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丝鲹

中文名称 长吻丝鲹
拉丁名称 Alectis indica(Ruppell)
英文名称 Threadfinned trevally
地方名称 草扇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鲹科
拉丁科名 Carangidae
中文属名 丝鲹属
拉丁属名 Alecti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0-Ⅰ,Ⅵ,Ⅰ-18~20;臀鳍Ⅱ,Ⅰ-16~17;胸鳍17;腹鳍I-5;尾鳍17。侧綫上有普通鳞约109~122和棱鳞12~14。
体略呈菱形,甚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1.0~1.3倍,为头长2.8~3.1倍。头高大于头长,枕骨嵴明显,吻长大于眼径。头长为眼径3~4.6倍。眶前骨高大于眼径,为眼径1.6~2.1倍。脂眼睑不发达。 口裂位低,始于眼下缘下方的水平綫上。上颔牙3~4列,下颌2列,小鱼时尖细,鱼大则呈圆锥形。犁骨、腭骨及舌面上均有牙,鳃盖条7。鳃耙9+22~23。有假鳃。

鳞退化。侧綫前部弯曲度大,直线部始于第二背鳍9~11鳍条下方,直线部稍长于弯曲部。侧綫上有普通鳞约109~122个(位于弯曲部者有8l~82个,位于直綫部前部有28~40个),与稜鳞12~14个。稜鳞弱,存在于直綫部的后半部或稍后。

第一背鳍有0~l向前平卧棘与6斜倒状短鳍棘,棘间有低膜,鱼小时棘明显,鱼大时棘渐退化。第二背鳍有1鳍棘,18~20鳍条,鱼小时前方数鳍条延长呈细丝状,鱼大时逐渐变短。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有l鳍棘,16~鳍条,延长呈细丝状,鳍条数较第二背鳍少,其前方2棘不明显,大鱼时退化。胸鳍镰形。腹鳍在小鱼时1~3鳍条延长呈细丝状,大鱼时正常。尾鳍叉形。

体银色,小鱼时体侧有4~5条晴色弧形横带。多数个体自眼后上缘至头顶或背鳍起点间有一黑色斜带。延长鳍条深黑色。最大者可达1,500毫米,幽门盲囊达260多个。脊椎骨10+14。

相关知识

长吻鱼


[学名]: Macrorhamphosus scolopax
[资源名称]: 长吻鱼
[外文名]: Longspine snipefish、egret-pipe
[别名]: 日本长吻鱼 Macrorhamphosus japonicus
 
[形态特征]:
 
背鳍Ⅶ~Ⅷ-12,臀鳍19~20,胸鳍15,腹鳍5,尾鳍7~8+9+7~8。鳃耙4~6+11~13。 体长为体高3.9~4.2倍,为头长2.1~2.2倍。头长为吻长1.4~1.5倍,为上颌长1.8~2.0倍,为眼径5.8~6.9倍,为眼间隔6.0~7.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0~0~1.5倍。 体侧扁,长圆形。头尖而长。吻长管状。眼较大,上侧位。眼间隔稍圆凸,其宽稍小于眼径。鼻孔2个,紧接,均位于眼前方。小,位于吻端。上颌骨后部宽。无牙。鳃孔大,向前达眼前缘下方,假鳃发达。鳃耙短小,栉状。鳃盖条骨4。 头、体密被小鳞,鳞面具多条纵棱,后缘锯齿状。眼球表面上下及后缘具多行小鳞。尾鳍被鳞。头;体有骨质棱板多条,前鳃盖骨边缘1条;眼上方和前方各土条,向前延伸;胸鳍上方有2条纵棱,具间有3条斜行横棱。腹面白峡部至肛门有1行骨板。 背鳍2个,鳍棘部和鳍条部之间由几枚游离小棘相连,均位于体后部。第一背鳍起点至鳃孔后缘距离大于第一背鳍起点至第二背鳍基底后端距离。第一背鳍棘短小,第二鳍棘强大,头长为其长1.6~1.9倍,其后侧缘下半部各有1行向上小棘,后方各鳍棘短小。第二背鳍起点在臀鳍第九~十鳍条上方,基底短。臀鳍基底长。胸鳍中侧位,最上方鳍条短小。腹鳍小,腹位,基底完全在背鳍前方,两腹鳍紧靠,纳于腹中线的腹沟内,鳍端达腹鳍和肛门中间。尾鳍后缘凹入,尾鳍前副鳍条发达,尾鳍中部鳍条鳍端宽扁。背鳍、臀鳍、胸鳍、尾鳍及腹鳍第一鳍条均不分枝。 生活时体红色,腹侧银白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东海),太平洋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及印度洋和大西洋。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栖息在大陆棚上,发现在海底与中层水域之间,在沙子之上。 稚鱼发现于海洋表面水域了; 成鱼通常接近底部生活。群居的。 稚鱼主要捕食大洋性的无脊椎动物, 主要地桡脚类的动物, 成鱼吃底栖无脊椎动物.

长吻舌鳎


中文名称 长吻舌鳎
拉丁名称 Cynoglossus lighti
英文名称 Light's tonguefish
地方名称 长吻红舌鳎、赖特氏舌鳎、赖依脱龙舌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鲽形目
拉丁目名 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科名 舌鳎科
拉丁科名 Cynoglossidae
中文属名 舌鳎属
拉丁属名 Cynogloss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口角达下眼后方;头长约为眼径9.8~15.2倍。上、中侧线间鳞最多10~11,侧线有眼前枝;头长大于头高
生活习性 营底栖生活,以底栖的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食

长吻鱵


中文名称 长吻鱵
拉丁名称 Euleptorhamphus viridis
英文名称 slender longfin halfbeak, ribbon halfbeak, longbeaked garfis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颌针鱼目
拉丁目名 Beloniformes
中文科名 鱵科
拉丁科名 Hemiramphidae
中文属名 长鱵鱼属
拉丁属名 Euleptorhamph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甚延长,很侧扁,头较小,吻短,眼中大,鼻孔每侧一个,嗅瓣边缘无穗状突起,口较小,上下颌相对部有细齿,犁骨和舌上有齿,下颌延长呈喙状,约等于体长的1/2。体被圆鳞,侧线下侧位,背、臀鳍均位于体后部,背鳍鳍条数较多,有20~25,臀鳍20~25。胸鳍位高,很长,大于头长,约为体长的25~28%,胸鳍鳍条少,7~9,腹鳍小,位于腹部远后方。尾鳍分叉,下叶长于上叶。

长吻[鱼骨]


中文名称长吻[鱼骨]

拉丁名称Hemibarbus longirostris (Regan)

英文名称long-nosed barbel

异名尖头竹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鱼骨]属

拉丁属名Hemibarbus Bleeker,1860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国内东北和浙江各水系,及新疆和内蒙古。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5;腹鳍Ⅰ-7。鳃耙4-6。下咽齿135-531。侧线鳞39[5.5/(3-V)]40;背鳍前鳞11-12;围尾柄鳞14。

体长为体高的4.5-5.3(平均4.8)倍;为头长的3.4-3.6(3.5)倍;为尾柄长的6.7-7.(6.9)倍;为尾柄高的12.3-12.8(12.5)倍。头长为吻长的2.1-2.2(2.2)倍;为眼径的3.5-4.1(4.0)倍;为眼间距的4.0-4.1(4.0)倍;为尾柄长的1.8-2.2(2.0)倍;为尾柄高的3.5-3.6(3.6)倍。

体细长,稍侧扁,尾柄部细长而侧扁。背鳍前方正中略凹陷,腹部圆。头呈锥形,甚尖长,长度大于体高。吻长,尖细,吻长远超过眼后头长。口下位,近马蹄形。唇薄,简单,下唇侧叶略狭,颏部正中呈小三角形突起。口角具须1对,其长稍小于眼径。眼大,略呈椭圆形,眼间略宽,微下凹。眼眶后缘及下缘具1排粘液腔。鳃耙锥形,排列稀疏。下咽骨狭窄,下咽齿主行侧扁,末端钩状,外侧2行细小。胸、腹部具鳞。侧线前段微下弯。

背鳍短小,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纤细而光滑的硬刺,其长超过头长之半,背鳍起点至吻端与至尾鳍基约等距。胸鳍短,末端圆,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短小,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稍后,约与背鳍第1根分枝鳍条的基部相对。臀鳍较长,除100毫米以下的小个体外,一般可达尾鳍基部。尾鳍短小,上下叶等长,肛门紧靠臀鳍起点。

脊椎骨4+38-39。鳔大,2室,前室卵圆形,略扁,后室粗长,约为前室的2.0倍。肠粗短。长度不及体长。腹膜白色。

体背灰褐色,腹部白色。体侧上半部自体背至侧线以下2行鳞片的基部均具小黑点。体中轴侧线上方具6-9个圆形大黑斑,背、尾鳍上有多数小黑点组成的条纹。其他各鳍灰白。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细棘长吻鱼


[学名]: Macrorhamphosus gracilis
[资源名称]: 细棘长吻鱼
[外文名]: Slender snipefish
[形态特征]:
 
背鳍Ⅴ,12;臀鳍19,胸鳍15;腹鳍5;尾鳍8+9+8。鳃耙4+14。 体长为体高4.9倍,为头长2.3倍。头长为吻长1.5倍,为上颌长16.8倍,为眼径7.1倍,为眼间隔8.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1倍。 体稍延长,侧扁,长圆形。头尖而长。吻长管状。眼较大,上侧位。眼间隔稍圆凸,其宽稍小于眼径。鼻孔2个,紧接,均位于眼前方。口小,位于吻端。上颌骨后部宽。无牙。鳃孔大,向前达眼前缘下方。假鳃发达。鳃耙短小,栉状。鳃盖条骨4。 头、体密被小鳞,鳞面具多条纵棱,后缘锯齿状。眼球表面上下及后缘具多行小鳞。尾鳍被鳞。头、体有骨质棱板多条:前鳃盖骨边缘1条;跟上方和前方各1条,向前延伸;胸鳍上方有2条纵棱,其间有3条斜行横棱。腹面自峡部至肛门有1行骨板。 背鳍2个,分离,鳍棘部和鳍条部无游离小棘,均位于体后部。第一背鳍起点至鳃孔后缘距离小于第一背鳍起点至第二背鳍基底后端距离;第一背鳍棘短小,第二鳍棘最大,头长为其长3.1倍,其后缘无小棘,后方各鳍棘短小。第二背鳍起点在臀鳍第八鳍条上方,基底短。臀鳍基底长。胸鳍中侧位,最上方鳍条短小。腹鳍小,腹位,基底完全在背鳍前方,两腹鳍紧靠,纳于腹中线的腹沟内,鳍端不达腹鳍和肛门间距的中点。尾鳍后缘凹入,尾鳍前副鳍条发达。背鳍、臀鳍、胸鳍、尾鳍及腹鳍第一鳍条均不分枝。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东海),日本,大西洋的马德拉海,非洲西岸和地中海,水深182~279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大洋性; 深度上下限 - 350 m。发现于宽范围的栖息地了, 从在底部附近的接近表面到与有时在极大的鱼群中. 可能进入沿岸水域内。 卵生的, 卵与仔鱼为浮游性.

长吻基齿鲨


中文名称长吻基齿鲨

拉丁名称Hypoprion macloti Mller et Henle

英文名称Maclot's shark

异名Carcharhinus macloti (Mller Henle, 1839)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真鲨目

拉丁目名Carcharh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猫鲨亚目

拉丁亚目名Scyliorhinoidea

中文科名真鲨科

拉丁科名Carcharhinidae

中文属名基齿鲨属

拉丁属名Hypopri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南海、东海,印度西太平洋。

形态特征
眼圆形,瞬膜发达。无喷水孔,唇褶短小,只见于口隅,齿上下颌异形,上颌齿宽扁三角形,齿头外斜,边缘光滑,基底具几个小齿头,下颌齿细狭,齿头外斜,边缘光滑,基底无小齿头。鳃孔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本咱处长而尖突,头第区为全长1/4。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长吻六鳃魟


中文名称长吻六鳃魟

拉丁名称Hexatrygon longirostrum (chu et Meng)

英文名称Sixgill stingra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鲼形目

拉丁目名Mylioba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魟亚目

拉丁亚目名Dasyatoidei

中文科名六鳃魟科

拉丁科名Hexatrygonidae

中文属名六鳃魟属

拉丁属名Hexatryg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中国南海、东海海域。

形态特征
长吻六鳃虹体盘前部三角形,后部亚圆形,体盘的长大于宽。吻延长,三角形,无吻缘骨,吻端钝尖。口大,几平横,口两侧有浅弧形皮褶。牙铺石状排列,近菱形,每牙具一中央横脊,喷水孔大,椭圆形,位于眼后。鳃孔6个。腹鳍近长方形,鳍脚宽扁,后端圆钝,尾较短,体盘长而侧扁,具上下皮膜,尾刺1枚。尾鳍长椭圆形,后端上叶稍大于下叶。体完全光滑,背面深褐色,腹面灰白色,胸鳍边缘和腹鳍后部黑褐色,腹中央和胸鳍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或圈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长吻六鳃魟栖息于350-1 000米的深海,营底栖生活。长吻六鳃魟体型较大,通常全体长达1米左右。

鲤鱼长棘吻虫病


疾病名称长棘吻虫病

为害对象 鲤鱼
疾病概述 本病发生于鲤鱼,从夏花到二龄鲤均可发生,通常系慢性病,若处置不当,累计死亡率可高达60%。目前国内呈散在性发生。

病原
有鲤长棘吻虫(Rhadinarhynchus cyprini)和崇明长棘吻虫(R.chongmingensis)两种。虫体圆柱形,乳白色或淡黄色。可伸缩的吻细长,上有吻钩12行或14行,每行有吻钩29-32个。雌雄异体。

症状
夏花鲤鱼被崇明长棘吻虫寄生3-5条时,即可出现肠道堵塞,肠壁胀薄,鱼不摄食。2-3日内即死亡。1-2龄鲤鱼大量感染时,鱼体消瘦,生长缓慢,食欲减退或不摄食。剖开鱼腹,可见肠道外壁有大小、形状不一的肉芽肿瘤,并相互粘连,使肠道互粘在一起,严重时,肝脏也粘在一起,并有局部充血现象,少数虫体的吻部可钻破肠壁,再钻入肝脏或体壁,甚至引起体壁穿孔。剪开肠道可在前肠部位见到大量虫体聚集在一起,肠内有脓状黏液。


发病规律病原的生活史尚不清楚,但发病池通常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感染度,逐日死亡,持续时间可达数月。

长吻鮠锚首吸虫病


疾病名称锚首吸虫病

为害对象 鳜、长吻鮠、大口鲇、鳗鲡等
疾病概述 锚首虫类单殖吸虫包括多个属,在我国已发现引起疾病的有锚首虫、似鲶盘虫和伪指环虫三类。它们大多为害名优鱼,如鳜、长吻鮠、大口鲇、鳗鲡等。鉴于名优鱼多为单养,养殖密度较高,故近年来该病呈发展趋势。

病原
寄生于鳜鳃的河鲈锚首吸虫(Ancyrocephalus ogurndae),形状与指环虫类似,后周着盘上有背腹两对锚形中央大钩,背中央大钩稍大于腹中央大钩。边缘小钩很小,交配管细长,盘曲。

寄生于长吻鮠的有似鮠鲶盘虫(Silurodiscoides leiocassi),寄生于鲇、大口鲇鳃的有中刺鲶盘虫(S.mediacanthus)、凶恶鲶盘虫(S. asoti)、筒鞘鲶盘虫(S.infundibuloragina)等。鲶盘虫的特点是固着盘上的背中央大钩明显大于腹中央大钩,并有1对附片和1个片形联结棒,边缘小钩雏形。

寄生于鳗鲡的有鳗伪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e)和短钩伪指环虫(P. bini)。此类虫的特征是中央大钩1对,内突很发达,7对边缘小钩胚胎型。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翻开鳃盖,鳃丝色暗淡。镜检,每片鳃上有大量虫体。


发病规律
此类单殖吸虫病系卵生,在虫体内每形成1卵成熟后即产出。产卵率和孵化速度均受温度影响,故发病季节在春秋两季、但伪指环虫病系高温季节发生,鱼苗和夏花鱼种,白仔鳗易受其害而致大批死亡,大鱼种和一龄以上鱼,当每尾鱼寄生强度达1000个以上时也可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
用0.7毫克/升的甲苯咪唑全池泼洒,并以每千克体重50毫克的甲苯咪唑,混饵投喂,连用3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24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