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边海豚螺

中文名称镶边海豚螺

拉丁名称Angaria laciniata (Lamarck)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马蹄螺科

拉丁科名Trochidae

中文属名海豚螺属

拉丁属名Angar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广东沿海、日本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壳结实。壳高36.2毫米,壳宽44.1毫米。螺层5层。壳顶平,螺旋部及各层上部平,形成90

肩角,螺面呈阶梯形。肩角处具右旋向外突出的管状棘,与螺肋相随排在规则的行列。棘部呈紫黑色,壳口不完全,唇周缘向外扩展,卷成沟状棘,厣角质。

生活习性
生活于低潮线附近岩石珊瑚礁间。产于海南岛文昌、琼海、陵水、三亚、儋县沿海。

海水/咸水生。

相关推荐

中华白海豚


中文名称中华白海豚

拉丁名称Sousa chinensis (Osbeck)

英文名称Indo-Pacific hump-back

异名华白豚,太平洋驼海豚,白牛(广西),白鰗(福建)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哺乳纲

拉丁纲名Mammalia

中文目名鲸目

拉丁目名Cetacea

中文亚目名齿鲸亚目

拉丁亚目名Odontoceta

中文科名海豚科

拉丁科名Delphinidae

中文属名白海豚属

拉丁属名Sous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中国广西、广东、福建沿海,福建的三都湾、闽江口、兴化湾、湄州湾、泉州湾、厦门港、诏山湾,广东的大亚湾、闽江口、硇州、海南岛,广西北部湾沿岸均有发现,尤以厦门港内常年可见。

形态特征
体呈流线型,体长可达2.5米。吻突狭长,约占体长的8%,吻突与额隆之间有一道V形凹痕。呼吸孔呈新月形裂隙,位于头顶部两眼直线之间稍后略为偏左侧。背鳍梢端向后呈钝形,鳍基部较长。鳍肢外缘凸出,内缘略凹。尾鳍后缘凹入,缺刻处呈弧形瓣左上右下相互交叠,盖住缺刻大半。成体全身乳白色,腹部及尾部出现粉红色彩;体背、体侧、背鳍、鳍肢背面及尾鳍背面散布许多灰黑色斑点,有黑色眼眶。幼体背部灰色,腹部色淡。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咸水生。

繁殖习性
中华白海豚不集结成大群,一般数头或单独流动,很少有十余头的群体,多雌雄或母仔豚一起并游。性活泼,经常在水面跳跃戏水,有时能跃出水面一米多高。活动敏捷,游泳迅速,受惊时游泳速度每小时可超过12海里。露出水面呼吸和潜水时间无一定规律,短时间3-5秒呼吸一次,有时10-20秒呼吸一次,呼吸间隔有时长达1-2分钟。潜水时间长,露出水面后往往连续呼吸2次。逃跑时潜游时间较长,可达4-5分钟。呼吸时喷出的雾柱甚小,不易察见。

有跟随船只的癖性,常尾随作业渔船之后,捕食漏网之鱼。有时游到流刺网或延绳钓附近抢食上网的鱼。甚至咬破定置渔具的网囊,抢食网里的鱼。往往随潮流追踪鱼类进入港叉河道。有时为追食鱼类溯河而上可达数十千米,福建省闽江、九龙江及广东省珠江内均有发现。母仔豚间有强烈的眷恋之情,如仔豚被网获,母豚往往徘徊在附近不忍舍弃,虽被恐吓也不离去。在厦门港所得中华白海豚平均体长,雌性2.35米,雄性2.22米。

妊娠豚占雄性成体的60%,妊娠豚体长皆在2.30米以上,所得标本体长值都偏高,这可能并非是本种的妊娠最小体长。交配活动多在5-6月份,妊娠期约10-11个月。生殖期较长,约可超过半年,产仔盛期在3-5月份。每次产1胎。胎儿体长达1米,已具备降生条件,母豚有乳分泌时,据推断已临分娩期。初生仔豚体长约为1-1.1米。以鱼类为食,以鲻鱼、长鳓鱼、斑鰶、青鳞、舌鳎、黄鲫等为主,其次为中华鲳、竹筴鱼、颚针鱼、鱚、白姑鱼、叫姑鱼及鲷类等鱼类,也呜虾类和乌贼等。在不同季节,食饵中的种类出现频率不同。食量以冬、春两季较大,夏、秋两季较小。

资源现状
本种在中国东南沿海虽有普遍分布,但其本身的资源量不大, 80年代同60年代相比较,数量有所下降,厦门港已发现不多,在东北部也甚少兼捕。因无专业猎捕, 纵有渔具兼捕,数量也有限,尚不会导致资源的减少,目前数量的下降, 可能是其本身种群数量的自然波动。

枣螺


中文名称 枣螺
拉丁名称 Bulla vernicosa Gould
生物代码 580060020050010008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头楯目
拉丁目名 Cephalaspidea
中文科名 枣螺科
拉丁科名 Bullidae
中文属名 枣螺属
拉丁属名 Bull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贝壳卵圆形。壳高41.3mm,壳宽32.3
mm。螺旋部卷施凹陷入体螺层内,壳顶中央形成一个深凹的小穴。体螺层膨胀。壳表白色,饰有黄褐色小斑纹,有时这些斑纹聚集形成3~4条不太明显的暗色横带。生长线精细而明显,常密集成皱褶。壳口稍高出壳顶,上部狭,底部宽而圆。壳口内面白色。
生活习性 暖海产,生活于潮间带低潮区附近珊瑚礁间沙质海底。

大沼螺(湖螺)的养殖


大沼螺,俗称螺蛳,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江河、湖泊、沟渠、溪流、池塘和稻田中,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新、天然饵料丰富、水草丛生和有微流水的地方,通常营底栖生活,以浮游生物、各种腐屑为饵,有群居的习性。大沼螺的养殖技术比较简单,特别是大沼螺的繁殖力较强,且可与鱼、虾、蟹、鳖等特种水产同池共生,因而目前大多数采取引种养殖、增殖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应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1.选好养殖水域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地现有的池塘、河沟、稻田甚至小型湖荡,发展大沼螺的增养殖。

2.搞好引种在选定的养殖水域里,每亩投放200-400千克大螺狮,让其繁殖后代,促进生长。

3.坚持合理利用大沼螺的繁殖一般自4月上中旬开始,直到9月底结束。当新繁殖的大沼螺长到一定规格后,就可起捕经过加工用于饲养青虾。每次起捕后都要留足一定数量的产卵亲体,让其继续产卵繁殖,繁衍滋生,确保持续利用。

翼螺


中文名称 翼螺
拉丁名称 Pterynotus alatus(Roding)
生物代码 580050030010050001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狭舌目
拉丁目名 Stenoglossa
中文科名 骨螺科
拉丁科名 Muricidae
中文属名 翼螺属
拉丁属名 Pterynotus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贝壳较狭。壳高44.2mm,壳宽23.0mm。
螺层约10层。每一螺层具有3条翼状的纵肿肋。各纵肿肋之间有1明显的瘤状突起。整个壳面密布细的螺肋。壳口小,边缘有许多整齐的褶襞。前沟长,先端稍弯向背方,前沟之右侧残留1条生长时遗下的旧的前沟,与壳口部的前沟排列成人字形。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浅海的砂泥质海底。

笔螺


中文名称笔螺


拉丁名称Mitra mitra (Linnaeus, 1758)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狭舌目

拉丁目名Stenoglossa

中文科名笔螺科

拉丁科名Mitridae

中文属名笔螺属

拉丁属名Mitr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暖海产。生活在潮间带低潮区及附近数米深的沙质浅海。动物生活时可潜入沙内而露出水管。在中国海的台湾、西沙群岛有其分布。此外,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阿曼湾、东非沿岸的坦桑尼亚等。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暖水区域。

形态特征
贝壳长纺锤形,壳质坚厚。壳高149毫米(最高可达180毫米),螺层约9层,缝合线明显。螺旋部高,各螺层高、宽度增加均匀,体螺层中部膨大,前部收窄。除在壳顶部数层刻有螺纹和体螺层前端刻有数条螺肋外,其余壳面光滑,仅有细密的生长纹。壳表面洁白色,具有排列多少整齐而大小不等的朱红色斑纹,壳表并被有黄色薄的壳皮。壳口窄长,前方稍宽,内面白色,外唇前部多少向外反折;内唇斜,中部有4条强的肋状褶襞。前沟宽短,脐不显,绷带粗短。无厣。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扭螺


中文名称 扭螺
拉丁名称 Distorsio anus
生物代码 580050020410020001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中腹足目
拉丁目名 Mes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嵌线螺科
拉丁科名 Cymatiidae
中文属名 扭螺属
拉丁属名 Distorsio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近似塔形。壳高51.0mm,壳宽37.0
mm。螺层约9层。缝合线浅。螺旋部较高,体螺层膨大。腹面压平,背面膨胀,形如驼背。壳面具纵横行走的肋,交叉呈颗粒突起。体螺层上部和各层中部的突起最发达,壳灰白色,具紫棕或褐色环行色带,基部褐色。壳口收缩,近圆形。唇部白色,淡褐色,四周扩张,呈片状,周缘具红褐色缺列。外唇部缘具花瓣状,内缘具齿;内唇具粒状突起。前沟向背方弯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浅海区的岩石珊瑚礁间,产于海南岛沿海。

玉螺


中文名称玉螺

拉丁名称Natica vitellus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中腹足目

拉丁目名Mesogastropoda

中文科名玉螺科

拉丁科名Naticidae

中文属名玉螺属

拉丁属名Natic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暖水产,生活在潮下带10余米至90余米水深的沙或沙泥质海底。见于我国台湾、福建以南沿海,较普通。日本、马来半岛、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以及印度洋的红海,斯里兰卡和印度的尼科巴等地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贝壳较大呈球形,壳质坚厚。高与宽近等。壳高45毫米,宽42.5毫米。螺层约6层,缝合线浅,壳顶小,稍高起。螺旋部低小,体螺层膨大。在缝合线的下方有放射状的褶皱,有细密的生长纹,壳面光滑,壳表为褐色,基部为白色,在缝合线下部和体螺层的中部各有一条黄白色色带。壳口较广,半圆形,内面黄白色染有褐色。外唇简单呈弧形;内唇直,较厚,上部稍扩张紧贴于体螺层上,中部形成一小的结节,下部微向前反曲。脐孔大而深。厣石灰质,坚固,沿外缘有两条肋。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62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