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圆形碘泡虫病、小瓜虫病、卵涡鞭虫病的区别及防治

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饲料的大量投喂、环境污染加重等诸多因素,导致鱼病增多。很多鱼病症状极其相似,如圆形碘泡虫病、小瓜虫病和卵涡鞭虫病这三种病都是原虫病,患鱼都表现为反应迟钝、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和体表附着许多小白点等,若不能正确区别,轻者延误病情,重者导致药害事故。现将这三种病的区别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一、三病的区别方法
1.流行不同。圆形碘泡虫病流行时间长,发生面积广,无论是小水体还是大面积养殖都有发生,但发病高峰期为冬季与春季。小瓜虫病,水温15~25℃时多发,常流行于初冬、春末,在所有养殖地区都有流行,养殖鱼类都可能发病。卵涡鞭虫病流行于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尤其是浮游生物量少、放养量大、饲料营养不全面、遇上连续降雨、水温23℃的酸性水环境中易发,发病高峰期在5~6月。
2.危害不同。圆形碘泡虫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特别是1龄以上的鲫鱼尤为常见,一般不会引起患鱼大批死亡,但严重感染时鱼体表有数百个肉眼可见的大胞囊,外观极其丑陋,失去商品价值。小瓜虫病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疾病,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鱼苗和鱼种,尤其在鱼种下池初期体质未恢复或管理不当时感染率极高,严重感染时会引起鱼大批死亡。卵涡鞭虫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和鲤鱼等淡水鱼的鱼苗和鱼种,病情严重时5龄以上的大鱼都会发病,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卵鞭虫生存,几天内可使鱼大批死亡。
3.寄生部位与症状不同。鱼类感染圆形碘泡虫后,不摄食或少摄食,鱼体消瘦,体表无黏液或有少量黏液,头部、鳍条、鳃弓和口腔周围等处有肉眼可见的大小不一的白色胞囊,白点之间有红色的斑点,寄生部位发炎、出血,使鱼失去商品价值。小瓜虫大量寄生时,会侵入鱼的皮肤、鳍条、鳃的表面组织,引起组织增生,使患鱼体色发黑、反应迟钝、游动异常,在鱼体表、鳍条、鳃瓣上会形成肉眼可见大小相近的圆形的白色小囊泡,跟菜籽大小一样,严重时在皮肤和鳍条上附着许多小白点,故又称为白点病,同时体表有大量黏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感染卵涡鞭虫的鱼种,发病初期在水中拥挤成团,并有一段时间的急速游动,体表黏液增多,背鳍、尾鳍和背部先后出现白点;随着卵涡鞭虫的不断侵袭,白点慢慢地布满全身,以致白点连片重叠,像裹了一层米粉;后期患鱼游动无力,常常呆浮水面,不摄食或少摄食,鱼体抗病力下降,导致粉块脱落,发炎充血,并发水霉病致死。
4.病原不同。圆形碘泡虫病是一种圆形碘泡虫寄生在鱼体表而引发的鱼病,孢子近圆形,嗜碘泡明显。小瓜虫病是纤毛虫病的一种,由多子下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所引起的一种鱼类侵袭性寄生虫病,小瓜虫成虫呈卵圆形或球形,全身布满短小而均匀的纤毛。卵涡鞭虫病是鞭毛虫病,由嗜酸性卵甲藻侵入鱼体引起的一种鱼类侵袭性寄生虫病(),成虫呈肾脏形,身上有鞭毛。
二、诊断方法
1.根据患病鱼体表白点形状、大小、颜色、所在部位等症状和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与显微镜检查相结合进行诊断,在载玻片上滴1滴水,把病变部位的白点挑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肉眼观察到的虫体即能确诊。
三、防治方法
1.圆形碘泡虫病的防治。①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疫区购买苗种和成鱼。②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价的饲料,增强鱼体抵抗力。③发病鱼池,每立方米水体用90%的晶体敌百虫0.5~0.7克,溶解后全池遍洒,隔2天泼洒1次,连泼3次。④每100千克鱼用10千克槟榔加水煮沸后取汁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每100千克饲料中加晶体敌百虫100克,每天投喂1次,连喂5~7天。
2.小瓜虫病的防治。①合理密养,加强管理,增强鱼体抵抗力。②全池遍洒辣椒和生姜,每亩每米水深用辣椒粉533~800克和生姜100~1500克,一起加水煮沸30分钟后连渣带汁全池遍洒,每天泼1次,连用2~3次。③每100千克鱼用30~40克青蒿末拌饲投喂。
3.卵涡鞭虫病的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使鱼生活在较好的水环境中。②饲养期间定期泼洒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每次用量为15~25千克,使池水呈弱碱性。
(作者联系地址:云南省江川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邮编:652600)

相关推荐

鲢异形碘泡虫病


疾病名称异形碘泡虫病

为害对象 鲢、鳙
疾病概述 本病主要发生在鲢、鳙,近年来在鲤鱼上也可发生。长江流域和南方诸省是流行地区,可引起死亡。

病原
病原是异形碘泡虫(Myxobolus dispar)。胞囊小、白色。孢子卵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两个大小不等的极囊呈梨形,彼此间有一点间距。

症状
病鱼体黑、瘦瘪、头大尾小,背似刀刃,肋骨明显,鳃盖侧缘常充血。翻开鳃盖,可见鳃丝呈暗红色或呈贫血状,鳃丝端部有许多白色点状或颗粒状胞囊,鳃上黏液增多。可在显微镜下进行诊断。

发病规律 病原寄生于鲢、鳙、鲤的鳃丝上,但为害最大的是鳙的苗种。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诸省,发病季节为5-8月,以6-7月为高峰季节,病鱼的大批死亡往往发生于气压低、水质转坏、水中溶氧降低的时候。

草鱼饼形碘泡虫病


疾病名称饼形碘泡虫病

为害对象 草鱼和鲤鱼
疾病概述
是草鱼和鲤鱼育苗期间的一种寄生虫病,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四川等地均曾发生过严重流行的病例,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病原 病原是饼形碘泡虫(Myxobolus artus),主要寄生于草鱼的肠壁,也可寄生于鳃、肌肉、脑等其他器官,胞囊白色,圆形或椭圆形,孢子横椭圆形,纵轴小于横轴,2个大小相等的极囊呈八字排列。

症状
草鱼苗、种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肠道,前肠增粗,肠壁糜烂呈白色,触之脆而易断,剖检可见有许多胞囊。病鱼大多体色发黑,腹部略见膨大,部分发病鱼池由于饼形碘泡虫侵袭脊椎和脑部,可出现弯体、旋转游泳等症状。鲤鱼苗、种因此虫寄生肌肉,外观鱼体凹凸不平,剥去鱼皮,可见肌肉内大量白色胞囊而致肌肉形成似结节分段。


发病规律
饼形碘泡虫在自然和养殖水体的草鱼中是常见种,故鱼苗培育和成鱼养殖池塘混用,容易发生此病。通常在鱼苗下塘后12-27天内,特别是15-20天内发病最普遍。一经感染,病程发展迅速,几天内即可大批死亡。5-7月为流行季节,8月份以后较少发现。

泥鳅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的防治技术



泥鳅养殖过程中平时经常见到的主要以指环虫、三袋虫和车轮虫为主,杯体虫也较常见,其他各种寄生虫就很少见到了。但从6月份开始进,赣榆区墩尚镇养殖户放养的泥鳅苗种却经常会见到小瓜虫,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大量死亡。



小瓜虫适宜的生长繁殖水温为15-25℃,当水温低于10℃、高于28℃时,小瓜虫发育迟缓或停止,但由于泥鳅苗种是从全国各地向赣榆区墩尚镇集中,所以温度差异较大,入塘泥鳅苗种携带小瓜虫也就不足为奇了。

症状与治疗:小瓜虫量少时,泥鳅会聚集在网边,而且驱赶不散,不久就开始对网边摩擦,泥鳅开始有少量肿鳃破嘴,开始有漂浮水面的病鳅。当小瓜虫大量寄生时,泥鳅出现特别严重的烂鳃腐皮烂尾等现象,使用外泼消毒药不见好转还越来越多漂浮在水面上,消毒药用得越多,泥鳅死亡也越大,所以,对泥鳅进行镜检时一定要仔细察看,千万不要小看此虫。发现小瓜虫要及时用“白点瓜虫清”杀灭,可连续使用3~4次,然后再及时用硫醚沙星消毒,泥鳅很快就会稳定下来。

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晾晒塘底,杀灭寄生虫卵。2、外运来的苗种及时检验或直接使用白点瓜虫清外泼抑制虫体繁殖。

注意事项:检查到泥鳅患了小瓜虫病后,此塘内千万不要用食盐、硫酸铜等药物外泼治疗,否则不但不能杀灭虫体,反而会加速虫体脱离泥鳅,沉入塘底,形成包囊,产生更多的幼虫,引起泥鳅发生更大的死亡。


淡水鱼小瓜虫病


疾病名称小瓜虫病

为害对象 淡水白鲳、鱼苗、鱼种、成鱼及亲鱼
疾病概述 皮肤或鳃表皮后,剥取寄主组织作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分泌大量粘液,严重感染时,鱼的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许多白色小点状囊泡

病原 为多子小瓜虫。

症状 小瓜虫幼虫侵袭鱼的皮肤或鳃表皮后,剥取寄主组织作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分泌大量粘液,严重感染时,鱼的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许多白色小点状囊泡,同时背鳍、尾鳍等部位还有充血现象。病鱼不食,群游池边或水面。镜检可见体表、鳍条及鳃丝组织有大量小瓜虫寄生。

发病规律 主要发病季节为10月至次年2月。流行水温为15-25℃,水温高于25℃时亦有发生(但一般不形成胞囊)。此病发病期短、死亡率极高。

防治方法
(1)每平方米水面(水深0.5-1米),用鲜生姜0.75克(或干片0.15克),辣椒粉0.38克,水15克熬成辣姜汤,然后对水全池遍洒,每天1次,连用3天。

(2)将发病池水温提高到28℃以上,使水体盐度达0.5%-0.7%。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8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