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鲂的鱼种培育

将2.5-3cm的乌仔继续培育成20-50的大规格鱼种,通称冬片培育。

1.鱼种培育池

基本条件与团头鲂鱼种培育池相同。一般面积为2-5亩,水深应达1. 2-1. 5 m。通常以鳊、鲂为主配养一些鲢、鳙,为照顾鲢、鳙,亦应适当施用基肥,粪肥、绿肥均可。但需保持鱼池水质的透明度在30 cm以上。

2.放养密度

可按要求而定。如放蝙、纺乌仔每亩7 000-10 000尾,搭配鲢、鳙乌仔3 000尾左右(应迟放I周,且规格不可超过蝙、纺),到年底可培育成规格20-30 g的鳊、鲂冬片;如将蝙、鲂密度减少为每亩4 000-5 000尾,鲢、鳙不变,则鳊、鲂规格可达40-50g湖北省红安县金沙河水库资料,1988-1990年,3年在共129亩池塘中培育出鱼种共40 000 kg,其中鲂鱼种26 000 kg,规格达50 g, 平均亩产鲂鱼种200 kg以上。

3.饲养管理

(1)饲料和肥料可采用精青结合、饵肥结合的方式。精饵料可选用菜籽饼、豆饼、花生饼、大麦等;青饲料可选用浮萍(包括芜萍、三叉萍、紫萍等)、苦草、鲜嫩的苏丹草、苦荬菜等。其投喂可参阅团头鲂的饵料。研究资料表明,在青料的基础上,补充投喂含粗蛋白28% -30%,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之比为I:3. 5的全价配合饵料,可促使鱼种快速生一长,比单喂青绿饲料的增重将近一倍。同时适当施用粪肥和化肥,保持水质肥、活、嫩、爽,不仅照顾了配养的鲢、鳙鱼,对鳊、鲂亦有利于提高其质量和产量。

(2)管理和防病要坚持执行三巡四查、三消四定的饲养管理制度,在夏、秋高温季节,宜多冲几次水,尽量扩大水体,补充溶氧,使水质嫩活,不可使其过肥,亦不可使其大量浮头,多浮头不仅影响饵料转化率,有时还会因严重浮头而死亡。yZ023.Com

相关阅读

广东鲂鱼种培育


(1)池塘条件:广东鲂鱼苗培育塘(开花塘)面积 330~1330m2,水深1.2~1.5 m 较合适。要求向阳、排灌水方便。可随时更换新水。

(2)鱼塘消毒:放苗前鱼塘需经消毒。每100m2 可用生石灰15~18Kg或茶粕6~7.5 kg,同时用0.5 g/m3 敌百虫加 9 g/m3漂白粉全塘泼洒。经试水确保毒力消失才能放养幼苗。

(3)放苗密度:一般每 100 m2 放1.5万~ 6万尾都可以。广东鲂鱼苗的生长与密度关系密切,鱼苗通常都需培育至3~4 cm才出售。我们的实践体会是如果密度过大,比如每 100m2放 6万尾,当鱼苗长至 1.5~2 cm 之后,生长就很慢,很难达到3 cm,故要视生产需要及时分疏。

鳊、鲂的性腺发育


据研究,已达性成熟的鳊、鲂的卵巢发育可分为几个阶段: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中旬为冬季卵巢,处于第l期,卵巢中主要为第3时相的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大生长期,卵径0. 2-0.5 mm,其体积约占整个卵巢的80%以上;3月中旬至4月底为w期卵巢,此时发育迅速,成熟系数直线上升,初级卵母细胞大量积累卵黄,处于发育晚期,卵径已达0. 7-1. 0 mm,没有第3时相的初级卵母细胞,其所占体积可达整个卵巢的97%;5月初至6月底为产卵季节的卵巢.为IV期末卵巢,发育较一致,等待时机产卵。据此,可知鳊、鲂的自然繁殖期主要在每年,5--6月份。产前极短一段时间,卵巢处于第v期;产卵后,即转入IV -I期,7-10月份进入恢复期,再转入缓慢发育期。由此可见其为分批同步型,一年只产一次卵,但如经强化培育,仍可再次产卵。

以鳊鲂为配养鱼


1.以鲢、鳙为主,配养鳊、鲂

以鲢、编为主的池塘、均可配养鳊、鲂(只能养鳊、鲂中的任一种,不要两种都放),一般每亩水面中可配养规格为30-50 g的鳊、鲂鱼种100-120尾,只要投喂一些青料,经过一个生产季节,即可养成规格达400-500 g的鳊、鲂成鱼,与团头鲂相比,可谓毫不逊色。

浙江省富阳鱼种场曾在以鲢、鳙为主的池塘里,按同等条件分别配养三角鲂和团头鲂作对比,其放养量分别为102. 5尾/亩和 97.5尾/亩,成活率均达到98%,放养规格分别为33 g和32 g,起捕规格分别达到455 g和350 g,其产量为三角鲂46.6 kg/亩,团头鲂34. 1 kg/亩.

2.以草鱼、青鱼为主配养鳊、鲂

这类池塘以投喂青饲料为主,实际上喂了草鱼也就是喂了蝙、鲂,而少量鳊、鲂多在外围吃食,不会影响主养的草鱼。若每亩搭配 30-50 g的编、鲂鱼种50-60尾,到年底,鳊、鲂规格同样可达 400-500g

鲮鱼种培育


鱼种塘的要求基本相同,但面积要求较大,一般2~5亩,水深1.3~2.0米。鱼塘的清整和施肥方法也和前述的基本相同。到鱼种阶段,可以进行适当的搭配混养,但鲮鱼与鲢的食性相近,故不宜混养。当然也可单养,或前期单养至5~6厘米后进行混养。如放养规格3厘米。每亩放养7~8万尾,其余混养草鱼1000尾,鳙鱼2000~3000尾。单养的每亩放养 27500尾,规格 3厘米,或放养规格 5.8厘米;每亩放养 9000尾,饵料主要是用有机肥料培育浮游生物,辅以人工饵料。单养池,每天每万尾投喂花生麸0.3于克。放养后两个月,每隔15天投放大草100~150干克。总的来说,投饵量要根据水温、天气、水质等。各方面的因素适当变动。另外,由于鲮鱼在水温10℃下便会冻死,应做好防寒工作。

鳙鱼种的培育


鳙鱼苗经过12-20天的饲养后,体长达到2.5-3.0 cm时,即成夏花鱼种。此时鱼体尚小,自我防御和觅食能力还较差,因此,还需要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才能提高鱼种的成活率。

1.鱼种池的清整

面积比鱼苗池较大,一般为2000--3330m,水深1.5- 2.5m。使用前应用生石灰和茶粕清塘。在鱼种放养前5-10天施用大草和牛粪腐熟好的有机肥,基肥的数量视池水的肥瘦而定,一般其喜肥水,可多施些。每公顷施有机肥料3000-7500kg,另每公顷加施氨水75 -150 kg或硫酸铵37.575kg,过磷酸钙 15-23kg。

2.鱼种的放养

选择池塘要向阳、清静。夏花鱼种下塘1周内,每天泼洒磨细的豆饼浆,并逐天缩小泼洒范围,把鱼种引到饲料台上。每天每万尾喂豆饼3-3-3.5kg。当鱼体长达6-8 cm时,可继续投喂豆饼浆,或豆饼、花生饼、菜籽饼和糠饼等制成的混合浆。投喂量随着鱼体的长大而逐渐增加。食量比较大,饲料的投喂量要多些,但要特别注意防止水质的恶化。在高温季节要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水质。立秋、处暑后,缩生长速度渐慢,这时投喂量要相应减少。

3.混养和放养密度

为充分利用水体及饵料,提高单位效益,一般都采用混养方式。以鳙为主养的池塘,可搭配10%-20%的草鱼,最好不搭配或少量搭配鲢。

放养夏花鱼种的密度,应根据各种具体条件而定。通常面积大、水深、水肥、饲料充足、排灌方便可以密养些。反之,则应稀养。

大口鲶的鱼种培育


1.放养

当鱼苗体长长到3-4 cm时,就可将鱼苗投放到 667m左右的鱼种池中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0-200尾,饲养15d左右,当池内约有半数个体达到,5-6 cm时,就要彻底清池过筛,分级分池放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5-40尾。当池内约有半数个体长到8 cm时,再次清池过筛,又分级放养,此时每平方米只能放15-20尾。待鱼种长到 10-12cm的规格时,即可放入大池开始成鱼养殖.

2、饲养管理

(1)投饵。鱼种培育阶段前期的主要饵料是水蚯蚓,其次是 相应规格的家鱼苗、蝇蛆等。每天投4次,投饵量为鱼种体重的 20%左右,当鱼种体长长到5 cm时,就可开始用一半活饵料, 一半添加引诱剂的配合饵料进行食性转化,整个转食过程需7-12d。转食期间日投饵两二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15%。当发现有80%以上的鱼种摄食饵料时,就可逐渐递减诱食剂的用量,直到完全不用日投饵量为角体重的3% -- 0%,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鱼种饵料的营养而要量是粗蛋白质42%-48%、粗脂肪8%-10%、糖26%-30%、粗纤维6%-8%,另加一定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投饵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次投饵以鱼能在20 - 30min内基本吃完为宜.

(2)水质管理。鱼种培育池的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ph值 6-8,溶氧5 nd/L以上,水深I m左右注意早晚巡塘观察鱼种的活动情况,经常清晒饵料台,定期改良水质和预防疾病。每次加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5左右较好.

3.苗种运输通常采用双层鱼苗塑料袋充氧运输,规格为 70 cm x 40 cm。一般装水量(鲢鱼一起)约为袋总容量的2/51/2,4-6月份的装载密度为1-1.6 cm鱼苗每袋装8000- 10000尾,3-4 cm鱼苗装700-1000尾,5-6 cm鱼苗装300- 400尾8-10 cm鱼苗装30-60尾。为了避免运输途中水温升得瓣宣、可在袋内加些小冰块(不超过1 kg)或在纸箱内2袋中间加一小袋冰块,以维持低温。

小体鲟鱼种培育


一、土池培育
(一)放养密度、规格
小体鲟鱼种对土池的要求不高,一般能养家鱼的土池也能养殖鲟鱼。鲟鱼鱼种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土池的条件来决定,如果有流水或经常可补充水条件的可适当提高放养量,放养的规格20-30厘米,可以混养少量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如花、白鲢,但不能放鲤、鲫等与鲟鱼有饲料竞争的鱼类。

(二)养殖管理
小体鲟是下位口,与常规养殖的鱼类相比,是吃食行动比较缓慢的鱼类,投喂方法与家鱼有所区别,土池养殖应搭建饵料台,特别是池底不平整的鱼池,这样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饵料台应比较平,以利于鲟鱼吃食,一般一个3-4亩的鱼池应搭建4个饵料台。鲟鱼吃食活动晚间最强烈,白天不甚活跃,投喂也应以晚间为主,投喂量晚间与清晨占2/3以上,白天少量投喂即可。

一、 水泥池流水培育
(一) 水泥池结构
养殖鲟鱼的水泥结构有长方形与圆形两个主要类型。长方形鱼池是一端进水,一端出水,依靠水流将鱼排泄的废物与残饵冲到排水口,排出鱼池。从实际运行效果上看,在水微流的状态下,入水口两侧各有一个死角,这两个死角会淤积大量沉淀物,时间长就会变质,鲟鱼饲料含蛋白质较高,残余的饲料在水温高时很快变质腐烂,影响水质条件。另外,鱼池过长,水流无法将沉积物全部冲走,在水温20℃的情况下,10-15天就得清洗一次鱼池,无形中加大了劳动量。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圆形鱼池,这种鱼池也可以说是在总结长方形鱼池的优缺点之后改进的。圆形鱼池为中央排水,没有死角,水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将水中沉积物全部冲到排水口排出鱼池,这种鱼池的清洗时间可延长到2-3个月一次。从最大鱼载量上看,长方形鱼池为10公斤/米3左右,而圆形池可载20公斤/米3,效率提高了一倍。

(二) 放养密度、规格
在水泥池流水条件下,鲟鱼鱼种的放养密度与鱼种的大小和水流量有密切的关系,水流量在10-50升/秒,鱼种规格10-30厘米时,放养密度为长方形鱼池25-100尾/米3,圆形池为50-200尾/米3。养殖户养殖小体鲟时,放养密度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应一味追求最高的密度,当水体达到所能载鱼的最大程度时,水中的各种因子也相应地达到极限,也是危险程度最大时,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鱼苗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鱼种培育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稀放,这样做一是给鱼苗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可以提高鱼苗的生长速度,二是有一个缓冲的区域,使事故的发生有一个处理的时间。

(三) 培育管理
小体鲟是目前水产养殖品种中抗病力较强的一种,一般达到40-50克以上时,很少发生鱼病,正常情况下养到商品规格的成活率在90%以上。这个期间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保证水源水质的稳定,这是水产养殖的关键所在。饲料的质量问题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原料的质量应该在加工前做检测,如是否变质、含菌数量等,变质的饲料一定不要投喂,含菌量高的原料也不能使用。例如河南信阳的一个养殖户,养了2万尾俄罗斯鲟,在商品鱼养成过程中,由于资金问题,有一个月使用了鲤鱼饲料,鱼得了肠炎病,死了2千尾鱼,饲料没有发现变质,据分析是饲料原料中含菌量过高造成的。

鲟鱼鱼种培育的日常管理与家鱼基本上一样,日常投喂量在1-3%,小体鲟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9-25℃,7-8℃时也吃料并且生长,生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3-4℃时有部分鱼吃食,但基本上不生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31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多色彩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