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团头鲂为主养鱼

这类养殖法以团头鲂为主养鱼,搭配一些与其不争饵料的鱼,以充分利用水面和饵料。

1.鱼池条件

一般以5-10亩为宜,不要超过15亩,池塘太大,常因摄食不匀而造成出塘规格悬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底平坦、无渗漏,排、注水方便即可,水深要求达到1. 5 m以上。因为团头鲂需氧量较高,精养高产池塘应配备增氧机,平均每亩约需0. 5 kW配置。m.yZ023.com

2.生产模式

主养团头鲂,可搭配鲢、鳙、鲤、鲫等品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投放。冬放比春放好,多规格比单一规格好,大娜格鱼种最晚要在3月底前放完,才能保证生长期,实现轮捕轮放。一般每亩产量可达到400 kg,高产塘可达500kg。

3.饵料投喂

常用饵料团头、常用饵料有青绿饵料和商品饵料两大类:

①青绿饵料:以人工种植为主,野外采集为辅人工仲植的以宿根黑麦草、苏丹草、苦荬菜等为常见,亦可培育芜萍、三叉萍、空心菜等。宿根黑麦草在头年10月份播种,可作次年3-5月份的饲料;苏丹草和苦荬菜3月份播种,可作5-8月份的饲料;芜萍、三叉萍则可作补充,不足部分还可采集野生水草补充。

②商品饵料:以菜籽饼、豆饼、花生饼、米糠、麸皮等最常用,为满足精养高产的需要,多采用团头鲂专用的全价配合饵料(颗粒饵料),其粗蛋白含量应达到25%-30%,颗粒直径为2-4mm,要求新鲜适口。

投喂方式要求按四定,投饵法投喂。

①饵料用量:通常苗种越小,投饵量与其体重之比越大。例如投喂颗粒饵料,在水温20-29度,体重50g的苗种日投饵率为体重的2.800-3.500,体重达200 g时日投饵率下降为体重的 2%-2.5%,体重300 g以上。

②投喂技术4月份以前水温较低,可投喂青料和饼粕5月份 水温稳定在20 度以上,可投喂颗粒饵料.补充青料;33 度以上心量投饵或停饵观察。鱼体在25-100g时,每天应投喂3次,100g 以上每天投喂2次。投饵时应先弄出声音,使鱼形成吃食的条件反射,用手撒法在固定地点投撒。青绿饵料应投在饵料框中,以免随风飘散1次投喂量以2-3 h内吃完为好。

相关推荐

团头鲂


中文名称 团头鲂
拉丁名称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
英文名称 bluntnose black bream,Wuchang bream(Wuchang fish)
地方名称 团头鲂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鲂属
拉丁属名 Megalobrama Dybowsky,1792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2.3~2.5倍,为头长的4.2~4.6倍,为尾柄长的10.5~11.6倍,为尾柄高的8.6~9.2倍.头长为吻长的3.2~4.1倍,为眼径的3.1~3.6倍,为眼间隔的2.6~2.8倍.尾柄长小于尾柄高.头较小.吻短.眼间隔宽平.鼻孔在眼上缘的前方.口中等大;上下颌等长,无角质缘.唇稍厚,左右下唇褶部连续.鳃孔中等大.腮耙排列稀疏.下咽齿齿面斜平.侧线线弧形,纵贯体侧中部稍下方.背鳍末根硬刺后缘光滑,其长稍小于头长;起点约在吻端至尾鳍基间的中点.臀鳍起点在背鳍基部末端稍后下方.胸鳍短,不伸达腹鳍起点.腹鳍不伸达肛门.尾鳍下叶稍长.肛门在臀鳍前方.体背灰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鳞片基部灰白色,边缘灰黑色,沿体侧有若干纵列的黑色条纹.各鳍青灰色.
生活习性 常栖息于湖泊的中下层,喜底质为淤泥并生长有沉水植物的静止水体.

团头鲂产卵期一般比鲤、鲫鱼稍晚,但比草、鲢鱼为早。在长江中游地区为4月下旬5月下旬。在二、三月最好把雌雄鱼分开饲养。繁殖习性与鲤、鲫鱼相似,卵亦为粘性。培育得好的亲鱼能在池塘中自然产卵。不能自然产卵的雌鱼可注射鲤鱼脑下垂体23个/公斤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001200单位/公斤进行催产;雄鱼用量减半。产卵鱼池的面积以0.31.0亩,水深0.81.0米为宜。池中悬挂用棕榈片或柳树须根扎成的鱼巢,命名其浮在水中。亲鱼按雌雄1:2或2:3之比放入产卵池(4月下旬至5月上旬晴朗天气),施以微弱而持续的流水刺激,一般次日早晨即产。如果不产,可将池水放低至30厘米左右,让阳光曝晒至下4时后再灌水。这样反复进行,直到其产卵为止。

团头鲂头槽绦虫病


疾病名称头槽绦虫病

为害对象 团头鲂、鲤鱼
疾病概述
本病原是两广地区草鱼种地方性疾病,近年来,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河南、黑龙江等省已有发生,并发现团头鲂、鲤鱼种患此病而导致死亡。

病原 为九江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gowkongensis)和马口头槽绦虫(B. opsariichthydiS)。前者为草鱼的病原,后者为团头鲂、鲤的病原。此类绦虫分节、带状。头节有一明显的顶盘和2个较深的吸沟,无颈部,节片分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妊娠节片。成熟和妊娠节片中有50-90个球形睾丸,双翼状卵巢和分布于两侧的小球状卵黄腺,子宫S形,生殖孔开口于节片卵巢之前。

症状
病鱼瘦弱,体黑,无食欲,口常张开。剖开鱼腹可见前肠膨大成囊状,刺破病灶部位,即有大量绦虫涌出,剖开肠道可见虫体和肠道发炎。

发病规律
本虫生活史,经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购和成虫5个阶段。钩球蚴在水中被剑水蚤吞食后,在剑水蚤体内发育成原尾蚴,剑水蚤被鱼吞食后发育成裂头蚴之后长出节片,形成成虫。草鱼等在鱼苗时即开始感染,不久即开始发病死亡。疾病可持续到秋天,但随着鱼种的生长,到体长大约在10厘米以上时,病情即可缓解,一龄以上鱼不会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
用50克/升的生石灰或20克/升的漂白粉清塘,可杀死剑水蚤和虫卵,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发病池治疗可用晶体敌百虫40克与面粉500克混合制成药面,按鱼每日定量投喂,连续3天;也可用别丁(硫双二氯酚)按与饵料1:400配制成药饵,以鱼体重量5%投喂,每天2次,连喂5天,或用吡喹酮(每千克鱼48毫克),丙硫咪唑(每千克鱼40毫克)混饲,每天2次投喂,连续3天。

团头鲂冬片培育


将火片培育成大夏花或不同规格的冬片鱼种。

1.鱼种培育池

面积不限,2-5亩均可,水深最好达到1. 5 m以上,其余要求与鱼苗池相同。

2.火片投放

按培育目的而定。每亩放养团头鲂火片10 000尾.搭配鲢、鳙火片4 000尾,经5个多月饲养,可育成规格为20^-30 g的团头纺鱼种和规格为50 g左右的鲢、鳙鱼种。如减少为6 000 尾,仍搭配鲢、鳙4 000尾,则5-6个月后,规格亦可达到 50 g左右。

3.饲养管理

饲料初期投喂豆浆、豆饼浆、逐渐加喂或改喂菜籽饼浆、豆饼浆,当团头鲂体长达4 cm后,可开日吃草,应加喂芜萍、三叉萍、紫萍等,随着鱼体的生长,可喂给鲜嫩的苦卖菜、水草等植物性饵料,活动等情况,特别要加强水质管理,经常冲注新水,不断扩大水体补充溶氧,并不可使池水太肥,以防止严重浮头,同时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团头鲂火片培育


即将鱼苗培育成2.5-3 cm的火片(夏花)。

1.火片培育池

即水花池,面积不限,以1-3亩为宜,水深1.2-1.4 m,池底 平坦,无渗漏,淤泥较浅,排、注水方便即可。鱼池经彻底清整、生石 灰消毒后,初次灌水。0.5-0.7 m,灌水时要严格过滤,防止敌害生 物和野杂鱼侵入危害鱼苗。

2.施用基肥

由于其在4 cm以下时主食浮游动物,故应投施充分发酵的粪肥或无毒绿肥作为从肥,以培育天然饵料;又由于团头鲂幼苗不耐低氧,因而池水不要太肥,控制透明度在25-35cm即可有的用孵化池兼作培育池,叮在放置鱼巢的鱼池另侧施基肥。

3.鱼苗投放

每亩水面可放养团头鲂水花15-20万尾经20-25天,可育成体长2.5-3 cm的火片。为了争取时间,可按稀养速成原则.每亩放水花7-10万尾,则仅需15-20天即可育成。

4.饲养管理

水花在网箱中用熟蛋黄浆开口,下池后,每天投喂2次豆浆.基本方法与四大家鱼相同。要求做到中肥放苗,3天内不可浮头, 7天后应及时冲水、施追肥,既扩大水体,又增加溶氧,保持池水肥、活、嫩、爽。坚持三巡四查,做好日常记录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5.拉网出塘

当鱼苗达到2.5-3 cm时,应及时拉网出塘或分塘。因夏花体质很娇嫩,拉网操作要特别注意,第一次拉网要慢,稍稍密集后,拉网不上箱,第二次拉网时要防止贴网,并采取自动进箱法赶鱼进入网箱,操作要轻柔,计数要带水,以防止鱼体受伤。

以鳊鲂为配养鱼


1.以鲢、鳙为主,配养鳊、鲂

以鲢、编为主的池塘、均可配养鳊、鲂(只能养鳊、鲂中的任一种,不要两种都放),一般每亩水面中可配养规格为30-50 g的鳊、鲂鱼种100-120尾,只要投喂一些青料,经过一个生产季节,即可养成规格达400-500 g的鳊、鲂成鱼,与团头鲂相比,可谓毫不逊色。

浙江省富阳鱼种场曾在以鲢、鳙为主的池塘里,按同等条件分别配养三角鲂和团头鲂作对比,其放养量分别为102. 5尾/亩和 97.5尾/亩,成活率均达到98%,放养规格分别为33 g和32 g,起捕规格分别达到455 g和350 g,其产量为三角鲂46.6 kg/亩,团头鲂34. 1 kg/亩.

2.以草鱼、青鱼为主配养鳊、鲂

这类池塘以投喂青饲料为主,实际上喂了草鱼也就是喂了蝙、鲂,而少量鳊、鲂多在外围吃食,不会影响主养的草鱼。若每亩搭配 30-50 g的编、鲂鱼种50-60尾,到年底,鳊、鲂规格同样可达 400-500g

团头鲂的人工催产和孵化


团头鲂可以在池塘里自行产卵孵化,春季水温上升后,只要密切注意亲鱼的活动,及时安放鱼巢,冲注新水,即可促使产卵。但这种自然产卵不仅时间分散,而且产卵量及收得率均不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而有必要采用人工催产,促使其集中产卵,成批地获得优质鱼苗,从而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1.人工繁殖设施

因不同工艺流程而不同一般至少应具备以下各项:

(1)产卵池选用自然产卵汀的必须有产卵池,可根据催产规 模选择.5~10亩的鱼池,经彻底清整、消毒、铲除池边杂草,灌注 新水1-1.2 m,确认尤毒后即可使用;亦可借用四大家鱼的产卵 池,扎鱼巢即可。如采用人工授精法的多借用四大家鱼的产卵池催产,亦可在清洁的池塘中架奸网箱,将雌雄分养,以代替产卵池。

(2)鱼巢不仅自然产卵需用鱼巢,人工采卵授精后亦可将卵均匀地布放在鱼巢上进行孵化。制作鱼巢的材料有杨树根须,棕阁片、聚乙烯网片等。由于团头鲂人工繁殖时间晚于鲤、鲫,只要将鲤、鲫用过的鱼巢经仔细清洗消毒处理后即可使用。

(3)静水孵化可用经过彻底清整消毒,注水后确认无毒的培育池作为孵化池,亦可在池中插网箱,将鱼巢移入网箱中孵化。流水孵化可选用四大家鱼的孵化器如孵化桶、孵化槽、孵化环道均可,人工授精脱粘处理后的受精卵,必须在孵化器中流水孵化,但排水纱窗的网目必须在70目以上,以防漏苗。当然鱼巢亦可:放入环道中孵化,但不应随水漂流,而应用竹竿设架固定。

2.人工催产过程

(1)催产时机各地经验证明,团头鲂的产卵期与四大家鱼基本一致,当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即可催产,以22-26度为最佳时机,当水温大于18 度或30度均会出现大幅度的畸形胚胎。因此,以长江中下游来讲,5月份是催产最佳时机。

(2)催产药物与鲤、鲫相同,但剂量稍大。以雌鱼体重500 g计算,一般剂量是鲤脑垂体(PG)3-4 mg,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800-1 200 IU,或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RH-A)20-30 jig.但一般多采用2-3种催产剂配合使用,其效果优于单用。

(3)注射方法在水温20-22 度时,可采用2次注射法,水温在22度以上时多采用1次注射法,尤其水温在 26度以上时,2次注射易伤鱼体,多不采用。但温度并非分界线,可按当地习惯处理。因其个体较小,催产剂浓度可适当加大,剂量可少些,以每尾1 mL以下为好。通常行胸鳍基部腹腔注射。

(4)注射时间为便于人工授精操作,可在下午拉网,5-6时注射,并随即移入产卵池或将雌雄鱼分置网箱中待产。通常选择性腺充分成熟的亲鱼,按1:1配组即可。如行人工授精,雄鱼可酌量减少。

3.产(采)卵与孵化
(1)自然产卵孵化

①催产后自产:将已注射催产剂的团头鲂亲本移入布有鱼巢的产卵池,即可自然产卵。亲本较多时,应视产卵情况更换鱼巢,不可任其附着太多,以免影响孵化率。

②自然孵化:将附有受精卵的鱼巢移入孵化池或网箱中,使鱼巢浮在水中,不使阳光直射鱼卵,亦不可使鱼巢沉底。孵化期间,可用10-20 mg/1的孔雀石绿在鱼巢四周泼洒,每天一次,直至鱼苗脱膜。

(2)人工授精孵化

①采卵与授精:方法与鲤、鲫相同。即将干净毛巾绞干包住鱼体,露出生殖孔,轻压腹部,将卵挤入十瓷盆中,同时滴入雄鱼精液,用羽毛搅匀,静置片刻,使卵充分受精。

②脱枯与消毒:按每10 kg净水加入100 g滑石粉和20- 30 g食盐,再加入5-10 mg/l的孔雀石绿配制成脱粘剂,将卵缓缓倒入脱粘剂中,用手不停地搅动25^30 min,使卵粒粒分离,用筛绢滤出,清水漂洗后,移入流水式孵化器中孵化。

如孵化器周转不及或批量较小.亦可将受精卵直接撒布在鱼巢上充分粘附后.移入网箱式孵化池中孵化。

③孵化管理:在流水式孵化器中影响孵化的因素除卵的受精率外,主要是水温、溶氧、流速与密度,实践证明,孵化期间水温 21-26度,溶氧4 mg/I以上是适宜的;由于团头鲂卵的比重大于四大家鱼,水流速度需加大,为使卵能漂浮于水中,要求孵化前期为0.4-0.45 m/s,后期可降至0.3-0.35 m/s;在水体交换性能良好的孵化器中.密度可按100-150万粒/m3水体投放。孵化期间的一般管理与鲤、鲫相同,最重要的是防止水霉侵袭和剑水蚤侵入。在水温21-26度时,经38-52 h,鱼苗即可破膜而出。

④出苗时间:正常状况卜从受精卵发育至鱼苗脱膜、鳔充气,需4-5天。由于团头鲂的卵黄囊较小,从鳔一室形成至卵黄囊吸收成细条状仅需8-10 h(而鲢、草鱼需2228 h)吸收较快,为使其早日进入混合营养期,鱼苗能自由游泳后即可出苗,即通常说的出嫩苗,需长途运输的尤应如此。但团头鲂嫩苗十分娇嫩,对缺氧很敏感,所以,操作需特别轻柔,网箱内放养密度亦不可太大。

团头鲂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

团头鲂体高而侧扁,体长约为体高的2. 3倍,整体轮廓呈菱形鱼体背部青灰色,两侧淡灰色,腹部银白色。头短而小,口端位阔、上下额等长,具角质。背鳍位于身体最高处,腹棱短,仅从腹鳍基部至肛,尾柄长、于尾柄高。背鳍条3.2臀鳍条337- 42侧线鳞50-56鳃耙12-14,咽齿3行,齿式245/5.4. 2。个体较鲤鱼小,常见的在400-600。

生活习性

团头鲂为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底质为淤泥、生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为草食性鱼类,每年4月份水温上升至16C即开始吃食,直至11月份,水温下降至14度以下逐渐停食。幼鱼主要吞食浮游动物,成鱼则以摄食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为主;其次为值草、聚草及植物碎屑等;亦喜食人工投喂的嫩草和商品饵料。此鱼一般均在湖泊中繁育生长,很少游入江河,冬季喜群集于湖泊的深水区越冬。生长速度较快,据推算:在湖泊中,1龄鱼体长16 cm, 2龄鱼为30 cm,3龄鱼可达38 cm,4龄鱼为42 cm,体重超过1.5 kg,已见到的最大个体重达5kg 。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43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欧洲鳗赤点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