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红:甲鱼塘套养花白鲢走上致富路

图为罗永红养殖的大甲鱼和鱼塘。

甲鱼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滋补药品和中药材料。近年来,四川省长宁县三元乡水产养殖大户罗永红通过以鱼养鱼的新模式,将甲鱼养殖和其他鱼类养殖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水产养殖的全新“致富路”。

据了解,罗永红先后在浙江宁波、广东顺德等地从事甲鱼养殖,掌握了甲鱼养殖技术以及甲鱼餐饮经营方法等。“家乡的生态环境这么好,完全适合搞生态养殖。”罗永红决定回乡创业。2011年,他从湖南洞天湖花64万元买回甲鱼苗2200只。第一年他买回的甲鱼就产出了3万多只甲鱼蛋,存活的也有2万多只,于是卖了几千只后剩下18000只自己喂养。

“我的甲鱼种子很正宗,采用纯天然的养法,只喂鱼、虾、田螺、河蚌等,营养价值也就比较高。现在我每天都用200多斤鱼来喂。”罗永红介绍说,甲鱼一般一年长1斤2两,只有农历4月到9月喂食,其余时间都在冬眠。甲鱼在冬眠期间不进食,体重会下降6两左右。为了确保水塘内循环环境的原生态,罗永红把甲鱼与鲢鱼等混养,让花鲢、白鲢去吃甲鱼的排泄物,甲鱼又吃不健康的鱼。

目前罗永红已经投资了300多万元。现有6万只甲鱼中可以上市的也有2万多只。甲鱼一般3年才可以出售,年龄不一价格不一,年龄越大价格越高,一个两斤多的最高可卖300多元,成本仅180元。

罗永红弓腰在甲鱼塘边的小棚里,用手刨出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甲鱼蛋。“今年产10万个甲鱼蛋没问题,游客来买2元一个。”

由于罗永红的甲鱼品质好,销量也基本不用发愁,2014年他已获利20多万元,如果2万只上市甲鱼全部卖出,可获利200多万元。

前不久,他和其他农户一起投资2000万元成立了天泉湖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罗永红主要负责苗种和技术,其他成员主要投入场地和人力,“刚成立时仅7户,现在已达40多户了。”与此同时,罗永红还还开办了农家乐湖滨山庄,请了12个养殖人员和7个餐饮临时人员,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罗永红表示,将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带领更多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相关阅读

盛亚红:带领妇女走上水产养殖致富路


年味未尽,浙江象山县黄避岙马滩巾帼水产专业合作社社长盛亚红就穿梭在西沪港的海带养殖棚间,开始为一个月后的收割忙碌起来。“今年的海带还没开始收,这几天就有好几个经销户打电话来问了,好多事情要趁早拾掇起来。”盛亚红说。

在成立合作社前,西沪港一带从事海带、紫菜等水产养殖的妇女不少,大多是自产自销,生产规模小,产品竞争力低下。为改变这一现状,2011年3月,曾荣获全国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的白屿村妇女主任盛亚红与同村的5名妇女一起,筹措30万元资金组建了马滩巾帼水产专业合作社,带领更多的农村妇女创业致富。

“我们的东西不愁卖,每到收获季节,全国各地的客户就会主动上门来收购,一年到头是零库存。”盛亚红介绍,本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她对社员实行民主化管理,大家互帮互助,共谋集体利益。做好水产养殖,技术和经验是关键,当社员们由于缺乏经验而陷入困境时,盛亚红就邀请专家亲临现场作指导,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提高各养殖户的风险抵御能力。她还以“马滩巾帼”作为合作社产品的注册商标,通过精心包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也拓宽了销售渠道。

现在,马滩巾帼水产专业合作社已成为省内知名的“妇”字号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56人,主要从事2000余亩海带和1000余亩紫菜的养殖与销售。2014年,合作社的销售额超过了300万元。

网箱养殖黄鳝走上致富路



在鄱阳湖周边,当地的农民都会抓野生黄鳝拿到市场上卖,然而到了十二月份由于冬季黄鳝有冬眠的习性,在这个季节想要抓黄鳝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余长进:“黄鳝钻大泥巴里的,你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要慢慢找,这个边上要仔细的看了。”

范大明:“这个季节黄鳝是冬眠了,冬眠它不出来了,现在你想搞不是那么容易了。”

2007年元月,记者到鄱阳县采访时看到,在三庙前村,一个叫陆德进的农民在这个季节里,却每天都要卖出2000多斤黄鳝,仅一口池塘就能捞出三四百斤。

记者:“卖到哪里去?”

陆德进:“卖到杭州、上海、温州。”

记者:“今天起了多少斤?”

陆德进:“今天起了几百斤。”

记者:“这边有多少?”

陆德进:“这里大概三四百斤。”

记者:“这个黄鳝价钱怎么样?”

陆德进:“价钱20几元钱一斤,22元钱一斤。”

既然已经过了黄鳝的捕捞季节,那么,陆德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黄鳝上市?

鄱阳县的三庙前乡地处鄱阳湖边,自然环境很适合野生的黄鳝生长,这里的农民都会抓黄鳝拿到市场上卖,每年的五六月份,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黄鳝,在鄱阳县城的田间地头遍地都是,往往容易造成集中上市,一斤黄鳝有的时候只卖到了几块钱。

余长进:“捕捉黄鳝的人多了,你也卖,我也卖,那个价钱肯定会低一点,销售不了,没有销路。”

当地的村民想避开上市的高峰卖上好价钱,在野生黄鳝大量繁殖的时候,一些村民抓野生的黄鳝苗放在鱼塘里,开始试着人工养殖,但是都没有成功。

蔡熙凯:“村里面,以前呢,前几年的话,那里用池养的都失败了。”

村民把黄鳝放到鱼塘里,因为鱼塘的塘底是泥土,黄鳝长大钻到了地里不见了,村民们养殖都白费了。

范大明:“因为他们都是放在土里养的,到了成熟就跑了。”

以前三庙前村的陆德进收购村民抓来的黄鳝到市场上卖,2000年,他在市场里卖鳝鱼的时候,一位从湖南来的客商告诉他,可以用网箱养殖黄鳝。

陆德进:“市场上的老板讲的,他讲人家都有那个养的黄鳝,我就跑到湖南,走了湖北,到了安徽,这几年都是这样,哪里技术好,就往哪里跑。”

在外地考察学习到了不少黄鳝网箱养殖的技术,回来以后他在池塘里用网箱试养了五箱的黄鳝,而且效益还非常好。到了第二年,他扩大规模养了20个网箱。

陆德进:“我们这里鄱阳湖这个天然的饵料,小鱼养的这个结果,鲜鱼,鲜度比较好。”

记者:“养黄鳝最关键的是什么?”

陆德进:“主要要苗种好,天气好,下苗种的时间要看住。”

记者:“什么时候下苗种?”

陆德进:“下苗种大概6月份。”

记者:“我们这个苗种是从哪里来的?”

陆德进:“苗种是我本地的,我本地野生的收过来,野生的收过来的。”

在当时的三庙前乡,陆德进独此一家的网箱养殖,让他的黄鳝在当地市场上基本供不应求。20个网箱为陆德进带来了近一万多元的收入。在周围的农户冬天基本上挣不到钱的情况下,他却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这样的状况令他十分的满足。

然而,陆德进的网箱养殖黄鳝,却让另一个人产生了冲动,这个人就是孙益江。孙益江是三庙前村的村民,做了二十几年的水产生意,正愁冬天的黄鳝价钱好,可是却没有黄鳝收购,这时他听说陆德进在用网箱养殖黄鳝。

孙益江:“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鳝鱼),有点反常,像我们就打听,跟他们求教。”

孙益江凭借市场敏感看到了商机,他盘算着能不能跟陆德进合作经营。

记者:“冬天的黄鳝现在能卖多少钱?”

孙益江:“现在像那个大条一般都是22元左右,那个就是最小最小的不会少于17、18元吧。”

孙益江当时收购当地的黄鳝和其他各种水产卖到全国各地,因此他知道这里野生的黄鳝很受外面市场的欢迎,孙益江之所以要和陆德进合作,因为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本地的市场。

孙益江:“我们做生意不是在本地竞争,而是在外面竞争,我们主要是在上海扎根下去,在杭州扎根下去,在深圳扎根下去,全国各地我们都要扎根下去。”

鄱阳湖的黄鳝,因为靠近鄱阳湖所以黄鳝的饵料资源相当丰富,养出来的黄鳝品质接近于野生的黄鳝,加上当地有很多野生的黄鳝苗,成本也比别的地方要低很多,做了那么久水产生意的孙益江很明白这里的市场潜力。见到陆德进后,孙益江说出了藏在心里的想法。

孙益江:“所以我就跟他讲了,我们一起养吧,或者你传授一下,我们也可以养吗。”

陆德进对自己养殖黄鳝十分有信心,可是跟孙益江合作养殖必定会扩大规模,网箱养殖的黄鳝会有多大的市场,他心里没有底。

孙益江:“我就跟他讲在一起,我们是肯定有结合的,那如果他养黄鳝,肯定跟我做生意的人肯定是要连在一起的。”

孙益江告诉陆德进,养殖黄鳝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两个人可以一起搞规模化养殖,他做了那么多年的水产生意,销售是不成问题,卖的越多,赚的自然也就更多。

孙益江:“他主要是养黄鳝这个一家,也挣不完那个钱的,一家你养那么多,本身我们这一点点,这个市场上需求量相当大的。”

跟孙益江合作销路就打开了,陆德进觉得凭他们两能闯出更大的市场,还是可行的。

陆德进:“他对黄鳝是很懂的,对黄鳝很懂的,他就是养黄鳝的技术不是怎么懂。”

在2003年,他们在村里承包了一百五十亩的鱼塘,两个人分了两股,合作养了2000多网箱。原来陆德进养殖20个网箱,一年只有一两万元的收入,现在每天都能赚到这么多钱。

陆德进:“看投资多大了,如果像这里的话,大概10来万元钱好挣的,这么多的网箱,10来万元钱是好挣的。”

记者:“这边多少个网箱?”

陆德进:“这里600来个网箱。”

每到冬天,陆德进和孙益江天天收获着他们的黄鳝,往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发,三庙前村的村民知道他们用网箱养黄鳝,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益。

余长进一直是抓野生的黄鳝拿到市场上卖,他发现自己抓的那点黄鳝实在是少得可怜。余长进一年抓黄鳝两三百斤,可是他听说养一池却有2000多斤,而且卖得价钱还很高,他就找到了孙益江,说出他想养黄鳝的想法。

余长进:“看孙老板那一方面养的,问他干什么的,他说养黄鳝的,结果找了一下,介绍了一下他几年养黄鳝的经验,觉得这个风险很少,有钱赚。”

三庙前乡的农户开始纷纷养殖,并且扩大规模,有些农户想赶在春节期间卖上好价钱。

范大明:“因为我想放到春节前后卖,那时候价钱还可以好一点。”

余支明:“如果你养下去,一斤可以养到四五斤是不是,你养殖,你可以赚钱也容易一点。”

蔡熙凯:“今年我就扩大规模,养了200多箱。”

今年黄鳝的市场价格都在20元到30元不等,在夏季的黄鳝只能卖到十几元,甚至是几元钱一斤,好的市场价格让三庙前乡五十多户的农户在进行网箱养殖黄鳝,养殖面积达到四百多亩。

养殖藏香猪走上致富路


听说信丰县万隆乡龙头村有一名靠养殖藏香猪致富的能人。近日,笔者来到龙头村的藏香猪养殖场,见到养殖场的主人刘章福正赶着一群黑黑的藏香猪到田园里吃草。

据了解,今年55岁的刘章福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1990年他和朋友一起南下广东务工,在外辗转奔波了4年后,他回到了家乡,除了种地干农活,还在家乡做过多种工作,由于勤劳肯吃苦,攒了一些积蓄。为此,他想自己创业大干一场。

除了能吃苦,刘章福还非常善于捕捉商机。他通过看电视等途径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他拿出多年来的积蓄,从浙江引进了12头藏香猪,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猪舍,开始了藏香猪特色养殖。

刘章福介绍说,他引进的这批藏香猪生长能力很强,适应山区生长,喜欢吃野生植物,所以成活率高,肉质很好,并且猪在外面生长抗病力强,基本上不发病,属于一种绿色产品。为了提高养殖水平,他订阅了《农村百事通》《致富快报》等报纸、杂志,认真学习藏香猪养殖技术。同时,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刘章福建起了39亩的李子园,让猪在果园里觅食,栽种了四五亩黑麦草和番薯藤,用青草、米糠等配料进行喂养。

经过4年的摸索和努力,刘章福的藏香猪养殖场已经形成规模,现在猪场有母猪40多头、公猪2头,存栏商品猪300多头、仔猪300多头,年出栏商品猪600多头,总收入200多万元,生猪畅销广东、深圳、福建等地。

谈到今后的打算,刘章福说,一人富不是富,最大的梦想是让大家一起致富。他准备继续扩大规模,成立合作社,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草鱼塘套养花白鲢过程中水动力使用案例


养殖户: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公明6组曾严林

池塘情况:18亩,米水体。机动叶轮式增氧机一台,电动浮水泵一个。

放养情况:

草鱼-150尾/亩,5斤以上大规格。

白鲢-200尾/亩,5尾/斤

花鲢-60尾/亩,4尾/斤。

部分白鲢、花鲢隔子(头年),鲫鱼数目未记。

用肥情况:

7月9日:听别人说我们这边的“水动力”效果好,长花白鲢,他来拿了两包“水动力”。

7月17日:曾老师傅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要“水动力”,刚好店里面“水动力”卖断货了,没得给他,叫他先下点其他的肥补充一下。他硬是不肯,说来货了一定要打电话给他。

7月19日:老师傅他连续打了我两个电话,再三强调说“水动力”到了要打电话给他。跟他说:“水动力20号会到,没到的话我去临近店给您借过来。”

7月20日:“水动力”到货了,电话告知。老师傅高兴的赶过来,把“水动力”带回家。

7月28日:曾老师傅又过来了,看到店面没有“水动力”,问难道“水动力”又卖断货了?(刚好那天“水动力”又卖断货了)。没得了,叫师傅先下点磷肥补充一下,他硬是不肯,于是失望的回去了。

7月30日:一大早老师傅打电话问我货到了没有,我一说有货他立即骑着他那自行车就过来了。

8月5日:他又打电话给我说店里还有没有肥,我先拖两袋回去安着(放着备用)。不要到时候又没货了。

8月11日:我过去回访曾老师傅,他非常激动的跟我说:“养了20~30年鱼,从没有用过这么好的肥,能把水调得让我这么满意。”

总结:

1、本地区主要是喂麦子,种草养大规格草鱼,套样花白鲢的模式。今年草鱼行情低迷,养殖户喂料积极性很低。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建议适当增加肥料的用量来提高花白鲢产量。这个时候一款好的渔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水动力”是今年新推出的一款“肥水、调水、稳水”三效合一的渔肥。肥效快又持久,肥水的水色又漂亮。经过各地养殖户2个月的使用,普遍反映长鱼快。

2、“水动力”在西流河镇从无人问津,到频频卖断货。养殖户从抱有疑问的态度试试看,到主动来要;可见其效果。目前客户对“水动力”评价都非常高,很多客户点名要“水动力”,甚至还有几个客户是拿着用的“水动力”包装袋找到店里面来买“水动力”。

养殖狐狸和貉子走上了致富路


龙嘉镇和平村二社的拱宪武,瞄准市场,独辟蹊径,依靠养殖狐狸和貉子走上了致富。

为了选准好养殖项目,拱宪武经多次考察市场,最终把目光放在了貉子和狐狸养殖上。貉子和狐狸都是属于是一种抗病力强,易饲养、繁殖快的动物。它们的毛皮名贵,肉可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而且易于饲养,食量小,食料简单。貉子皮和狐狸皮质地轻软,珍贵,毛皮是目前在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供不应求,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一张小小的貉子皮和狐狸皮可以卖到六七百元,一组种貉(3只)可卖到2000元。

每到狐狸和貉子的销售季节,皮货商们都上门收购,使拱宪武家不会为销售问题而担忧。只要保证狐狸和貉子的皮毛质量,坐在家里就可以挣钱了。

通过十多年的养殖,现在拱宪武家已经有乌苏里貉子100多只、兰狐200多只。他家每年的狐狸养殖和貉子养殖收入可达3、4万元。时值5月份,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拱宪武家的狐狸和貉子又到了产崽季节。

拱宪武高兴地告诉记者,狐狸和貉子一年之后就可以产崽了,而且每窝可产下5到8只幼崽,幼崽三个多月之后就可以出售了。并且,现在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养殖狐狸和貉子的好处,都纷纷开始养殖,他家的狐狸和貉子的幼崽也都卖的非常好。

拱宪武还告诉记者,狐狸和貉子饲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它们的价格,狐狸和貉子的皮毛优良之分可使它们的价格上下相差200多元钱。因此,饲养狐狸和貉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它们的脾气秉性,必须要精心喂养,只有这样才能卖个好价钱,得到高的回报。

相关新闻:谢颜金养殖狐狸赚了10多万

狐狸骚、臭、脏,怕惊吓,但想发家致富,必须钻冷门,就得做别人不做的事。家住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双合村农民谢颜金风趣地说。

1997年谢颜金向亲戚朋友借来4000元,到河北省一家狐狸养殖场,买了一公两母3只狐狸。当时因饲养技术不行,产仔成活率不高,毛皮质量也上不去,投入大于收入,挣不够本钱。但他没有放弃,还是多次外出参观学习,购买狐狸养殖书籍,翻阅报纸杂志学习技术,试配饲料,观察狐狸习性逐步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谢颜金在两年多的饲养中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养殖狐狸经验。2000年,他又投资一万余元从黑龙江引进了稀特新品种白狐、蓝狐和银狐。正月交配,三月产仔,五月分窝,十月取皮,第二年一年就发展到了220只,3个品种。去年又引进了30只乌苏里貉,今年繁殖的26窝203只狐狸仔全部成活。

谢颜金小有名气了,收购商都找上门来,他还与东北三省和临沂做皮毛生意的老板们签订了回收合同,年收入10万多元。

大白鹅养殖让村民走上幸福致富路


玄滩镇扶贫基金会于2014年3月份组织了38名农民前往自贡市富顺县参观学习养鹅技术,而如今已过去半年多时间,玄滩镇的多家养鹅农户已经见到成效,目前全镇有近20家规模以上养殖户,已出栏66000余只,利润达80余万元。

在参观过程中,代表们认真向当地农户请教,回来后,玄滩镇扶贫基金会多次组织动员,鼓励农户们参与养殖,增强他们的信心。当月就有7位农户参与投入养殖,首批出栏就达6000余只。镇扶贫基金会负责人告诉笔者:“玄滩镇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适合大白鹅养殖,同时离收购地荣昌县较近,运输成本低,我相信大白鹅养殖产业一定能发展起来。”

在参观富顺养鹅场后,农户们都十分兴奋,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又让他们犹豫不决,如何引进鹅苗、养殖技术、市场销路、资金投入等。面对这样的情况,玄滩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扶贫基金会牵头的大白鹅养殖协会,对大白鹅养殖户给予每只鹅5元的首批养殖扶助金;养殖协会还定期聘请养殖专家作大白鹅养殖培训,指导养殖户搭建鹅棚,科学建设养殖基地;统一为各养殖户订购优质鹅苗,统一聘请兽医专家为鹅苗打疫苗;养殖协会还为各养殖户打通销售渠道,统一上门收购,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大白鹅养殖协会还积极向市、县扶贫基金会争取资金,鼓励养殖户扩大规模。

此外,养殖协会还积极动员养殖户们互相交流经验,在养殖期间的每个繁忙时节互相帮助,保障养殖达到最佳效果。哪家要引进鹅苗了,要进行打针免疫了,要出栏装车了,附近的几户养殖户都会聚集在一起,借众人之手,快速完成。金龙寺村养殖户唐克平告诉笔者:“我每次出栏大白鹅1000多只,如果仅靠自己一只一只地栓捆,再装车,可能要一天的时间,这样,可能由于空气流通、挤压等造成死亡,遭受损失,现在大家互相帮忙,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

玄滩镇是农业大镇,广大村民的经济主要来源是靠外出打工挣钱,所以存在不少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家庭,因此解决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广大群众的愿望。大白鹅养殖是正是解决了部分群众的迫切需求,不仅让他们能够致富,而且让家庭更加和谐,子女能够健康成长。

金龙寺村胡伯容是个年轻妇女,以前和丈夫一起在外地打工,为了照顾孩子便回家务农,成为留守妇女。自从到自贡参观了大白鹅养殖,她便大胆养殖,现已经形成规模。胡伯容兴奋地告诉笔者,她已养殖大白鹅近7000只,最近出栏了1000只,每只纯利润12-15元,照这样计算,一年养殖1万只鹅收入可达12万元以上。看到养殖利润可观,她把在外打工的老公也叫了回来,一起养鹅,既解决了经济收入问题,又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和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问题。大白鹅养殖让胡伯容一家的收入增加了,让她的家庭更加幸福了。

度假区朱老庄镇:养鸡走上致富路


一身鹅黄的衣裳,一阵唧喳的叫声,看见有人便扑棱着翅膀四处散开……走进朱老庄镇新城海村宓庆敏的鸡棚,只见一群群的小鸡在里面撒着欢。

看着这群长势不错的小鸡,宓庆敏脸上的笑容荡漾开来:"这群鸡真是我家的宝贝,发家致富全靠它了!买车盖房,可都是它们的功劳!"

7年前,宓庆敏开始接触养鸡这一行业,"我是搭上了别人的快车才成就了我今天的事业。""哦?这话怎么说?"笔者不解的问道。接着,宓大哥就跟我们打开了话匣子。"要说这事还得感谢俺村里的宓瑞翔,就是现在奥祥集团的老总。"经过一番交流才知道奥祥集团是新城海村的一家大型企业。8年前开始创建了欣奥祥的牌子,企业开始实行自孵自养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模式一经推广就带动了全村甚至朱老庄镇的经济发展。"咱自从加入了奥祥集团以后,人家给咱鸡苗,给饲料,给药,给技术服务,这都不用拿钱,都是公司先赊给我们,等这群鸡一出栏,公司再把提供的本钱去除,剩下的就是我们的纯利润。""那你们自己不用出资吗?"望着眼前这两个近两亩地的鸡棚笔者问道。"得建鸡棚啊,这个需要投点资,我当年养鸡没本钱,老板就支援我两万块钱建鸡棚,虽说是投点资,那咱自己的风险小多了不是?""那养鸡会不会怕气候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损失啊?""也怕,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是遇到那种事公司也就是让咱搭个人工钱,搭个电钱,其他的损失都给赔偿。基本上也算是零风险了。"

"公司提供了这么有力的保障,您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这变化就大了,现在我一年最多养7窝鸡,价格公司按市场价定,我这一年弄好了能挣10多万呢!现在我也买车了,也盖房了,以前是解决温饱,现在可是跑步奔上小康了。"宓大哥还沉浸在养鸡致富的喜悦中。在新城海村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有企业和农民真正和谐共享,才能更快实现发家致富。

白占国:“养狐让我走上致富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内蒙古森工集团金河森工公司金寒北极狐养殖基地,家家户户挂起了火红的灯笼,门上贴着喜庆的春联。年味儿仍浓,2月17日一早,养殖户白占国和胡丽艳夫妇俩开始了紧张忙碌的一天。

白占国曾在山场一线做了20余年的采伐工,1997年从金森公司防火办内退,妻子胡丽艳是金森公司大集体职工,当时家中有2个孩子上学,生活压力大、负担重。2001年,金森公司结合“冷”资源优势鼓励职工发展以北极狐为龙头的特色养殖业,于是白占国夫妇开始尝试养狐狸,从8只种狐到几百只种狐和皮狐,养狐14年的辛勤的付出,使他们先后荣获“十佳文明户”、“家庭经济能手”、“再就业带头人”、“全国绿色小康户”等称号。

“养狐让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如今咱林区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给北极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坚定了咱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白占国说道。

白占国的妻子胡丽艳粗略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2年种狐12只,由于起初没经验,基本没挣钱;2003年种狐达25只,存栏165只;2004年种狐达到43只,存栏360只;2005年种狐达到55只,存栏420只……截至目前,销售狐皮2800张,种狐600余只,狐皮最高达到每张2000元,种狐达到每只3200元,现已实现纯利润160余万元。

一家致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几年来,白占国夫妇俩先后扶持3户困难户脱贫致富,不仅在种狐上给予帮助和扶持,饲料、笼具、疫苗上都是以个人名义为他们提供贷款担保,同时在养殖技术上也大力支持。

在白占国家的院内,一条笔直的小路两旁高架起一排排铁艺饲养笼,毛茸茸的狐狸大小、颜色不一,有的发出阵阵的叫声、有的在笼中走动、有的眯着眼享受着暖阳。

走进操作间,墙角处整齐地码着狐狸专用饲料,旁边摆放着白占国自己用大油桶改装的上料推车,炉子上偌大的铁锅内是狐狸们最爱吃的肉和鱼干,里屋挂着待出售的狐狸皮。据胡丽艳介绍,金河镇气温低、饲养的狐狸品种好,该基地的狐皮大、毛针长、皮质厚,是衣服装饰和羽绒服毛领的优质选材,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由于裘皮市场不稳定,今年狐皮价格不佳,近400张狐皮未急于出售。

胡丽艳说:“目前在金河镇从事狐狸养殖的共有200余户,为了缓解市场价格持续下跌,该地部分养殖户们成立了微信群,采取多种方法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养白鲢的市场前景 利用黑鱼套养花白鲢的技术


花鲢又交鳙鱼,头大,占体长的三分之一,体侧发黑且有花斑,眼位较低。鱼脑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的鱼油,而鱼油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以起到维持、提高、改善大脑机能的作用。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养白鲢的市场前景利用黑鱼套养花白鲢的技术。

白鲢营养分析:
鲢肌肉的营养成分随体长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范围为:水分占60.3-80.9%,蛋白质15.3-18.6%,脂肪2.0-20.8%,灰分1.0-1.4%,无氮浸出物0.2-1.7%。鱼体肌肉的生化成分亦随着鱼体的生长发育而变化,当水分含量逐渐下降时,蛋白质及脂肪则逐渐增加。鲢肌肉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计有20种,其中4种饱和酸,3种单烯酸,3种二烯酸,9种三烯酸,1种四烯酸,碳链长度在12-20之间。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低,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鱼体的增长而增加,不饱和酸则随鱼体增长而减少。除蛋白质和脂肪外,它每百克可食部分还含有糖类0.8克,热量117-123千卡,钙22-31毫克,磷86-167毫克,铁1.2-13.3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21毫克,尼克酸2.1毫克,营养比较丰富。
白鲢食疗作用:
鲢鱼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散热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天食用;可治疗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瘦弱乏力、腹泻等症状;还具有暖胃、补气、泽肤、乌发、养颜等功效。功效:健脾,利水,温中,益气,通乳,化湿。

白鲢养殖前景
湖南常德区域主流养殖模式以粗鳞鱼(草鱼为主)和花白鲢(麻白鲢)混养为主,养殖效益来源粗鳞鱼和细鳞鱼。近几年,草鱼等粗鳞鱼行情波动较大,诸如15年和16年小草鱼价格差0.5~2元/斤,粗鳞鱼效益波动非常大;而花白鲢整体行情相对稳定(16年花鲢价格下滑),花白鲢的整体效益趋于稳定。
全年养殖在曲折动荡中即将落下帷幕,我们经历过水灾的考验,也感受到养户高涨的养殖热情,也听到部分客户的疑虑,异常气候等一系列的影响也让我们对养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部分客户花白鲢存塘规格的确较15年同期偏小,主要受异常天气影响、杀虫用药增多及花白鲢放养模式调整等多维度影响,需要在2017年养殖中针对性的优化调整,诸如合理加大花白鲢放苗规格、优化肥水方案及花鲢适当补充投喂等。
未来,白鲢的市场发展前景会平稳发展。

白鲢养殖环境选择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6.jpg
白鲢营养价值
白鲢肌肉的营养成分随体长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范围为:水分占60.3-80.9%,蛋白质15.3-18.6%,脂肪2.0-20.8%,灰分1.0-1.4%,无氮浸出物0.2-1.7%。鱼体肌肉的生化成分亦随着鱼体的生长发育而变化,当水分含量逐渐下降时,蛋白质及脂肪则逐渐增加。
鲢肌肉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计有20种,其中4种饱和酸,3种单烯酸,3种二烯酸,9种三烯酸,1种四烯酸,碳链长度在12-20之间。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低,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鱼体的增长而增加,不饱和酸则随鱼体增长而减少。
除蛋白质和脂肪外,它每百克可食部分还含有糖类0.8克,热量117-123千卡,钙22-31毫克,磷86-167毫克,铁1.2-13.3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21毫克,尼克酸2.1毫克,营养比较丰富。
1.白鲢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鲢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清洗白鲢的时候,要将鱼肝清除掉,因为其中含有毒质。
3.巧去鱼腥味: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去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利用黑鱼套养花白鲢的技术
一、塘口清整及消毒
黑鱼套养花白鲢塘口面积以6~8亩为宜,面积过小,水质易变坏,在夏季主,高温委节易诱发疾病,面积过大,生产投入高,管理出不方便。鱼塘水深2米,左右,不留或少留塘底淤泥,要清除鱼塘西周杂草,夯实加固鱼塘池埂,防止渗水、漏水。在鱼种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每亩用量100~150千克,10天后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再清塘一次,每亩用量5~7千克,一个星期后可进水放鱼种。
二、鱼种投放
1、黑鱼种黑鱼种放养时间宜在10月上旬,进塘后鱼种可摄食恢复体质,且提高越冬成活率,隔处鱼种可摄食恢复体质,且提高越冬成活率,隔年鱼种也可在3~4月放养。下池前必须严格消毒预防,一般采用3%~5%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后放养入池。放养规格最好是当地生产的鱼种,以避免长途运输造成鱼体受伤,影响成活率,也可避免从外地带入致病菌。
2、花白鲢鱼种及其它鱼种花、白鲢鱼种放养时间可在春节前后,最好在春节前投放入池,一般主养黑鱼池塘每亩搭配花、白鲢200~250尾,鲤、鲫鱼60~80尾,花、白鲢规格在6~8尾/千克,鲤、鲫鱼规格在10~15尾/千克,鱼种下池前也要经过严格消毒后放养入池。
三、饲养管理
1、投饲要坚持“四定”。一口池塘视面积大小可设1~2个食场,把黑鱼集中到食场周围,这样可形成抢食的局面,提高摄食量,减少饵料的浪费。饲料种类以淡水小杂鱼为主,辅以海水小杂鱼,吃食旺季饵料鱼投饲量为鱼重的6%~8%。投喂前小杂鱼洗净,喂冰冻的海水小杂鱼,化开后要用3%~5%的食墁溶液浸泡消毒20分钟,投喂方式以逐渐投喂效果好,大部分鱼吃饱后跑掉即可停喂,花、白鲢及鲤、鲫鱼不再需要投饵。
2、巡塘主要是每天早晚两次观察鱼的摄食、活动、发病动向、环境变化情況等,定期清除残饵,捞除池塘中过剩的水草,防止逃鱼,有浮头迹像及时开动增氧机。
3、水质管理高温季节。黑鱼摄食量大,代谢量大,水质很容易发黑发臭,造成水体恶变,不利于黑鱼生长发育,因此高温季节一般3天一小换,7天一大换,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微流水养殖,养殖水位保持2米左右,其它时间看水质变化情況进行换水,一般每周换水1/3,10~15天大换一次,闷看热天气要格外注意及时换水或加注新水。


独臂羊倌自食其力走上脱贫致富路


张世景的羊群不断壮大。

望着装满山羊的车子缓缓地驰出万国山,独臂羊倌张世景喜形于色。看得出,这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万国山系清凉峰余脉,山林茂密,水草肥美。自25年前,张世景赶着5头羊来这里吃草,草地、羊群、独臂羊倌就成了万国山下固定的风景。

厄运接踵而至

张世景是临安昌化镇里后营村人。上世纪90年代初,接踵而至的厄运,使张世景一家的生活陷入了绝境:病重的妻子接连二次手术,丧失了劳动能力;在外打工的张世景因意外事故,失去右臂,家里从此债台高筑。更让老张绝望的是,独臂的他从此失去了打工的活路,家里没了经济来源,读小学的儿女交不上学费。远近乡邻纷纷为老张担忧,“这个家以后可怎么过呀?”

老张一家的困境牵动着当地父母官的心,村里、镇里先后上门,叫老张打申请,争取一些困难补助。望着一家无助的目光,老张没有动笔,他说:“现在家里确实需要钱,哪怕救救急也好,但是国家要照顾的人太多,我们就不给国家添麻烦了吧。”

坚毅化解艰辛

老张决定用仅存的单手重燃希望。在亲朋好友的接济下,老张买了5头种羊,赶上了离家四里开外的万国山。从此,无论酷暑严寒,他坚持每天5点起床,打理完家里的承包地,10点,到万国山放羊,直到晚上7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有一次,老张收工时,发现少了一头公羊。这头公羊价值1千多元,老张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他马上逆着山羊回家的线路寻找,找了好几个小时,最后才在12里开外找到了。原来,公羊被猎户安装的铁夹夹折了一条腿,与羊群走散了。那天,老张连拖带抱在山崖间不知摔了多少跤,回到家已是晚上10点了。

有一回,羊群在雪天里走散。老张顶着鹅毛大雪在深山寻找。雪山路滑,双手攀爬都难,更别说独臂了。老张攀爬中一时使不上劲,跌下陡坡,翻滚了30多米,幸好被一棵小树挡住,捡回了一条命,可腰部却遭遇猛烈撞击,痛了一宿。那晚,老张一眼没合。第二天天刚亮,他就拖着酸痛疲惫的身子进山寻羊,翻了四个山头,总算找到了走失的3头羊。

还有一次,一条大蝮蛇挡住了羊群的去路,受惊的羊群挤成一团。为了使怀崽的母羊免受挤压,老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隔离了母羊,冒着生命危险赶走了毒蛇。做完了这一切,他已累倒在地……

单手重拾光明

看到父亲放羊常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儿子心疼,提出要退学帮父亲放羊。老张却坚决反对:“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他告诫儿女,不但要读书,还要读好,用知识改变家庭的命运。

25年来,老张天天与命运抗衡,克勤克俭顶梁立柱,用独臂坚毅地担负着父亲的责任、丈夫的责任。

苦心人,天不负。苦心经营25年,老张“麾下”的羊群已由最初的5头,壮大到80多头。由于是野地放养,膘肥体壮,肉质好,老张的羊声名在外,产销两旺。

凭着一只勤劳坚毅的手,老张还清了外债,一双儿女娶媳婚嫁,还花30多万元盖起了三层小楼,村民们无不啧啧称道。

“呕—呕—呕—”

清晨的薄雾中,传来老张清亮的吆喝声。羊群再一次冲出羊圈,奔向“羊”肠大道,老张晃动着一只空袖管紧随其后,不长时间便消失在山林中。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86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