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异常可添喂小苏打粉

蛋鸡进入产蛋高峰期时,一部分蛋鸡养殖场(户)中常常会出现部分蛋鸡产蛋异常现象,如产软皮蛋、产薄壳蛋和产变形蛋的的比例增高,且蛋鸡的产蛋量也随之而有所下降。如遇到这种情况,养鸡场户一般会给蛋鸡增加补钙,但仅单纯地给蛋鸡增加补钙是不够的,尤其是在秋季气温较高时节,如果养鸡场(户)能在给蛋鸡补钙的同时,及时给蛋鸡补喂适量的小苏打粉,则可获得满意的防范效果。
养鸡场(户)给产蛋鸡补喂适量的小苏打粉,不仅可使鸡体血液中的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升高,有利于其蛋壳的形成,而且可提高蛋鸡饲料中磷的活性,增加饲喂蛋鸡所产鸡蛋的蛋壳硬度,同时还可提高蛋鸡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蛋鸡的产蛋量。一般给蛋鸡补喂小苏打粉的方法是:当鸡舍内温度处于26℃以下时,如发现蛋鸡产蛋异常,可给蛋鸡补喂日粮总量0.1%左右的小苏打粉;如环境温度超过26℃时,则可根据环境温度的升高,将补喂的小苏打粉增至日粮总量的0.3%左右,但不可无限度地增加小苏打的补喂量。
在给蛋鸡补喂小苏打粉的同时,()应适当地减少饲料中食盐的补喂量,特别是蛋鸡配合饲料中配有鱼粉时,则更应减少饲料中食盐的补喂量,以防蛋鸡因食入过多的钠,而引起中毒。当鸡舍内温度达到30℃时,一般蛋鸡日粮中以补喂0.25%左右的小苏打粉和补喂0.2%左右的食盐较为适合。补喂合适的小苏打和食盐,既可防止蛋鸡因碳酸钙供应不足而引起其产蛋异常,又可防止鸡体因食入过多的钠而引起中毒。此外,由于小苏打的性质不稳定,遇热后会很快的分解,并影响其给蛋鸡的补饲效果,因此,养鸡场(户)在给蛋鸡补喂小苏打时一定要做到现拌现喂,以免影响其补饲效果。yZ023.cOm

相关阅读

牛喂小苏打坏处


给牛喂了过量的小苏打,可能会导致牛出现碱中毒的情况。但如果适量的喂小苏打不但没坏处还有很多好处。那适量给牛喂小苏打有啥作用?

给牛喂小苏打有啥作用?

1.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喂奶牛,能够预防或减缓瘤胃pH值降低,从而增加乳脂率和产奶量,并能使牛产奶高峰期提前,尤其对常年喂青贮料(如青贮玉米)和精料量偏高的奶牛效果更加明显。

2.在奶牛泌乳期补饲小苏打还可预防酮病、脂肪肝、皱胃变位及瘤胃中毒,并且对治疗奶牛产后乏情和乳房炎效果也较好。

3.在肉牛日粮中添加小苏打有利于纤维素的消化吸收,促进肉牛增重,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或饲喂青贮饲料时添加效果更佳。

4.在肉牛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小苏打,全期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8.7%,食欲、采食量均优于对照组,经济效益提高17.3%。

在喂养是应先将小苏打粉与精饲料均匀混合后再与饲草等粗饲料一起饲喂,不能单独饲喂。喂奶牛每头每天可添加80-150克,喂肉牛每头每天可添加80-100克。

所以,只要注意小苏打的喂食量,就不会对牛有坏处的。

小苏打喂鸡用多少天


小苏打又名碳酸氢钠,可用来制作馒头、油条等,一般撒入水中搅拌均匀就可使用,也可喂鸡、喂猪等,那小苏打喂鸡用多少天?

一、小苏打喂鸡用多少天?

小苏打喂鸡通常用3-5天一次,具体看鸡的生长情况。一般缓解热应激可每天在日粮中添加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的小苏打,可有效缓解高温对鸡群的影响。通肾、中和胃酸可每日添加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的小苏打,饮水8个小时即可。

二、小苏打喂鸡怎么用?

1.通肾作用

当鸡群因为用药过量导致的肾肿,花斑肾,或者饲料蛋白过高引起的花斑肾以及通风等情况引起的肾肿花斑,都可以用小苏打来通肾。重点看到了吗?小苏打作为通肾药物使用的时候,一定是针对肾肿和花斑肾的情况下才有用。

用量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饮水8个小时。在出现花斑肾引起的高死亡时候,临床上用到过千分之六,这个量很大,如果不是有高死亡的情况禁止使用这么大的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流感或者传支等病引起的肾肿出血情况,不要使用小苏打来通肾了,要用专业的肾脏药物去治疗。

2.中和胃酸

配合治疗腺肌胃炎:当鸡群出现腺肌胃炎,胃酸分泌过多时,可以用小苏打饮水,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饮水时间6-8小时,因为饮水小苏打会沉淀,也可以用拌料的方法。

3.缓解热应激

在炎炎夏日,鸡群因为高温特别容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每天在日粮中添加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的小苏打,可以有效缓解高温带来的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

4.吸收鸡舍臭湿气

鸡舍中放置小苏打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臭味和湿气,放置过后的小苏打还可以用来清洗料槽和水槽等器具。

小苏打喂鸡用法用量


小苏打,又名碳酸氢钠,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当我们在家制作馒头、油条等食品时,常把苏打粉融水拌入面中,馒头等食品会更加蓬松。不过,小苏打在鸡运用上也比较广泛。那么,小苏打喂鸡用法用量你都清楚吗?

一、小苏打喂鸡用法用量

1.通肾作用

当鸡群因为用药过量导致的肾肿,花斑肾,或者饲料蛋白过高引起的花斑肾以及通风等情况引起的肾肿花斑,都可以用小苏打来通肾。重点看到了吗?小苏打作为通肾药物使用的时候,一定是针对肾肿和花斑肾的情况下才有用。

用量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饮水8个小时。在出现花斑肾引起的高死亡时候,临床上用到过千分之六,这个量很大,如果不是有高死亡的情况禁止使用这么大的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流感或者传支等病引起的肾肿出血情况,不要使用小苏打来通肾了,要用专业的肾脏药物去治疗。

2.中和胃酸

配合治疗腺肌胃炎:当鸡群出现腺肌胃炎,胃酸分泌过多时,可以用小苏打饮水,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饮水时间6-8小时,因为饮水小苏打会沉淀,也可以用拌料的方法。

3.缓解热应激

在炎炎夏日,鸡群因为高温特别容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每天在日粮中添加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的小苏打,可以有效缓解高温带来的热应激对鸡群的影响。

4.吸收鸡舍臭湿气

鸡舍中放置小苏打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臭味和湿气,放置过后的小苏打还可以用来清洗料槽和水槽等器具。

蛋鸡产蛋期出现异常的原因及解决处理方法


在蛋鸡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异常情况,如鸡群产蛋高峰缓慢上升、无法达到产蛋高峰或者产蛋高峰持续时间较短。引起产蛋期异常的因素比较复杂,导致产蛋量减少或者蛋品质降低,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遇到这种情况只要了解了异常原因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蛋鸡产蛋期出现异常的原因及解决处理方法。

1、原因分析

自身因素。品种不纯,即使用商品蛋鸡受精后产出的种蛋用于孵化,这些后代雏鸡品种通常发生退化,成熟后产蛋量只能够达到大约70%,且采取任何措施也无法使产蛋量提高。后备鸡培育较差,即由于气候炎热或者育成阶段饲养管理较差等阻碍生长发育,尤其是在12周龄以前的阶段,如果没有加强饲养管理,缺乏营养,体重无法达到品种标准,且鸡群体重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均匀度较差,即使达到开产周龄体重依旧没有达标,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胫骨非常短,就算更换饲喂产蛋高峰期高蛋白质饲料,产蛋量依旧无法升高。

饲养管理因素。舍内通风较差,而饲养数量过多,就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氨气等,导致蛋鸡无法正常产蛋,甚至发生某些疾病。蛋鸡适宜温度为13~23℃,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对产蛋造成影响,如果蛋鸡在夏季的产蛋量通常会有所降低,甚至停止产蛋,就是由于温度过高而引起。蛋鸡适宜的湿度是60%-70%,如果湿度过低,就会造成皮肤干燥、羽毛蓬松杂乱等,并导致鸡体出现脱水而使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如果舍内湿度过高,会导致机体呼吸困难,抑制空气中水分的排出,使鸡体过于污秽,容易滋生大量病菌而发生疾病,都会影响生长发育,体成熟均匀度降低,造成产蛋量存在明显差异。

饲料因素。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比例不合理,且没有根据各个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合理搭配饲料,导致营养水平过低过高或者忽低忽高,使其发生较大的应激。例如,蛋鸡饲喂高营养饲料,往往会由于能量过剩而导致脂肪沉积,使卵泡发育受到影响或者发生形成脂肪肝,而高蛋白还会引起肾脏疾病;饲喂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导致蛋鸡正常产蛋所需的营养无法得到满足,且缺乏胆碱、蛋氨酸以及维生素等,还会导致机体发生脂肪肝综合症等都会对产蛋产生直接影响。

疾病原因。雏鸡阶段感染某些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良或者被严重破坏,尽管鸡群外观一切正常,但部分鸡的鸡冠收缩或者苍白,经过剖检可发现输卵管完全没有发育或者存在过少的卵泡。隐性感染某些疾病的,如蛋鸡开产前进行新城疫免疫时不合理,就会经过大约150天发生感染隐性,造成机体进入高峰期后的抗体水平下降,从而容易导致产蛋量持续无法升高。感染寄生虫病,如鸡蛔虫病和鸡绦虫病都比较常见,以上会导致产蛋量无法升高,且会产出薄壳蛋、沙皮蛋和血斑蛋等。

2、主要表现

鸡群饮水、采食基本正常,有时少数会表现出轻度的呼吸道病症状,往往产出蛋壳发白的鸡蛋,还比较容易产出软皮蛋、畸形蛋、沙皮蛋,甚至零星发生腹泻,排出黄绿稀粪,且鸡群中逐渐存在鸡冠萎缩的现象,但没有出现死亡。

3解决方案

加强饲养管理。蛋鸡适时进行限饲,定期测量体重,并根据实际体重情况,即超重或者达到标准,来对配方进行适当调整,确保育成蛋鸡在开产时体重达到开产体重的80%以上,且胫骨长度也符合品种要求的长度。采取以上措施能够确保鸡群高产,产蛋量快速升高,及早达到高峰。

对产蛋量由超过90%以上高峰期急剧下降到低于600/的蛋鸡群,通常是由于感染病毒性传染病或者发生特殊应激而导致,此时卵巢和输卵管因感染病毒会导致产蛋功能出现急剧减弱,从而导致产蛋量明显降低,且更容易产出畸形蛋。蛋鸡可按每50kg饲料添加0.5~0.8kg激蛋散,充分混合后任其自由采食,连续使用7天;也可按每100kg饮水中添加0.2kg5%强力霉素、59维生素C,完全混合后任其全天饮服,连续使用3天;饲料中多种维生素的添加量要提高半倍,或者连续饮服3天电解多维。

对于产蛋量已经超过90%,但开始逐渐降低到大约80%,且长时间不会升高的蛋鸡群,属于慢性产蛋降低,病因相对比较复杂,通常是由于同时感染多种呈慢性经过的传染病,较难进行确诊,或者由于没有及时、正确、彻底采取应对措施,导致某些严重感染的蛋鸡逐渐停止产蛋。蛋鸡可按每100kg饲料添加0.25kg激蛋散、0.25kg康呼散、0.25kg克菌,连续使用7~10天;也可按每100kg水添加0.2kg5%强力霉素、59维生素C,任其自由饮用,连续使用3天。

对于产蛋量长时间在80%以下的蛋鸡群,通常是由于育成期感染疾病或者饲养管理不合理,或者长时间缺乏营养等因素,导致鸡群的整体水平降低,产蛋功能减弱,且不容易达到产蛋高峰期。蛋鸡可按每50kg饲料添加0.25kg激蛋散、0.25kg康呼散、0.20kg克菌灵、0.25kg三仙保,连续使用7~10天;也可在饮水中添加强力霉素或者恩诺沙星,每间隔15天更换1种药物,每次连续使用3天。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按每100kg饲料添加0.25kg激蛋添加剂、0.25kg三仙保,长时间使用。

鸡产蛋异常的原因及防治
1、软壳蛋
1.1日粮中钙含量不足
钙对形成蛋壳极为重要,饲喂低钙日粮(1.5%~2%)2d内蛋壳质量就要下降,所以产蛋鸡日粮中应适当增加钙含量,当产蛋率大于80%时,鸡日粮中的含钙量为3.5%左右;产蛋率为60%~80%时需钙量为3%,过多过少都影响蛋壳质量。添加方法及时间:当鸡群中见“第一枚蛋”时或开产前2周(约18周龄),为照顾已开产母鸡,在饲粮中加一些贝壳粉,让开产鸡自由采食直至鸡群产蛋率达5%时再改换为产蛋饲粮。
1.2维生素D3含量不足
维生素D3是钙吸收的辅助因子和促进因子。维生素D3缺乏时蛋壳质量和产蛋量均受影响,并可导致蛋畸形。有试验证明:饲料中加入1500IU/kg饲料效果好。
1.3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
一般动物钙、磷正常水平保持在1.5~2:1,而产蛋鸡的比例为5.5:1,比例不当,不但蛋壳质量下降,还会发生佝偻病和软骨病。

2、产蛋率异常
2.1产蛋异常的原因
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为开产后最初5~6周内产蛋率迅速上升至高峰后则平稳地下降,到产蛋末期形成一条“产蛋曲线”,其特点是曲线向高峰过渡是陡然上升的,习惯把产蛋率达90%以上持续的2~4月时期称“产蛋高峰期”,它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但直接反应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同时也影响着产蛋高峰过后产蛋曲线下降程度,产蛋率异常的主要表现是产蛋高峰上不去,产蛋率突然下降和产蛋率缓慢下降。
2.2疾病方面
引起产蛋下降的有关传染病很多,常见的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症、禽流感等。新城疫的强毒感染时,鸡群产蛋率可由70%~90%降到20%~40%,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使产蛋率减少一半,若是雏鸡或育成鸡感染,可使输卵管发生永久性萎缩、变细变短,长大后一般不能产蛋称“假母鸡”,禽流感最严重时产蛋率可从90%降到0,甚至使整个鸡场毁灭。
2.3营养方面
长期使用未经脱毒的棉籽饼和发霉变质的饲料,或没有及时更换饲料,或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伪劣所导致的鸡群产蛋量下降已屡见不鲜。
2.4环境方面
如突然停止光照、缩短光照时间、减小光照强度、通风不良、温度过高、遭受寒流等都可使鸡群产蛋量突然下降。
2.5饲养管理方面
饲养管理人员不负责任,后备鸡培育不良,鸡群整齐度差,饲养人员或作业程序发生变动,疫苗接种等都可使产蛋率异常。

3、防治方法
3.1严格免疫制度
按鸡群的免疫程序做好疾病的预防免疫工作,开产前的各种免疫是保证获得较好产蛋率及维持较好产蛋高峰的必要措施,根据不同鸡蛋品种、鸡只的具体情况在不同日龄进行免疫接种,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另外产蛋鸡进入产蛋期后,其营养多用于产蛋和增加体重,这期间尽量不要进行免疫和驱虫,以免影响产蛋率。
3.2营养方面
避免饲喂劣质饲料,棉籽饼要脱毒,且不宜超过饲料量的3%。蛋鸡进入产蛋期后应给予较高能量,提高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加至19%,提高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这期间绝对不能限饲,应尽量满足高产需要,让鸡充分采食优质饲料,增加喂料次数。
3.3环境控制
光照制度产蛋期光照原则上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光照时间的延长应根据18或20周龄时抽测的体重而定,若鸡群达到标准体重,则在18或20周龄每周延长光照1h直至增至14~16h,如达不到标准体重可将延长光照时间往后推迟一周。温、湿度管理:首先要有良好的鸡舍,温度的调整前已论述,相对湿度为60%~70%。
3.4饲养管理
可以通过定期教育、制度约束、承包等形式来调动饲料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且要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和工作程序,不能随意改变,以减少应激。

蛋鸡产蛋量下降原因 蛋鸡产蛋量下降的防治办法


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性能,从而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其根本途径。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很多。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蛋鸡产蛋量下降原因蛋鸡产蛋量下降的防治办法

一、饲料方面
1.饲料配制不合理
蛋白质能量比失调,经常更换原料品种,使用劣质饲料,使鸡的采食量下降。饲料中矿物元素、维生素等添加量过多或不足、质量不佳,导致营养性疾病,使鸡的产蛋率和蛋重下降。
2.饲料品质不佳
所用原料达不到正常标准,如使用掺假豆粕、劣质鱼粉等饲料,有的因含水量、含盐量高而达不到质量要求;有的因原料发霉、变质等,使用后导致蛋鸡发生疾病。因而在饲料方面,应首先注重原料品质,做到不发霉、不变质,要从信誉好的厂家进货,并要保证饲料原料品种丰富、恒定,然后根据本品种饲养标准和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适时配制营养全价的饲料,以保证鸡的营养需求。
二、饲养方面
1.饲养的连续性较差
蛋鸡从育雏到产蛋,大致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3个阶段。不管哪个阶段饲养不当,都会影响鸡的产蛋性能。也就是说,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各个饲养阶段应环环相扣。如育雏、育成期营养过剩,就会导致产蛋期蛋鸡肥胖,产蛋一个阶段后,积累脂肪更多,从而影响产蛋;如育雏、育成期营养不良,采食量低,鸡体瘦弱,开产后由于产蛋的营养负担重,使蛋鸡致残、停产。
2.饲喂时间、次数、方式不固定
特别是农村养鸡户,每到农忙季节,往往什么时候想起喂鸡就什么时候喂,能喂几次就喂几次,往往一次加满料槽,致使蛋鸡抢食、拣食,采食不足或剩料,影响鸡的正常采食,导致产蛋量下降。因此,在饲养方面,每阶段、每环节都要认真、科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定时、定量、定质进行饲喂,以保证蛋鸡体况良好,能发挥正常生产性能。
三、管理方面
1.饲养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粗放
一是喂料不均,忽多忽少;匀料不及时,鸡时饱时饥。二是饮水不足,当水压低时,供不上水,特别在夏天缺水对鸡的危害尤为严重。三是未能定时观察鸡群,了解鸡群情况,没有及时淘汰病、残、弱鸡,造成饲料浪费和鸡群均匀度太差。
2.光照时间不合理
特别是农村夜晚停电次数较多,来电后又不能及时补充光照,造成光照时间忽长忽短,导致蛋鸡生理机能紊乱。
3.鸡舍通风不良
如果鸡舍通风设施差,设计不合理,易使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蓄积。夏天湿度大,温度高,易使蛋鸡中暑。天气突变,未及时关好门窗,使室内温度忽高忽低和湿度过大,也会影响蛋鸡产蛋量的提高。
4.鸡舍封闭不严
飞鸟及小动物进入鸡舍,使鸡群受惊,造成成激。有的鸡场频繁更换工作人员,也容易造成鸡群受惊导致产蛋量下降。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针对以上原因,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并切实加强管理,定时培训工作人员,尽量保持工作人员的稳定。制订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严格奖罚措施。以提高饲养人员的积极性。新建鸡舍应认真搞好设计工作,尽量做到冬天保温、夏天防暑。严格消毒措施,定期对鸡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注意通风换气;加强光照管理,尽量给鸡群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产环境。
四、药物使用方面
在养鸡生产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品,应多从有益微生物的应用中寻找出路。化学药品只能作应急措施,但有些鸡场和养鸡专业户往往是鸡群有病乱投医,认为使用化学药品见效快,对所添加的药物的副作用又不够了解,在蛋鸡开产后,添加了一些具有抑制产蛋作用的药物,导致鸡群的产蛋量急剧下降。
1.磺胺類药物
当用于鸡群消炎时,在饲料中添加了复方新诺明、磺胺咪、磺胺嘧啶和磺胺噻唑等。
2.抗球虫药物
当鸡群发生球虫病时,使用了克球粉等。
3.其他药物
如呋喃类药物中的痢特灵、呋喃西林,喹恶啉类药物如痢菌净,抗菌类药物如北里霉素、金霉素,嘌呤类药物如氨茶碱;激素类药物如地塞咪松、甲基睾丸素等,均可导致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
4.紧急接种疫苗导致产蛋量下降
在蛋鸡开产后,如有强、野毒株,细菌,病毒侵入,导致鸡群发生疫病,此时紧急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在一周内会因疫苗反应和抓鸡注射造成应激而引起产蛋量下降,软皮蛋、脆皮蛋也会增多。因此,在鸡群开产后,进行预防和治疗用药时,应首先使用不影响蛋鸡产蛋的药物或使用集保健、治疗于一体的药物,如土霉素等,以免造成鸡群产蛋量的下降。
五、疾病因素
1.病毒性疾病
(1)鸡马立克病。因防疫方式不当,用药剂量达不到要求,疫苗质量差,药物稀释后存放时间太长,育雏时环境封闭条件差,在雏鸡未产生抗体时就已感染病毒,往往造成大面积发病和相当高的死亡率,也易导致开产后产蛋量下降。马立克氏病的防治特点是注重消毒、两次免疫和早期隔离。生产中要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种蛋应每两小时检查一次,清除蛋壳上的羽毛和粪便,放入密闭空间,按每立方米7克高锰酸钾、14毫升甲醛、7毫升水的比例关闭门窗喷雾消毒30分钟,入孵前再用高于蛋温3~5℃的新洁尔灭消毒液浸洗种蛋5分钟;孵化器应用0.1%新洁尔灭水洗净,孵化室用0.2%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进雏前48~72小时进行熏蒸消毒12小时;雏鸡1日龄和14日龄接种经检验有效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以控制该病的发生;不同日龄雏鸡应分舍隔离饲养,以防大日龄雏鸡感染小日龄雏鸡;饲养员不能兼喂雏鸡、成鸡,以防交叉感染;雏鸡料应与成鸡料分开,防止成熟型马立克氏病病毒污染雏鸡饲料。
(2)鸡新城疫病。如患温和型新城疫,蛋鸡一般死亡率较低,常为2%~4%;但产蛋率下降幅度大,一般在10%~70%;持续时间长,多为1~2个月。生产中也见急性和非典型性新城疫,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免疫存在问题,包括疫苗质量良莠不齐,生产、运输、存诸环节管理不善,使疫苗失去了部分活力,或疫苗本身质量不过关。鸡群疾病的隐性感染,影响了鸡体对疫苗正常的免疫应答,某种疾病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器官,免疫功能下降,疫苗免疫失败。二是因饲养管理不善,鸡舍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较多,消毒防疫不严格,造成鸡感染病原微生物。隔离、消毒措施不完善,致使超强毒株侵入,导致鸡群发病。因此,搞好免疫和隔离是防治新城疫的重点。
(3)传染性支气管炎。这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传播迅速。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造成蛋鸡产蛋机能障碍,使蛋鸡产蛋量迅速下降,并且软壳蛋、畸型蛋增多。虽然蛋鸡死亡率较低,但在气温多变的情况下极易发生。预防本病应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避免鸡群过冷、过热和拥挤;健全防疫制度,加强消毒,严防传人本病。二是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目前所用的疫苗虽然不能有效预防,但可减少发生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防止并发细菌性疾病。可用0.5%土霉素拌料进行治疗。
(4)产蛋下降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对产蛋影响极大,可使蛋鸡产蛋量大幅度下降,并伴有薄壳、无壳、褪色蛋增多的趋势。但鸡群精神正常,食欲基本正常,一般无死鸡现象。持续时间可长达1个多月,即使恢复,产蛋量也会下降10%~30%。发生这种情况的防治重点是做好免疫和创造利于生产的环境,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
对病毒性疾病,预防是关键。应尽量使用生产日期较近、正规销售渠道销售的药物和疫苗。应按操作规程稀释、保存和接种疫苗,并建立相应的免疫检测机制,根据鸡群的抗体水平,正确及时地预防。发病时,除紧急接种疫苗外,还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营养性药物,以利于鸡体迅速恢复健康。
2.细菌性疾病
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等,此類疾病多由细菌引起。发病后会对产蛋鸡造成重大影响,使产蛋量下降。其发病大多数是因为蛋鸡本身带有病菌或周围环境存在病菌,由于饲养管理条件差、环境卫生差、消毒不严、通风不良、饲料品质差等因素造成发病。其传播方式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应侧重于卫生管理和消毒,发病后及时对病鸡进行对症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寄生虫病
蛋鸡的寄生虫病较多,如白冠病、螨虫病等。白冠病,又叫卡氏白细胞原虫病。该病多在夏季流行,因此应及早进行预防,以免造成经济损失。螨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只要勤于观察,发现后立即进行治疗,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寄生虫病的防治重点是驱虫和搞好环境卫生,但给鸡驱虫时不能使用敌百虫。
综上所述,造成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在生产中如发现蛋鸡产蛋量下降,要根据饲养管理、免疫、药物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结合症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以便尽快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迅速治疗、提高产蛋量、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

蛋鸡产蛋量下降怎么办?
蛋鸡产蛋量下降的症状表现
1、大群采食量、精神、粪便正常(细看可见早晨鸡冠发紫,中午恢复正常),蛋壳颜色、质量正常,产蛋率下降20%左右。
2、初期出现个别鸡只甩鼻,且带有鼻液(稀薄透明如水),1~2天后流鼻液的情况增多,个别鸡只出现呼噜音,此时采食量开始下降,产蛋率下降速度较快,蛋壳颜色变浅,蛋壳质量变薄,蛋重变轻。
3、鸡群采食量、精神正常,突然出现蔫鸡,随病情发展蔫鸡逐渐增多,产蛋率下降幅度在20%〜30%,蛋壳质量变薄、蛋壳颜色变浅。解剖多伴有卵黄性腹膜炎。
4、鸡群白天采食量、精神正常,夜间可听到呼吸道音,初期拉音,随之出现呼噜(多发生在靠近门口的位置),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持续时间可以达到一周左右。蛋壳质量差,出现软皮蛋、沙皮蛋。
5、鸡群采食量、精神正常,上午产蛋量少,下午产蛋量增多(正常上午多下午少),蛋壳颜色个别出现变浅,有软壳,沙皮的出现。
6、鸡群采食量、精神正常,但突然的出现产蛋率下降,下降幅度不大,但是幅度呈波浪式,蛋壳颜色正常。
饲养管理不善导致产蛋量下降

1、育雏期、育成期的鸡群饲养管理不善,如饲养密度过大,太拥挤,生长缓慢,体重不足,体成熟和性成熟晚,开产及产蛋高峰形成晚。有的养鸡户在育在期将公母鸡、蛋鸡、肉鸡混养,甚至不同年龄的鸡混养在一起,使强弱悬殊,饮食不均,生长快慢不等,因此,鸡的均匀度很差,产蛋高峰的到来既慢也很鸡长时间维持高的产蛋率,表现明显的不同程度的产蛋率下降。
2、入冬以来,外界环境温度很低,鸡舍内外温差较大,有一部分养鸡户只注意保持鸡舍内温度,而忽视通风的重要性,较多的存在通风不良的问题,鸡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很高,不仅通风不良,氧气相对不足,而且有害气体过多,浓度很高,时间过长,易刺激损伤鸡的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诱发呼吸道疾病,反过来又影响气体交换,发生氧的进一步不足,障碍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所以,影响产蛋鸡的生产性能,使产蛋率下降。
3、光照不足:光照对刺激性腺的生理机能、对产蛋的影响较大。光照不足,性腺机能减弱,卵泡形成慢,促使产蛋减少,有的养鸡户只用自然光,没有用灯光补光,使光照在16小时以下。有的虽然补充光照,但灯泡太少或度数太小,虽有15W的灯泡,但不及时擦净被粉尘等掩盖,光照也不足,对产蛋率造成不利的影响。
4、有的养鸡户,饲料、饮水定时定量供应,实行限饲,存在着食料、饮水不够,能量及蛋白质等不足的问题。
5、产蛋高峰期后换料过快,应激反应较大,影响采食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蛋的形成,使产蛋减少。
6、鸡群突然受到应激,如异常的声响、突然晃动的光影、注射疫苗和抗体、投喂捉鸡及饲养程序和环境的改变等因素也可引起产蛋率的下降。
针对以上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合理的饲养,加强管理,注意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适当的通风和光照等。总之,使鸡生活在适宜良好的环境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优良的遗传生产性能。
饲料的配制不合理,营养成分不全或不平衡

1、饲料原料稳定性差,特别是自配料,更易出现生产性能的改变,如经常调换预混料、浓缩料或将杂粕代替豆粕或豆饼等,影响饲料的质量及有效成分的平衡,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蛋的生成性能。研究证明,使用杂粕时,应补充赖氨酸、铁、铜、VB6、VB12等。
2、饲料加工不好,拌料不均匀,有的养鸡户用铁锨拌料,达不到高度混合均匀的要求,有效成分分布不均匀,有的鸡吃的多,有的鸡吃的少,影响部分鸡的生产性能,产蛋率下降。
3、能量不足:大宗原料用新玉米喂鸡,新玉米含水量太高,能量物质减少。标准玉米含水量为14%。但新玉米含水量达19-20%,甚至更高,作为主要能量物质的玉米含水量太高,实际上就等于减少能量物质,造成能源不足,能量不够,所以在冬季天气寒冷,饲料能量不足,再加上限饲均可使产蛋率下降,因为鸡体所获得的能量是在去除鸡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外,才能支付产蛋所需要的能量。能量不足,必将产蛋减少。
4、由于蛋鸡生产的鸡蛋价格不高,市场不景气,部分养鸡户在配制饲料时,过于追求降低成本,图省钱,选用质量差的不合格的饲料或原料,营养成分不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不足,特别在育成期就没有很好的饲养,使鸡生长发育不好,体质差,抵抗力低,优良的遗传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使鸡在产蛋期生产性能差,产蛋率不高或产蛋不稳,产蛋率下降。
5、有的养鸡户由于使用霉败、变质的饲料,含有多量的细菌、毒素、变性蛋白等,发生肠炎、拉稀或中毒,引起消化紊乱及吸收障碍,也将成为产蛋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对于以上饲料配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按科学的饲料配方,选用优质的原料合理的配制,使鸡能吃到符合营养需要的全价饲料,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不断的调动、发挥、提高和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
蛋鸡的错误用药导致产蛋量下降

产蛋鸡发病后,治疗不当、用药错误,使用产蛋鸡忌用的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及新霉素类药物等,对机体造成损害,抑制生殖机能,产蛋减少,产蛋率下降。

由于疾病的干扰导致的产蛋量下降

由于季节性变化,大气候温度太低,部分养鸡户对冬季舍内的保温和通风的矛盾处理不好,存在通风不良的问题。鸡舍内环境很差,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霉形体病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引起产蛋率的下降。在引起产蛋率突然下降,幅度较大时还应考虑有如下传染病的干扰存在:
1、新城疫
【诊断方法】生产中较常见,多发生在长期未免疫或免疫效果不好或免疫失败的鸡群,采食量下降(10-20%),产蛋率下降(20-30%)。蛋的质量降低,蛋壳变白、变薄、畸形蛋增多、排绿色稀便,有的有神经症状。病理剖检,多见胃肠道有该病毒的有特征性的病变。
【防治措施】对病鸡群可实行综合性防制措施。如紧急免疫,加强消毒管理,使用立克宁、毒克1号、克毒特乐等抗病毒药及特杀、环丙沙星、蒽诺沙星、强力霉素等抗菌药、补充营养(增加金维他用量),提高机体抗病力等。
2、禽流感
【诊断方法】有时表现地方性流行,病鸡采食量和产蛋率下降(30-60%),精神沉郁,冠发紫,个别鸡冠、眼睑、肉髯水肿,腿部鳞片呈紫黑色出血斑,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气管环有大量粘液,拉绿色粪便,腺胃乳头出血或有大量粘液,肌胃角膜易剥离,肠道呈片状或条状出血,输卵管水肿,有脓性物,卵泡变形,出血,易破裂。肾肿大出血。肝肿大,常伴有脂变或破裂出血。
【防治措施】对病鸡群采取综合性防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隔离消毒,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应激,预防其他断发病。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减少生产损失,大群可用板兰根冲剂,抗病毒药(山农大药业公司的立克宁,克毒特乐或病毒灵、病毒唑)饮水或拌料。也可用金刚烷胺VC、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减少死亡和防止继发病。发病后期,可用金维他或金蛋散,促进恢复产蛋。
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诊断方法】成年鸡呼吸道症状明显,但产蛋率明显下降,严重的可减少一半。产畸形蛋、薄壳蛋、褪色蛋、蛋白稀薄、蛋黄与蛋白分离。一般10天后产蛋渐恢复。产蛋鸡变异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由冠状病毒引起,此病毒发生于产蛋鸡群,多于200日龄爆发。本病与应激关系密切,各种强应激均可诱发本病。发病鸡群初期有以呼噜为主的呼吸道症状;无混合感染时,无咳嗽或甩鼻,呼吸道症状约5-7天,采食量下降5-20%。粪便变软或拉水样粪便。
①新开产鸡发病后,产蛋上升缓慢或徘徊不前或下降。复康后达到原有水平。
②产蛋高峰期发病前1-2天产蛋呈现波动,2-3天后迅速下降,一般下降20-25%。康复后也达到原有水平。
③老龄发病后,产蛋率迅速下降,回升很慢。在产蛋下降的同时,蛋的质量降低,蛋壳表面粗糙,蛋壳变薄,色变白,蛋重小,畸形蛋多,异常的蛋约占510%。
【防治措施】本病防治无特效疗法,因发病与应激密切相关,只有尽力减少应激,加强饲养管理,消毒提前免疫等综合措施。120日龄可注射复全ND+EDS76+IB+变异传支四联苗一头份,可控制其发病及流行。
4、减蛋综合症
【诊断方法】减蛋综合症又称产蛋下降综合症,是青年母鸡发生的病毒性传染病,产褐壳蛋的鸡最易感,特征性变化是产蛋鸡群不能如期达到产蛋高峰或产蛋率大幅度下降。产蛋下降通常发生在24-36周龄,产蛋率下降20-30%,甚至50%。产白壳蛋、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等异常蛋、蛋白呈水样,蛋黄色淡,有时蛋白中混有血液等,产蛋下降持续4-10后可恢复。产蛋突然下降,异常蛋增多,尤其产蛋褐壳帽鸡在产蛋下降交1-2天出现蛋壳褪色,蛋壳变薄、变脆等,可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作进一步化验诊断。
【防治措施】可采用加强管理和免疫接种,产蛋下降综合症油苗一般开产前20天或120日龄注射,整个产蛋期有较好的保护。
5、鸡脑脊髓炎
【诊断方法】各种品种的蛋鸡和肉鸡均可感染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季和冬季多发。发病鸡群精神、采食、饮水、粪便基本正常,个别鸡群发病期采食下降5-10%。主要表现产蛋率下降,蛋的大小、形状、颜色、蛋壳的厚度无明显变化。鸡群产蛋量从下降到恢复均约需5-15天,产蛋下降幅度差异较大,产蛋高峰期及临近高峰期的鸡群发病后,产蛋下降幅度大,高峰日龄的鸡群产蛋下降幅度小,一般在10-40%间。
【防治措施】本病无特效疗法,要在饮水中加立克宁、克毒特乐、病毒灵,板兰根冲剂,加大维生素用量。最佳方法是免疫接种。将弱毒苗和油苗结合使用。在70-100日龄青年鸡用弱毒苗免疫(因为弱毒苗在产蛋期使用可引起产蛋下降)。油苗可在开产前20天皮下或肌肉注射,经15-20天可产生免疫保护。

产蛋鹅如何补喂饲料


看膘情补料

喂得过肥的母鹅,卵巢和输卵管周围沉积了大量脂肪,使体内分泌机能失调,影响卵细胞的生成,因而产蛋量大大降低,甚至停产。过瘦,营养缺乏,产蛋量自然要降低或停产。对过肥鹅要适当减少或停喂精饲料,圈养的母鹅适当增加运动或放牧。过瘦母鹅,要及时增喂精饲料,应注意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晚上还要给产蛋鹅加一二次精饲料。

看粪便补料

如果鹅排出的粪便粗大、松软呈条状,表面有光泽,轻轻拨动能分成几段,说明营养适宜,消化正常。若排出的粪便细小结实、颜色发黑,轻轻拨动粪便后断面成颗粒状,表明精饲料喂量过多,青饲料喂量过少/,饲料中营养成分较高不易吸收,引起消化吸收不正常,应减少精饲料的比重,增加青饲料比重。

要是鹅排出的粪便颜色浅、不成形,一排出就散开,说明精饲料喂量不足,青饲料喂量过多,饲料中营养水平过低,应补喂精饲料。

看产蛋补料

产蛋鹅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需要比不产蛋鹅高1倍,而对矿物质及维生素的需要就更多了。一般来说,产蛋鹅每昼夜日粮总量为150克~300克。如果产蛋鹅摄入的饲料营养物质不足,蛋壳会变薄,蛋形变异,蛋也较小。发现这种情况,必须加豆饼、花生饼和鱼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饲料,使产蛋鹅日粮粗蛋白含量提高到22%,每日饲喂量增至300克,同时适当注意添加矿物质饲料。

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几个原因 蛋鸡产蛋量的提高措施。


蛋鸡养殖的目的是确保蛋鸡生产出量多且优质的鸡蛋,才可获得最佳的养殖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的蛋鸡养殖过程中常会出现产蛋量突然下降的现象。在蛋鸡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或者尽量减少这些不利因素对蛋鸡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蛋鸡的产蛋量,从而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几个原因蛋鸡产蛋量的提高措施。

一、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

饲料。饲料因素主要是指饲料的营养成分、饲料的质量以及饲料的加工。蛋鸡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量以及需求种类不同,如产蛋鸡因产蛋的需求,要求日粮中钙的含量要相对的高一些,并且还要求钙、磷的比例适宜,如果营养不足或者比例不合理就导致产蛋量下降,鸡蛋的品质也会受到影响。另外,如果经常的更换饲料原料的品种,使用劣质饲料也会导致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很大的变化,使饲料的适口性变差而使产蛋量下降;饲料原料的保存不当易发生霉变,如果坚持给蛋鸡饲喂这种发霉变质的原料会使饲料的质量变差而影响到蛋鸡的产蛋量,严重时还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如饲料添加剂添加过量或者添加不足,会导致蛋鸡出现营养性疾病而使产蛋量下降。由于饲料的加工粒度不合理,而影响了蛋鸡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而使营养达不到需求量,同样会使产蛋量下降。

饲养管理。给鸡群添料和添水要按照饲喂标准来执行,但是还要考虑到饲料中的能量水平、环境的变化以及鸡群开产时的体重大小,避免给料、给水不足而引起鸡群的采食不足,使产蛋量下降;温度对鸡群的影响较大,当环境温度过高时会使鸡的采食量减少,易出现营养不良,而引起产蛋量下降;光照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如果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在来电后还不及时的补充光照,或者自然光照的时间变短后没有进行补光,而导致光照时间不足或者光照时间忽长忽短,而使蛋鸡的生理机能紊乱,影响产蛋;鸡舍内空气质量过差,通风不良,会诱发蛋鸡呼吸道疾病,再加上鸡舍内相对湿度过大,会引起蛋鸡中暑,使产蛋量下降;投入药物以及免疫接种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但是如果长期用药或者免疫不当,会使蛋鸡产蛋量下降,严重时还会使鸡群中毒,使产蛋量急剧下降;鸡易发生应激反应,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较多,当鸡发生应激反应后生理机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产蛋量减少。

疾病因素。当鸡群感染一些疾病后会引起产蛋量下降,如在产蛋期患产蛋下降综合症时,虽然蛋鸡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产蛋量会迅速下降,并且鸡蛋的质量也大幅度降低。另外,当蛋鸡患有一些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后也会导致产蛋量下降。

1、疾病方面
鸡群感染传染病后会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如遇产蛋下降综合征侵袭时,鸡群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产蛋急剧下降和蛋壳变薄,畸形蛋,褐色蛋增多,产蛋率下降的幅度通常会达10%左右,严重的会达到50%左右。另外,病毒性疾病如: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脑脊髓炎,鸡痘,淋巴白血病,禽流感等,还有各种细菌性疾病,霉形体以及寄生虫病都会引起产率下降。对病毒性疾病,预防是关键。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根据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建立相应的免疫检测机制,根据鸡群的抗体水平,正确及时的预防。发病时,除紧急接种外,还应在饲料中添加营养性药物,以利于鸡体迅速恢复健康。细菌性疾病的防制应侧重于净化,卫生管理和消毒,发病后及时诊断并进行对症,对因治疗,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2、饲料方面
2.1蛋白能量比例失调,经常更换饲料原料品种,使用劣质饲料例如:饲料中加入很高比例的棉籽饼;熟豆饼突然更换生豆饼;进口鱼粉突然更换国产鱼粉使用了假豆粕,劣质鱼粉,假氨基酸等,都会使饲料的营养成分发生很大的变化或使饲料的适口性变差,导致鸡群产蛋下降。
2.2饲料发霉变质或放置时间过长遇有阴雨天气,原料或饲料在运输或贮藏过程中,易淋湿或吸湿结块,发生霉变。另外,饲料加工结束后均有一定的保质期,如果饲料放置时间过长,尤其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里,饲料中的多种维生素很容易发生分解失效,同时其它原料也容易发生霉变,这样势必影响饲料的质量,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3饲料加工管理不完善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致使食盐;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这些微量成分的添加量过剩或不足,导致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另外,有时由于机组出现故障,使饲料的粒度发生变化,这样饲料的适口性大大变差,鸡只不愿采食,营养达不到需求量,从而导致产蛋下降。因此,在饲料方面,应首先科学配制饲料,保证产蛋鸡的营养需要。注重原料品质,做到不发霉,不变质,保证原料品种丰富、稳定,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此外,应保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给,饲料中钙比例应适当,变更饲料应有3-5d的过渡期,防止鸡群发生消化不良,引起产蛋下降。
3、饲养管理方面
3.1供料不足有的客户给料时虽然加到了标准料量,但由于没有考虑饲料能量水平、环境变化、鸡群开产时体重大小等,往往造成料量供给不足。有的由于人为原因计算料量或称料不足失误,也会引起少给料。另外,新老工人交换或一次喂料过多、过满等,使饲料浪费较多,均能引起鸡群采食量不足,产蛋量下降。
3.2供水不足当停电时,饲养人员忘记打开饮水阀门;水压低、供不上水;水线堵塞等原因不能正常供水,均能引起程度不同的产蛋量下降,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对鸡的危害更加严重。3.3温度的变化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为10-25度。温度过低,特别是初冬时,寒流突至,鸡群受冷风刺激引起脱羽,进而停产。温度过高,特别是炎热夏季的连续高温,使鸡只采食量锐减,营养达不到需要,引起产蛋下降。另外,一天之内的温差不应超过8度,否则也会影响鸡群产量的变化。
3.4光照不合理农村夜晚停电次数较多,停电时间较长,来电后又不能及时补充光照,造成光照时间忽然缩短。有时由于饲养人员的疏忽忘记关灯,光照时间猛增。另外,只注重光照时间而忽视光照强度,灯泡(管)长时间不擦,光强度减弱,这些均能导致产蛋鸡生理机能紊乱,影响了产蛋性能的正常发挥。
3.5通风不良通风设施差,设计不合理或遇冬季为了保暖关闭所有通风口,致使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蓄积,不仅影响产蛋量还可诱发呼吸道疾病。另外,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如不加大通风量,就会引起产蛋鸡中暑。
3.6免疫、用药不当产蛋期接种疫苗或连续数日投土霉素、氯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或驱虫药,由于应激和药物的毒副作用会抑制产蛋量的上升,同时,如果饮水中消毒剂的浓度过大,也会使鸡群发生中毒反应,致使产蛋量急剧下降。
3.7应激因素飞鸟及老鼠进入鸡舍,使鸡群受惊,造成应激。同时有的鸡场频繁更换工作人员、在舍内外造成大的响动、强光忽然照射,也容易造成鸡群受惊,导致产蛋下降。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应针对以上原因,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并切实加强管理,定时培训人员,尽量保持饲养人员的稳定。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奖罚制度,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鸡舍尽量做到冬天保暖夏天防暑,注意通风换气,严格消毒措施,加强光照管理,使光照保持在16-17小时,不随意增减。防止人为惊吓,尽量给鸡群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产环境,以保证产蛋鸡体况良好,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

二、蛋鸡产蛋量的提高措施

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保证饲料的质量。在蛋鸡的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饲养和管理工作,保证饲料质量,避免饲料发霉、变质,发生霉变的饲料不可继续使用。蛋鸡养殖要根据蛋鸡所处的生理阶段,合理饲喂,科学的控制鸡群饲料的饲喂量,不可营养过剩,也不可营养不足,饲喂过量或者过少都会使产蛋量下降。饲喂时要根据蛋鸡的体重和产蛋量合理调整饲料的营养浓度,注意保证饲料的全价性,除了要保证营养的全面外,还要注意各营养物质的比例也要合理。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频繁的更换饲料,注意观察好蛋鸡的实际养殖情况,如果产蛋率正常、体重正常,则说明饲喂量、营养的浓度等都符合生理的需求,则没有必要换料。另外,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给蛋鸡提供充足的饮水,不可以出现断水的情况,否则也会影响产蛋量。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鸡舍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鸡舍的温度保持在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55%-70%。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这就要求做好鸡舍的夏季降温和冬季的防寒工作,以做到冬暖夏凉。做好鸡舍的通风换气工作,良好的通风换气可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除此之外还要控制好鸡群的饲养密度,及时清理舍内的粪污,注意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鸡舍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消毒。制定科学的光照制度,并严格的执行,从18-36周龄开始在自然光照的前提下每周增加0.5h的光照时间,直到16h恒定为止,光照强度保持在3W/m2,注意做好光照的管理工作,避免突然的断电,也不可随意的改变光照的时间、颜色和强度。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尽量避免鸡群出现应激反应。

疾病对蛋鸡的产蛋量影响极大,尤其是各类传染性疾病、病毒以及细菌都会对蛋鸡产生较大的威胁,使产蛋量下降,因此为了避免蛋鸡疾病的发生,要做好蛋鸡的疾病预防工作,除了要加强日常的卫生清理外,还要定期进行严格的消毒,包括鸡舍的各个部分、工具等,以有效的杀灭病原菌。除此之外,还要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相关的疫苗,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

产蛋好不好,关键看卵巢!
现代高产蛋鸡一般在120—140日龄时达到性成熟,并开产170日龄左右时产蛋率达到95%以上,随后产蛋率缓慢下降,产蛋率在90%以上可以维持5--10个月。由此可以看出在90%以上产蛋的时间差距在5个月左右,这与卵巢生命周期及活力有直接的关系。如何延长卵巢的生命周期及活力,是本篇主要探讨的内容。
雏鸡出生时大约有480万个原始卵泡,快速发育阶段为60—120日龄,从3.5克左右快速发育到60克左右。但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大约99%以上的卵泡发生闭锁,只有少数发育成熟。
卵巢内的卵泡根据形态和发育时间可分为原始卵泡、小白卵泡、大白卵泡、小黄卵泡以及等级卵泡。等级卵泡按选择时间早晚可分为F1—F6,其中F1最早发育成熟,体积最大,最先排卵,之后为F2,按顺序依次排卵。大约每天有些大白卵泡发育成为小黄卵泡,但是只有一个小黄卵泡经选择进入等级发育阶段,其余的都逐渐闭锁。
颗粒细胞位于卵泡中层,在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颗粒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在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颗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决定了卵泡的生长、选择和闭锁。
原始卵泡募集过程中,一些卵泡开始表达少量的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在促卵泡激素(FSH)的刺激下,颗粒细胞逐渐增殖,卵泡缓慢生长。当卵泡发育至小黄卵泡阶段时,大约每一天有一个卵泡颗粒细胞大量表达FSHR,在FSH的刺激下颗粒细胞快速增殖,同时开始表达促黄体素受体(LHR),这一股过程被称为卵泡的选择。小黄卵泡经过选择后就进入到等级阶段。卵泡选择开始的标志是卵泡颗粒细胞FSHR大量表达。
进入到等级阶段后,颗粒细胞分化能力旺盛,在FSH刺激下,大量表达LHR,颗粒细胞开始大量分泌孕酮(P4),在P4与促黄体素(LH)共同协调下卵泡排卵。
蛋鸡卵泡闭锁主要发生在初级原始卵泡,大白卵泡和小黄卵泡阶段,颗粒细胞凋亡直接导致卵泡闭锁。
老龄蛋鸡在连续产蛋周期内产蛋缺失频率增加,表明卵泡闭锁或内排卵现象增加。产蛋早期产蛋率下降与卵泡发育速度降低有关,而产蛋后其产蛋率下降,除卵泡发育速度降低、卵泡发育受到抑制外,还与卵泡闭锁和异常排卵有关。以及与蛋鸡卵巢机能衰退与颗粒细胞LHR表达下降有关。
另外卵巢的氧化应激也是导致卵巢生命周期缩短及活力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杜仲叶提取物中杜仲黄酮具有弱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和雌激素受体结合后刺激蛋鸡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挥调节作用。蛋鸡内源性雌激素不足,杜仲黄酮和雌激素受体结合后,刺激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与垂体后,垂体产生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与卵巢,刺激卵巢排卵,还可以降低卵泡闭锁,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增加排卵率,增加产蛋量。同时产生的FSH和LH还对蛋鸡卵泡的发育发挥作用。
另外杜仲叶提取物中的绿原酸含有一定量的R-OH基,能形成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氢自由基,以消除羟基自由基和超阴离子等自由基,从而保护卵巢免受氧化作用的危害是卵巢生命周期延长,活力增加!

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及预防蛋鸡产蛋下降的措施


正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饲养管理是各个大中型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饲养肉种鸡也不例外。在肉种鸡的生产过程中,常出现产蛋率高峰后过快下降的现象,从而导致种蛋单位成本增加,对种鸡场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所以在产蛋期只有让种鸡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产蛋下降趋势,才能够产出更多的合格鸡蛋。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及预防蛋鸡产蛋下降的措施。

1、蛋鸡的生理特性

在正常条件下,蛋鸡的产蛋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按照产蛋量的变化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产蛋前期为开产到产蛋率达80%的时期,通常持续1~2周,蛋鸡表现为产蛋无规律,所产蛋形态异常,但产蛋率有较快增长。当蛋鸡产蛋率高于80%以上时即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率2~3周即可达到90%以上,通常可持续10~20周,产蛋最高峰时,产蛋率可达到97%。产蛋高峰期,母鸡产蛋所需营养迅速增加,往往会迅速消耗母鸡自身的营养储备,引起鸡体逐渐消瘦。随着产蛋率平稳下降,当产蛋率回落至80%以下,产蛋高峰期结束。产蛋后期指产蛋率在80%以下至鸡淘汰阶段,该时期持续时间很短,蛋鸡的产蛋量迅速下降,蛋鸡摄取的营养物质又逐渐转入体内储备,腹部出现脂肪沉积,产蛋机能受到抑制。

2、产蛋量下降的原因

个体因素。蛋鸡苗的优劣对于日后蛋鸡的产蛋率有直接影响。在一些不正规无孵化资质的孵化场选购的蛋鸡苗,其孵化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对提供蛋源的种鸡场白痢净化以及防疫情况更是不了解。育成鸡的阶段饲养情况也关乎着日后产蛋率的高低,养殖户不重视育成鸡阶段的饲养管理,饲喂营养水平低的廉价饲料,育成期鸡的死亡数多、育成鸡整体均匀度及体质差、体重不达标都会造成育成合格率下降,对日后蛋鸡的产蛋性能造成很大影响。

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情况对于蛋鸡群的产蛋率有较大影响,饲养管理不当常会导致蛋鸡群的产蛋率下降。一是日常饲喂供给不足,饲料品质不佳、适口性差,日粮中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缺乏,都会造成蛋鸡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致使产蛋能力下降;二是管理不到位,鸡舍通风不良,特别是在换季的阶段,为了达到保温的目的而关闭所有通风口,致使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增大,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导致产蛋率下降。夏季鸡舍内温度高,湿度大,如通风不良,会引起产蛋鸡中暑,造成产蛋量下降。突然停电或者改变原有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也会对产蛋量造成影响。环境温度过低,鸡群受冷引起脱羽,产蛋停止,环境温度过高,鸡的采食量下降,摄入营养不能满足其需要,引起产蛋下降。当环境湿度高于70%或低于45%时,对于鸡群的产蛋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湿度过大会阻碍鸡体散热,严重影响产蛋。

疾病及防治因素。疾病因素也是导致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一些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营养障碍性疾病等,都可引起产蛋鸡产蛋量突然下降,如鸡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禽霍乱、沙门氏菌病、球虫病等。当对上述疾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用的磺胺类、抗生素类、激素类等药品会对蛋鸡的产蛋机能起到抑制作用。另外,在对鸡群进行免疫时,采用的免疫程序不合理,引起免疫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引起产蛋量下降.

3、防控措施

做好选育关。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应当地饲养条件的品种,购买鸡苗时,要在正规、饲养管理条件良好,并且具有种鸡生产资质的孵化场或正规的种鸡场来选购。改变观念,重视育雏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雏阶段要提供优质的营养丰富全价饲料,以培育出优质健壮的雏鸡。

加强饲养管理。日粮应供给充足且品质优良的全价饲料,根据不同时期生长需要,在对日粮成分进行调整时,调整过程应逐渐过渡,使蛋鸡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要保证蛋鸡饮水充足,且水质清洁无异味。要给鸡群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冬季要做好保温御寒,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使鸡舍内温度控制在13~24℃之间,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

在疾病防治上,要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日常饲养要加强疫病监控,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正确的诊断,尽早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由于治疗延误,出现混合感染,导致治疗难度增加,临床用药尽量不使用影响蛋鸡产蛋率的药物及增效剂。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严格遵守免疫规程,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蜂群巧喂粉


黑龙江地区蜂群结束越冬基本都在3月中旬至4 月中旬,距外界第一个蜜粉源到来大约需要20~30天左右,备用粉脾只能保证培育第一批子,此后产生严重缺粉,采取人工合成粉箱内喂粉,因外界气候和天气原因效果并不理想,工蜂采食少,一旦天气变化连续低温,幼蜂无法试飞排泄,多产生大肚病造成损失。

笔者近十几年来改变以前人工喂合成粉的方法,采用场内自然采粉方法,经过近十几年来应用效果非常好,幼蜂健康。

1.材料利用当年新鲜干玉米和脱脂豆饼、新米糠,比例为:玉米粉80%,豆粉15%,米糠5%混合后用普通饲料碎机粉碎。多粉碎几遍,不要全是细面,最好颗粒占30~40%为宜。

2.饲喂方法在蜂场内选择背风向阳处利用旧蜂箱或其他容器,大型蜂场可用大塑料布,将混合饲料装在容器里或均匀洒在塑料布上,大型蜂场可多放几处,天气好时让工蜂自由采食。

3.注意事项采饲料必须是新鲜无污染和无变质,使用的豆粉一定是脱脂的,米糠要干净无沙土,无霉变;饲喂一定选择好天气,无大风,气温高时饲喂,阴雨天气将饲料收起,以防雨淋受潮,影响采集;饲料不可全部是细粉,必须有30%颗粒。无颗粒工蜂采集时无附着物,采集困难,消耗体力大,采集时间延长。每天工蜂采集2~3小时左右,人工将粉料搅拌一次,便于工蜂采集,当粗料多,细料少时,将粗料收起重新加入新料或将粗料再粉碎几遍。

4.天气好应连续饲喂不要间断,当发现采集蜂少或无蜂,说明外界已有植物花粉采进可停止喂粉。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适时转群

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在转群前做好鸡舍及设备检修、消毒工作。转群前让鸡停食半日,但要供给充足的新鲜饮水。转群宜在天气晴朗时进行,冬季可在暖和的中午进行,夏季在凉爽的早晨进行。入笼时,要按鸡的大小、强弱分笼,并做到轻抓轻放。同时,将病弱的鸡淘汰。为避免过大的应激,在转群前、后应投放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上笼后,立即让鸡喝上水,吃上料。2.产蛋前期

鸡进入17~18周龄时卵巢基本发育成熟,体重还在持续地增长,对钙的需求量在增大,所以应适时地更换产蛋前期的饲料,更换晚了可能会出现软皮蛋和瘫痪等现象。

光照也要适时延长:6~20周,8小时;21周,9小时;22周,10小时;23周,12小时;24周,14小时;25~26周,16小时;27~40周,16小时。

产蛋前期是个最重要的时期,需要消耗机体的大部分体力,需要增加体重500克左右。生殖器官生长发育成熟,对环境的变化要求非常敏感(环境的温度,通风,密度,光照,饲养人员的变化等)。

3.产蛋高峰期最关键的时期

产蛋高峰期是鸡群产出回报率最高的阶段,也是鸡群产蛋期最为脆弱的阶段。在商品蛋鸡的整个生产周期内,即使育雏、育成期以及产蛋高峰期前后的饲养管理做得好,但如果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不善,则产蛋高峰维持的时间短,啄肛、软骨病等时有发生,会严重影响蛋鸡的养殖效益。

(1)保证环境良好

蛋鸡在进入鸡舍之前,必须对鸡舍进行严格、全面、彻底消毒,并要保证13~23℃的温度、60%~70%的相对湿度、每笼3~4只的饲养密度(平养时6~7只/平方米)、3~5瓦/平方米的光照强度、16小时的光照时间(18周龄转群后第1周仍维持育成后期的光照时间。从19周龄开始,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每周增加光照时间15~30分钟,直到每天的光照时间达到16小时恒定不变;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日粮数量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时增加光照时间)及通风良好。另外,要定期对鸡舍和鸡舍周围环境等进行清洁消毒,保持鸡舍及其周围环境干净、设备用具干净、日粮干净、饮水干净、蛋鸡本身干净和饲养人员干净。

(2)满足营养需要

①提高蛋白质水平。在产蛋率达到80%时,应喂给蛋鸡蛋白质含量为18%的日粮,以后产蛋率每提高10%,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应相应提高1%左右,同时要注意日粮中的蛋白质数量与氨基酸平衡,在鱼粉质量有保证且价格不高于2倍豆粕价格时用鱼粉替代部分豆粕,要将棉粕、菜粕的用量分别控制在5%和3%以下。此外,当预计产蛋率上升时,要提前1周喂给含较高蛋白质的日粮,促使产蛋高峰迅速到来。当产蛋率开始下降时,使用的日粮蛋白质水平也要退后1周再降低,以使产蛋率下降的速度减缓,产蛋高峰期延长。

②控制能量浓度。能量浓度每增加或减少1%,蛋鸡对日粮的采食量相应减少或增加0.5%。所以,在日粮中能量高时蛋鸡就吃得少,造成蛋白质的不足,产蛋减少;若含能量低,虽吃得多,但易造成浪费。因此,日粮能量与蛋白质及采食量之间要科学地平衡(/),当产蛋率达90%时,日粮代谢能应在11.34~11.55兆焦/公斤,这样增加日粮蛋白质就能促进产蛋高峰的迅速到来。另外,对产蛋高峰处于夏季的鸡群,应通过提高日粮中能量物质的浓度来改善由于高温引起的采食量减少,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是用1%~2%的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

③补充钙、磷和维生素。在鸡群进入产蛋高峰期时,即产蛋率大于80%时,应及时用碳酸钙、贝壳粉、蛋壳粉、磷酸钙或其他钙源在每天的12~18点单独补钙,使其比例达到3.5%~4.0%。生产实践表明,即使钙供给充足,破蛋问题仍十分严重,如果额外补充1~2倍的维生素D,能够很好地解决钙的吸收问题,有效改善蛋壳质量。补磷要以保持饲料中1∶5~6的磷钙比例为前提,常用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等进行补充。维生素的补充一般是在日粮中添加0.01%的多种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D、氯化胆碱、微量元素以及生长素各0.1%。

④供给充足饮水。饮水对蛋鸡生产十分重要,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饮水不足可使产蛋率下降2%。通常情况下,每只蛋鸡在春秋季、夏季和冬季的日需水量分别为200毫升、270~280毫升和100~110毫升,且产蛋率越高日需水量越大。所以,对进入产蛋高峰期的蛋鸡应根据不同季节适时调整供水量,并在每天的6点、12点和18点需水高峰期足量予以供给。同时,还要合理放置和及时维修饮水器具,以防止漏水或断水,有条件的养鸡场(户)还应尽量将饮水的水温控制在15℃左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83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