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线蜒螺

中文名称 黑线蜒螺
拉丁名称 Nerita lineata
生物代码 580050010110010013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 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蜒螺科
拉丁科名 Neritidae
中文属名 蜒螺属
拉丁属名 Nerit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半球形,结实。壳高19.3mm,壳宽17.5mm。螺旋部低小。体螺层膨大,几占贝壳全部。壳灰黄色,布满黑色螺肋。体螺层约有20条。壳口半圆形,灰白或灰黄色。外唇内面加厚,具有粒状齿列;内唇倾斜,内缘中央凹陷部有2枚强状齿。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间带岩石或珊瑚礁间。

相关推荐

变色蜒螺


中文名称变色蜒螺

拉丁名称Nerita chameleon Linnaeus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蜒螺科

拉丁科名Neritidae

中文属名蜒螺属

拉丁属名Nerit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西沙群岛,广东沿海。

形态特征
壳近球形,结实。壳高13.0毫米,壳宽11.7毫米。螺旋部低小。体螺层膨大,占贝壳全部。壳面螺肋细密,颜色多变,有深绿色或淡绿色色斑或杂有白色和黄色斑纹斑块。壳口白色,半月形。内唇伸展倾斜,微显褶襞,内缘中部凹陷处具2枚强齿;外唇薄,内缘加厚具粒状齿列,约12枚左右。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间带岩礁间。产于海南岛三亚沿海。海(水)生。

锦蜒螺


中文名称锦蜒螺


拉丁名称Nerita polita Linnaeus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蜒螺科

拉丁科名Neritidae

中文属名蜒螺属

拉丁属名Nerit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南海,日本、菲律宾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壳长卵形,厚实。壳高32毫米,壳宽24毫米。螺层约4层。螺旋部低矮。缝合线清楚。体螺层膨大,几占整个贝壳。生长纹微弱而明显。壳白色或淡灰绿色杂黑色云斑,有的具有红色色带,美丽光滑。壳口半圆形。内唇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宽板面,内缘中央部有3-4枚发达齿。外唇的内方有齿列。

生活习性
海(水)生。生活于潮间带岩礁间。产于海南岛文昌、琼海、万宁、三亚沿海。

肋蜒螺


中文名称肋蜒螺

拉丁名称Nerita costata Gmelin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蜒螺科

拉丁科名Neritidae

中文属名蜒螺属

拉丁属名Nerit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西沙群岛、广东;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壳半球形,结实。壳高17.6毫米,壳宽15.1毫米。螺旋部低小。体螺层占贝壳全部。壳面具10余条黑色粗大的螺肋。缝合线浅。壳口半月形。外唇边缘具黑色镶边,内缘加厚,有7枚齿,两侧齿尤为发达;内唇向外扩展与外唇相连,白色或淡黄色,有褶襞,内缘有4枚齿。厣半圆形。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间带岩礁间。产于海南岛万宁、三亚沿海。海(水)生。

齿舌拟蜒螺


中文名称齿舌拟蜒螺

拉丁名称Neritopsis radula (Linnaeus)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拟蜒螺科

拉丁科名Neritopsidae

中文属名拟蜒螺属

拉丁属名Neritops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南海、西沙群岛、印度洋、西太平洋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壳半球形,坚实,洁白色。壳高24.5毫米,壳宽21.0毫米。螺层约4层。壳顶矮小,体螺层大,几占贝壳全部。缝合线深。壳面布满螺肋,螺肋由念珠状突起连成。壳口广,圆形。外唇边缘由齿状缺刻;内唇厚,中内有一直线凹陷。

生活习性
热带种。产于海南岛三亚沿海。海(水)生。

矮狮蜒螺


中文名称 矮狮蜒螺
拉丁名称 Nerita chamaeleon
生物代码 580050010110010008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 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蜒螺科
拉丁科名 Neritidae
中文属名 蜒螺属
拉丁属名 Nerit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近球形,结实。壳高13.0mm,壳宽11.7mm。螺旋部低小。体螺层膨大,占贝壳全部。壳面螺肋细密,颜色多变,有深绿色或淡绿色色斑或杂有白色和黄色斑纹斑块。壳口白色,半月形。内唇伸展倾斜,微显褶襞,内缘中部凹陷处具2枚强齿;外唇薄,内缘加厚具粒状齿列,约12枚左右。
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间带岩礁间。产于海南岛三亚沿海。

齿纹蜒螺


中文名称齿纹蜒螺

拉丁名称Nerita yoldi Recluz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蜒螺科

拉丁科名Neritidae

中文属名蜒螺属

拉丁属名Nerit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浙江以南沿海,印度洋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壳半球形。壳高17.1毫米,壳宽17.3毫米。螺层约4层。螺旋部小。体螺层几占贝壳全部。壳面具低平的螺肋。壳白色或黄色底具黑色花纹或云斑状,壳口半圆形,壳内灰绿或黄绿色。外唇外缘具黑白相间镶边,内缘有齿列;内唇倾斜微呈邹褶,中央凹陷部具2-3枚细齿。厣半月形,具粒状突起。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间带高、中潮区岩石间。产于海南岛文昌、三亚沿海。海水/咸水生。

黑线[餐鱼]


中文名称黑线[餐鱼]

拉丁名称Atrilinea roulei (Wu)

英文名称black-lateral-line dace, Black-stripe minnow

异名[餐鱼]条、乌条、苦头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黑线[餐鱼]属

拉丁属名Atrilinea Chu,1935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安徽秋浦河(属长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Ⅱ-12-13。下咽齿3行,245-542。侧线鳞53[8.5/(3.5-V)]56。

体长为体高的5.6倍,为头长的4.3倍。头长为吻长的2.7倍,为眼径的3.6倍,为眼间距的2.7倍,为尾柄长的1.2倍,为尾柄高的2.6倍。

体延长,侧扁。头略小,吻钝尖。口亚下位,口裂稍平,下颌铲形,唇薄,上唇有一不发达的薄膜与下唇相连。无须。眼大。鳞中等大。侧线下弯,行于体之下半部。

背鳍无硬刺,起点于腹鳍之后上方,位于吻端与尾鳍基之正中。胸鳍末端不伸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肛门紧位于臀鳍之前。

腹膜黑色。肠不甚长。

沿侧线有一狭的黑带。

生活习性
生活在河流上游的支流或山区河溪水质清澈、水流稍缓的水体中。经常集小群活动、觅食。为杂食性鱼类,食昆虫幼虫和硅藻、丝状藻等。生活在河流上游的支流或山区河溪水质清澈、水流稍缓的水体中。经常集小群活动、觅食。为杂食性鱼类,食昆虫幼虫和硅藻、丝状藻等。

淡水生。

繁殖习性
生活在河流上游的支流或山区河溪水质清澈、水流稍缓的水体中。经常集小群活动、觅食。为杂食性鱼类,食昆虫幼虫和硅藻、丝状藻等。

枣螺


中文名称 枣螺
拉丁名称 Bulla vernicosa Gould
生物代码 580060020050010008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头楯目
拉丁目名 Cephalaspidea
中文科名 枣螺科
拉丁科名 Bullidae
中文属名 枣螺属
拉丁属名 Bull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贝壳卵圆形。壳高41.3mm,壳宽32.3
mm。螺旋部卷施凹陷入体螺层内,壳顶中央形成一个深凹的小穴。体螺层膨胀。壳表白色,饰有黄褐色小斑纹,有时这些斑纹聚集形成3~4条不太明显的暗色横带。生长线精细而明显,常密集成皱褶。壳口稍高出壳顶,上部狭,底部宽而圆。壳口内面白色。
生活习性 暖海产,生活于潮间带低潮区附近珊瑚礁间沙质海底。

大沼螺(湖螺)的养殖


大沼螺,俗称螺蛳,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江河、湖泊、沟渠、溪流、池塘和稻田中,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新、天然饵料丰富、水草丛生和有微流水的地方,通常营底栖生活,以浮游生物、各种腐屑为饵,有群居的习性。大沼螺的养殖技术比较简单,特别是大沼螺的繁殖力较强,且可与鱼、虾、蟹、鳖等特种水产同池共生,因而目前大多数采取引种养殖、增殖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应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1.选好养殖水域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地现有的池塘、河沟、稻田甚至小型湖荡,发展大沼螺的增养殖。

2.搞好引种在选定的养殖水域里,每亩投放200-400千克大螺狮,让其繁殖后代,促进生长。

3.坚持合理利用大沼螺的繁殖一般自4月上中旬开始,直到9月底结束。当新繁殖的大沼螺长到一定规格后,就可起捕经过加工用于饲养青虾。每次起捕后都要留足一定数量的产卵亲体,让其继续产卵繁殖,繁衍滋生,确保持续利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48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