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石鲈

[学名]: Pomadasys argenteus
[资源名称]: 银石鲈
[别名]: 断斑石鲈Pomadasys hasta (Bloch,1790)
 
[形态特征]:
 
体长113-315毫米。体延长,侧扁。体长为体高的2.7-2.9倍;为头长的2.7-3倍。背面狭窄,沿背部呈弓形隆起。体高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腹部钝圆;隆起处小,或几近水平状。尾柄侧扁,其长为高的1.5-1.7倍。头中等大,头长微短于体高。头长为吻长的2.7-3.4倍;为眼径长的4-5.2倍。背面微凸,两侧平坦,吻钝圆,其长约为眼径的2倍弱。眼中等大,侧位而高,距吻端较鳃盖后上角为近。眼间隔宽,微凸,其宽约为眼径的2倍。鼻孔每侧2个,紧相邻,前鼻孔大于后鼻孔,后鼻孔被于瓣膜下。口较小,端位。上下颌等长。上颌骨完全位于眶前骨下。其后端达眼前缘下方。两颌齿细小,呈绒毛狭带状。犁骨、腭骨及舌上无牙。前鳃盖后缘具细锯齿,下缘平滑。鳃盖骨无棘。鳃耙短而尖,最长鳃耙为眼径的1/4。鳃耙5-6+11-12。 体被较大的栉鳞,栉状齿甚细弱。头上被薄圆鳞。侧綫完全与背缘并行。 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有一缺刻。背鳍起点于胸鳍基的上方,鳍棘部强大,以第三鳍棘为最长,鳍棘折迭时左右交错,部分可收藏于背部浅沟中。鳍条部基底短于鳍棘部基底,最长鳍条短于最长鳍棘。臀鳍起点始于背鳍鳍条部第五鳍条的下方。第二鳍棘最强大,为眼径的2.5倍。胸鳍长大,呈镰状。腹鳍位于胸鳍后下方。末端不达肛门。尾鳍浅凹形。 体背部银灰色,腹部乳白色。背侧方若干褐色斑点。连成不规则的纵条。背鳍鳍棘部的鳍膜边缘黑色,鳍膜间具灰褐色斑,鳍条部斑点成二纵带。尾鳍灰褐色。其他各鳍无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日本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为石鲈中大型种类,近海产,有经济价值。

相关推荐

短棘银鲈


[学名]: Gerres lucidus
[资源名称]: 短棘银鲈
[外文名]: Lucid mojarra、Saddleback silver-biddy
 
[形态特征]:
 
背鳍Ⅸ-10;臀鳍Ⅲ-7;胸鳍16;腹鳍I-5;尾鳍17。侧线32。 体卵圆形,侧扁;体长为体高2.2倍,为头长3.5倍;体背面狭窄,腹面钝圆,背腹缘均呈弓状弯曲,体高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尾柄侧扁而短,其长与高约相等。头中等大,头长为吻长3.3倍,为眼径2.9倍,背面微凹,两侧平坦。吻钝尖,吻长短于眼径。眼较大,侧位而高,距吻端与鳃盖后上角约相等。眼间隔宽,稍凹,其宽等于眼径。鼻孔二个,圆形,位于眼前上方,紧相邻,后鼻孔稍大,前鼻孔具鼻瓣。口较小,端位,前颌骨突起呈柄状,向后伸入额骨嵴间的凹陷中,口能活动向前下方伸出。眶前骨甚狭。上颌骨短小,两端游离,可自由活动。两颌牙棚小,呈绒毛带状,犁骨、腭骨及舌上无牙。前鳃盖骨边缘平滑,鳃盖骨无棘,假鳃不明显,鳃耙5+7,钝尖而短。 体被薄圆鳞,在颊部及后头部被鳞。背鳍及臀鳍基底具薄的鳞鞘。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 背鳍具9鳍棘,10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续,背鳍起点位于胸鳍基的上方稍后,背鳍鳍棘尖锐,以第3鳍棘为最长,较臀鳍第二鳍棘稍长,而短于头长;向后各鳍棘渐渐减短,相差不大;鳍棘部基底与鳍条部基底约等长,最长鳍条短于最长鳍棘。臀鳍具3鳍棘,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3~5+7~8。 体被薄圆鳞,头部除吻及前颌无鳞外,其余均被鳞。背鳍及臀鳍基底具有薄的鳞鞘,侧綫完全,与背缘平行。 背鳍具鳍棘10,鳍条9,鳍棘与鳍条部相连,背鳍起点于胸鳍基的上方稍后,鳍棘尖锐,以第三鳍棘为最长,其长约为臀鳍第二鳍棘的2倍,以第6~7鳍棘为最短,最后2鳍棘长于其前方者,背鳍鳍棘基底约等于鳍条部基底,最长鳍棘长于最长鳍条。臀鳍具鳍棘3,鳍条8,起点于背鳍第四鳍条的下方,第二鳍棘粗壮;第三鳍棘稍长于第二鳍棘,其长约等于眼径。胸鳍呈镰状,末端不达臀鳍起点。腹鳍位于胸鳍基后下方,具腋鳞,其末端达肛门。尾鳍分又。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福建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南海和东海南部,日本及其琉球群岛。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河口与很浅的沿岸水域的潮汐区域,非产卵性溯降河的河海两域洄游。 吃生活在泥-沙底部上的小的动物。

日本十棘银鲈


[学名]: Gerreomorpha japonica
[资源名称]: 日本十棘银鲈
[外文名]: Japanese mojarra
 
[形态特征]:
 
栖息于沿岸之沙泥底质之水域。肉食性,幼鱼时以浮游动物;成鱼时,掘食在沙泥地中躲藏的底栖生物。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地  [原产省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台湾等省  [原产地区]:我国的东海,南海和台湾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台湾、海南岛及菲律宾。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体呈长卵圆形,标準体长约为体高的2.7-2.9倍,体背于背鳍起点处略为弯曲,与水平方向轴约呈35度角。口小唇薄,能伸缩自如,伸出时向下垂。眼大,吻尖。上下颌齿细长,呈绒毛状;锄骨、腭骨及舌面皆无齿。体被薄圆鳞,易脱落;背鳍及臀鳍基底具鳞鞘;侧线完全,呈弧状,至尾鳍基底之侧线鳞数42-43,尾鳍基底之有孔鳞3;侧线上鳞列数4.5(侧线至背鳍第V棘间,且不含侧线鳞)。背鳍单一,硬棘部X,第II棘最长,但短于头长;臀鳍第II棘细尖状,短于或等于眼径长;胸鳍短,末端仅及肛门;尾鳍叉形,最长鳍条长约为中央鳍条2倍。体色呈银白色,体背淡橄榄色;背鳍、尾鳍黄褐色;腹鳍、臀鳍及胸鳍前讦黄色而后部白色。

大斑石鲈


[学名]: Pomadasys maculatus
[资源名称]: 大斑石鲈
[外文名]: Grunter、Spotted javelinfish、Blotched grunt、Spotted grunter、 spotted javelinfish、blotched javelinfish、saddle grunt、saddle grunter
[形态特征]:
 
背鳍Ⅻ-14;臀鳍Ⅲ-7;胸鳍16;腹鳍I-5;尾鳍17。侧线鳞49。 体长椭圆形,侧扁;体长为体高2.8倍,为头长3.1倍;体背面较挟,腹面钝圆,背缘隆起度较腹缘为大,腹缘在臀鳍前部弧度甚小,体高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尾柄侧扁,其长稍大于高。头中等大,头长为吻长3.4倍,为眼径4倍,背面稍隆起。吻钝尖。眼中等大,侧上位,距吻端与距鳃盖后上角约相等。眼间隔宽而平。鼻孔2个,呈椭圆形,相距甚近,前鼻孔略大于后鼻孔,紧位于眼前缘。口较小,端位,微斜;上颌稍长于下颌。颏孔一对。头腹面由鳃盖骨曲折形成一中央沟缝。两颌牙细小,圆锥形,外行牙略大;上颌前端牙4~5行,下颌6~7行,排列均不规则;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鳃耙7+14,短而细,最长鳃耙为眼径的1/3左右。 体被弱栉鳞,头部鳞较小,除吻部外,余皆被鳞。背鳍、臀鳍基底均被有鳞鞘。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后端达尾鳍基上。 背鳍具12鳍棘,14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有一凹陷;背鳍鳍棘以第四鳍棘为最长,向后渐次缩短,各鳍棘平卧寸,左右交错,部分可收藏入鳞鞘的沟中,背鳍鳍棘部基底长于鳍条部基底。臀鳍起点位在第四背鳍鳍条的下方,具3鳍棘,7鳍条,以第二鳍棘最强大。胸鳍位低呈镰状。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方稍后,其末端不达肛门。尾鳍浅凹形。 体背部灰褐色,腹部银白色,体侧一般具4个大黑斑:第一黑斑最大,从背看呈马鞍形,第二、三黑斑在体侧中部,第四斑位背鳍鳍条部末端。第4~8背鳍鳍棘间有一黑色椭圆形大斑。尾鳍灰色,臀鳍、胸鳍、腹鳍均淡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浙江  [原产地区]:我国的东海,南海和台湾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中国南海与东海,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主要渔场有北部湾海区及涠洲岛附近,渔汛期为每年的3~6月份,在涠洲岛及汕尾外海,渔获旺季是3~7月份,在昌北渔场4~5月份为渔获旺季。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优质,其它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中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其它

条纹狼鲈(条纹石鮨、美洲条纹鲈)鱼种培育


(一) 鱼种培育池条件
鱼种培育池与鱼苗培育池的要求基本相似,面积可大一些,一般为3~5亩;水深1.2~1.5米较为合适。为确保鱼苗的成活率,必须严格进行清塘消毒。由于鱼种培育阶段主要以人工投饲为主,因此一般情况下培育鱼种的池塘无需施肥,但如果水质太瘦,透明度太大,也应施用适量有机肥或无机肥以促进浮游植物的繁殖,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鱼塘要在进足水后才能放养鱼种,否则会增加水鸟的危害。放种前应对重要的水质指标如溶氧、pH、水温等进行测定,以保证理想的放养条件。以上这些工作应在夏花鱼种出塘前全部准备好。

(二)放养规格与密度
鱼种培育阶段是紧接着鱼苗培育阶段进行的。鱼种培育阶段放养的鱼种,即为鱼苗培育阶段收获的夏花鱼种,规格多在2.5~5厘米之间。同一个池塘必须放养规格一致的夏花鱼种,以减少自相残食的机会。

鱼种放养密度,要根据实际生产目标、鱼池条件(如水源)以及池塘设施的配套情况等来确定。例如,若养殖单位要求在成鱼养殖时放养尾重100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鱼种培育时的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2500尾/亩;若要求生产规格较小的鱼种(30~40克/尾),每亩放养量以4000~5000尾较为适宜。此外,每亩应套养规格相近的鲢、鳙鱼种100~150尾,以控制水质。养殖实践表明,过低的放养密度(每亩1000尾以下)会造成鱼种个体生长速度出现较大的差异,还会因此而出现自相残食,降低成活率。池塘条件及其设施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放养密度,若水源充足,水质好,增氧设备齐备,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反之,则应适当降低放养量。

(三)日常管理
鱼种培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池塘管理。经常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注意观察、测定水质,了解鱼种的生长,及时分筛,合理投喂等都是鱼种培育阶段日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

1.水质管理池塘水质调控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鱼种的生长和生存,鱼种培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质管理水平的高低。鱼苗培育阶段的水质管理方法大多也适用于鱼种培育,但鱼种培育阶段也有其自身特点,如鱼种对环境的适应力增强,池塘鱼载量增加等都有别于鱼苗培育阶段。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管理好池塘水质,以满足鱼种的生长要求。调控水质的最有效方法是换水和增氧。如果条件允许,应经常测定溶氧、pH、水温、氨、透明度等以便于根据池塘的水质变化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鱼种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条纹鲈鱼种阶段对溶氧要求为5毫克/升以上,如果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要开机增氧或加水以提高溶氧含量,防止泛塘。每个池塘均应装备增氧机,以叶轮式增氧机效果最佳。在水温较高的夏季,最好每天午夜开机增氧2~3小时,若用换水方式以提高溶氧,则应加注含氧丰富的表层水,并在池塘相对的一边从底层排水。水体溶氧的饱和含量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水温高,饱和溶氧含量低;水温低,饱和溶氧含量高。所以,缺氧泛塘事故大多发生在高温季节(6~9月),在高温季节,如果上下水层溶氧含量差异过大,遇暴雨时常会造成泛池,故应经常测定溶氧,以便在需要时即采取增氧措施。

条纹鲈在鱼种阶段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强于鱼苗阶段,16~30℃均能正常摄食,超出此范围,则摄食活动下降。鱼种对pH的适应范围也有所增加,但中性更适于鱼种的生长,如水体酸性较大,可使用石灰加以调节。

氨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有很强的毒性,即使很低的浓度也会抑制鱼类的生长。由于鱼种培育阶段以人工投喂为主,在放养量大、投饲较多的情况下,鱼类的排泄物及残饵可能会导致氨含量的上升,水温偏高时更易于引起鱼类中毒,必须予以注意。降低水温(如加入低温新水),减少投饲,以及换水、增氧等均可降低池塘氨的含量。

虽然鱼种培育期间浮游动物并非是条纹鲈的主要食物,但池水也应保持一定的肥度,水质过瘦,透明度增大,太阳光可直照池底,常会造成水生维管束植物及丝状绿藻的大量繁殖,这些植物的大量存在会干扰鱼种取食,对鱼种的生长产生不良作用,而且对拉网捕捞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维持一定量的浮游植物十分必要,池水理想的透明度应保持在50~80厘米之间,透明度过大,可适量施用有机肥或化肥,若水过肥,则应及时加注新水。


2.饲料及投喂在鱼苗培育后期或夏花鱼种暂养期间,已进行食性驯化的鱼种,放养后即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条纹鲈属肉食性鱼类,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高,在实验条件下,个体重为1.4克的鱼种投喂含47%蛋白质和12%脂肪或57%蛋白质和17%脂肪时,获得最佳的生长速度和蛋白质利用率;个体重为9~16克的鱼种,饲料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为52%和13.2%时,净增重、饲料效率、蛋白质的利用率最大。目前尚未研制出条纹鲈鱼种的专用饲料配方,实际生产中通常是投喂高质量的鲑鳟鱼商品饲料,蛋白质在40%~45%之间;使用优质加州鲈鱼或斑点叉尾鮰配合饲料效果也比较理想。可用沉性或浮性饲料投喂,不过最好是浮性饲料,因为浮性饲料易于观察,鱼到水面争食,多余饲料漂浮在水面上,容易发现,能减少浪费,还可避免因过量投喂而引起池塘水质变坏。饲料颗粒的大小应根据鱼种的个体大小作相应的调整,通常是开始使用直径约1毫米的饲料,以后随着鱼种的个体长大而相应增加,以鱼种能正常摄食为度。投喂率的确定,也与鱼的个体大小有关,总的原则是鱼规格小,日投饵率高,鱼规格大,日投喂率低(表3-5)。

从表3-5可知,初期的投饵率可高达鱼体重的15%~25%,但由于鱼的总重量较小,实际投饵量并不会很大。初期高投饵率的目的是使鱼种能有更多机会援食人工颗粒饲料,减少因部分鱼尚不习惯摄食颗粒饲料而造成规格的差异。大约2周以后投饲率要逐渐减低,直至接近收获时日投喂率为鱼体重的3%左右。投喂率的调整依据主要是对鱼生长进行测定,通常每月1次,由于拉网会造成鱼体紧张或引起损伤,故应尽可能小范围采样(如围池之一角等),而且拉网要选择水温低的时候进行,采到鱼样本后无需作个体测定,在池边混合秤重后即可估算出池塘鱼的总重量,并据此计算投饵量。

投喂方式多为人工投饲,也可使用自动投饵机投喂。每天早晚各投饲1次,如果条件允许,适当增加投饲次数(每天3~4次),可减少个体间大小的差异。通常是沿着池的一边投喂,应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撒放饵料,以使所有的鱼都能摄食到足够的食物。若使用浮性饲料,在风浪较大时应在上风处投放饲料,以免被风浪吹至岸边造成浪费。

条纹狼鲈(条纹石鮨、美洲条纹鲈)亲鱼培育


(一)亲鱼培育池的条件
亲鱼培育池是亲鱼的生活栖息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亲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因此,必须认真加以选择。亲鱼池的位置要尽可能靠近人工繁殖场,这样可缩短亲鱼运输路程,减少运输时间。为了让亲鱼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要选择水源充裕、水质优良、排灌方便,最好有微流水的池塘作为亲鱼培育池;面积不宜太大,以3~5商为佳;水深1.8~2米;池形以长方形较好,池底应为沙质或壤土池塘。亲鱼放养前要进行池塘清整,包括干池曝晒数日,挖去多余的淤泥,维修和加固池埂,清除池塘四周杂草等,为亲鱼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以利于亲鱼的生长和发育。

选择体质健壮、个体大、无伤无病的条纹鲈作为后备亲鱼。年龄应在3龄以上。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以及亲鱼的个体大小灵活掌握,以既能充分利用水体,又能使亲鱼性腺发育良好为原则,亲鱼池的最大负载量应控制在250~300千克/亩以内,由于放养后亲鱼还会有较大的增重,因此开始放养量不宜过大,如每尾体重2千克左右的后备亲鱼,每亩放养100尾左右比较合适,雌、雄鱼同池培育。亲鱼培育池要搭配大规格的鲢、鳙鱼种50~100尾以调节水质,但一般不宜套养其他鱼类。

(二)日常管理
饲料是亲鱼性腺发育的物质基础,能否满足亲鱼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对其性腺发育关系很大,因此亲鱼培育期间必须保证投喂充足适口的饲料。条纹鲈是肉食性鱼类,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高,以投喂冰鲜鱼效果最好,冰鲜鱼来源不便的地区,也可用配合饲料培育条纹鲈亲鱼。饲料蛋白含量在40%~44%之间,其中动物蛋白应占50%以上,但在秋季及产前1个月,每周最好能补充投喂冰鲜鱼2~3次,以促进性腺的发育。条纹鲈耐低温能力很强,水温在℃以上便能摄食,在我国南方地区,每年停食的时间很短,因此要及早投喂。

条纹鲈对水质要求比较高,亲鱼池尤其要保持清新的水体环境,溶氧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如遇天气不好则应减少投喂量,并开机增氧,亲鱼如出现严重浮头,即使不死亡也会严重影响性腺发育,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条纹鲈的产卵季节南方一般为3~4月,北方则大约推迟1个月。在产前1个月,应经常冲水刺激,对加速亲鱼的性腺发育有良好的作用,若有长流水刺激则效果更佳。国外报道,通过控制光照和水温,可提高条纹鲈的产卵率。亲鱼培育管理中,除应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和充足的食物外,平时应尽量少拉网操作,亲鱼捕捞后往往一二天都不摄食。高温季节拉网还会造成亲鱼损伤,过多的拉网作业必然会影响亲鱼健康、性腺发育,临近繁殖季节拉网过多还会影响产卵和胚胎发育。因此,条纹鲈亲鱼要专池培育,不宜与其他商品鱼混养。

沙鲈


[学名]: Psammpperca waigiensis
[资源名称]: 沙鲈
[外文名]: Sand bass、sand perch、rddf barramundi、dwarf palmer、glasseyed perch、waigeu sea perch
 
[形态特征]:
 
背鳍Ⅶ,I-13;臀鳍Ⅲ-8;胸鳍15;腹鳍I-5;尾鳍17。侧綫鳞46~49。 体长117~312毫米。体较延长,侧扁。背腹缘皆钝圆。体长为体高2.7~3.6倍,为头长2.6~2.8倍。 头部稍呈圆锥形。背部圆凸,由吻端至眼间隔微凹下。头长等于或短于体高,头长为吻长3.5~3.7倍,为眼径5~5.6倍。吻钝圆。眼中等大,侧上位,靠近前端。眼间隔宽,圆凸,其宽大干眼径。鼻孔2,分离,其距离约与瞳孔等大。前鼻孔小,具瓣膜,位于唇上缘,后鼻孔巨大,位于眶前缘。口中等大,稍倾斜,上下颌等长。上颌骨后端扩大达瞳前下方。眶前骨狭,下缘平滑。上下颌、犁骨、锄骨齿细小绒毛状、舌上具绒毛齿呈椭圆形。前鳃骨后边具锯齿,隅角有一强棘,下边平滑无棘。鳃盖骨有一扁平棘,多埋于皮下不明显。鳃耙强大,杆状,最大鳃耙长于最长鳃丝。、鳃耙2~3+6~7。 鳞大而薄,栉状齿细弱。背鳍与臀鳍基底有一鳞鞘。颊部与鳃盖上被小鳞。侧綫完全,沿体侧中央,在胸鳍上微呈一弧状弯曲。 背鳍2,稍分离,中间有深缺刻。第一背鳍鲢鳍棘强大,其起点距吻端与第二背鳍基底末约相等,以第三鳍棘为最长。第二背鳍边缘圆形,最长鳍条约等于最长鳍棘。臀鳍起点于第二背鲔第三鳍条下方。第二鳍棘粗壮。胸鳍中等大,边缘圆形。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尾鳍圆形。 全体银灰色,第二背鳍及尾鳍边缘灰褐色。胸鳍及腹赂色较浅。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中国,日本,昆土兰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棲息於岩礁或珊瑚礁, 時常在雜草叢生的區域中, 白天通常在洞與裂隙。 進入河口。

紫鲈


中文名称紫鲈

拉丁名称Aulacocephalus temmincki Bleek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黄鳝属

拉丁属名Aulacocepha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北至日本、朝鲜。我国产于东海。

形态特征
体稍长,甚侧扁,被细小栉鳞,头中大,颊部被细小栉鳞。口大,口裂斜,下颌稍突出。两颌、犁骨和腭骨均具绒毛状齿。舌上无齿。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齿。鳃盖骨具3棘。背鳍鳍刺部与鳍条仅基部稍连,具深缺刻,8鳍棘12-16鳍条,臀鳍2-3鳍棘12-14鳍条。尾鳍圆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姥鲈


中文名称姥鲈

拉丁名称Enoplosus armatus (White, 1790)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姥鲈科

拉丁科名Enoplosidae

中文属名姥鲈属

拉丁属名Enopls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海域中,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甚侧扁而高,头短小,眼较大,口小,口裂斜,下颌甚突出,具辅上颌骨。眶前骨下缘具2尖棘。具假鳃,鳃盖条7,侧线完全,前端在胸鳍上方呈弧形弯曲,体被圆鳞,奇鳍基部被鳞,背鳍、臀鳍和腹鳍均甚延长,尾鳍小,后缘凹形,腹鳍胸位,1鳍棘5鳍条,长于胸鳍。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驼背鲈


中文名称驼背鲈

拉丁名称Cromileptes altiveli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异名老鼠斑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驼背鲈属

拉丁属名Cromilept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肯尼亚,印度,斯里兰卡至日本、澳大利亚,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和头均侧扁,头背明显下凹,体长为体高的2.6-3.0倍。体被圆鳞。后鼻孔呈纵裂状,颌齿呈绒毛状,无犬齿。腭齿不明显。背鳍连续,无缺刻,Ⅹ-17-19,臀鳍Ⅲ-10。尾鳍圆形,侧线鳞53-56。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经济价值
食用鱼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38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双沟鬘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