类的传染病,病原体就极易随着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及腐败死尸的排放而广泛传播,引起人畜交叉感染,给人畜带来灾难性的危害;畜禽养殖废水中CODCr、NH4+-N、SS含量都很高,水量大且温度低,废水中固液混杂,氮和磷的化合物有机物含量较高,畜禽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恶臭气体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氨、醇、甲烷等200多种有机恶臭物质,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这些气体刺激人畜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导致畜禽生产力下降。我国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很大,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1999年我国畜禽粪污产生量约为19×108t;2001年,我国畜禽养殖业氮排放量为1059.1×104t。到2006年,我国畜禽粪水量超过100×108t,其中COD排放总量达到1.1×108t,氨氮排放量约为1200×104t。我国环境污染正在转型,工业污染比重下降,农业污染日益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造成的有机污染已成为目前我国最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
2、畜禽养殖业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不断发展,导致了农牧严重脱节,加上处理技术落后,环境管理滞后,畜禽养殖只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生态效益,致使畜禽粪、尿、死尸成为一大环境公害。
2.1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迅速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业经济中心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畜禽饲养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畜牧生产发生了变化,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同时,畜禽产业的粪尿等排泄物数量明显增多,其处理方式比较落后,随时都会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2缺乏规划,场址与布局建造不合理早期建造的养殖场,未经科学规划,选址、栏舍建设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少养殖场建在城镇近郊、村庄旁、河流溪沟畔;栏舍建设缺乏规划,多数是边发展边建设,布局零乱、建造简陋、设施陈旧落后,极易对周边人居环境造成影响。
2.3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环保意识不强一方面,畜禽养殖业主多数为普通农户逐步发展壮大,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养殖业在一般情况下是微利产业,而污染治理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多数养殖场户在资金上自身难以承受。因此,相当一部分养殖场缺乏必要的粪污处理设施,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污随意排入河、溪、田、塘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加之不少畜禽养殖场只注重养殖增效,不重视生态环保,对进行粪污治理缺乏主动性。
2.4农牧脱节,粪污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传统的种、养型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在系统内部被利用转化,而随着畜禽养殖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日益提高,养殖业脱离了种植型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农牧脱节,养殖者不种地,大量畜禽粪污及废弃物不能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不能及时还田消纳,畜禽废弃物这一宝贵的资源不能得到及时利用。
2.5缺乏实用的处理技术近年来,虽然通过国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科学养殖技术,鼓励各养殖场采用干清粪工艺,对于小型规模化养殖场废水的减量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于大中型养殖场,废水排放量仍然较大。由于缺乏各种实用、低成本、处理效果好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使得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问题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2.6环境管理政策落后在畜牧业发展上,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一直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长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行,环境保护不是核心职能,因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在其政策目标中没有得以充分体现。畜禽养殖污染没有被纳入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防治的内容。环保部门在包括畜禽养殖业污染在内的农村环境管理问题上缺乏相应的职能和手段,因此,养殖业的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相当薄弱。
2.7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为防病和促进畜禽生长的需要,养殖者大量使用疫苗、抗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等,导致药物残留,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3、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环保意识近年来,畜禽养殖污染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畜牧业环境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地方各级政府也将养殖污染治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为此,要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尤其是畜禽养殖者的环保意识,增强养殖者对实施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重视与监督力度,促进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3.2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在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选址时,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本着合理布局,利于生产,便于管理,防止污染为原则。新建畜禽养殖场场址要选在远离城镇、村庄居民区的地方,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养殖场周围有一定面积的荒山地、林果园、农田、养殖水面,推行农牧结合,力争粪尿全部就地消化利用。
3.3转变方式,推广畜禽清洁养殖根据畜禽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搞好营养调控,科学合理地饲养,在保证日粮氨基酸与能量满足需要的条件下,控制日量蛋白质水平,降低氨等营养素的排出量;强化管理,尽量少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绿色兽药,并严格遵守药物休药期规定;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不滥用疫苗;采用干清粪生产工艺,实行粪污干湿分离、雨水和污水分流,畜禽粪便干清堆积发酵后就地消纳,或运销周边林果园、鱼塘,尽量减少粪污的产生量;推行“畜禽-沼-果”生态养殖模式,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实现粪污就近消化和综合利用。
3.4增加投入,完善粪污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依法督促畜禽养殖户自身增加资金投入,主动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完成粪污治理改造;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建造分级沉淀井,净化污水;粪便发酵还田;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
3.5推广微生态养殖技术利用锯末、秸秆等原料作为垫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发酵床,在发酵床上养殖猪、禽类,微生态有益菌可将粪便降解,使畜禽舍免清粪、免水冲洗,养殖场无粪尿、污水排出,养殖环境无臭味。同时,以益生菌为主体构成良性微生态环境,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畜禽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实现粪污零排放、无污染、清洁环保生态养殖的良好效果。
3.6加强监管,建立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农业、环保等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大力度、通力协作配合,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将畜禽养殖场污染执法监管列入日常工作日程。
4、小结
当前,低碳经济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畜禽养殖成为必然的趋势。针对目前国内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只有重新整合现有的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真正实现畜禽粪便的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发展生态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养殖方式,提升健康养殖水平,才是解决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根本办法。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54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