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创造适宜环境

产蛋鸡鸡舍的最佳温度为15 25℃,相对湿度为60%~65%。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率的提高。日温差较大时,白天要注意降温,夜间要注意防寒保暖,同时还要做好清扫粪便、通风换气等工作。

重视光照控制

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极大。一般来说,对于体重符合要求或稍高于标准体重的鸡群,可在其1617周龄时将光照时数增至13小时,以后每周增加 20分钟,直至光照时数达到16小时;对于体重偏低的鸡群,则应在其18~20周龄时开始进行光照刺激。需要注意的是:光照时数应逐渐增加,不可突然加长,否则易引发脱肛;光照强度要适当,不宜过强或过弱,过强易引发啄癖,过弱则无法起到刺激作用。对于在密封舍育成的后备母鸡,由于育成期光照强度较弱,因而其开产前后的光照强度以 10。15勒克斯为宜:对于在开放舍育成的后备母鸡,由于育成期光照较强,故其开产前后的光强度要保持在15 20勒克斯,否则刺激效果较差。

强化饲养管理

1.适时更换饲料。为获得高产,~般从17周龄起把后备母鸡日粮中的钙含量由0.9%提高到2.5%,在鸡群产蛋率达20%~30%时换喂钙含量为3.5%的产蛋鸡日粮。

2.保证采食量。开产前应让鸡群自由采食,使其吃饱,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产蛋率上升。一般每100只鸡每周补喂砂粒5001 000克。

3.保证饮水。开产时,鸡只的需水量会增大,要保证充足饮水。饮水不足不仅会影响产蛋率的上升,还会引发脱肛。早晨应先饮水后喂料;秋初饮凉水,秋末饮温水。

4.密度适度。养殖密度不宜过高,每只鸡应占有10 厘米左右的槽位。

尽量减少应激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应激。转群上笼和免疫接种最好在晚上进行,捉鸡、运鸡和入笼动作要轻。入笼前,要先在料槽中加上料,在水槽中注入水,并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注意保持工作程序稳定,更换饲料时要有过渡期。

2.使用抗应激添加剂。开产前应激因素较多,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缓解应激,常用的抗应激添加剂有维生素C、速溶多维、延胡索酸等。

加强卫生防疫

严禁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饲养人员进入鸡舍前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和鸡场内外消毒,减少疾病的发生。根据当地疫病发生规律,在鸡群开产前3。4周,即120日龄前后,做好有关疫苗的防疫接种和寄生虫驱除工作:开产后不宜再进行此类工作,否则会影响产蛋率。

注意细致观察

注意观察鸡群的采食、呼吸、粪便和产蛋率等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产前后,蛋鸡易因生理变化剧烈而发生挂颈、扎翅等现象,应多巡视、早发现、早处理,以减少死亡。及时发现脱肛鸡、啄肛鸡、受欺负鸡和病弱残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蛋鸡开产前后应注意什么


(1)增加光照鸡开产后的光照原则是只能延长不能缩短。延长光照时间应根据18或20周龄时抽测的体重而定,如果鸡群平均体重达到标准,则应从20周龄起每周龄逐渐增加光照时间,直至增加到15-16小时后稳定不变。如果在20周龄仍达不到标准,可将补充光照的时间往后推迟一周,即在21周龄时进行。通过逐渐增加光照,刺激母鸡适时开产和达到预期的产蛋高峰。

(2)补钙和调换日粮生长鸡过早补钙不利于钙质在母鸡的骨骼中沉积。这是因为母鸡在生殖期,许多骨的骨髓里由骨腔内壁长出一些互相交错的小骨针,外观很像松质骨,其间隙内充满了红骨髓和血窦,称为髓质骨,具有贮存钙质的功能。在产蛋期,骨骼中贮存的钙经常被动员出来,通过血液到达子宫部的蛋壳腺,参与蛋壳的形成。母鸡体内骨钙贮备基本上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一般情况下,母鸡骨骼中有足够形成儿个蛋所需的钙贮备,通常骨钙贮备被动员出来后,又可通过采食补充。当从饲料中得不到足够的钙时,蛋壳质量变差,产软壳蛋或无壳蛋,甚至造成母鸡瘫痪。夜间形成蛋壳期间母鸡感到缺钙。光照期间前半天鸡摄食的钙经消化道,在小肠中被吸收进人血液,沉积在骨骼中、然后在需要时动用以形成蛋壳。只有后半天摄食的钙,才被直接用于形成蛋壳。目前养鸡多采用骨粉、贝粉或石粉作钙源,日粮中贝粉和石粉为2:1的情况下,蛋壳强度最好。鸡对动物性钙源吸收最好,对植物性钙源吸收较差。补钙时间可从18周龄开始,将育成鸡料的含钙量由1%提高到2%0待母鸡全群产蛋率达5%时(理想的鸡群应在20周龄),由育成鸡料改换为产蛋鸡料,这时饲料中钙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到3.2%-3.4%,如果饲粮中钙不足,蛋壳质量就不好。

(3)保持鸡舍宁静鸡性成熟时是新生活阶段的开始,特别是产头两个蛋的时候表现出精神亢奋、行动异常和神经质,因此在开产期应尽量避免惊扰鸡群,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4)根据体重变化增加喂料量蛋鸡在产蛋率达50%前2-3周和后1-2周,体重仍有较快增长。如从19-23周龄,罗曼褐和迪卡褐的体重分别增长240克和320克,维持体重所需的饲料用量在增加,加上产蛋所需的营养,此阶段给饲量需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蛋鸡开产前该如何科学饲养?四大关键点


许多养殖户都会有这么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蛋鸡开产期的饲养管理才是重要的,因此往往忽视了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然而一旦蛋鸡开产前没有的到精心饲养的话,容易使得蛋鸡开产期延后,不仅会影响蛋鸡产蛋率及产蛋高峰期的时长,还将大大影响蛋鸡的死淘率,影响养殖户的生产效益的实现,因此做好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十分关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的蛋鸡开产前科学饲养的四大关键点。

1.适时更换饲料

开产前2周骨骼中钙的沉积能力最强,为使母鸡高产,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产蛋鸡疲劳症的发生,应从17周龄起把日粮中钙的含量由0.9%提高到2.5%;产蛋率达20~30%时换上含钙量为3.5%的产蛋鸡日粮。

2.保证采食量

开产前应恢复自由采食,让鸡吃饱,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产蛋率上升。每100只鸡每周补喂砂粒500~1000克。

3.保证饮水

开产时,鸡体代谢旺盛,需水量大,要保证充足饮水。饮水不足,会影响产蛋率上升,并会出现较多的脱肛。早晨应先饮水后喂料,秋初饮凉水,秋末饮温水。

4.密度适度

不论笼养或平养,密度都不宜过高,每只鸡应占有10厘米左右的槽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蛋鸡开产前科学饲养四大关键点的相关内容,蛋鸡养殖户一定要重视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工作,这四大关键点是蛋鸡养殖技术的重点,做好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蛋鸡产蛋率以及产蛋品质,从而增大蛋鸡养殖效益。

春季如何对开产蛋鸡进行饲养?春季开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春季是动物发情配种的季节,因此这个季节的蛋鸡生育繁殖效果也是最好的,可以说是事半功倍。而蛋鸡这个时间如果饲养管理得到可以达到开产早、产期长、产蛋量高的特点,养殖回报非常的高。那么季如何对开产蛋鸡进行饲养?春季开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适宜的温度鸡舍保持适宜的温度,是产蛋率保持平稳和节省饲料所必须的。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20℃时产蛋率最佳。15℃以下,温度每降1℃.产蛋率将下降1.5%,26℃以上蛋壳变薄,30℃以上破蛋率明显增加。鸡舍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平时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舍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能高于0.3%.氨气浓度不能低于15-20微升/升。

合理的光照产蛋阶段光照要增加而不能缩短。密闭式鸡舍光照可在原来8小时/天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小时,连续2星期以后,再每周增加0.5小时,直至每天光照16小时为止,最多不超过17小时,以后保持稳定。开放式鸡舍全靠自然光照,不足16小时的部分可用人工光照补充。一般早、晚各开、关灯1次,比较理想的是采用早晨补充光照。人工光照所用光源以白炽灯为最好。一般产蛋鸡的适宜亮度是在鸡头部有5-10勒克斯就够了。

科学的饲养鸡产蛋具有规律性,在饲养时应根据产蛋率上升、下降进行日粮调整。在产蛋量上升阶段,从18星期起增加日粮中钙的比例,由青年鸡的1%增加到2%,并逐渐改喂产蛋鸡饲料;当产蛋率达到5%时,日粮中粗蛋白质为14%,钙为3.2%;当产蛋率达到50%时蛋白质增至15%,钙为3.4%;产蛋率达到70%时,粗蛋白质增至16.5%钙为3.5%;当进入产蛋高峰时,每只鸡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轻型鸡不能少于18克,中型鸡不能少于20克。当鸡群产蛋率下降时,应该逐渐降低营养水平,直到最低点,蛋白质水平降到14%,以后保持不变。另外,在蛋鸡日粮中可添加0.1%的土霉素或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其用量为每吨日粮添加维生素C454克)、碳酸氢钠(用量为每吨饲料加2300克),并注意观察鸡的采食量,不断调整饲料的适口性。

专业养鸡:蛋鸡产前管理要点


在早春孵化的雏鸡,到了9-10月时开始连续产蛋,而新产蛋鸡的产前管理,直接关系到蛋鸡的产量量,所以养殖户要特别注意蛋鸡产前管理,以便提高产蛋量和增加收益,下面一起来看看蛋鸡产前管理要点吧。

1、及时合理准群

转群是蛋鸡生活的做一个转折点,一般蛋鸡在18-20周龄,在即将开产前2周就可转入消毒后的产蛋场所内饲养。以便蛋鸡能有一段适应期,使其熟悉新的环境,增加产蛋量,否则会推迟产蛋,影响到产蛋量。蛋鸡对温度比较敏感,所以在转群时要注意温度变化,建议在温差小时转群,力争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转群前两周,要对鸡群进行一次驱虫和免疫接种,在转群前要饲喂一定的镇静剂,使得鸡群保持安静,转群动作要轻而准确,不伤及鸡体,尽量减轻对鸡的刺激。

2、合理调整日粮

一般育成鸡蛋白质含量只需有14%即可,而产蛋鸡日粮蛋白质含量至少要有16%-18%,所以鸡群转群后要及时调整饲料,将育成鸡饲料调整为蛋鸡饲料,同时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蛋鸡所需营养物质。体态过肥的母鸡,应该适当减少饲喂量,增加运动量,以免母鸡体型过肥而影响到产蛋;反之体态过瘦的母鸡,查明原因后要及时对症下药,以便快速增肥,尽早产蛋。

3、合理调整工作

饲料营养高,光照时间短,也会使得鸡体过肥,影响到产蛋,所以在鸡群转群后更换日粮的同时,对光照也要进行适当的体重,应该逐渐延长光照时间。一般从鸡18周龄开始,将光照时间延长至12小时,21周龄后每周延长光照时长0.5小时,直至14-16小时为止,不宜超过17小时。光照时长过长会使得蛋鸡生理机能紊乱,从而影响到产蛋。

以上是蛋鸡产前管理要点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笼养蛋鸡的饲养管理


目前,世界各国商品蛋鸡的饲养方式已由过去平养为主转变为笼养为主。全世界的商品蛋鸡中,大约有75%是笼养的。在我国万只以上的集约化蛋鸡场几乎全部采用笼养,农村养鸡专业户在产蛋阶段大多也采用笼养。值得说明的是平养蛋鸡和笼养蛋鸡在饲养管理原则上是一致的,平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很大一部分也适用笼养蛋鸡。下面对笼养蛋鸡的饲养与管理做介绍。

1. 迁入蛋鸡笼的时间迁入蛋鸡笼的育成母鸡,可能是平养育成的,也可能是笼养育成的。转群时要注意抓鸡要领,尽量减轻应激影响。迁入蛋鸡笼的时间应根据性成熟的早晚而定,一般在14~20周龄期间。现代蛋用型鸡由于对开产日龄的选择,使性成熟大大提前,多数蛋鸡种在18周龄开始见蛋。因此,大多育种公司建议在16周龄前转群。另外,转群时机的确定还要考虑到育成舍和产蛋舍的具体情况。如果育成舍的设备不够用,可早一些转群,但是,产蛋舍还未准备停当和进行彻底消毒就不要急着转群。2. 分群在转群时往往结合鸡的体重按大、中、小分类,分别迁入不同的笼中,对体重较小的鸡给予特别照顾。有实验证明,按体重分类笼养的鸡产蛋量略有提高,但按入舍鸡数计算时死亡率略高,总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因此,也有人主张转群时不必分群。有关转群时应注意的其他问题与育雏阶段相同。3. 饲养密度(1)笼底面积需要量饲养密度高会降低蛋鸡的生产性能,但是降低饲养密度又会加大每只鸡的投资成本。因此,适宜的饲养密度是获取更多利润的关键之一。每只母鸡需要的笼底面积究竟多大最佳,似乎还未完全定论,因为笼底面积的需要量受多种因素综合决定。适中的笼底面积需要量:小型来航鸡笼底面积355平方厘米,普通来航鸡笼底面积452平方厘米,中型来航鸡笼底面积549平方厘米。(2)每笼关养新母鸡数每笼所关养鸡只数受每只母鸡所需占有的笼底面积和鸡笼的大小决定。鸡笼越大,养鸡数越多。实践证明,在提供相同笼底面积的前提下,多数生产状况并不受每笼鸡只数多少的影响。笼越大,即每笼养鸡数越多,则到产蛋结束时鸡的体重越大,破蛋率越高,鸡惊飞发生越频繁。4. 笼养产蛋鸡不宜太拥挤如果每个笼养产蛋鸡多,占用笼底面积少,会带来下述一些问题:死亡率增加。产蛋率下降。入舍母鸡产蛋数减少。蛋壳品质下降。啄癖等管理问题增加。每只鸡的净收入下降。鸡场总收入下降。5. 笼养产蛋鸡的饮水笼养产蛋鸡饮水量比平养鸡的饮水量大,特别炎热天气饮水量大增。产蛋的最初6~7周饮水量增加,较多在6~7周时饮水量达到高峰,此后饮入量逐渐下降。影响饮水量的主要因素有:(1)产蛋量。通常在相同舍温下,随着日产蛋率的升高,饮水量也随着增加。产蛋率由10%增加到90%,饮水量约增加50%。(2)鸡舍温度。鸡舍温度不仅影响鸡的采食量,对其饮水量也有很大影响,特别在高温环境下,饮水量增加较。(3)鸡的体重。鸡的饮水量与其体重有着密切关系,体重大,饮水量也大。中型蛋鸡饮水量大于轻型鸡。因此,应当为体重较大品种鸡提供更多的饮水位置或饮水器。6. 饮水量的控制笼养产蛋鸡自由饮水时,饮水量往往超过其实际需要量,造成粪便太稀。因此,在产蛋高峰过后和非炎热季节,控制其饮水量。每日供水4次,每次15分钟。7. 破损蛋及减少破损蛋的措施蛋鸡笼养时破损蛋率要大于平养。破损蛋的商品价值很低,因而当破损率高时,会给饲养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蛋鸡笼养时应采取降低破损率的有效措施。(1)破损蛋的原因蛋壳品质与破损蛋发生率有密切关系。引起破损蛋的发生既有蛋鸡的遗传和生理因素,又有饲养管理因素。如破损蛋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系鸡破损率存在差异;在一个连产期中,头几只蛋的蛋壳品质优于后产的蛋;产蛋持续期越长,蛋壳品质就变得越差。在产蛋后期,由于母鸡对钙的利用率下降,蛋壳品质下降;环境温度温度越高,则蛋壳品质越差;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例如,支气管炎和新城疫,都能使蛋壳品质显著恶化。空气湿度会降低蛋壳抗破损强度。因此,食用蛋应在温度低的室内贮存;由于蛋壳质量不良,再加上一些外在因素,如笼子材料不好,集蛋时碰撞,鸡蛋分级处理过程中的不当操作等都会造成蛋的破损。

蛋鸡开产早的危害


蛋鸡是获取鸡蛋的唯一来源,因为我国鸡蛋的市场需求极大。所以现在我国蛋鸡的养殖面积还非常大的,在养殖蛋鸡的时候,蛋鸡开产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觉得蛋鸡开产越早越好,其实这是错误的,其中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那么蛋鸡开产早有什么危害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蛋鸡开产早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开产早的原因

很多养鸡户在养殖蛋鸡时,为了提高产量和养殖效益,通过提前增光、更换产蛋料等方法,促使蛋鸡提早开产期进行产蛋。而蛋鸡在育成期的时候,对光照的强度及时间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光照时间过长且强度过强的话,都容易导致蛋鸡提早开产时间。因此如果育成期在冬至、夏至等自然日照时间长的时期而没有及时调控的话,那么也会是蛋鸡开产过早的一个主要原因。

2、开产早的危害

蛋鸡如果开产早的话,那么不管是对蛋鸡的产蛋性能,还是鸡体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蛋鸡开产过早,会导致产下的蛋极小,单蛋重较轻,产蛋率下降,而且产蛋的高峰期持续时间非常短。在度过高峰期之后,蛋鸡的产蛋率将会直线下降。而对鸡体来说,鸡的骨骼、鸡肉等都没完全发育成熟,影响蛋鸡自身的正常增重。降低蛋鸡的抵抗力,容易出现未老先衰现象。并且还易发生难产、脱肛、啄肛等不良现象,导致死淘率上升。

3、调控措施

对于蛋鸡开产过早现象,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调控措施。如果已经开产过早的话,那么我们要及时降低光照强度与缩短光照时间。每天的光照时间不可超出16小时。并且在蛋鸡产蛋之前,要及时喂料,如果有脱肛现象的话,那么要进行局部治疗,配合内服的药物进行。而对于被啄肛的鸡,一般情况都是会比较严重的,基本上失去了治疗价值,因此要注意及时将其淘汰。

而对于还没有出现开产过早现象的蛋鸡,我们则要以预防为主,避免出现开产过早现象。首先要养鸡户自身加强认知,不可为了产量而急功近利,通过各种手段提早蛋鸡的开产时间,反而会达到得不偿失的效果。在蛋鸡生长到10-20周龄的时候,每天的光照时间保持在12小时左右,不可过长,光照强度也不可过强。而对于在冬至、夏至期间的育成鸡,要根据其具体生长情况做好调控。

以上就是蛋鸡开产早危害的简单介绍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放养蛋鸡的饲养管理


1. 做好准备

(1)做好放养的准备①放养地选择可选择果园、林地、山地、农田、荒地、草场、草山及草坡等,要有鸡可食的饲料资源,如昆虫、饲草、野菜等。地势平坦或缓坡,背风向阳。一般每亩放养10~40只。②放养季节从我国华北大多数地区的自然条件看,每年的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均可获得数量不等的饲料,而最佳时期是6~10月份。③搭建棚舍果园林地生态放养鸡需要搭建棚舍,一般简易棚舍即可。棚舍材料可以使用砖瓦、竹竿、木棍、角铁、钢管、油毡、石棉瓦以及篷布、防晒塑料布、编织袋布等搭建;棚舍四周要留通风口;简易棚舍的主要支架要用铁丝从东、南、西、北4个方向拉牢固定。 棚舍面积和数量根据生态放养鸡的数量、放养场地的面积确定。每个棚舍以容纳300~500只的青年鸡或200~300只的产蛋鸡为宜。放养场地较大时,可以设置多列棚舍,但棚舍要间隔150~200米。 棚舍坐北朝南,均匀布置。跨度4~5米,高2.5米;棚舍内设置栖架,每只鸡所占栖架的位置不低于17~20厘米;产蛋棚舍要环境安静,防暑保温;每5~6只母鸡设1个产蛋窝,安静避光,窝内放入少许麦秸或稻草。④设备用具准备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放养前要在放养场地安装好自动饮水装置,配备足够数量的饮水器,满足鸡放养时的饮水需求。舍内安装晒架,产蛋舍安装产蛋箱。在鸡舍一侧可专门设置一个补料区,放置饲槽等用具。⑤调教调教是果园林地生态放养鸡饲养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通过调教,使鸡群建立一定的条件反射,早上放鸡、晚上收鸡以及饲喂、饮水等有统一的集体行动,特别是遇到不良天气和野生动物侵入时,如刮风、下雨、冰雹、老鹰或黄鼠狼侵害等,可在统一的指挥下进行规避。同时,也可避免相邻鸡群之间的混杂。 (2)开产前的准备 开始产蛋的前1周,将产蛋箱准备好,让鸡适应环境。每4~5只鸡准备1个产蛋箱,产蛋箱放置茬较暗的地方,产蛋箱中铺些警草,并放上假蛋;根据鸡群的免疫程序要求和抗体水平接种疫苗;安装好产蛋期需要的各种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2. 饲养 (1)饲料的更换 不同阶段饲喂不同的饲料,既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又能满足营养需要。果园林地生态养鸡,育成后期要增加钙的水平。一般是在1.8~19周龄以后,饲料中钙的水平提高到1.75%,20~21周龄提高到3%。或在鸡群见第1枚蛋时,或开产前2周在饲料中加贝壳或碳酸钙颗粒,也可将一些矿物质放于料槽中,任开产鸡自由采食,直到鸡群产蛋率达25%;当产蛋率达到25%以上时,应该将生长料更换为蛋鸡料。 开产时增加光照时间要与更换日粮相配合,如只增加光照、不改换饲料,易造成生殖系统与整个鸡体发育的不协调。如只更换日粮、不增加光照,又会使鸡体积聚脂肪,故一般在增加光照1周后改换饲粮。 (2)补料 由于果园林地的野生饲料资源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鸡产蛋的营养需要,为避免影响产蛋性能发挥,需要补充饲喂饲料。 ①补料量由于放养鸡采食的饲料种类和数量难以确定,所以,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补充饲料数量,根据经验,一般控制在70~90克/(日只)。具体补充的饲料数量还要根据如下情况灵活控制。 体重变化:开产前通过科学饲养、分群等措施使体重达到标准而且均匀整齐。如果体重不达标,要增加饲喂量,促进增重;刚开产,鸡的体重应该有所增加,在40~45周体重达到最大,以后体重保持稳定。开产时应在夜间抽测鸡的体重。45周龄以前,鸡体重稍有增加,说明管理恰当,补料适宜;体重降低或不变,说明营养不足,需要增加补料量。45周龄以后,体重应保持稳定,如果增重过多,说明营养过剩,应减少饲料补充量(在山林果园放养条件下,除了停产以外,很少出现鸡体过肥现象);如鸡体重下降,说明营养不足,应提高补料质量和增加补料数量,以保持良好的体况。蛋变化:蛋重变化:初产蛋较小,随着日龄增加,蛋重不断增加。如饲养的是土鸡品种,初产蛋一般只有35克左右,2个月后蛋增重达到42~44克,基本达到土鸡蛋标准。开产后蛋重在不断增加,每千克鸡蛋平均23~24个,说明鸡营养适当。营养不足时鸡蛋的重量小,如果每个鸡蛋不足40克,这说明土鸡的营养不平衡或不足,或管理不当,需要增加补料量。蛋形变化:正常的蛋,蛋形圆满,大小端分明。若蛋钝端偏小,大小两头没有明显差异,这是营养不足的表现。这样的鸡蛋往往重量小,需要增加补料量。产蛋率变化:开产后产蛋上升很快,在2个多月、最迟3个月达到产蛋高峰期(柴鸡60%以上),说明营养和饲料补充得当。如果产蛋率上升较慢、波动较大甚至出现下降,可能在饲料的补充和饲养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产蛋时间分布:大多数鸡产蛋在中午以前,上午10时左右产蛋比较集中,12时之前产蛋占全日产蛋率的77%以上。如果产蛋率不集中,下午产蛋较多,说明饲料补充不足。食欲情况:每日傍晚喂鸡时,鸡来得慢,不聚拢、争食、抢食,说明食欲差或已觅食吃饱,应少喂些。如果很快围聚争食,说明食欲旺盛,鸡对营养的需求量大,可以适当多喂些。 行为表现:如果鸡群正常,没有发现相互啄食现象,说明饲料配合合理,营养补充充足。如果出现啄羽、啄肛等异常情况,说明饲料搭配不合理,必需氨基酸比例不合适,或饲料的补充不足,应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2)补料时间 补料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傍晚收鸡后。 (3)饮水 尽管鸡在野外放养可以采食大量的青绿饲料,但是水的供应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充足的饮水,就不能保证鸡的生长、产蛋和健康以及饲料有效利用,尤其是在植被状况不好、风吹日晒严重的牧地更应重视水的供应。 饮水以自动饮水器最佳,以减少饮水污染,保证水的随时供应。自动饮水应设置完整的供水系统,包括水源、水塔、输水管道、供水器(饮水器)等。输水管道最好在地下埋置,而终端饮水器应设在放牧地块,根据面积大小设置一定的饮水区域,最好与补料区域结合,以便鸡采食后饮水。 3. 管理 (1)光照管理 光照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蛋鸡每日的光照时数和光照强度对其生产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即对蛋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等均有影响。果园林地生态养鸡,应该做好鸡产蛋期的光照控制,提高其产蛋性能。 鸡的补光可以采取两头补光,早晨和傍晚2次将光照时间补充到设计程序规定的时数,即保证每天16小时的光照。或者采取晚上补光,这样可以配合喂料和进行光照诱虫,一举多得。产蛋期的光照强度要达到10~20勒克斯。 (2)保持适宜环境 保持环境稳定、安静。产蛋高峰期最忌讳应激,特别是惊吓,如陌生人的进入、野生动物的侵入、剧烈的声响和其他噪声等造成的惊群。蛋鸡产蛋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气温低时放鸡晚些,收鸡早些;气温高时放鸡早些,收鸡晚些。夏季充分利用树木、植物遮阳;冬季由于舍外气温低,可以舍内饲养。 (3)注意观察鸡群 认真观察鸡群精神状态、粪便变化、呼吸系统状况、产蛋情况以及啄癖、羽毛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4)集蛋 果园林地生态养鸡要加强集蛋管理,减少窝外蛋,提高鸡蛋的品种。 ①产蛋箱产蛋箱的数量、位置、高度以及箱内垫料情况等,对鸡的产蛋行为和鸡蛋的外在质量影响较大。开始产蛋的前1周(18~20周龄),将产蛋箱准备好,让其适应环境。产蛋箱放置应与鸡舍纵向垂直,均匀分布,即产蛋箱的开口面向鸡舍中央。产蛋箱应尽可能放在避光幽暗的地方。要遮盖好蛋箱的前上部和后上部。 产蛋箱中垫料颜色以灰色较好,可以增加产蛋量,减少窝外蛋。保证产蛋箱内垫料干燥、清洁,无鸡粪,及时清除窝内垫料中的异物、粪便或潮湿的垫料,经常更换新的、经消毒过的疏松垫料;垫料的厚度大约为产蛋窝深度的l/3。②诱导为诱导母鸡进入产蛋箱,可在里面提前放入鸡蛋或鸡蛋样物引蛋(如空壳鸡蛋、乒乓球等)。鸡进入产蛋期后,饲养人员应经常在棚架区域内走动。早晨是母鸡寻找产蛋地点的关键时期,饲养员在舍内走动时密切关注母鸡的就巢情况。较暗的墙边、角落、台阶边、棚架边、钟形饮水器下方和产蛋箱下方比较容易吸引母鸡去就巢。饲养员应小心地将在这些地点筑窝的母鸡放到产蛋箱内,最好关闭产蛋箱,使其熟悉和适应这个产蛋环境,不再到其他地点筑窝。如果母鸡继续在其他地点筑窝,必要时可以用铁丝网隔开。通过几次干预,母鸡就会寻找比较安静的产箱内产蛋。发现地面或其他非产蛋箱处有蛋,应及时拣走。③拣蛋拣蛋次数影响蛋的破损率和污染程度,拣蛋次数越多,蛋的破损率和污染程度越低。最好是刚产下时即拣走,但生产中拣蛋不可能如此频繁,这就要求拣蛋时间、次数要制度化。大多数鸡在上午产蛋,第1次和第2次的拣蛋时间要调节好,尽量减少蛋在窝内的停留时间。一般要求每天拣蛋3~4次,拣蛋前用0.1%的新洁尔灭洗手消毒。在最后1次收集蛋后要将窝内鸡只抱出。 拣蛋时要净污蛋分开、薄厚蛋分开、完好蛋和破损蛋分开,将那些表面有垫料、鸡粪、血污的蛋和地面蛋以及薄壳蛋、破蛋单独放置。④蛋的处理拣蛋后,将脏蛋、破壳蛋、沙壳蛋、钢皮蛋、皱纹蛋、畸形蛋以及过大、过小、过扁、过圆、双黄和碎蛋挑出,单独放置。对有一定污染的鸡蛋(脏蛋),可先用细纱布将污物轻轻拭去,并对污染处用0.1%百毒杀进行消毒处理(不能用湿毛巾擦洗,这样做破坏了鸡蛋的表面保护膜,使鸡蛋更难以保存)。 (5)淘汰低产鸡 鸡群中产蛋性能和健康状况有很大差别。育成新母鸡质量差、环境应激、疾病等原因也可以导致一些鸡产蛋性能下降。如果将低产鸡、停产鸡、僵鸡以及软脚、有病的鸡及早淘汰,不仅鸡群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而且可以消耗较少的饲料,获得较好的效益。 (6)卫生管理 果园林地生态养鸡,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微生物分解和环境的自净作用强,除非发生传染性疾病,一般放养地不进行消毒。但是,必须注意鸡舍内的消毒。鸡舍地面、补料的场所每天打扫,定期消毒。水槽、料槽每天刷洗,清除槽内的鸡粪和其他杂物,让水槽、料槽保持清洁卫生,放养场进出口设消毒带或消毒池。栖架定期清理和消毒。鸡场谢绝参观。放养地应实行全进全出制。每批鸡放养完后,应对鸡棚彻底清扫、消毒,对所用器具、盆槽等熏蒸1次。同时,放养场地安排1~2周的净化期。 (7)沙浴 鸡吃饱以后,喜欢在阳光的沐浴下在沙土里翻滚。这是在用沙洗澡(沙浴)。通过沙浴,驱除身体上附着的一些鸡虱及翅膀羽毛上附着的羽虱、羽虫(这些鸡虱会吸食鸡身上的血,羽虱、羽虫会吃鸡翅膀上的毛)等。 鸡在泥沙中乱滚,摩擦自己的皮肤,并且把翅膀的羽毛竖起来,让沙土进入羽毛间有空隙的地方,这时附着在身上、翅膀上的鸡虱、羽虫、羽虱都会随着沙子一起被抖动下来。鸡场要准备一些沙土让鸡沙浴,既可以为它洗澡驱除害虫,也可以为它吞食沙粒而帮助食物的消化。 (8)防害 老鼠、黄鼠狼和蛇等动物会伤害放养鸡群,必须采取措施防治兽害。利用鹅的警觉性、攻击性、合群性、草食性、节律性等特点,进行以鹅护鸡,可以减少老鼠、黄鼠狼、蛇对鸡的伤害。鸡、鹅比以100:(2~3)为宜。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1. 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前期指转群后产蛋至产蛋率达50%,为止这段时间,一般存18或20周龄至23~24周龄这段时间。产蛋前期,蛋鸡主要以适应养殖环境为主。自产蛋开始,产蛋率呈上升态势,蛋鸡长势较高。一般,日增重在5~8克之间。期间管理得当,产蛋高峰期将来的更早些,峰值可能更高些,峰值也可能更长。 产蛋前期的管理要点汇总如下︰ 第一,及时更换饲料。蛋白水平15%的饲料可更改为蛋白水平为17%的饲料。即我们所说的,将育成料改为蛋前料。及时测定采食量,做好补料准备。 第二,及时测定增重情况。增重较慢的鸡群,及时挑出来,集中统一笼内饲养。这些鸡中适量添加优质豆饼或鱼粉的,确保饲料水品在17.5%~18%,弥补体重上的发育不足。 第三,逐渐增加光照时间。根据养殖品种不同,适量调整光照强度和时间。一般情况下,褐壳蛋鸡光照强度维持在20勒克斯,白壳蛋鸡光照强度维持在10~20勒克斯。 第四,及时称重蛋重。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产蛋阶段蛋鸡产蛋重差异显著,而且,蛋重也是衡量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由此,针对不同长势需要,建议分阶段测量蛋重,为实际饲养提供现实素材。此外,蛋重与生产管理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及时称重,针对性调整饲养模式,也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生产蛋鸡产蛋率达50%,以上时,应及时调整饲喂模式,改为高峰期饲养管理。 第一,调整饲料。适时调整蛋白水平,提升蛋白水平在18%。特别是到夏季,酌情提升到19%,是非常有必要的。19%的蛋白水平,一直维持到产蛋75%,,可予以更换。水平保证的前提下,蛋白补给量控制在18~19克最好。 第二,测量体重。根据饲养经验,产蛋至36周龄,基本可保证3~5克的日增重量。自36周龄后,体重会略有起伏。由此,第36周建议测量蛋鸡体重,观察是否能达到理想的体重标准。资料证实︰产蛋期体重达标,均匀度较好的蛋鸡,产蛋高峰期可延长至50周龄。 第三,注意钙、磷的平衡,适时补充粒状钙。蛋鸡产蛋时期,注意及时补充钙磷,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必须按照使用钙、磷规定标准的量,及时添加日粮。或者是取贝壳磨细,均匀混掺饲料中,任蛋鸡自由采食,确保蛋鸡血液中足够水平的血钙含量,更有利于蛋壳的形成,预防软壳病的产生。 第四,注意维生素D3的含量。饲料中,如果有充足的钙磷含量,但是产蛋后蛋壳破碎数量不减。此时,与维生素D3的含量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建议及时补充维生素D3,有效促进钙磷吸收,达到预控此病的目的。 第五,预防各类应激因素的发生。研究证实︰蛋鸡产蛋高峰期一旦下降,在短时间内将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峰值水平。蛋鸡产蛋峰值下降诱因多样化,除了常见的疾病因素外,各种不良应激反应也可造成产蛋降低。比如︰期间突然更换饲料、饲料品质下降、饮水跟不上、免疫水平低、高温致热、饲养管理人员及时更换等等,都是可诱病的应激因素。由此,日常管理期间,建议确保一个相对稳定的饲养环境,如此将高效维持产蛋高峰的时间。3. 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 自产蛋开始,蛋鸡产蛋率低于80%以下,此时蛋鸡转入产蛋后期。此时,蛋鸡约进入50~52周龄,生长上以脂肪沉积为主,产蛋性能降低明显。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注意两个问题。其一蛋白质的依赖降低,可减少蛋白质用量;其二补给体内多余的能量,开始转变为脂肪进行沉积,更容易使蛋鸡增肥。由此,针对性调整饲料中能量及蛋白水平,避免蛋鸡采食过量。通常情况下,此阶段饲料中蛋白水平可降低至16%。而随着产蛋量的增加,体内钙的流失将增多,可适量增加日粮中钙质的含量。确保日粮中,钙质含量在3.7%以上,但不能超过4%。 此外,处于预防蛋鸡产蛋后过肥或过胖,最好采用限制饲喂的方式。限制饲喂,控制在自由采食的6%~7%,且不可超过10%。如果说是采用平养的方式,整个产蛋过程中,注意观察他们的采食行为。部分蛋鸡产蛋10~20个后,喜欢抱窝,可能影响其他产蛋鸡的产蛋行为。因此,日常管理应及时发现,及时做出调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39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