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三刺鲀

中文名称 布氏三刺鲀
拉丁名称 Triacanthus blochii bleeker
英文名称 Bloch's triplespine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鲀形目
拉丁目名 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科名 三刺鲀科
拉丁科名 Triacanthidae
中文属名 三刺鲀属
拉丁属名 Triacanth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侧扁。鳞小,鳞面有绒状小刺。头长为吻长的1.5~1.6倍。第一背鳍第一鳍棘强大,表面粗糙并有小刺;第二鳍棘短,其长不及第一鳍棘的1/4。腹鳍无鳍条,仅有一强大粗糙的鳍棘。
生活习性 暖水性底层鱼类。一般体长80~150毫米。为广东沿海习见种类。

相关推荐

长刺泰氏鲀


中文名称长刺泰氏鲀


拉丁名称Tylerius spinosissimus (Rega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鲀科

拉丁科名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泰氏鲀属

拉丁属名Tyler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洋中;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粗短,似卵圆形,略侧扁。腹侧无明显的皮褶,头部粗大,吻钝圆。眼中在,上侧位,鼻孔每侧2个,位于皮质鼻囊突起的两侧,体具小刺,明显伸出皮外,体每侧具上下侧线各1条。侧筛骨不与腭骨连接,上枕骨不与蝶耳连接。眼眶上方的额骨部分甚宽,中筛骨短。背鳍9-10,臀鳍7,前方各有1-2不分支鳍条,尾鳍截形,脊椎骨19-20。体背部暗褐色,腹部灰白色,具许多针尖般小黑点,尾鳍末端边缘暗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180-270米深的海底。海(水)生。

繁殖习性
产卵期在冬末春初。

尖吻假三刺鲀


中文名称尖吻假三刺鲀


拉丁名称Pseudotriacanthus strigilifer (Canto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箱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Ostracioidei

中文科名三刺鲀科

拉丁科名Triacanthidae

中文属名假三刺鲀属

拉丁属名pseudotriacan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湾及印度等沿海地区。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腰带骨后端尖突。鳞上有数列纵行高而薄的嵴突,上颌骨侧齿4枚。第二背鳍基底长为臀鳍基底长的1.8-2.3倍,第二背鳍棘为第一背鳍棘长的2/3。吻较短,吻为体长的18.9%-22.4%,口中大。

生活习性
海(水)生。栖息水层稍深,多在3-18米的浅海底层,肉食性,以甲壳类为食。

布氏蚶


中文名称布氏蚶


拉丁名称Arca boucardi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双壳纲

拉丁纲名Bivalvia

中文亚纲名瓣鳃纲

拉丁亚纲名Lamellibranchia

中文目名蚶目

拉丁目名Arcoida

中文科名蚶科

拉丁科名Arcidae

中文属名蚶属

拉丁属名Arc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生活于潮间带至数十米水深的浅海区,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渤海和黄海产量大,为我国北方沿海常见种,南方沿海较少;日本(北海道至九州)、朝鲜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贝壳近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两壳相等,相当膨胀,其外形颇似前种。壳高17.5毫米,壳长32.1毫米,壳宽16.9毫米。壳顶部凸,壳顶位于近前方约为壳长的1/3处,两壳顶距离远;韧带面宽大、棕色,上面有密集的菱形韧带沟,其随着个体生长而逐渐增多。贝壳前端短圆,后端延伸,末缘斜截状,由壳顶斜向后腹缘有一条较尖锐的龙骨状突起,腹缘近中部稍凹,为足丝裂孔。壳表被棕色壳皮,边缘密生棕色毛状物,龙骨状突起上有一列翘起的棕色片状物;放射肋较细密,同心生长线不显著。贝壳内面白色或淡紫色、后端多为紫色;铰合部直、狭长,两侧齿较大,倾斜,中间齿小而直立;前、后闭壳肋痕均略凸起,并有一丝丝纹痕。本种韧带沟密而多,呈菱形;放射肋上的小结节不甚明显;贝壳外皮,尤其腹缘和龙骨状突起上生有棕色毛状物和片状物;铰合部狭长,前、后端齿较长而倾斜;前、后闭壳肌痕稍凸起,并有丝状痕迹。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大斑刺鲀


中文名称大斑刺鲀

拉丁名称Diodon liturosus Shaw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刺鲀科

拉丁科名Diodontidae

中文属名刺鲀属

拉丁属名Diod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短圆筒形,头和体前部宽圆,尾部短小,锥状。头和体上棘长而硬,大部或全部的棘均具2棘根,能活动,也有少数棘具3棘根的,不能活动。鼻孔每侧2个,鼻瓣呈卵圆大辩论突起。鳔圆形。前端中央具一深凹,成叉状。各鳍均无斑点,额骨刺为体长的4%-10%,甚短于胸鳍棘,体背面有5个大黑斑,第一斑在眼与鳃孔中间,头侧有两个起立状大黑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瘤短刺鲀


中文名称瘤短刺鲀

拉丁名称Chilomycterus affinis Gunth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刺鲀科

拉丁科名Diodontidae

中文属名短刺鲀属

拉丁属名Chilomycte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于太平洋西部的日本、中国至东太平洋的黑西哥

形态特征
体短圆筒形,头和体前部宽圆,尾柄短,锥状,后部稍侧扁,鼻孔每侧2个,鼻瓣呈卵圆状突起;或无鼻孔,鼻瓣呈盘状,头体上棘粗短,大部分棘具3棘根,不能活动。棘平伏于体表,头背部无棘,眼上缘无棘,仅眼后具1短棘;无鼻孔,具1盘状鼻瓣,体背灰褐色,腹面白色,各鳍灰褐色,密布黑色斑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三刺鱼


中文名称三刺鱼

拉丁名称Gasterosteus aculeatus (Linnaeus)

英文名称threespine stickleback

异名刺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刺鱼目

拉丁目名Gasterosteiformes

中文亚目名刺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asterosteidae

中文科名刺鱼科

拉丁科名Gasterosteidae

中文属名刺鱼属

拉丁属名Gasterosteus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及图门江。

形态特征
背鳍Ⅲ,11-15;臀鳍Ⅰ,9-11;胸鳍9-10。腹鳍Ⅰ-1。侧线骨板31-34。鳃耙21-26。椎骨30-32。

体长为体高4.4-4.8倍,为头长3.2-3.7倍。头长为吻长2.6-3.3倍。为眼径3.6-4.1倍,为眼间距2.6-2.8倍,为尾柄长2.4-3.0倍,为尾柄高7.4-8.1倍。

体细长,侧扁,尾柄细窄。头大,吻不突出。口中等大,端位。两颌有尖锐小齿。鳃盖膜连于峡部。鳃孔小。体侧骨板背腹轴长,连续排列至尾柄部。背鳍基部附近、鳃盖上方背部及胸腹面也散有小骨板。体侧骨板中央突起,尤其在尾柄部更为明显,形成脊状突。侧线完全。背鳍前具游离鳍棘3个,第三棘最小,第二棘最长,约等于第二背鳍高。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起点路前于臀鳍。胸鳍大,侧中位,其后缘通常超过腹鳍基部。腹鳍有1鳍棘。尾鳍短,稍呈截形。

背部浅青绿色,体侧银白,后腹部及背部散有不规则的浅色纵斑纹。生殖季节雄性眼呈青绿色,一背部体例变深且胸腹面有鲜红色婚装。

生活习性
三刺鱼为河口性栖居种类,成鱼生活在海的沿岸及江的潮汐区。成鱼以水生昆虫及无脊椎动物为食,亦食落入水面的昆虫。

淡水生。

繁殖习性
3-4月间成群上溯至江下游及和附近交流相连的淡水泡沼或小河道,在细纱砾泥地质、微流水的场所产卵。卵球型,卵径不超过2毫米,色浅橙黄。怀卵数少,体长72毫米的个体,怀卵479粒。受精卵在水温15-19℃时约需7-10天孵出。幼鱼体长13毫米时背鳍出现鳍棘,15毫米时体侧开始出现骨板。浑春河口三刺鱼伪产卵期为4月中旬至6月。产卵时,雄鱼先在微流沙泥底处选择好位置,利用胸鳍挖成直径4-6厘米、深1-2厘米的产卵床。此时,雄鱼肾脏分泌一种粘液将搬至产卵床的水草压实,然后作成内径3-4厘米、出入口约1厘米的产卵巢,雄鱼自筑巢起约2-3日筑完。产卵一般在白天进行,雌鱼一次产卵50-150粒,产完后由巢口游出,然后1尾或数尾雄鱼人巢放精。产卵持续数日,许多雌鱼可在同一巢内产卵,巢盛卵数可达600-700粒。产卵后,雄鱼护卵。并不断用胸鳍向巢内冲永,一直至孵出幼鱼才停止这种供水行动。这时雄鱼改用嘴把游出巢外的幼鱼吸入巢内,以防御敌害的侵袭。当体长20-30毫米时,幼鱼开始离巢,在当年的夏秋季入海。成鱼交配后,随降海而死亡。

三齿鲀


中文名称三齿鲀


拉丁名称Triodon macropterus Less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三齿鲀科

拉丁科名Triodontidae

中文属名三齿鲀属

拉丁属名Triod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下颌至肛门间有十分发达的腹褶,上下颌齿大,上颌齿板具中缝,下颌齿板无中缝。口小,端位,眼中大,无鳍棘。背鳍和臀鳍具11鳍条,无腹鳍,有腰带骨。尾鳍具12主鳍条,呈深叉状,头与腹褶上有小的棘状鳞,有腹肋和背肋,体黄褐色,腹褶白色,腹褶上有一圆形黑斑,它周围黄色,黑斑位置约在胸鳍下端与肛门间的中央部位,尾柄细长。

生活习性
海(水)生。栖息于50米以下水层中。

鳗形布氏筋鱼


中文名称鳗形布氏筋鱼


拉丁名称Bleekeria viridianguilla (Fowler, 1931)

异名绿布氏筋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玉筋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Ammodytoidei

中文科名玉筋鱼科

拉丁科名Ammodytidae

中文属名布氏筋鱼属

拉丁属名Bleeker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西北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细长,稍侧扁,被中大圆鳞,体无纵皮褶,上下颌具绒毛状齿,侧线完全,沿背缘延伸,背鳍37-45鳍条,臀鳍10-16鳍条,无腹鳍,无鳔。背鳍37-42,臀鳍13-15,侧线鳞113-120。

生活习性
海水鱼。夜间隐伏沙中,不大活动,白日游动,喜集群。以小虾、磷虾、桡足类等。

聂氏无刺鲼


中文名称 聂氏无刺鲼
拉丁名称 Aetomylaeus nichofi(Bloch et Schneider)
英文名称 banded eagle ray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鲼形目
拉丁目名 Myliobatiformes
中文科名 鲼科
拉丁科名 Myliobatidae
中文属名 无刺鲼属
拉丁属名 Aetomylae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盘菱形,体盘害稍大于体盘长的2倍。眼大,突起,上侧位。喷水孔大,上侧位,紧位于眼后,鼻孔距口很近,具鼻口沟;前鼻瓣宽大,连合成一长方形口盖;后鼻瓣前部常分化为一椭圆形入水孔。口中大,平横;腭膜圆形,边缘细裂;口底乳突4~6个。齿平扁,7纵行,中行最宽大。背鳍一个,起点与腹鳍基底后端相对,或前于或后于腹鳍基底后端;尾细长如鞭;尾鳍消失,无尾刺。本种体具深蓝色横纹5~6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27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日本单鳍电鳐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