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县笼养蛋鸡饲养技术

笼养蛋鸡是见效快、收益高、资金周转快的项目。本文从安泽县当地笼养蛋鸡品种、饲料饮水、蛋鸡不同日龄的管理、常见疫病防治和场址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为广大养殖朋友提供参考。

笼养蛋鸡生产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资金周转快的项目。鸡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的特征。我县饲料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形成了天然隔离带,发展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蛋鸡生产不仅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丰富菜篮子,鸡的粪便又是种植业优质有机肥,同时可增加就业岗位,对农业产业化调整,缩小城乡二元化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有重大意义。

影响笼养蛋鸡生产效益主要有优良品种、优质饲料、科学管理、严格防疫和经营管理等因素,蛋鸡生产只有实行标准化饲养管理和技术支撑才能健康发展。

一、蛋鸡品种

适合我县笼养的蛋鸡主要优良品种有海兰、罗曼褐壳蛋鸡等。

这些品种具有产蛋多、性情温顺、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等特点。

二、蛋鸡饲料与饮水

1.蛋鸡饲料按饲养阶段分雏鸡料、中鸡料、后备鸡料、产蛋鸡料(按产蛋率高低又分开产料、高峰料和高峰后期料)。

根据生长、产蛋阶段饲喂相应饲料,不可乱用。

按商品饲料分预混料、浓缩饲料和全价饲料。预混料+蛋白饲料+玉米=全价饲料,浓缩饲料+玉米=全价饲料,全价饲料省工、省事可直接饲喂,预混料和浓缩饲料不可直接喂鸡,需二次加工配制成全价饲料才能喂鸡。

雏鸡开食一般在出壳后20到30小时进行,100只雏鸡每天采食量1.2斤左右,以后每天增加0.2斤左右为宜。

更换饲料要由少到多经7天逐渐过渡,不可突然更换。

2.雏鸡、生长鸡、产蛋鸡均要供给充足清洁饮水,冬季要供给井水或温水。

雏鸡购入后应在半小时左右供水,饮水中应加入电解多维、Vc、阿莫西林(或氧氟沙星)按说明连饮3-5天。

缺水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率。

3.严禁在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非法添加剂(确保蛋鸡产品质量安全)。

禁止饲喂发霉饲料、变质饲料、过期饲料和三无产品饲料(无生产许可证号、无产品标签、无产品批号)。

对单一蛋白饲料要有资质检验报告的才可配料喂鸡。

三、蛋鸡管理

1.雏鸡购入前7天应对鸡舍进行消毒,准备好饲料、药品等物品。

2.温度:雏鸡没有自温能力,需要生火加温。

购入雏鸡前3天鸡舍温度(雏鸡床温)35-37℃。

4-7天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到与外界温度相同为止,但不能低于20℃。

适宜的温度雏鸡表现正常、分散均匀。

温度过高雏鸡表现张嘴呼吸。

温度过低容易挤堆(扎群)造成死亡。

3.湿度:鸡舍湿度60%为宜。

干燥易发生粉尘飞扬。

湿度过大容易滋生病菌。

一般伸手有湿感为宜。

4.光照:雏鸡前3日龄24小时光照。

4-14日龄每天减少1小时。

15-21日后每天减少半小时。

4-15周光照时间8-9小时为宜。

16-18周增至11小时。

19周每周增光0.5小时。

产蛋鸡产蛋期间需早晚补充光照每天恒定为16小时。

光照强度为3瓦/㎡,灯泡高度2m左右。

5.防暑防寒:夏季要防暑,鸡舍加大通风和带鸡喷水。

冬季要防寒,封闭出粪口、门窗,增加密度(鸡舍满笼)可提高舍温。

6.淘汰:及时淘汰弱鸡、低产鸡和低产鸡群,可降低成本(一只不产蛋鸡月耗料在5到6斤,折合6元多)。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7.蛋鸡管理一般采取全进全出制,即一排或几排同一鸡舍养同一日龄的鸡、同时淘汰,有利于控制疫病和饲养管理。

四、蛋鸡疫病防治

蛋鸡的疫病防治不是简单的注射疫苗和有病治疗,应是全面的综合防治,要强化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疫病防治意识。

1.雏鸡来源:购买雏鸡应选择无疫区。

在马立克、鸡白痢净化的种鸡场购雏。

2.制定疫病防治免疫程序,科学的免疫程序能有效预防疫病,注射疫苗是预防疫病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

要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按时注射疫苗,确保蛋鸡健康安全发展。如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传支、法氏囊、鸡痘、传染性喉气管炎、大肠杆菌、减蛋综合症等。

注射疫苗要按标签说明使用,冻干苗(活毒苗)要冷冻保存,油苗(灭活苗)要低温保存。

3.药物预防(动物福利):

注射疫苗不是高枕无忧,万事大吉,采取定期喂药预防是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的补充和完善。

定期喂抗生素(预防输卵管炎)。

应激时喂电解多维和Vc(如高温、忽冷忽热、转群、注射疫苗、产蛋下降、饲料品种更换、发生疫病等),做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

4.消毒

在鸡场大门口处应设立消毒池和消毒间。

消毒能有效控制和杀灭引发动物疾病和危害健康的各种病源微生物。

养鸡场应定期消毒,发生疫病时要天天消毒,出售鸡蛋和淘汰鸡后要立即消毒。

在注射活毒疫苗日不许消毒,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冬季消毒水温在20℃左右。

5.断喙

断喙一般在8-10日龄进行,断喙一般上喙切1/2,下喙切1/3。鸡群有病和弱鸡可推迟断喙;

可防止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

减少饲料浪费。

6.驱虫

雏鸡生长到1月龄驱虫一次(产蛋鸡产蛋前也要驱虫),第一次驱虫后间隔7-10天应再驱虫一次,主要驱体内外寄生虫,驱虫药可用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用伊维菌素0.14克一次拌料喂饲。

拌料要均匀。

7.养鸡场禁止饲养其它畜禽。

8.无害化处理

对不明原因死亡和发生疫病死亡的鸡只,以及注射疫苗空瓶均应全部焚烧或深埋无害化处理。

五、鸡场的选址与场区布局

养鸡场场址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交通方便,水电有保障,排水方便。

在居民区下风向,远离河道,距主要交通干线,村庄500米以上,距屠宰场、风景旅游区1000米以上。

养殖场办公区、生产区应严格区分。

上风向为办公区,中间为生产区,堆粪场应在下风向距场区100米以外。

场内净道、污道要严格区分,有利于控制疾病传播。

相关推荐

笼养蛋鸡疲劳症的病因 笼养蛋鸡疲劳症的防治措施


笼养蛋鸡疲劳症是由于笼养蛋鸡营养代谢障碍而引起的骨骼疾病。本病几乎在所有的笼养蛋鸡产蛋鸡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尤其是夏季笼养高产蛋鸡非常容易发生,往往转群入茏经过几星期,进入产蛋高峰时发病.主要特征是骨质疏松、骨质结构低劣,会导致机体瘫痪,甚至出现死亡,导致鸡蛋破损率提高,产蛋量减少,严重损害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笼养蛋鸡疲劳症的病因笼养蛋鸡疲劳症的防治措施。

1、发病原因

饲料因素。饲料中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会导致鸡体内钙的含量不足而导致该病的发生。维生素D不足时会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可促使该病发生。在更换饲料时没有使用过渡料,而是过早的使用蛋鸡料,从而导致钙的摄入量过高。另外,钙、磷的比例不适宜,如钙过高会导致甲状旁腺机能障碍,使机体不能正常的调节钙、磷的代谢,导致蛋鸡在开产后对钙的利用率降低,则需要动用骨骼中的钙,从而导致该病的发生。

饲养管理因素。笼养蛋鸡的活动空间小,运动量不足,导致蛋鸡的体质较弱,还易导致腿部肌肉和骨骼发育不良,从而产生疲劳症;当蛋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应激反应,如高温、噪声、不合理的光照和突然的换料等会使生理机能发生障碍,从而引发该病;初产母鸡开产过早,性成熟和体成熟不同步会也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环境因素。饲养环境较差,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缺氧等不良的环境因素会导致鸡群的抵抗力下降,加大了蛋鸡患该病的几率。

2、临床症状

最急性病鸡往往突然发生死亡,当初开产的蛋鸡产蛋率达到40%~60%时死亡数最多,通常最急性病例在死亡前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表现为鸡的健康状态及产蛋性能良好,但是在第二天早上可见笼内有死亡的蛋鸡,并且越高产的蛋鸡死亡率越高。病死鸡常出现泄殖腔突出这一典型症状。

急性病鸡表现为长期产蛋后无法站立,常侧卧于笼内,严重时会发生瘫痪与骨折。病鸡的产蛋量、蛋壳的质量和蛋的品质无变化。发病初期病鸡的精神状态良好,在后期则表现为精神沉郁,发生脱水,最后衰竭死亡。如及时加强饲养管理,大多数的病情会有所好转。

慢性型病鸡表现为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张口呼吸,腹泻,羽毛蓬乱,发热。鸡冠发些,皮肤发红。病鸡会瘫痪,无法站立。这一类型主要发生在产蛋日龄较长的蛋鸡,蛋壳的质量下降,变薄、粗糙、强度差、破损率增加,并且产蛋量会明显的下降,病鸡的反应变得迟钝,最后会因不能采食和饮水而逐渐消瘦衰竭死亡,死亡时会出现慢死亡的现象,死亡时尾部颤抖,两腿后伸,颈地、翅和腿软弱无力。如果及时的采取措施可以很快的恢复。

3、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大多可见蛋鸡有憋蛋的表现,腺胃发生糜烂、溃疡,腺胃壁变薄,严重者会发生穿孔,腺胃的乳头会流出黄褐色的液体;肠道发生病变,肠道内出血,肠黏膜发生脱落,肠内容物为灰白色或者黑褐色;肝脏肿大、发黄、淤血,表现有出血斑;肺淤血,有时表面有出血点;心脏扩张;腹部的脂肪有出现点;卵泡充血、出血,输卵管充血、水肿,其中有未排出的硬壳蛋滞留在输卵管的泄殖腔前。

4、防治措施

预防。首先要合理的搭配日粮,对于初开产的母鸡要加强饲养,使得性成熟与体成熟达到同步,在育成青年母鸡快达到性成熟时,要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还不能忽略对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补充,注意钙、磷的比例,在补充时要注意日粮中骨粉的质量和数量。通常,为了产蛋需求,在开产前的2~4周,钙的饲喂量应为2%~3%,在产蛋高峰期对钙的需求较高,应提高到3.5%,磷为0.9%,另外日粮中还要添加多种维生素以增强鸡体的抵抗力。在蛋鸡的产蛋率达到1%时,要及时的使用产蛋鸡饲料,但是要注意在更换产蛋料时不可一次性的完全更换,要逐渐进行,以免蛋鸡发生换料应激,同时也可以避免刚开产的母鸡钙的摄入量过高,影响吸收。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调控饲养密度,及时的分群饲养,并且上笼的时间不宜过早。做好蛋鸡夏季防暑降温的工作,给鸡饮用清凉的饮用,可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以减少应激的发生。鸡舍内要加强通风换风,控制好舍内的温度,保证蛋鸡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上笼产蛋前最好实行散养的方式,让其有充足的运动,以增强体质。在养殖过程中要避免蛋鸡发生应激反应,因此要排除一切引起应激的不良因素。

治疗。如果发现病鸡要及时将病鸡从笼内挑出,进行平地单独饲养,保证病鸡正常的饮水和采食,一般可在1周内自行康复。对于钙含量低的鸡群,要在饲料中再添加2%~3%的碳酸钙,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0万IU的维生素D,2~3周可将鸡群的血钙调整到正常水平,可有效的减少发病率,但是见效后不可以立即停止治疗,要持续补充1个月。如果病鸡出现肠炎或者输卵管炎则要配合使用抗生素,可在每只鸡的饮水中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2万IU。

笼养蛋鸡疲劳综合征
概述
笼养蛋鸡疲劳综合症是青年母鸡的一种营养紊乱性骨骼疾病。随着饲料业提高了蛋鸡饲料中钙的水平,如今本病的发生率与30年前相比降低了许多,但本病所造成的蛋鸡死淘率在总死淘率中占的比例还很高。
发病特点
本病多在炎热的夏季发生,高产蛋鸡在产蛋上升期至高峰期(140~210日龄)发病,产蛋高峰过后不再出现,产蛋上升快的鸡群多发。
发病时鸡群表现正常,采食、饮水、产蛋、精神都无明显异常变化,在晚上关灯时也无病鸡,而在早晨喂料时发现有死鸡,或有病鸡瘫在笼子里,若发现早,将病鸡放在舍外,自行产出1枚蛋或人工助产后便恢复正常,也不再发病。
症状
病鸡表现颈、翅、腿软弱无力,任人摆布,站立困难。病初产软壳蛋、薄壳蛋,鸡蛋的破损率增加,蛋清水样。食欲、精神、羽毛均无明显异常。鸡易骨折,胸骨软、变形。死鸡的口内常有粘液,常伴有脱水、体重下降。
病理变化
肺脏充血、水肿。心肌松弛。腺胃黏膜糜烂、柔软、变薄,腺胃乳头平坦,几乎消失,腺胃乳头内可挤出红褐色液体,有时腺胃壁(多在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现穿孔。卵泡有出血斑。输卵管黏膜干燥,常在子宫部有一硬壳蛋。肝脏有浅黄白色条纹,有小的出血点。肠内容物淡黄色,较稀,肠黏膜大量脱落。泄殖腔黏膜出血。
发病原因
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缺钙及体质发育不良是导致该病的直接原因。
钙的添加不及时。饲料中钙的添加太晚,已经开产的鸡体的钙不能满足产蛋的需要,导致机体缺钙而发病。

蛋鸡料用的太早。由于过高的钙影响甲状旁腺的机能,使其不能正常调节钙、磷代谢,导致鸡在开产后对钙的利用率降低,鸡群也会发病。而适时用过度料的鸡群发病少。

钙、磷比例不当。由于蛋鸡对钙、磷是按照一定比例来吸收的,当钙、磷比例失当,也不能充分吸收,影响钙往骨骼的沉积。

维生素D添加不足。产蛋鸡缺乏维生素D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液中钙、磷浓度下降,钙、磷不能在骨骼中沉积,使成骨作用发生障碍,造成钙盐再溶解而发生鸡瘫痪。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就是有充足的钙,鸡也不能充分吸收。

鸣群性成熟过早。由于鸡群开产过早,初产时鸡的生殖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性成熟和体成熟同步。

缺乏运动。如育雏、育成期笼养或上笼早、笼内密度过大、鸡的运动不足等,导致鸡的体质较弱而易发该病。

光照不足和应激反应。由于缺乏光照,使鸡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减少,从而发生体内钙、磷代谢障碍;另外,高温、严寒、疾病、噪声、不合理的用药、光照和饲料突然改变等应激均能造成生理机能障碍,也常引起鸡群发病。炎热季节,蛋鸡采食量减少而饲料中钙水平未相应增加,也会导致发病。

还有某些寄生虫病、中毒病、管理的原因以及遗传因素也能导致发病。

预防措施加强管理
鸡的饲养密度不可过大,育雏、育成期及时分群,上笼不可过早,一般在100天左右上笼较宜。
在炎热的天气,给鸡饮用凉水,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做好鸡舍内的通风降温工作。
每天早起观察鸡群,以便及时发现病鸡,及时采取措施。
按照鸡龄适时换料,一般在开产前两星期开始使用预产料。
加强营养

保证全价营养,使育成鸡性成熟时达到最佳的体重和体况。笼养高产蛋鸡饲料中钙的含量不要低于3.5%,并保证适宜的钙、磷比例,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2000国际单位以上。平时要做好血钙的监测,当发现产软壳蛋时就应做血钙的检验。
治疗措施发现病鸡,及时从笼中取出,放在地面单独饲养,补充骨粒或粗颗粒碳酸钙,让鸡自由采食,病鸡1星期内即可康复。对于血钙低的同群鸡,在饲料中再添加2%~3%的粗颗粒碳酸钙,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经过2~3星期,鸡群的血钙就可以上升到正常水平。而粗颗粒碳酸钙和维生素D3的补充需要持续1个月左右。如果病情发现较晚,一般20天左右才能康复,个别病情严重的瘫痪病鸡可能会死亡。

高产笼养绿壳蛋鸡


笼养绿壳蛋鸡首先要控制好温度,冬季增温,夏季降温。然后就是通风,冬季要避免开下面的窗口通风,最好是开上面的窗口。再次就是喂食、饮水,一定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干净,可选择青菜叶喂养。最后一定要定时定点的进行清扫、消毒,来保证鸡的健康。

1、温度

笼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温度的控制,毕竟它不像散养一样,可以自己出去活动,夏季的话,要做好降温的工作,在冬季的话,需要增加室内的温度。

2、通风

通风除了能给室内降温之外,还能排除室内的污浊气,将一些有害的气体排除出去。夏季通风的要求并不是很多,主要就是冬季的通风要做好,因为冬季的气温比较低,在做通风的时候,不要直接开下面的窗口通风,以免让鸡受冻,可以选择打开上面的窗口。

3、喂食、饮水

喂食的话可以采用自采的方式来喂养,食物的选择上可以用一些新鲜的青菜叶或者是青草来喂养都是不错的选择,在喂养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进去搭配。饮水的话,一定要保证水质的干净,脏水不能喂给它喝。

4、定时的清扫

笼养也是需要定时的清理它的鸡粪的,不然的话,极有可能会引起一些疾病的感染。每个星期最好是定期的消毒两次,来保证环境的干净。

笼养绿壳蛋鸡常见的疾病及防治

1、产蛋下降综合症

这个疾病在绿壳蛋鸡中是比较常见的,一旦感染了这个疾病,就有可能会让它的蛋的品质出现下降的可能。染病的时候,会拉绿色的分辨,它的鸡冠会变成青紫色。防治的方法可以用0.2%的呋喃唑酮来防治,还可以在饲料里面加一些壮优也是很好的。

2、脂肪肝综合症

这个也是笼养绿壳蛋鸡的时候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一般的时候不会容易被发现,但是发病了之后,会让它的肝脏出现出血的症状,影响健康。防治的方法可以用壮优来防治,一般连续用20天就可以了。

3、产蛋下降综合症

这个病也是比较常见的,发病的时候,绿壳蛋鸡会不容易站立,出现反应迟钝的情况。防治的方法可以让染病的鸡放出来,自由活动,增加它的维生素即可。

冬季蛋鸡饲养技术


一、防寒保温

1.封闭鸡舍四壁和房顶上除换气窗以外的所有空洞和缝隙,修好门,堵塞北窗,南窗安装玻璃或塑料薄膜。夜晚在门口和南窗口挂上草帘或棉毯。

2.在房顶下加一个夹层或设置天花板,阻断冷空气直接进入舍内。

3.在房顶下距地面2米左右的高处设置保温棚,并在顶棚上铺上珍珠岩或塑料布。

4.在鸡舍内悬挂电热毯,安装电热板、红外线保温灯补温。

5.在鸡舍内安置火炕和安装暖气管。

6.出粪口要安装插板,防止冷风进入鸡舍。

7.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地面散养每平方米为6~8只,三层笼养每平方米18~24只。

8.在鸡舍周围设置防寒设施,以防寒风侵袭。

9.舍内温度过低时,整个鸡舍可盖上尼龙薄膜或双塑料布,但应注意适当留些通风孔,以免蛋鸡缺氧窒息而死。

二、调整日粮,增加营养

寒冷季节气温低,蛋鸡的热能消耗大,为保持高产稳产,要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增加动物性原料的比例,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增加玉米、谷物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在特别寒冷天气,为了弥补常用饲料配比的能量不足,在日粮中可酌情添加1%的油脂,这样既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又能有效帮助鸡体抵抗寒冷,增加蛋重。

三、人工补充光照

蛋鸡产蛋高峰期间每天需16小时的光照、寒冷季节昼短夜长,自然光照时间及强度均不足,应人工补充光照。补充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达到3瓦为宜,将带有灯罩的60瓦以内的灯泡悬吊距地面2米的高处,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约3米,若有多排灯泡,要交错分布,以便使舍内各处光线照射均匀。每天早晚两次开灯,第一次早晨5点开灯至天亮关灯,第二次天黑时开灯至21点关灯。若遇阴天,白天也要开灯-注意人工补充光照要有规律性,要按时开灯,准时关灯,并持之以恒。切不可忽早忽晚、忽长忽短、时断时续,以免引起产蛋减少或换羽现象。开灯前,要备好饲料和饮水,以便开灯后鸡采食、饮用。有条件的养鸡户可采用鸡舍光照控制仪来控制鸡舍光照。

四、保持舍内干燥、空气新鲜

寒冷季节由于鸡舍封闭严密,饲养密度高,鸡呼吸量大,排泄物多,空气潮湿,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增高,易使鸡发生呼吸道疾病,导致产蛋量下降。因此,寒冷季节必须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持舍内干燥、空气新鲜可采取以下措施:

1.笼养鸡应勤清除粪便。

2.经常检查饮水器、水槽是否漏水。喂水时水槽不要过满,加强对供水设备的维护,有助于降低湿度和废气量。

3.寒冷季节在中午较暖和时打开门窗、换气窗或塑料薄膜通风换气。晴天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进行通风,连续开窗数次,每次10~30分钟。必要时,可利用换气扇进行通风。

4.鸡舍最好采取纵向通风。

5.在舍内放置石灰吸潮,每周每平方米地面撒400克过磷酸钙消除舍内的氨气。

6.用艾叶、大青叶、苍术、大蒜秸秆各等份,用量适中,放入舍内熏蒸,除去舍内异味,每10天熏蒸一次。

五、防应激

各种应激都会造成鸡产蛋量下降或停产,甚至造成死亡。

1.防冷应激。鸡舍温度低时,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增加喂量,一般在寒潮前1~2天,每只鸡每天增加饲料10~20克,气温每降低3℃,应给鸡多喂5克饲料,另外,可在气温骤降的前一天,给鸡饲喂防冷应激的药物,其配方及用法为:葡萄糖20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钠3.5克,加水1000毫升溶解后加温,每天分两次喂给,每只每次50毫升,连用3~5天。

2.防免疫应激。接种疫苗前.检查鸡群是否健康,不健康或鸡体较弱的鸡群应慎用疫苗:在接种疫苗前2天和后2天,让鸡服用抗应激药物,以提高鸡的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若使用疫苗后鸡出现呼吸道症状或拉稀现象.用环丙沙星溶液,给鸡连用3~5天。

3.防惊群。①保持鸡舍内外及周围环境的安静。②饲养员保持相对稳定,固定工作服和工作程序,动作轻缓。严禁闲杂人员进入鸡舍。③严防犬、猫、鼠等动物进鸡舍。④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鸡舍。⑤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粉1毫克,维生素正粉,可预防、减轻应激发生。

六、搞好消毒

寒冷季节蛋鸡容易发生呼吸道病、新城疫等疾病。因此,做好消毒工作尤为重要。要定期搞好鸡舍内外、水槽、料槽、用具等的消毒。消毒剂要选用广谱、高效、无毒、无副作用且粘附性大的药物,如百毒杀等。要选择三种以上不同剂型的消毒液交叉轮换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七、疾病预防

1.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定期进行防疫。

2.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泰乐菌素或恩诺杀星,防治鸡的支原体病。

3.每隔四周左右在饲料中加入广谱抗菌药物,如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连用3~5天,增强鸡体抗病能力。

4.预防寄生虫病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左旋咪唑、阿维菌素等药物。同时,还要细心观察鸡群,及早发现、隔离、诊断、治疗病鸡,妥善处理病死鸡。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进入冬季后,气温急剧下降,这对蛋鸡的生产性能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一些养殖户为了保证鸡舍温度而容易忽视鸡舍空气质量,从而引起疫病高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笔者对蛋鸡冬季饲养管理进行了调查和总结,认为蛋鸡冬季饲养管理应抓好4项关键技术。
1合理营养
能量是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进入冬季后,蛋鸡对能量的需求会更高,它既要满足产蛋需求和维持鸡的正常生理需要,又要增加鸡只抵御寒冷所需的能量,因此,冬季必须保证鸡只能量的有效供给。首先要保证饲料中玉米的质量,选择颗粒饱满、无霉变、含水量较低(12%~14)的玉米饲喂蛋鸡;其次,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供给。凡使用浓缩饲料的,应将玉米用量提高2~3个百分点,保持浓缩料配比不变,同时降低麸皮用量2~3个百分点;第三,在产蛋高峰期,适当增加浓缩料2~3个百分点,同时降低麸皮2~3个百分点,以满足粗蛋白需求;第四,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和多种维生素,以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第五,适当增加维生素C和益生素的供给,降低冷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合理光照
2.1补充光照时间
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的最佳光照时间为14.5~15.5h/d,在冬季须人工补光5~6h/d。一般在早晨6:30~7:00和晚上5:30~10:00进行人工补光。。
2.2光照强度
关照强度以3W1m2为宜。
2.3灯光布置
补光灯宜选用普通照明灯泡,以功率25W为宜,()产蛋后期可用40W灯泡。灯泡架设高度应距地面2m左右,间距为2m。
2.4补光的注意事项
2.4.1光照强度不能太强或太弱
光照强度太强会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蛋色变浅和产蛋率下降。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开产和产蛋高峰期严禁使用40W以上的灯泡,否则会造成产蛋高峰期缩短、蛋变小和畸形蛋增多。光照强度太弱则会导致蛋鸡由于视线不清而减少采食量,造成营养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光线太弱还会影响卵泡的形成和发育,导致产蛋量下降。
2.4.2光照时间不能太长
蛋壳的形成一般在凌晨1:00~4:00之间,如果蛋鸡在这个时段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出现产软壳蛋或者产蛋率严重下降的现象。
3合理保温通风
3.1保温
蛋鸡的最佳产蛋温度为13~26℃,最低临界温度为5℃,成年鸡的最低耐受温度是-5℃。温度在13~-5℃之间,随着温度下降,蛋鸡的生产性能也随之下降,因此,必须保证鸡舍温度不低于5℃。养殖户应在鸡舍内悬挂3~5个温度计,及时对温度做出正确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保温问题。
3.2通风
通风是降低鸡舍温度和净化空气的关键措施。鸡舍通风不良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传支病毒)在空气中聚积,从而直接威胁鸡群健康;另一方面,通风不良会使鸡舍湿度升高,鸡粪发酵产生的大量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易引起鸡只轻微中毒,刺激鸡上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病原微生物可从损伤黏膜侵入体内而引起发病。由此可见,通风是蛋鸡冬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风和保温是一对难解的矛盾,要保证蛋鸡的生产性能,就必须解决好这对矛盾。对此,通常可采用定时通风法,每天进行3次通风,第一次在上午10:00,第二次在中午12:00,第三次在下午5:00,每次通风0.5h,然后关闭门窗,使鸡舍温度迅速回升。这样既可提高鸡舍的空气质量,又不会使鸡舍温度下降太低。在通风时,一定要形成空气对流,否则达不到通风效果。
4合理运动
运动是防止蛋鸡过肥和难产发生综合征、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有效措施。在冬季,每10d内连续2d采用2次间歇光照法来加强鸡只运动,一般在晚上6:00~10:00之间进行,采用开灯30min关灯30min开灯60min关灯30min开灯120min关灯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在料槽中添加足够的饲料,利用明暗光照间歇,使鸡只啄料加速,从而提高鸡只的活动量,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作者简介:
徐雅梅(1968-),女,陕西彬县人,大专,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70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