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投饵技术要点

科学投饵能降低饵料系数,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提高经济效益。笔者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将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掌握匀、足、好基本原则
匀是根据养殖对象、生长阶段摄食营养需要,每天均匀地投喂。正常情况下,前后两天的投饵量应相差不大,以免鱼类时饱时饥,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投饵均匀,不但能降低饵料系数,而且能防止鱼病的发生。
足是以最适当的投饵数量,满足鱼类能量和各类营养物质的需要,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好是要求饵料质量优、新鲜适口和营养全面。采用配合饲料养鱼时,必须适量投喂天然饵料,以防配合饲料在某些营养成分方面的不足,这不仅符合鱼类对营养的需要,还能提高摄食强度、加速生长。
二、坚持四定四看投喂
1.四定投饵。①定质。优质饵料要求具有营养全面、配方科学合理、粒度大小适宜、水中稳定性好和饵料系数低等优点。做到按照养殖鱼类不同品种和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要,兼顾配合饲料和天然饵料的合理搭配,同时保证配合饲料不霉变,具有良好的诱食性和适口性。②定量。根据池塘条件、鱼类品种、规格、数量以及不同季节、天气等确定日投饵量,做到有节制地均匀投喂,一般以2小时左右吃完为度,或以80%~90%的鱼吃完游走即可,保证鱼类吃饱而无剩余,投喂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鱼类的生长。③定位。投喂饵料要有固定的食场,进行定点投饵。为让鱼类养成到食台吃食的习惯,生产中可对鱼类进行驯食,先撒入少量精料于食台边,用敲击饲料桶等物体发出特定响声进行引诱,以后逐渐投喂于食台上,这样既可随时掌握鱼类的吃食、活动情况,以便增减投饵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又利于防病。④定时。在鱼类生长期内,每天投喂时间应相对固定。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各投喂1次,最好能让鱼类在池水高溶氧条件下吃食,以提高饵料利用率,盛暑天气可推迟到下午4~5时投喂;鱼种池每天投喂3~4次,但最后一次投喂的饵料应在日落前吃完为好,投喂过晚,鱼类饱食后在黑暗环境下不仅对消化吸收不利,而且容易引起缺氧浮头。
2.四看投饵。①看季节。鱼的摄食量和代谢强度是随着水温变化而变化的,冬季或早春气温低,鱼类摄食量小,应少量投饵,投饵率可控制在1%~2%;夏秋季水温稳定在28~30℃,除鱼病流行期、天气异常和水温过高时应控制投饵量外,一般可以大量投饵,投饵率可控制在4%~5%;秋季天气转凉,水温稍有降低,投饵率可控制在3%~4%,以促进鱼类的快速生长。②看水色。水色以油绿色和酱红色为好,此时水质嫩、爽,保持正常投饵量;水色过淡,可增加投饵量;水色过浓甚至转黑,表明水质变坏,应减少投饵量,并及时加注新水调节。③看天气。天晴多投喂,阴雨天适当投喂,天气突变和闷热无风时应停止喂食,以免水质变化,引起泛池死鱼。④看鱼的吃食情况。投喂后,鱼很快将饵料吃完,说明饵料不足,须增加投饵量;如投喂后较长时间未吃完,则应减少投饵量。一般所投饵料要在下午5时前吃完(除鱼虾、鱼蟹等混养外),()以保证不吃夜食为好。
三、投饵注意事项
1.投喂饵料速度一般以慢快慢为好。先慢是为了将鱼引来,然后再加快投喂速度,后期再放慢投喂速度,以免造成饵料浪费。在驯化投饵时,也要先慢后快,先少后多,先大面积投喂,后集中投于食台上。投喂时间与池塘内鱼类多少有关,如塘内鱼多投喂时间可相对长一些。另外,投喂时间还与鱼的种类有关,如草鱼吃食速度快于鲤鱼,而鲤鱼又快于鲫鱼、鳊鱼。
2.注意水体溶氧量和天气变化。当水体溶氧量低、气压偏低和天气闷热浮头时,不要投饵,应在日出两小时后,溶氧量达4毫克/升以上时再行投喂。
3.注意疾病防治时的饵料投喂。池塘泼洒药物进行消毒时,应注意适当少投喂饵料。投喂药饵前一天应减少投喂或停止投喂,使鱼类处于饥饿状态,增强鱼类对药饵的摄食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4.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停喂。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出现高温、阴雨、鱼病、水质恶化和鱼类浮头等不正常情况,这时鱼类摄食能力会下降,甚至停止摄食,应停止投喂饵料或减少投喂,待情况好转后再行投喂。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农技推广中心邮编:224200)

相关阅读

黄鳝高效投饵技术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它的主要饵料有蚯蚓、蝌蚪、蝇蛆、小鱼虾、蚕蛹、河蚌肉等。人工饲养,在动物性饵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可投喂一些植物性饵料,如麸皮、米饭、瓜果皮等。

一、“四定”高效投饵技术

黄鳝的投饵应坚持做到“四定”,具体的是:

1、定质:不投喂腐臭的食物,要投喂鲜活的饵料。

2、定量:日投饵量应根据前1天食量的多少加以调整,以略有多余为度,可按在池黄鳝总重量的5%投饵。投饵切不可时多时少,投饵过多,黄鳝贪食过量易患膨胀病;过少则黄鳝生长缓慢,甚至造成大鳝吃小鳝的现象。

3、定时:按照黄鳝的生活习性,投饵一般应在傍晚进行。

4、定位:为了使黄鳝养成定点吃食的习惯,便于观察黄鳝的吃食情况和清除残饵,应设固定的食场,固定地点投饵。可用木框或聚乙烯网布做成食台。为了避免黄鳝出穴集群争食,食台应适当分散,多设几个。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投饵次数和投饵量对鳖饵料效率的影响



1、投饵次数和投饵量:习惯认为给鳖投饵应在上午8时左右,下午6时左右,2次为宜。主要理由是:
(1)鳖一般在上午日出后1~2小时到日落前喜到岸上晒背,这段时间不宜投饵。
(2)鳖虽具有夜间活动的本性,在自然界以夜间摄食为主,但在露天池中夜间温度低,还是在白天温度较高时投饵好。
(3)鳖喜静怕惊,人频繁出入池边对鳖是一种威胁,见人逃窜时会把饵料带到水中,造成浪费,再者考虑到劳动量,所以1天2次投饵是比较科学的。
鳖摄食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个体长大,单位体重的摄食量逐步减少,以人工配合饲料(干重)为例,在最适温度范围内,稚鳖阶段每天的投饵率为体重的6%~8%,幼鳖3%~5%,成(亲)鳖一般2%~3%即足够。每天饵料量的分配,一般为上午投喂总量的40%,下午投喂60%。
2、生长量与投饵量的修正:由于对鳖的摄食习性不了解,或者为了追求高生长率和产量,往往“投饵不足”或“投饵过量”。尤其是后者,不仅浪费了饵料,还会增加水质管理的难度和发病几率。从理论上讲,当饵料系数为3.0时,所产生的水质管理和发病率问题,将是饵料系数为2时的150%以上。可见寻求鳖的最好生长率和饵料效率之间最理想的平衡——最适投饵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根据经验最适投饵量大致为鳖饱食量(一次正常投饵,鳖停止摄食前所能吃掉的饵料量)的90%左右为最适投饵量,这样不仅能使饵料效率得到充分发挥,也可以减轻水质管理难度和降低发病率等。

无公害种草养鱼技术


无公害种草养殖草食性鱼,具有鱼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产品无公害和产品售价高等特点。667平方米池塘配套种植相同面积的一茬黑麦草、一茬狼尾草或苏丹草,一般可产出草食鱼400~500千克、滤食性和杂食性鱼150千克,可获纯利3000~4000元。

1.养鱼饲草的高产栽培技术种草地应选离污染源1公里以上,土壤水源没有被污染并符合无公害养鱼的要求。饲草生产要尽量用无污染的腐熟农家肥,少用或不用化肥。饲草一般不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不得已防治时,也要用无污染的高效生物或植物农药。只要不受旱害和涝害,各种土壤都能种植黑麦草和杂交狼尾草,但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易获高产。

(1)黑麦草的种植。可供选用的优良品种有:赣选1号黑麦草、赣饲3号黑麦草、上农四倍体黑麦草等。黑麦草可在9~11月播种。耕地前,667平方米应施腐熟厩肥1500~2000千克,也可泼施腐熟猪、牛、人粪水2000~2500千克,接着翻耕耙碎2次并整成长任意、宽1~1.2米的畦。播种前,种子应用35~40℃温水浸泡5~8小时,捞起沥干后与适量磷肥或细土或草木灰拌匀待播。黑麦草以条播为最好,撒播亦可;播后在种子上覆一层薄细土,667平方米一般播种2~3千克。当黑麦草发芽后长到10厘米左右时,应除草和追肥1次;此时667平方米施尿素8~10千克,或泼施腐熟对水猪、牛粪200~300千克。当黑麦草长到50~60厘米时可进行第一次收割(第1次收割留桩高5~6厘米,以后每收割1次留桩高4~5厘米),以后每隔20~30天收割1次,每次收割后都应按如上追肥1次,如此黑麦草可收割到下年的5月中旬至下旬。如管理中等,667平方米可收割黑麦草4000~6000千克,喂鱼时用多少收割多少。

(2)杂交狼尾草的种植。该草高产、优质、抗旱、耐肥、抗逆性强,多用育苗移栽。育苗在3月中旬至下旬播种。育苗地播种前667平方米要施腐熟猪、牛粪1500~2000千克,后翻耕耙碎2次并整成宽1米、长适当的畦。播种量667平方米2.5~3千克。播前先用55℃温水浸种1~2小时,捞起沥干后用草木灰拌种并均匀撒播于畦面,最后在畦面覆一薄层细土。幼苗长到2叶1心时移栽大田,667平方米栽植2500~3000株。大田栽苗前,667平方米要施腐熟猪、牛粪1500~2000千克或腐熟猪、牛粪水2500~3000千克,接着翻耙2次并整成宽1~1.2米,长任意的畦。幼苗移栽后的10~15天要拔(除)草1次,然后667平方米追施1次对水腐熟猪、牛粪200~300千克或尿素8~10千克。当植株长至70~80厘米可行第1次收割,以后每隔20~30天收割1次,全年可以割7~8次(霜降前停止收割)。收割时要留桩高6~7厘米,否则将减产。每次割草后,667平方米都应追施1次对水腐熟猪、牛粪200~300千克或尿素8~10千克。本草667平方米一般产量6000~7000千克,高产的可超10000千克。

2.无公害养鱼技术

池塘(水库、湖泊)的池泥、池水、水源必须没有被污染并符合无公害养鱼的要求,灌排便利且远离污染源1公里以上。

(1)养殖水域要求和环境消毒。池塘面积可大可小,以3334平方米以上为好;要求池深2.5~3米,池底於泥厚10~15厘米,池底不漏水,水质好。水库、湖泊和河道以中、小型面积为宜。水库面积应控制在67公顷以内,湖泊控制在133公顷以内。鱼种放养前的10~15天,池塘堤埂应修整并清除污染物,后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30~150千克遍洒清塘、消毒。

(2)鱼种放养。鱼种多在12月至下年2月底放养,以11月至下年1月放养最好。以放养草鱼、鳊鱼、团头鲂等草食鱼为主,搭配放养一部分鲢、鱅、鲤、鲫鱼等。为获高产,要选用大规格鱼种,要求草鱼250~300克/尾、鳊鱼和团头鲂100克/尾、鲫鱼50克/尾、鲢和鱅鱼500克/尾。池塘667平方米放养总量为400~450尾,其中草鱼占70%、鳊鱼5%、鲢和鱅鱼占15%、鲤和鲫鱼占10%;水库、湖泊等的放养量据情而定。鱼种放养前要用3%~4%的食盐水浸浴消毒8~10分钟。

(3)抓好饲养管理。鱼种放养后每天投喂3次青草,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每天饲草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4%~5%,以2小时吃完为度。平时每天巡塘2~3次,据情调控水质,保持水透明度30厘米;遇天气闷热、气压低、下雷阵雨和连日阴雨,要适时开动增氧机增氧。投饲场每天要将吃剩的残渣捞起,同时每隔10~15天用250克漂白粉对水12~15千克均匀泼洒食场消毒1次。为预防发病,每隔15~20天667平方米要全池泼洒1次15千克生石灰水等广谱、高效、无残留、无公害的药剂,严禁使用强氯精、孔雀石绿、红霉素等有毒、有残留的药物防治鱼病。■

安全养鱼的“四测定”技术


1.侧水温确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鲤鱼、草鱼、鳊鱼等吃食鱼类体重的1%~3%,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饲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投喂量可增加到存塘吃食鱼类体重的3%,69月,当水温上升到25%℃,日投喂量可稳定在存塘吃食鱼类体重的4%。以后随着水温下降,投喂量亦相应减少。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投喂管理一定要坚持按四定的原则进行。
2.测透明度确定施肥量。池塘养鱼最适宜的水体透明度为2530厘米。透明度过低,说明水中肥料过多,光照能力降低,溶氧减少,这时鱼类对饲料的消化力降低,抗病能力减弱,此时应减少施肥量或立即停止施肥。如水体透明度过高,说明水中肥料缺乏,浮游生物过少,塘中鲢、鳙等肥水鱼类因缺饵而生长缓慢,抗病力减弱,这时要多施一些肥料,一般每57天施1次,每次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80千克或化肥24千克。在施肥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交替施用,而且有机肥需经过发酵腐熟,化肥需氮、磷、钾搭配施。
3.测pH值确定如何调节酸碱度。鱼类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微碱性水体中,但鱼塘常因有机质存量大,水质常呈酸性,因此,鱼塘水体要经常进行检测,并及时调节水体的酸碱度。常年养鱼,水深1米时每亩用生石灰2025千克溶解后全塘泼洒,每半月1次(经测试后再施)。这样,能使鱼类处在最佳的生长水域环境中。必须注意:当pH值高于8.5时即不利于鱼类生长,pH值高于10或低于4.5时,就会引起鱼类死亡。
4.测水中溶解氧确定投饵量。溶氧不仅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而且水中含氧量多少对鱼类的摄食量、饲料利用率和鱼类增重率都有很大影响。因而,适宜的溶氧指标不能以鱼类是否浮头为标准,而应以保证鱼类食欲旺盛等正常生理需要为度。虽然鱼池中过饱和氧对鱼类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在饱和度很高时会引起鱼类气泡病(主要是鱼苗阶段),溶氧过低则会引起鱼类浮头和泛池。
池塘养大闸蟹老绿水的处理方法
近年来,由于河蟹养殖效益的逐年上升,()养殖户养殖热情也日益高涨,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产量,盲目进行高密度养殖,蟹池载荷也越来越大。同时,伴随投饵量的不断增多,残饵、水生动物自身代谢产物的不断进入使得池塘封闭水体富营养化,尤其在强碱性和高氮低磷的养殖水体。更容易出现蓝绿藻类水华。出现蓝绿藻水华的水体表面往往形成一层绿色的油膜,以云斑状,带状在水面上漂浮,并有难闻的臭味,严重影响了河蟹的产量和规格,养殖户称之为老绿水。
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水产技术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清除蓝绿藻水华的方法,蟹池中一旦出现蓝绿藻水华,可采用如下措施:
1.换水。利用换水量的方法,把表层的肥水换掉,同时在排水口设置80目筛绢过滤,直接捞除滋生老绿水的蓝绿藻。
2.增氧。在晴天中午利用机械增氧的方法,增加底部溶氧。
3.控饵。选择性投喂饲料品种,尽量不投散料、粉料,避免饱食排泄和饲料散失而肥水,并减少投饲量。
4.施肥。不施或少施氮肥,适当施用磷肥,加速喜磷的硅藻类优势种群形成,抑制蓝绿藻的繁殖,在高温季节抑制蓝绿藻不可用生石灰。
5.调水。经常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减少水体肥度。
213200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农服站耿中华

稻田养鱼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鱼种放养

1.放养品种:

过去稻田养鱼只是养鲤鱼、鲫鱼和苹鱼等少量品种,目前已发展到放养罗非鱼、鲢鱼、鳙鱼、鳊鲂鱼、鲶鱼以及河蟹、泥鳅、罗氏沼虾、青虾等多品种,还可以发展萍、笋、菜、食用菌等生产进行综合养殖。不同地区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放养品种。原则上讲,适于池塘养殖的所有种类都可以在稻田中养殖。

2.放养时间:

一般提倡早放,3厘米以下鱼种,在插秧前就可以放养,因为鱼苗个体小,不会掀动秧苗。而这时施足基肥的稻田,经犁耙后,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大量繁殖,对鱼苗的生长特别有利。实践证明,插秧前后放入同样规格鱼种,插秧前只比插秧后多饲养15天,但出田时,个体要比插秧后放入的增加100克以上。6~10厘米的鱼种,则最好待秧苗返青后再放入。

3.放养方法:

冬春农闲季节,开挖好鱼凼、鱼坑。如为上年养鱼的稻田,最好要对鱼凼、鱼坑等进行整修,铲除坑边杂草。放养前,排干坑、凼,日晒一星期左右,然后灌水深10厘米左右,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按亩用生石灰50公斤撒施。再过一星期后灌足水,每亩施肥300公斤以适当培肥水质。4~5天后即可投放鱼种进行饲养。放养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批的鱼种规格要整齐。鱼种放养前还要进行鱼体药浴消毒。

4.放养数量:

要根据鱼凼的大小来确定鱼种放养数量。稻田养殖成鱼,提倡放养大规格鱼种,一般每亩稻田可放养8~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300尾左右,高产养鱼稻田可每亩放养8~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500~800尾。具体放养量要因地制宜,根据稻田的生态条件、产量要求和鱼种规格大小适当增减。如果实行粗放养殖的,要根据稻田的天然饵料状况来确定,杂草多可以草鱼为主,占60%,鲤鱼30%,其他鱼类10%;一般肥水田可以鲤、鲫鱼为主,占60%,草鱼30%,其他鱼类10%;实行精养的,可草、鲤并重各占50%。

二、鱼种放养操作应注意的事项

1.调节水温:

因为稻田水浅,水温变化大,所以在投放鱼种时,首先应检查运输鱼种的容器内水温与田水温度是否一致,水温相差不得超过3℃。如温差过大,应在容器内分几次加入田水,缓慢使其水温基本一致鱼适应后.轻轻放入田中。如用氧气袋运鱼种.则可将其放在田中1个小时左右,再解开袋口,将鱼轻放入田,

2.适时注入新水:

鱼种最好放入进水口处,发现田水过肥或消毒药性尚未完全消失,鱼种不适应时,能够及时注入新水,提高鱼种的成活率。

3.鱼体消毒:

鱼种放入田前,一定要经过鱼体浸洗消毒。将鱼种放在3~5%的食盐水中浸浴5~10分钟,消毒后再放养。

4.检查拦鱼设施:

在放养之前应先检查田埂,进、排水口及拦鱼设施是否完整无损,发现漏洞应及时堵塞。

三、稻田养鱼的饲养管理

1.投饵:

稻田中杂草、昆虫、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天然饵料可供鱼类摄食,每亩可形成10~2n公斤天然鱼产量,要达到亩产50公斤以上产量,必须采取投饵措施。常用的种类有嫩草、水草、浮萍、菜叶、蚕蛹、糠麸、酒糟。有条件的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

投饵要定点、定时、定量,并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wwW.nczfj.com

一般在饲养的初期,由于田中天然饵料较多,鱼体也小,可不投喂,中期少喂,以后逐渐增加;后期随气温下降,鱼的摄食量逐渐减少,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即停止投喂。5~6月,每亩每天投精饲料1.5~2.5公斤,青料8~12公斤,7~9月底,每亩每天投喂精饲料3~5公斤,青料18~25公斤,10月以后逐步减少。青饲料要鲜嫩,并于当天吃完为宜。

2.调节水位、水质:

要根据水稻和鱼的需要管好稻田里的水,调节水位、水质。在水稻生,育期间按水稻栽培技术要求进行,在放水晒田期间,鱼在凼内生长,不受影响,水稻抽节后,可逐步加深田水,尽量提高水位。稻田水质偏于酸性肘对鱼类生长不利。特别是水稻收割后,稻根稻桩腐烂严重影响水质。因此要尽量少留稻桩,定时向田凼施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到微碱性。

3.鱼病防治:

稻田养鱼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稻田消毒:放鱼前,应选用药物消毒,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每亩使用25~40公斤生石灰,不仅能杀死对养殖鱼类有害的病菌和凶猛的鱼类及蚂蟥、青泥苔等有害的生物,还能中和酸性,改良土质,对稻鱼都有好处。石灰施后了天左右可放入鱼苗。每亩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3公斤,加水溶解后泼洒全田,随即耙田,隔1~2天注入清水,3~5天可放入鱼苗。

(2)鱼种消毒:鱼苗在放前,要进行药物消毒。常用药物有3%的食盐水,8.0毫克每千克浓度的硫酸铜溶液,10毫克每千克的漂白粉溶液,20毫克每千克的高锰酸钾溶液等。漂白粉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使用,对大多数鱼体寄生虫和病菌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洗浴时间:根据温度、鱼的数量而定,一般为10~15分钟。洗浴时一定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

(3)饵料消毒:饵料在投喂前应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动物性饵料,如螺、蚬等,用清水洗净,选取鲜活的投喂。植物性饵料,如水草、萍类,则用6.0毫克每千克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0~30分钟后投喂。施用发酵的粪肥时,每500公斤粪肥中加120克漂白粉,搅拌均匀后投入池里。

(4)食物台和沟、坑的消毒:在鱼病流行时,要对食物台和鱼沟、鱼坑进行药物消毒。方法如下:

①漂白粉挂袋:鱼坑上插几根竹杆,每个鱼坑挂2~3只药袋,篓内装漂白粉50克,每3天换药1次,连续3次。

②往鱼沟、鱼坑内泼洒药物,一般用漂白粉、敌百虫或生石灰。如沟坑面积占稻田面积12~15%,每亩用漂白粉250克或用90%晶体敌百虫3~5克(2.5%粉剂敌百虫30~50克)。敌百虫对指环虫、三代虫、水蜈蚣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每亩(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2公斤,化水后泼洒能预防鱼烂鳃等病。

③防除天敌害虫:如水生昆虫、蛙类、水蛇、食鱼鸟、鼠类等。水生昆虫有水蜈蚣、田螺等。水蜈蚣性极凶猛,贪食,1只小蜈蚣1夜之间可夹死鱼苗16条之多,对鱼的为害最大。在放鱼前,用生石灰泼撒全田,可杀死水蜈蚣。也可用敌百虫粉剂撒在水面,形成1.0~3.0毫克每千克的浓度,能有效杀死水蜈蚣。水蛇、鸟类、鼠类都是鱼类的主要天敌。

(4)其他

缺氧浮头:在水浅、放养密度大、饲料投放过多情况下或天气闷热、水中腐殖质分解加速而大量消耗氧气时。水中溶氧量显著下降,特别是下半夜,可降到最低是0.2~0.9毫克/升,这时鱼类将因缺氧而全部浮头,如不及时抢救,有全部死亡的危险。因此,应随着鱼类逐渐长大,对水中溶氧消耗的增加,根据水质和鱼类活动情况应及时加注清水,以提高稻田水位,改善水质。在天气闷热或天气骤变,气温过低时,要暂停投饵。发现浮头要立即排出田水,引进含氧量高的清水。

四、有害藻类过度繁殖

在7~8月高温季节,部分红萍死亡,这时稻田内的藻类会大量繁殖。其中有一种微囊藻,其细胞外面有一层胶质膜,鱼类不能消化,藻体死亡之后,藻蛋白质分解产生有毒物质(硫化氢、羟胺)对鱼的生长不利。据分析,1公斤水中含有50万个左右微囊藻时,就可使鳙鱼苗死亡,如达100万个以上,则大部分鱼类死亡。PH值为8~9.5,水温28~30℃时,微囊藻繁殖最快,可用0.7毫克每千克硫酸铜均匀撒洒在田中予以杀灭。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40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