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圆鄂针鱼

[学名]: Tylosurus melanotus
[资源名称]: 黑背圆鄂针鱼
[外文名]: Keel-jawed needle fish、blackfin longtom
[别名]: Tylosurus acus melanotus、黑背圆颌针鱼
 
[形态特征]:
 
背鳍23~25;臀鳍20~21;胸鳍13~15;腹鳍6;尾鳍15。侧綫鳞249~295。 体长687~1040毫米。体呈长圆柱形,较侧扁,尾柄后部平扁,体长为体高的12.3~13.8倍,为体宽的14~16.5倍。头长,体长为头长的3.3~3.5倍。吻特别突出。 由前上颌骨及下颌延长形成一细长的喙。眼较大,呈长椭圆形,侧位较高,眼间隔宽,大于眼径,微凹。鼻孔大,呈三角形,紧位于眼前方额部侧缘上。口大,水平状,两颌近等长。颌上具细尖锐的绒毛状牙带,内侧各具-行大犬牙,排列稀疏,舌上具细小颗粒状牙。鳃4个、鳃孔宽大、鳃丝发达,无鳃耙,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5。肛门紧位于臀鳍的前方。体上被细小的圆鳞,排列很不规则,头上仅前鳃盖及鳃盖部及额部具鳞,余皆裸露无鳞。侧綫较低,近腹缘,前方起于峡部后方,于胸鳍基部的前方侧綫向上伸出一条分枝,侧綫鳞于尾柄的后部,尾鳍基都的前方形成-綫状隆起嵴。 背鳍很长,最前2鳍条不分歧,位于背部的远后方,起点在臀鳍第二不分歧鳍条或分歧鳍条1~2条基部的上方。背、臀鳍以2~3为最长,后部鳍条逐渐变短。胸鳍较短,约等于眶后头长,侧位较高。腹鳍较短,位于眼中部至尾鳍基部的中间。尾叉形,下叶长于上叶。 新鲜标本,体背方呈暗绿色,头顶部及各鳍鳍条呈淡翠绿色,体背方正中綫上具-较窄的深绿色纵带,起于后头部背鳍的前方,颌上大犬牙为翠绿色,背鳍及臀鳍的前部,胸鳍后半部及尾鳍后缘及上叶均呈淡黑色,体侧及腹面均为银白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日本琉球,印度尼西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日本琉球,印度尼西亚,澳洲等诸海中。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发现于外海与沿岸水域了。 主要吃小鱼。 市场上大部份生鲜地销售。 肉是有好品质的。卵生的. 卵可能被发现于在卵的表面上的卷须水依附于目标。

相关阅读

尖嘴扁鄂针鱼


中文名称 尖嘴扁鄂针鱼
拉丁名称 Ablennes anastomella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颌针鱼目
拉丁目名 Beloniformes
中文科名 鄂针鱼科
拉丁科名 Belonidae
中文属名 扁鄂针鱼属
拉丁属名 Ablenn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8~20;臀鳍22~24;胸鳍11~12;腹鳍6;尾鳍15。
体细长,很侧扁,躯干部背腹缘近平直,互相平行。体长为体高13.5~13.9倍,为头长2.9~3.5倍,体高为体宽1.4~1.6倍。吻特别突出,向前形成一细长的喙。下颌稍长于上颌,头长为吻长1.3~1.4倍。眼中大,圆形,侧高位。头长为眼间隔10~11.5倍。鼻孔大,三角形,紧位于眼前缘。口呈水平,口裂长大,两颌具细小尖锐牙,呈带状排列,牙带内行另具一行大而稀疏的犬牙,犁骨、腭骨和舌上均无牙。鳃4个。鳃盖条9。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发达。无鳃耙。

体被细小圆鳞,易脱落,排列很不规则。侧綫鳞较大,近腹缘排列;侧綫往臀鳍基部后方,向上移动,止于尾基。

背鳍位于尾部,在臀鳍7~8鳍条上方,其前端2~4鳍条最长,以后逐渐缩短。臀鳍

长于背鳍,与背鳍同形:胸鳍较小,高位。腹鳍位于体中部。尾鳍截形稍凹。

体侧背上方草绿色,腹下方呈银白色,背面中央有一黑色纵带,直达尾鳍前,带的两侧有二条与其平行的黑色细线,背鳍与尾鳍凸出部及尾鳍末端淡黑色。

横带扁鄂针鱼


中文名称 横带扁鄂针鱼
拉丁名称 Ablennes hians
英文名称 silver fish, silvery gar, needlefish, flat needlef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颌针鱼目
拉丁目名 Beloniformes
中文科名 鄂针鱼科
拉丁科名 Belonidae
中文属名 扁鄂针鱼属
拉丁属名 Ablenn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ii-22;臀鳍ii-23~24;胸鳍i-13;腹鳍i-5;尾鳍15(分枝鳍条)。侧线鳞319~376。
体长为体高13.1~13.3倍,为头长3.7~3.9倍。头长为吻长1.4~1.5倍,为眼径9.3~l0.9倍,为眼间隔8.1~9.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8~2.9倍。

体很侧扁,呈长带状,躯干部背、腹缘近平直。头细长,额顶部平扁。吻特别突出,两颌细长呈喙,喙的背腹正中线上各有一细长的浅沟。鼻孔大,呈三角形,紧位于眼前缘。眼较小,呈长椭圆形,侧位较高。

服间隔平宽且大于眼径。额部的前方及前上颌骨的基部具骨质的长尖三角形的隆起略。 口平直,口裂长大。两颌等长。颌上具带状排列的细小尖齿;带内具一行较大而细尖的犬齿,微向后弯曲,排列稀疏。

犁、腭骨及舌上无齿。上颌骨几乎全为眶前骨所遮盖。鳃盖膜木与峡部相连。鳃盖条9。鳃4个,鳃丝发达。无鳃耙。肛门位于臀鳍的直前方。

体被细小圆鳞,背部鳞微埋于皮下,体侧鳞极易脱落。头上仅鳃盖及额部微具鳞,全裸露。侧线位很低,近腹缘不甚明显;于胸鳍下方具一分枝,伸达胸鳍基部;侧线起于峡部,止于尾鳍下叶基部稍前方,在尾柄部不形成隆起嵴。

背、臀鳍均较长,背鳍远位于背部后方,其起点与臀鳍的第三至七分枝鳍条相对。背、臀鳍以第二至四分枝鳍条为最长,其后渐短,背鳍后部鳍条长于臀鳍后部鳍条。胸鳍较小,位高。腹鳍位于腹部的后方,约在尾鳍基至眼前部的正中央。尾鳍叉形,下叶稍长于上叶。

体背侧翠绿色,腹侧银白色;体侧后部有4~8条暗蓝色横带。各鳍均呈淡翠绿色,边缘黑色,胸鳍与腹鳍颜色较淡。两颌齿亦呈绿色。

黑背波鱼


中文名称黑背波鱼

拉丁名称Basbora atridorsalis Kottelat et Chu

异名小白鱼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澜沧江水系。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侧扁,腹部圆。吻稍长,其长度大于眼后头长。眼间距较宽,稍隆起。口小,亚下位下颌稍突出,其前端正中有一突起与下颌凹陷相嵌合。无须,腹部无棱,臀鳍具5根分枝鳍条。侧线完全,于胸鳍上方急剧向腹方弯折,后延伸至尾柄的下半部。背鳍短,其起点在腹鳍基部的后上方;至尾鳍基部的距离小于至吻端之距离。尾柄左右两侧线间横越背部有鳞7列。体长小于100毫米。

生活习性
小型鱼类,生活于水流稍缓的砂砾石底河段,单独或集小群活动,数量较少。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77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柠檬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