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牡蛎

[学名]: Saccostrea cucullata
[资源名称]: 僧帽牡蛎
[外文名]: glant Pacific oyster
[别名]: 蛎黄、褶牡蛎
 
[形态特征]:
  贝壳小,薄而脆,体型多变化,大多呈三角行。左壳很凹,右壳较平。右壳表面具有同心环状鳞片多层,无显著的放射肋,在幼小个体,鳞片层末端边缘伸出很多舌状凸片或尖形的棘,成长的大型个体棘逐渐减少。壳面颜色多变化,多为淡黄色,杂有紫褐色条纹。壳内面白色或灰白色。闭壳肌痕黄褐色,卵圆行,位于背后方。左壳表面凸出,顶部附着面相当大,具有粗壮的放射肋,鳞片层较少,较小者也有棘,边缘有锯齿。颜色一般比右壳淡些。壳内面灰白色,前凹陷极深,韧带槽狭长,呈锐角三角形。外套膜缘触手有两行。心脏呈肉色。
 
[原产国家]:印度洋, 澳洲, 非洲西岸, 红海, 日本,中国  [原产省份]:辽宁(旅大市, 金县, 盖平, 菊花岛), 河北(山海关, 秦  [原产地区]:印度洋, 澳洲, 非洲西岸,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洋,澳洲,帝汶岛,非洲西岸,红海,日本和我国沿海。(香港潮间带到5m深处;非洲东岸,红海,澳大利亚. 台湾潮间带;东南亚,澳大利亚.印度洋.)辽宁(旅大市, 金县, 盖平, 菊花岛), 河北(山海关, 秦皇岛), 山东(烟台, 石岛, 海阳, 青岛, 石臼所), 江苏(连云港), 浙江(六横岛, 爵溪所, 梅林, 三门, 温岭, 石塘, 乐清, 平阳), 福建(福安, 宁德, 平潭, 同安, 厦门, 海澄), 广东(海门, 碣石, 汕尾, 涠洲岛)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垂直分布几乎不下达低潮线以下。以期间带的中、上区为最多,繁殖季节相当长,在青岛自6月初开始至l0月底止,产卵盛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间,这期间水温变化很大,约在20一27度之间,平均为24度。产卵初期及末期,即6月初及10月底的平均水温的为17.5度。南方水温较高,因此产卵期也早。<Yz023.COM/p>

相关知识

棘刺牡蛎


中文名称棘刺牡蛎


拉丁名称Saccostrea echinata

异名团聚牡蛎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双壳纲

拉丁纲名Bivalvia

中文亚纲名瓣鳃纲

拉丁亚纲名Lamellibranchia

中文目名珍珠贝目

拉丁目名Pterioida

中文亚目名牡蛎亚目

拉丁亚目名Ostreoida

中文科名牡蛎科

拉丁科名Ostreidae

中文属名牡蛎属

拉丁属名Saccostre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区,其中包括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非洲的东西两岸和夏威夷等沿海国家和地区。

形态特征
壳小型,壳形变化极大,三角形,卵圆形及不规则形。放射肋和鳞片的多少及强弱随不同个体而变化,有的个体鳞片还形成小棘,但较大个体的鳞片几乎完全消失。左壳前凹陷较深。闭壳肌痕肾形,靠近腹缘。贝壳不具缘面,不具蜂窝状贝壳结构,但具有白垩粉沉淀层。牡蛎型栉齿可分布至壳腹缘。壳面一般为深紫色,壳内面为白色,珍珠光泽较强,壳内缘及闭壳肌痕多为淡紫色。

生活习性
海(水)生。不形成牡蛎床,但牢牢地固着在岩石上。

近江牡蛎


[学名]: 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
[资源名称]: 近江牡蛎
[外文名]: southern oyster
[别名]: 蚝(广东),蚵(福建),蛎黄(江苏、浙江),蛎子、海蛎子(山东以北)。
 
[形态特征]:
  贝壳大,坚厚。一般多呈圆形、长卵圆形或三角形。右壳略扁平,较左壳小,表面环生薄而平直的鳞片。壳面有灰、青、紫或棕等色彩。工壳较右壳更厚大,同心鳞片的层次少而强壮。壳内面白色,边缘为灰紫色。韧带长而阔,紫黑色。闭壳肌痕大,一般为卵圆形或肾脏形,位于中部背侧。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  [原产省份]:中国南北沿海均产  [原产地区]:我国沿海省份多有分布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多栖息于河口附近盐度较低的内湾、低潮线至水深约7米水域处,营固着生活;适温范围为10~33℃,适盐范围为5~25,滤食浮游生物等。

牡蛎的生活习性


牡蛎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的贝壳。别名蛎蛤、牡蛤、蚝、蚝、古贲等,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以南海种类最多。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大多已人工养殖。

一、经济价值

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传统出口海产晶。它的肉既是药材,又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品,素有海中牛奶之美誉,畅销东南亚。它的贝壳既是常用中药材,又是家禽家畜的饲料添加剂和石灰工业的原料。

牡蛎性微寒、味咸涩,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主治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咳、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等症。牡蛎肉性平味甘咸,有滋阴补血之功效,主治烦热失眠、心神不安、丹毒等症。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1.近江牡蛎

贝壳大型,坚厚。体形多变化,有圆形、卵圆形、三角形和长条形。右壳较左壳小,略扁平,表面环生薄而平直的黄褐色或暗紫色鳞片。鳞片干,层数少,无放射肋,但壳表面常有突起,凹凸不平。左壳较大而厚,背部为附着面,形状不规则。贝壳内面白色或灰色,铰合部不具小齿。韧带紫黑色,韧带槽短而宽,闭壳肌痕甚大,为卵圆形或肾脏形,位于壳中部背侧//致富经///。

2。长牡蛎

贝壳大型,坚厚,呈长条形,背腹几乎平行,一般壳长是壳高的3倍。左壳附着,右壳较平如盖,鳞片环生,呈波纹状,排列稀疏,层次甚少。壳面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壳内面瓷白色。闭壳肌棕黄色,位于壳的后部背侧。左壳凹下,鳞片较右壳粗大。肉质部软,鳃直条状,不弯至背后角(图4)。

3,大连湾牡蛎

贝壳大型,中等厚,前后延长,壳顶至后部渐扩张呈三角状。左壳附着,表鳞片起伏成水波状,放射肋不明显。壳面淡黄色,壳内面白色。闭壳肌白色或紫色,位于背后部。肉质部延长形,鳃自前方延伸至后方中部,弯曲度小(图4)。

(二)牡蛎的生活习性

牡蛎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形物而自行移动。它的一生仅有开壳和闭壳运动。贝壳运动时,只限于右壳作上下运动。牡蛎就是通过贝壳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和渡过不良环境。

不同种类的牡蛎对外界环境,尤其是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其中近江牡蛎、褶牡蛎对温度、盐度适应能力强,在我国南北方沿海均能生长,分布较广;而大连湾牡蛎、密鳞牡蛎等因对温度、盐度适应能力较弱,分布区域较狭窄,如大连湾牡蛎只适于生活在盐度较高的浅海区,产于我国北方沿海。我国养殖的这几种牡蛎均属于温性,在43012的范围内都能生活。

不同种类的牡蛎对盐度有不同的适应能力。海区盐度的变化状况是选择养殖场地不可忽视的条件。总的说宋,近江牡蛎和长牡蛎属于低盐度种类,主要分布在盐度为10%o一30%o的河口和内湾。大连湾牡蛎一般生活在低潮线以下。https://www.nCzfj.com/yangyujishu/20105056.html

牡蛎是滤食性贝类,对食物种类没有选择性,仅对食物的大小进行机械性选择,主要吞食单细胞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一般水温在10C以上到2513以下,摄食旺盛;在繁殖期,摄食强度减弱。

(三)繁殖

牡蛎有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两种性现象,它们之间还经常发生性别转换。同一个牡蛎个体在不同年份或季节,其性别可以不同。牡蛎胃的周围是生殖腺的主要分布区,其生殖腺随着内脏团的生长丰满程度而分为形成期、生长期、成熟期、放散前期4个发育阶段。蛎苗附着后生长一年便可达到性成熟。

牡蛎的雌雄生殖腺均为乳白色,外表很难分辨。用显微镜检查,成熟的卵子呈圆环形,未成熟的卵子呈犁形或多角形;精子分头尾两部分,头部圆球形,尾部较长。其繁殖方式有卵生型和幼生型两种。卵生型的繁殖方式是:亲贝把成熟的精、卵排出体外,在海水中受精、孵化、发育。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生活后,即固着在固形物上,大多数牡蛎属于这种繁殖方式。

幼生型的繁殖方式是:亲贝把成熟的精子和卵排到鳃腔中,并在鳃腔中受精、孵化,发育成面盘幼虫后,离开母体。卵生型产量大,1只母贝可产卵百万到数千万个;幼生型产卵量少,1只母贝仅产卵数十万到数百万个。

牡蛎的繁殖期随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即使同一种牡蛎,由于生活海区不同,繁殖期也不同;即使是同一海区,由于海况条件的变化,不同年份,繁殖期也有先后。

牡蛎的繁殖期大都在本海区水温较高、密度较小的几个月份里。如近江牡蛎、长牡蛎在南海珠江口附近,58月是它的繁殖期;在渤海和黄河口生活的同种牡蛎,其繁殖期在78月。褶牡蛎在福建沿海每年4月进入繁殖盛期,而在青岛、大连则为78月。

近江牡蛎亲贝的蓄养


亲贝经洗刷,除去污物和附着物,入池蓄养。一般采用网笼或活动网箱蓄养,蓄养密度视个体大小而定,一般80-100个/立方米。

管理内容:
(1)换水:前期可每天倒池一次,后期采用大换水或流水培育。
(2)投饵:每2-3小时投喂一次,以单胞藻为主,饵料不足时亦可投喂鼠尾藻磨碎液及淀粉、酵母等代用饵料。
(3)充气:亲贝培育期间宜采用连续充气,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4)水温控制:培育前期日升温1℃-2℃,水温达15℃以上时,日升温0.5℃-1℃。
(5)性腺发育观测:定期取样测量肥满度,并镜检精卵发育情况。此外施加抗菌素抑菌或投放光合细菌,以及水质检测等都是必要的。

近江牡蛎筏式养殖


筏式养殖牡蛎的苗种来源途径有四个:自然然海区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半人工育苗和剥离野生牡蛎苗。较适合于以贝壳作固着基的牡蛎以及无固着基牡蛎的养殖。

(1)吊绳养殖

适合于以贝壳作固着基的牡蛎。其养成方式有两种:一是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10厘米左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架上;二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3.5厘米的聚乙烯绳的拧缝中,每隔10厘米左右夹一壳,垂挂于浮筏上。一般每绳长2~3米。也可利用胶胎夹苗吊养。

(2)网笼养殖

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梗上吊养。筏式养成一般放养蛎苗10万/亩。以贝壳作采苗器,每亩可吊养10000壳左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70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突角镜蛤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