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赊养“跑山猪”一头赚千元 走上致富路

农户从养殖公司赊养几头跑山猪,放养10个月即交售给公司,公司按约定价回收,一头可帮助农户赚一千元左右……

4月7日,记者在旺苍县燕子乡获悉,该乡2013年引进建立的青山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通过让农户赊养跑山猪的方式已帮助当地70余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公司日常工作负责人贺朝国介绍,该企业已建有仔猪繁殖基地1个、生态放养基地16个,现有存栏能繁土杂母猪200余头,后备母猪100余头,优质杜洛克种公猪8头,年出栏商品仔猪已达1万余头。

“我们养殖的这种跑山猪是以松辽黑猪为母本,经过杂交、选育等阶段形成的新品种,具有瘦肉率高、抗寒能力强、肉质好等特征特性,是这里村民发展养殖项目较为理想的品种之一。”该公司技术员李林泉介绍说。

贺朝国介绍,该公司按“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公司待仔猪长到19至21公斤后,按每斤10元的优惠价格赊给农户优质猪仔,农户一般养10个月后即可交售给公司,公司按合同约定的9+1模式(9元上下浮动1元)回收,回收时再扣除农户之前赊欠的仔猪钱。

“去年我申请贷了扶贫惠农小额信贷资金5万元,建圈舍200平方米,养跑山猪60多头,收入6万元;今年养了100多头,预计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力争2017年脱贫。”金银村二组建卡贫困户贺朝开说。

贺朝国介绍,村民养殖跑山猪以放养为主,同时辅以饲料喂养,一般喂养10个月后,平均每头猪可长到260斤左右,毛收入有2700多元,除去大约1700元左右的成本,每头能净赚1000元左右。“具有养殖跑山猪条件的农户一般可以养20头到150头左右,按最低养殖20头算,平均每头赚1000元,农户一年也能收入2万元以上。”他说。

贺朝国介绍,金银村12组建卡贫困户贺仕福,在寻找致富项目中向我们了解到养殖“跑山猪”利润高、市场好,就决定在家养殖“跑山猪”;他2014年筹资7万多元建了230平方米的猪圈,同年7月开始养殖“跑山猪”,去年养了160多头,净赚10万元;今年力争养殖300头,收入能达到20万元。

记者了解到,通过赊养跑山猪的方式,该公司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发展特色养殖的积极性,目前已带动当地70余户群众养殖跑山猪。该公司还计划在2018年末建成不少于100个生态放养点,辐射到省内10余个县区,放养跑山猪不少于2万头;今年力争带动100户以上、三年内力争带动200户以上群众发展跑山猪养殖业。

相关知识

网箱养殖黄鳝走上致富路



在鄱阳湖周边,当地的农民都会抓野生黄鳝拿到市场上卖,然而到了十二月份由于冬季黄鳝有冬眠的习性,在这个季节想要抓黄鳝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余长进:“黄鳝钻大泥巴里的,你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要慢慢找,这个边上要仔细的看了。”

范大明:“这个季节黄鳝是冬眠了,冬眠它不出来了,现在你想搞不是那么容易了。”

2007年元月,记者到鄱阳县采访时看到,在三庙前村,一个叫陆德进的农民在这个季节里,却每天都要卖出2000多斤黄鳝,仅一口池塘就能捞出三四百斤。

记者:“卖到哪里去?”

陆德进:“卖到杭州、上海、温州。”

记者:“今天起了多少斤?”

陆德进:“今天起了几百斤。”

记者:“这边有多少?”

陆德进:“这里大概三四百斤。”

记者:“这个黄鳝价钱怎么样?”

陆德进:“价钱20几元钱一斤,22元钱一斤。”

既然已经过了黄鳝的捕捞季节,那么,陆德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黄鳝上市?

鄱阳县的三庙前乡地处鄱阳湖边,自然环境很适合野生的黄鳝生长,这里的农民都会抓黄鳝拿到市场上卖,每年的五六月份,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黄鳝,在鄱阳县城的田间地头遍地都是,往往容易造成集中上市,一斤黄鳝有的时候只卖到了几块钱。

余长进:“捕捉黄鳝的人多了,你也卖,我也卖,那个价钱肯定会低一点,销售不了,没有销路。”

当地的村民想避开上市的高峰卖上好价钱,在野生黄鳝大量繁殖的时候,一些村民抓野生的黄鳝苗放在鱼塘里,开始试着人工养殖,但是都没有成功。

蔡熙凯:“村里面,以前呢,前几年的话,那里用池养的都失败了。”

村民把黄鳝放到鱼塘里,因为鱼塘的塘底是泥土,黄鳝长大钻到了地里不见了,村民们养殖都白费了。

范大明:“因为他们都是放在土里养的,到了成熟就跑了。”

以前三庙前村的陆德进收购村民抓来的黄鳝到市场上卖,2000年,他在市场里卖鳝鱼的时候,一位从湖南来的客商告诉他,可以用网箱养殖黄鳝。

陆德进:“市场上的老板讲的,他讲人家都有那个养的黄鳝,我就跑到湖南,走了湖北,到了安徽,这几年都是这样,哪里技术好,就往哪里跑。”

在外地考察学习到了不少黄鳝网箱养殖的技术,回来以后他在池塘里用网箱试养了五箱的黄鳝,而且效益还非常好。到了第二年,他扩大规模养了20个网箱。

陆德进:“我们这里鄱阳湖这个天然的饵料,小鱼养的这个结果,鲜鱼,鲜度比较好。”

记者:“养黄鳝最关键的是什么?”

陆德进:“主要要苗种好,天气好,下苗种的时间要看住。”

记者:“什么时候下苗种?”

陆德进:“下苗种大概6月份。”

记者:“我们这个苗种是从哪里来的?”

陆德进:“苗种是我本地的,我本地野生的收过来,野生的收过来的。”

在当时的三庙前乡,陆德进独此一家的网箱养殖,让他的黄鳝在当地市场上基本供不应求。20个网箱为陆德进带来了近一万多元的收入。在周围的农户冬天基本上挣不到钱的情况下,他却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这样的状况令他十分的满足。

然而,陆德进的网箱养殖黄鳝,却让另一个人产生了冲动,这个人就是孙益江。孙益江是三庙前村的村民,做了二十几年的水产生意,正愁冬天的黄鳝价钱好,可是却没有黄鳝收购,这时他听说陆德进在用网箱养殖黄鳝。

孙益江:“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鳝鱼),有点反常,像我们就打听,跟他们求教。”

孙益江凭借市场敏感看到了商机,他盘算着能不能跟陆德进合作经营。

记者:“冬天的黄鳝现在能卖多少钱?”

孙益江:“现在像那个大条一般都是22元左右,那个就是最小最小的不会少于17、18元吧。”

孙益江当时收购当地的黄鳝和其他各种水产卖到全国各地,因此他知道这里野生的黄鳝很受外面市场的欢迎,孙益江之所以要和陆德进合作,因为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本地的市场。

孙益江:“我们做生意不是在本地竞争,而是在外面竞争,我们主要是在上海扎根下去,在杭州扎根下去,在深圳扎根下去,全国各地我们都要扎根下去。”

鄱阳湖的黄鳝,因为靠近鄱阳湖所以黄鳝的饵料资源相当丰富,养出来的黄鳝品质接近于野生的黄鳝,加上当地有很多野生的黄鳝苗,成本也比别的地方要低很多,做了那么久水产生意的孙益江很明白这里的市场潜力。见到陆德进后,孙益江说出了藏在心里的想法。

孙益江:“所以我就跟他讲了,我们一起养吧,或者你传授一下,我们也可以养吗。”

陆德进对自己养殖黄鳝十分有信心,可是跟孙益江合作养殖必定会扩大规模,网箱养殖的黄鳝会有多大的市场,他心里没有底。

孙益江:“我就跟他讲在一起,我们是肯定有结合的,那如果他养黄鳝,肯定跟我做生意的人肯定是要连在一起的。”

孙益江告诉陆德进,养殖黄鳝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两个人可以一起搞规模化养殖,他做了那么多年的水产生意,销售是不成问题,卖的越多,赚的自然也就更多。

孙益江:“他主要是养黄鳝这个一家,也挣不完那个钱的,一家你养那么多,本身我们这一点点,这个市场上需求量相当大的。”

跟孙益江合作销路就打开了,陆德进觉得凭他们两能闯出更大的市场,还是可行的。

陆德进:“他对黄鳝是很懂的,对黄鳝很懂的,他就是养黄鳝的技术不是怎么懂。”

在2003年,他们在村里承包了一百五十亩的鱼塘,两个人分了两股,合作养了2000多网箱。原来陆德进养殖20个网箱,一年只有一两万元的收入,现在每天都能赚到这么多钱。

陆德进:“看投资多大了,如果像这里的话,大概10来万元钱好挣的,这么多的网箱,10来万元钱是好挣的。”

记者:“这边多少个网箱?”

陆德进:“这里600来个网箱。”

每到冬天,陆德进和孙益江天天收获着他们的黄鳝,往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发,三庙前村的村民知道他们用网箱养黄鳝,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益。

余长进一直是抓野生的黄鳝拿到市场上卖,他发现自己抓的那点黄鳝实在是少得可怜。余长进一年抓黄鳝两三百斤,可是他听说养一池却有2000多斤,而且卖得价钱还很高,他就找到了孙益江,说出他想养黄鳝的想法。

余长进:“看孙老板那一方面养的,问他干什么的,他说养黄鳝的,结果找了一下,介绍了一下他几年养黄鳝的经验,觉得这个风险很少,有钱赚。”

三庙前乡的农户开始纷纷养殖,并且扩大规模,有些农户想赶在春节期间卖上好价钱。

范大明:“因为我想放到春节前后卖,那时候价钱还可以好一点。”

余支明:“如果你养下去,一斤可以养到四五斤是不是,你养殖,你可以赚钱也容易一点。”

蔡熙凯:“今年我就扩大规模,养了200多箱。”

今年黄鳝的市场价格都在20元到30元不等,在夏季的黄鳝只能卖到十几元,甚至是几元钱一斤,好的市场价格让三庙前乡五十多户的农户在进行网箱养殖黄鳝,养殖面积达到四百多亩。

养殖藏香猪走上致富路


听说信丰县万隆乡龙头村有一名靠养殖藏香猪致富的能人。近日,笔者来到龙头村的藏香猪养殖场,见到养殖场的主人刘章福正赶着一群黑黑的藏香猪到田园里吃草。

据了解,今年55岁的刘章福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1990年他和朋友一起南下广东务工,在外辗转奔波了4年后,他回到了家乡,除了种地干农活,还在家乡做过多种工作,由于勤劳肯吃苦,攒了一些积蓄。为此,他想自己创业大干一场。

除了能吃苦,刘章福还非常善于捕捉商机。他通过看电视等途径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他拿出多年来的积蓄,从浙江引进了12头藏香猪,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猪舍,开始了藏香猪特色养殖。

刘章福介绍说,他引进的这批藏香猪生长能力很强,适应山区生长,喜欢吃野生植物,所以成活率高,肉质很好,并且猪在外面生长抗病力强,基本上不发病,属于一种绿色产品。为了提高养殖水平,他订阅了《农村百事通》《致富快报》等报纸、杂志,认真学习藏香猪养殖技术。同时,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刘章福建起了39亩的李子园,让猪在果园里觅食,栽种了四五亩黑麦草和番薯藤,用青草、米糠等配料进行喂养。

经过4年的摸索和努力,刘章福的藏香猪养殖场已经形成规模,现在猪场有母猪40多头、公猪2头,存栏商品猪300多头、仔猪300多头,年出栏商品猪600多头,总收入200多万元,生猪畅销广东、深圳、福建等地。

谈到今后的打算,刘章福说,一人富不是富,最大的梦想是让大家一起致富。他准备继续扩大规模,成立合作社,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安天禄:丰都肉牛产业扶贫8万农户走上致富路


肉牛产业助推丰都扶贫8万农户走上致富路说起肉牛,已经逐渐成了重庆丰都的地理标志,而恒都肉牛更成为助推丰都扶贫的龙头产业。据了解,恒都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发展机制,创造性推出公司购牛、农户领养、回收犊牛、母牛归户的母牛领养模式,使缺乏启动资金的农户零投入即可参与肉牛产业发展,带动8万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

今年我的收入可能有5万哟!家住包鸾镇1社的安天禄笑呵呵地告诉笔者,过去自己主要靠种田,偶尔喂几头牛过日子,一年的收入也就1万多元,现在跟着镇上搞庭院牧场,专门养牛,他一口气就养了21头。他说:现在大家都觉得养牛赚钱,都在养,我们镇养牛的就有200多户人。安天禄所说的家庭牧场在丰都已有400多家,由恒都公司统一提供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配送、统一回收,使农户通过育肥牛增重增值实现增收。按每头架子牛育肥6个月增重180千克,收购价26元/千克计算,除去饲料费用,每头牛可增收1200元左右。安天禄说。不仅如此,在2012年,恒都集中流转农户土地3000亩,统一提供牧草种植技术服务,招聘农户规模种草,农户通过土地租金、劳务佣金增收致富。同时,充分发动广大农户利用自有土地从事牧草种植。2012年收购牧草22685吨,2013年牧草28973吨,农户分别增收635万元和811万元。恒都公司副总经理朱刚泉说。除牧草收购外,恒都公司还大量收购玉米秸秆、红苕藤、稻草等农业副产物,年均收购稻草1万吨、玉米秸秆3万吨、其它作物秸秆1万吨,直接增加农民收入3000万元。此外,恒都还大力推行土地流转+返聘就业的劳动合作方式,优先吸纳土地流转农户就近务工。目前,已有1663名农民加入公司发展,成为肉牛全产业链工人。产业扎根拔除穷根打造1+6特色农业体系丰都面积2901平方公里,辖30个镇乡街、85万人。该县为国家贫困县,现有贫困村89个、()贫困人口9.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据了解,2009年,北京中恒兴业科技集团出资15亿元,在丰都组建成立重庆恒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经过6年发展,现已成为一家集牧草种植、饲料生产、肉牛繁育、规模育肥、综合交易、屠宰精深加工及科技研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朱刚泉介绍,目前恒都积极与西南大学、市畜科院合作,引进日本和牛实施品种改良,成功开发恒都黑牛优质肉牛新品种。严格按照国际食品卫生标准进行肉牛屠宰和精深加工,进入国家储备牛肉库,获得出口备案证明,并通过香港食环署供港冰鲜牛肉企业备案审核,成为中国南方唯一供港冰鲜牛肉指定企业。今年公司进入商超终端将达到3000家,三年内将实现1万个销售终端目标。朱刚泉说。拔除穷根,产业扎根是关键。恒都肉牛的发展无疑为丰都产业扶贫带来了极大助力。近年来,丰都已成功举办中国产业扶贫肉牛发展峰会、红心柚文化节等4个特色品牌节会活动,丰都肉牛享誉全国。带动贫困户12570户,覆盖贫困人口4.4万人,贫困农户特色产业参与率达60%。丰都被授予全市产业扶贫示范县。据介绍,丰都将坚持产业扶贫,突出特色效益。根据全县垂直型的地理分布和多元化的资源禀赋,打造1+6(即肉牛,红心柚、榨菜、烤烟、花椒、龙眼、有机大米)特色效益农业体系。以建设中国肉牛之都为目标,引领全县45%的农户参与肉牛产业化建设,肉牛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建设15万亩红心柚、30万亩榨菜、15万担烤烟、10万亩花椒、5万亩龙眼、1.5万亩有机大米。

养殖狐狸和貉子走上了致富路


龙嘉镇和平村二社的拱宪武,瞄准市场,独辟蹊径,依靠养殖狐狸和貉子走上了致富。

为了选准好养殖项目,拱宪武经多次考察市场,最终把目光放在了貉子和狐狸养殖上。貉子和狐狸都是属于是一种抗病力强,易饲养、繁殖快的动物。它们的毛皮名贵,肉可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而且易于饲养,食量小,食料简单。貉子皮和狐狸皮质地轻软,珍贵,毛皮是目前在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供不应求,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一张小小的貉子皮和狐狸皮可以卖到六七百元,一组种貉(3只)可卖到2000元。

每到狐狸和貉子的销售季节,皮货商们都上门收购,使拱宪武家不会为销售问题而担忧。只要保证狐狸和貉子的皮毛质量,坐在家里就可以挣钱了。

通过十多年的养殖,现在拱宪武家已经有乌苏里貉子100多只、兰狐200多只。他家每年的狐狸养殖和貉子养殖收入可达3、4万元。时值5月份,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拱宪武家的狐狸和貉子又到了产崽季节。

拱宪武高兴地告诉记者,狐狸和貉子一年之后就可以产崽了,而且每窝可产下5到8只幼崽,幼崽三个多月之后就可以出售了。并且,现在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养殖狐狸和貉子的好处,都纷纷开始养殖,他家的狐狸和貉子的幼崽也都卖的非常好。

拱宪武还告诉记者,狐狸和貉子饲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它们的价格,狐狸和貉子的皮毛优良之分可使它们的价格上下相差200多元钱。因此,饲养狐狸和貉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它们的脾气秉性,必须要精心喂养,只有这样才能卖个好价钱,得到高的回报。

相关新闻:谢颜金养殖狐狸赚了10多万

狐狸骚、臭、脏,怕惊吓,但想发家致富,必须钻冷门,就得做别人不做的事。家住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双合村农民谢颜金风趣地说。

1997年谢颜金向亲戚朋友借来4000元,到河北省一家狐狸养殖场,买了一公两母3只狐狸。当时因饲养技术不行,产仔成活率不高,毛皮质量也上不去,投入大于收入,挣不够本钱。但他没有放弃,还是多次外出参观学习,购买狐狸养殖书籍,翻阅报纸杂志学习技术,试配饲料,观察狐狸习性逐步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谢颜金在两年多的饲养中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养殖狐狸经验。2000年,他又投资一万余元从黑龙江引进了稀特新品种白狐、蓝狐和银狐。正月交配,三月产仔,五月分窝,十月取皮,第二年一年就发展到了220只,3个品种。去年又引进了30只乌苏里貉,今年繁殖的26窝203只狐狸仔全部成活。

谢颜金小有名气了,收购商都找上门来,他还与东北三省和临沂做皮毛生意的老板们签订了回收合同,年收入10万多元。

大白鹅养殖让村民走上幸福致富路


玄滩镇扶贫基金会于2014年3月份组织了38名农民前往自贡市富顺县参观学习养鹅技术,而如今已过去半年多时间,玄滩镇的多家养鹅农户已经见到成效,目前全镇有近20家规模以上养殖户,已出栏66000余只,利润达80余万元。

在参观过程中,代表们认真向当地农户请教,回来后,玄滩镇扶贫基金会多次组织动员,鼓励农户们参与养殖,增强他们的信心。当月就有7位农户参与投入养殖,首批出栏就达6000余只。镇扶贫基金会负责人告诉笔者:“玄滩镇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适合大白鹅养殖,同时离收购地荣昌县较近,运输成本低,我相信大白鹅养殖产业一定能发展起来。”

在参观富顺养鹅场后,农户们都十分兴奋,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又让他们犹豫不决,如何引进鹅苗、养殖技术、市场销路、资金投入等。面对这样的情况,玄滩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扶贫基金会牵头的大白鹅养殖协会,对大白鹅养殖户给予每只鹅5元的首批养殖扶助金;养殖协会还定期聘请养殖专家作大白鹅养殖培训,指导养殖户搭建鹅棚,科学建设养殖基地;统一为各养殖户订购优质鹅苗,统一聘请兽医专家为鹅苗打疫苗;养殖协会还为各养殖户打通销售渠道,统一上门收购,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大白鹅养殖协会还积极向市、县扶贫基金会争取资金,鼓励养殖户扩大规模。

此外,养殖协会还积极动员养殖户们互相交流经验,在养殖期间的每个繁忙时节互相帮助,保障养殖达到最佳效果。哪家要引进鹅苗了,要进行打针免疫了,要出栏装车了,附近的几户养殖户都会聚集在一起,借众人之手,快速完成。金龙寺村养殖户唐克平告诉笔者:“我每次出栏大白鹅1000多只,如果仅靠自己一只一只地栓捆,再装车,可能要一天的时间,这样,可能由于空气流通、挤压等造成死亡,遭受损失,现在大家互相帮忙,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

玄滩镇是农业大镇,广大村民的经济主要来源是靠外出打工挣钱,所以存在不少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家庭,因此解决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广大群众的愿望。大白鹅养殖是正是解决了部分群众的迫切需求,不仅让他们能够致富,而且让家庭更加和谐,子女能够健康成长。

金龙寺村胡伯容是个年轻妇女,以前和丈夫一起在外地打工,为了照顾孩子便回家务农,成为留守妇女。自从到自贡参观了大白鹅养殖,她便大胆养殖,现已经形成规模。胡伯容兴奋地告诉笔者,她已养殖大白鹅近7000只,最近出栏了1000只,每只纯利润12-15元,照这样计算,一年养殖1万只鹅收入可达12万元以上。看到养殖利润可观,她把在外打工的老公也叫了回来,一起养鹅,既解决了经济收入问题,又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和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问题。大白鹅养殖让胡伯容一家的收入增加了,让她的家庭更加幸福了。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53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灶猪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