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鹅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鹅绦虫病是一种小肠内寄生虫病,主要是小鹅和中龄容易发生,可由多种绦虫导致,其中主要病原是膜壳科剑带属的冠状膜壳绦虫和矛形剑带绦虫.该病一般在大雨洪涝之后发生,往往呈地方性流行.病鹅机体快速消瘦,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对养鹅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应采取有效防治。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鹅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1、虫体特征

鹅的绦虫病可以由矛形剑带绦虫、普氏剑带绦虫引起,主要以矛形剑带绦虫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矛形剑带绦虫属膜壳科剑带属,虫体体型较大,外形如矛,前端较窄,往后逐渐加宽,头节小,上有吸盘,顶突有8个小钩,能牢牢吸附于肠壁。虫体长11.5~23.Ocm,有20~40节片,位于虫体中部的节片最宽。成节有3个椭圆形睾丸,位于节片中部,排成一列。卵巢外形呈菊花状,分左右两瓣。卵黄腺位于卵巢下方,似玫瑰花状。虫卵无色,呈椭圆形,表面有四层膜,大小为82~83μm×100μm。普氏剑带绦虫的形态与矛形剑带绦虫基本相似,但是形态较小,虫体长3.5~17.Ocm,虫体前端具有发达的吻突,成节中的卵巢位于反孔侧睾丸的腹面,外形不分两瓣,卵黄腺呈块状,虫卵外形呈圆形,大小15~20μm×22~27μm。寄生的中间宿主为剑水蚤,成虫寄生于鹅的小肠中,成熟的孕节以及破裂散落的卵随粪便排出,并进入水体,被水中的剑水蚤吞食,在其体内发育成似囊尾蚴,鹅因吃了含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似囊尾蚴进入鹅小肠内,约2~3周发育为成虫。

2、临床症状

绦虫对鹅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吸取营养、产生毒素和机械刺激,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鹅被感染程度、年龄大小及机体抵抗力。感染严重时,病鹅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具体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蓬乱,色泽较差,食欲减退,伴有腹泻,排出附有黏液状物质的臭便,身体消瘦,生长发育迟缓,头颈缩回,摇头,走路摇摆甚至失衡摔倒,后期跛行,甚至瘫痪。病程后期病鹅肢体强直,角弓反张,全身抽搐,最后呈划水动作而死亡。死后进行剖检可见肠腔内积聚大量虫体,导致肠管阻塞、扭转,甚至破裂。剖开肠管肠可见黏膜水肿、出血、有黄色结节,肠道内含有大量虫卵,气味恶臭。尸体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肌肉苍白,心肌瘫软无力,血液稀薄,肝脏稍肿,肾脏表面散布有出血点。

3、诊断

根据鹅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具体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鹅的肝脏、脾脏、心血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温箱内培养24h,未发现致病菌生长。刮取病死鹅肠内容物以及粪便,在容器内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进行稀释,静止沉淀后,弃掉上清液,如此重复操作3~5次。肉眼可见带状虫体的节片和虫体,将沉淀物涂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见椭圆形的虫卵,确诊为鹅绦虫病。

4、防治措施

定期进行驱虫。定期驱虫能阻碍和抑制绦虫的生长和繁殖。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条件确定驱虫的时间和次数。成年鹅每年分别在春、秋两季节各进行1次驱虫,具体时间在春季放牧前进行1次,秋季放牧结束后进行1次,雏鹅可选在放牧开始后适宜阶段进行1次全群驱虫。预防性驱虫应选用安全、毒力较低的驱虫药物,投药前应禁食12h,投药后要供给充足饮水。

临床治疗鹅绦虫病,可用吡喹酮,按照10~15mg/kg的剂量,混合均匀后饲喂病鹅;或用丙硫苯咪唑,按10~25mg/kg的剂量,给病鹅一次投服;或用硫双二氯酚,按体重使用150~200mg/kg硫双二氯酚,或者将其与饲料按1:30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后给病鹅采食。但要注意对于不同品种的鹅,加之饲养水平不同,机体对硫双二氯酚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用此药进行驱虫前,为安全起见,先进行小群试验,且药量用最低值,根据试验结果,再进行全群驱虫,同时对个别体质瘦弱、状态不佳的鹅,药量可酌情较少,且投药后要注意观察排虫情况。药物驱虫后,鹅群排出的粪便必须进行堆积发酵,以杀死排出虫卵,防止扩散。

5、小结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鹅绦虫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目前对该病的流行和发展有一定的防控办法,但由于该病本身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所以不可能将其彻底的杀灭,因此,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防疫监测,认真落实好卫生防疫制度,坚持做好相关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控制该病的流行和发生,确保鹅养殖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鹅绦虫病的治疗
一、临床症状。绦虫对鹅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吸取营养、产生毒素和机械刺激,症状严重的程度取决于鹅只被感染程度、年龄大小及机体抵抗力。种鹅感染后,排出淡黄色稀便,并有臭味,时有血便,混有黏液,夹带有水草碎片,食欲减少,而渴欲增加,生长发育不良,并有神经症状,如步态不稳,运动时尾部着地、歪颈、仰头、背卧或侧卧时两脚划动,多次反复发作,突然倒地,头往后仰,滚转几次后死亡。
二、剖检变化。肠腔内有大量虫体积聚,造成肠阻塞、肠扭转,严重的引起肠破裂。肠壁由于绦虫头节的吸附,致使黏膜发生受损,水肿出血,散布灰黄色结节,肠内容物稀臭,含有大量虫卵。雏鹅死亡表现为消瘦、泄殖腔周围粘有稀便、肝脏稍肿、肠黏膜出血、肠内有绦虫,一般10几条,最多的可达30多条,长3-4厘米。幼鹅死亡后血液稀薄,出现卡他性肠炎,小肠黏膜增厚、充血、出血,并散布米粒大小结节状溃疡,肠腔内积存数条白色扁平分节状虫体,有的肠段变硬、变粗。
三、防治措施
1、预防:在绦虫经常流行的地区,要把大小鹅分开饲养,避免使用同一场地。带病的成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可大量排出虫卵,每年春、秋、冬三季,及时给成鹅进行彻底驱虫,虫体成熟为20天,故幼鹅应在18日龄全群驱虫1次。有条件的应杀灭剑水蚤,以消灭中间宿主。在已被污染的池塘将水排干,重新灌入新水或施用农药、化肥均可杀灭剑水蚤。
2、治疗:
⑴硫双二氯酚,剂量为150-200毫克/公斤体重或按1:30的比例与饲料混匀喂给。鹅的品种不同,饲养条件不同,对硫双二氯酚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当大群驱虫时,必须先做小群试验,药量取低限,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开展;对瘦弱鹅,药量酌减,投药后观察排虫情况,粪便要集中堆集,防止扩散。
⑵氯硝柳胺60-10毫克/公斤体重均匀的拌入饲料中喂给。
⑶吡喹酮按10-15毫克/公斤体重混在饲料中喂给。
⑷石榴皮、槟榔合剂是较古老的驱虫方法,但效果很好,较经济。配法为:取石榴皮、槟榔各100克加水至1000毫升,煮沸1小时,加水调至800毫升去渣即成。剂量为:20日龄雏鹅1.5毫升,30日龄幼鹅2毫升,30日龄以上用2.5-5毫升混入饲料中喂给或用采血器投服,2天用完。服药后10-15分钟,即开始排虫体,持续排虫2-3小时。

相关阅读

蛋雏鸡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蛋雏鸡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鸡绦虫病混合感染时可造成鸡只大批死亡。过去由于病发率较低,对饲养业危害较小,因而不被饲养业者重视。但近年来,临床实践中发现,绦虫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爆发势头,用传统的防治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给部分养鸡场(户)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雏鸡绦虫病的临床症状蛋雏鸡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病原及流行病学

病原。常见的绦虫主要有三种,其中棘沟赖利绦虫头节上有圆形吸盘,上有8-10列小钩,顶突大,有2列钩,中间宿主是蚂蚁;四角赖利绦虫,头节上有卵圆形吸盘,上有8-10列小钩,颈节细长,顶突小,上有1-3列钩,中间宿主是蚂蚁或家蝇;轮赖利绦虫较短小,头节上有圆形吸盘,无钩,顶突宽大肥厚,形似轮状,中间宿主是甲虫。

流行病学。发病群体主要是蛋鸡,并且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鸡多为带虫者,流行季节为每年的6-10月,天气较为炎热时。绦虫病的分布广泛,危害较大,一旦感染可常年寄生在鸡体内。该病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营养不良、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最易发生和流行。

2、临床症状

鸡感染后会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雏鸡感染时较为严重,病鸡多表现为精神不佳,早期食欲增加,后期则食欲减退,渴欲增强,病鸡的羽毛松乱,没有光泽,逐渐的消瘦,贫血,四肢无力,出现腹泻的症状,排泄的粪便为白色带有黏液和泡沫的稀粪,同时混有白色的绦虫节片,严重时有的病鸡还会排泄带有血样黏液的粪便。当发生严重感染时,病鸡会出现进行性麻痹,双肢瘫痪,从脚开始逐渐蔓延到全身,表现为头、颈扭曲,发生瘫痪,最后会因瘦弱或者诱发其他疾病而死亡。有的病例过一段时间后会自愈,但是其生产性能受到严重损害,表现为生长发育受阻,或者停止生长。病鸡还易继发感染小细菌或者病毒性疾病而使死亡率增加。

3、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肝脏肿大,颜色为土黄色,脂肪变性、易碎,边缘偶见坏死区域。脾脏肿大。病死鸡的肠黏膜肥厚,肠腔内有大量的黏液,伴有恶臭味,肠黏膜有点状出血,严重时可见虫体阻塞肠道,引起肠炎,还有一部会病例可见肠壁上有黄灰色的结核样结节,并且可见结节中央有小的凹陷,其中有虫体寄生,或者有黄褐色的凝乳状栓塞物,还有的会发生疣状溃疡。还有部分鸡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可从肠外侧看到肠道内未消化的饲料,有的鸡肠道内还有绦虫节片。部分病例的腹腔内充满腹水。

4、诊断方法

对该病进行诊断时,单纯的根据临床症状并不能确诊,还需要进行剖检和实验室检查才可确诊。患病鸡的肠道剪开后在充足的光线下可看到肠道内有白色带状虫体或者节片,如将肠道置于带黑底的水盘中,更为明显。另外,通过检查活鸡的粪便也可找到白色的孕卵节或者虫卵,也可以对该病进行诊断。在诊断鉴别时要找到绦虫的头节,以鉴定绦虫的品种。

将检出的绦虫头节和虫体末端的孕卵节放在乳酸苯酚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或者可用生理盐水做成临时压片进行观察鉴定。对虫种的鉴别还需要测量节片的长度、头节顶突或吸盘钩、虫卵的大小等,以便于确定绦虫种类,在治疗时有针对性的用药。

5、防治措施

预防。因该病治疗起来相对困难,因此主要以预防为主,由于鸡绦虫病发病需有特定的中间宿主参与,因此在预防与控制鸡绦虫病时,消灭中间宿主是关键,以中断绦虫的生活史。使用杀虫剂消灭中间宿主在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可对鸡群实施笼养的方式,可以避开与中间宿主要接触,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另外,还要加强鸡舍的卫生清扫工作,及时的清除鸡粪,做好防蝇灭虫的工作。雏鸡要与成鸡分开饲养,最好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保证营养的摄入充足且全面,可在绦虫病的高发季节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饲料添加剂,如环丙氨嗪等,起到预防的作用。注意加强日常鸡舍的消毒工作,还要定期给鸡群使用药物驱虫,一般建议在鸡群60日龄和120日龄时分别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

当鸡群发病后,要及时的隔离治疗,以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鸡群,然后立即对全群进行驱虫。生产中常使用的驱虫药主要有丙硫苯咪唑、硫双氯酚、吡喹酮、氯硝柳胺等,使用方法及用量为丙硫苯咪唑按体重使用15-20mg/kg,晚上驱虫,将药物混于饲料中,一次性使用,每晚1次,3天为1个疗程,不可连续使用,7天后再使用1次;硫双氯酚按体重使用100-200mg/kg,晚上混于饲料中一次性使用,7天后再使用1次;吡喹酮按体重使用10-20mg/kg,晚上驱虫,混于饲料中一次性使用,7天后再使用1次;氯硝柳胺体重使用50-100mg/kg,晚上使用,混于饲料中一次性使用,7天后再使用1次。在对绦虫病治疗的同时应增加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含量,同时适量的添加一些抗生素,以预防继发细菌混合感染,还要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好养殖环境,增加饲料中的营养浓度。

1、临床症状
鸡群饮水,采食正常;鸡冠、面部及腿部皮肤苍白,贫血症状明显。流行季节为每年6~10月。蛋鸡的产蛋量下降,蛋壳颜色发白;肉鸡亦出现拉血便等症状,但不易发现,易与球虫病和肠毒综合症混淆,整体鸡群表现肉料比下降。发病鸡以产蛋的成鸡为主,少数为肉鸡。
2、解剖变化
肌肉苍白或黄疸;肝脏土黄色,边缘偶见坏死区域;卵泡正常或少量充血,但输卵管内多数有硬壳蛋;初期可见小肠粘膜肥厚、充血、出血或者溃疡姐姐,黏膜面粘液较多,常见出血点,有时可在浆膜面见到出血班。刮取粘膜镜检可发现绦虫头节。棘沟赖利绦虫感染时,在十二指肠黏膜面有肉芽肿性结节,呈粟米粒大小,火山口状凹陷,成虫寄生时。黏膜有针尖大小褐色斑点或者小结节,结节中心下陷,有时可见直径8-10mm溃疡,可在肠腔中发现绦虫成虫。部分病死鸡肠道内有绦虫节片,个别部位绦虫堆积成团,堵住肠管,直肠有血便。

3、病因与发病机理
绦虫的孕卵节片成熟后自动从链体脱落,并随宿主粪便排到界外,被甲虫、蚂蚁、苍蝇等中间宿主吞食后,节片和卵囊被消化,六钩幼虫逸出并钻入中间宿主的体腔内,约经2~3周发育形成似囊尾蚴(温度低时可延长至60d以上),鸡吃到带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而被感染。绦虫病引起的死亡,多数因机械性刺激引起鸡肠黏膜脱落、发炎,甚至溃疡,绦虫分泌物的毒素和代谢物使鸡体中毒而死。
4、防治
①发现粪便中有绦虫节片,用韬线清集中早晨空腹1次投服,即可驱除体内绦虫线虫。③治疗绦虫的同时,可以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含量,适量加入药物防止肠道梭杆菌混合感染,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④定期预防驱虫:60日龄青年鸡,120日龄初产蛋鸡,各驱虫一次。成年产蛋鸡,5月、8月各预防驱虫一次。⑤搞好环境卫生。由于本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所以每年在苍蝇流行季节,要采取措施消灭苍蝇等中间宿主,墙壁定期喷洒施满易喷剂。对鸡群粪便及时发酵处理,尽量不让鸡只接触粪便。

羔羊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羔羊绦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羔羊绦虫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羔羊小肠内寄生有多种绦虫而导致.病羊在临床上一般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症状严重时发生下痢,且排出的粪便内混杂成熟绦虫节片或者碎片,接着导致贫血、皮毛粗糙、体质虚弱消瘦等,甚至造成大批量羔羊发生死亡,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羔羊绦虫病的临床症状和羔羊绦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1、病原特性及生活史

扩展莫尼茨绦虫。虫体呈乳白色的长带状,虫体由三部分组成,即头节、颈节、体节。头节呈球形,存在4个吸盘,不存在顶突和小钩。节片的宽度要比其长度大,每个成熟节片内存在2组生殖器官,以对称的形式分布在两侧,每组的雄性生殖器官是由在排泄管内侧分布的数百个睾丸以及雄茎囊、输精管等组成,每组的雌性生殖器官由子宫、卵黄腺、卵巢(呈扇形)等组成。节间腺存在于节片的后缘,呈环状,稀疏排列成一排。

贝氏莫尼茨绦虫。其形态和构造与扩展莫尼茨绦虫基本相似,在外观上较难区分,主要是节间腺存在差异。贝氏莫尼茨绦虫的节间腺呈条带状,由密集的小点组成,主要集中在每个节片后缘的中间部位分布。

盖氏曲子宫绦虫。虫体长度为1~2m,最宽处能够达到12mm左右。每个节片只存在1组生殖器官,在左右两侧呈不规则的交替排列。雄性囊外伸,导致虫体边缘呈锯齿样;睾丸在排泄管外侧分布,子宫呈横列管状,多处发生弯曲。

中点无卵黄腺绦虫。虫体呈细线状,长度为2~3m或者更长,宽度为2~3mm。节片非常短,且没有明显分节。每个节片内只存在l组生殖器官,且在左右两侧无规律的排列。睾丸存在于排泄管的两侧,没有卵黄腺,且每个孕节子宫分布在节片中央,从而可见虫体中央存在一条白线。

2、临床症状

根据羔羊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以及感染虫体数量不同,会使其表现出轻重不同的症状。病羊通常表现出食欲不振,水肿、贫血以及腹泻等;排出的粪便中混杂虫体节片,有时甚至能够在其肛门处看到一段未完全排出的虫体。被毛粗乱、失去光泽,往往呈躺卧状,较难站起,体重快速下降。如果虫体导致肠管发生阻塞,就会引起膨胀和腹痛,甚至由于肠破裂而发生死亡。病羊有时还会表现出神经症状,如肌肉痉挛、盲目转圈、角弓反张等。发病末期,病羊由于严重衰弱而倒地不起,头部仰起,抽搐,频繁做咀嚼运动,并有大量泡沫存在于口腔周围,组中由于全身衰竭而发生死亡。

3、实验室诊断

对患病羔羊排出的粪便进行仔细观察,确定是否存在节片。如果没有发现节片,则可采取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粪便中的虫卵进行检查,即在1000mL的沸水中添加400g食盐,完全溶解后使用棉花或者纱布进行过滤,待滤液温度降低到正常温度后备用。取新鲜粪便10g,完全弄碎后放在容器内,接着添加适量的饱和盐水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过滤,接着进行大约30min左右的静置,使用直径为0.5~1.Ocm的金属圈接触液体表面,并将液体抖落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进行镜检。如果发现含有虫卵或者节片,即可确诊发生该病。如果没有发现虫卵和节片,还要考虑绦虫没有发育成熟,但寄生数量过多是依旧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此时建议进行药物诊断性驱虫。另外,也可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如果小肠内存在虫体即可确诊。

4、防治措施

定期驱虫。正常情况下,羊群每年分别在清明前后和霜降时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如果当年雨水较多,还可在夏至到小暑阶段再增加1次驱虫。需要注意的是,羊体内通常存在混合感染多种寄生虫的现象,最好同时使用两种或者多于两种的药物采取联合驱虫,促使驱虫范围增大,增强疗效,并能够减少用药次数。例如,羊可按体重取8mg/kg左旋咪唑、80mg/kg别丁,研成粉末后与适量面粉和50—10g食盐混合均匀,再添加适量水调制,用手握成团状,逐只饲喂;也可肌肉注射5mg/kg左旋咪唑,同时配合内服适量的丙硫咪唑或者别丁;还可按体重内服15mg/kg阿苯咪唑按,同时配合肌肉注射适量的伊维菌素。需要注意的是,采取大群驱虫时要提前进行小群驱虫试验,根据结果以及药效和安全性后,才能够对全群驱虫进行,防止发生意外。

消灭中间宿主。及时消灭地螨是预防羊绦虫病的关键措施。根据地螨生活期为春季3月份到秋季11月份,且白天往往在深草皮背或者草根下隐匿,在黎明或者黄昏时才会爬出进行活动,因此要考虑地螨的生活习性对放牧时间合理安排,防止在其活动旺季放牧。

药物治疗。按体重使用75mg/kg硫酸二氯酚,配制成悬浮液后给病羊灌服,确保每只至少使用lg,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也可使用杀虫散进行治疗,即取00g槟榔,苦楝子、厚朴、鹤虱、贯众、石榴皮各15g,白芍、枳壳各12g,雷丸、蛇床子各20g,其中雷丸研成粉末,其他药物加水煎煮,二者混合均匀后给病羊灌服,每只500mL,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牛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牛绦虫病的防治与体会


众所周知,牛绦虫病主要是以裸头科为主的多种绦虫,会寄生在牛的小肠中进而引起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称之为寄生虫病。在所有寄生的绦虫中,以莫尼茨绦虫最为严重,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此种虫主要呈现的是大型带状的一种绦虫,颜色为黄色或者是乳白色,虫的长度大概是在1~6m,宽仅为2mm左右,该虫的头部形状近似球形,可以吸附在牛的肠壁上。而绦虫病不但会对牛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牛的大批量的死亡。由于有很多的农村养殖户并不是很重视牛的寄生虫病.因此造成很多地区每年到秋季都会有大量的牛因为感染而死亡。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牛绦虫病的临床症状牛绦虫病的防治与体会。

1、流行情况

牛绦虫病通常是在夏季和秋季发生的较多,而且任何年龄阶段的牛都很容易被感染。其中以6个月以下的牛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是最高的,与此同时,9月份前后因为感染寄生虫病而死亡的牛最多。根据研究可知,主要原因是因为5、6、7月份气温比较高,也是地螨最猖獗的时候。因此当牛吞了地螨之后,便会在2个月之后开始慢慢的发病最终死亡。

2、临床症状

在牛发病的初期,牛的食欲会大大的下降,进而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就会在牛的粪便中发现一些乳白色的似孕卵的节片。再过一段时间,便会有下痢的出现。此时如果选用一些消炎止泻的药物进行治疗,牛的下泄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但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2天之后会继续出现下痢。这个时候就进入比较严重的时期。会出现一些非常明显的贫血,也会看见眼结膜、乳房或者是口腔中有明显的苍白。进行放牧时,也会发现这些牛是跟不上队伍。接下来会发现牛的腹围会渐渐的增大,食欲也会严重的减退,有一部分牛甚至会出现绝食的现象。后期这些牛遇到一些障碍就会倒地,但是将其扶起之后牛还可以继续进行采食。除此之外,会有部分牛会出现痉挛或者是回旋,最后这些牛都会昏迷而死。死亡之后,对其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这些牛的心、肝、肺等器官的颜色都呈现的是淡红色,血液也会稀薄好像水一样。在牛的小肠中能发现大量的虫体。

3、防治

地螨是牛身上绦虫的中间宿主。在温暖与多雨的季节中,地螨通常是在早晨会爬到一些牧草吸收雨露。一旦这些草被牛吞噬之后,就会感染到牛的小肠。所以,进行放牧时,要尽量的避免,可以再露珠渐渐消散之后,再进行放牧。但是由于冬季地螨都会钻人到土壤中的腐败层,所以可以选择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微量的元素和多种的维生素,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牛因为缺乏这些微量的元素而啃泥。在每年的6~lO月份,给牛头喂一些较好的驱虫药物,能够很好的预防绦虫病。

对于牛绦虫病的治疗,一般采用的主要是药物治疗,比较常见的药物很多。例如:吡喹酮,每次饲喂的量为8~12mg/kg,也可以饲喂丙硫咪唑,每次饲喂的量为15~20mg/kg,而硫双二氯酚,每次饲喂的量为80~100mg/kg,氯硝柳胺,每次饲喂的量为75~80mg/kg。每周要进行重复用药,每周用药1次。如果严重的,可以将几种药配合使用。

4、体会

养牛户一般都是在农村进行饲养。农村通常都是拥有肥沃的水土,丰盛的牧草。因此,很多养殖户喜欢通过放牧的方式进行喂养。放牧的喂养方式也能很好的促进牛的生长速度,提升牛的产仔率等等。一般情况下,农村养殖大多数为小规模养殖,数量一般都是在15头左右。而养殖户也通常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因此,对于牛的科学养殖的意识都比较差,而对于疫病的防治更是不重视。很多养殖户为了省钱,当牛感染绦虫病之后,也会用药很随意。最终造成牛绦虫病后期伴有严重的腹泻与贫血的症状等。此时,养殖户就会通过注射或者是灌服一些止泻药或者是抗贫血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这些治疗方法是都不能从根本上除去绦虫病。有部分养殖户虽然也进行驱虫,但是驱虫的药物对绦虫没有任何的效果,又浪费财力。因此,建议养殖户能够多学习一些关于科学养牛的知识,多与兽医的技术人员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养牛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牛绦虫病的常见疾病
由牛带绦虫(牛肉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头节上仅有四个吸盘,成虫较猪带绦虫为长,孕卵节片也较之为长。人是其唯一终宿主,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后,为中间宿主黄牛、水牛等吞食后,在其体内形成囊尾蚴,人们进食不熟的带囊尾蚴的牛肉后受感染。牛带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与猪带绦虫病相似,仅在鉴定患者粪便中节片后才能区分。吡喹酮、氯硝柳胺或槟榔加南瓜子驱虫有效。
如何防治
防治牛带绦虫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改良饮食和卫生习惯,肉类必须煮熟煮透,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开,用后应洗刷干净,防止污染。
(2)加强肉类的检验及加工工作。如果食用的肉中没有活的囊尾蚴,人类便不可能感染牛带绦虫。因此,应加强肉类检验及加工工作。
(3)加强屠宰场的工作,严禁出售有牛带绦虫幼虫的牛肉。
(4)加强对牛的饲养管理,为防止牛感染,应将厕所与牛舍分开,以防牛吃人的大便。
(5)及时治疗病人。常用的中药有槟榔、南瓜子、龙芽草,西药有氨硝柳胺(灭绦灵)、毗喹酮等。具体用法如下:
1)槟榔、南瓜子:晨间空腹服60~80克南瓜子(先碾碎),2小时后再服60~80克;槟榔煎剂200毫升(槟榔要先浸泡后煎);半小时后服硫酸镁,全药服完后约3~4小时排出虫体,本药治愈率达90%以上,且副作用小。(以上为成人用量,小儿酌减)
2)龙芽草:叶芽全粉0.7~0.8克/千克体重或叶芽浸膏40毫克/千克体重,空腹一次顿服,1.5小时后再服硫酸镁,48小时内可排出虫体。
3)氯硝柳胺:成人药量为2~3克,分2次服用,间隔l小时,小儿药量酌减。
4)吡喹酮:10毫克/千克体重,总量不超过0.5克,清晨空腹1次顿服,l~2小时后服泻药,服药当天或次日排出零碎虫体与节片,服药后可出现头晕、恶心、腹痛、等麻疹等,个别可出现心电图改变,所以服药时应遵医嘱或住院治疗。
症状体征
潜伏期为从吞食牛囊尾蚴至粪便中出现虫体节片或虫卵,约需3个月。症状轻重程度与体内寄生虫数有关。
轻者可毫无症状,重者症状明显甚至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为最常见的症状并常成为患者就诊时主诉。妊娠节片多于大便时伴同粪便排出体外,而且常自动地单个或两三个节片相连从肛门爬出,在肛门周围作短时间蠕动,并滑落到会阴或大腿部,患者感到肛门瘙痒不适。几乎100%患者有此症状。
胃肠道症状中以腹痛最为常见,见于约半数病例。腹痛可在上腹部、脐周或无固定位置,可为钝痛、隐痛、刺痛、咬痛或烧灼感,少数患者可有肠绞痛。此外还可有恶心(15.7%~46%)、呕吐(11%)、腹泻(10%~50%)等。食欲减退或亢进都较常见。头昏、神经过敏、失眠、癫痫样发作与晕厥等神经症状以及过敏性瘙痒症、荨麻疹、结节性痒症也在少数病人中出现

鹅绦虫病的症状和预防


症状

本病多见于2-5月龄的鹅,首先出现消化系统障碍,粪便稀薄,病初呈淡绿色,以后淡黄色,混有绦虫节片,渴欲显著增加,而食欲减退或废绝,病禽生长发育不良,游泳时离群,蹲在岸边,由于绦虫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患鹅常呈现神经障碍,有时突然倒向一侧,试图起立,但不可能,运动失调,步态不稳,往往失去平衡而摔倒,仰卧作划水动作,严重的可在1-5天内死亡。剖检肠腔内有大量虫体积聚,造成肠阻塞,甚至引起肠破裂。

预防

(1)预防感染,可将鹅雏单独放入清洁的鹅舍和运动场上饲养,对新购入的也应事先进行隔离检查,如有本病存在,必须驱虫后经5-7天再合群。
(2)不到有中间宿主剑水蚤的水泽放牧,以减少感染。对感染的鹅粪便要堆积发酵,杀死虫卵。
(3)定期有计划地预防成虫期前驱虫,即春末和夏季进行驱虫,1-2月龄鹅要进行1次驱虫。

鹅矛形剑带绦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鹅的绦虫病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在一些养鹅区可引起地方性流行。其病原体主要是矛形剑带绦虫。除此之外,寄生于鹅肠管的绦虫还有多种,如片形绉缘绦虫、膜壳绦虫等。但以矛形剑带绦虫危害性最为严重。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患鹅病情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体抵抗力的高低、饲养管理条件的好坏、虫体数量的多少以及鹅只日龄等因素。轻度感染一般不呈现临诊症状。20日龄至2个月龄的幼鹅严重受感染后,其症状较重。患病幼鹅呈现精神沉郁,出现消化机能障碍,渴感增强,消化障碍,食欲不振。排出灰白色或淡绿色稀薄粪便,有恶臭,并混有黏液和长短不一的虫体孕卵节片,使肛门四周羽毛污染。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鹅生长发育进一步严重受阻,明显消瘦,精神委顿,羽毛松乱不洁,离群独处,不喜欢活动,翅膀下垂。放牧时,常呆立在岸边打瞌睡或下水后停浮在水面上。有些病例显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走路摇晃,两脚无力,突然倒地,花很大力气想站起来,结果又倒下去,反复多次发作后即死亡。若患鹅由于受冷、受热、突然更换饲料等不良因素影响下,常在短期内出现大批死亡。

当虫体在鹅的小肠内大量积聚时,对小肠呈现机械的或毒素的有害作用。机械的有害作用是使肠腔阻塞,压迫肠黏膜并用其头部上的吸盘和钩破坏肠黏膜的完整性,影响消化过程。绦虫具有极为迅速的生长能力,所以能剥夺鹅只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对鹅只的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

二、病理变化可见小肠黏膜发炎、充血、出血。幼鹅(15天至3个月),当虫体大量积聚时,造成肠管阻塞、肠扭转,甚至肠破裂。此外,也可见到脾、肝和胆囊增大。死于绦虫病的鹅只的尸体消瘦。

三、流行特点本病的传播者是剑水蚤。当健康的鹅只,特别是幼鹅在被污染的水池内饲养即可受到侵袭而得病。本病多发生于4~10月,以1~3月龄的鹅多见。

矛形剑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剑水蚤(英勇剑水蚤、缘剑水蚤、锯缘剑水蚤、白剑水蚤等)能生活1周年。在上一年曾饲养过患矛形剑带绦虫的病鹅的水池内,部分剑水蚤带着矛形剑带绦虫的幼虫过冬。在水池内的矛形剑带绦虫卵,大约一共只能生存15昼夜。当虫卵在秋节被剑水蚤吞食了之后,虫卵内的幼虫发育很慢,甚至可以发育完全停止,只有在春季温暖的天气到来之时,才重新开始发育。因此,在春季当鹅只在水中放牧的时候,水池内已经可能出现已被感染的剑水蚤。

越冬后的患鹅,早春在水池内放牧时,将节片和虫卵排到水池内,剑水蚤则被这些虫卵所感染,并在其体内形成侵袭性幼虫。因此,雏鹅放到水池的第一天,便有可能感染矛形剑带绦虫。约经15~20天即可引起大批鹅只发病。

环境对本病的传播具有很大的作用。地势较低、岸边有植物的水塘、水池内,有利于剑水蚤的生存和发育。从一个水塘到另一个水塘的野生飞禽,也有可能传播本病。

四、病原诊断本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矛形剑带绦虫,除此之外,还有片形绉缘绦虫(Fimbriariafasciolaris)、缩短膜壳绦虫(Hyrnenolepiscompressa)、冠状膜壳绦虫(Hymenolepiscoronula)、长囊膜钩绦虫(H.longicirrosa)、纤细幼钩绦虫(Sobolevicanthusgra-cilis)、长针壳绦虫(Stylolepislongistylosa)及细刺柴壳绦虫(Tschertkovilepissetigera)等。

矛形剑带绦虫Drepanidotaenialanceolata(Bloch1782)的虫体呈带状,新鲜虫体呈灰黄色,长60~160毫米。

头节小,呈梨形,有4个圆形的吸盘,顶突上有8个角质的小钩。在同时具有雌、雄生殖器官系统的成熟节片内,3个精巢位于体中线一侧,一个卵巢分两片排列在节片的另一侧。虫体的后部节片逐渐宽大,孕卵节片几乎为积满卵子的子宫所充满。虫卵呈椭圆形,灰白色,大小为0.046~0.106毫米0.037~0.103毫米,外胚膜呈橄榄形,两端各有一对短的卵丝,六钩胚为椭圆形,内有三对小钩(图4-4,A)。

矛形剑带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各种剑水蚤。虫卵或孕卵节片随鹅的粪便排出体外,含有六钩胚的虫卵被剑水蚤吞食后,经6~7小时,六钩胚在剑水蚤的肠管内钻出来,进入其体内,大约经过30天,则发育为似囊尾蚴。鹅吞食了含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受感染。剑水蚤在鹅肠内被消化,幼虫释出,以其头节附着在黏膜上,约经19天左右,发育为成虫(图4-4,B)

生前确诊,可从被检鹅只的粪便中是否发现绦虫的节片进行判断。方法是收集不同鹅只的若干粪便样品,放人500~1000毫升的量杯或其他玻璃器皿中,加满清水,用玻璃棒或干净木棒仔细搅拌后,静置10~15分钟,此时由于虫体节片比重大,便会沉于底部,然后将上清液倒弃一大半,再加清水,反复洗涤数次后,取出沉淀物置于平皿中,底部用黑纸衬托,用肉眼观察,找到节片便可以确诊。镜检鹅粪(用饱和盐水浮卵法)发现虫卵而确诊。也可用诊断性驱虫和尸体剖检发现虫体来确诊。

防治策略

一、预防(1)在绦虫病经常流行的地区,带病的成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它通过粪便可以大量排出虫卵。其中间宿主一剑水蚤虽然在冬天大部分死亡,而每年春天又繁殖起来。因此,在每年入冬及开春时,及时给成年鹅进行彻底驱虫,以杜绝中间宿主接触病、原,这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

(2)绦虫病主要是侵袭1~3月龄(或5个月内)幼鹅,在流行地区,应定期给雏鹅进行驱虫,(一个月龄内驱虫一次,放到水塘后经半个月再进行一次成虫期驱虫。)尤其在秋季和春季母鹅开始产蛋前一个月内进行,这可防止水塘内的剑水蚤遭到感染。同时坚持每天清除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

(3)鹅场应尽可能在水源流动的水塘放牧,以减少中间缩主一剑水蚤接触鹅只感染绦虫病的机会。

(4)新购人的鹅只,须隔离一段时间并进行粪便检查,检查其是否患有绦虫病。必要时进行一次驱虫后才合群饲养。

二、治疗1.槟榔碱将1克干燥的槟榔碱粉末,溶解于1000毫升沸水中,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1.5毫升,用小胃管投药。投药后几分钟,鹅只会呈现兴奋、呼吸及肠蠕动增快,频频排粪,这种现象经1~2分钟消失。绦虫通常经20~30分钟排出。槟榔碱在大群鹅投药之前,应预先在一组鹅(15~20只)中试用,确认安全时,即可全群使用。

2.槟榔煎剂用槟榔粉或槟榔片,剂量为鹅每千克体重0.5~0.75克。

煎剂的制法:取50克槟榔粉,加水1000毫升,煎成750毫升的槟榔液,去渣即成。0.5千克重的鹅用5毫升。上述煎剂每15毫升含槟榔粉1克。可用小胶管经口投入鹅的食道膨大部,投药后10~15分钟即开始排虫。

3.槟榔丸将槟榔粉制成丸剂。具体制法是将槟榔研成末,加入熟番薯(地瓜)或面粉,做成丸剂,晒干备用,剂量按每千克体重0.15~0.2克的槟榔粉计算,做成每丸含1.0克、1.5克和2.0克不同规格,按不同个体采用不同规格塞人鹅只口中直至食道上端。

使用槟榔治疗鹅的绦虫病,不但效果好,而且这种药物来源容易,价钱便宜。可以推广应用。但在驱虫时务必注意下列事项:

?在大群鹅只驱虫前,必须先以15~20只做小群的驱虫试验。证实安全有效后才可全群进行。

?投药前,鹅只需绝食12小时,一般在晚上8时喂料后,第二天上午8时空腹投药。投药后供给充足清水。一般在投药后10~15分钟开始排虫,持续排虫2~3小时。因此,在驱虫数小时后,应注意观察检查粪便内的虫体,并将粪便及时集中堆沤,杀灭虫卵。场地及时消毒。投药后4小时内不到水塘中放牧,4小时后才喂料。

?投药后鹅只一般无中毒现象,有时也有少数鹅只兴奋性增高,呼吸迫促,不断排粪,不久即恢复正常。但由于有个别鹅只体质弱,或用药过量,一般在投药后15~30分钟内出现中毒现象,表现为口吐白沫,废食,站立不稳等症状。必须在鹅只倒地前(鹅只一倒地,很难抢救)及时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0.2~0.5毫升(每毫升含0.5毫克),几分钟内中毒症状即可消失。

?用槟榔驱虫,虫体虽可迅速排出,但只能排出大部分节片,虫体的头节可能没有排出,以后又可长出新的节片。因此,在疫区对鹅只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是防治绦虫病不可缺少的环节。

?对体弱的鹅只,要适当减少药量。

4.硫双二氯酚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0~200毫克,按1:30的比例与饲料混合,一次投服。

5.南瓜子粉每只鹅20~50克,大群饲喂,使其自由采食。用前将南瓜子粉加水(1千克粉加水8升)煮沸1小时。

6.石榴皮槟榔合剂配法为石榴皮100克,槟榔100克,

加水至1000毫升,煮沸1小时,加水调至800毫升。剂量为20日龄幼鹅喂1.2~1.5毫升,30日龄幼鹅2毫升,30日龄以上用2.5毫升,混入饲料中饲喂或用胃管投服,两天喂完。

7.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用60~150毫克,均匀拌料饲喂,一次喂服。

8.卡玛拉每千克体重3克,用牛奶稀释后拌人饲料喂服。

9.四氯化碳每千克体重2毫升,与3毫升液体石蜡混合后内服。

10.吡喹酮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

羊疾病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羊肉消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养羊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养羊业的飞速发展,引进外地高产肉用绵羊为父本对本地低产肉用绵羊进行杂交改良,在各地区均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引进的绵羊时间短,对环境适应差,加上防疫和饲养不规范,极易感染莫尼茨绦虫病。对羔羊和犊牛危害严重,甚至造成成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莫尼茨绦虫病的防治方面的经验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绦虫的成虫或幼虫(绦虫蚴)都可使牛、羊等动物或人类发生绦虫病。绦虫的成虫都寄生在消化道,而绦虫的幼虫都寄生在心、肝、肺、脑、肌肉等重要器官,所以,绦虫幼虫所引起的绦虫病(又称为绦虫蚴病)比绦虫成虫所引起的绦虫病严重,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的损害更大。在牛、羊的消化道中寄生的绦虫成虫所引起的绦虫病中,莫尼茨绦虫病在我国分布很广,许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

一、病原

莫尼茨绦虫为大型虫体,全长可达6米,头节呈球形,有四个显著的吸盘,头节上无顶突及钩。成熟体节宽度大于长度,每个成熟体节内有两组生殖器官,各向一侧开口。孕卵体节的长宽几乎相等而呈方形。莫尼茨绦虫的虫卵为三角形、方形或圆形,直径50-60微米,卵内有一个含有六钩蚴的梨形器。

二、生活史

莫尼茨绦虫的孕卵体节脱落随粪便排到体外,孕卵体节破溃释放出虫卵,虫卵被中间宿主地螨吞食,卵内的六钩蚴逸出,在地螨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感染性幼虫)。牛、羊在牧地上采食时连同牧草一起吞食了带有似囊尾蚴的地螨而感染本病。地螨在牛、羊胃肠内被消化,其体内的似囊尾蚴逸出,附着在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成虫的寄生期为2-6个月,此后即自行排出体外。

三、流行特点

我国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的广大牧区为本病多发区,为局部流行。莫尼茨绦虫病主要是幼畜呈现较高的易感性,羔羊和犊牛最易感,二者均随年龄的增长其感染率逐步降低(2月龄即感染,2-5月龄最高,7月龄后不再感染);莫尼茨绦虫病的流行呈现一定的季节性,感染本病时间在每年早春放牧后,当年6月上旬开始排出孕卵体节,7月达到排虫高峰,以后在l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及翌年2月出现第二、第三个排虫高峰;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为地螨,地螨主要生活在阴暗潮湿有丰富腐殖质的林区、草原或多灌木林的牧地上,当牧草湿润,外界昏暗时常爬上牧草,所以牛、羊在清晨及雨后采食低洼地牧草或早春末开垦过的地埂嫩草时,最容易吃到地螨而感染莫尼茨绦虫病。

四、临床症状

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牛、羊的肠内,主要呈现下列三方面的致病作用和临床症状:

1.机械堵塞

寄生在患畜肠内的莫尼茨绦虫长达数米,而且寄生的数量常常可达数10条之多,这样在虫体集聚的部位,可造成肠腔狭窄,严重妨碍食糜通过,并引起部分肠道扩张,炎症和臌气。当虫体扭结成团时,可发生肠阻塞、套叠、扭转和破裂等继发症。病畜表现腹围增大,腹痛,食欲减损,下痢或便秘等症状。

2.夺取营养

莫尼茨绦虫在肠道中生长迅速,每昼夜可生长8厘米,势必由宿主体内夺去大量营养,因此,使幼畜生长缓慢。虫体的代谢产物又能破坏肠内容物的养分,这更加剧病畜的营养丧失,使患畜消瘦、贫血,甚至引起死亡。

3.中毒作用

绦虫的代谢产物对宿主呈现中毒作用。使患畜出现抽搐、回旋运动等神经症状,最后卧地不起,仰头空嚼,全身衰竭而死。

五、病理剖检

肠管、淋巴结、肠系膜和肾脏等组织呈现增生和变性,脑髓往往有出血性浸润或溢血现象,心内膜出血,心肌变性。

六、诊断

根据患畜的临床症状符和莫尼茨绦虫病的特征,再找到相应的病原,即可确诊为本病。病原查找可采取以下方法:(1)观察粪便中的绦虫体节清晨清理畜舍时,查看新鲜的牛、羊粪便,如有莫尼茨绦虫的病畜,就能在粪便表面发现黄白色、圆柱形,长约1.0厘米,厚达0.2-0.3厘米,具有活动性的孕卵体节。如感染较轻的,孕卵体节排不多时,可用常水反复淘洗粪便,检查沉渣也不难发现孕卵体节。(2)观察孕卵体节中的虫卵,将孕卵体节剪碎,加适量的生理盐水或常水后,搅匀,用滴管吸取后,将一滴含有虫卵的液体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镜检,如发现莫尼茨绦虫卵即可确诊。

七、防治预防

本病要做到:(1)避免在低洼地放牧牛、羊,避免在雨后的清晨和傍晚放牧牛、羊。(2)消灭中间宿主地螨,是预防本病的极好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更新牧地,农牧轮作,种植高质量牧草等措施来完成此目的。(3)实行预防性驱虫:犊牛、羔羊放牧的第l天起,到第30-35天之间,进行第1次驱虫,第1次驱虫后半个月,应再进行一次驱虫。在给羔羊、犊牛驱虫的同时,对成年的羊。牛也要驱虫,因为成年的羊、牛往往是带虫者。驱虫后的牛、羊不要在原地放牧,要及时地转移到清洁的安全牧场去放牧。

常用的驱虫药有:

(1)氯硝柳胺:剂量为每于克体重l00毫克,口服。

(2)硫双二氯酚:羊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75-100毫克,牛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将药包在菜叶里,放入羊、牛口腔的深部,使其吞咽服下。

(3)丙硫苯咪唑: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口服。此药驱虫效果确实,驱虫范围广,对绦虫、线虫及部分吸虫均有较好的驱杀效果,使用方便、安全。

鲢鱼双线绦虫病的防治


双线绦虫隶属绦虫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终寄主为食鱼鸟类。过去一些大中型水库,在鲫鱼及野杂鱼体内偶有发现,常集中感染,有蔓延趋势。主要对一龄鲢鱼种造成较大危害,最高的池塘感染率达92%,感染强度最高时,每尾鲢鱼体腔内有13个裂头蚴。患病鱼种越冬死亡率最高为84%。但各年段感染不尽一致,主要和水体环境改变(因干旱引起水面积减小)和水鸟的活动有关。本文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防治对策。

一、病鱼症状

患病鲢鱼从外观看,腹部膨大,局部凸起,早春冰融后体质明显消瘦,腹部膨大更加明显,腹肌极薄,用力挤压腹部,裂头蚴可从胸鳍处钻出。病鱼在拉网和运输途中大部分死亡,只有少部分存活。双线绦虫易感寄主主要是鲢鱼种,而鲤鱼种感染种类以舌状绦虫裂头蚴居多。

二、病因分析

1.靠近水库、沼泽的池塘,或水面连片开阔、人少环境僻静的池塘,春季至秋季常有许多水鸟如苍鹭、红嘴鸥、翠鸟到此滞留栖息,在水库和鱼池之间游窜。裂头蚴感染率高的多发生在面积较大的越冬池,这些池塘每年春季冰面融化时,经常有病鱼或体弱鱼在水面游动,招来大量水鸟捕食,带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水中,造成感染。

2.有的池塘售完春片鱼种后,因时间紧、来不及清塘即注水养水花鱼苗。有的池塘(带水浅池)冬天冻透,自以为达到清塘目的,注水不久即投放夏花鱼苗。而双线绦虫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可成体带卵休眠,休眠体可度过干旱、冰冻等各种恶劣环境,休眠体数量可达每平方米数百个至数百万个之多,常在小范围高度集中,正因为桡足类有这种成体休眠适应性,所以不经药物清塘的鱼池,一旦注入新水,很快就出现相当数量的性成熟带卵的桡足类成体。笔者在早春冰雪刚融化不久,在一些很浅的水坑里冬天冻透即看到大量的桡足类带卵成体,这也说明桡足类成体可抵抗恶劣环境。综上所述,在一些池塘由于不用药物清塘,其水体潜藏着大量的桡足类休眠体,这为感染双线绦虫病埋下了隐患。

3.按鱼苗生物学特性,水花鱼苗进入夏花阶段,食性将由轮虫转为较大型浮游动物,有些养鱼户自觉培养一些枝角类和桡足类,供下塘的夏花鱼苗食用,然而如果不进行人为控制,桡足类极有可能成为优势种群。由于桡足类吞食钩球蚴具有专一性,所以这时如果池塘附近有带病原的水鸟活动,就极易使夏花鱼苗感染双线绦虫病。

4.有的养鱼户从双线绦虫多发区购进已感染裂头蚴的夏花鱼苗,即使当地不具备患绦虫病的条件,但由于鱼苗已经吞食感染原尾蚴的桡足类,并在鱼体腔内发育为裂头蚴,同时排出体外,致使放苗池塘同样大
量感染双线绦虫病。

三、防治对策

首先要把好鱼苗关,如果从外地调运鱼苗,应先调查供苗单位是否有绦虫病发生史。如果是自己培育夏花鱼苗,并且当地有绦虫病史,或者有水鸟活动,那么在水花鱼苗下塘前要将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杀死。在发塘期间发现桡足类也应清除。另外要增强鸟类保护意识,研究不伤害终寄主生命的有效办法,驱赶水鸟。对绦虫病多发区,一定要坚持用生石灰清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3553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