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鱼种患双线绦虫病的防治技术

鲢鱼鱼种体内寄生双线绦虫的裂头蚴(Digrammasp.Larva),它隶属绦虫纲、多节绦虫亚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终寄主为捕食鱼类的鸟类。过去,双线绦虫病只在大中型水库的鲤、鲫鱼体内发病,近年来,池塘养殖的一龄鲢鱼鱼种中常有大量鱼体感染双线绦虫病,并造成较大危害,根据我们在黑龙江省绥滨县周边地区12个渔场的调查统计:最高的池塘感染率达89%,感染强度最高时每尾鲢鱼鱼种体腔内有11个裂头蚴,患病鱼种越冬死亡率高达80%。
一、发病症状
患病鲢鱼鱼种腹部膨大,用手轻压病鱼腹部有坚硬实体的感觉(患水肿病鱼体则有柔软感);早春冰融后鱼体明显消瘦,腹部更为膨大而腹肌极薄,用力挤压,裂头蚴可从胸鳍基部钻出体外;病鱼不耐拉网和运输,在鱼种密集时死亡率极高。
二、患病原因
1.靠近江河、湖泊的池塘和水面连片开阔的池塘,在明水季节常会有很多苍鹭、鸬鹚、红嘴鸥等水鸟滞留栖息,在江河、湖泊与鱼池之间飞行。双线绦虫的卵会随鸟类进入池塘,首先感染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随后大量感染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鱼等。在每年春季冰溶时,水面上常有病鱼和体质弱的鱼体游动,又会招来大量水鸟捕食,同时造成鱼病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2.不清塘或清塘不彻底是造成该病连年流行的重要原因。资料表明,双线绦虫的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可以成体带卵休眠,休眠体可度过干旱、冰冻等恶劣环境,休眠体数量可达到每平方米水面数百个甚至数万个之多,并常在小范围内高度集中。正因为桡足类有成体休眠适应性,所以不经药物清塘的鱼池,一旦注入新水就会出现相当数量带卵的桡足类成体。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冬天已冻透的带水池塘和刚注入井水的鱼池中有大量桡足类的带卵成体,证明桡足类成体可抵抗恶劣环境,而不用药物清塘的鱼池会潜藏大量桡足类休眠体,也就为鱼类感染双线绦虫病埋下了隐患。
3.用未经消毒的老水(包括常有水鸟栖息的江河、湖泊及鱼池中的水)培养枝角类、桡足类供下塘夏花食用,以节约人工饵料,这样,桡足类在养殖水体中很有可能成为优势种群,由于桡足类具有吞食钩球蚴的专一性,所以极易造成该病发生,甚至流行。
4.在双线绦虫病多发区域内购进了已感染裂头蚴的夏花鱼苗,造成新的养殖地区发生双线绦虫病感染。
三、防治方法
1.要把好夏花鱼苗引种关,在购进鱼苗前要调查供苗方是否有绦虫病发生史,从源头堵住带病鱼苗的进入。
2.如果自身渔场有绦虫病病史或者有水鸟活动,一定要在鱼苗下塘前彻底用药物清塘,并在水花鱼苗下塘前用0.5ppm的晶体敌百虫(90%)将第一寄主桡足类杀死,不仅可以避免鱼苗得病,还有助于培养轮虫。
3.在不伤害终寄主----国家保护鸟类的同时,采用放鞭炮等办法驱赶水鸟。另外,发现有病鱼体或体质弱的鱼体,应及时捞出,以防水鸟捕食。

相关知识

鲢鱼夏花鱼种的放养技术


1.放养时间:夏花鱼种的放养时间一般为6~7月,应争取提早放养。

2.放养方式:夏花鱼种放养可以采取单养和混养两种方式,一般是采取两、三种鱼混养的方式,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饵料和肥料利用率,是一种比较经济和合理的方法。

混养要根据鱼类的食性和习性,选择彼此争食较少,且相互有利的种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鲢与鳙都是滤食性鱼类,食性基本一致,但鲢性情急躁,动作敏捷,争食力强。鳙行动缓慢,食量大,常因得不到充足的饵料使成长受到抑制,主养鲢可配养10~15%鳙,搭配1~2种草鱼、鲂、鲤、鲫等中、下层鱼类。鲤是杂食性鱼类,常因在池底翻泥觅食把水搞浑浊,影响浮游生物繁殖,如大量搭配会妨碍其他鱼生长,一般不超过5~8%。鱼种培育的放养方式最好能和市场需要结合起来。

3.夏花鱼种放养的规格和密度:夏花鱼种放养的规格主要是和放养时间的早迟以及鱼种运输远近有关。放养时间早,放养的规格可以小一些,放养时间迟,放养的规格要大一点,这样有利于在出池时达到预定的规格。鱼种运输近,放养的规格可大一些,鱼种运输远,放养的规格要小一点,这样可以提高鱼种运输的成活率。一般夏花鱼种放养的规格为8~11毫米。

鱼种放养的密度主要是依据计划养成冬片鱼种的规格而定,同时,也和放养时间、鱼的种类、池塘条件、饵料供应状况等有关。在饲养环境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鱼种放养的密度越高,鱼种的生长就越慢,育成的鱼种规格就越小。不但主养鱼如此,配养鱼也如此,因此可以用调整放养密度的方法来控制鱼种出池规格。

目前,成鱼生产中普遍要求大规格鱼种。一般计划冬片鱼种规格达16.5厘米以上,则每亩水面放养夏花鱼1种0.8~1万尾;如果计划冬片养成规格达13厘米以上,则每亩水面放养夏花鱼种1~1.5万尾。

4.夏花鱼种的选择、消毒和检疫:

夏花鱼种的选择:鱼种培育要尽量选择品系纯正,质量优良的夏花鱼种。对鱼种的质量要加以鉴别,优质鱼种的标准是:同池同种鱼规格均匀,体质健壮,背部肌肉肥厚,尾柄肉质肥满,摄食时争先恐后,体表光滑,体色鲜明有光泽,无病无伤,鳞片鳍条完整无损;白天大多在水面下活动;游泳活动,集群游动,溯水性强,受惊时迅速潜入水中,在密集环境下头向下,尾不断扇动,倒入鱼盆活蹦乱跳,鳃盖紧闭。

鱼种的消毒:无论是自行培养或从外地购进的夏花鱼种,放养前都要消毒,以免带入病原菌。常用的消毒药物有高锰酸钾、食盐和甲醛等,配成适当的浓度,给鱼药浴。鱼种在进行药浴消毒和下池时要注意水温不能有剧烈的变化,从一个水体进入另一个水体,水温差不能超过2℃。

鱼种的检疫:养殖单位和个人要遵守种苗检疫管理办法,严格检疫制度和检疫程序,对新购入的种苗,特别是来自疫区的种苗必须进行隔离暂养观察,暂养期的长短视疾病的潜伏期而定,一般3~4周。暂养期间,要注意观察鱼类的体色、行动、摄食等情况,如发现鱼病或疫病,要立即进行治疗或扑杀。在整个检疫和暂养过程中,必须严格隔离和消毒灭菌,以杜绝病原菌的传播扩散。检疫和暂养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杜绝病害的传染,是养殖成功的一个关键。


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鹅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鹅绦虫病是一种小肠内寄生虫病,主要是小鹅和中龄容易发生,可由多种绦虫导致,其中主要病原是膜壳科剑带属的冠状膜壳绦虫和矛形剑带绦虫.该病一般在大雨洪涝之后发生,往往呈地方性流行.病鹅机体快速消瘦,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对养鹅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应采取有效防治。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鹅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1、虫体特征

鹅的绦虫病可以由矛形剑带绦虫、普氏剑带绦虫引起,主要以矛形剑带绦虫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矛形剑带绦虫属膜壳科剑带属,虫体体型较大,外形如矛,前端较窄,往后逐渐加宽,头节小,上有吸盘,顶突有8个小钩,能牢牢吸附于肠壁。虫体长11.5~23.Ocm,有20~40节片,位于虫体中部的节片最宽。成节有3个椭圆形睾丸,位于节片中部,排成一列。卵巢外形呈菊花状,分左右两瓣。卵黄腺位于卵巢下方,似玫瑰花状。虫卵无色,呈椭圆形,表面有四层膜,大小为82~83μm×100μm。普氏剑带绦虫的形态与矛形剑带绦虫基本相似,但是形态较小,虫体长3.5~17.Ocm,虫体前端具有发达的吻突,成节中的卵巢位于反孔侧睾丸的腹面,外形不分两瓣,卵黄腺呈块状,虫卵外形呈圆形,大小15~20μm×22~27μm。寄生的中间宿主为剑水蚤,成虫寄生于鹅的小肠中,成熟的孕节以及破裂散落的卵随粪便排出,并进入水体,被水中的剑水蚤吞食,在其体内发育成似囊尾蚴,鹅因吃了含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似囊尾蚴进入鹅小肠内,约2~3周发育为成虫。

2、临床症状

绦虫对鹅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吸取营养、产生毒素和机械刺激,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鹅被感染程度、年龄大小及机体抵抗力。感染严重时,病鹅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具体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蓬乱,色泽较差,食欲减退,伴有腹泻,排出附有黏液状物质的臭便,身体消瘦,生长发育迟缓,头颈缩回,摇头,走路摇摆甚至失衡摔倒,后期跛行,甚至瘫痪。病程后期病鹅肢体强直,角弓反张,全身抽搐,最后呈划水动作而死亡。死后进行剖检可见肠腔内积聚大量虫体,导致肠管阻塞、扭转,甚至破裂。剖开肠管肠可见黏膜水肿、出血、有黄色结节,肠道内含有大量虫卵,气味恶臭。尸体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肌肉苍白,心肌瘫软无力,血液稀薄,肝脏稍肿,肾脏表面散布有出血点。

3、诊断

根据鹅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具体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鹅的肝脏、脾脏、心血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温箱内培养24h,未发现致病菌生长。刮取病死鹅肠内容物以及粪便,在容器内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进行稀释,静止沉淀后,弃掉上清液,如此重复操作3~5次。肉眼可见带状虫体的节片和虫体,将沉淀物涂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见椭圆形的虫卵,确诊为鹅绦虫病。

4、防治措施

定期进行驱虫。定期驱虫能阻碍和抑制绦虫的生长和繁殖。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条件确定驱虫的时间和次数。成年鹅每年分别在春、秋两季节各进行1次驱虫,具体时间在春季放牧前进行1次,秋季放牧结束后进行1次,雏鹅可选在放牧开始后适宜阶段进行1次全群驱虫。预防性驱虫应选用安全、毒力较低的驱虫药物,投药前应禁食12h,投药后要供给充足饮水。

临床治疗鹅绦虫病,可用吡喹酮,按照10~15mg/kg的剂量,混合均匀后饲喂病鹅;或用丙硫苯咪唑,按10~25mg/kg的剂量,给病鹅一次投服;或用硫双二氯酚,按体重使用150~200mg/kg硫双二氯酚,或者将其与饲料按1:30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后给病鹅采食。但要注意对于不同品种的鹅,加之饲养水平不同,机体对硫双二氯酚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用此药进行驱虫前,为安全起见,先进行小群试验,且药量用最低值,根据试验结果,再进行全群驱虫,同时对个别体质瘦弱、状态不佳的鹅,药量可酌情较少,且投药后要注意观察排虫情况。药物驱虫后,鹅群排出的粪便必须进行堆积发酵,以杀死排出虫卵,防止扩散。

5、小结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鹅绦虫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目前对该病的流行和发展有一定的防控办法,但由于该病本身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所以不可能将其彻底的杀灭,因此,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防疫监测,认真落实好卫生防疫制度,坚持做好相关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控制该病的流行和发生,确保鹅养殖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鹅绦虫病的治疗
一、临床症状。绦虫对鹅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吸取营养、产生毒素和机械刺激,症状严重的程度取决于鹅只被感染程度、年龄大小及机体抵抗力。种鹅感染后,排出淡黄色稀便,并有臭味,时有血便,混有黏液,夹带有水草碎片,食欲减少,而渴欲增加,生长发育不良,并有神经症状,如步态不稳,运动时尾部着地、歪颈、仰头、背卧或侧卧时两脚划动,多次反复发作,突然倒地,头往后仰,滚转几次后死亡。
二、剖检变化。肠腔内有大量虫体积聚,造成肠阻塞、肠扭转,严重的引起肠破裂。肠壁由于绦虫头节的吸附,致使黏膜发生受损,水肿出血,散布灰黄色结节,肠内容物稀臭,含有大量虫卵。雏鹅死亡表现为消瘦、泄殖腔周围粘有稀便、肝脏稍肿、肠黏膜出血、肠内有绦虫,一般10几条,最多的可达30多条,长3-4厘米。幼鹅死亡后血液稀薄,出现卡他性肠炎,小肠黏膜增厚、充血、出血,并散布米粒大小结节状溃疡,肠腔内积存数条白色扁平分节状虫体,有的肠段变硬、变粗。
三、防治措施
1、预防:在绦虫经常流行的地区,要把大小鹅分开饲养,避免使用同一场地。带病的成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可大量排出虫卵,每年春、秋、冬三季,及时给成鹅进行彻底驱虫,虫体成熟为20天,故幼鹅应在18日龄全群驱虫1次。有条件的应杀灭剑水蚤,以消灭中间宿主。在已被污染的池塘将水排干,重新灌入新水或施用农药、化肥均可杀灭剑水蚤。
2、治疗:
⑴硫双二氯酚,剂量为150-200毫克/公斤体重或按1:30的比例与饲料混匀喂给。鹅的品种不同,饲养条件不同,对硫双二氯酚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当大群驱虫时,必须先做小群试验,药量取低限,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开展;对瘦弱鹅,药量酌减,投药后观察排虫情况,粪便要集中堆集,防止扩散。
⑵氯硝柳胺60-10毫克/公斤体重均匀的拌入饲料中喂给。
⑶吡喹酮按10-15毫克/公斤体重混在饲料中喂给。
⑷石榴皮、槟榔合剂是较古老的驱虫方法,但效果很好,较经济。配法为:取石榴皮、槟榔各100克加水至1000毫升,煮沸1小时,加水调至800毫升去渣即成。剂量为:20日龄雏鹅1.5毫升,30日龄幼鹅2毫升,30日龄以上用2.5-5毫升混入饲料中喂给或用采血器投服,2天用完。服药后10-15分钟,即开始排虫体,持续排虫2-3小时。

鲢鱼一龄鱼种培育


鲢的1龄鱼种培育有单季、双季、三级和鱼苗直接养成鱼种等方法。

(1)单季培育法将夏花饲养一季,达到10 cm以上。其主要养殖方法份般采取以鲢夏花为主,搭配混养二三种食性上没有竞争而相互有利的种类进行混养。即肥水性。鱼种和吃食性草鱼、 青鱼、鲤鱼、鲫鱼种混养,两者可充分利用水体饵料,有利生长。专他培育首先要准备好鱼种池,因夏花鱼种个体要比鱼苗大得多,所以,鱼种池面积要比鱼苗池大些,水要深些。面积以3-6亩为宜,水深1. 5-2 m。鱼种池的清整、消毒、注水、施基肥、培养水质等都与鱼苗池相同;其次是放养密度,主要根据鱼种出塘规格大小和池塘水质肥瘦、饵料供应、培养技术等条件,确定夏花鱼种放养数量。鱼种规格要求大的,放养密度要小些;规格小的,放养密度可大些。一至于混养品种比例,可根据各种鱼的生活习性确定。鲢行动快,争食能力强;鳙行动迟缓,争食能力差。因此,鲢、鳙不混养,但鲢塘中可搭配 10%~15%的鳙。

(2)双季育种法双季育种是将鲢尽量夏花,采取稀放,亩放 4 000尾,7月底8月初育成11-13 cm的鱼种捕出,放入池塘、河沟、外荡饲养。鱼种池再立即追放已准备好的6. 6cm以上鲢鱼种,到初冬可养成13 cm以上的鱼种。

(3)三级培育法三级培育法,是为适应成鱼塘轮捕轮放的要求,采取一次配好放足夏花,每1-2个月拉网一次捕大留小,快速培育大规格鱼种。这种养殖方法使池塘自始至终保持合理的密度,避免因不分级和分级少而出现池内鱼种前期体小密度稀,浪费水体,后期密度大影响生长的现象,这样既能充分挖掘鱼池潜力,又能提高单位水体的产量。

(4)鱼苗直接培育鱼种法此方法是鱼苗采取稀放,每亩 10000-15000尾,施少量肥,不投饵,经词养20-30天后拉网计数,放回塘中,以培育单季鱼种方法继续饲养。

(5)1龄鲢的混养一般每亩放养鲢夏花8 000-10 000尾,直到夏花长到2. 6 cm左右时,再混养草鱼或团头鲂,也有混养鲤、鲫夏花。因草鱼贪食喜吃精料,每天应先放水草,让草鱼吃饱,然后喂豆渣,以保证鲢的吃食,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6)1龄鲢投饵和管理为提高饵料投喂效果,降低饵料系数,人工投饵应掌握四定(定位、定时、定质、定量)。鱼池应有专人负责,每日早晚巡塘1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整个饲养期间应注水4-5次或更多些。要分期拉网锻炼鱼体,并进行筛选,捕大留小,使鱼种均匀生长。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左有时,鱼种即可并塘.应选晴天进行。1龄鲢鱼种并塘越冬放养规格为10--13. 3cm,每亩放养 750 kg左右,最好单养.可搭配少量青、草鱼。拉网前鱼种应停食 3-5天。在拉网、选鱼、运输鱼种整个操作过程中,要小心操作,不要碰伤鱼体。越冬期间应保持池水有一定的肥度,一般每3-4夭投饵一次。在冰冻季节较长的地区,应破冰打洞增氧和灌注新水,既能提高水温,又改善了水质。

蛋雏鸡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蛋雏鸡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鸡绦虫病混合感染时可造成鸡只大批死亡。过去由于病发率较低,对饲养业危害较小,因而不被饲养业者重视。但近年来,临床实践中发现,绦虫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爆发势头,用传统的防治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给部分养鸡场(户)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雏鸡绦虫病的临床症状蛋雏鸡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病原及流行病学

病原。常见的绦虫主要有三种,其中棘沟赖利绦虫头节上有圆形吸盘,上有8-10列小钩,顶突大,有2列钩,中间宿主是蚂蚁;四角赖利绦虫,头节上有卵圆形吸盘,上有8-10列小钩,颈节细长,顶突小,上有1-3列钩,中间宿主是蚂蚁或家蝇;轮赖利绦虫较短小,头节上有圆形吸盘,无钩,顶突宽大肥厚,形似轮状,中间宿主是甲虫。

流行病学。发病群体主要是蛋鸡,并且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鸡多为带虫者,流行季节为每年的6-10月,天气较为炎热时。绦虫病的分布广泛,危害较大,一旦感染可常年寄生在鸡体内。该病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营养不良、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最易发生和流行。

2、临床症状

鸡感染后会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雏鸡感染时较为严重,病鸡多表现为精神不佳,早期食欲增加,后期则食欲减退,渴欲增强,病鸡的羽毛松乱,没有光泽,逐渐的消瘦,贫血,四肢无力,出现腹泻的症状,排泄的粪便为白色带有黏液和泡沫的稀粪,同时混有白色的绦虫节片,严重时有的病鸡还会排泄带有血样黏液的粪便。当发生严重感染时,病鸡会出现进行性麻痹,双肢瘫痪,从脚开始逐渐蔓延到全身,表现为头、颈扭曲,发生瘫痪,最后会因瘦弱或者诱发其他疾病而死亡。有的病例过一段时间后会自愈,但是其生产性能受到严重损害,表现为生长发育受阻,或者停止生长。病鸡还易继发感染小细菌或者病毒性疾病而使死亡率增加。

3、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肝脏肿大,颜色为土黄色,脂肪变性、易碎,边缘偶见坏死区域。脾脏肿大。病死鸡的肠黏膜肥厚,肠腔内有大量的黏液,伴有恶臭味,肠黏膜有点状出血,严重时可见虫体阻塞肠道,引起肠炎,还有一部会病例可见肠壁上有黄灰色的结核样结节,并且可见结节中央有小的凹陷,其中有虫体寄生,或者有黄褐色的凝乳状栓塞物,还有的会发生疣状溃疡。还有部分鸡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可从肠外侧看到肠道内未消化的饲料,有的鸡肠道内还有绦虫节片。部分病例的腹腔内充满腹水。

4、诊断方法

对该病进行诊断时,单纯的根据临床症状并不能确诊,还需要进行剖检和实验室检查才可确诊。患病鸡的肠道剪开后在充足的光线下可看到肠道内有白色带状虫体或者节片,如将肠道置于带黑底的水盘中,更为明显。另外,通过检查活鸡的粪便也可找到白色的孕卵节或者虫卵,也可以对该病进行诊断。在诊断鉴别时要找到绦虫的头节,以鉴定绦虫的品种。

将检出的绦虫头节和虫体末端的孕卵节放在乳酸苯酚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或者可用生理盐水做成临时压片进行观察鉴定。对虫种的鉴别还需要测量节片的长度、头节顶突或吸盘钩、虫卵的大小等,以便于确定绦虫种类,在治疗时有针对性的用药。

5、防治措施

预防。因该病治疗起来相对困难,因此主要以预防为主,由于鸡绦虫病发病需有特定的中间宿主参与,因此在预防与控制鸡绦虫病时,消灭中间宿主是关键,以中断绦虫的生活史。使用杀虫剂消灭中间宿主在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可对鸡群实施笼养的方式,可以避开与中间宿主要接触,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另外,还要加强鸡舍的卫生清扫工作,及时的清除鸡粪,做好防蝇灭虫的工作。雏鸡要与成鸡分开饲养,最好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保证营养的摄入充足且全面,可在绦虫病的高发季节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饲料添加剂,如环丙氨嗪等,起到预防的作用。注意加强日常鸡舍的消毒工作,还要定期给鸡群使用药物驱虫,一般建议在鸡群60日龄和120日龄时分别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

当鸡群发病后,要及时的隔离治疗,以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鸡群,然后立即对全群进行驱虫。生产中常使用的驱虫药主要有丙硫苯咪唑、硫双氯酚、吡喹酮、氯硝柳胺等,使用方法及用量为丙硫苯咪唑按体重使用15-20mg/kg,晚上驱虫,将药物混于饲料中,一次性使用,每晚1次,3天为1个疗程,不可连续使用,7天后再使用1次;硫双氯酚按体重使用100-200mg/kg,晚上混于饲料中一次性使用,7天后再使用1次;吡喹酮按体重使用10-20mg/kg,晚上驱虫,混于饲料中一次性使用,7天后再使用1次;氯硝柳胺体重使用50-100mg/kg,晚上使用,混于饲料中一次性使用,7天后再使用1次。在对绦虫病治疗的同时应增加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含量,同时适量的添加一些抗生素,以预防继发细菌混合感染,还要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好养殖环境,增加饲料中的营养浓度。

1、临床症状
鸡群饮水,采食正常;鸡冠、面部及腿部皮肤苍白,贫血症状明显。流行季节为每年6~10月。蛋鸡的产蛋量下降,蛋壳颜色发白;肉鸡亦出现拉血便等症状,但不易发现,易与球虫病和肠毒综合症混淆,整体鸡群表现肉料比下降。发病鸡以产蛋的成鸡为主,少数为肉鸡。
2、解剖变化
肌肉苍白或黄疸;肝脏土黄色,边缘偶见坏死区域;卵泡正常或少量充血,但输卵管内多数有硬壳蛋;初期可见小肠粘膜肥厚、充血、出血或者溃疡姐姐,黏膜面粘液较多,常见出血点,有时可在浆膜面见到出血班。刮取粘膜镜检可发现绦虫头节。棘沟赖利绦虫感染时,在十二指肠黏膜面有肉芽肿性结节,呈粟米粒大小,火山口状凹陷,成虫寄生时。黏膜有针尖大小褐色斑点或者小结节,结节中心下陷,有时可见直径8-10mm溃疡,可在肠腔中发现绦虫成虫。部分病死鸡肠道内有绦虫节片,个别部位绦虫堆积成团,堵住肠管,直肠有血便。

3、病因与发病机理
绦虫的孕卵节片成熟后自动从链体脱落,并随宿主粪便排到界外,被甲虫、蚂蚁、苍蝇等中间宿主吞食后,节片和卵囊被消化,六钩幼虫逸出并钻入中间宿主的体腔内,约经2~3周发育形成似囊尾蚴(温度低时可延长至60d以上),鸡吃到带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而被感染。绦虫病引起的死亡,多数因机械性刺激引起鸡肠黏膜脱落、发炎,甚至溃疡,绦虫分泌物的毒素和代谢物使鸡体中毒而死。
4、防治
①发现粪便中有绦虫节片,用韬线清集中早晨空腹1次投服,即可驱除体内绦虫线虫。③治疗绦虫的同时,可以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含量,适量加入药物防止肠道梭杆菌混合感染,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④定期预防驱虫:60日龄青年鸡,120日龄初产蛋鸡,各驱虫一次。成年产蛋鸡,5月、8月各预防驱虫一次。⑤搞好环境卫生。由于本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所以每年在苍蝇流行季节,要采取措施消灭苍蝇等中间宿主,墙壁定期喷洒施满易喷剂。对鸡群粪便及时发酵处理,尽量不让鸡只接触粪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60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