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要注意饲料对牛奶质量的影响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影响牛奶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品种、环境、饲料营养、年龄、胎次、泌乳期、健康状况等,其中饲料因素对牛奶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为奶牛提供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可以直接、快速、有效调控牛奶的质量。而影响牛奶质量的饲料因素又包括饲料精粗饲料的比例、饲料的粒度以及长度、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脂肪以及饲料添加剂。

1、饲料精、粗比例

在奶牛的饲料种类中,不同的饲料对奶牛的饲养起着不同的作用,对牛奶的质量也有着不一样的影响。用于饲养奶牛的饲料,不能使用过多的精料,奶牛应以青干草、青绿多汁的青绿饲草等优质精饲料为主,饲养原则是先饲喂奶牛粗饲料,再饲喂精料,并且精料的饲喂要少喂勤添。奶牛日粮中粗饲料的比例高有利于乳脂率的提高,因为粗饲料中的纤维素被瘤胃微生物分解后生成乙酸,而乙酸是合成乳脂肪的重要原料,而精饲料中的淀粉在瘤胃中则被分解生成丙酸,脂肪率与瘤胃内的乙酸/丙酸比呈正相关,当乙酸/丙酸比例下降时,乳脂率也将下降。所以在饲喂上要充分提供优质的粗饲料,严格控制奶牛粗精饲料的比例,不能让奶牛一次摄入大量的精料。

2、饲料的粒度及长度

将粗长的饲料切短可以增加粗饲料的适口性和奶牛的采食量,但是如果饲料的加工过细或将粗饲料加工的长度过短,会对奶牛的泌乳以及牛奶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牛奶的乳脂率与日粮纤维的来源和纤维的长短有着直接的关系,当饲料加工过细过短后,在瘤胃内停留的时间就会缩短,从而影响了奶牛的反刍和唾液的分泌,进而影响了消化率,使乙酸的生成量减少,导致脂肪率下降。一般粗饲料的加工以3~5cm为最佳,青贮料可以适当的长一些,这样可以延长饲料中消化道内的时间,以达到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提高乳脂率的目的。

3、饲料能量及蛋白质

品种优良的牛奶的乳脂含量高。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对牛奶中的乳脂蛋白和乳脂率的含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对牛奶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提高不会提高牛奶的乳蛋白含量,但是蛋白质低于需要量时乳蛋白的含量就会降低;饲料中的能量是影响乳脂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而乳脂蛋白质的含量又是影响牛奶质量的重要因素。当饲料中的能量水平提高时,乳脂蛋白的含量增加,但是乳脂率不但不会提高,还有降低的可能。

4、饲料脂肪

脂肪的浓度高并且易于利用,是一种能量物质,是奶牛乳汁合成长链脂肪酸的必要营养因子,饲料中的脂肪对乳汁有双向的作用,其正面作用是可以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直接为乳汁的合成提供脂肪酸,而负面作用则是会降低消化率,其中不饱合脂肪酸还可以在瘤胃中与氢结合而形成丙酸,使乙酸/丙酸的比例下降,会导致乳脂的含量下降。饲料中的大约65%的脂肪用于形成乳汁,为了提高奶牛的泌乳率,在添加脂肪时,要尽量减少脂肪对乳汁带来的负作用。如生产上常饲喂奶牛豆饼以提供脂肪,可以用甲醛对豆饼进行处理,避免脂肪在瘤胃中发酵。

5、饲料添加剂

保护性氨基酸中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对提高乳蛋白的含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蛋氨酸和赖氨酸是奶牛泌乳以及乳蛋白合成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在饲料中额外补充氨基酸可以提高牛奶中的乳蛋白含量和乳脂率。并且经研究表明,同时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要比单一的添加效果好。

乙酸钠。粗纤维在瘤胃中经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乙酸,乙酸是合成乳脂的主要成分,给奶牛饲喂优质粗饲料可以提高乳脂率,对于高产奶牛来说,为了保证一定的能量供应,粗饲料的采食需受到一定的限制,此时为了增加乙酸的含量,达到提高乳脂率的目的,可以在高产奶牛的日粮中添加乙酸钠或双乙酸钠。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乙酸钠或双乙酸钠可以促进和改善机体电解质的平衡,刺激肝脏、肾脏和肠黏膜,从而提高乳脂率,其中双乙酸钠的效果要优于乙酸钠。

缓冲剂的添加也会对乳脂肪产生影响,其目的是增加瘤胃内乙酸的生成,以提高瘤胃内的pH值。其中氧化镁对瘤胃的缓冲作用不大,但可以增加乳腺对脂肪酸的吸收;碳酸氢钠在奶牛的泌乳初期使用效果较好。缓冲剂的用量要视奶牛的生理状态和日粮类型来定。

适当的微量元素盐类的添加,可以起到提高乳中相应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改善机体物质代谢、提高日粮营养物质利用率的作用,特别是锌、铜、锰、钴、硒、碘等微量元素的添加。

作者简介:徐睿(1988-),男,黑龙江明水人,本科,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徐睿1,许英松2,黄福庭1

(1.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站,黑龙江安达151400;2.黑龙江省安达市草原监理站,黑龙江安达151400)

相关知识

饲料因素对蛋壳质量的影响及其调控方法


蛋壳质量一直是影响禽蛋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很多,除了与品种、疾病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外,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低将直接影响蛋壳的质量。生产实践中,要加强饲料营养调控,保证蛋壳质量稳定。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饲料因素对蛋壳质量的影响及其调控方法。

1、饲料因素对蛋壳质量的影响

钙。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钙的含量约占蛋壳重的38%~40%,因此饲料中钙的含量、类型、钙源的颗粒度以及溶解度都会蛋壳的质量产生影响。蛋壳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饲料中钙的水平和利用率。通常母鸡维持需要的钙量为0.179,产一枚蛋需钙量为2.0-2.29,在产蛋前期钙的吸收率为55%-60%,因此,产一枚蛋需要摄入钙3.9~4.Og。饲料中的钙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钙的水平过低,则会影响蛋壳的形成,使蛋鸡产薄壳蛋、软壳蛋的数量增多,但是如果饲料中钙的水平过高,则会由于钙过量而使蛋壳出现白垩状沉积,蛋壳的质量下降。

磷。除了钙以外,磷也是形成蛋壳的重要成分,其中钙决定蛋壳的脆性,而磷决定蛋壳的韧性和弹性。蛋壳中的含磷量约为20rng,每只蛋鸡每天需要的有效磷约为400mg,而植物饲料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如果总磷量过高,会影响蛋壳的比重和产蛋量,这是由于过量的磷会在消化道内与钙形成难溶的复合物,钙的吸收和利用,但是降低磷的水平,会使蛋壳的抗破损能力降低,因此日粮中要含有适量的有效磷,一般约为0.3%。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虽然少,但是却是蛋壳形成所必需的。锰在蛋壳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饲料中缺锰,蛋鸡的产蛋量和孵化率都会降低,蛋壳会变薄。但是如果饲料中锰的含量过高则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对蛋壳形成不利。一般日粮中锰的添加量应为55~60mg/kg,日粮中缺镁会影响蛋壳的厚度和强度,但是日粮一般缺镁的现象较少,对蛋壳质量的影响多表现在镁过量,如果镁过量可使蛋壳变薄;

维生素。维生素对蛋壳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维生素D3上,维生素D3对机能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着蛋壳的质量。维生素D3是合成钙结合蛋白、活化骨钙的代谢、加强磷的吸收和代谢等的必需营养素,可促进钙的吸收以及在蛋壳中的沉积。如果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3,产蛋量会急剧的下降,同时还出产出大量的破壳蛋和无壳蛋;维生素C对蛋壳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蛋鸡发生热应激时蛋壳质量有所下降,而维生素C可有效的缓解热应激,因此,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对于维持蛋鸡的生长率、产蛋量和蛋壳质量非常有利。

电解质。饲料中的电解质平衡对于蛋壳的质量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一些阳离子会减少蛋壳腺中碳酸氢根的形成,从而影响了蛋壳的形成。一般情况下,饲料酸度过大对蛋壳的形成有害,而碱度提高则会改善蛋壳的质量有利。当日粮中的电解质不平衡时,单纯的补钙也达到提高蛋壳质量的效果。

2、调控措施

控制饲料中钙的含量、形式、钙源的粒度和溶解度。保持日粮中合理的钙含量,不可不足也不可过高,要根据蛋鸡的产蛋量来调整日粮中钙的含量,一般情况下日粮中钙的含量应为3.2%~3.5%,在产蛋高期,当产蛋率达到750/—80%时就应提高日粮中钙的含量到3.6%~3.85%,可以使用石灰石作为主要的钙源,同时还要适当的添加一些贝壳粉以利于钙的吸收。要保持钙源适宜的粒度和溶解度,石灰石的粒度通常为1400-5600yμm,溶解度为1%~14%时,对于提高蛋壳的质量有益。

日粮中要维持总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同时还要注意保持钙、磷适当的比例,因饲料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利用率仅为30%,因此在计算时要注意有效磷要达到需求量,但是如果总磷的添加量过多,会影响到日粮中酸碱度,还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要掌握好日粮中有效磷的含量,但是总磷量也不可过高,一般要求有效磷为0.3%-0.35%,总磷不宜超过0.6%。

日粮中还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添加量,要适量的添加,如果使用石灰石作为钙源时要注意检测其中镁的含量.避免出现日粮中镁含量超标,影响蛋壳的质量。另外,还要注意其他类微量元素,如锰的含量。

维持日粮中维生素D。的水平。日粮中维生素D。的水平受到钙磷水平的影响,当饲料中钙磷水平较低时可提高维生素D。的量,对于提高蛋壳的质量有利,而当饲料中钙磷的水平较高,则对维生素D3的需求量则有所降低。一般饲料中添加1500万IU/kg即可。在高温季节可在蛋鸡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可以缓解热应激,对于改善蛋鸡的产蛋性能,提高蛋壳的质量都非常重要。

饲料中的钠、钾、氯决定了饲料中的电解质平衡,当日粮中的电解质水平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影响到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壳的质量,因此要维持日粮的电解质平衡,在使用钠源时最好使用非氯钠源,一般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对于维持日粮电解质平衡,改善蛋壳的质量很有帮助。

影响蛋壳质量的饲料因素与调控

一、保证饲料中钙的水平

以蛋重50克为例,蛋壳重量约占蛋重的9.5%,为4.75克,蛋壳的含钙量为1.772克,蛋内容物中含钙量为0.025克。鸡每天钙的维持量为0.1克,因此钙的净需要量为0.897克。由于钙的总利用率为50.8%,因此每只蛋鸡每天钙的采食量为3.734克。

饲料中钙的需求量与以下因素有关:

1.产蛋率

产蛋率越高,家禽对钙的需要量也越大。后备母鸡刚开产时,由于产蛋率较低,对钙的需要量也较低。我国饲养标准中对蛋鸡钙的需要量也是随着鸡产蛋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产蛋率在65%以下时,饲料中钙的含量为3%;产蛋率在65%~80%时,饲料中钙的含量应提高到3.25%;产蛋率高于80%时,钙的含量应高于3.5%。

2.饲料中的能量浓度

由于家禽具有根据饲料的能量浓度调节自身采食量的能力,当饲料的能量浓度较高时,家禽的采食量有所降低,从而降低了钙的摄入量。因此,当日粮能量浓度提高时,应相应提高钙在饲料中的含量。

3.家禽所处的生理阶段

母鸡的产蛋后期,所产蛋壳一般都很薄,这主要是因为产蛋后期所产蛋的重量一般都很大,但日粮中钙的水平不能满足蛋禽合成蛋壳的需要。因此,在蛋禽产蛋后期,应相应提高饲料中钙的浓度。

4.品种

大型产蛋家禽的体型大,维持需要较高,其采食量也较高,因此,饲料中钙的含量应小于小型蛋禽。

5.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升高时,家禽的采食量有所降低,饲料中钙的浓度也该相应地增加。一般情况下,蛋鸡饲料中钙的水平保持在3.4%左右,是能够满足产蛋需要的,但在持续高温的条件下,则需要将钙的水平提高到3.5%~3.95%。

二、维持好饲料中磷的含量

虽然一枚鸡蛋蛋壳中只含有大约20克磷,但少量的磷决定着蛋壳的柔韧性和弹性,对于减少蛋的破碎率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生长鸡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在1~2:1较好,产蛋鸡日粮的钙磷比例在5~6:1为宜。钙磷比例超出这一范围对蛋禽的产蛋率和蛋壳的质量都有不利的影响。

蛋鸡基础日粮的有效磷为0.18%的条件下,添加300国际单位/千克的植酸酶相当于1克/千克左右的无机磷,总的有效磷水平基本能满足蛋鸡生长及其产蛋的需要。应用植酸酶时应注意,当饲料高温制粒时,部分植酸酶的活性有所降低。因此,当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最好用粉料的形式饲喂动物。另外,植酸酶在动物饲料中的添加效果,还与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动物的品种和饲料加工调制的温度有关。

三、灵活掌握维生素D3的水平

维生素D3的主要作用是与钙磷在体内的吸收和发挥功能相联系的。维生素D3可以促进消化系统对钙磷的吸收,同时它还能够促进钙磷在动物体内的沉积,提高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从而减少了两种元素的排泄。

饲料中维生素D3的需要量受饲料中钙磷水平的影响。当饲料中钙磷水平较低时,高含量维生素D3有利于动物对钙磷的沉积,从而满足蛋禽合成蛋壳的需要;但当饲料中钙磷水平较高时,蛋禽对维生素D3的需要量有所降低,较低浓度的维生素D3即可满足蛋禽对钙磷元素的需要量。实验表明,饲料中添加1500单位/千克维生素D3时,蛋壳质量最好。

四、减少环境应激,保证维生素C含量

在热应激下,鸡群采食量减少,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产蛋量,增加薄壳蛋和破壳蛋的机会,并引起水样或稀蛋清。补充外源的维生素C可以减少产薄壳蛋和有钙化缺陷的蛋的机会。

在引发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感染之后的免疫应激,同样影响蛋壳质量,特别是对于40周龄以上的鸡群。在这种情况下,做好补充外源性维生素C的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由此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此外,有些传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囊病和非传染病如霉菌毒素中毒等,都会影响维生素C的合成。因此,也需要考虑添加外源性维生素C以补充内源合成不足的问题。生产实践中,饲料中添加多少维生素C合适,没有统一的定论。但研究表明,每吨饲料中添加100克维生素C就可以改善蛋壳质量,并将产生破蛋的机会降到最低。在饮水中补充等量的维生素C也能取得相同的效果。出于可靠性和连续性考虑,从饲料中补充维生素C应作为首选的方法。

五、维持日粮中电解质的平衡

决定饲料中电解质平衡的主要是Na、K和Cl。正常情况下,日粮中这些离子与家禽的酸碱平衡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当日粮的电解质水平过高或过低时,都会降低蛋鸡的采食量和产蛋水平。

家禽维持较高产蛋性能的Na+适宜范围是0.14%~0.28%,Cl适宜范围为0.2%~0.24%。二者如果达到平衡,必须使用非氯钠源。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可以达到改善蛋壳品质的目的。

六、蛋鸡日粮的能量水平不能偏低

由于饲料中玉米质量差或饲料给量不足而导致产蛋鸡摄入能量偏低,而能量不足导致产蛋鸡特别是高产蛋鸡在蛋白形成后缺乏充足的能量而影响钙的沉积,从而导致软壳蛋比例升高。实践中,无论后备鸡,还是产蛋鸡,都要根据营养需要饲喂全价饲料,并应根据鸡的体重和采食量调节日粮的营养结构。


青贮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青贮饲料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青贮饲料营养丰富、多汁、适口性强,家畜喜食。随着青贮饲料在当前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合理应用青贮饲料喂奶牛,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如果饲喂不科学,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青贮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青贮饲料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1、青贮料的优点

牧草等粗饲料是奶牛养殖不可缺少的饲料,不但对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质量有利,还可确保奶牛瘤胃的健康。凶此奶牛养殖要做好饲草饲料的贮备工作。用于饲喂奶牛的牧草除了直接刈割饲喂外,主要的形式就是晒制青干草,但是牧草在晒制的过程中由于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会使养分有所损失,而通过制作青贮料的营养损失比晒制干草少,且适口性更好。

青贮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具有酸香气味,并且其中的纤维素被降解,柔软多汁,更加易于刺激,另外,青贮饲料还可刺激奶牛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提高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青贮在密闭条件下调制,乳酸菌成为优势菌,同是抑制了有害菌的滋生与繁殖,可使青贮料长期保存,为奶牛养殖全年提供青饲料,保证了奶牛稳产、高产。除此这外,用于调制青贮料的原料较多,如青贮玉米、牧草、蔬菜等均可用来制成青贮料。日前,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草饲料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对于一些产量大、不易长期保存,并且短期无法完全使用的饲草饲料可以调制成青贮饲料,可减少浪费,扩大饲料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2、青贮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奶牛的日粮组成主要为粗饲料和精饲料,而粗饲料的组成较多,有研究表明,以青贮料、优质干草、玉米秸秆、紫花苜蓿主的粗饲料来饲喂奶牛,产奶量可显著提高,可有效的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在产奶量提高的同时,牛奶的质量也有所改善,乳脂率可提高0.2%~0.3%,这是主要是由于奶牛日粮中粗精比例合理,青贮料中含有较高的可消化性粗纤维,从而使得瘤胃中产生的挥发性的脂肪酸中乙酸的含量增多,丙酸则减少,因此可使奶发挥较高的生产性能,从而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都大大的提高,而这一点在黑龙江地区的寒冷季节表现的更为明显。

青贮料作为奶牛的主要粗饲料,营养成分要比晒制干草高,并且保留了青饲料青绿多汁的特性,维生素C、胡萝卜素可大部分保留,且经青贮发酵后可产生少量的维生素B族。另外,青饲料经青贮还可以消除亚硝酸盐、氢氰酸以及其他对奶牛养殖有害的物质。另外,对于奶牛来说,青贮饲料中的非蛋白氮充足,但是可溶性糖缺乏,因此在饲喂时要与能量饲料搭配使用。

在调制青贮料时为了提高饲料营养和利用率,以达到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目的,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营养物质,如可加入过瘤胃蛋白等,通过生产实践表明,青贮苜蓿加入过瘤胃蛋白的效果要比在干草中加入好,并且饲料报酬率要高,乳蛋白的分泌量也较大。

3、青贮饲料饲喂奶牛的方法

青贮饲料一般经密封发酵1个月后即可开窖饲喂。青贮饲料具有酸香味,在最初饲喂奶牛时,会有部分奶牛因不习惯而拒绝采食,此时不可操之过急,需要对奶牛进行驯饲。其方法是在奶牛空腹感到饥饿时先少量的饲喂青贮料,然后冉饲喂其他饲料,饲喂量由少到多,逐渐的增加,让奶牛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在饲喂青贮料时要根据青贮料的质量来确定饲喂量,如果质量好可适当的多喂一些。另外,还要根据奶牛所处的不同阶段来确定饲喂量。一般犊牛在2月龄开始即可以饲喂青贮料,但是要严格的控制饲喂量,并且要严禁饲喂添加了尿素的青贮饲料,以防止犊牛腹泻而影响生长发育,通常饲喂量为每头每天100~150g,待3月龄时可增至每天每头1.5~2kg,4月龄时为每天每头/1~5kg,育成奶牛每天每头为10~15kg,成年奶牛每天每头为15~20kg,妊娠母牛则要少量或者不喂,临产奶牛则要在产前10~20天逐渐的减少饲喂量,一直到停喂,在奶牛分娩后的10~15天,开始逐渐的添加饲喂青贮饲料。

4、奶牛青贮料饲喂注意事项

奶牛在饲喂青贮料时易发生中毒反应,引起中毒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青贮饲料的质量较差引起的,由于青贮操作不当,或者饲喂不当均会引起奶牛中毒。凶此在饲喂青贮饲料时要做好奶牛的观察T作,如果发现奶牛有异常,如精神较差,食欲下降,口腔内有酸臭味,瘤胃肿胀、腹泻等,则可能是青贮料中毒。此时要做好防治T作,一方面在调制青贮料时要注意规范操作,在取料时也要注意取出后如果有剩余不可冉放回,并且在取料后要将青贮设备密封。在饲喂时要根据奶牛的不同生理阶段来合理的确定饲喂量。如果发生中毒,则要立即停喂青贮料,同时让奶牛大量饮水,降低瘤胃的酸度,或者使用胃管洗胃,排出胃容物,冉肌注葡萄糖液500~1000mL,生理盐水1000~2000mL、安钠咖、维生素C、乌托品等。

青贮饲料在奶牛养殖上的应用
一、青贮饲料的存贮及管理。
青贮过程要多看,在进行青贮过程中,不能过早地开窖使用。调制良好的青贮饲料可以保存10年而不变质。但青贮时间却不能过短,普通饲料应在40天以上才可以取用,豆科植物应在90天以上。
1、未开窖前要常察看。青贮原料装封之后,并非万事大吉。一定要经常到窖边查看密封情况是否受损。如果发现覆盖的塑料薄膜被老鼠咬破或被异物扎破,要立即给予补封;如果遇雨天,要将窖周的排水沟清理疏通。以免雨水漫入窖内,使草质受损。
2、开窖之后观察青贮质量。在取用时,应从上端或一端开始,逐层取用,勿使泥土杂物混入,取用后用塑料薄膜盖好,每次取出的青贮饲料以当天能够喂完为宜。开窖后莫慌着饲喂,要先从气味、颜色、质地上给予综合断定、确定质量好坏再行使用。具体判断标准是:看颜色,如果青贮前的秸秆为绿色,那么贮后颜色呈青绿或黄绿色,近于原色者为优良;呈黄褐或暗棕色者为中等;呈黑色或褐色、墨绿色者为最差。闻气味:优质的青贮料具有轻微的酸香味或水果香味,味酸而不刺鼻,似刚切开的鲜面包的味道,给人以舒适之感;如果酸味刺鼻,香味极淡,则为中等;如果有令人作呕的、刺鼻的腐臭味或霉味,则表明饲料变质,青贮失败。有霉味是因青贮过程中饲料踩压不实所致;有类似猪粪臭味的,说明蛋白质变性分解。验质地:良好的青贮饲料在窖里压得很瓷实,但抓到手中又很松散,没有发粘的感觉,质地柔和而略显湿润,茎叶仍保持原状;反之,如果手握青贮料有发粘的感觉,严重时茎叶粘成一团好像一块污泥,或质地松散干燥、粗硬,则表明水分过多或过少,都是品质不佳的表现。经过上述综合判定,质量上乘的青贮饲料可以放心饲喂家畜,但中等品质的青贮饲料不宜喂妊娠家畜,而质量低劣的青贮料已失去利用价值,不宜再用来饲喂家畜。
3、在青贮制作时尿素的用量得准确。为提高玉米青贮或青草青贮的粗蛋白含量,一般都把尿素加入青饲料中进行青贮。尿素适宜加入量为1000公斤青贮饲料加5~6公斤尿素,一定要均匀喷洒在要制作的青饲料上。
二、青贮饲料的科学饲喂。
初喂青贮料时,部分奶牛会因不习惯而拒食。这就需要进行驯饲。方法:在奶牛饥饿空腹时先喂少量青贮料,再喂其他饲料;将少量青贮料与精饲料混合后先饲喂,再喂其他饲料;将青贮料放在饲槽的底层,上层放常喂的草料,让家畜逐渐适应气味;将青贮料与其他常用草料搅拌均匀后喂给。在驯饲的基础上,青贮料的用量可由少到多,逐渐增加。但在饲喂过程中要以质定量:品质好的青贮料可以多喂一些,反之则应少喂。铡得过细的青贮料对牛、羊反刍不利,要与优质干草结合起来饲喂。而且要注意饲喂卫生。每次饲喂前都要将槽内剩料清理干净,以免陈饲料污染新饲料,影响奶牛食欲。冬季如果青贮料上冻结冰,应融化后再喂,因冰冻的青贮料易造成母畜流产。奶牛应在挤奶后再喂青贮,挤奶间忌堆放青贮料,以防影响鲜奶的气味。在饲喂过程中要视畜种饲喂。饲喂青贮料可提高奶畜的产奶量,奶牛、奶羊可适当多喂;因青贮料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有轻泻作用,为防止流产,妊娠后期的母畜应少喂为宜。同样因青贮料酸度过大会影响种畜精液品质,因此种公畜也以少喂为宜。奶牛每日青贮料的参考喂量为15~20公斤,犊牛3~5公斤。青贮料保存不受季节限制,可长年供给。
注意:用青贮饲料喂养的奶牛一旦中毒,要及时查找原因,对症治疗。如果因饲料腐烂变质中毒,就要先行催泻,待毒素排出后再进行补液,还应注射适量的强心剂;如果因尿素摄入过多而中毒,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用2%的醋酸液2~3升灌服。

奶牛养殖夜间管理要注意的几点


1.适量加喂夜食:

奶牛是反刍动物,采食量大,消化快,除白天喂给足量的草料之外,夜间10时左右还应喂给适量的草料,但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其消化不良。喂后要让其饮足清水,饮水做到冬暖夏凉。这样,不仅能满足奶牛体能消耗需要,而且能增强奶牛的抗逆能力,使产奶量明显提高。

2.夜间刷拭牛体:

每晚10时左右,在挤奶之前,用刷子将牛体自上而下、从前到后细致地刷拭一次。这样,既能保持牛体皮毛清洁光亮,又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体温,使奶牛舒适过夜,从而提高产奶量。

3.延长光照时间:

可采用白色荧光灯照明,使光照时间由原来的9~10小时延长到13~14小时。这样,可提高奶牛的饲料利用率,产奶量也会随之增加。

4.保持夜间安静:

奶牛喜欢安静的环境,尤其是在夜间害怕惊扰。如果在夜间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吓,会导致其产奶量下降和牛奶酸度增加。

5.注意夜间冷暖:

奶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8~21℃。冬季夜间应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6.加强乳房***:

不少奶牛场有在晚上挤一次奶的习惯,如果坚持在挤奶前用温水***奶牛的乳房,则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7.要将睡床垫好:

奶牛在夜间趴卧时间较长,如果让其整夜趴卧在又湿又硬的地面上,则不仅会影响其产奶量,而且容易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因此,每晚在给奶牛挤奶后,应把牛舍的粪便清扫干净,然后在奶牛趴卧的地方垫上一层软草,使其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舒适睡眠。

8.增加夜间活动:

有条件的养牛户,可在夜间12时左右把奶牛赶到户外场地上活动1小时左右(在恶劣的天气不要出去),这样能提高奶牛的消化能力,增加食欲,提高产奶量。

9.做好夜间观察:

多数奶牛都是在夜间开始发情,饲养人员应抓住下半夜这一关键时刻,认真检查母牛的发情、休息、呼吸、精神状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防止因观察不力而造成奶牛空怀期延长,影响产奶量。

(黑龙江杜毅)

饲料因素对高产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摘要:高产奶牛新陈代谢旺盛,采食量大,饲料的转化率高,产奶量高,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较大。如果不能给高产奶牛提供充足且合理的营养物质会影响奶牛的生长及生产,所以饲料因素是影响产奶量的主要因素。应加强高产奶牛的饲料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高产奶牛的特点是新陈代谢旺盛,采食量大,饲料的转化率高,每年的产奶量可达7500kg以上,所以牛奶的乳脂率为3.4%~3.5%,乳蛋白率为3%~3.2%。个别的奶牛在泌乳期的年产奶量可以达到8500kg以上。因此,要想使高产奶牛达到理想的生产水平,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就必须给高产奶牛提供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在实际生产中饲料因素对奶牛的产奶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供应不足或者不合理,不但会影响奶牛生长,还会限制产奶量,所以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1影响高产奶牛产奶量的饲料因素

泌乳初期的奶牛易出现能量负平衡,在蛋白质和其他类营养成分得到满足后,能量往往得不到满足,而此时又不能简单的通过增加谷物类饲料来满足能量需要,这是由于谷实类饲料中的淀粉含量过高,粗纤维含量不足,奶牛采食后会影响瘤胃的发酵机能,使丙酸的比例增加,相对的乙酸的比例减少,导致瘤胃内酸度过高,而使微生物区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乳产品质量下降,奶牛出现酸中毒等其他代谢病。

精料饲喂量不足。奶牛虽然以采食粗饲料为主,但是如果精料的比例过低,会使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不足,而处于能量负平衡,这就使得奶牛动用自身的体脂来供应能量,动用体脂直接的后果就是奶牛体重下降,从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表现为产奶量下降,无法达到泌乳高峰期,机体的代谢功能发生紊乱。

奶牛饲喂量不足,饲料种类单一,搭配不合理。饲喂量直接决定了奶牛的产奶量。饲料种类过于单一会使奶牛摄入的营养不足或者不均衡,而影响产奶量以及牛奶的质量。粗饲料的种类很多,在以饲喂优质干草的基础上还要搭配一些青绿饲料以及多汁饲料,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青绿饲料较为缺乏的季节,可以饲喂青贮料,同时还要储备一些多汁饲料,精饲料的种类也要尽量保持在三种以上。

饲料的质量以及合理的加工对奶牛的产奶量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粗饲料的质量较不好,适口性差,营养物质不全面,饲料消化率低,势必会导致产奶量下降,另外,饲料发生霉变,如玉米发霉后会产生霉菌毒素,奶牛采食后不但会影响产奶量,还会影响健康。饲料合理的加工调制,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消化率以及适口性,使奶牛的采食量增加,从而使产奶量以及牛奶的质量提高。

2.解决办法

提高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以增加奶牛的食欲,从而提高采食量,最终达到提高产奶量的目的。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可以利用一些增香剂来增进奶牛食欲。奶牛对甜味较为敏感,饲喂奶牛时可以喂一些甜菜丝或者粮蜜。采取少喂勤添的原则,增加饲喂次数。

改善饲料的品质。粗饲料的品质与饲料的消化率呈正相关,质量较差,消化率越低,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采食较小。因此,饲喂奶牛的饲料品质要优良,日粮的组成要多样化,进行多品种的搭配,注意采食量与消化率的协调性,给奶牛提供优质的粗饲料以及品质优良的精饲料。适量的饲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不但可以提高产奶量,还可以在炎热的夏季起到一定的防暑降温的作用。

注意饲料中营养供应充足且搭配合理。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为处于泌乳期的高产奶牛,提供脂肪含量约为3%的日粮不足能维持产奶所需,因此要提高饲料的能量深度,可以在日粮中添加脂肪,以缓解泌乳初期能量的不足,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以及繁殖性能。其方法是可直接添加脂肪或添加过瘤胃保护脂肪和脂肪酸合成物;在提高能量浓度的同时,还要提供足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促进乳蛋白的合成。要求高产奶牛在泌乳前期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7%,中后期为13%~15%。对于合成乳蛋白所需的氨基酸应适量的添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来提供;为了使能量添加剂发挥更好的效果,要给高产奶牛供应足量的纤维素,其方法是提供优质的干草,以提供充足的纤维量,达到使奶牛瘤胃中产生的乙酸量增多的目的。奶牛的日粮中干物质粗纤维的量应保持在17%,并且粗纤维中的NSC应为35%~40%,以保护瘤胃环境的稳定,促使瘤胃微生物发挥功能;高产奶牛体内的大量矿物质会随牛奶排出,而一般的饲料中的矿物质不能满足高产奶牛的需求量,因此要额外的供给。注意添加适量,钙、镁的添加量提高到饲草干物质采食量的0.9%、1%和0.2%~0.3%。

使用适当的添加剂。为了提高高产奶牛的产奶量,常用的方法是提高精料的饲喂量,这会导致瘤胃酸过高而发生酸中毒,此时在增加精料的饲喂量的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缓冲剂小苏打、氧化镁等可以稳定瘤胃的pH值;在奶牛的日粮中添加异构酸可以提高瘤胃微生物的数量,以改善氮的沉积量,提高纤维素的消化率,进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在高产奶牛的泌乳初期饲喂酵母培养物可以起到一定的稳定瘤胃环境平衡的作用,并且可以防止奶牛采食量的下降,提高产奶量。

夏季影响养鸡要注意的因素


鸡作为人类生活当中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也是我国养殖业主要的经济产业之一。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本篇文章主要讲述高温环境下对鸡所产生的影响、如何让鸡在夏季环境下生长。从而更好的保证人类的健康。

鸡作为人类生活当中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其生存环境的优劣、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健康和食品安全。特别是夏季高温、湿度、鸡舍换气以及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含量直接影响着鸡只的品质好坏。

一、高温对鸡的影响

鸡只正常生长温度在20-33℃,若气温持续升高超过极限温度,则机体的某些散热功能受阻,使散热减少;另一方面,外界环境的热能还可通过辐射、对流进入体内,结果导致体温升高。而体温升高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最后形成所谓热射病,逐渐衰竭致死。各种动物都不能忍受高温,动物在气温高于体温5℃的环境中不能长时间存活,禽体温超过45℃就会死亡。

二、空气湿度对鸡的影晌

气湿对鸡的影响主要建立在热平衡基础上的,另外还有一些间接作用。鸡的适宜生长湿度一般为60%-70%。为了正确分析和掌握气湿对鸡的影响,可以认为70%以上为高湿,低于60%为低湿。如果高温加上高湿,使鸡最重要的散热方式一蒸发散热发生困难,加剧了高温对鸡的不良影响;如果高温加上低湿,鸡的蒸发散热比较顺利,可以减缓高温对鸡的不良影响;如果气温适宜,湿度过高,鸡的抵抗力减弱,对传染病的蔓延较为有利,而且一旦发病,难以控制,很多试验表明,湿度过高能促使致病性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的发育,如果气温适宜,但湿度过低,如相对湿度在40%以下时,可使鸡的皮肤发生干裂,呼吸道黏膜水分减少,从而减弱皮肤和呼吸道黏膜对微生物的防御能力,此时因空气干燥使其中的灰尘尤其是带菌灰尘大大增多,因此呼吸道发病率升高;湿度过低是羽毛生长不良的原因之一;低湿也是鸡只喙癖发生的有利条件。

三、气流对鸡影响

气流的状态通常用风向和风速来表示。鸡舍内空气流动的动力,一是舍外的风通过门、窗、通气口和一切缝隙进入舍内,造成舍内外空气的交换流动;二是由于机械通风设备的运转,使舍内保持着适宜有序的气流状态。高气温的夏季,空气流动有利于鸡体散热,可缓和高温的不良影响,因而对鸡体热平衡的维持和生产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夏季舍内气流速度如能保持在0.5m/s左右较好,开放式或半开放式若能达到1.0-1.5m/s则较为理想。

四、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

由于清洁空气中缺乏水分和营养物质,还可能有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所以微生物不能在空气中繁殖,且大多数会很快死亡,只有一些抵抗力强、奈干燥的细菌和真菌能在空气中存活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来源非常广泛和容易,空气中随时随地都漂浮着各种微生物,特别是在养鸡场和鸡舍空气中,还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这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鸡舍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远远超过大气中的含量,尤其是通风不良和长期高湿度的环境,微生物含量比较多,这些微生物一般是腐生菌,腐生菌的积累会使环境的含氧量降低,易引起畜禽的呼吸道、大肠杆菌类疫病。清新的环境中一般不存在病原微生物,只有在疫病区才有。为了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传播和杀灭腐生菌,必须对养殖环境进行定期消毒。

综上所述,夏季鸡舍的环境控制技术不但要保证有适宜的温度同时要保证合适的湿度,这样才能避免高温、高湿或低湿度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失。据调查,对中小型规模的养殖户,夏季通常采用直接用喷枪向鸡舍内打水的方法降温,消毒则用背负式的小型喷雾器来喷雾消毒,这样不仅造成鸡舍高湿度环境促使了腐生菌的生成,而且带来大量的水源的浪费和体力消耗。根据畜禽舍生产特点和养殖场的环境特点,为改变传统的背负式喷雾消毒工作量大的工作模式,可以采用贯流风机送风的风送式喷雾消毒降温机具。由于此机具采用的贯流风机的优点是风量大、运行平稳、噪音小,能够把喷嘴喷出的雾滴二次雾化和远送,所以预计能够获得较好的消毒、降温效果。

乳房炎对奶牛养殖的不利影响 奶牛隐性乳房炎预防措施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养殖场,不仅仅在国内大量存在,国外也一样,奶牛乳房炎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奶牛感染乳房炎后,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也影响牛奶的品质和质量,同时威胁到我们人类的食品食品安全。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乳房炎对奶牛养殖的不利影响和奶牛隐性乳房炎预防措施。

1、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当奶发生乳房炎后,奶牛的乳腺组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同时机体为了消除病原菌,会产生大量的免疫细胞,如白细胞和巨噬细胞,这些细胞聚集在一起后会堵塞部分乳腺管理道,而使乳汁无法从乳管排出,最终会导致部分乳腺细胞的功能发生暂时性的丧失,严重时会发生永久性丧失,从而导致奶牛的产奶量下降。奶牛每发生一次乳房炎就会对乳房以及泌乳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其产奶量的下降很难甚至无法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当乳房炎发生的次数越多,对乳房的损伤程度越严重,乳腺细胞的总量减少的越多,泌乳功能越差,产奶量则越低,因此,如果奶牛长期或频繁的发生乳房炎,会影响到奶牛一生的产奶量。

2、对牛奶品质和质量的影响

奶牛发生乳房炎后,体内的细菌数量增多,会破坏牛奶牛的营养成分,而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严重影响了牛奶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发生乳房炎的奶牛所产的牛奶还会在口味上发生变化,牛奶的咸度会增加,会产生不良的气体,有时会导致牛奶有酸败的味道,还会导致牛奶的保质期明显的缩短。由于发生乳房炎,牛奶的营养成分会发生变化,其中牛奶中的蛋白质变得易被酶分解,使得在加工奶制品时加工费用和加工质量受到影响。另外,奶牛体内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将病原菌杀灭后会将相关的酶留下,而这些酶具有耐热性,在对牛奶采用加热的方式消毒时,这些酶对牛奶的加热消毒产生抵抗性从而使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受损,从而降低牛奶的品质。此外,当奶牛发生乳房炎时,为了治疗会使用大量的药物,其中抗生素是常用药,而抗生素会在牛奶中残留,从而使牛奶中的有益菌,如乳酸菌等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使乳酸的生成受阻,影响了奶制品的生产。

3、增加养殖成本

当奶牛发生乳房炎时其乳腺组织细胞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发生严重损伤时就会形成斑痕或脓肿,甚至会坏死,使得乳腺组织发生永久性的损伤,从而完全丧失泌乳功能。这对高产奶牛的影响更为严重,会使很多处于产奶高峰期的奶牛被迫淘汰,从而导致奶牛群更替的成本增加。另外,当奶牛患乳房炎后,易感染多种病原微生物,在挤奶时易成为主要的传染源,尤其是在共用一个挤奶厅的情况下,极易传播疾病,而使整个牛群都面临淘汰的风险,使奶牛养殖的成本大大的增加,对奶牛养殖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当奶牛发生乳房炎时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尤其是对慢性乳房炎,治疗周期更长,费用也更高,这无疑增加了奶牛养殖的成本。另外,奶牛在发生乳房炎期间需要对奶牛进行特殊的管理,对于传染性的乳房炎还需要单独的管理,挤奶工作也需要从机器转为人工,额外增加了劳动力,从而导致奶牛养殖管理方面的费用增加。

4、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

奶牛发生乳房炎后会对其繁殖性能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会导致母牛发情异常或者不发情,使母牛的配种受胎率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奶牛发生乳房炎后,其雌性激素分泌受到影响,水平降低,缺乏黄体激素刺激排卵,从而使奶牛不能按期发情,或者发情症状不明显而错过了最佳的配种时间,从而使配种受胎率下降,有时还会导致母牛不发情。从而延迟了母牛的发情周期。另外,如果患有乳房炎的奶牛成功受孕,其流产率也要高于正常奶牛。有研究表明,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在输精45天内流产的比例是健康奶牛的3倍。

5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奶牛发生乳房炎有一些是由于乳腺不通导致乳汁无法正常分泌引起的,而大多数原因则是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这就导致了所产牛奶中也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而对于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来说,这一问题极易被忽视,如果在牛奶加工过程中没有将这些病原微生物彻底的杀灭,就会在牛奶制品在残留,而一些病原菌属于人畜共患病原菌,必然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另外,在对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实施治疗时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对于顽固性乳房炎或者慢性乳房炎,治疗周期较长,药物使用时间长,会导致大量的抗生素残留在乳中,而这些抗生素在奶产品加工灭菌的过程中有的不会被消除,而造成药物残留,当人们食用的这种牛奶或者牛奶制品后,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如过敏反应、中毒反应等,严重时还会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会引发死亡。除此之外,人们长期食用含有药物残留的牛奶后,可能会对一些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对人们将来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奶牛隐性乳房炎预防措施?

1、奶牛隐性乳房炎预防产品——乳之源——,奶牛专用添加剂,提高产奶量、降低体细胞、防治隐性乳房炎。

2、知识普及:乳腺炎创伤性乳房炎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将会导致乳房内及乳腺患有疾病。在奶牛养殖生产中,奶牛发生乳腺炎的主要原因大多源于卫生不达标,尤其在挤完奶之后乳房和乳头非常疲劳,如果在挤奶操作、牛舍环境等卫生不达标时,细菌很容易从牛乳奶眼中侵入,对乳房、乳腺造成感染。如果对患有乳腺炎的奶牛不能及时隔离、治疗,将会出现交叉感染并扩大污染群,从而导致牛乳中体细胞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他疾病奶牛尤其是泌乳高峰期,除乳房、乳腺的其他部位患有疾病,如患有感冒、高烧、消化不良、外伤、停奶方法不当等,都会对奶牛乳房、乳腺产生不利影响,也是导致牛奶中体细胞数量增加的因素。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72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