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点马鲛(黄、渤海种群)洄游

黄、渤海种群:越冬场主要在沙外和江外渔场,从越冬场经大沙渔场,四月下旬由东南抵达3300~3430N、12200~12300E范围的江苏射阳河口东部海域后,一路鱼群游向西北,进入海州湾和山东半岛南岸各产卵场,产卵期在5~6月。主群则沿12230N北上,首批鱼群四月底越过山东高角,向西进入烟威近海产卵场以及渤海的莱州湾、辽东湾、渤海湾及滦河口等主要产卵场,产卵期为5~6月。在山东高角处主群的另一支继续北上,抵达黄海北部的又一重要产卵场海洋岛渔场,产卵期为5月中到6月初。每年9月上旬前后,鱼群开始陆续游离渤海,9月中旬黄海索饵群体主要集中在烟威、海洋岛及连青石渔场,10月上、中旬,主群向东南移动经海州湾外围海域,汇同海州湾内索饵鱼群在11月上旬迅速向东南洄游,经大沙渔场的西北部返回沙外及江外渔场越冬。东海及南黄海种群:东海及南黄海蓝点马鲛1~3月在东海外海海域越冬,越冬场范围相当广泛,南起2800N、北至3300N、西自禁渔区线附近海域,东迄120米等深线附近海区,其中从舟山渔场东部至舟外渔场西部海区是其主要越冬场。4月份在近海越冬的鱼群先期进入沿海产卵,在外海越冬的鱼群陆续向西或西北方向洄游,相继到达浙江、上海市和江苏南部沿海河口、港湾、海岛周围海区产卵,主要产卵场分布在禁渔区线以内海区,产卵期福建南部沿海较早,为3~6月,以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盛期,浙江至江苏南部沿海稍迟,为4~6月,以5月为盛期,产卵期间形成沿海马鲛春汛。产卵后的亲体一部分留在产卵场附近海区与当年生幼鱼一起索饵,另部分亲体向北洄游索饵,敖江口、三门湾、象山港、舟山群岛周围海区、长江口、吕泗渔场和大沙渔场西南部海区是重要的索饵场,形成秋汛捕捞马鲛的良好季节。秋末,索饵鱼群先后离开索饵场向东或东南方向洄游,12~1月相继回到越冬场越冬。

相关推荐

大黄鱼的种群及分布洄游


我国沿海存在3个大黄鱼种群,它们在形态、寿命、种群结构、分布区和资源数量上都有明显差 异。分布于雷州半岛以东的 洲族的寿命最短,雌性约9龄、雄性约8龄,数量最小,种群结构也最简 单。分布于浙江省和江苏省南部沿海的 巨族,包括吕四、 大目、猫头洋的生殖鱼群寿命最长, 雌性约19~30龄、雄性约15~25龄,数量最多,种群结构也最复杂。分布于闽、粤沿海的闽-粤东族, 包括官井洋、南澳、汕尾的主要生殖鱼群则介于两者之间。

产卵结束后,就近分散于岛屿、河口及产卵场外围,8~10月除少数秋宗大黄鱼产卵外,大部分鱼 群已处于索饵阶段,没有明显的 游路线,直到冬季,分别进入各越冬场越冬。 南海大黄鱼的分布面较广,但仅在雷州半岛以东、湛江口外一带,相对比较集中,洄游路线不明 显,仅随季节变化作深水区和浅水区之间的移动。春季产卵期在2~4月,冬季产卵期在10~11月。

越冬场处于冷、暖水交汇处,水温9~11度,盐度33左右;产卵场偏靠大陆,水深不超过20 米,水色混浊、潮流较急的海区,春宗产卵的鱼群处于海水升温过程中,秋宗产卵鱼群则处于降温过程 中,以 巨洋春季产卵场为例,产卵水温为16~24度,盐度13~17,流速2~4海里/时,最高可达6海里/时。

绿绪马面鲀洄游


在东海中、北部外海越冬的鱼群于3月份开始朝西南方向洄游,3月底至5月到钓鱼岛北部海区产卵,产卵后的鱼群于5月中旬向北洄游,6月左右到达舟山外海至南黄海索饵,到冬季返回东海中北部外海
越冬。

在济州岛至对马海区越冬的鱼群于2~3月份分三路作产卵洄游:一路是经济州岛西部转向南偏西的方向沿100米等深线附近海区向东海中、南部海区洄游,一般在3月中下旬可达北纬2900ˊ~2730ˊN,12500ˊE一带海区,在江外、舟外和鱼外渔场可以集大群形成良好的渔场,3月底至4月继续朝西南往钓鱼岛北部海区洄游,4~5月在钓鱼岛周围海区产卵,产卵后的鱼群向北洄游,6月份前后到达舟外至江外渔场索饵,7月以后,鱼群分散到黄海南部和中部海区觅食,部份鱼群可达黄海北部索饵,秋末分散索饵的鱼群陆续向济州岛附近海区洄游,冬季抵达越冬场;第二路是向黄海洄游的鱼群,大致又可分为二支。一支往黄海中部洄游,4~5月可达海洲湾和乳山沿海,5~6月在这两个海区产卵。另一支从济州岛西侧往北洄游,到成山角外海时,一部分鱼群到海洋岛附近海区,另部分鱼群与从乳山沿海继续北上的鱼群相汇合,一起向西到烟威沿海、莱州湾和辽东湾产卵,产卵期为5~6月,可延续到7月。产卵后的鱼群就近索饵,秋末经黄海中部外海陆续返回越冬场;第三路是从对马海区越冬场,向朝鲜半岛的南部、西部和东部沿海作产卵洄游,4~6月在其南部海区产卵,5~6月在其东部和西部沿海产卵,产卵后的鱼群在就近海区索饵,其中在西部海区索饵的部份鱼群,可能与第二路鱼群相混合,秋末索饵鱼群陆续返回越冬场。

日本鲭(东海西部种群)洄游


东海西部种群日本鲭的越冬场主要在东海中南部至钓鱼岛。该越冬鱼群受黑潮暖流及其西分支台湾暖流所控制,每年3~6月,性腺发育成熟,并随水温回升,暖流势力增强,进入闽东、浙江近海产卵,产卵盛期4~5月;在闽东、浙江中南部海域形成产卵群体,部分性腺迟成熟的日本鲭继续北上,进入黄、渤海产卵,也有部分产过卵及性未成熟的日本鲭分布在浙江海域索饵。当年生的幼鱼,6~7月分布在浙江沿岸及岛屿周围海域索饵成长。8~10月,随着个体逐渐长大,移向外侧海域索饵。10月以后,随着北方冷空气南下,水温下降,暖流向南退缩,分布在浙江近海的鲐鱼移向东海中南部海域越冬。从黄渤海域南下的日本鲭,10~12月经济洲岛西部海域,返回中南部外海越冬。

似鲛


中文名称似鲛

拉丁名称Toxabramis wwinhonis Gunther

异名薄餐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长江,黄河等水系。

形态特征
体极扁薄。背部略平直,腹棱明显,自颊部直到肛门。头短,头长显著小于体高。吻尖,吻长小于眼径。口小,端位,上下颌约等长。眼间隔隆起,眼间距略大于眼径。鳃孔宽,向前伸至前鳃盖骨后缘的正下方。鳞薄,中等大;侧线鳞5466,围尾柄鳞2022。侧线完全,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向下弯折。与腹缘平行,于体之下半部,至臀鳍基部后端上折,伸至尾柄中轴。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后缘具锯齿,刺长短于头长。腹鳍具7根分枝鳍条。体长120毫米。

生活习性
小型鱼型,中、上层生活,食浮游生物。6-7月产卵,卵漂流性。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22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