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大头鲤

中文名称 洱海大头鲤
拉丁名称 Cyprinus pellegrini barbatus Cheng et Hwang
英文名称 Dali-Lake big-head true-carp
地方名称 大头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鲤属
拉丁属名 Cyprinus Linnaeus,1875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Ⅳ~16~18;臀鳍Ⅲ~5;胸鳍Ⅰ~8;腹鳍Ⅰ~16。第一鳃弓鳃耙数:外侧37~40,内侧45~49。下咽齿3行,113~311。侧线鳞33[6/(5~V)]34;背鳍前鳞12~13;围尾柄鳞16。
体长为体高的3.1~3.2倍,为头长的2.9~3.2倍,为背鳍基部长的3.1~3.4倍。头长为吻长的3.3~3.5倍,为眼径的5.3~6.0倍,为眼间距的2.3~2.6倍,为尾柄长的1.8倍,为尾柄长的2.6~2.7倍。

体例扁,腹部圆。鳃盖与背鳍之间为身体最高处。

相关阅读

大头狗母鱼


中文名称 大头狗母鱼
拉丁名称 Trachiocephalus myops(Forster)
英文名称 painted saury, painted lizardfish, lizardfish, gro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狗母鱼科
拉丁科名 Synodontidae
中文属名 大头狗母鱼属
拉丁属名 Trachiocephal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2~14;臀鳍15~17;胸鳍12;腹鳍8。侧綫鳞52~56。
体长122~246毫米。体长柱形,两侧微侧扁,前端略粗,后端较细。体长为体高5.5~6倍;为头长3.67~4.24倍。头粗而圆,其背部粗糙。吻短于眼径。吻长是头长的11.1~14.8%。眼前上位。眼径是头长的14.8~18.9%。眼间隔窄,中间凹,其宽是头长的9.6~13.3%,鼻孔显著,前鼻孔有竖起的鼻瓣。口大。口裂向后下方斜。两颌前端等长。上下颌有2~3行长短不齐的小牙,腭骨每侧有一组(2行)牙带,舌上有细尖的小牙。鳃盖坚硬。鳃孔大。假鳃发达。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6。鳃耙细针突状。肛门位于背鳍基的后下方。

体被圆鳞。鳞片的前部有2~4条辐射綫,前缘波状。环心綫细,后部无纵沟綫。颊部和鳃盖上均被鳞,胸鳍基和腹鳍基皆有腋鳞,腹睹基之间亦有发达的长鳞。侧綫直。

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脂鳍为近。脂鳍小。臀鳍基长于背鳍基。胸鳍侧中位,向后伸至腹鳍基。腹鳍发达,内缘鳍条较外缘鳍条依次渐长。尾鳍宽叉形。

头背部有红色的网状花纹,体背部中央有-行灰色花纹,沿体侧有13条灰色纵纹和3条黄色细纹相间排列。背鳍基部有一条黄色纵纹,腹鳍上有一条斜走的黄纹。臀鳍与胸鳍白色。尾鳍微呈黄绿色。

洱海四须鲃


中文名称洱海四须鲃

拉丁名称Barbodes daliensis Wu et Lin

英文名称Dali barb

异名青脊梁、镖鱼,Poropuntius daliensis (Wu Lin, 1977)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四须鲃属

拉丁属名Barbodes Bleeker,185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洱海、云南下关、漾濞、瓦窑,属于澜沧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4,7-8;胸鳍条1,14-16;腹鳍条1,7-8;臀鳍条3,5。下咽齿3行,2.3.5-5.3.2。

侧线鳞34[(5.5-7)/(3-4-V)]39;背鳍前鳞11-15;围尾柄鳞14-18,多数是16。

标准长为体高的3.11-3.8(xs=3.420.17)倍,为头长的3.7-4.85(4.030.23)倍,为尾柄长的4.7-7.26(5.610.55)倍,为尾柄高的8.2-11.2(9.250.61)倍。头长为吻长的2.9-4.1(3.330.3)倍,为眼径的3.3-5.7(4.220.6)倍,为眼间距的2.7-3.6(3.030.22)倍。

体延长,侧扁,背部及腹部轮廓线呈弧形。头中等大,侧扁,头向前稍尖,头后稍隆起。吻圆钝,在鼻孔前方稍凹陷,吻长短于眼后头长,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在前眶骨前缘有一浅沟斜向口角。须2对,均发达,吻须较短或等长,向后到达眼的前半部,颌须向后伸到达瞳孔之后或眼后缘(小鱼较长)。口中等大,亚下位,口裂呈马蹄形,上颌稍长于下颌,上颌后伸达鼻孔或眼前缘的垂直线(小鱼)。两口角间距等于或小于眼径。唇简单,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唇前端常具一浅缺刻,但缺角质边缘,唇后沟向前直伸,但左右分离,其间距等于或稍小于眼径。眼较大,侧上前位;眼间宽,稍外凸。鼻孔位于眼的前上方,距眼前缘较距吻端为近。鳃膜在前鳃盖骨后缘下方与鳃峡相连,鳃峡狭,其间距约为眼径的1/2。鳃耙短,其顶端有的分叉,排列稀疏。下咽告侧扁,顶端尖,呈钩状,排列较稀。

背鳍外缘内回,末根不分枝鳍条粗硬,后缘锯齿粗壮,全刺的长约等于头长,背鳍起点距尾鳍基纳等于至鼻孔或眼中央的距离。腹鳍长比头短,其起点在背鳍起点垂直线之前,相距2-3个鳞片,后伸不达臀鳍起点,相距约2-3个鳞片。胸鳍尖形,比腹鳍稍长,但比头长为小,后仰不达腹鳍起点,相距约1-2个鳞片。臀鳍外缘微凹,起点在于从尾鳍基到腹鳍起点的中点或稍近后者,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分叉,尖形,上下叶约等长,其最长鳍条约为最短鳍条的2倍强。肛门紧接臀鳍起点前方。

鳞中等大,胸部鳞比体侧的较小。腹鳍基具一长形腋鳞,背鳍及臀鳍基部具鳞鞘。侧线完全,前部呈弧形,向后平直伸达尾鳍基中点。腹膜灰黑色。鳔2室,前室短,后室长,约为前室的1.4-1.8倍.肠细长,约为标准长的2.0-3.5倍。雄鱼在生殖季节,不但吻端有密集细小的珠星,而且头背部、鳃盖外表、前眶骨外表及体侧背部的鳞、尾鳍外边的鳍条都有细小珠星。

背侧青黑色,腹侧灰白色,体侧每个鳞片均有黑色边缘,尾鳍基常有一黑色斑块。肩部有一黑色斜带(有时不显著),背鳍膜有黑色垂直条,尾鳍外侧鳍条有黑色条。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大头蚓鳗


中文名称 大头蚓鳗
拉丁名称 Moringua macrocephalus
英文名称 bighead spaghetti eel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鳗鲡目
拉丁目名 Anguilliformes
中文科名 蚓鳗科
拉丁科名 Moringuidae
中文属名 蚓鳗属
拉丁属名 Moringua
分布类别 半咸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30.6~37.1倍,为头长的10.4~11.2倍.头长为吻长的7.8~8.0倍,为眼径的18.0倍,为眼间距的6.4~7.0倍.尾部侧扁,很短小,其长约为头与躯干部合长的1/2.吻短而尖.眼小,圆形,在头的 前半部,稍近吻端;眼间隔较宽,稍隆起.鼻孔在 眼前方:前鼻孔无短管和皮瓣;口中等大,前位;上下颌 约等长.齿细小,尖锐:上下唇在口角处较发达,边缘无唇须.腮孔中等大,裂缝状.体皮肤光滑.侧线孔不明显.背鳍起点在臀鳍起点后上方,前部发达,后部呈皮褶状.臀鳍起点在 肛门的后方.胸鳍短小,不发达,在腮孔边缘的后方.无腹鳍.尾鳍狭小,后缘圆形.
生活习性 暖水性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近岸及河口咸淡水水域,有时也进入下游江段.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37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育珠蚌烂腮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