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养殖场腹泻病综合防治措施

在养猪生产中,腹泻是猪病中发病率高的一种疾病,也是困扰广大养猪场户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多种疾病都伴有腹泻症状,在临床诊治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给广大的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目前猪场在治疗腹泻时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误区

1.1概念模糊不清。在临床诊治上,好多种疾病都有腹泻症状,虽有细微的区别,但大体症状十分相似,所以诊断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往往无法区分是由哪种病因引起的,治疗起来效果不太理想。

1.2规律性认识不足。近几年来,猪腹泻呈上升趋势,季节性不是十分明显,以往秋冬季多发,近年来的腹泻病没有明显的季节区别,尤其是一些规模猪场表现更为突出,无规律可循,

1.3对腹泻病的复杂程度认识存在缺陷。对于引起腹泻症状的疫病复杂复杂程度认识不够,表现为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都归结于一种或两种病因,这就给腹泻的诊治带来了误导,很有可能因此而耽误诊治的最佳时期.

2.防控存在薄弱环节

2.1在临床上面对一些疫病,缺少一些先进的科学诊断仪器和方法,人们的诊断方法往往局限于现场观察、畜主描述等一些原始的方法,工具也只是一个体温计和听诊器,诊断结果似是而非,治疗效果无法预料。

2.2对猪腹泻病的治疗不够系统。好多猪场兽医工作人员对于一些疫病的治疗还是对症治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初期会有一定的效果,很快就会反复,甚至于病情加重,最后病猪究竟死于什么疾病都不得而知,对于整个猪场的疫病防控不能提供任何有参考价值资料,所以这样的诊治在临床上实际意义不大。

2.3对于一些新的病原认识和研究严重不足。目前在养殖业里面,对于腹泻病病原的研究还很匮乏,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不能够给该病的防控提供足够的临床材料,给综合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也是有些疫病不能很好地控制的原因之一。

2.4免疫接种工作存在漏洞。在一些养殖场户中,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免疫密度低,间隔时间长,没有系统科学免疫计划或免疫程序,致使免疫接种不能够在全程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3.防治失败的原因多种

3.1没有针对性的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只有针对各猪场引起腹泻的病因有的放矢进行免疫,才能有效地防止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否则很难起到预防作用。

3.2多种病因混合感染。腹泻往往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引起,只对个别病因采取措施,而其他因素引起的腹泻却无法得到控制。

3.3操作不当引起免疫失败。疫苗没有按照要求温度保存、运输,注射剂量、方法、部位、使用时间不当等多种原因都有可能引起抗体不高、保护率低的现象,致使免疫失败。

3.4疫苗的保护率有限。尽管疫苗质量和技术操作不存在任何问题,因动物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进行免疫接种后,对疫苗的反映也有所不同,有的很快就可以产生抗体,有的个体可能不会出现免疫应答,也有的出现免疫麻皮现象,这些都可以引起免疫失败。

3.5应激反应。有些猪场属于阳性猪场,猪本身带毒,属于隐性感染,只是临床没有表现出症状,已经处于潜伏期或感染强毒早期,一旦接种疫苗,处于潜伏期的就有可能激发该病的发生。

3.6母源抗体干扰。由于初生仔猪可以从母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在母源抗体很高时,会对主动免疫产生干扰作用,影响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所以有些疫苗可以做超前免疫,以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或者在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再进行免疫接种。

3.7病原多变且复杂。有些病原会有多个毒株,每个毒株又有若干个血清型,而且病原在复制过程中又不断发生变异,疫苗的毒株和血清型不对型号,效果就不尽人意了,事实上疫苗的研制速度远远落后于病原毒株变异的速度,当毒株或血清型不对时,就可以引起免疫失败。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免疫是有效地防治途径。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在母猪产前对引起仔猪腹泻的疫病进行免疫接种,比如仔猪大肠杆菌,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等。

2.不同日龄的猪腹泻治疗措施不同。特别是对于产房仔猪腹泻,采取仔病母治,母子兼治的原则。

3.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要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3.1一些病毒性疾病引起的腹泻治疗首先可用抗扰素+硫酸粘杆菌素类进行注射,同时可用活性微生物维持肠道环境拌料给药,此外要严格控制病猪饮食,可以稀粥+电解多维+葡萄糖粉,以增加病猪自身的抵抗力,注意必要时要补充液体,防治脱水死亡。

3.2细菌性腹泻的防治。预防仔猪黄痢、白痢,可在母猪产前21天和14天注射仔猪大肠杆菌四价苗本地株疫苗,对于发病严重的猪场可在仔猪出生1~2天和12~20天分别接种本地株菌苗。患病仔猪可用磺胺类、复方新青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菌痢净等做药敏试验后对症治疗,同时口服盐水防治脱水。

3.3因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引起猪腹泻的寄生虫病一般有球虫、和线虫,对于球虫病的防治,首先仔猪、架子猪、成年猪要分群喂养,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保证饲料和饮水清洁无污染,发现患病猪及时隔离,用抗球虫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效果都很显著,对圈舍、器具、环境彻底清扫、消毒;对于线虫病的防治应注意时常保持圈舍及运动场干燥、清洁,舍内最好用水泥地面。粪便及时清除,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对于多种寄生虫病的虫卵和幼虫以及其他的一些病菌都有杀灭作用。

3.4饲喂不当引起的腹泻。主要有仔猪饲喂过早,没有过渡期,换料过于迫切,仔猪肠胃功能不健全,引起消化不良而腹泻:饲喂问题饲料也可引起腹泻,比如饲料霉败变质、被污染等;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圈舍和料槽干净卫生。

4.做好猪群保健工作。保健工作要从初生仔猪、青年猪、后备母猪、围产期母猪等各个阶段做好保健工作,这样才能系统地有效防止猪场腹泻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猪群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都不受腹泻病的困扰。

4.1加强产房管理,创造生产适宜的环境,特别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母猪舍一般控制在20~22摄氏度,初生仔猪圈一般在24~32摄氏度,随着生长日龄递减,同时保证母猪饲料质量、采食量,防治仔猪脂肪性腹泻。

4.2科学的管理理念。保持猪场的环境卫生、地面干燥,禁止带圈用水冲洗圈舍,如有病猪腹泻在地面上可用浸泡了消毒液的拖把及时拖干净;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养,所有圈舍在出栏或转圈后要彻底清扫消毒,最好空圈7天以上。

4.3发病季节做好保健工作。患病猪要补盐补水,防治因脱水引起的酸中毒。

相关知识

断乳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目前我国的猪饲养规模呈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在这种饲养模式下,腹泻是非常典型的疾病,主要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属于仔猪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理现象。生产中因为仔猪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旦感染通常会呈现交叉的混合感染模式,会对猪群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直接威胁养猪生产,制约养猪业的顺利发展。这就要求饲养者在平时的生产中应该掌握仔猪腹泻的原因与症状,然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具体讲解一下断乳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1.1传染性因素

传染性因素主要指的就是传染性病原,生产中常见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是流行性腹泻病毒,各种年龄的猪都容易感染发病并且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冬春寒冷的季节是该病的高发阶段。轮状病毒也可导致各年龄段的猪主要在寒冷的季节发生感染,其中2~5周龄的仔猪是主要的发病群体。寄生虫性腹泻大多是由球虫、蛔虫而引发20日龄以上的猪发病,病猪感染后多呈慢性感染,如果仔猪小于10日龄感染发病,则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2仔猪自身原因

仔猪实行早期断奶的时候,自身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小肠的抵抗能力会减弱,非常容易被各种外源性蛋白质抗原所损伤,从而引发仔猪过敏性腹泻的情况出现。断奶会对于仔猪消化酶的活性有比较大的影响,消化酶的活性会降低,大概要经过2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够恢复至原有水平。断奶仔猪的胃肠道菌群会相应的出现变化,仔猪肠道原有的乳酸菌逐渐减少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群会进行大量繁殖,水被大量的重新吸收再排出,从而导致腹泻的情况出现。通常仔猪都是从初乳中获得免疫抗体从而维持其免疫能力,仔猪在断奶后会对其自身抗体的产生造成影响,导致免疫水平更低从而容易发生腹泻,影响经济效益。

2、综合防治措施

2..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在实际的临床生产中母猪饲养管理的情况会直接影响仔猪的健康状况,所以强化母猪的管理措施并提高其身体素质对于仔猪的生长非常重要。生产中应该挑选体质强壮的适龄母猪,而对于体弱多病的老龄母猪不应该继续保留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淘汰处理,母猪日常采食的饲料应该保证营养平衡且全价,通过确保母猪的机体健康从而保证仔猪能够在初乳中获得特定的抗体而维持应有的免疫力。还要注重母猪分娩前后的免疫与护理程序,生产中应该注意消毒措施落实到位,猪的产房应该在进猪前提前进行升温处理。猪生产之后应该连续采取注射给药的方式以预防产后感染的情况出现。

2..2加强断奶仔猪的管理

仔猪在哺乳期间应该遵循早开食早补料的原则,食物会相应的对消化道产生刺激作用,在仔猪出生后的5~7天就可以进行补料措施,7日龄即可给其补充加入诱食剂的颗粒饲料。在断奶之前仔猪的采食量通常比较大,给胃肠机能提供充分的锻炼和适应机会,这样在仔猪断乳后发生腹泻的概率能够大幅度的降低,这是主要影响早期断奶的重点。生产中应该强调锻炼仔猪的消化道,使其保持比较强的消化能力从而降低腹泻的情况出现。适时给仔猪进行断奶,可以先把母猪带走而将仔猪留下,这样可以减少仔猪因为断奶而产生的应激反应。依照以往的繁殖周期推断,断奶时间越早对于仔猪越有利,但是发生腹泻的情况就会相应的增加。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可以知道仔猪在28日龄进行早期断奶是比较合适的时间,而在仔猪体重达8kg时给其断奶也比较合适,均有利于仔猪生长。

2..3合理配制断奶仔猪的饲料

断奶仔猪的饲料配制非常重要,生产中应该采用优质的蛋白原料,饲料原料要粉碎粒度适宜、水分含量达标且不能够发霉。此外还要适当提高乳猪料的能量浓度,最好选择椰子油添加。

2..4加强防疫措施

实际的养猪生产中,饲养者应该始终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重视猪群的检疫工作,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降低经济损失。尽量不从外场购入仔猪,避免外来病原的流入而造成原有仔猪群感染发病,甚至形成大范围的传播和流行。每个猪场都要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场的防疫制度,落实好预防消毒措施到位。严格禁止外场人员进入生产区,避免带入病原,即使是本场的工作人员和饲养员也必须经过消毒、更衣才能进入生产区。猪舍内外的卫生和消毒工作都应该尽量落实到位。兽医或饲养管理人员应做好预防注射工作,对于猪的预防注射,各地区、猪场应根据本地、本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猪场的免疫计划,并且按照免疫程序严格的执行。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模式的发展,断奶仔猪的腹泻控制逐渐成为养猪人重点关心的问题。造成仔猪腹泻的主要因素有断奶应激、环境变化、饲料营养等。

1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原因
1.1消化生理缺陷。仔猪在断奶阶段,消化器官尚处于发育阶段,器官容积和重量都较小,断乳仔猪的消化酶和胆汁酸严重分泌不足。有研究报道,与50天断奶的仔猪相比较,早期断乳仔猪的胰酶分泌不足,且胃肠道消化酶活性较低,胰腺的发育速度缓慢。21日龄断乳仔猪在断乳后1周内,胰腺组织脂肪酶活性下降,胃蛋白酶不受断乳应激影响,且随日龄及采食量的增加而增加。
1.2免疫力低下。早期断奶仔猪受到断奶应激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免疫和抗病能力低下,仔猪3周龄时才开始正式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并且速度较慢,到4~5周龄时抗体才能达到一定的数量而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但是,断奶应激又降低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能力。
1.3稳定的肠道微生物区系未建立。断乳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中菌群种类和数量易变化,此时,微生物区系很脆弱,易发生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失调。断乳后,由于饲料中带入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同时,胃肠道较高的pH共同导致了稳定的微生物区系的破坏,有害细菌开始增多,最终导致腹泻。
1.4饲料因素。断乳仔猪饲料的配方是影响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最主要因素。为了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配方师在设计断奶仔猪的饲料通常是高能高蛋白,但是过高的能量和蛋白以及仔猪不完善的消化系统的综合作用下,仔猪很容易出现腹泻。
2预防断乳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措施
2.1合理配制日粮。断奶仔猪的饲粮的配制应符合断乳仔猪的生理特点,除营养要满足其需求外,适口性和消化性也要高。蛋白质可选品质好的动物蛋白如鱼粉、血清粉和血浆蛋白粉等,而少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同时,日粮中合理的粗纤维,对仔猪胃肠道及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及维持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高反而会导致腹泻的发生。
2.2添加益生菌。益生菌的添加,增加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使得有益菌在于其他细菌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益生菌在肠道中的产物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降低断乳仔猪的腹泻发生率。
3猪场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就要降低断乳仔猪的腹泻率。这其中采取的措施除了加强预防和治疗外,断乳仔猪的营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充分掌握断乳仔猪的生理机能,并提供健康合理的日粮才是降低营养性仔猪腹泻的有效途径。

羊病综合性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于肉等食物的需求也变得越开越大,因此我国畜牧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羊作为我国畜牧业动物中的主要物种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饮食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本文主要对于羊的一些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于我国的养羊用户有所帮助,能够更好的处理羊病。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之后有着显著的提高,再也不是原来那个只求温饱的社会了,现在人们追求更多的是吃好穿好,是一个精神文明的社会。羊肉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对于现在丰衣足食的人们来说每天吃肉甚至每顿吃肉已经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是一件极其普通平常的事情。随着人们对于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也开始对于出产的生产安全引起了重视和关注,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就目前的生产现状而言,我国的畜产品生产现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对于食品的安全还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只有在畜牧的过程之中,充分的做好防疫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羊的健康问题,使得后期加工生产出来的羊肉都是健康无害的。一旦疾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或者控制,那么对于养羊业来讲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会严重影响到整个畜牧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饮食安全。从而得出,只有对疾病进行了控制以及预防,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使得畜牧业和养羊业能够得到正常的发展。

一、建立完善的羊病防疫制度

可以说,防疫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从羊的生产养殖开始一直到对羊肉的销售都是需要进行防疫的,这些工作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对防疫工作产生影响。在进行防疫工作的时候,所有羊经过的场所以及接触过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要进行严格检查,确实的将防疫工作做到最好,在工作人员的组成中必须要有兽医的组成,这样可以对于一些突发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工作过程中,只有对于每一个步骤和操作都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实施才能有效避免疫病发生,从而使得防疫工作取得最好的成果。比如说,对于羊进行科学的消毒,将各种病体灭杀于摇篮之中;对于工作人员进行实名的登记,确保工作人员中没有不名身份的人进入;对于有关动物防疫管理的相关文件法规进行完善并且尽快实施。一些存在于《动物防疫法》中的内容在我国的法律责任中则没有相应的内容,这就使得一些违法人员钻了法律的空子,因此对于法律的完善是必须要完成和进行的任务。另外,在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后还需要对这些规定严格的执行,一旦发现违法现象必须依法管理。

二、科学免疫,按时预防

进行免疫接种是提高抵抗力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动物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降低动物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免疫接种虽然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防止疾病的措施,但是这种方式一旦运用不当,就会引起十分恶劣的反应,对于畜牧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对于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的几点内容。

1.制定免疫计划

第一点内容是必须制定详细周密的免疫接种计划,使得动物的接种都是有序进行的,不会出现没有顺序,杂乱无章的情况。动物一般都是在接种了一段时间后才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因此应该根据疾病来临的时间提前给动物进行接种,在高发季节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开始安排动物的接种计划,只有对于动物进行有序的接种才能够使得每个动物都能进行免疫接种,从而能够有效的免疫各种疾病,使得动物得到更好的发展。

2.制定免疫程序

第二点内容是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决定动物是否适合进行接种。当动物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情况时是不可以对动物进行接种的,只有当动物的身体完全恢复了健康之后才可以对于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动物体内的一些母源抗体也会对于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干扰,使得动物对于免疫接种产生抗体从而影响到接种的效果。这种现象的发生也是比较常见的,因此为了使得这种现象不再发生,我们可以对某种特定的母源抗体进行检测,然后再根据动物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于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和进行免疫接种的时间。

三、重在预防工作

在现代的医疗技术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治愈,而是从根本上的预防,让病毒没有产生的希望。为每个羊注射的疫苗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注射了疫苗的羊,都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得病的概率,这种疫苗无论对羊来说还是对于畜牧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当然我们不仅仅应该只从疫苗的方面下手,我们要从多方面对于疾病进行预防工作,积极努力的做到消灭一切不利因素和影响,使得羊可以远离疾病,使人们的饮食得到很好的保障。在对于从外面引进的羊群,一定要经过消毒以及隔离之后才能够使引进羊和原来的羊一起进行养殖,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引进羊带来病毒,从而减小了发病的概率。引进的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都是必须进行检疫工作的,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有疾病的羊,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将疾病进行控制从而更好的保护羊群。

四、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1.对于饲料管理进行加强

对于畜牧业来说,动物的饮食状况是十分重要的。在制作羊的饲料时一定要保证食物的干净卫生,在羊的饮食环境一定要有通风等基本设备。只有为羊提供这样的饲料,才能够使羊得到健康的成长从而提高抗病的能力。

2.对于饲养环境进行加强

对于畜牧业来说,病毒的存在是致命的,他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因此,从根本上防范是极其重要的。定时消毒就是对减少这类病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病毒的抗性是比较强的,一般的消毒剂对于他来说就是水,一点作用都不会产生。因此,为了有效的预防病毒,应该对周围的环境使用高效强烈的消毒剂。在使用消毒剂之后的一个小时左右时间中,再用清水将消毒剂冲洗干净。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防止病毒的侵入。一般使用的药水有百毒杀和易克林惠昌等。

3.对于免疫接种工作进行加强

有计划的对于羊群进行免疫工作是最主要最直接的防治措施,对于动物的疾病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只有对于免疫接种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羊进行免疫接种从而保证羊群的健康。

4.对于传染病防治紧急措施的加强

在羊群产生传染病之后,应该对于羊群进行隔离和封锁,使得这些得了传染病的羊群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病毒不能够再外传。然后再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由上级的相关部门派专员来进行确诊再对于患病羊群进行无毒化处理从而使得病毒有效的得到控制。

5.对于兽医工作进行加强

对于每个养羊户来说,对于羊群的疾病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处理的时间进行了耽误就会引起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应该在每个农场之中都配置兽医。就目前兽医的就职人员情况而言,应该加强对于兽医人员的培训。对于兽医的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动物的用药知识和诊疗治疗,还要对于兽医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的知识,使得他们对于法律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一些明令禁止的药物提醒兽医人员不可以对动物进行使用,减小兽药对于畜产品的影响,使得羊群能健康的成长。

五、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羊肉作为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肉类之一并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羊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希望对于养羊户能够产生一定的帮助。

狐狸养殖场防疫和卫生措施


养狐场制定有效的卫生与防疫措施,减少或杜绝狐狸发病,对于提高狐皮品质和养狐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因此,在日常的狐狸养殖管理中,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一、狐狸养殖场场内卫生措施

1.饲料卫生:

(1)绝对禁止从疫区采购饲料。有不少传染病是家畜和狐狸共患的疫病,如果狐狸吃了患病家畜的肉类饲料,则会引起疫病发生,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2)控制饲料的霉变。不新鲜、变质的饲料不能用来饲喂。实践证明,狐狸吃了腐烂变质的饲料,轻者厌食、拒食、感染疾病,重者造成死亡。所以防止饲料变质,是保证狐狸健康的关键。

(3)清除饲料中的有害物质,鱼、肉类饲料在加工前要清除杂质,如泥沙、变质的脂防等,然后用清水充分冲洗,才能进一步加工使用。

2.饮水水源要严格加强管理,饮水时也要注意,水要清洁无污染,不要流入污水和有害物质。水具要经常冲洗、消毒,防止霉菌滋生。

3.狐狸养殖场的笼舍卫生:

(1)笼舍下面的粪便每天要及时清除,并对地面进行冲洗,保证养殖场的卫生清洁。

(2)狐狸产仔期,要经常更换箱内的垫草。垫草用于防寒保温,必须柔软干燥、无污染、无霉烂。

4.饲养用具的卫生:

狐狸养殖加工饲料用的绞肉机、搅拌机和食槽等用具,要坚持每次使用后彻底清洗并每周消毒。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即1克高锰酸钾,加水1000毫升,现配现用)洗刷料桶、水盆及加工用具和食盘等。小件用具也可使用煮沸消毒法,即放在锅里煮或笼里蒸,蒸煮20~30分钟即可。饲料加工室的卫生防疫非常重要,加工室地面和墙壁最好用水泥抹制,以便经常消毒洗刷。

二、狐狸养殖场防疫措施

1.切断一切传染途径:

(1)在引进种狐时要请兽医部门检疫。为防止带入传染病源,对新引进的种狐,到场后必须单独隔离饲养半个月左右,进行观察,确认无病后再进场饲养。

(2)严禁其他动物如狗、猫等进入饲养场。其他动物也不能和狐狸混养在一个场内,以防相互传染。

2.定期接种预防:定期接种疫苗,增强狐狸特异性免疫力,是防止疫病的有效措施。每年要进行2次疫苗接种(12月份留种时,7月份仔狐分窝断奶2周后),如犬瘟热疫苗、病毒性肠炎疫苗接种。接种剂量为成年狐每只4毫升,幼狐每只3毫升。接种后2周产生抗体。

3.药物预防:饲料中加入一些药物能有效地预防某些疫病的发生。如在饲料中按每周每只狐喂给土霉素1粒,不但能防止饲料酸败,还可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要严格执行驱虫计划(/)。狐的多发寄生虫为蛔虫、钩虫和鞭虫,还有体外寄生虫,如疥螨和跳蚤等。用丙硫苯咪唑和伊维菌素按规定剂量和方法进行驱虫,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4.紧急接种:当发生高致病性的传染病(如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等)时,为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应对所划定疫区采取封锁措施,以保证疫区以外受威胁地区的狐不被侵袭。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未发病狐狸群要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5.定期消毒:消毒是预防或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饲养过程中每隔半月就要用百毒杀或过氧乙酸对全场进行喷洒预防消毒,以控制疫病的发生。

鸵鸟养殖场


鸵鸟在我国的养殖并不是特别的普遍,因为鸵鸟的养殖成本要贵一些,所以鸵鸟一般在市场上比较难见到,鸵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一般我们在动物园经常可以看到鸵鸟。

鸵鸟养殖场

鸵鸟常结成5~50只一群生活,常与食草动物相伴。鸵鸟用强有力的腿(仅有两趾,主要的趾发达几乎成为蹄)逃避敌人,受惊时速度每小时可达65公里。若被逼于绝境,脚踢对手。

鸵鸟主要以植物为食,没有水也能生活很长时间。雄鸟互相争夺3~5只雌鸟,发出吼叫和滋滋声。中世纪骑士喜用鸵鸟羽毛装饰头盔。鸵鸟皮可制柔软、细致的皮革。因此在南非、美国南部、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鸵鸟养殖场,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行业衰退。鸵鸟经训练后可供乘骑及驾单座两轮车。鸵鸟对豢养条件不容易适应,可活50年。鸵鸟是不能飞行鸟类的典型。各地的鸵鸟在皮肤颜色、体形大小和卵的特征方面稍有差别,以前认为,这是不同的种,其实只是鸵鸟的亚种。

鸵鸟养殖周期

我国对鸵鸟的驯养始于1988年,养殖最早在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兴起。由于国际市场上鸵鸟产品价格昂贵,种用鸵鸟价格较高,出售鸵鸟种苗利大且能快速收回资金,再加上广播、报刊、电视的喧染,鸵鸟浑身是宝,鸵鸟是21世纪人类的主体肉食,鸵鸟养殖有钱途,素有沙漠长跑冠军之称的鸵鸟也从欧美跑入我国广东,跑遍中国。鸵鸟养殖在我国短期内从南到北迅速扩展形成鸵鸟养殖热。

但鸵鸟的饲养周期长。种用鸵鸟从出生到具有繁殖能力需22个月以上,公鸟则需更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饲养者几乎得不到任何回报,资金占用时间长。

鸵鸟会飞吗

科学家认为鸵鸟的祖先是有飞行能力的,由于没有天敌,因而没有必要靠飞行来逃避敌害,就逐渐丧失飞行的能力,导致翅膀变小,胸肌不发达,骨头变重,体型变大。然后就朝著快跑的方向发展,腿肌愈来愈发达,脚趾数目愈来愈少。

鸵鸟是群居,日行性走禽类,适应于沙漠荒原中生活,嗅听觉灵敏,善奔跑,跑时以翅扇动相助,一步可跨8m,时速可达70km/h,能跳跃达3.5m。

鸵鸟的繁殖习性

雌鸵鸟一般在2岁~2.5岁性成熟,并开始有就巢性,营巢于地面凹窝中。第一年产的卵受精率在50%以上。雄鸟在3岁龄时性成熟。虽然可以交配但生殖能力低,所以雄鸟比雌鸟大1岁,即在3岁~4岁是最佳的配合。

种蛋的质量是决定鸵鸟孵化率高低的关键,因此,对种蛋一定要注意选择和处理。

1、要清洁。用干净的毛巾或刷子将蛋上粪便沙子扫干净,或用消毒水冲洗晾干。

2、称蛋重。一般要求种蛋为1.5公斤,超过2千克和小于1千克的种蛋很难孵化成功。

3、看蛋形。合格种蛋的外表是卵圆形,一头稍大,另一头稍小。过长、过圆、扁形和畸形蛋,孵化率低。

鸵鸟是属于最大的鸟类,其实在很久以前也就是鸵鸟的祖先是可以飞行,但是随着后面社会的不断进步,鸵鸟的不断进化,慢慢的它便只能快速的快速的奔跑。

江城县养殖生猪腹泻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随着现在生猪肉需求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地方都进行了生猪的圈养。然而生猪在幼年时期特别容易生病,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近几年来生猪主要的发病类型是腹泻病,因腹泻病已经导致了很多养猪场的严重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生猪腹泻现象及其发病原因的具体分析,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希望为相关养殖人员或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关于生猪腹泻病的现状分析

养猪行业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就是生猪的腹泻病,在整个云南地区,腹泻性疾病占生猪发病总量的40%左右。腹泻病相对来说还是很严重的,特别是小猪崽在刚断奶后,容易出现腹泻症状。患有腹泻病的生猪在发病后,进食量会变小,饲料吃的不多,其生长速度会相对减慢,各方面的生长都会受到影响。在抵抗力方面,发病生猪的体质和抵抗力就相对较弱,在病菌的侵入时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救治措施就会引起生猪的大量死亡,从而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生猪腹泻的研究方面要做更深入的调查研究,生猪腹泻的防治措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生猪发生腹泻病的具体原因分析

1.非传染性原因导致腹泻

1.1仔猪胃肠道不成熟,特别是胃酸分泌量比成年生猪要低很多,其杀菌能力就相对来说差。仔猪断奶后发生多种应激:1、饲料,仔猪饲料要以母乳为主,若转变为饲料为主,则成分的变化增加了消化道的负担;2、母子分离,造成仔猪对环境的不适应;3、环境变化,断奶后即分群和换栏,使仔猪难以适应,发生情绪焦虑和咬斗现象,此外环境、温度变化均可导致代谢功能的紊乱。

1.2在夏季温度高的时候,猪仔会过度饮水,过度的饮水会导致猪仔体内释放的胃酸被大量的稀释,而体内释放的胃酸是用来杀菌的,这样就会导致部分细菌没有被杀死,从而细菌导致了猪仔的腹泻。

1.3在断奶之后直接喂养猪仔饲料,幼年猪仔体内的各种消化酶的量较少,而饲料这些食物会使猪仔肠道消化不良,当猪仔消化不良时会容易生病,出现类似腹泻这样的疾病。

1.4和成年的生猪相比,幼年生猪生长速度较快,那么就需要的营养就相对更多一些,然而这些营养通过吃饲料是不够的,那么猪仔就需要吃更多来弥补营养的不足。而大量的进食会使幼年猪仔的肠道负担过重,造成肠道功能的紊乱,从而产生腹泻等疾病。

2.传染性原因导致腹泻

细菌感染性腹泻。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一种是猪仔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气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自身感染上病菌,如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这些病菌会引起猪仔腹泻,严重的会导致猪仔的死亡。另一种是由母猪传染过来的,母猪是传染源,猪仔的生活环境是以前母猪生活过的,消毒不干净的话就会留下了一些病菌,抵抗力不强的幼年猪仔就会被这些病菌侵入而生病。生病早期会出现呕吐、食欲不正等症状,要是不加以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幼年猪仔就出现腹泻症状,如果病情再度恶化的话就会出现死亡现象。还有一种是因为养猪密度过大,温度过高,造成环境的恶化,导致各种病菌开始蔓延和生长,就会在整个猪群中开始流传细菌性感染类的疾病,发病前期猪仔会发热和食欲不振,中期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现象,如果不加以治疗和隔离的话,在后期就会出现猪仔大批死亡的现象。

病毒性感染腹泻。在猪群之间病毒性感染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猪仔胃肠炎,这种病毒在年纪小的猪仔之间普遍存在,且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高,随着年纪增大,死亡率就会减小。幼年猪仔感染这种病毒后就会发生严重的腹泻现象,不加以治疗猪仔很快就会死亡,这种病毒发病率高、传播快。另一种就是猪轮状病毒感染,这种病毒的危害没有上述病毒来的厉害,死亡率也很低。严重的会引起猪仔食欲不振,出现腹泻症状,但很少造成生猪的死亡。

寄生虫性腹泻。这种腹泻一是由于体内胃肠的寄生虫引起,体内的寄生虫会把生猪食用的食物进行二次消化,造成生猪消瘦、食欲不振、生长缓慢、腹泻等症状。另一种是血管中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会破坏白细胞,造成毛细血管出血,因而腹泻生猪的粪便常有粘液和血液。

三、生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1.生猪腹泻的预防措施

严格实施安全措施,按照一扫二冲三消四空栏的消毒原则,坚持做好消毒和免疫工作。在母猪产前45天和15天做好大肠杆菌的免疫,并做好保温工作和饲养管理工作。

2.生猪腹泻的治疗措施

生猪腹泻的治疗措施是个很复杂的过程,首先在生猪出现腹泻症状后,先查明生猪的腹泻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2.1常规的生猪腹泻的疗法

2.1.1在一般腹泻中,在生猪腹泻情况不是很严重时,应先减少生猪的进食和进水,再帮助其食用大黄苏打片,并在生猪少量食用的饲料中添加一些治疗腹泻的药物,一般腹泻情况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方法三天后就会完全治愈。

2.1.2针对病毒性腹泻,就要及时给生猪注射生理盐水,并减少生猪的供水量,同时给其饲料中加一些治疗腹泻的药物,一般一个疗程后就会有明显好转。

2.1.3还有一些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生猪腹泻,治疗这些的方法不仅要对生猪进行一些治疗,而且还需要对其生存环境进行全面的清扫和消毒,保证猪圈的干净卫生。生病时候的生猪抵抗力非常弱,这样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他病毒的侵害。

2.2针对其他类型的腹泻采取的措施

2.2.1一般性的细菌腹泻,只需在猪仔饲料中加入一些常规的治疗腹泻的药物即可,而且效果也会很明显。也可以对生猪直接进行药物的注射。

2.2.2一般病毒性的腹泻治疗起来相对较复杂,不仅要对生猪的抵抗力进行恢复,而且还要在不伤害生猪的前提下杀灭其体内的病毒,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注射药物,并且要及时调查出生猪的病因。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生猪养殖时腹泻病出现的类型及其原因,并结合具体情况合理且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病况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具体分析,能够对我省的生猪养殖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甲鱼养殖场建设


甲鱼养殖场需要建设4个池子,分别是亲甲鱼池、成甲鱼池、幼甲鱼池、稚甲鱼池。建池可以选择安静的地方,地势高一些,亲甲鱼池需要建设产卵房,稚甲鱼池建在室内的话,水深应达到40cm,面积为50㎡,室外建池需要水深达到30cm,面积为80㎡。

1、亲代甲鱼池

亲代甲鱼池需要建设在相对安静的地方,并且对地势的要求要稍微的高一些,最好是选择在坐北朝南的方向为最好。在建设的时候,可以在产卵的地方砌沙堆,数量差不多在5个左右即可,厚度的话,可以在20厘米的样子。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它的产卵场建设在产卵房里面,这个面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但是房顶最好是选择玻璃的。产卵池里面需要留小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方便甲鱼的进出。

2、成年甲鱼池

这个甲鱼池其实在建设的时候,和亲代甲鱼池是差不多的,但是它不需要产卵,所以在建设的时候,只需要将产卵场去掉就可以了。

3、幼年甲鱼池

其实这个在建设的时候,原则上和上面的两者是一样的,不过在建设幼年甲鱼池的时候,可以在面积上稍微小一些,这样也能节约成本。

4、稚甲鱼池

稚甲鱼池在建设的时候,可以选择室内水泥池或者是室外水泥池。室内的话,建设的面积差不多在50平方米的样子,水的深度需要在40厘米左右,池子的话,可以稍微高一些,在90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在它的池底,可以铺上一些沙土,然后需要建设一些供休息的地方,面积大小视情况而定。室外的话,面积可以稍微大一些,在80平方米的样子,水深可以浅一些,在30厘米的样子即可,池子的话,稍微高一些,一米左右即可,休息面积要稍微小一些,比例为1:10的样子。

在选择养殖场的时候,首先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来养殖,甲鱼喜欢晒太阳,这样会更利于它的生长。并且周围最好是比较安静,毕竟甲鱼是怕生活在吵闹的地方的。然后附近有干净水源,水质要好,这样需要换水的话,也会比较方便一些。还需要有丰富的饵料,因为甲鱼喜欢吃一些蛋白质较高的食物。

犊牛传染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是犊牛在哺乳期的常见多发胃肠疾病,如果管理不善,防治不及时,会直接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犊牛腹泻也叫犊牛消化不良症,是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犊牛以春季和夏末秋初最为多发,是犊牛在哺乳期的常见多发的胃肠疾病,其中以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如果管理不善,防治不及时,将会造成牧场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犊牛传染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

1、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患病犊牛体温升高,可达到39.8-40℃,随着症状的加重,体温能够升高达到40.1-40.5℃,脉搏增数,达到120次/min。初期排出黏稠粪便,呈绿色或者淡黄色,并散发腐败的恶臭味,由于排粪时过度用力努责导致肛门明显松弛,从而使粪便自由流出,造成后躯以及腿部被污染。随后发生持续性急剧水泻,粪便中混杂小的凝乳碎块,病情恶化后会排出混杂血丝或者淡黄色、深灰色的泡沫状或者黏糊样粪便。病牛精神沉郁,腹痛,闭眼,口腔黏膜潮红,非常疲劳,头颈无法伸直,而是抵在地上,且往往俯卧在地上.拒绝站起,四肢软弱无力,渴欲增强。机体发生严重脱水,口腔发干,眼窝下陷,四肢以及全身发凉,脉搏虚弱无力。即使病牛耐过,恢复过程非常缓慢,且影响生长发育,往往会继发其他疾病,如喘息症、肺炎、关节炎等。

2、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犊牛发生细菌性腹泻,可以静脉注射由500mL5%糖盐水、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20mL恩诺沙星注射液、10mL10%安钠咖注射液、20mL10%维生素B1注射液、20mL10%维生素C注射液组成的混合溶液1次。如果犊牛体温有所升高,还要配合肌内注射或者静脉注射适量的抗菌药物,如20mL双黄连,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或者内服5g复方新诺明,每天2次。犊牛发生病毒性腹泻,可静脉注射由1000mL5%糖盐水、10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10mL利巴韦林、10mL2.5%海达注射液(恩诺沙星注射液)、2g维生素C注射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1次,并配合取30-50g纤维素酶,添加适量温开水冲调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如果病牛出现神经症状,如神志昏迷、抽搐等,可静脉注射适量添加有40mL25%硫酸镁注射液的生理盐水。犊牛发生寄生虫性腹污,可按体重内服5-8mgjkg阿维菌素片、丙硫苯咪唑或者左旋咪唑,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中药治疗。取10g熟地、10g黄柏、10g黄芪、10g黄芩、10g罂粟壳、10g茯苓、10g党参、10g白芍、10g石榴皮、10g泽泻、10g地榆、10g神曲、10g山楂、10g车前子、10g麦芽、10g猪苓、10g当归、10g马尾连、10g甘草,加水煎煮后给病牛分成2-3次灌服。也可取炙甘草、厚朴各Sg,陈皮、白芷、半夏、茯苓、大腹皮、苏叶、干姜各10g,白术、藿香各15g,加水煎煮2次,然后混合在一起煎煮,分别在早、晚各灌服1次。也可取姜黄、煨诃子、去核乌梅各10g,黄芩、黄连、葛根各15g,7g甘草,加水煎煮后灌服。还可取焦地榆、郁金、黄柏各10g,泽泻、白芍、藿香、金银花、当归各15g,诃子、乌梅各20g,甘草、姜黄、黄连各6g,加水煎煮后灌服,如果粪便混杂血液可添加白头翁、地榆炭。如果犊牛严重腹泻,口色苍白,耳、鼻冰凉,四肢厥冷,可取麦门冬、制附子、甘草、干姜各10g,五味子、党参各15g,煅牡蛎、煅龙骨各40g,加水煎煮后灌服。

辅助性治疗措施。患病犊牛在治疗腹泻时,补液的过程中还要吮食适量的牛奶,用于满足机体所需的能量,从而使其体温维持正常,增强机体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这是由补液使用的电解质液所含的能量只能够满足犊牛所需的大约50%,也无法完全替代食物。如果气候寒冷,对于发生腹泻的犊牛更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主要是指来源于食物的能力)用于维持体温,此时若只供给电解质会造成体况快速变差,影响康复。另外,如果犊牛肠道内没有流经固体的营养物质,会暂时性关闭肠黏膜功能,无法继续吸收营养,导致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一般来说,发生腹泻的犊牛每天需要供给1500mL左右的牛奶,分成2-3次吮食。需要注意的是,不允许同时饲喂牛奶和电解质液,一般电解质液可在饲喂牛奶经过2-3h才给予。

加强饲养管理。母牛妊娠后期要饲喂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确保饲喂充足的干草,并严格控制精料喂量,避免体况过肥或者产后发生酮病,从而防止后代犊牛发生中毒性腹泻的可能。如果牛场条件允许,可在母牛产前接种冠状病毒疫苗、大肠杆菌疫苗等,从而使犊牛形成主动免疫。母牛临产前,牛舍要彻底进行清扫和严格消毒。母牛分娩时,要使用1%新洁尔灭对外阴、后躯以及各种接产用具都进行清洗消毒,而助产人员要将指甲修剪磨平,并对手臂也用0.1%新洁尔灭刷洗。犊牛产出后,要对脐带断端浸泡5%碘酊进行消毒,经过1-1.5h供给初乳,注意乳汁温度适宜控制在36-37℃,每次喂量控制在2kg左右,禁止供给过少或者过多。犊牛从8日龄开始,可饲喂少量的干草,由此能够促使瘤胃及早发育,且能够避免其舔食脏物;在15日龄左右开始,可训练采食精料;在20日龄开始,可饲喂多汁饲料。犊牛舍要确保干燥、清洁,且保持通风良好,并定期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对运动场、犊牛栏、犊牛床进行喷雾消毒。

本病分为饲养管理性腹泻与传染性腹泻两种。饲养管理性腹泻的临床表现以严重腹泻为主要特征。发病初期犊牛精神状态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粪便粘稠呈粥样甚至水样,颜色为黄色或暗绿色,到后期有的会出现血样稀便,肠鸣音响亮、远雷声或流水声,腹胀、腹痛。当发生脱水时,眼球塌陷、皮肤弹性减退、衰弱无力、行走蹒跚、脉搏快速、结膜充血或发绀、血液浓缩等症状。当胃肠道中内容物腐败发酵、毒素被吸收,出现自体酸中毒时,会有一系列的神经症状出现,如兴奋不安、痉挛抽搐,严重时嗜睡昏迷、休克。传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与饲养管理性腹泻大体一致,即脱水、酸中毒和排稀粪。当病害发生时,应尽早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1、发病原因
1.1饲养管理性腹泻发病原因
分析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基本上都与饲养管理不当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当犊牛吃不到初乳或母牛奶水不足时,犊牛通过母乳获取形成抗体的免疫球蛋白来源缺乏,抗病能力十分低下。此外,实行人工哺乳期间,乳液的温度、浓度、饲喂方式方法以及从哺乳向喂料过渡等存在问题时,都可能引起发病。
第二,母牛在怀孕期间,营养不全价,不均衡,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致使母畜营养代谢紊乱或障碍,这样的母牛往往消瘦、虚弱,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所生产的犊牛一般为弱畜,其所有的生理机能都很差,易发生腹泻或感染其他疾病。
第三,养殖环境不良,卫生条件差、不坚持消毒制度,温度过低、湿度较大、缺少阳光,通风不良、闷热拥挤等原因,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1.2传染性腹泻发病原因
传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杆菌,饲养环境中传染性微生物高、畜舍卫生条件差、难产和长途运输等均可引发。
2、治疗措施
2.1饲养管理性腹泻的治疗措施
一旦犊牛发生饲养管理性腹泻,要尽早进行治疗。具体方案:可首先采取饥饿疗法,即在8-10小时内停止哺乳,为防止脱水可喂给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充能量液体,如葡萄糖、复方氯化钠及强心利尿药物,或每天补给电解质液600毫升,同时用口服补液盐加水调至36℃-38℃给犊牛饮用;之后使用缓泻药(人工盐、大黄、硫酸钠等)灌服或用温肥皂水灌肠的方法,排除胃肠道中的内容物,为防止因肠道内容物腐败发酵而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可适当应用鱼石脂、高锰酸钾等药物。为了保护胃肠粘膜和调节消化功能,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注意补充胃蛋白酶、维生素B、维生素C和电解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侵害,继发或合并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菌等以及某些病毒。所以应适当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增效剂,常用的有磺胺脒、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粘杆菌素、黄芪多糖等。

2.2传染性腹泻的治疗措施
对于传染性腹泻,应注意消炎、强心、补液和护理是关键的治疗措施。由于治疗传染性腹泻通常采用西药口服或注射,所以,在用药前应通过药敏试验,选出敏感药物,再进行给药。
治疗本病,消炎,强心,补液,护理是治疗关键,对于细菌性腹泻,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出敏感药物后,再给药。口服药物通常选择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粉20克,常水1000毫升,混溶。口服每次200-300毫升,每日3-4次。静脉补液:重症患犊通过静脉大量补液,可增加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常用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3000毫升,加入5%碳酸氢钠液150-300毫升,每日2-3次。给危重腹泻患犊大量不补液时,加入10%氯化钾液50-80毫升,可提高治疗效果,治愈率达91%,间隔6-8小时重复一次。
也可进行注射治疗,用氟哌酸6%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盐水,5%葡萄糖,5%碳酸氢钠各250毫升,氢化可的松100毫克,维生素C10毫升,混溶后给犊牛一次静脉注射。轻症每天补液一次,重危症每天补液两次。危重病犊牛也可输全血治疗。一般可以选择病犊牛的母牛血液,用2.5%枸橼酸钠50毫升与全血450毫升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
3、预防措施
在预防方面,要认真加强母牛妊娠期的全程饲养管理,特别是怀孕中后期(200日龄后)应适当补充蛋白类饲料、多种维生素和矿物性微量元素,围产期(分娩前后一周)坚持消毒环境,犊牛出生后及时吃到初乳和保证充足的奶水,圈舍内要防寒保暖,同时要通风换气,控制湿度,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随时更换垫草,采取多种措施,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仔猪和育肥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与传染性胃肠炎很相似,在我国多发生在每年12月份至翌年1~2月,夏季也有发病的报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高。一般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100%,成年母猪为20%左右。近几年来,国内开始出现较大范围仔猪流行性腹泻,仔猪死亡率急剧升高,业已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临床症状猪流行性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

1、病原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为该病的病原,该病毒为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侵染性。病毒粒子形态呈球形,处于粪便中的病毒粒呈多形态,直径为95-190nm,病毒具有囊膜,囊膜上有长12-24nm的花瓣状纤突,由核心向四周放射,呈皇冠状。病毒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试验表明,PEDV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新生犊牛腹泻冠状病毒、犬冠状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冠状病毒之间没有抗原相关性口3。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下不稳定,60℃条件下30min即可使其失去感染力,在50℃条件下稳定性较强。病毒在4℃pH5.0-9.O或在37℃pH6.5-7.5的条件下较为稳定。

2、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腹泻病呈全球流行,且具有季节性特点,主要以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最高,夏季也时有发生。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对该病都有易感性,哺乳仔猪、架子猪、育肥猪及青年种猪等群体发病率较高,对哺乳仔猪的危害最为严重。由于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都较易感,发病率高达100%,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经消化道进行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经食物传播,也有报道称病猪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毒。

3、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不同年龄阶段猪对该病的潜伏期不同,育肥猪为2-3天,哺乳仔猪24-36h。随着猪年龄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一定差异,年龄越小,病情越重。病猪表现为体温正常或稍高,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病猪逐渐消瘦,出现腹泻,并伴有呕吐症状,排黄色水样稀粪,哺乳仔猪持续腹泻3-4天后,因严重脱水而死,死亡率可达100%。成年猪的症状较轻微,死亡率也较低,轻者仅出现呕吐症状,重者则出现严重腹泻,即便自愈,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失去饲养价值。病猪死后剖检可见,背部肌肉坏死,小肠内充满大量泡沫样或水样粪便,小肠鼓气,肠壁弛缓,缺乏弹性,肠壁变薄,肠系膜充血、水肿,淋巴结水肿,肠绒毛萎缩。部分病例可见胃底黏膜有小点状或斑状出血,胃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大量乳白色凝乳块,部分成年猪病例胃底黏膜可见有溃疡灶,靠近幽门区可见有较大坏死区。心脏扩张明显,内脏器官可见淤血。

4、诊断

可根据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做出,该病实验室诊断可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具体办法可通过采集仔猪空肠及肠内容物在青霉素和链霉素磷酸盐缓冲液中制成5倍悬液,然后将悬液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取上清液再经220nm的滤膜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接种于Vero细胞单层上,放在放入培养箱中,在37℃条件下培养3-4天,有病变的细胞可见细胞面粗糙,颗粒增多,有多核细胞,细胞逐渐脱落,即可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也可将滤液接种试验用仔猪,进行回归动物试验,观察仔猪是否发生相应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确诊。

5、防治

免疫接种是目前防控猪流行性腹泻病最有效而可靠的方法。由于该病对仔猪的威胁最大,由于仔猪发病时日龄小,对机体来不及进行免疫,因此只能给母猪预防注射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仔猪通过初乳中的特异性抗获得保护。同时还能减少母猪群持续带毒、排毒时间。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疫苗,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的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创建良好的饲养环境,注意圈舍防寒保暖,防止猪舍潮湿闷热,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该病的治疗无特效药物,治疗时可采用对症治疗,以达到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的目的。加强疫病监测,发现猪发生呕吐、腹泻后,应立即封锁发病区域,尽量做到全部封锁。然后对环境和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对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的猪,可采用腹腔注射补液盐或口服诺氟沙星,每天4-5次,防止病猪脱水的发生。可用肠道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降低死亡率。对病猪的其他症状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
一、流行情况
仔猪流行性腹泻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在国内,长期以地域性、季节性流行。但是从2010年九月开始,华南、华东、华北地区开始出现了严重的仔猪流行性腹泻。这种新型腹泻有着新的流行特征。
感染主体以哺乳期及断奶仔猪为主,其中刚出生天的仔猪感染率最高,发病没有显的性别差异,妊娠期母猪以及其它成年猪影响相对较小。出生十天以内的仔猪感染该病腹泻两天之后,出现大批死亡,因病死亡率超过50%。这种病毒在产房内传播方式呈跳跃式,仔猪发病在时间上有间歇特点。
二、临床症状
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以水样腹泻为主,间或伴有严重呕吐。仔猪呕吐常发生于进食或者吃奶之后,病症轻重随仔猪年龄大小各有不同,而且越小病情越重。
出生七天以内的新生仔猪,在发病后三到四天,就会因严重脱水导致死亡,其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最高甚至百分之百。患病个体的体温会相对偏高,精神萎顿,食欲不佳,或者直接废止。较大的断奶猪常表现为精神浓郁、食欲不振、水样腹泻,连续一周后会逐渐康复,但是少部分猪病愈后会出现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的问题。
三、病理变化
患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个体多出现严重脱水、体型消瘦、皮下组织明显干燥、而且胃部有大量黄白色块状物的情况,不过肉眼能观察的到变化主要在小肠部位:其肠管被黄色液体充满导致管道扩张、肠壁明显变薄失去弹性、肠系膜充血而且淋巴结出现水肿。大肠、盲肠部位黏膜出血、坏死,肠表有胶冻状黏液、肠内被血红色物质充满。小部分病体胃底粘膜被覆有粘液而且有点状出血现象,年龄比较大的个体胃内出现溃疡灶,幽门附近坏死组织较多。
四、实验室诊断
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以技术检测双份血清样本中的抗体为主。对于仔猪,用该技术对处于期内的粪便、肠内容物做抗体检测即可,笔者研究中仔猪感染腹泻疫毒的比例达到。
五、病症鉴别
1.新型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一样都具有比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均以冬季发病主为,发病群体多为刚出生的仔猪以及断乳期仔猪,病死率也非常高;当然成年猪也有发病的可能性,不过症状相对较轻。两种病症的区别在于:患者后者病症时临床上有粪便恶臭或者腥臭且带血,渴水度更强,而且因其传播速度比腹泻慢所以致死率也更高。
2.新型流行性腹泻与轮状病毒病相比较而言,两者都具有传染性,冬季为多发期,各年龄段猪都有可能感染,不过仔猪病死率更高。两种病症的区别在于:后者病体内肠腔内容物为灰黄或灰黑的浆性水样物质。
3.新型流行性腹泻与伪狂犬病相比较而言,两者均具有传染性,而且仔猪均有呕吐、腹泻症状,精神不振、动作不灵活而且粪便黄白,仔猪病情明显偏重。两种病症的区别之处在于:后者患病仔猪在病发的第二天就会出现体温飙升、眼部发红水肿、严重昏睡、口吐泡沫的情况,而且身体后腿部位发紫、腹部有出血点出现。
六、治疗方法
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而且实践证明效果明显,有效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五。现报告如下:
1.西药用剂
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病发之初,可以安排每日两次肌肉注射硫酸阿米卡星,同时安排仔猪口服庆大霉素,;遇到病情无法控制的情况,宜加注抗病毒l号。至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病发后期,宜安排仔猪每日静脉注射两次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连用三到五天。对于出现机体脱水现象哺乳期仔猪,宜安排腹腔注射十毫升维生素C溶液加。具体的方法是:将仔猪倒立保定之后,在其倒数第二个乳头边上进行消毒垂直注射,结束后注意是否有血液以及水样回流等异常现象,如果有则停止该注射。用量为每只每日注入一次的药水,连续两到三天。
2.返饲(人工感染)
2.1粪便返饲
将发病猪的粪便收集后加适量凉水稀释后加粉料拌成半湿料,以能捏成团块为度(即为“返饲料”)。在母猪饲喂时用手捏成团块或用料勺提取,逐头添加“返饲料”,待“返饲料”吃完后再饲喂饲料。每天一次,连续2—3天。产前一个月母猪。
2.2发病猪组织返饲
如腹泻发生在产房仔猪,病料可采集腹泻仔猪的大小肠组织制作返饲料。
2.2.1首先确诊取样是流行性腹泻感染猪,并没有感染其他危害极大的病原体,如猪瘟病毒等,可选取出生7天以内的发病仔猪及其同窝活仔猪做返饲,病死猪不可用。
2.2.2组织病料采集:打开腹腔,取出整个内脏,包括仔猪的小肠和大肠,放入干净的盆中,在盆中选取需要的组织,注意此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消毒剂。
2.2.3饲喂方法同粪便返饲。
2.3返饲量的控制
2.3.1采集的纯粪便病料每头母猪控制在300毫升左右;
2.3.2组织病料一头仔猪的组织病料拟饲喂5~10头母猪为度。
七、结束语
新型的仔猪流行性腹泻是PEDV病毒引发的一种肠道类急性传染病,发病快致死率高,在研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同时,还应注重综合预防。即应安排仔猪及时接种疫苗;注意保持猪舍清洁、干燥,进入冬季后须特别加强猪舍保暖措施,内部垫草应时常保持干燥、洁净;另外,应尽量选择自繁自养,严禁从病区引入新猪,在种猪的引进方面,一定要从无疫病区引进,在确保其安全健康的情况下再行引入。

若羌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治研究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生猪疫病是时有发生的,特别是近年来重大的生猪疫病给产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生猪发生疫病事,将会给生猪生产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运用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已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若羌生猪疫病的种类及流行情况,为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若羌县养猪业发展现状
1.1能繁母猪存栏锐减。母猪目前存栏1203头,比去年同期减少1109头,减幅为48.1%。
1.2生猪补栏数量积极性不高。调查的47户生猪养殖大户,到3月25日仅有4户进行空圈补栏;累计补栏生猪806头,比去年同期减少3404头,减幅为80.9%;
1.3生猪价格持续下跌。2010年2月以来,受国际国内生猪市场的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截止到3月25日,生猪价格已跌破成本价。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生猪出栏数量将不断在递增。目前若羌县猪粮比价约为3.1:1,已跌破生猪养殖盈亏平衡预警点6:1,超过《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预警区域,处于红色区域,我县生猪养殖户已出现了全面亏损现象。
2若羌县生猪疫病的调查时间及对象
实验通过对2009年-2012年几年的时间对全县范围内的大部分生猪进行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确定疫病的主要种类和存在的季节流行规律等特点。
3若羌县生猪疫病的诊断方法
根据常规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汇总各类疫病的种类及其发病总数、死亡数、发病率和死亡率等,然后根据疫病对养猪业的危害程度大小,排查出若羌县重点疫病及流行规律等。
3.1若羌县生猪疫病的临床诊断
采用听诊器及体温计等医疗器械对猪进行常规临床检查,观察已得病猪的尿液、粪便、皮肤颜色变化等情况,对某些特征性临床症状的病例做出常规诊断。
3.2若羌县生猪疫病的病理学诊断
通过对各种疫病的病尸减产,可以将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作为诊断疫病的依据之一,并通过做病理切片进一步诊断疫病的种类。
3.3若羌县生猪疫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采集在若羌县地区发病或者死亡猪的相关病料,制成血涂片或内脏器官的触片,通过用美蓝染色法或革兰氏染色法进行镜检,并根据细菌的主要形态特征,做出相应的初步诊断,()如发现了疑难病例,将会对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实验和小动物实验等。
3.4若羌县生猪疫病的血清学诊断
通过对若羌县地区发病的生猪采集血样,应用凝集反应、琼脂扩散试验、血清治疗等血清学方法进行动物疫病的检测、确诊。
3.5若羌县生猪疫病的寄生虫病诊断
3.5.1肠道内虫卵检查取少量生猪的粪便放在玻片上,并滴加少量理盐水,盖上盖玻片,并在相关显微镜下进行详细的检查。
3.5.2肠道内虫体检查取生猪粪球1个,并加入适量的温热的生理盐水进行拌匀,静置之后弃去多余上清液,并反复3次后再用放大镜查找相应的虫体。
4结果
4.1若羌县养殖生猪流行性疾病的种类
4.2县站门诊部调查及结果3年内,调查生猪约4000余头次,共诊断疫病约300例,踏栏,治疗病猪约1000头,确诊疫病12种。
4.3防疫检疫调查结果
通过对兽医站近3年防疫档案、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及出入境检疫情况汇总统计。共调查出疫病10种,即猪瘟、猪丹毒、猪流行性感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副伤寒、仔猪白痢、仔猪黄痢、猪水肿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蛔虫病。
4.4实验室检验结果3年内,实验室采用血清学、细菌学、寄生虫学、病理学等方法,确诊监测疫病7种,即猪瘟、猪伪狂犬病、附红细胞体病、猪丹毒、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蛔虫病。
5讨论
5.1疫病低谷期若羌县主要为每年的4、5、6月中旬和9、10、11月这段时间。经过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段期间为春、秋防疫的重要阶段,一方面为防疫员会给养殖户详细讲解养殖方面的主要常识,因此饲养管理相对较好一些;另一方面生猪经接种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之后,其生猪自身存在的免疫抗病力逐渐增强。另外,在此期间的气候适宜程度,生猪生理的需求也很重要,环境应激相对很少,因此发病数也相对较少了。
5.2疫病高峰期生猪疫病多发于每年1月-3月,6月中旬-9月,11月-12月这三个阶段。其原因主要为季节流行性:11月~12月气候逐渐由热开始变冷,生猪体能耗量看开始增大,抗病能力也逐渐地降低,相对而言其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高;若羌温差相对较大的春秋两个季节,也是大部分农户仔猪添槽存栏最多的时间段,仔猪身体体相对弱小,适宜环境的变化能力也相对较差,易得风寒和感冒,从而引发其他的疫病,因此这两季发病率相对高;在气候炎热的夏季,饲料相对不易保存,环境中也容易引起寄生虫的大量繁殖,故生猪消化系统方面的疫病及寄生虫疾病发病率高。
5.3若羌生猪疫病传播途径调查分析
经过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并和历史进行对比后结果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若羌县动物发生的疫病主要为原发性的疫病,引入性的疫病比例相对较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牲畜经过了长途贩运数量较少,但进入本世纪以来,若羌的畜牧业也进入快速的发展的前进阶段,生猪交流越来越频繁,疫病开始发生的比例也有了新的特点,近3年若羌县兽医站接到并同时确诊的二类以上疫情共10余场次,其中发现从外省、外市的引入性疫情约3例,占20%左右;原发性疫病10余例,占80左右。我县的生猪动物疫病主要分为原发性的疫病和引入性的疫病。原发性的疫病传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兽医方面对传播疫病。2.畜主之间的相互传播。3.引猪时无自繁、自养体系,同时引入疫病。4.其他动物带病交叉传播。引入性的疫病在近年来也有逐年快速上升的势头,主要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区经济利益给予的驱动。2.各类地方保护主义的真实存在。3.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不到位或人力不足。4.部分动物防疫的工作还未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仔猪腹泻的类型 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仔猪因肠道内尚未建立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自身抵抗力较低,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仔猪腹泻是养猪大户常见的一种典型的多病因疾病,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饲料报酬率较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即所谓的僵猪)。由于引起该病发生的病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呈交叉混合感染,导致临床诊断与防治困难。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腹泻的类型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一、病原性腹泻
1.细菌性腹泻
常见有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黄白痢、魏式梭菌引发的仔猪红痢、沙门氏菌引发的仔猪副伤寒等造成的腹泻。但它们各有特点:黄痢常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以死亡率低和拉黄色稀便为主要特征;白痢常发生于14~21日龄会吃料的仔猪,以拉乳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味的稀便、病程长、死亡率低为主要特征;红痢常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以拉红色稀便、肠坏死、病程短、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副伤寒造成的腹泻常发生于30日龄以上的断奶仔猪,以剧烈腹泻、高热、皮肤出现紫斑、脓性结膜炎、败血症死亡为主要症状。上述致病菌同样会感染母猪,但母猪不会出现症状,而成为病原携带者,常传染给仔猪,使仔猪发生腹泻。
2.密螺旋体性腹泻
由密螺旋体引发的腹泻,大猪、小猪都易发,但50~80日龄的小猪多发,以出现黏液性出血性下痢、病变局限于大肠为主要特征。
3.病毒性腹泻
常见的有猪轮状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仔猪伪狂犬病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厌食、水样腹泻、脱水、体重锐减、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它们的不同点是:轮状病毒以56日龄内的小猪多发,大猪常为病毒携带者,不表现症状;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病,冬季多发,且发病快,病程5天左右,病愈后产生免疫力,10日龄以下的仔猪死亡率很低,成年猪若没有继发感染则几乎没有死亡;仔猪伪狂犬病,多发于30日龄以下的猪,以高热、呕吐、腹泻、出现神经性症状、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妊娠母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则发生流产或产死胎。
4.寄生虫性腹泻
常见有仔猪球虫病、蛔虫病。球虫病常发生于7~21日龄的仔猪,温暖潮湿季节多发。母猪为带虫者,是传染源;仔猪感染后表现为腹泻,粪便呈黄白色,偶尔可见便血,镜检可找到球虫卵。蛔虫性腹泻多见于30日龄以上的猪,表现为被毛粗乱、腹泻、消瘦、磨牙、异嗜、腹痛。
二、非病原性腹泻
1.消化不良性腹泻
常见于刚断奶仔猪,由于饲养方法不当、饲喂次数过少、一次性投料过多、仔猪饥饿暴食造成的。主要症状为仔猪精神正常,但拉稀,粪便中有没消化好的饲料。
2.营养不良性腹泻
常由于母猪营养不良、奶水少而稀薄,导致仔猪营养不良所致。主要症状为瘦弱无力、苍白、被毛干枯、腹围收缩、拉水样或黏稠稀便。
3.过敏性腹泻
常见于突然更换饲料的断奶仔猪。新换的饲料中植物蛋白质含量过高,仔猪胃肠道一时难以适应而引发免疫反应,发生过敏性肠炎性腹泻。

三、预防措施
1.保持栏舍清洁卫生
分娩母猪进栏前,产房應彻底清洗后再用3%的烧碱水溶液泼洒消毒,将栏内的微生物、虫卵消灭掉;母猪进入分娩栏前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母猪腹部、乳房、后躯、四肢,把母猪身上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除掉。栏舍还要定期消毒。
2.加强免疫接种和驱虫工作
母猪分娩前按免疫程序分别接种K88-K99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魏式梭菌苗、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轮状病毒病疫苗、伪狂犬病疫苗,使母猪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仔猪通过吮吸初乳,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防止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的发生。断奶仔猪还要接种仔猪副伤寒疫苗;母猪进分娩栏前要驱虫,防止虫卵污染栏舍感染仔猪,可用氯苯胍或球痢灵驱除球虫,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驱除线虫。
3.科学饲养
母猪泌乳量多少与哺乳仔猪育成率及断奶仔猪体重关系密切。因此对泌乳母猪应实行高水平饲养,不限量饲喂或自由采食。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促进仔猪生长发育,而且能减少母猪泌乳期失重,有利于母猪断奶后正常发情配种。
4.加强环境控制
仔猪怕冷,受凉易腹泻,因此寒冷天气要保暖防冻,可将250瓦的红外线保暖灯挂在保暖箱上,勤换垫草,保持栏舍清洁、干燥。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治氨气中毒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5.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首先让仔猪及时吃到初乳,提早对母猪补料,确保饲料没有发霉变质,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增强抗寒抗病能力。仔猪断奶初期饲喂不宜过饱,应采取少喂勤添的方法,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
四、治疗措施
治疗仔猪腹泻的原则是:导泄、消炎、收敛、补液、健胃。常用的抗菌药为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土霉素、氟甲风霉素等抗生素;抗病毒制剂为干扰素、聚能和肽、免疫球蛋白聚肌胞、白细胞介导素、转移因子、高免血清等。常用中药为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板蓝根、甘草、野菊花、穿心莲等,助消化药有1%柠檬酸、酵母、复合酶、山楂等。口服补盐液为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钠3.5克、葡萄糖20克、水1000毫升。
针对病因,要对症治疗,平时做好预防工作,加强饲养管理。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14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西藏藏猪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