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鳍鳈

[学名]: 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 czerskii(Berg)
[资源名称]: 东北黑鳍鳈
[别名]: 臭鲤子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7,臀鳍条Ⅲ-6,胸鳍条I-14,腹鳍条I-7。鳃耙5~6。下咽齿2行,15/51。侧线鳞40(6)/(4-Ⅴ)43,背前鳞12,围尾柄鳞16。 体长为体高3.5~4.4(3.9)倍,为头长4.1~4.5(4.3)倍,为尾柄长4.5~5.1(5.0)倍。头长为吻长2.6~3.3(3.O)倍,为眼径3.8~4.7(4.4)倍,为眼间距2.7~3.6(3.O)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3~1.8(1.6)倍。 体长略侧扁,腹部圆,头较小,头长小于体高,吻钝,口亚下位,呈弧形,口裂较浅,唇薄,下唇侧叶狭长,前伸几达下颌前缘。唇后沟中断,间距较狭,下额前端骨质边缘不发达。无须。眼小。鳃耙短小。主行下咽齿略侧扁,最大的2枚顶端尖细,呈钩状。侧线鳞完全。 背鳍短无硬刺,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为近,胸鳍短,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稍后,末端可达肛门。臀鳍起点距腹鳍基部较距尾鳍基为近。尾鳍分叉浅,上、下叶末端圆,肛门位于腹鳍基部至臀鳍间的中点。 鳔二室,后室为前室1.6~2.0倍。肠较短,肠长不及体长,腹腔膜白色。 背部体侧灰黑色,腹部白色,体侧中轴有一黑纹带,体侧分布许多黑斑,鳃盖后部、胸部呈桔黄色,各鳍灰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黑龙江  [原产地区]:黑龙江  
[气候带]:温带,寒温带
[生活习性]:
栖息江河湖泊中,多分布在低温水域。在1+龄时性成熟,产卵期6月中旬至7月末,雄性体色鲜艳,眼下部前鳃盖上出现角质珠星。雌性有很长的产卵管,怀卵量800~1000粒,分批产卵,卵径2毫米。食性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以摇蚊幼虫为主,其次是蜉蝣幼虫及毛翅类幼虫。

相关推荐

川西黑鳍鳈


中文名称 川西黑鳍鳈
拉丁名称 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 davidi(Sauvage)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鳈属
拉丁属名 Sarcocheilichthys Bleeker,1860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胸鳍条1,13~14;腹鳍条1,7;臀鳍条3,6。鳃耙5。下咽齿2行,1.5~5.1或1.4~4.1。侧线鳞38~39;背鳍前鳞10~12;围尾柄鳞16。标准长为体高的3.4~3.9倍,为头长的3.8~4.2倍,为尾柄长的5.3~6.1倍,为尾柄高的7.1~7.9倍.头长为吻长的2.7~3.2倍,为眼径的3.7~4.2倍,为眼间距的2.7~3.O倍,为尾柄长的1.3~1.6倍,为尾柄高的1.8~1.9倍.体高而稍长,略侧扁,腹部圆.头短小,头的长度小于体高.吻较短,略圆钝,鼻孔前方微凹陷.口小,亚下位,呈弧形.下颌狭窄,具角质边缘.唇简单,下唇侧叶较为宽厚,前伸不达下颌前缘,唇后沟中断,间隔略窄.眼小,位于头的侧上方,眼后头长远超过吻长.眼间较宽,隆起.无须.鳃耙极微小.下咽齿主行的第一、第二枚齿 略侧扁,顶端尖钩,其余各枚粗壮,外侧1行细小.鳞片中等大,侧线完全。背鳍短,无硬刺,其起点至吻端与至尾鳍基的距离相等,外缘平截.胸鳍短,末端稍圆,其长小于头长.腹鳍稍长,末端宽圆,略超过肛门,其起点位置在背鳍起点的稍后,与背鳍第一分枝鳍条相对.臀鳍起点距腹鳍基与距尾鳍基相等.尾鳍短小,分叉较浅,上下叶末端略圆.肛门位置略近臀鳍起点,约位于腹鳍基部与臀鳍起点间的后2/5处。脊椎骨4+34.鳔2室,前室较大,椭圆形,后室稍细长,末端略尖细,其长度为前室的1.5倍左右.肠管较短,其长不及标准长,约为标准长的O.9倍.腹膜白色略透明,上面有许多黑色小点。体呈青灰色,腹部灰白色;生殖期间体色鲜艳,体呈红色,背部较深,腹部浅红,颌部及鳃盖处桔黄色,体侧具若干不规则的黑斑,沿侧线有工条黑色纵纹,鳃盖后缘有黑色的垂直条纹,各鳍微黑色。

东北鳈


中文名称东北鳈

拉丁名称Sarcocheilichthys lacustris (Dybowski)

英文名称fat minnow

异名老母猪鱼,黑老婆脚,山鲤子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鳈属

拉丁属名Sarcocheilichthys Bleeker,1860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侧线鳞42-43,鳃耙8-9,下咽齿二行,25-52(15-51)。

头长为体长的20%-22.3%,体高为体长的29.5%-33.5%,尾柄长为体长的17%-19.6%,尾柄高为体长的14.2%-15.5%,吻长为头长的38.5%-43.5%,眼径为头长的18.2%-21.8%。

体侧扁稍高,头后背部隆起。头短小,吻圆钝,口小,口下位。呈马蹄形。唇丰厚,下颌前缘具有锐利的角质边缘。口角须一对短小,鳃耙不发达。下咽齿内行侧扁略弯。胸腹部披鳞。

背鳍末根基部变粗硬。胸鳍和腹鳍呈圆形,尾鳍上、下叶端圆状。肛门近于臀鳍。

腹腔膜灰白色。鳔二室,较肥大,后室长为前室的二点五倍左右。

幼体浅黄色,体侧有四条宽的横带纹。成鱼体灰黑色,带有浅红的色彩,横带纹暗淡不明显。各鳍灰黑色,鳍边缘明显灰白或灰黄。

生活习性
东北鳈喜栖息于水清、沙质底的静水或缓流水中。属于底层鱼类,虽不属于冷水性鱼,但适于较低的水温环境。东北鳈利用下颌角质边缘可以刮食附着在石砾上的生物,以无脊椎动物为主。幼鱼的食物中以摇蚊幼虫为主,成鱼以毛翅类、昆虫幼虫为主要食物。

淡水生。

繁殖习性
三年、体长10厘米达到性成熟。在生殖期,雄鱼的体色变深,吻部和胸鳍条外缘具有粗糙的珠星。雄鱼具有明显的产卵管。产卵期为6月初至7月中旬。怀卵量5 000-18 000粒,卵径1.9毫米左右,膨胀后卵膜较大,达5毫米以上。色浑暗不透明,与其他漂浮性鱼的卵显然不同,在江河流水处产卵,当水温24℃时,约经4天孵出,胚体长7.3毫米。

东北黑蜂


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原是由西伯利亚引进的前苏联远东黑蜂。它是一个已为长期生产实践所证明了的适应当地气候、蜜源特点的蜜蜂优良品种。它不仅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的当家品种,而且也是我国的一个宝贵蜂种资源。

血统分析

1956年,前苏联的舍尔宾纳(ЩерьинаЛС)所著《养蜂学》中提到:远东蜜蜂原是被运到沿海边区去的乌克兰蜂。该蜂遍布乌克兰,喙长,温和,色比中部俄罗斯黑蜂鲜明。

1975年,德国的鲁特涅(RuttnerF)在《蜂箱与蜜蜂》中提到:类似卡尼鄂拉蜂(A.m.carnica)的苏联南部乌克兰草原蜜蜂(A.m.acervorum)显然是过渡到黑蜂(A.m.mellifera)的中间类型。

1982年,刘宗唐在《黑龙江养蜂资料选编》中提到:据资料记载,苏联的远东在100年前曾是欧洲黑蜂与卡尼鄂拉蜂的混居地带。苏联西伯利亚的喀尔巴阡蜂(Carpathianbee)和远东蜂都是卡蜂的品种。欧洲黑蜂在十七世纪以后,人们将它越过乌拉尔山带到西伯利亚。这充分证明西伯利亚不仅曾经饲养卡蜂,也饲养过欧洲黑蜂。根据遗传学的观点分析,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并具有其特殊的形态指标和生物学特性,它应该成为一个品种。东北黑蜂来源于欧洲黑蜂和卡蜂的混居地带。它在某些方面和欧洲黑蜂相似,另在某些方面又和卡蜂相似,这就充分说明欧洲黑蜂和卡蜂皆是东北黑蜂的亲代,同时可以断定,东北黑蜂是由欧洲黑蜂与卡蜂自然杂交后,经长期自然选择结合人工选择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品种。

1982年,虎林县的杨玉华、饶河县的金垣在上述同一选编中分别都认为东北黑蜂源于前苏联远东黑蜂,现已成为适应当地气候、蜜源条件的地方生态型。

1993年,刘先蜀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关于西方蜜蜂条目中提到:在前苏联养蜂业中具有一定位置的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和中俄罗斯蜂(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长期杂交形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

综上所述,东北黑蜂乃源于苏联远东黑蜂,而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与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而乌克兰蜂接近于卡尼鄂拉蜂。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东北黑蜂的主要血统应是卡蜂和黑蜂。

笔者曾分别于1950年、1957年、1959年,先后引进纯种卡蜂、东北黑蜂、远东黑蜂种王来福州试养。1987年8月在波兰接触过欧洲黑蜂。1990年夏考察了东北黑蜂保护区。1992年夏又有机会考察了新疆黑蜂保护区。这样,综合中外有关各方面的资料、形态指标、生物学特性以及个人直接感触比较,东北黑蜂性情温顺、管理方便;而欧洲黑蜂或伊犁黑蜂凶暴异常,近之如临大敌。因此,按主次而论,至少从饲养角度上可以认为东北黑蜂这一品种,血统基本上乃属于卡蜂(Carnica)的,其中杂有欧洲黑蜂(Mellifera)的相当成分。至于今日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高蜂(Caucasica)以及南来意蜂(Ligustica)的性状,则多半是本世纪30年代以至50年代以后所受到的影响。

饲养简史:

19世纪中叶,即1857年中俄爱辉条约签署之后,随着沙俄势力的深入扩张和大量移民入境,并将远东蜜蜂带入黑龙江省。

1878年,地处完达山东侧,濒临乌苏里江西岸,交通十分闭塞的饶河县,一位名叫邹兆云的少年15岁就到对岸为俄国雇主饲养黑蜂,由于潜心斯业,深谙蜂性,成绩斐然。1918年迁归故里,在同行王德臣的资助下,首批从江东用马驮回15桶蜜蜂,前后计3批共40余群,并自行设计了方脾18框箱,在苇子沟定地饲养。几年时间,蜂群繁殖很快,逐年扩散,成为当今饶河东北黑蜂之源。

1947年,饶河全县养蜂者达70余户,蜂群1,850箱,年产蜜40余吨。1955年全县养蜂2,600余群,产蜜超百吨。

1959年饶河895农场马忠杰、刘良德带东北黑蜂96箱入关,转地河北、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由于该蜂具有独特性状和优越的生产表现,沿途甚受各地同行的称赞,并被争购一空。1979年饶河建立了东北黑蜂原种场,蜂业进一步发展。

70年代以后,公路交通改善,异种蜂群相继入境,蜂种杂交,严重威胁东北黑蜂的存在。为保住这一优良的蜜蜂品种,经养蜂专家马德风、戴日镳、杨俊伍、韩行舟等努力呼吁并得到省地县主管部门的重视,1980年5月8日黑龙江省政府签发85号文件,将饶河、虎林、宝清三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并立即建立监查站,常年巡回检查。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对养蜂生产、蜂种提纯进行了技术指导。1989年饶河全县有蜂场159个,养蜂4,652群,年产蜜290t,群平均产蜜62.34kg。

形态标准东北黑蜂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由于蜂王是在空中交尾且是一雌多雄,这就决定了蜜蜂遗传的杂合性,所谓纯种也是相对的。因此,它的性状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内所表现的混杂性状。

那么,东北黑蜂的纯种形态标准是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只能根据所掌握的数据来进行鉴定和回答。如果掌握的东北黑蜂其形态特点都比较相对地稳定,也就是说,它的形态指标变化幅度不大,通过生物统计计算其标准差或变异系数都比较小,且体色一致,这就说明所掌握的东北黑蜂即为纯种。根据有关人员多年的观察、测定,认为它的形态特征应具有如下的标准:

蜂王:有2种类型。一是全部为黑色;另一种是腹部1~5节背板有褐色的环纹。在腹部背板正中线上,从第一腹节至末节都有倒三角形的黑斑。两种类型蜂王的绒毛皆呈黄褐色。

工蜂:有2种类型。一种是几丁质全部呈黑色;另一种是第2、3两腹节背板两侧有较小的黄斑,胸部背板上的绒毛为黄褐色。两种类型的工蜂,每一腹节都有较宽的黄褐色毛带,毛带比高加索蜂稍窄些,腹部的第1、2、3节腹片的下缘均为黄色,第4、5、6节全部呈黑色。

雄蜂:只有一种黑的体色。腹部1~5节背板的后缘皆有褐色光泽的边沿,最末节为黑色,其腹端毛很长,胸部背板的绒毛为黄褐色。

工蜂的经济器官吻长6.4mm(6.0~6.5mm)、右前翅长9.94mm(8.9~9.9mm)、宽3.22mm(3.0~3.5mm);第一对蜡镜长2.38mm(2.2~2.5mm);肘脉指数2.63(2.0~3.0);绒毛指数1.32(1.16~1.50);翅钩数22.75(20~28);后足胫节加第一跗节总长5.57mm(5.4~5.9mm);跗节指数1.99(1.71~2.16);细度指数1.80(1.70~1.89);第3、4腹节背板总长4.81mm(4.6~4.9mm)。

雄蜂肘脉指数1.49(1.4~2.0)。

生物学特性:

经有关人员多年考察、研究,东北黑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如下:

性情温和、不怕光。受振动一般不激怒,在阳光下提脾检查,蜜蜂十分安静,照常工作,蜂王亦不慌不忙地照样产卵。耐寒力强。在黑龙江长达6个月的越冬期,两框蜂可安全越冬。蜂王产卵力强。在立春前后,蜂王就已产卵,且产卵整齐、集中,虫龄次序良好,一般皆从中间向外有次序地扩展。资料表明从5月27日至7月14日,蜂王平均日产卵976粒。春分至清明,出窖时只有1框蜂群势的蜂群,到椴树流蜜开始时,可以发展到10框。利用零星蜜源好。能很好地利用早春和晚秋的零星蜜源,但由于吻短,对长花管的蜜源植物利用较差。能维持大群。一般可维持10~14框蜂,8~10个子脾时才出现王台。爱造赘脾。在边脾外侧经常出现大张的自然脾。蜜房封盖为中间型。一般蜜盖一半呈深色(褐色),一半呈黄白色。定向力强,不迷巢。盗性较强。少采胶或不采胶。

生产表现:

东北黑蜂在饶河饲养史上曾多次表现出惊人的生产能力。1955年,关门大队的200余群蜂,在椴树流蜜期平均单产200kg,平均日单产12.5kg。1977年,小佳河公社永丰队蜂场,毛水苏流蜜期,27群蜂平均单产350kg。同年大佳河公社养蜂员翁殿喜的亲属,一群蜂单产超过500kg,震动了四方。当然,蜜蜂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与蜜源条件和饲养技术紧密相关,但绝不能忽视蜂种因素。

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较强的配合力,以及杂种一代适应性强,增产显著等特点。据刘先蜀、李盛东试验,在北京地区配制的东北黑蜂杂交种,增产30%以上。据江苏邳县宋涛的黑、意蜂杂交试验,其增产也达30%以上,并且泌浆不亚于意蜂。另据马德风在湖南试验,利用东北黑蜂培育出的杂交种,既抗高温,又抗干旱,夏季繁殖平稳,秋季繁殖良好,冬季采集柃蜜胜过其它杂交组合,单产达17kg。

上述实例证明,东北黑蜂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是一个难得的育种素材。东北黑蜂保护区的3,000原种群堪称我国养蜂业的一个宝贵基因库。

黑鳍东洋鳂


中文名称黑鳍东洋鳂

拉丁名称Neoniphon operculari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英文名称blackfin squirrel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须鳂目

拉丁目名Polymixiiformes

中文亚目名金眼鲷亚目

拉丁亚目名Berycoidei

中文科名发光金眼鲷科

拉丁科名Anomalopidae

中文属名长颌鳂属

拉丁属名Flammeo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中等侧扁,头稍大,体长为头长的2.7-3.1倍,眼中大口前位,较大,下颌突出,下颌长达头长1/2以上,前鳃盖骨后上缘棘突发达。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间有明显缺刻。背鳍第十一鳍棘比第十鳍棘长,且与每鳍条紧贴,臀鳍4鳍棘,其中第三鳍棘最强大,胸鳍下侧位,腹鳍胸位,尾鳍叉形,体被强栉鳞,侧线发达,前耳骨侧突很小,与副蝶骨连成眼窝后端下半部板状边缘,基蝶骨后上端不突出,第二椎骨腹面无细棘状突起。背鳍鳍棘部有明显的大红黑斑,纵贯鳍棘部全部,上下缘乳白色,臀鳍IV-9-10。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黑鳍大眼鲷


[学名]: Priacanthus boops
[资源名称]: 黑鳍大眼鲷
[外文名]: Black-finned big-eyed、Big-eye
[别名]: 血斑异大眼鲷、灰鳍异大眼鲷Heteropriacanthus cruentatus ,红目鲢、严公仔
 
[形态特征]:
 
背鳍Ⅹ-12;臀鳍Ⅲ-13,胸鳍17,腹鳍I-5;尾鳍17。侧线鳞58~63;鳃耙6+17。 体长为体高2.0~2.3倍,为头长2.3~2.6倍。头长为吻长3.9~4.2倍,为眼径2.6~3.0倍,为眼间隔3.9~4.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1.7倍。 体近卵圆形,甚侧扁,背缘狭窄,腹部钝圆。尾柄短。头短而纵高。眼巨大,侧上位,稍靠近吻端。眼间隔狭。鼻孔2个,紧相邻,位于瞳孔前缘,前鼻孔甚小,圆形,具瓣膜,后鼻孔宽大,长椭圆形。口大,近垂直。上颌能活动向前伸出,上颌骨后端宽大,延伸至瞳孔下方。两颌具绒毛牙,外列1行为小圆锥牙。犁骨与腭骨具绒毛牙。舌上无牙。眶前骨甚狭窄,边缘有细锯齿.前鳃盖骨具锯齿,隅角处具1棘。鳃盖骨狭窄,有2扁平棘。鳃耙细扁而密。 体被小栉鳞,栉状齿强,排列整齐不易脱落。头部除上下颌外皆密布细栉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呈一弧状弯曲。 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背鳍起于眼后上方,第一鳍棘短,向后渐增长,最后鳍棘为最长,各鳍棘平卧可迭折于背部沟中。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起于背鳍第八鳍棘下方,胸鳍短。腹鳍长大,等于或稍长于头长,幼鱼的腹鳍特别延长,约为头长1.5倍。尾鳍圆 鲜活时体赤色,体侧具6~7黑斑块。背鳍鳍棘膜间浅灰色,腹鳍鳍膜黑色。液浸标本体为灰棕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南海),朝鲜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东、南海),朝鲜、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和非洲,水深140~326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常见于舄湖与临海礁石, 主要地岛的周围。 在岩架下面或附近白天.稚鱼是大洋性的。夜行的, 主要捕食章鱼,大洋性虾,口足目甲壳类,螃蟹,小鱼与多毛类动物。 独居性.在白天期间通常各别地出现或者形成小群鱼群但是在薄暮它可能在大的数量中聚集.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中下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

黑鳍无斑前鳍燕鳐


中文名称黑鳍无斑前鳍燕鳐

拉丁名称Hirundichthys rondeleti (Cuvier et Vale)

英文名称blackwing flying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颌针鱼目

拉丁目名Bel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飞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Exocoetoidei

中文科名飞鱼科

拉丁科名Exocoetidae

中文属名燕鳐鱼属

拉丁属名Cypselu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水域,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头较小,吻短钝,眼较大,鼻孔每侧一个,深凹,三角形,口小,前位,上下颌等长,下颌无骨质突起,腭骨齿有或无,鳃孔宽大,体被圆鳞,侧线鳞50以下,侧线下侧位。背鳍、臀均位于体的后部,背鳍、臀鳍位置相对或臀鳍起点在背鳍第一、二鳍条下方,背鳍鳍条数与臀鳍鳍条数相等或少于臀鳍鳍条数,胸鳍特别长大,末端超过背鳍最后一鳍条,胸鳍上方仅有1-2条不分支鳍条,腹鳍长大,后伸超过臀鳍起点,腹鳍基至吻端的距离大于腹鳍至尾鳍基的距离。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胸鳍长为头长的3倍多,单一黑色,仅鳍条基部及内侧色浅。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黑丝鳍深海灯鱼


中文名称黑丝鳍深海灯鱼

拉丁名称Bathypterois atricolor Alcock

英文名称minieye spiderfish

异名黑深海狗母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深水狗母鱼科

拉丁科名Bathypteroidae

中文属名深海狗母鱼属

拉丁属名Bathyptero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印度洋及中国、日本,我国产于南海外海的海域。

形态特征
头中大,前部平扁,吻突出,眼颇小,口大,下颌突出,两颌具狭绒毛状齿带,体被圆鳞,通常有脂鳞,胸鳍发达,鳍条分成上、下两部分,一类上部最上方两鳍条粗大处宅,基部愈合,通常伸达或超过脂鳍,下方鳍条短小,上下两部分鳍条间隙宽;另一类上部鳍均较发达,最上方两鳍条延长,彼此分离,上下两部分鳍条间隙狭。胸鳍下部鳍条,腹鳍外侧鳍条及尾鳍下叶鳍条政党或不同程度地延长。胸鳍上部的最上方2鳍条发达,下方鳍条短,下部鳍条10,尾鳍下时基部前方有1缺刻,并且1骨质钩状突起,体黑褐色,各鳍暗褐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小鳈


中文名称 小鳈
拉丁名称 Sarcocheilichthys parvus Nichols
英文名称 small fat minnow
地方名称 红脸鱼、荷叶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鳈属
拉丁属名 Sarcocheilichthys Bleeker,1860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3~14;腹鳍Ⅰ~7。鳃耙6~10。下咽齿5~5。侧线鳞35[4.5/(3.5~V)]36;背鳍前鳞11~12;围尾柄鳞14。
体长为体高的3.3一4.0(平均3.5)倍;为头长的4.4~4.8(4.6)倍;为尾柄长的4.8一5.8(5.3)倍;为尾柄高的6.7~7.8(7.1)倍。头长为吻长的2.7一3.1(3.0)倍;为眼径的3.4~3.8(3.5)倍;为眼间距的2.4~2.6(2.5)倍;为尾柄长的1.1~1.2(1.1)倍;为尾柄高的1.4一1.6(1.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4(1.3)倍。

体较小,稍长,略侧扁。尾柄粗短。腹部圆。头小。吻短钝,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极小,下位,马蹄形,口裂较狭,下颌前缘具发达的角质边缘。唇简单,下唇仅限于口角处眼小,眼间宽而隆起。口角具须1对,极微细。鳃耙不甚发达。下咽齿长而侧扁,其主要2枚末端尖钩。胸、腹部具鳞。侧线平直。

背鳍无硬刺,鳍条较长,最长鳍条的长度与头长相等,外缘平截或微凸,其起点至吻端较其基部后端至侧线最后1个鳞片的距离为大。胸鳍较短,后缘圆钝,其长度等于或稍大于头长,末端可伸至其基部至腹鳍起点间的3/4处。腹鳍起点稍后于背鳍起点,后缘亦呈圆钝。臀鳍外缘平截。尾鳍分叉浅,上下叶末端稍圆。肛门位置在腹鳍基与臀鳍起点间的中点或略近腹鳍。

脊椎骨4十34~35。鳔较小,2室,前室呈圆形或椭圆形,其长约等于眼间距,后室细长,呈棒状,末端尖,为前室的2.0倍左右。肠短,肠长为体长的0.6~0.7倍。腹膜灰黑色。

体灰色微带黑。体侧中轴自吻部至尾鳍基有1黑条纹,其宽度相当于2个鳞片,与眼径约等长,此纹后半部色较深。颊部、额部均呈桔红色。背鳍灰色,其他各鳍淡桔黄色,鳍条上常带有细小黑色点。生殖期间雄鱼体色较鲜艳,吻部具有较大的珠星;雌鱼产卵管延长,最长的约与头长相等。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51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拟鳞首方头鲳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