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蝶蚌

[学名]: Hyriopsis schlegeli
[资源名称]: 池蝶蚌
 
[形态特征]:
  贝壳大而扁平,帆部较三角帆蚌小。壳质较厚,坚硬,壳后背缘向上突起。壳面黑褐色,壳内面珍珠层呈乳白色或紫色。前缘钝圆,腹缘略呈弧形。壳顶低,不高出背缘,位于壳前端壳长的1/5处,易腐蚀。壳面黄褐色或漆黑色,具有同心环状生长轮脉,轮脉在壳顶部较粗糙且排列间距也较小。背部有从壳顶射出的3条肋脉,肋脉低,最末1条呈钝角状,末端在贝壳中线下,其余2条稍平而宽。在后背部布有由结节突起组成的数条斜行粗肋。有从壳顶向边缘射出的绿色放射状线。这种放射状线在幼壳上清楚,在成体上不明显或不存在。幼蚌的珍珠层呈乳白色,富有珍珠光泽,成蚌为黄褐色。韧带较长,位于三角形翼部的前半段外部不能发现。外套痕明显。前闭壳肌痕深而略粗糙,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大而极浅,略呈三角形。铰合部较发达,左右壳各具有2枚拟主齿,个别仅一枚,侧齿,左壳2枚,右壳1枚。左壳前拟主齿细、高,呈三角锥状,后拟主齿细小;右壳前拟主齿呈条状,低矮,后拟主齿大,略呈三角锥状,高于前拟主齿1/2以上,有1枚侧齿呈长条状,较左壳的高而粗。壳顶窝不明显。
 
[原产国家]:日本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日本琵琶湖  
[气候带]:亚热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日本、台湾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1. 栖息于常年水位不干涸的大、中型湖泊及河流内,喜生活在水质清爽、水流急、底质略硬的泥沙或泥底的水域,在污泥底水流较缓的水域中也有生活,但产量低。冬季水温低时,蚌体大部分潜入泥沙中,前腹缘向下,背缘向上,仅露出壳后缘部分呼吸摄食。2. 蚌通常以水中的细菌、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小型枝角类、小型桡足类和有机碎屑为食。摄食量取决于水中饵料的多少、适口程度和蚌的体质状况等。3. 当水温适宜时,成熟的雌雄蚌生殖腺慢慢变得饱满、成熟。雌蚌的生殖腺由淡黄色变成桔黄色,表明性腺成熟,受精孔贴于卵膜,遇精子即受精。M.yz023.COM

相关推荐

月蝶鱼


中文名称月蝶鱼

拉丁名称Genicanthus melanospilo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蝴蝶鱼科

拉丁科名Chaetodontidae

中文属名月蝶鱼属

拉丁属名Genican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西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眼间隔大于眼径,口小,前位,颌齿短小,有3齿尖,排列呈刷毛状,眶前骨后缘游离,有强锯齿,鳃盖鳞片6-8行,侧线中断,尾柄尚有另段侧线,尾鳍新月形,上下叶鳍条呈丝状延长。背鳍15鳍棘16鳍条,臀鳍3鳍棘18鳍条,体侧15-17条横带。

生活习性
在珊瑚礁区海域。海(洋)生。

霞蝶鱼


中文名称霞蝶鱼

拉丁名称Hemitaurichthys zoster (Bennett)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蝴蝶鱼科

拉丁科名Chaetodontidae

中文属名霞蝶鱼属

拉丁属名Hemitaur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西部和中部,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略呈圆形,甚高而侧扁,背缘隆起,吻短,略突出,不呈管状,口小,前位,颌齿短弱,呈刷毛状,体被小形弱栉鳞,侧线完全,延伸至尾鳍基,背鳍12鳍棘24-26鳍条,,中部鳍棘最长,最后鳍棘略等长于第1鳍条。臀鳍3鳍棘19-21鳍条,侧线鳞63-70,体侧具1三角形褐色区域。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38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锈色朽木蛤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