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核果螺

中文名称 粒核果螺
拉丁名称 Drupa granulata(Duclos)
生物代码 580050030010060010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狭舌目
拉丁目名 Stenoglossa
中文科名 骨螺科
拉丁科名 Muricidae
中文属名 核果螺属
拉丁属名 Drup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呈橄榄形,壳质坚厚。壳高17.2
mm,壳宽12.3mm。壳面灰白色。螺层约为6层。每一螺层中部有一环列发达的结节状突起。体螺层具突起5列。壳口内面灰色。外唇内缘有小齿4枚;内唇下部有3个细弱的褶襞。厣角质。

生活习性 暖海种,生活在潮间带高潮区的岩礁或珊瑚礁间。

相关知识

粒神螺


[学名]: Apollon olivator rubusta
[资源名称]: 粒神螺
 
[形态特征]:
 
壳小,略呈三角形,螺层约9层。壳面黄褐色,杂有白色环带,外被茸毛状壳皮。纵、环肋交织呈整齐的颗粒状黑色突起。每一螺层的两侧各具有1条发达的纵肿肋。壳口卵圆形,外唇厚,内缘具齿7枚;内唇外卷。前沟短。厣角质。
 
 
[原产地区]:我国的浙江以南沿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潮间带的岩礁间。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研究教学,观赏、娱乐,其它

镶珠核果螺


[学名]: Drupa musiva
[资源名称]: 镶珠核果螺
[形态特征]:
 
壳呈纺锤形,螺层6层,螺旋部高,缝合线浅。壳面黄褐色,具紫黑色和红褐色互相交替排列的粒状结节,结节在螺旋部每层有2环列,体螺层有5~6环列,结节间有细密的螺肋。壳口长卵圆形,外唇下方略向外翻折,内缘具粒状齿4、5枚。内唇下部与绷带共形成假脐。前沟短,后沟呈缺刻。厣角质
 
[原产地区]:我国的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越南、马来半岛、菲律宾等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低潮线附近的珊瑚礁或岩礁中。

粒花冠小月螺


中文名称 粒花冠小月螺
拉丁名称 Lunella coronata granulata
生物代码 580050010100040003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pda
中文目名 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 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蝾螺科
拉丁科名 Turbinidae
中文属名 小月螺属
拉丁属名 Lunell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体中型,呈球形,略扁,壳高30mm,壳宽25mm,壳质厚重,周缘甚膨圆。壳体黄褐色或棕褐色,色较均匀。螺层5层,壳面有许多较细螺肋,由近圆形颗粒组成,螺旋部的中央和上方与体螺层的中央和上下方,生有极为发达或一般的瘤状结节,瘤状结节近圆形,甚大,环行分布,各个瘤结间隔较疏,有些瘤结中空,这些瘤结特别是环布中央者,形成类似肩部的假肩。底面隆突,有2、3行瘤结,其间为小颗粒肋。螺轴较弯平滑,轴唇向下略伸,形成宽头突起;外唇平滑或有5、6个小褶,内壁浅黄色,有亮泽。脐部甚大,内凹,内缘滑层甚光亮,脐部中央有斜开口,其内形成脐孔。
分布 中国浙江以南至海南岛、台湾;日本奄美大岛、九州岛南部海域,印度洋。
生活习性 暖水性较强,分布区甚广,为我国浙江至海南岛沿岸岩相潮间带优势种类,2月间福建霞浦潮间带每平方的栖息数多达七八十个。据郭金富等(1994)报道,在广东芒屿岛春季中潮区本种的生物量为178.40g/m2,栖息密度为16ind/m2。

粒鲽


中文名称 粒鲽
拉丁名称 Clidoderma asperrimum(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鲽形目
拉丁目名 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科名 鲽科
拉丁科名 Pleuronectidae
中文属名 粒鲽属
拉丁属名 Clidoderma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呈长卵圆形,侧扁,两眼位于头部右侧,上眼靠近头部背缘,两眼间嵴低窄,被鳞。口中大,有眼侧的上颌骨长小于1/3头长,无眼侧的上颌骨长近于头长的1/2。颌齿粗锥状,无眼侧的较强,上下颌齿行各2行,外行齿稍强,下鳃耙10~13,背鳍始于无眼侧鼻孔的后上方,鳍条不分支或仅尖端分叉,腹鳍基底短,左右侧略对称,体无鳞,成鱼在眼侧密被粗糙的骨质突起,其多数骨质突起上有小刺,较大的骨质突起约6行,无眼体侧光滑,两侧侧线同样发达,在胸鳍上方有1低的弓状弯曲部,有颞上支。背鳍79~94,臀鳍63~75。

短须粒鲇


中文名称短须粒鲇


拉丁名称Akysis brachybarbatus Chen

英文名称Tuberculate catfish

异名巴牙灰(孟连傣语音译)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粒鲇科

拉丁科名Akysidae

中文属名粒鲇属

拉丁属名Akysis Bleeker,18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澜沧江水系。

形态特征
体小,背鳍前平扁,往后渐侧扁,腹面较平。头宽,平扁。吻钝圆。前鼻孔位于吻端,后鼻孔前缘为鼻须的基部。口下位,浅弧形。眼极小,为皮膜所盖。须4对,鼻须长大于头长之半;颌须略长于头长;外侧颌须与头长相当;内侧颌须约与鼻须相待,末端超过鳃孔。背、胸鳍硬刺光滑;脂鳍短;尾鳍深疏导,末端稍钝。头、体具颗粒状突起,在体侧呈6-7纵行。体灰白色,吻部至背鳍基后端体黑褐色,脂、臀鳍间和尾柄后端各有1条黑褐色横带,背、胸、脂鳍上有黑条纹和小斑。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繁殖习性
喜在砾石底质的清潭水中生活,常在岩石下的水流中或漂浮的植物下面活动觅食,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个体小,一般体长40-50毫米。

粒唇鲻


中文名称粒唇鲻


拉丁名称Crenimugil crenilabis (Forsskal, 1775)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鲻形目

拉丁目名Mugil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鲻亚目

拉丁亚目名Mugiloidei

中文科名鲻科

拉丁科名Mugilidae

中文属名粒唇鲻属

拉丁属名Crenimugil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前部较宽,后部甚侧扁,眼径大于吻长,脂眼睑不发达,上唇厚,下唇较薄,具乳突,上颌骨后部不外露,为眶前骨所遮盖,眶下管不发达,颌无齿,眶前骨下缘具细齿。背鳍Ⅳ,Ⅰ-7-9,臀鳍Ⅲ-8-9,纵列鳞36-40。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粒突箱鲀


中文名称粒突箱鲀

拉丁名称Ostracion tuberculatus Linnaeus

英文名称Bluespotted boxfish

异名海麻雀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鳞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Balistoidei

中文科名箱鲀科

拉丁科名Ostraciontidae

中文属名箱鲀属

拉丁属名Ostraci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东海和黄海。

形态特征
头体被体甲,四棱形,鳞特化为六角形骨板,尾柄后端裸露。口小,唇肥厚。上下颌各具1行细柱状牙。无腹鳍,尾鳍圆形。幼鱼体甲具蓝色圆斑,随生长消失,代之各骨板中央出现1蓝黑色圆斑。

生活习性
暖水性近海底层鱼类。全长可达450毫米。肉可食,无毒。体表分泌有毒粘液。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10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