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蛋鸡三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1.脂肪肝综合症。在高产蛋鸡群中较为多见。表面看蛋鸡体况良好,但其产蛋量却逐渐下降;或者产量达不到高峰;高峰期缩短。严重的也有的病鸡突然死亡。由于产蛋鸡脂肪肝发病非常普遍,而其常态下不易被发觉。所以容易被养殖户忽略,剖检后发现,产蛋鸡肝脏脂肪沉积严重,肝肾等脏器周围沉积过多脂肪,产蛋鸡肝脏出血引起脂肪代谢紊乱所致。防治方法:①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1%~2%,并加入一定量的麸皮,对过肥的鸡,在每100千克料中添加胆碱55克,复合维生素等150毫克,蛋氨酸50克。②产蛋前限制饲喂,控制鸡体重。
2.产蛋下降综合症。此病在产褐壳蛋的蛋鸡中多见。产蛋率下降到20%-50%时,其蛋的品质也下降,出现薄壳蛋、软壳蛋、无色蛋、腰鼓蛋、沙皮蛋等。种蛋孵化率下降,死胎率上升,即使雏鸡出壳,生命力也弱,成活率低。病鸡排软粪、绿色粪;鸡冠青紫色,出现神经质症状;吃食量并不减少。防治方法:①在日粮中添加胆碱和维生素B12,以保护肝脏,控制感染,可添加0.2%的土霉素,或0.2%的呋喃唑酮。②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保持在18%-19%。
3.笼养蛋鸡疲劳症。主要是由于鸡的日粮中钙、()磷及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以及长期缺乏运动等所致,多发于开产后不久或产蛋前期。病鸡常侧卧于笼内,不能站立,以后瘫痪;反应迟钝,不少病鸡发生翅和腿骨骨折,骨壁薄而脆。防治方法:①产蛋前期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或维生素D。饲料中的可利用磷保持在0.45%。对病重鸡肌注维生素D50国际单位,以促进其对钙的吸收。②坚持喂配合饲料。③把患病鸡放在地上饲养,让它自由活动。

相关阅读

七种甲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在甲鱼养殖过程中会遇到甲鱼常见病。以下介绍几种甲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水霉病

肉眼可见甲鱼四肢、颈部、尾部等处出现水霉,甲鱼生长缓慢。防治方法:发病后可用鱼康宁或用万分之四小苏打和万分之四食盐合剂在发病甲鱼池全池泼洒,效果很好。

二、脖肿病

甲鱼脖颈部明显肿大,口鼻出血,腹甲部呈贫血状。防治方法:用鳖健康治疗。

三、红脖病

发病甲鱼脖颈肿胀,腹部充血,身上有红色斑点。此病为急性传染病,如防治不及时,会造成甲鱼大量死亡。防治方法:定期用生石灰水消毒,保持池水卫生。在饲料中添加1/2000的鳖健康,或每公斤甲鱼用土霉素0.2克拌饲料投喂。10天为一个疗程。初期发病的甲鱼,每公斤可注射青霉素、链霉素20万国际单位于甲鱼腹腔,1~2次即可。

四、肠炎症

甲鱼排泄物有异味,消化不畅,行动迟缓。防治方法:在饲料中添加1%大蒜汁、洋葱,7天为一个疗程。

五、出血病

甲鱼腹甲出现血斑,肠道和呼吸器官出血,肾脏、肝脏亦呈出血性病变。防治方法:迅速隔离病甲鱼,用鳖健康或抗生素治疗。

六、腐皮病

发病甲鱼须、尾、四肢、裙边出现表皮糜烂现象,严重时表皮烂掉,爪脱落,颈部肌肉、骨骼外露。防治方法:除对池水全部用富氯、鳖健康进行消毒外,并将病甲鱼迅速隔离,每天用100微升/升磺胺类药物溶液浸洗2~5分钟,1天2次,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可痊愈。

七、感冒病

由注入新水水温过低引起。造成甲鱼一时不适,出现晕头症状。防治方法:每次注入新水要与池水保持相同温度。如在夏天注入河水,很难与池水温度一致的情况下,只有加大注水地面流程,促使河水逐步升温,缩小温差。

(重庆高安庆)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1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1.1猪瘟
猪瘟又名烂肠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烧,体温40.5~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喜喝脏水,畏寒打抖,常钻垫草,皮肤有红色出血点且压不褪色,先便秘像算盘子,后下痢恶臭,带有黏液和脓血,有脓性眼屎。此病只能通过注射猪瘟冻干苗来预防。
1.2猪丹毒
猪丹毒又叫打火印,夏秋两季发生较多,急性死亡率高,多由消化道感染,一般4~9月龄的猪发病多,发病突然。病猪体温急剧升高到42℃以上,精神沉郁,怕冷、不吃、呕吐,初便秘后腹泻,发病不久在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后逐渐变为暗红色,指压时褪色,离去手指即复原。可定期注射猪丹毒氧化铝菌苗进行预防。
治疗:①肌肉注射青霉素20万~100万IU,每天2次。此外,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对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②皮下或耳静脉注射猪丹毒血清;③用大清叶75g(炒)、石膏50g、升麻40g,研细服用。
1.3猪肺疫
猪肺疫又叫锁喉症,多发于夏秋,中小猪感染较多,多经呼吸道感染。患病猪体温在40℃以上,不吃食,呼吸困难,张嘴喘气,呈犬坐姿势,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可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进行预防。
治疗:①肌注双抗,即青霉素20万~100万IU、链霉素50万~100万IU,每日2次;②内服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次0.5g,或肌肉注射40万~100万IU。
1.4猪流行性感冒
多发于春秋末和冬初,患病猪体温在41~41.5℃,食欲减退,无精神,鼻流黏液分泌物,咳嗽。
治疗:①肌注安痛或安乃近、百尔定5~20ml,也可加注青霉素40万~100万IU;②肌注土霉素或四环素20万~100万IU,每日2次。
1.5仔猪副伤寒
本病多侵害2~4月龄的幼猪。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不食,不爱走动,下痢,粪恶臭,死前鼻唇、四肢末端、耳、颈、胸下及腹部皮肤变成蓝紫色。慢性病猪的主要病状是食欲减退,呈周期性下痢,粪便呈淡黄色或黄绿色、恶臭,并混有血液和脱落的肠黏膜。猪常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预防:①对生后30日龄前后仔猪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每次1ml,肌肉注射;②把大蒜捣碎,混入饲料中饲喂。
治疗:①磺胺脒每日每千克体重0.4~0.6g,分2次内服,连服3d;②呋喃西林或痢特灵每次0.2~O.5g,每日2次,连用4d;③中草药:黄连、黄柏、通草各10g,白头翁、甘草各6g,车前子、滑石粉各15g,研制成细末,分4次灌服。
1.6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又称拉白屎,多发生在2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猪初期拉稀粪,以后粪便逐渐变为白色,混有泡沫,黏稠而腥臭,病猪精神萎靡、消瘦、行走不稳,幼猪死亡率较高。
治疗:呋喃唑酮每天每头喂2~3次,每次0.05~0.1g;或土霉素每头每天喂2~3次,每次0.25~~0.5g;或每头每天喂盐酸黄连素2~3次,每次0.05~0.1g;或大蒜500g+甘草120g,(/)切碎捣烂后加白酒500ml,浸泡5d,然后取原液lml+水4ml,调匀后口服,每日2次。
2常见普通病的防治
2.1猪拉稀病
病猪不爱吃食,拉便次数增多且粪稀,并带有未消化的饲料,尿量少、色黄,四肢发凉。
治疗:①磺胺脒,每千克体重日量0.2~0.3g,分成4等份,第一次喂2份,以后每隔6h喂1份;②土毒素或合霉素,每千克体重按0.02~0.04g剂量,日服3次;③红小豆或绿豆250g,煮开花,凉温,加大蒜2个,捣烂后混合喂猪,日服2次。
2.2猪感冒病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常因气温突变,猪受寒着凉而引起。病猪咳嗽,打喷嚏,流清鼻涕,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充血。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咳嗽加剧,流浓稠鼻涕,呼吸费力,不爱吃食,喜躺卧,有时钻到垫草或站立在向阳处,体温稍有升高。
治疗:①复方阿司匹林,每次每千克体重按0.1g剂量内服;每千克体重用复方氨基比林或百尔定0.2ml,或30%安乃近0.1ml,1次肌肉注射,连用2~3d;②如上呼吸道炎症严重,可用青、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③紫苏、防风、荆芥各10g,桔梗、杏仁各15g,款冬花7.5g,煎水口服,日服3次。
2.3母猪产后瘫痪
母猪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称风瘫,多发生在产后20~40d,对瘫痪的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母猪室外活动,让其多晒太阳,合理补喂钙磷,减少仔猪吃奶次数或提前断奶,以减轻母猪的泌乳负担。
治疗:①用新鲜猪骨砸碎熬汤喂猪,加喂饲用骨粉,每天喂50g左右;②静脉注射10%~20%葡萄糖酸钙100~150ml、5%~10%氯化钙济射液40~80ml;③治疗瘫散:骨粉270g、防己35g、制马前子18g,研为细末后混匀喂服,每日2次,连服数日。
2.4乳房炎
母猪的乳房因与地面摩擦,或因冻伤、被仔猪咬伤、断乳方法不当等,都可引起乳房炎。病猪乳房潮红、肿胀、发热、发硬有疼痛,不让仔猪吃奶。
治疗:①用0.2%呋喃西林溶液洗涤患部后,涂擦呋喃西林粉剂;②青、链霉素80~100万IU,1次肌肉注射,或内服磺胺类药物;③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各10g,知母、黄柏、木通、大黄、甘草各6g,研末拌食。
2.5猪蛔虫病
蛔虫,俗称螬虫,是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猪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生长缓慢或形成僵猪。
防治蛔虫病,除经常打扫猪圈、勤换垫草、注意饲料和饮水清洁外,还应对3~6月龄的小猪进行定期驱虫,具体办法是:按每千克猪体重喂给0.02驱虫净(四咪唑),或每千克猪体重喂给O.30g驱蛔灵(哌哗嗪嗪),拌入饲料一次性喂给。
2.6猪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是寄生在猪小肠里的一种寄生虫,各类猪都能感染。病猪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泽,逐渐消瘦,小猪发育缓慢;严重时可引起肠炎,便秘,下痢,水肿,流产甚至死亡。该病因喂水生饲料较为多见,故应将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花生、浮萍、菱角等做成发酵饲料喂猪,定期驱虫,猪粪堆积发酵后再作肥料。
治疗:①六氯乙烷按每千克体重0.3g剂量,混在饲料内一次性喂给;②精制敌百虫每千克体重0.1~0.12g,溶解在水中,混入饲料里生喂;③槟榔30g+木香3g,煎浓汁,早晨空腹一次性服下,连用2~3次。
2.7发霉饲料中毒
病猪腹痛,下痢,被毛粗乱,迅速消瘦,尿呈茶色;严重者可见抽搐,过度兴奋,呻吟等症状,一般在几天内就会死亡。发现中毒后应立即停喂发霉的饲料,改喂青绿易消化的饲料。
治疗:①内服硫酸钠30~50mg,或人工盐40~60g。②肌肉注射2.5%氯丙嗪,每千克体重0.06ml;或内服溴化钾,每千克体重0.15g。③静脉或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千克体重10ml;肌肉或皮下注射10%安那加,每千克体重0.15ml。

肉牛育肥期三种常见病防治技术


秋季青绿饲料丰富,正是肉牛育肥的好时期,但在育肥期的肉牛要注意三种常见病的防治。

一、瘤胃积食。

1.症状。轻度积食时,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腹围增大,左肷部隆起,排粪次数增加,粪便软黑、恶臭,带有血液、黏液和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积食严重时,腰背拱起,站立不安,后期四肢无力,卧地不起,呈现明显的酸中毒症状。

2.治疗方法。

①饥饿疗法。对轻度瘤胃积食的病牛,应停止喂料1~2天,再饲喂优质牧草,每次饲喂量不要过大,以喂至半饱为宜,2~3天后再恢复正常喂量。

②药物疗法。为加快胃内容物的排出,可将500~1000克硫酸镁,配合成8%~10%水溶液,一次灌服;也可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2%~3%碳酸氢钠溶液清洗瘤胃,然后,一次性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3000毫升、5%碳酸氢钠500毫升、20%安钠咖20毫升。

二、前胃弛缓。

1.症状。食欲突然减退,反刍次数减少,排粪减少,粪便呈块状或索状,附有黏液,严重时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水样,气味恶臭,病牛喜卧,行走时后躯摇摆。

2.治疗方法。

①饮食疗法。适于较轻症状,减少精饲料,加大青粗饲料的用量,每头牛每日补喂瘤胃素200~300毫克,同时,多做牵遛运动或体外按摩瘤胃。

②药物疗法。适于较重症状,用0.1%的高锰酸钾或2%~3%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后,再灌入20%陈皮酊50~100毫升,人工盐250~300克。静脉注射10%~20%氯化钠溶液500毫升、20%安钠咖20毫升,有明显的疗效。

三、尿道结石。

1.症状。典型表现是排尿困难和血尿。若结石在肾脏,表现为肾区疼痛,运步困难,步态紧张;若结石在输尿管,表现为有强烈的疼痛不安,尿量明显减少;若结石在膀胱,表现为频频排尿,排尿时呻吟不安,有时出现血性尿液;若结石在尿道,则表现为断断续续或点滴状排出尿液,排尿时拱背缩腹,后肢屈曲叉开。

2.治疗方法。

1.饮食疗法。停止饲喂富含矿物质的饲料,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同时给予大量饮水或使用利尿剂。

2.中药疗法。海金砂30~60克,金钱草60~100克,扁蓄30克,瞿麦20~30克,知母20克,黄柏20克,延胡索20~25克,滑石30克,木通20克,甘草20克,以上药物研成细末,开水冲服。

或者,将芒硝150克,滑石50克,茯苓30克,冬葵子30克,木通50克,海金砂35克,研末后开水冲服。

牛常见疾病的防治


1.犊牛大肠杆菌病。该病又称犊白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初生犊牛。临床上表现有两种类型:败血型及肠型。主要症状是腹泻,粪呈淡黄色或灰白色、恶臭。
防治方法:①预防。加强对怀孕母牛的管理,补喂胡萝卜、骨粉、食盐、青草,做好新生犊牛断脐消毒工作,让犊牛吃足吃好初乳,保持栏舍干燥清洁,并及时给出生犊牛注射母牛血液100150毫升。②治疗。氯霉素0.010.03克每千克体重肌注,每日2次,或硫酸黄连素2~4毫升肌注,6小时一次,连用两天。
2.牛结核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奶牛多见,该病的特征是在器官和组织中形成结核结节。
防治方法:①预防。每年春、秋两季用结核菌素对牛群进行接种(点眼及皮下注射),发现阳性病牛,隔离治疗或捕杀。严格消毒牛栏,可用20%石灰乳或20%漂白粉或5%来苏儿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对其产品(牛奶)应经70-80℃消毒30分钟后方可饮用。②治疗。病初每日用异烟肼34克分34次混在精料中饲喂,3个月为一个疗程,症状严重的每日口服异烟肼12克,同时肌肉注射链霉素,每次35克,隔日一次。
3.牛布氏杆菌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流产、不孕,公畜表现为睾丸炎。
防治方法:①预防。定期对牛群进行血清检疫,及时捕杀阳性病牛,定期饮服、喂服或注射猪型二号菌苗。接生人员要有工作服、胶靴、口罩、胶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免感染。被污染栏舍、用具彻底消毒,可用2%-3%来苏儿、氢氧化钠或10%石灰乳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对流产胎儿、胎衣、阴道排出物进行深埋处理。②治疗。本病尚未有特效治疗药物,可试用土霉素、链霉素或抗病1号进行防治。
4.牛放线杆菌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变多在颊部、()下颔骨、舌头、颈部、皮肤。患部初期硬肿、疼痛,后化脓溃烂,并形成瘘管。骨发病时膨大、松脆。舌发病时肿大、硬实、伸缩不灵。
防治方法:①预防。注意清除饲料中的尖锐硬物和谷物芒刺,或将饲料浸软后喂牛。②治疗。切除界限明显的肿块,然后用5%碘酊纱布或2%碘甘油纱布填塞创口,2448小时更换一次,并在创口周围注射卢戈氏液。内服碘化钾,成年牛每天56克,犊牛24克,连用24周,或静注10%碘化钠溶液,每天50100毫升,隔日一次,共35次。发现碘中毒现象,应停药56天或减少药量。
5.牛黏膜病。习惯称之为牛病毒性腹泻。2月龄到2岁的牛易感。患病牛的口腔及消化道黏膜糜烂或溃疡,并发生腹泻。
防治方法:①预防。江西省畜牧良种场对奶牛试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进行预防接种,效果很好。生产奶年每头肌肉接种4头份(猪用量)、发育牛3头份、犊牛2头份。②治疗。在精、粗饲料中全面按0.2%拌入强力益生素,同时可试用抗病1号。
6.乳房炎。该病是乳牛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挤奶技术不熟练或其他原因致使乳房受损伤、感染细菌所致。病牛乳房肿胀、发热,触压表现疼痛;泌乳减少,乳汁变质混有灰白絮状物,有时带有血丝,甚至有褐色脓液,味臭。
防治方法:①预防。掌握挤奶技术,用电机挤奶必须掌握时间,避免挤出血奶。用人工挤奶,每分钟挤压80120次,不能中断,一次完全挤干。无论用什么方法挤奶,都必须在挤奶前进行热敷、按摩乳房。保持栏舍干燥清洁,不使乳房受外伤感染。②治疗。先用3%克辽林溶液洗净乳房,挤净乳汁,然后用乳导管注入青霉素204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溶于2550毫升蒸馏水中)。在乳房硬结处涂鱼石脂软膏,同时内服磺胺制剂,并肌肉注射青霉素80-100万单位。

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


1.感冒。①病因及症状:由于水温骤然变化超过5℃,使正常运动的生理因素跟不上体外温度的变化,引起鳝体皮层渗透后的不平衡和体液代谢受抑及体温调节通路闭塞所致。发病时黄鳝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严重者呈休克状态。此病多发于夏季。
②防治:加强水温、水质控制。换水时水温温差不超过5℃。换水时,水应先冲入池中缓冲坑,且应细流注入。所换新水,每次不可超过全池老水的1/3,综合状况好时或已造成水体极度恶化时,可适当多换一些,但注水不可太急。
2.发烧。①病因及症状:该病主要是由于人工放养密度过大又不及时换水,致使黄鳝分泌的黏液大量积聚、发酵、释放大量热量而使水温骤升,水中溶氧下降,抑制和破坏了黄鳝的正常代谢而引起黄鳝发病,病鳝表现为离穴,神经质窜游,相互缠绕翻滚,体表黏液脱落,头部肿胀,极度不安。
②防治:更换池水,同时进行泥下增氧。降低放养密度,及时换水。用0.07%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按每平方米水体5毫升的用量泼洒全池。混养部分泥鳅,()以增加污水清残能力。
3.缺氧症。①病因及症状:由于鳝池内水体温度较高,各种理化反应加剧而没有及时处理,使水体溶氧下降,造成缺氧。此时黄鳝无法抬头呼吸空气,使机体呼吸功能紊乱、血液载氧能力剧减而导致头脑缺氧。病鳝表现为频繁探头于洞外,甚至长时间不进洞穴,头颈部发生痉挛性颤抖,一般3~7天后陆续死亡。
②防治:严格进行测控管理,保持水体的综合缓冲能力。高温季节时,要及时进行增氧、降温预防疾病发生。发病后要立即换水,同时进行高密度泥底增氧。及时捞出麻痹瘫软的病鳝,以减小载体负担。
汪灿欣

草鱼三种细菌性疾病的生态防治技术


草鱼“三病”即肠炎、烂腮、赤皮3种细菌性疾病,是养鱼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鱼病。单一使用药物虽然暂时可以收效,但不易根治,容易复发。生态防治是指在创造出适合鱼体健康生长的生活环境,不用药或少用药的情况下控制和消除鱼病的发生。实践证明,采取综合性生态防治措施,可使草鱼“三病”的发病率由过去的40%下降到15%左右,具体方法是:

1、清塘消毒,改善环境。鱼池在秋冬捕鱼后,抽干池水,挖去多余的淤泥,让阳光曝晒、冰冻,选择晴天,用生石灰750~1200kg/平方公顷清塘,这样可以杀灭鱼池中的大部分病源,保持鱼池环境清新。

2、降低密度,适当稀放。在以培育草鱼为主的池塘中,放草鱼种的密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7.5万尾/平方公顷,通过适当稀放,加快草鱼的生长速度,使1龄草鱼迅速度过发病高峰期。

3、药物浸洗,杀灭病源。鱼种放养前,用漂白粉、硫酸铜食盐、敌百虫、高锰酸钾等进行消毒。其用量为1000kg水中放漂白粉10g或硫酸铜8g或食盐10~20kg或高锰酸钾20g,以杀灭鱼体皮肤和鳃上的细菌和寄生虫,防止鱼体病源的交叉传染。

4、合理投饲,巧治鱼病。饲料投喂不当是造成草鱼肠炎病的重要原因,在生产上要严格按照“四定”科学投喂饲料,投喂的饲料要新鲜、清洁,不投腐烂变质的饲料。在鱼病流行季节,应及时清除食台场中的残饵,每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泼洒2~3次,并在饲料中按每100kg鱼用大蒜头0.5kg、盐100g捣碎用面粉拌和饲料投喂防治肠炎,连续5~6天;用庆丰霉素250g拌入饲料防治烂鳃,连续5天;主养草鱼的鱼池一般不需施肥,若需追肥,应以化肥为主,少量多次。粪肥需先经发酵后才可施入池塘,避免污染水质。

5、适时冲水,调节水质。一般在4~5月份每半月冲水1次,6~10月份每5天冲水1次,高温季节每1~2天冲水1次,以保持水质清爽,肥而不浊。

猪群的常见疾病与保健技术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目前,我国养猪业中个体养殖比较多,其养殖质量难以保证,经常会暴发疾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养殖管理问题而引起疾病很常见,因此,养殖人员必须重视养殖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提高养殖的科学性,降低疾病发生率。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群的常见疾病与保健技术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1、哺乳仔猪

新生仔猪生理特征。无母源抗体,抗疾病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差,体内能源贮备有限;易发生贫血;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

保健与健康培育技术。一是注意保温。仔猪适宜环境温度,出生后6h以内为34~36℃,1~3日龄为30~32℃,4~7日龄为28~30℃,15~30日龄为22~25℃,2~3月龄为22℃,分娩猪舍应采用保温箱、地板、红外线灯保温。二是尽早哺食初乳(1日龄)。哺食初乳越早越好,只有在出生后4h内吮吸到足量初乳,约40~60g/头,才能确保仔猪获得所需IgG(免疫球蛋白),出生12h后才吃到初乳,就不能确保仔猪IgG浓度达到所需水平。为使同窝仔猪均等哺食初乳,可采用分期授乳、寄养、固定乳头的措施。三是补铁(2~3日龄)。初生仔猪体内铁贮存量少,约50mg,每天需约7mg,母乳中含铁少,仔猪每天从母乳中最多可获得铁1mg。因此,仔猪体内贮存铁很快会耗尽,如得不到补充,早者3~4日龄,晚者8~9日龄便可出现缺铁性贫血。所以,仔猪2~3日龄预防缺铁性贫血,补铁剂量150~200mg/头。补铁应口服铁铜合剂,采取硫酸亚铁2.5g,硫酸铜1g,溶于1000mL水中,自2~3日龄滴于母猪乳头上令其吸食,也可直接滴喂,每天1~2次,每天约10mL/头。肌肉注射补铁,市售产品,于2~3日龄注射100~150mg,2周龄再注射一次。舔剂法,生后5天补饲骨粉、食盐等,拌上铁铜合剂,自由采食。四是在缺硒地区应补硒,仔猪3~5日龄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0.5mL/头,断奶时再注射1次。五是补水、补料。哺乳仔猪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母猪乳汁含脂率高,所以需水量较大。2~3日龄内补水,水中可添加0.8%盐酸或电解质多维。注意水质卫生,定温。3天补水,7天补料。六是预防仔猪腹泻(1~7日龄)。1~3日龄饲喂微生态制剂,仔猪出生后肌肉注射头孢噻呋5mg/头,3、7和21日龄注射20%长效土霉素0.5mL/头。七是仔猪去势(10日龄)。公仔猪10日龄去势,母仔猪20~50日龄去势。

2、断奶仔保育猪

常见疾病主要有断奶后腹泻、肺炎、非典型猪瘟、伪狂犬病、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水肿病、增生性肠炎。

保健技术。断奶转舍前后,仔猪在23~28日龄断奶,母猪下产床,仔猪在产房停留5d后转入保育舍。一是预防腹泻,在仔猪断奶前后7d进行药物保健。预防呼吸道病、腹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必需氨基酸。饲料添加氟苯尼考40g/t;泰乐菌素50g/t、金霉素或土霉素或者强力霉素150g/t。二是仔猪在转群时进行预防驱虫1次,口服丙硫咪唑10~20mg/kg体重;5%芬苯哒唑和0.15%伊维菌素按0.5kg/t拌料,连用5d。

3、育肥猪

育肥猪较少发病,在14~18周龄易发生呼吸道综合征。常见疾病主要是猪瘟、伪狂犬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感染等。

保健方案。一是转群前,保育猪转入肥育舍前7天驱虫1次,丙硫苯咪唑10~20mg/kg,口服1次。补充维生素,电解多维。二是转群1周。育肥阶段重点预防呼吸系统病,在13~18周龄,每吨饲料加80%支原净125g,10%盐酸多西霉素2.5kg,饲喂7天,预防支原体、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巴氏杆菌病、螺旋体病等。

4、妊娠母猪

分娩前管理与保健。一是注意预防细小病毒、乙型脑炎、伪狂犬病、钩端螺旋体、衣原体、布氏杆菌等引起死胎的疾病。二是药物预防及用药。妊娠母猪在产前1~4周内驱虫1次,孕期用丙硫咪唑驱虫。围产期(分娩前后1周)预防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便秘和仔猪腹泻。如产前3~7d注射一次恩诺沙星注射液,或20%长效土霉素每头10~20mL/t,预防经产母体感染仔猪。

母猪分娩管理与保健。分娩前要保证分娩环境清洁和干燥。母猪临近分娩时每隔30~60min需进行产前观察。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养猪常见病--口蹄疫
防治措施
1.注射抗病毒类药物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对溃烂处用消毒剂定期清洗;
2.对周围环境和猪舍内加强消毒,发病期每天1—2次,直至周围疫情全部控制半个月以上为止;
3.康复猪血清治疗;
4.销毁病猪。
养猪常见病--猪瘟
防治措施
1.做好免疫接种,最好使用脾
2.有疫情时紧急接种注射疫苗,并彻底消毒;
3.高免血清预防或治疗。
一、仔猪贫血病:发生在5-28日龄,症状:精神不振,活力减弱,皮肤和粘膜苍白,有轻度的黄疸现象,有的可发生下痢。防治:血多素、富来血、硫酸亚铁。

二、猪肺疫:病猪体温达40~41℃,初为干咳,呼吸困难,口鼻流出白沫,血液,后为湿咳,犬坐姿势,皮肤出现红斑。治疗: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磺胺药。

三、猪弓形虫:病猪呼吸困难,呈现腹式呼吸,部分有咳嗽、呕吐和流鼻液的症状,怀孕母猪出现流产。防治措施:猪场定期杀虫灭菌,禁止养猫。

四、附红细胞体病:仔猪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体温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便秘或拉稀。内侧皮肤红紫。治疗:血虫净。

黄鳝养殖之后常见的三种运输方法



黄鳝的运输方法目前常见的有干运、水运和尼龙袋充氧运输3种:

1、干运

是指运输过程中不带水的运输方法,多用于小批量短距离的运输,运输时间一般在24小时以内。

运输工具有竹篓、木箱、木桶、塑料桶、铁皮桶(箱)、蒲包、麻袋和纺织袋等,可根据运输量和载运动力工具等情况灵活选用。运输时必须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湿草或湿蒲包,以利黄鳝能保持湿润,装载量不宜过大,以防闷死或压死,一般堆装厚度为20~25厘米。在桶(或箱)盖的四周开一些小孔,便于通风换气。运输途中要做好降温、保湿、防挤压等工作,一般每3~4小时淋水1次,夏季运输要避免阳光直射。

2、水运

带水运输适宜于大批量长途运输,常用的运输与其他鱼类运输工具相同,只是用于黄鳝运输的工具必须注意2点:一是容器内要有一定的空间,让黄鳝能将头伸出水面呼吸;二是必须搞好防逃设施。最可靠的水运工具是活水船。无论采用何种运输工具,运输前都要将容器清洗干净,黄鳝和水各为50%,装载黄鳝后水面的高度达到容器高度的2/3处。在运输途中,要经常观察黄鳝的活动情况,适时更换新水,换水时要注意新水和陈水间的温差不能太大,一般不能超过±3℃。

3、尼龙袋充氧运输

尼龙袋充氧运输特别适用于飞机、火车等长距离运输,具有便于堆放、运输途中管理简单、能大批量运输等优点。尼龙袋规格可根据情况自行选定,但必须用双层袋。一个规格为70厘米×40厘米的尼龙袋可装运活鳝10千克,袋中加水量与活鳝重量相同。

在高温季节运输时若水温过高,装运前需采用“三级降温法”将活鳝的体温和水温都降到10℃左右。具体做法是:将鳝鱼从水温25℃以上的暂养池中捕出,放在18~20℃的水中暂养20~30分钟,然后将鳝捞出,转放到水温14~15℃水中暂养5~10分钟,最后再将鳝鱼转到8~12℃水中暂养5分钟左右即可装袋、充氧、封口,并将尼龙袋放入纸箱包装,包装时,每箱竖装2袋。为防止运输途中温度上升,应在纸箱四角放上4个小冰袋,为防止尼龙袋漏水,箱内应配尼龙衬袋1个,冰袋和活鳝袋之间用衬板隔开,然后打包待运。尼龙袋充氧运输成活率高,在24小时内到达者,一般不会发生死亡,是目前最科学的运输方法。


羔羊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


初生羔羊由于调节体温能力较差,对疾病缺乏抵抗力,容易因气候变化和极易从脐带断端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护理不当等感染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做好新产羔羊的脐带感染性疾病、窒息、便秘、肺炎、痢疾、口疮等的护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对发展养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羔羊是指1日至7日龄内的羔羊,这一时期的羔羊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再加上初生羔羊由于调节体温能力较差,对疾病缺乏抵抗力,容易因气候变化和极易从脐带断端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护理不当等感染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做好新产羔羊的护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对发展养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新产羔羊的护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列举如下:

一、新生羔羊脐带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临床观察表明,经脐带感染引起的新生羔羊疾病就有十几种之多,这类疾病,由于病原复杂,诊断及治疗处理困难,死亡率可达80%以上。现将新生羔羊脐带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1.严格消毒脐带羔羊断脐后,对脐带断端要及时用7%碘酒进行消毒,保持脐带局部的清洁卫生。发现脐带发炎、化脓要及早治疗。

2.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初生羔羊通过吃初乳、免疫球蛋白即可在血清中起到杀菌作用。因此羔羊出生后,应尽早吃足初乳,以获得免疫力,对个别体弱羔羊要人工辅助吃上初乳。

3.病羔要早期诊治由于新生羔羊脐带感染性疾病发病急,进展快,要力争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4.治疗用药剂量要足新生羔羊吸收药物较快,排泄也快。因此,治疗用药剂量要足,治疗措施必须及时得力,以控制和扭转病情的发展。

5.及时处理脏器功能衰竭临床上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是造成病羔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密切观察病羔,发现脏器功能衰竭时,要抓紧时机进行急救处理。

6.作好病羔护理及喂养病羔要加强护理,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对不吃奶的病羔,要进行人工喂养,做到定时、定温、定量、定质。

二、羔羊窒息的护理与治疗

由于母羊难产(宫内窒息)或羔羊吸入羊水,使刚生下羔羊在短时间内(0.5-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为羔羊窒息。

症状:刚生下的羔羊,口唇青紫,呼吸呈喘息状或呼吸微弱,甚至没有呼吸,心跳慢而有力或快或弱,心率不规则,喉头气管有水泡音,咳嗽,羔羊四肢无力。

治疗:可用医用静脉输液管吸出羔羊呼吸道阻塞物(粘液、羊水),结合施行人工呼吸。术者左手握住病羔头部,右手握住两前肢腕关节,以肩部为轴心,前后摆动。每分钟速度为30-60次,先快后慢,直到羔羊恢复呼吸为止。也可用25%葡萄糖25毫升,加维生素C0.1克,25%尼可杀米0.3毫升,脐静脉注射。

三、羔羊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羔羊出生后1-2天胎粪难下。

症状:病羔无精神,无食欲,弓背,不断呻吟无粪便排出。多数羔羊在肛门外可见到少量黑绿色的胎粪。

治疗:可用软肥皂水或温水装入橡皮洗耳球内,接医用导管深部灌肠。口服酚酞类泻剂,如双醋酚汀1-2片,果导1/2-1片(每片含酚酞0.1克)。

四、羔羊肺炎症状及治疗

羔羊在胎内或出生后都可以患肺炎,常见者为支气管炎。一般在产前或生后2-3天感染发病。发病原因主要由于保暖不好,受凉感冒,身体抵抗力减弱,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肺炎。

症状:精神沉郁,吃乳减少,反应迟钝,呛咳,口吐白沫,心跳加快,呼吸浅而快,口唇青紫,甚至全身发凉,叫声低或不叫唤。

治疗:产后三天发病羔羊,用卡那霉素0.5-1毫升肌肉注射,每日两次。产后三天以上的发病羔羊用青霉素20-40万单位,链霉素或红霉素0.125克-0.25克,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或用青霉素胸腔注射,即取青霉素液5-10万单位,在病羔倒数第6-8肋间,距中背线4-5厘米处,进针1-2厘米注入,每日两次,连用2-3天。

五、羔羊痢疾防治措施

出生后七天以内的羔羊易发此病,且死亡率较高,故该病对羊群繁殖威胁很大。羔羊感染此病,首先奶欲减退、精神萎靡,常卧地不起,粪便起初是黄色稀汤,后来为血样紫黑色稀粪。也有的羔羊发病很快,未见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防治措施:

1.产羔前对产房作彻底消毒,可选用1%-2%的热烧碱水或20%-30%石灰水喷洒羊舍地面、墙壁及产房一切用具;

2.刚分娩的羔羊留在家里饲养,可口服青霉素片,每天1-2片,连服4-5天;

3.灌服土霉素,每次0.3克,连用3天;

4.对母羊注射羔羊痢疾菌苗两次,一次在分娩前25天左右,皮下注射2毫升,隔10天再注射3毫升。一旦发现羔羊患有痢疾可采取如下方法治疗:

4.1土霉素、胃蛋白酶各0.8克,分为包,每小时加水灌服一次;

4.2盐酸土霉素200毫克,每小时肌肉注射一次,连用-天;

4.3土霉素、胃蛋白酶各0.8克,次硝酸铋、鞣酸蛋白各0.6克,分为包,每小时加水灌服次,连服-天;

4.4磺胺胍、胃蛋白酶、乳酶生各0.6克,分成包,每小时加水灌服一次,连用-天;

4.5磺胺脒、乳酸钙、次硝酸铋、鞣酸蛋白各份,充分混合、日灌服次,每次-1.5克,连服数日;

4.6严重失水或昏迷的羔羊除用上述药方外,可静脉注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20-40毫升,皮下注入阿托。

六、羔羊口疮症状及治疗

口疮是羔羊感染口腔病毒引起的。发病的诱因:

一是羔羊出齿期间,牙床的破溃是造成感染发病的主要条件,由于牙齿生长、牙床部有痛痒现象,羔羊乱啃乱舔,往往使羔羊口疮广泛传播;

二是病羔和健康羔羊共同使用饲槽、水槽等,相互感染发病;

三是一个有口疮病的羔羊在母羊圈内偷奶,也能引起这一疾病流行。

症状:发病初期,在嘴唇边缘、口角部、鼻孔下缘出现小结节,几天后由于炎症发展,结节肿大,破裂后形成溃疡,面上有一层褐色硬痂,唇部肿胀。以后,齿龈、上颚、口腔、舌部也发生炎症,出现红肿、溃烂、齿龈肿胀一般比较突出,肿胀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粘膜,致使口腔不能闭合,病羔因而不能吃奶。

治疗:可用食盐水冲洗患部,除去痂皮及疮面覆盖的坏死性粘膜,再涂1:3碘甘油,每天1-2次(碘甘油是用5%的碘酒1份,甘油3份混合而成)。亦可用0.1%高锰酸钾清洗疮面,再涂以青霉素药膏或磺胺药膏,每天1-2次。

病期一般为1-2周左右。

预防:因羔羊口疮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必须加强防疫措施,保持圈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消灭疫源;发现病羔后立即单独饲养,对原有圈舍用具进行消毒。

夏季河蟹养殖过程中三种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夏季由于高温多雨,且水体中各种生物因子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异明显,水体环境变化快,各类水草生长情况也不同,营养盐类反应速度加快,有害细菌的繁殖也加快,病害也易发生。常发病主要是以下三种:
1、水肿病
症状:病蟹鳃丝肿胀成棒状,腹脐成透明状,且后缘有顶壳现象,发病高峰季节在每年7月底至8月底。
防治措施:用二溴海茵液或三代鱼虾安整池泼洒,连续泼洒2~3天,同时用环丙沙星或菌毒克星拌饵料内服3~5天。
2、烂鳃病
症状:病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严重时全部变黑,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死亡率高,发病季节在7月底至8月底。
防治措施:用水体消毒灵或二氧化氯等强力水体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2~3天,同时用环丙沙星或土霉素等拌饵料内服5~7天。
3、肝脏代谢紊乱
症状:病蟹肝脏呈土黄色或灰白色或白黄相间,并腐烂坏死,该病主要发生在7~8月。
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1)用蟹安、纤毛虫净等杀虫药物全池泼洒,以杀灭纤毛虫。
(2)用水体消毒剂连续泼洒2天,同时内服土霉素或菌毒克星5~7天。8~10天后,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生石灰3~3.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隔天再用1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98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